第二章 内河交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41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内河交通
分类号: F552.755
页数: 7
页码: 593-59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横河镇内河交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航道、厢式船闸、内河航运等。
关键词: 横河镇 内河 交通

内容

第一节 航道
  镇域内的主要航道,一是浒山至余姚。自浒山镇经罗墅桥、横河堰闸、石堰闸、安山桥入余姚市。全长19.4公里,境内长12.3公里。通航水位浒山至横河船闸最高水位4.3米,最低水位3.4米,横河船闸至石堰船闸,最高水位3.8米,最低水位3.2米。1983年8月至1986年12月,自浒山至横河小宏桥段航道进行全面疏浚,砌驳两岸石坎,改造途径桥梁,拆除碍航船闸(罗墅桥船闸),达到8级航道技术标准,可通航40吨级船舶,为慈溪与萧甬铁路、杭甬运河相联接的主要航道之一,运输量80年代约占慈溪市水运年吞吐量的60%,是镇境内通向外埠的主航道。
  二是观城至余姚。自观城镇经洋塘闸入东横河,西行经桥头镇、匡堰镇入镇境彭桥、横河、石堰通余姚,境内段为13.65公里,河道平均宽在20米以上。通航水位观城至横河
  段高水位3.8米,低水位3.2米。现经过桥梁改造,对部分河道截弯取直,并驳坎护岸,可通航20吨级船舶,为慈溪东部地区与萧甬铁路、杭甬运河相衔接的主要航道之一。
  三是彭桥至胜山。自彭桥经白沙、下新塘至胜山。镇境内段为直江,长0.5公里,河面宽11米,水深2.6米。
  四是埋马至白沙。由埋马村,经天香桥村达白沙。可通航10~15吨级船只,镇境内段为华陀殿江,长1.5公里,宽15米。
  东横河自古为姚北主航道。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扬州刺史部》图,西汉已有东横河,唐宋时横河一带为古盐场,上林及梅川一带为唐宋越窑青瓷产地。当时,运销海外、进贡朝廷的青瓷,余姚(石堰、鸣鹤)盐场的盐,姚北棉花,通过东横河,经余姚,转宁波、绍兴,再运往祖国各地和国外。转运入境的木材、粮食等,亦通过东横河。
  第二节 厢式船闸
  20世纪60年代以前,镇内无单独为航行设置的船闸,一般设河区间水位调节节制闸,同时为船只通航设置拔船坝或车坝。以后在主要航运河道节制闸旁独立设置为过往船只通行的厢式船闸。1961年7月,置厢式船闸于人民闸南侧,船厢长80米,宽20米,设上、下两道闸门,闸门净宽上道4.2米,下道3.8米,人力启闭。1980年改摇门为插道式木质平面闸门,用卷扬机启闭,过船30吨级。
  1977年11月建石堰闸厢式船闸,次年竣工,设上、下两道闸门,船厢长47米,宽16米,闸孔净宽4米,闸门为钢筋混凝土梁柱式,用上提式卷扬机启闭,过船吨位30吨。
  罗墅桥船闸位于乌山村同浒山交界处,1962年建车坝,1964年改建为季节性船闸,设净孔径3.4米闸门与长60米、宽20米船厢1个,过船吨位25吨。1987年河系调整后拆废。
  第三节 内河航运
  清代境内商旅往来以水运为主,航快是主要交通工具,至民国时期航快船客运盛行。直至60年代初改机动船(以柴油机为动力),客运轮才陆续代替航快船。80年代后,随着陆路交通发展,内河客运航线逐年减少,至1985年停运。
  据《余姚六仓志》载:“内河可通舟楫”,已有航快船客运。清未民初横河集镇每天有航快船西达余姚县城,东到鸣鹤、观城,北通胜山六塘,横河为必经之要冲,石堰为西去之咽喉。姚北、慈北的航运快船,由横河始发至余姚的每日往返班,彭桥、石堰均有始发至余姚的每日班。由胜山、桥头、鸣鹤、观城、浒山、白沙、匡堰始发至余姚的航船经过彭桥、横河、石堰,境内水上交通极为方便。据民国35年(1946)《余姚县政府1~6月水上交通调查表》记载,境内始发至余姚的有彭桥、横河、石堰3条航快线,船5艘。途经横河的航快船有10个班次,即是相公殿、浒山、白沙、逍林、观海卫等地发余姚往返。到60年代木质船逐步向钢丝网水泥船过渡。70年代挂浆机广泛应用,航快船在镇境内的停靠埠头多,方便群众,又可携带少量物资,深受群众欢迎。80年代为钢质船,船体大,座位多,镇境内过境往返客轮有2个班次。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直至1984年12月1日经余姚县航运公司批准,撤销余姚至匡堰客轮航线,内河商业性客运至此告终。
  水上货运历史悠久。唐宋时期上林、梅川一带的越窑青瓷,余姚(石堰)盐场白盐,均由东横河水运至余姚、上虞转京杭大运河到内地,或入姚江经宁波远销海外。清雍正《慈溪县志》载:“鸣鹤场引盐由横河堰头、梁湖坝、曹娥江、东关河运抵绍兴,过掣转上江各地行销。”民国初,石堰场场署随海涂淤涨北移,迁庵东,改称余姚场,盐运随之北移。此后,境内运输以棉花等农产品为主,由内河船运至余姚、宁波、上虞、绍兴、杭州等地。据民国《余姚县新志稿》载:“民国19年至21年(1930~1932)三年间单销往宁波的皮棉年均12万~15万担,均为水上运输。”清、民国时期,彭桥棉布部分运销浙南、浙西。由内河航运至余姚经宁波、绍兴转运。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内河运输锐减,直至抗战胜利以后,航运又有恢复。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境内以运输为业者较少,仅以承租船舶作短途运输,也只是以农副产品为主。1953年横河由黄国耀发起建立运输业互助组。1956年转为互助合作社,地址堰南路2号。当时入社船户7户,有“红头百官船”7艘,每艘载重量15~20吨,总运量120吨位。每艘配船员2人,共14人。主要运输棉花、稻谷、棉籽、棉油等农副产品,及农用物资和生活用商品。航线自浒山、横河、彭桥至余姚、宁波等地。1960年转为县属集体企业称横河运输社,设社长、会计各1名。当时为增加运力,新购置15吨级的钢筋网水泥船3艘,船员增加到22人。1964年始,运输社先后为每船配3~5马力柴油机1台,改人力为机动。1973年运输社又新购水泥船4艘,全社总运载量达260吨,有职工28人。1974年为减少劳动力,提高周转率,又配置24马力柴油机,开始机船带拖船运输,是内河运输业发展的最佳时期。以后“红头百官船”渐次淘汰。全社有水泥船15艘,钢质船7艘,总吨位达450吨,职工38人。货运以建材为主,农副产品次之,当时油厂、棉厂、米厂的物资,山塘、窑厂、预制场的建材,运输量较大,运输社与船员实行以船为单位承包经营,经济效益较好,全社年创利润15万元左右。80年代以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车运增多,船运日趋下降,渐次被陆运代替。1997年根据市交通局的意见,运输社实行转制,船舶拍卖给个人经营,至此,境内水上运输衰落。
  农村的木船短途运输历史悠久。境内曾经在70年代的农田水利建设时出土过古代船板、划桨。民国初,一般大户人家即有农船,以运载农产品、土杂肥、建筑材料等为主,均在内河航运。50年代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农船折价入社。公社化时期每生产队即有农船1~2艘,载重一般在1.5吨。70年代发展到钢筋网水泥船,载重量在3~5吨,每生产队置有1~2艘,有的大队亦配置有5~8吨水泥船,同时改手摇橹行驶为3~5马力柴油机驱动的机动船。木质农船渐被淘汰。此时,境内大队或生产队集体所有农用船616艘,为生产队农业积肥,粮、棉、建材、农副产品运输和农村婚丧嫁娶等主要交通工具。80年代农村手扶拖拉机和二轮手拉车的快速发展,逐渐代替船运。90年代汽车运输遍及城乡,一直靠船运为主的横河农村运输全部被机动车辆运输所代替。
  乡村搬运装卸。50年代横河始有搬运装卸队,主要为水上运输船装卸货物而建立,有村办和联办两种组织形式。横河搬运队由原上河、人民闸、下新屋三个大队联办,龙南搬运队由原横泾河大队办,石堰搬运队由原石堰、堰南两个大队联办,彭桥搬运队由原黄墙弄大队办,旭光搬运队由原旭光大队办。搬运队由有关大队按生产小队抽调劳力组建,搬运队员在生产队交钱记工分,个人每月可得补贴费20元左右。大队抽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以置办搬运装卸工具。80年代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搬运队由所在大队(村)统一管理与结算。后由于企业单位陆续转制,搬运业务量不断减少,1993年前后乡村搬运队随之解体。
  第四节 内河船舶
  非机动船
  脚划船 又名乌篷船。木质,长1丈5尺左右。头尖艉收而翘,船身狭长,船上置黑色竹篷,舱内铺舱板,可乘客4~6人,席地而坐。艉置大小木桨各1支,船工手握小桨作舵,脚划大桨行驶。新中国成立以前,是境内水上主要客运船,50年代末渐被淘汰。
  航快船 头微尖,后艄翘,船体狭长,船上盖有3个篷,舱内铺舱板,载客在20人左右。船尾大小橹各1支,两侧橹各1支,船尾舵1支,航行时2~4人拉纤,船上2支手摇橹助航,无纤路时以人力摇橹行驶。4支橹摇行,时速5~7.5公里。航快船是往返于城乡间的交通埠船,乘客为主,兼载货物,沿路停靠,有固定航线。到50年代末渐被客轮代替。
  河泥船 木质,头方微昂,吃水浅,底平,分前、中、后三舱,前后舱小,中舱装货,可载1.5~2吨,以1橹1纤配置,靠纤拉橹摇行驶,多用于短途驳运,是农村主要运输工具。90年代始渐被淘汰。
  百官船 又名“红头百官船”,木质方头方艄,底平,前后2个货舱,置硬竹篷,艉舱为船员生活舱,配有一橹一舵,一张风帆,船体坚固,稳性好,适合平水航行,宜车坝过堰。载重10~20吨,多用于长途运输,10吨以下适合驳运。以人力摇橹、拉纤、张帆行驶,一般个体亦有租用。船均涂紫红色,船头两侧各雕一只眼睛。
  水泥船 以钢丝网水泥为主材建造,横骨架式结构,方头、方艄、平底,置大小货舱各1个,艉部设生活舱。艏艉甲板下各放置一个空气密封舱,以增船体浮力。一般10吨以上船置水泥质棚架,10吨以下船置竹棚,配一橹一舵。8~22吨为营运船,宜拖带式或自置动力行驶。适合内河航行,具有易造,易修,耐腐蚀,造价低,省木材之优点。90年代陆上交通发展,逐渐被淘汰。
  柯鱼船 船头尖,船体狭长,艏艉长4米,宽仅1.2米,可一人划行,也可加一人扳桨划行前进,捕捞时二人操作,船头一人船艉一人,从事内河捕捞鱼虾。境内从事捕鱼者均置有抲鱼船。80年代后,由于大部分河流污染,污染区域的鱼虾渐次消亡,抲鱼船随之衰落,现全镇仅存10余艘。
  机动船
  钢质货驳船 单底、单甲板、横骨架式结构,船体呈流线型,方头方艄,设大小货舱各1个,货舱口大,宜大件装卸。艉舱是船员生活舱,配半悬式钢质手操舵一面。船长18.5米,宽3.2米,型深1.3米,吃水1~1.1米,载重30吨,宜载干杂百货,宜拖带或自置挂机航行。具有装卸方便,载重量大,适航性强的优点。90年代运输社转制,钢质船被拍卖。
  水泥质渡轮 以钢丝网水泥为主材料制成。单底,横骨架式结构。总长13.5米,型宽3.2米,型深1米,吃水0.71米,头尖客舱大,可载客34~40人,艉部宽,艏、艉各置一个空气密封舱,以增浮力。船舱上方置木棚架,艏部甲板宽敞,易靠埠上岸,可载货1吨或停放自行车。甲板后方置有高位驾驶室,内设人力操舵器,机舱装12~24马力柴油机1台,配有尾轴系推进器(螺旋桨)。12马力时速7.5公里,24马力时速9.5公里,宜在水库渡客。1983年12月梅湖水库有“梅湖”1号水泥质渡轮1艘,装机12马力,往来渡客。1986年11月“越窑”号水泥质渡轮投入梅湖水库作渡轮,装机为24马力。两轮均由宁波市港监审验。1990年又改为钢质渡轮。后随着环湖公路的建成,梅湖轮渡于1994年停运。
  木质机动船 由百官船改装而成,艉部安装8马力柴油机作动力,可单独航行,又能拖带数艘总量为50~80吨位拖船,重拖时速5公里,单独航行可达8公里。1973年以后钢丝网水泥船及钢质机动船涌现,机动百官船渐次被淘汰。
  挂桨机船 将柴油机、挂桨、操纵杆及舵组装成整机,安装在船艉机架上,整机可左右转换方向和前倾后翘清除螺旋桨上的障碍物,挂桨船均采用机驾合一的操作方法。
  机动船 将柴油机、离合器、推进器固定于船艉适宜位置,置木质手操舵1面。船员既是机手又是舵手,70年代多用于个体运输。80年代后期,中、小型拖拉机增多,替代船运。
  第五节 航运管理
  自1953年始,余姚县航运管理站在横河设航运管理组。60年代境内运输主要是水上运输,航运管理的职能也随之扩大,主要职责是水路运输管理,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船舶运输调度,船舶进出港签证,运杂费结算,及航政规费征收。横河航运管理组有组长1人,组员3人。1985年8月,更名为“慈溪县航运管理所横河管理站”,设站长1名,站员3人。90年代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内河航行衰落,2000年5月22日经宁波市航运管理处批准,撤销横河航运管理站。附:水上交通事故
  (1)1972年8月5日早上,余姚县梅溪公社杨家岙村农民渡梅湖水库到西湖畈收割早稻,乘本村杨思苗的木质渡船。船上乘22人,装打稻机1台,化肥200斤,渡船航出山口不久,因超载遇风而翻船,22人全部落水,死亡9人(其中男2人,女7人)。
  当时支农青年沈天道正在湖边山上劳动,见船翻,奋不顾身跳入水库救人,先后救起5名妇女,并用人工呼吸救活船老大。沈天道后在丈亭供销社任经理。
  (2)1979年12月,横泾河村民二人,乘梅湖水库渡船,去山上砍伐毛竹,在返回途中遇风而翻船,死亡二人。
  (3)1981年农历12月28日,由匡堰发至余姚的钢丝网水泥质航快客轮,由余姚返回匡堰途中,在安山桥以东200米处,船底漏水沉没,船上乘客30余人落水,其中溺水身亡三人,系石堰村、子陵村人,均为女性。
  (4)1989年5月11日,石堰村王梁人王开钊的两艘内河船,船号为挂机0153号、0264号,载重分别为5.5吨、5吨,雇船员四人,两船同到鄞县歧阳装运石子,在姚江通过洋市砖瓦厂附近弯曲航道时,由于超载和大风,加上操作技术差(三人无驾驶证),被风浪打沉。船上无救生设备,除船员俞杏利(有驾照)抱住棉被而逃生外,其余三人被淹死。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