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1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农技
分类号: S-03
页数: 4
页码: 398-4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农技情况,分别记述了耕作制度、稻棉轮作区、化学肥料、施肥技术等。
关键词: 农业 耕作制度 肥料

内容

耕作制度
  横河镇农业生产内容丰富,地形复杂,土种多,形成稻棉轮作和水稻区两种不同类型耕作制度。
  稻棉轮作区
  植棉畦幅一般1.27~1.5米。轮作形式有:①1年水稻1年棉花的2年一轮制(占70%左右);②2年水稻1年棉花或2年棉花1年水稻的3年一轮制;③也有2~3年水稻,再种2~3年棉花的多年轮作制。
  70年代以前,以棉花—绿肥—早稻—晚稻—春花—棉花为主;70年代以后,三熟制面积扩大,多采取棉花—春花—水稻—春花—棉花的种植方式。
  推行棉田的“间作套种、稻棉轮作”耕作制度,能较好地解决春花、绿肥、棉花收种季节和用地养地方面的矛盾,并能提高棉田的经济效益和棉花生产的产量。据土壤普查测定,稻棉轮作区平均有机质含量2.51%,比纯稻区高1.18%,此外,稻棉轮作还能抑制棉花根病的发生。
  水稻区
  横河历来种单季稻、中稻和单季晚稻为主。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开始种双季间作稻。民国24年(1935),余姚县曾设立双季稻推广区,双季稻面积逐步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5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以改间作稻为连作稻,改单季稻为双季稻,改中籼为晚粳,和改一年一熟为二熟或三熟为主要内容的耕作制度。1955年,对农业生产合作社增产效果调查表明,每亩产量,双季连作稻比间作稻增产31.5%,双季间作稻比单季稻增产69.1%,单季晚稻比中籼稻增产24.5%。此时,横河抽调二十来名有经验的农民到嘉兴、衢州、江山等地做推广种植双季连作稻师傅。60年代后期,连作晚稻面积基本稳定在90%左右。单季稻仅在部分山区种植,双季间作稻灭迹。
  稻区种植制度:平原稻区以麦—稻—稻、绿肥—稻—稻和油菜—稻—稻为主;丘陵山区的梯田以马铃薯—稻、油菜—稻、麦—稻、冬闲田—稻为主。
  1985年以后,随着种植业结构的改变,绿肥和春粮逐渐减少,改为草莓—稻—稻或草莓(蔬菜豆类)一单季晚稻的种植制度。
  肥料
  农家肥料
  横河镇农田用肥,历来以绿肥、河泥、土杂肥、人粪尿、厩肥、饼肥、灰肥、水花生草等农家肥料为主。1930年出版的《余姚县政汇编》记述:“农家肥为农作最善之肥料,其效用为化肥所不及,只因施肥不便或不甚卫生,为化肥所排挤,以致利权外溢,言之可叹。”
  绿肥:全镇冬季种植绿肥面积统计:1982年5060亩,1984年3495亩,1990年3586亩。自90年代开始,绿肥面积逐步由冬闲田所代替。70年代中期为解决粮棉肥料不足,推广稻棉套种田菁和稻田放养绿萍。
  50年代前,绿肥在平原稻区以种植黄花草子(苜蓿)为主。60年代中期,普遍推广红花草子(紫云英),绿肥产量翻了一番,一般亩产鲜草8000斤左右。
  附:绿肥栽培
  紫云英,民国及以前就有栽培,作早稻基肥使用。品种有“鄞县姜山种”、“平湖大叶种”等。50~70年代初栽培面积占水稻田总面积的50%以上。70年代中后期,大面积推广粮、油三熟制种植,紫云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现水稻基肥用化学肥料替代,紫云英种植面积甚少。
  其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季节九月底至十月初,播入晚稻田中。每亩用种量5~7斤。种子用石臼擦至种皮发毛,以盐水淘去菌核,随即以清水洗净,用30%的熟(陈)人尿加2两磷酸二氢钾、1两钼肥浸种5小时,用磷肥(或5406菌肥)拌种后撒播。播种前,稻田开好沟排干水,做到干湿适当,排灌灵通。播后3天内田面不能有水层。晚稻收割后,施灰肥、清沟以保全苗壮苗。霜冻前覆草防冬。惊蛰前后气温回暖,紫云英进入快速生长期,要清沟防涝,看苗可施每亩20~30斤磷肥或施适量氮肥催苗。紫云英鲜草亩产量可达8000~10000斤。早稻田每亩施用量不超过4500斤,高产田块1亩产量可作2亩早稻田基肥施用。
  苜蓿,为棉地种植绿肥品种。70年代之后,棉地套种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仅零星种植。近年当作蔬菜,有少量种植。
  河泥:50年代初,河泥直接作基肥用。罱好的河泥多先堆于田角,待干化后再挑散铺开,翻耕入土。与绿肥配合使用,其效果尤为显著。60年代后,一般跟绿肥沤制成草浆泥,作三熟制早稻或晚稻基肥用。
  土杂肥: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社为解决肥料不足,鼓励社员向集体投肥,发动社员割野草,制堆肥,掘阴沟泥,积垃圾,千方百计增积土杂肥。
  人粪尿: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民进城收买人粪尿或自积自用。60年代,由城镇粪管会统一分配供应。80年代以后,施用量逐年减少。
  厩肥:指猪、牛、羊、兔、鸡、鸭、鹅等粪便。50年代以后,开展养猪积肥,沿山区农户多采用“软栏”,产肥量多;平原多用“硬栏”,产肥量较少。70年代生猪饲养量由政府下达计划,据1979年统计:全镇共饲养生猪22609头,每户平均3.9头,每亩平均0.5头。生猪饲养量与稻田面积挂钩。
  饼肥:常用的有棉饼、菜饼和豆饼。新中国成立前,棉饼一般作间作晚青田基肥用,多在早稻割起后,浸涨、粉碎后撒于田面,耘田入土。也有将棉饼浸入粪坑内,待腐熟后与人粪尿同用。1950年之后,棉饼用作耕牛的过冬精饲料,先肥畜,后肥田。菜饼大部分用作棉田肥料,施用量也较大。豆饼由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输入,用量较少。
  灰肥:草木灰含钾量高,多在冬前施于绿肥田,用作防冻保暖,历史上施用量较大。焦泥灰在秋冬农闲时积制,将草皮土块晒燥成堆用火缓慢烧焦而成灰。常用作种肥或基肥,60年代后,广泛用作早稻秧田复盖肥。
  稻草还田:在早稻收割后,将稻草用铡刀铡短后,作晚稻基肥用,平均每亩可增收80~150斤。稻草还田始于70年代中期。90年代开始用收割机收割早晚稻,稻草还田面积达到90%以上。
  水生肥料:有水花生草、水葫芦、水浮莲和绿萍。水花生草在民国时期已开始放养使用,一般一亩河面可产鲜草1万斤以上,多用河泥沤制后作晚稻基肥,也作追肥。70年代,全面发动在河面放养水花生草。稻田放养绿萍,放养绿萍的稻田,每亩增稻谷100~150斤。
  化学肥料
  氮肥:民国时期开始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供应量少,亩均不足4斤。60年代亩施用量40多斤,70年代增至60多斤,80年代上升到120多斤。原以氨水、石灰氮、碳酸氢铵为主,现多为尿素、碳酸氢铵。
  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广泛应用于绿肥、油菜和棉花等作物。50年代使用量少,60年代后普遍使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量1956年至1960年1.8斤;1967年至1977年21.48斤;1978年至1986年45.94斤。初先使用品种有磷矿粉、钙镁磷肥等。
  钾肥:以氯化钾为主。在稻、棉作物上施用较广。平均每亩耕地施用量1974年1.12斤,1982年至1986年5.94斤。
  复合肥及微量元素化肥:1974年开始施用复合肥和微量元素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特别是磷酸二氢钾作水稻根外追肥效果甚好。70~80年代,在棉花、油菜、麦类、豆科作物上施用硼肥和钼酸铵,对防止因缺硼减产效果良好。90年代开始使用多元和有机、无机复合肥,解决了单一施肥而造成植物缺素症。
  施肥技术
  在农家肥为主年代,施肥基本上是“基肥加追肥”一种模式。进入70年代,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施肥技术不断改进。以磷增氮、“绿肥搬家”(控制绿肥施用量)、化肥深施、根外施肥、增施磷钾肥。80年代,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组装配套施肥新技术逐步推广应用。
  植保
  民国时,县及县以下始建治虫组织,征收治虫经费,发布重要病虫布告,实施以保护益虫和人工防治害虫为主的做法。新中国成立至今,建立了县(市)、乡(镇)、村三级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统一开展防治工作。防治方法由过去的单一人工防治,发展到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法。防治药物由60~70年代的高毒、高效、高残留,发展到现在的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植保机械经多次更新,现已普遍使用机动(高压)喷雾(粉)机,每台日治虫面积可达十余亩。农业病虫防治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被害程度和被害率明显下降。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