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队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9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社队企业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2
页码: 528-5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横河镇社队企业的情况,包含了石堰公社,横河公社,彭桥公社等。
关键词: 社队企业 经济发展 横河镇

内容

从1967年起,农民看到了开办企业不但能生财,而且进厂职工摆脱了日晒雨淋的田间艰苦劳作,很多大队千方百计寻找办厂门路。湖清垫、宜青桥、上河、东畈、寺下、孙家境、伍梅、竹山、大山、王家畈等大队自发地办起了五金、塑料、绳索等小型加工厂。由于当时政府还未明确指示大队可以办厂,在生产和经营上碰到很多困难。
  70年代初,政府允许公社办企业,镇内先后办起了横河农机厂、龙南农机厂、彭桥农机厂、石堰农机厂,成立手工业服务社,主要是制造维修农机具,后逐步发展到小五金、小塑料、胶木的加工。1972年政府只允许几个大队可以联合办厂,各大队厂一律关闭,合并到联办厂。
  石堰公社
  1965年4月,时属高风公社的谢家山、大岙、杨家3个大队,联办了今镇域最早的胶木制品厂。1972年,乌玉桥等6个大队在陡门头办起了联办五金厂,在马堰办起了马堰联办厂(由5个大队联办)。
  龙南公社
  1972年6月龙南公社在牛头山西侧开办了龙南联办五金塑胶玻璃厂。继后孙家境、东畈、寺下3个大队联办了同心联办厂。
  横河公社
  1967年宜青桥大队办起了五金厂,后改办为乌山、宜青桥、建山、相士地4个大队联办厂,上横江、蒋家河、小洋山、东山下、新庄5个大队在横江办起了横江联办厂,上河、东湖、人民闸、大洋山4个大队在东湖办起了上河联办厂。
  彭桥公社
  1967年湖清垫大队办起了五金加工厂,1972年又办湖清垫、长埭村、桃园3个大队联办厂,相继东头、张岙、黄墙弄、桥上4个大队联办起了东头五金塑胶联办厂,联兴(今天香桥)、埋马2个大队办起了联兴联办厂。
  1974年开始,政府加强对社队工业的管理,以乡为单位建立工业办公室(简称工办),同时允许大队办企业,境内54个大队均先后办起了队办企业,多数联办企业分解到各大队。各公社为方便小企业开发票,均设立公社综合厂1个(只有办公室),以后逐步发展成社办、联办、队办三种所有制社队集体工业。到1975年统计共有社队企业23家,职工2219人,总产值579.56万元,利润73.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33万元。到1983年社队工业企业发展到129家,从业人数8451人,总产值3517.11万元,销售收入2939.43万元,利润592.6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982.36万元。其中乡办51家,职工4089人,产值1764.52万元,销售收入1419.95万元,利润292.3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59.69万元。队办企业78家,职工4362人,产值1752.59万元,销售收入1519.48万元,利润300.3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22.67万元。
  其间,横河区工业办公室于1979年4月建立,岑华根任主任。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