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8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概况
分类号: K876.3
页数: 9
页码: 513-521
摘要: 本章记述了横河镇工业概况的发展情况,包含了古代工业,民国时期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工业,公社化“大跃进”时期工业。
关键词: 工业发展 概况 横河镇

内容

横河先民商周时期已能烧制原始陶。春秋战国在翠屏山丘陵北麓开始了煮海(水)为盐,从事葛麻纺织。唐代越窑青瓷闻名中华。明、清时期手工业逐步发展,造就了许多文明古迹和宏伟建筑。光绪三十一年(1905),浙江铁路招股,石堰场征收带征塘捐计4600银元,投资浙江铁路股,为有文字记录的横河最早出现的企业入股。民国期间,西方机器传入镇镜内,遂有机械加工业出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开始,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寻求共同富裕之道路。
  20世纪60年代中期,社队(乡镇)工业开始发展,至今已有40年。从1965年到2002年,横河乡镇企业,职工由47人发展到39000多人,总产值从12.5万元提高到50.7亿元。
  2002年工业的社会贡献额达到5.892亿元,为3.9万余个职工提供人均1.5万余元的年收益。正由于横河工业的发展,使全镇经济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镇内3万余劳动力已有2万余人从事乡镇工业,占70%以上。
  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7180元,其中乡镇工业支付的工资及利润占70%以上。
  镇级财政可用资金达到1.29亿元,其中80%以上来自乡镇工业税费交纳的入库分成。
  全镇国、地税入库总额23182万元,其中工业税金为20790万元,占入库数的89.7%。
  第一节 古代工业
  盐业
  春秋越国时期开始的制盐业,到唐代已具相当规模。嘉泰《会稽志》载:“唐越州有兰亭监官场五,曰会稽东场、会稽西场、余姚场、怀远场、地心场,配课四十万六千七十四石一斗。”余姚场就在石堰。北宋时今大古塘南一带海潮能涨到的低洼地区仍是盐田,时余姚盐场改称石堰买纳场,设盐课司,置买纳官,盐产量居浙江各盐场之前列。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历史海洋经济地理》载宋代钱塘江口和杭州湾南岸各盐场的产量:
  石堰场宋末元初盐课量高达9000引(元制一引为400斤),当时两浙一年的总盐课为92148引,占两浙总盐课的近十分之一。石堰场除产盐外尚有一部分盐田专产卤水,销余杭仁和、海宁许村等盐场。其产盐质量,在《宋史·食货志下四》中述:“石堰以东近海水咸,故虽用竹盘而色尤白。”北宋熙宁五年(1072)卢秉定两浙各场分数时,定石堰场为九分。《浒山志》载:“篾盘(盐)色白松燥,铁盘盐逊之。光绪初以木为盘,盛卤曝日中成盐,日晒盐味更逊”。又据《盐法通志》载“余姚场分煎、晒二种,晒盐质松味咸,间带苦性,色泽白,结晶呈粗大,方粒。煎盐性质坚,味微带甘性,色泽洁白,结晶成不正形,细粒。……鸣鹤场晒盐色白粒大,止供民食”。宋及以前横河地区制盐采用篾盘煎盐,其质量优等。
  古代海水制盐都用火力煎熬法,故称灶。采用刮土淋卤火力煎熬,其方法:
  采卤
  摊泥:以咸泥置漏碗中使其咸卤沥出,乃掘土堆积漏碗四周。
  刮泥:连续晴天使盐田面发盐花,将拖刀以两手压平倒退而行,使浮面咸泥刮起成片。
  抄泥:刮起之泥干湿不均,日晒使干,以两人拽引,将泥抄松,抄碎,促使水分蒸发。
  集泥:将干松之泥,两人对行裁板,使泥集成一直线形。
  挑泥:将集泥兜入土箕中,肩挑至土基中央,堆积如阜,压使极坚成尖锥形,使雨水不能渗入,以便随时入漏沥卤。
  治漏:漏碗底先铺干草一层,再将泥堆中之咸泥放入,使与口平,两足踏使坚实,用扒幅拍平,使之光洁如镜。
  淋漏:在踏实之漏上,不断取海水倾淋,使之慢慢下渗,溶解咸泥中盐分。也有用尾卤淋漏,称漫卤,淋卤至数小时,即有卤头滴出,由竹管渐滴至卤缸。
  藏卤:把滴入缸中之卤水吊汲取倾入担桶,挑储他缸以便煎盐,缸上覆圆锥形竹盖。
  制盐
  篾盘煎熬:盘用竹篾制成,两面涂以壳灰,壳灰之外刷以柴灰,以防渗漏。盘搁于灶,灶之四角直竖坚木四支,直木之上又架以经横木四支(横木即谓大桁),上纵架粗竹十六支谓之子桁,悬绳四十根,下各系以钩,钩于篾盘之格棂,使盘受卤重量,不至有坍塌破裂之虞。新制之盘,先用火烘干,同时倾以灰卤,使盘底罅隙尽为堵塞,然后可倾卤煎盐。煎时卤汁沸腾,泡沫污物浮上面,随时掬去。功候至,乃结晶,用扒集聚以木瓢盛之。
  铁盘煎熬:(凡小灶多用铁盘),每灶设深锅两口,平釜两口,先以卤汁倾诸深锅中,煎熬渐浓,再用杓掬倾平釜中,俾结晶成盐。
  北宋庆历七年(1047),大古塘筑成,今横河镇域盐田逐步退废。制盐场地从南宋起已移至大古塘北并逐渐北移,明永乐年间前埋马盐仓尚在。元至正年间(1341~1368)设盐课司于石堰流亭山。民国5年(1916)春,才将余姚盐场场署自石堰迁址庵东。
  陶瓷业
  据文物考古,镇内春秋战国时期已烧制、使用原始黑陶与印纹陶,有陶纺轮、陶罐、陶权、盂、盘、碗等。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彭桥长埭村翁家坟头山南麓已有釉色青灰的土陶业兴起,采用明火叠烧,胎质厚重,釉色青灰,烧制民间日用的碗、盏、罐、鸡头壶、盘口壶等器具。窑具以锯齿形间隔器居多,面积约1500平方米。
  1500多年前的南朝时期,镇内彭桥湖清垫村獾猪坪山南麓也有土陶器生产,烧制民间日用的碗、盏、罐、盘、壶等,有的刻莲瓣纹。
  1400多年前的隋朝至唐初,镇内石堰湖西门村南湖头山东麓兴办土陶窑,有两个并列窑床,烧制日用平底碗和盏、钵、罐、壶、盘、灯盏等器具,施釉不及底,黑釉青釉各居半。窑具以垫饼为多,还有对口合烧的匣缽。窑址规模较大,产品堆放面积2500平方余米,废陶堆积层高达1.5米。
  1100多年前的晚唐时期,陶瓷业进一步发展,镇内已发现的有6处窑址(详见第十九卷文物胜迹。古窑遗址),大都采用匣缽罩烧,制作精细,胎质细腻,有的刻有纹饰,釉色以青或青黄为主。各窑产品残积物占地面积800~1500平方米不等。产品有碗、盘、罐、壶、粉盒、灯盏等。
  东晋至北宋晚期,镇内陶瓷业兴旺,现已发现5处(详见第十九卷文物胜迹,古窑遗址),以烧制碗和韩瓶为大宗,还有壶、罐、盏、盒、盘之类,底足较厚,圈足偏高,釉色青灰,部分器物表面刻花,残碴占地1200~2000平方米不等。
  砖瓦烧制,有实物留存的可追溯到秦代,从彭桥西莲庵西南侧高地出土的秦代瓦当、西汉砖头,说明距今2000年前已烧窑制砖瓦,且质量好,今敲击时仍能发出“当、当”声,烧制的图纹字迹清晰如初,无斑驳脱落现象。
  纺织业
  早在东晋、南朝时期(317~589),以蚕丝、葛蔓、苎麻为原料,妇女用陶纺轮捻线织布。南宋,姚北一带,已植棉花。镇内已有手工纺织,家庭棉纺织业兴起。元贞年间(1295~1297)传入了手纺车(亦称摇车),提高了效率,加快了纺纱速度,使纺织业向前推进了一步。元代,镇内彭桥纺织业市场靡声国内,《元一统志》载:“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因彭桥周围多小江,俗名小江布。男人们种粮植棉,女人们养蚕抽丝,纺纱织布,彭桥妇女用手工织出了花色多样、质量上乘的白布、花布、方块布、格子布、条子布、丝巾布、月画布、青花布、蔑爿布、手巾布、棉织带、丝织带等品种,有纯棉的,有纯丝的,也有丝棉混纺的,五颜六色,牢固耐穿,吸引了周边数百里人前往采购,远销江苏、安徽和全国各地,延至清代“余姚白布”还运销东南亚诸国。直至解放前夕在新昌、嵊县、天台、黄岩、江苏等地还有彭桥小江布商店。
  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历史久远,明、清时期,镇内手工业工匠和手工业作坊已属鼎盛时期,特别是搞建筑行业的木匠、泥水匠、石匠、漆匠为数众多,对他们的业绩虽然至今无法统计,但从镇内遗留至今的多处古墓、古庙、桥梁和出土文物,反映了他们高超的手艺和聪明才智。
  东畈村寺下留存的石马栩栩如生,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石匠精雕而成。横河七星桥系明代建造,清朝道光年间重修,至今三百多年还完好无损,建筑宏伟、结构科学。孙家境祠堂、石堰王家祠堂属清代建筑,在太平军战乱中幸免于难,保留至今。孙家境祠堂后进大殿的抬梁直径为0.7米,柱高10余米,其建造之宏伟壮观,雕梁画栋之精巧,反映出当时工匠之技艺。明正统七年(1442),任氏从任佳溪迁居任家纸坊,曾利用山区嫩竹,设坊造纸。
  第二节 民国时期工业
  民国时期,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力机械等先进设备传入中国。民国14年(1925)8月,东畈村孙巷孙如炎引进16匹马力和24匹马力机器各1台,在宏桥村开办穗和米厂,时为余姚最早的专业机器轧米厂之一。民国8年(1919)彭桥东头开设致中和酱园磨坊,于民国17年(1928)增设轧米厂。民国19年(1930)马堰村石孔头以徐若浩为主开办龙泉合作社,分设轧米厂、皮棉加工厂、轧花厂、织布厂,是粮、棉一条龙加工的综合性企业,有职工100余人。三四十年代,镇境内机器轧米厂不断增办。民国21年(1932)上六房开办智大轧米厂;民国25年(1936)石堰开办丰和轧米厂;26年横河小桥江口开办惠成米厂;民国32年(1943)彭桥西街头石匠店开办立丰轧米厂(35年改名协辆轧米厂,1954年迁至上虞回龙寺);是年石堰开办春和轧米厂(1947年搬至余姚武胜门改名宏兴米厂);民国33年(1944)横河七星桥南关紫桥开办禾丰轧米厂。民国34年(1945)彭桥埋马开办永和轧米厂(1949年改为四友轧米厂)。
  机器轧米厂的普遍兴起,替代了以往人力石磨磨粉、石臼臼米和牛拉碾子碾米的做法。
  民国期间的砖瓦烧制,横河烛溪湖北首有土窑8只,从业户数40户,从业人员145人,年产砖瓦700万块。
  1949年统计,镇内私营作坊企业共有轧米厂12家,轧花厂(把籽棉轧成皮棉,亦叫洋车)17家,造纸厂1家,糖坊7家,染坊10家,酒坊6家,豆腐坊22家,糕饼坊8家,砖瓦土窑7座,酱油坊7家,碾子近百部。
  手工业者既为社会提供了必须的劳务,又是无地贫民求职谋生之办法。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统计,镇内有棕棚匠38人,弹花(制棉被)匠54人,木匠318人,泥水匠422人,石匠124人,簟匠135人,裁缝141人,箍桶(圆木)27人,铁匠19人,铜匠15人,锡匠6人,雕花匠14人,漆匠15人,鞋匠13人,白铁匠2人,银匠6人,锚匠1人。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之工业
  1951年农村进行土地改革,部分手工业者分得了土地,弃工从农,人民政府规定了手工业者的工薪标准,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碾米、轧棉、染布、酱油等作坊和烧制砖瓦的土窑因人民生活所必需,土地改革后几年内仍维持原状。
  私营工业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开始管理并逐步改造镇内私营作坊。横河街七星桥的元余油坊,1952年由职工出资联办,改名为工助油厂。1952年1月彭桥供销社用1080万元人民币盘入原彭桥致中和私营轧米厂,改名为彭桥供销社粮食加工厂,1952年6月,又盘入小宏桥穗和轧米厂,并入供销社粮食加工厂。政府为调整地区之间加工能力的平衡,将余姚城区胜笙米厂迁至横河上六房。1956年2月28日,粮食系统全行业公私合营。私营豆腐坊由供销社统一收编,进行公私合营改造。
  1955年彭桥供销社在黄家祠堂开办轧花车间,配220寸皮辊轧花机22台,私营轧花厂也随之淘汰。
  烛溪湖北首3只土窑,1954年由余姚手工业联社收编,改名为横河砖瓦社,1958年5月改名为“余姚县横河砖瓦厂”,其他土窑随之关闭。
  1956年私营作坊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手工业改造,建立合作社组
  新中国成立初,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人民政府采取了扶持手工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
  (1)引导手工业者联合起来,发展生产。1950年5月,横河乡陆友康等24个木工组织起来,成立木业小组,从银行贷款500万元,每人交股金3万元,作为生产启动资金。1951年初,改名为“横河木业改进所”。
  (2)疏通渠道,广辟生产门路。1950年前后横河农村经济极度困难,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对手工业者发放扶贫贷款。1952年,组织泥水匠、木匠、石匠数百人外出到舟山、上虞五夫等地打工、参加国防建设。
  (3)试建手工业社(组)。1951年10月21日“横河木业生产合作社”在下河庙成立,是余姚全县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1年11月1日,孙炳昂等11个簟匠在彭桥庙成立了“余姚县彭桥竹业小组”。
  1953年横河区成立劳动者协会,个体手工业者均加入协会。随即个体裁缝在彭桥成立了服装社,个体泥水匠在匡堰成立了建筑社。1956年个体裁缝、鞋匠8人在横河成立服装社。
  1956年末,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亦基本完成。
  第四节 公社化、“大跃进”时期工业
  1958年,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开展大跃进、大办人民公社、大办粮食、大办钢铁活动。1958年至1960年,横河镇域分5批共抽调农村劳动力548人,支援国家大工业的发展,其中到余姚棉纺厂42人,酒厂2人,到浙江钢铁厂和其他钢铁企业145人,到省重点工业87人,其他工业272人。同时,公社自办工业。
  小高炉
  在“大办钢铁”的号召下,镇内龙南诒谋堂、横河乌山庙、彭桥、石堰等各大队和余姚第四中学均开办小高炉土法炼钢。没有鼓风机,用木制大风箱两头两三个人拉风;没有焦炭,上山砍伐大树烧木炭代替;没有原材料,收集农户的旧铁耙、锄头、饭锅、铁窗等废铁;由于不尊重科学,以炼不出钢而告终。
  土农药、化肥厂
  为解决农药、化肥供应不足,横河大公社筹建土化肥厂14个,采购磷矿石和硫酸,收集烟囱灰作原料,生产磷肥和钾镁肥,到1959年2月共生产1015吨。开办土农药厂4个,生产4种土农药:
  (1)宏桥虫灭——可灭䖮虫;
  (2)三合杀虫剂——可灭蚜虫、红蜘蛛;
  (3)石灰烟叶杀虫剂——可杀蚜虫,产1000多斤;
  (4)蒜、白酒混合剂——防治稻热病。
  上述土农药为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国家专业化肥、农药厂的发展,土农药、土化肥厂关闭。
  农机具厂
  为农机具维修需要,公社开办农具厂13个,职工134人,遍布各大队,主要产品有犁、滚耙、刀耙、打稻机、农船等,并组织工人下队修理农具。另开办1个笠帽厂,由12个妇女和2个簟匠组成,月产笠帽1200顶,供应全公社。
  窑业、陶业
  由于洪水、台风灾害濒临,砖瓦需要量剧增,镇内仅有1家横河砖瓦厂,产品供不应求。1958年至1965年间小土窑遍地兴建,除沿山几个土质不能制砖瓦的大队外,其余各大队基本上先后都自发开办砖瓦窑厂。
  1958年在龙南沙河村开办龙南陶器厂,建52米长的陶窑1座,烧制水缸、水坛等日用陶器,产品供应余姚、慈溪两县,发展势头较好。1967年至1970年间,沙河大队、竹山大队、笋岙大队、桃园大队先后又兴办陶器厂各1座,职工均有四五十人,年产值20万元~30万元。到80年代中期先后歇业。
  1966年,镇域第一个采石场(俗称山塘)彭桥公社张岙山塘,在彭桥老鼠山东侧开业。其次龙南公社采石场在牛头山开业,此后石堰公社的谢家山、大岙、黄梁、马堰、石堰、湖西门,横河公社的乌山、建山、大洋山、东山、横江,彭桥公社的埋马、桥上、东头、湖清垫、长埭村、黄墙弄,龙南公社的沙河、湖东、祝家、伍梅、童岙等村又开办采石场和轧石厂,共28个,以供给乡村和县(市)基本建设的需要。
  1975年龙南公社开办第一座轮窑“余姚县龙南砖瓦厂”,占地30余亩。规模18门,日产红砖4万块,100余名职工,年产值50万元~60万元。1984~1985年,湖东村、航渡村、伍梅村、竹山村、沙河村、寺下村(东畈、孙巷联办)、湖西门村、石堰乡、彭桥乡、横河乡先后共开办轮窑厂10座,1990~1991年童岙村、长埭村、横山村、伍梅村、柘岙村、秦堰村、张岙村、谢家山村、乌玉桥村又各开办1座,至此全镇共有19座轮窑,年产红砖两亿块,有力地支援了慈溪市基本建设。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下册)

《横河镇志(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横河镇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商业,财政,金融,村镇建设,党政群团,民政,人事,劳动,公安,审判,司法,军事,文物胜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卷末,丛录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