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古代工业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5
页码: 513-51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横河镇古代工业方面的情况,包含了盐业,陶瓷业,纺织业,手工业。
关键词: 古代工业 概况 横河镇

内容

盐业
  春秋越国时期开始的制盐业,到唐代已具相当规模。嘉泰《会稽志》载:“唐越州有兰亭监官场五,曰会稽东场、会稽西场、余姚场、怀远场、地心场,配课四十万六千七十四石一斗。”余姚场就在石堰。北宋时今大古塘南一带海潮能涨到的低洼地区仍是盐田,时余姚盐场改称石堰买纳场,设盐课司,置买纳官,盐产量居浙江各盐场之前列。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历史海洋经济地理》载宋代钱塘江口和杭州湾南岸各盐场的产量:
  石堰场宋末元初盐课量高达9000引(元制一引为400斤),当时两浙一年的总盐课为92148引,占两浙总盐课的近十分之一。石堰场除产盐外尚有一部分盐田专产卤水,销余杭仁和、海宁许村等盐场。其产盐质量,在《宋史·食货志下四》中述:“石堰以东近海水咸,故虽用竹盘而色尤白。”北宋熙宁五年(1072)卢秉定两浙各场分数时,定石堰场为九分。《浒山志》载:“篾盘(盐)色白松燥,铁盘盐逊之。光绪初以木为盘,盛卤曝日中成盐,日晒盐味更逊”。又据《盐法通志》载“余姚场分煎、晒二种,晒盐质松味咸,间带苦性,色泽白,结晶呈粗大,方粒。煎盐性质坚,味微带甘性,色泽洁白,结晶成不正形,细粒。……鸣鹤场晒盐色白粒大,止供民食”。宋及以前横河地区制盐采用篾盘煎盐,其质量优等。
  古代海水制盐都用火力煎熬法,故称灶。采用刮土淋卤火力煎熬,其方法:
  采卤
  摊泥:以咸泥置漏碗中使其咸卤沥出,乃掘土堆积漏碗四周。
  刮泥:连续晴天使盐田面发盐花,将拖刀以两手压平倒退而行,使浮面咸泥刮起成片。
  抄泥:刮起之泥干湿不均,日晒使干,以两人拽引,将泥抄松,抄碎,促使水分蒸发。
  集泥:将干松之泥,两人对行裁板,使泥集成一直线形。
  挑泥:将集泥兜入土箕中,肩挑至土基中央,堆积如阜,压使极坚成尖锥形,使雨水不能渗入,以便随时入漏沥卤。
  治漏:漏碗底先铺干草一层,再将泥堆中之咸泥放入,使与口平,两足踏使坚实,用扒幅拍平,使之光洁如镜。
  淋漏:在踏实之漏上,不断取海水倾淋,使之慢慢下渗,溶解咸泥中盐分。也有用尾卤淋漏,称漫卤,淋卤至数小时,即有卤头滴出,由竹管渐滴至卤缸。
  藏卤:把滴入缸中之卤水吊汲取倾入担桶,挑储他缸以便煎盐,缸上覆圆锥形竹盖。
  制盐
  篾盘煎熬:盘用竹篾制成,两面涂以壳灰,壳灰之外刷以柴灰,以防渗漏。盘搁于灶,灶之四角直竖坚木四支,直木之上又架以经横木四支(横木即谓大桁),上纵架粗竹十六支谓之子桁,悬绳四十根,下各系以钩,钩于篾盘之格棂,使盘受卤重量,不至有坍塌破裂之虞。新制之盘,先用火烘干,同时倾以灰卤,使盘底罅隙尽为堵塞,然后可倾卤煎盐。煎时卤汁沸腾,泡沫污物浮上面,随时掬去。功候至,乃结晶,用扒集聚以木瓢盛之。
  铁盘煎熬:(凡小灶多用铁盘),每灶设深锅两口,平釜两口,先以卤汁倾诸深锅中,煎熬渐浓,再用杓掬倾平釜中,俾结晶成盐。
  北宋庆历七年(1047),大古塘筑成,今横河镇域盐田逐步退废。制盐场地从南宋起已移至大古塘北并逐渐北移,明永乐年间前埋马盐仓尚在。元至正年间(1341~1368)设盐课司于石堰流亭山。民国5年(1916)春,才将余姚盐场场署自石堰迁址庵东。
  陶瓷业
  据文物考古,镇内春秋战国时期已烧制、使用原始黑陶与印纹陶,有陶纺轮、陶罐、陶权、盂、盘、碗等。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彭桥长埭村翁家坟头山南麓已有釉色青灰的土陶业兴起,采用明火叠烧,胎质厚重,釉色青灰,烧制民间日用的碗、盏、罐、鸡头壶、盘口壶等器具。窑具以锯齿形间隔器居多,面积约1500平方米。
  1500多年前的南朝时期,镇内彭桥湖清垫村獾猪坪山南麓也有土陶器生产,烧制民间日用的碗、盏、罐、盘、壶等,有的刻莲瓣纹。
  1400多年前的隋朝至唐初,镇内石堰湖西门村南湖头山东麓兴办土陶窑,有两个并列窑床,烧制日用平底碗和盏、钵、罐、壶、盘、灯盏等器具,施釉不及底,黑釉青釉各居半。窑具以垫饼为多,还有对口合烧的匣缽。窑址规模较大,产品堆放面积2500平方余米,废陶堆积层高达1.5米。
  1100多年前的晚唐时期,陶瓷业进一步发展,镇内已发现的有6处窑址(详见第十九卷文物胜迹。古窑遗址),大都采用匣缽罩烧,制作精细,胎质细腻,有的刻有纹饰,釉色以青或青黄为主。各窑产品残积物占地面积800~1500平方米不等。产品有碗、盘、罐、壶、粉盒、灯盏等。
  东晋至北宋晚期,镇内陶瓷业兴旺,现已发现5处(详见第十九卷文物胜迹,古窑遗址),以烧制碗和韩瓶为大宗,还有壶、罐、盏、盒、盘之类,底足较厚,圈足偏高,釉色青灰,部分器物表面刻花,残碴占地1200~2000平方米不等。
  砖瓦烧制,有实物留存的可追溯到秦代,从彭桥西莲庵西南侧高地出土的秦代瓦当、西汉砖头,说明距今2000年前已烧窑制砖瓦,且质量好,今敲击时仍能发出“当、当”声,烧制的图纹字迹清晰如初,无斑驳脱落现象。
  纺织业
  早在东晋、南朝时期(317~589),以蚕丝、葛蔓、苎麻为原料,妇女用陶纺轮捻线织布。南宋,姚北一带,已植棉花。镇内已有手工纺织,家庭棉纺织业兴起。元贞年间(1295~1297)传入了手纺车(亦称摇车),提高了效率,加快了纺纱速度,使纺织业向前推进了一步。元代,镇内彭桥纺织业市场靡声国内,《元一统志》载:“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因彭桥周围多小江,俗名小江布。男人们种粮植棉,女人们养蚕抽丝,纺纱织布,彭桥妇女用手工织出了花色多样、质量上乘的白布、花布、方块布、格子布、条子布、丝巾布、月画布、青花布、蔑爿布、手巾布、棉织带、丝织带等品种,有纯棉的,有纯丝的,也有丝棉混纺的,五颜六色,牢固耐穿,吸引了周边数百里人前往采购,远销江苏、安徽和全国各地,延至清代“余姚白布”还运销东南亚诸国。直至解放前夕在新昌、嵊县、天台、黄岩、江苏等地还有彭桥小江布商店。
  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历史久远,明、清时期,镇内手工业工匠和手工业作坊已属鼎盛时期,特别是搞建筑行业的木匠、泥水匠、石匠、漆匠为数众多,对他们的业绩虽然至今无法统计,但从镇内遗留至今的多处古墓、古庙、桥梁和出土文物,反映了他们高超的手艺和聪明才智。
  东畈村寺下留存的石马栩栩如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石匠精雕而成。横河七星桥系明代建造,清朝道光年间重修,至今三百多年还完好无损,建筑宏伟、结构科学。孙家境祠堂、石堰王家祠堂属清代建筑,在太平军战乱中幸免于难,保留至今。孙家境祠堂后进大殿的抬梁直径为0.7米,柱高10余米,其建造之宏伟壮观,雕梁画栋之精巧,反映出当时工匠之技艺。明正统七年(1442),任氏从任佳溪迁居任家纸坊,曾利用山区嫩竹,设坊造纸。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