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312
颗粒名称: 第七卷 农业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91
页码: 393-4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农业发展情况,分别记述了发展概况、粮食、油料、棉花、林业等。
关键词: 农业

内容

第一章 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历史与现状
  据1985年农业资源普查,镇域有耕地面积51549亩,林地面积36046.2亩,园地面积(含杨梅)22162.9亩,水域面积5838亩。其中山地以生产林、果、经济特产为主,平原以产粮食、棉花、油菜为主,众多的河流、湖泊则是泽渔之地。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是粮、棉、油、菜、林、果、牧、渔等综合性农业发展区域。
  早在公元前4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横河已有从事水稻种植、畜禽饲养。约公元前3000年良渚文化时期,发展为耜耕农业,采用石犁、石镰刀等耕作、栽培技术。境域已出土的有陶纺轮,说明春秋战国(前1046~前256)人们已利用葛麻为织。在长埭村出土的西汉酒爵,证明距今约两千年,当地富裕人家已用谷物酿酒。从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可见此时已将杨梅视作珍品。东汉(25~220)横河水利状况就比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烛溪湖、东横河等许多河流、湖泊,纵横平原,布及山谷。
  南朝宋大明四年(460),山阴土地多为外来士民垦种,名士孔灵符奏准将该处贫民迁至余姚、鄞县等地垦种湖田、滩涂,使镇境南部土地得到开发。汉、唐期间,大古塘以南的海塘,虽未见有文字记载,但东横河北岸的古堤塘遗迹(50年代尚可见),从桥头陈家至石人山后,往西北延伸至新匝庙,折向西经天香桥村走马塘直接乌山,横亘在田畈中,留下了北宋以前横河筑塘垦地发展农业的史迹。
  五代后唐(923~936)时,中国北方战乱,一批移民进入横河,他们在湖边、海滩留居、繁衍,从事种植、制盐业,进行筑塘、浚湖修水利,改造生产条件,创造了移民文化。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镇域从淮北引入小麦,在翠屏山麓种植。宋嘉祐六年(1061),苏颂等编著的《图经木草》就有关于油菜的记载:“油菜形微似白菜,叶青有微刺,春采苔,可以为蔬。三月开小黄花,四瓣,若芥花,结荚收子,但灰赤色,出油胜诸子。油入蔬清香,造烛甚明,点灯光亮,涂发黑润。饼饲猪易肥,上田壅苗堪茂。”说明油菜已广泛种植,充分利用。南宋《嘉泰会稽志》称油菜为汞草芽亦曰汞。元、明时,油菜已大量利用水稻田作冬春间种作物,为解决与水稻的季节矛盾,创造了育苗移栽的方法。
  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境域烛溪湖一带已种有大麦。
  镇域植棉始于南宋,元代有较大发展,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浙东木棉提举司于余姚。时横河、石堰、彭桥一带为棉花生产区域。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石堰盐场大古塘南5万亩沙地报升为农田,每亩岁征粮谷5升5合。正统元年(1436)推行田赋“折色”,米、麦一石折银2钱5分。
  乾隆年间(1736~1795),大古塘以南稻棉轮作的半稻半棉栽培区域,棉花有大树棉、南阳种、槿漆花种等。此时镇南山地已引种番薯。
  据清光绪《余姚县志》载南宋《宝庆会稽志》记述,横河物产稍有名气的产品有烛湖杨梅、石堰稻蟹、烛溪湖鲫鱼、积庆寺前溪中鲥鱼(小麦鱼)、桐岙梅花、茶叶,烛湖靛青。广泛种植的作物有稻、麦、粟、豆之类粮食,葛、麻、桑、棉之类织料,菜、瓜、果之类蔬菜果品,还有花卉、药材、水产、禽兽、林木等物产。
  民国4年(1915),韩厥修在乌玉村桃园建立“春晓园”,植水果,办养鸡场,试种番茄、马铃薯,购置水泵、翻土机等。
  民国8年(1919)冬,浙江实业厅在马堰头租地60.8亩,建立省立棉花试验场,繁育推广美国棉和改良棉种。次年引进改良棉“百万棉”。此后,镇域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品质与产量均有较大提高。
  民国30年(1941),因日本侵略军占领,棉花不能外运,农村只得土纺土织,并在集镇设纱布行,销售棉织品。此时棉花种植面积锐减。
  1951年春至1957年,全镇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逐步推广良种、农药、化肥等适用新技术。建立农技、农资等农业指导服务机构。开始使用内燃机为动力的抽水机灌溉农田。水稻种植由单季栽培向连作栽培过渡。1956年,大洋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大麦获亩产544斤创余姚县最高记录;幸福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油菜籽亩产205斤,时为余姚县最高单产。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镇域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建水库、浚河道、平整土地,使农业抗旱能力由不足50天,提高到百日无雨不受灾。抗涝能力从一场大雨即成涝,提高到3天内降雨200毫米不成灾。农业的机械耕作与脱粒、机电排灌率达95%。粮油作物的种植逐步推行三熟制,即麦—稻—稻,或油—稻—稻。1963年推广矮杆晚稻“农垦58”,连作晚稻首次突破亩产500斤。至1980年,三熟制面积占早稻面积的52.7%,全年复种指数提高到282.97%。粮食产量自1950年亩产491斤,总产1777.6万斤,到1957年提高到亩产690斤,总产2436.6万斤。1984年,亩产达到1260斤,总产5789.7万斤。
  80年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栽培技术良种化、模式化,灌溉、耕作、治虫、脱粒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农业连年获得高产、稳产的收成。
  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农业承包双层经营体制的健全,农村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力结构向有经验的老农和专业经营者转移。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除农民种植口粮田外,向集约经营、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横河农村出现了一批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等。农业耕作、收割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出现了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2002年,全镇实有耕地面积34417.74亩(2294.52公顷),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到23584亩(1572.27公顷),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到8590亩(572.67公顷),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年累计达16853.5亩(1123.57公顷),花卉苗圃8400亩(560公顷),山地有果园22557亩(1503.8公顷),茶叶1634亩(108.93公顷)。除粮油作物不足自给、从外地调入外,其他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70%以上。农民不再固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对农业产品更加注重优质、品牌、高效益。从1994年至2002年,横河涌现出“烛湖牌杨梅”、“早熟桃子”、“大棚草莓”、“跨海板鸭”等一批农业品牌产品,及宁波市级以上获奖产品。横河农业已由1986年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生产粮食、棉花、油料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为主,转变为完全市场经济下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商品型农业。
  2004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5689万元,比1981年的888.25万元,增长17.66倍。
  第二节 农技
  耕作制度
  横河镇农业生产内容丰富,地形复杂,土种多,形成稻棉轮作和水稻区两种不同类型耕作制度。
  稻棉轮作区
  植棉畦幅一般1.27~1.5米。轮作形式有:①1年水稻1年棉花的2年一轮制(占70%左右);②2年水稻1年棉花或2年棉花1年水稻的3年一轮制;③也有2~3年水稻,再种2~3年棉花的多年轮作制。
  70年代以前,以棉花—绿肥—早稻—晚稻—春花—棉花为主;70年代以后,三熟制面积扩大,多采取棉花—春花—水稻—春花—棉花的种植方式。
  推行棉田的“间作套种、稻棉轮作”耕作制度,能较好地解决春花、绿肥、棉花收种季节和用地养地方面的矛盾,并能提高棉田的经济效益和棉花生产的产量。据土壤普查测定,稻棉轮作区平均有机质含量2.51%,比纯稻区高1.18%,此外,稻棉轮作还能抑制棉花根病的发生。
  水稻区
  横河历来种单季稻、中稻和单季晚稻为主。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开始种双季间作稻。民国24年(1935),余姚县曾设立双季稻推广区,双季稻面积逐步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5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以改间作稻为连作稻,改单季稻为双季稻,改中籼为晚粳,和改一年一熟为二熟或三熟为主要内容的耕作制度。1955年,对农业生产合作社增产效果调查表明,每亩产量,双季连作稻比间作稻增产31.5%,双季间作稻比单季稻增产69.1%,单季晚稻比中籼稻增产24.5%。此时,横河抽调二十来名有经验的农民到嘉兴、衢州、江山等地做推广种植双季连作稻师傅。60年代后期,连作晚稻面积基本稳定在90%左右。单季稻仅在部分山区种植,双季间作稻灭迹。
  稻区种植制度:平原稻区以麦—稻—稻、绿肥—稻—稻和油菜—稻—稻为主;丘陵山区的梯田以马铃薯—稻、油菜—稻、麦—稻、冬闲田—稻为主。
  1985年以后,随着种植业结构的改变,绿肥和春粮逐渐减少,改为草莓—稻—稻或草莓(蔬菜豆类)一单季晚稻的种植制度。
  肥料
  农家肥料
  横河镇农田用肥,历来以绿肥、河泥、土杂肥、人粪尿、厩肥、饼肥、灰肥、水花生草等农家肥料为主。1930年出版的《余姚县政汇编》记述:“农家肥为农作最善之肥料,其效用为化肥所不及,只因施肥不便或不甚卫生,为化肥所排挤,以致利权外溢,言之可叹。”
  绿肥:全镇冬季种植绿肥面积统计:1982年5060亩,1984年3495亩,1990年3586亩。自90年代开始,绿肥面积逐步由冬闲田所代替。70年代中期为解决粮棉肥料不足,推广稻棉套种田菁和稻田放养绿萍。
  50年代前,绿肥在平原稻区以种植黄花草子(苜蓿)为主。60年代中期,普遍推广红花草子(紫云英),绿肥产量翻了一番,一般亩产鲜草8000斤左右。
  附:绿肥栽培
  紫云英,民国及以前就有栽培,作早稻基肥使用。品种有“鄞县姜山种”、“平湖大叶种”等。50~70年代初栽培面积占水稻田总面积的50%以上。70年代中后期,大面积推广粮、油三熟制种植,紫云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现水稻基肥用化学肥料替代,紫云英种植面积甚少。
  其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季节九月底至十月初,播入晚稻田中。每亩用种量5~7斤。种子用石臼擦至种皮发毛,以盐水淘去菌核,随即以清水洗净,用30%的熟(陈)人尿加2两磷酸二氢钾、1两钼肥浸种5小时,用磷肥(或5406菌肥)拌种后撒播。播种前,稻田开好沟排干水,做到干湿适当,排灌灵通。播后3天内田面不能有水层。晚稻收割后,施灰肥、清沟以保全苗壮苗。霜冻前覆草防冬。惊蛰前后气温回暖,紫云英进入快速生长期,要清沟防涝,看苗可施每亩20~30斤磷肥或施适量氮肥催苗。紫云英鲜草亩产量可达8000~10000斤。早稻田每亩施用量不超过4500斤,高产田块1亩产量可作2亩早稻田基肥施用。
  苜蓿,为棉地种植绿肥品种。70年代之后,棉地套种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仅零星种植。近年当作蔬菜,有少量种植。
  河泥:50年代初,河泥直接作基肥用。罱好的河泥多先堆于田角,待干化后再挑散铺开,翻耕入土。与绿肥配合使用,其效果尤为显著。60年代后,一般跟绿肥沤制成草浆泥,作三熟制早稻或晚稻基肥用。
  土杂肥: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合作社为解决肥料不足,鼓励社员向集体投肥,发动社员割野草,制堆肥,掘阴沟泥,积垃圾,千方百计增积土杂肥。
  人粪尿: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民进城收买人粪尿或自积自用。60年代,由城镇粪管会统一分配供应。80年代以后,施用量逐年减少。
  厩肥:指猪、牛、羊、兔、鸡、鸭、鹅等粪便。50年代以后,开展养猪积肥,沿山区农户多采用“软栏”,产肥量多;平原多用“硬栏”,产肥量较少。70年代生猪饲养量由政府下达计划,据1979年统计:全镇共饲养生猪22609头,每户平均3.9头,每亩平均0.5头。生猪饲养量与稻田面积挂钩。
  饼肥:常用的有棉饼、菜饼和豆饼。新中国成立前,棉饼一般作间作晚青田基肥用,多在早稻割起后,浸涨、粉碎后撒于田面,耘田入土。也有将棉饼浸入粪坑内,待腐熟后与人粪尿同用。1950年之后,棉饼用作耕牛的过冬精饲料,先肥畜,后肥田。菜饼大部分用作棉田肥料,施用量也较大。豆饼由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输入,用量较少。
  灰肥:草木灰含钾量高,多在冬前施于绿肥田,用作防冻保暖,历史上施用量较大。焦泥灰在秋冬农闲时积制,将草皮土块晒燥成堆用火缓慢烧焦而成灰。常用作种肥或基肥,60年代后,广泛用作早稻秧田复盖肥。
  稻草还田:在早稻收割后,将稻草用铡刀铡短后,作晚稻基肥用,平均每亩可增收80~150斤。稻草还田始于70年代中期。90年代开始用收割机收割早晚稻,稻草还田面积达到90%以上。
  水生肥料:有水花生草、水葫芦、水浮莲和绿萍。水花生草在民国时期已开始放养使用,一般一亩河面可产鲜草1万斤以上,多用河泥沤制后作晚稻基肥,也作追肥。70年代,全面发动在河面放养水花生草。稻田放养绿萍,放养绿萍的稻田,每亩增稻谷100~150斤。
  化学肥料
  氮肥:民国时期开始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供应量少,亩均不足4斤。60年代亩施用量40多斤,70年代增至60多斤,80年代上升到120多斤。原以氨水、石灰氮、碳酸氢铵为主,现多为尿素、碳酸氢铵。
  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广泛应用于绿肥、油菜和棉花等作物。50年代使用量少,60年代后普遍使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量1956年至1960年1.8斤;1967年至1977年21.48斤;1978年至1986年45.94斤。初先使用品种有磷矿粉、钙镁磷肥等。
  钾肥:以氯化钾为主。在稻、棉作物上施用较广。平均每亩耕地施用量1974年1.12斤,1982年至1986年5.94斤。
  复合肥及微量元素化肥:1974年开始施用复合肥和微量元素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特别是磷酸二氢钾作水稻根外追肥效果甚好。70~80年代,在棉花、油菜、麦类、豆科作物上施用硼肥和钼酸铵,对防止因缺硼减产效果良好。90年代开始使用多元和有机、无机复合肥,解决了单一施肥而造成植物缺素症。
  施肥技术
  在农家肥为主年代,施肥基本上是“基肥加追肥”一种模式。进入70年代,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和施肥水平的提高,施肥技术不断改进。以磷增氮、“绿肥搬家”(控制绿肥施用量)、化肥深施、根外施肥、增施磷钾肥。80年代,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组装配套施肥新技术逐步推广应用。
  植保
  民国时,县及县以下始建治虫组织,征收治虫经费,发布重要病虫布告,实施以保护益虫和人工防治害虫为主的做法。新中国成立至今,建立了县(市)、乡(镇)、村三级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统一开展防治工作。防治方法由过去的单一人工防治,发展到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物理防治和综合防治法。防治药物由60~70年代的高毒、高效、高残留,发展到现在的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植保机械经多次更新,现已普遍使用机动(高压)喷雾(粉)机,每台日治虫面积可达十余亩。农业病虫防治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被害程度和被害率明显下降。
  第三节 耕作工具
  传统农具
  农业生产依赖人、畜劳作的简易农具,耕作艰辛,工效甚低。民国23年(1934)浙江省生产会议报告书记述:“吾国农具多属旧式,笨重非常,搬移不易,往往有数人之力不能致远者,由是成本既重,获利实难。”农家长期沿用的传统耕作机具,翻耕有木犁、铁耙,平整有耙、耖、锄头,中耕除草有刮子、草刀、茅刀,掘沟有坑铣、铁锹等。传统的排灌农具早先为戽斗、水桶,继有手摇、脚踏水车,牛拉车盘,木制龙骨水车。水稻播种、插秧一向用手撒手插。传统收获工具用镰刀割稻,稻桶打稻和麦,篾簟晒谷,芦帘晒棉花,风车、畚斗扬谷。传统农副产品加工工具中,粮食加工工具有石臼、碾子、木砻、脚碓和石磨等;油料加工用木榨,俗称油车,赖人力和畜力榨油;畜禽饲料历来取自碾米、磨粉的副产品,无专用饲料加工机具。
  农机具改革
  横河镇农具改革曾誉满全省,影响全国。1958年余姚县成立县农具研究所,在横河木器生产合作社内专设农具研究车间。横河木器生产合作社、横河机械厂和彭桥竹器生产合作社,曾研制过水稻收割机、棉花营养钵制钵器、田间吸谷机、拔秧机、电力牵引滚耙、改装五一犁。1958年木工陆友康研制木质立式插秧机成功,命名为“浙江3号”插秧机。单人操作,日插一亩余。余姚县建插秧机厂,调集铁工、木匠制成450台,全县试用,并经全国第九次水稻插秧机会议鉴定为全国推广的五种插秧机之一。后因质量不如人工插秧,不符合农艺要求被搁置。
  农具研究车间研制的棉花营养钵制钵器,在稻棉轮作区广泛推广应用。改装后的五一犁深受农户欢迎,一直沿用至今。
  农机具推广应用
  排灌机械
  民国4年(1915),乌玉桥村“春晓园”首用水泵抽水。1950年,横河马堰头农场置5马力柴油机抽水机1台。1953年,县水利委员会用机船(装有8马力柴油机和8×8英寸水泵)为乌山乡相士地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灌溉稻田105亩、棉田50亩。1954年冬,相士地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也自办抽水机埠。同年底,龙南乡开始建立国营龙南抽水机站,翌年竣工。建造固定抽水机埠6个,机船1只,安装抽水机和配套柴油机组7台,共87.5千瓦,建干渠、支渠道24条,全长14.5公里,当年灌溉农田8000余亩。1966年由于华东电网延伸,电力灌溉成本低,逐步替代柴油机动力灌溉,至1983年,全镇有排灌机械257台,1868.5千瓦,受益灌溉面积39370亩。其中,电力机泵146台,1181.3千瓦,灌溉面积28452亩,柴油机泵103台,663.5千瓦,灌溉面积7675亩,喷灌机8台,26马力。2001年全镇拥有排灌机械动力572台,3506千瓦,其中电动机497台,2943千瓦,柴油机75台,563千瓦。稻田灌溉面积24924亩,其中早稻1340亩,晚稻、单季稻面积23584亩。
  耕作机具
  民国4年(1915),乌玉村“春晓园”首用机械翻地。
  双轮双铧犁、五一犁:1956年和1958年大跃进期间,曾推广双轮双铧犁。这种适合北方旱地砂质土壤的马拉“新农具”,犁体笨重,要用两头牛拉犁,整地费工,不适合镇域水田粘壤土,结果成为废铁,群众说是“双轮双铧犁,掼在弄堂里,看见出眼泪”。1963年推广“五一”犁,后经过改装,拉力轻、省料、价廉,普及全镇,代替了旧日式木犁,沿用至今。
  大中型拖拉机:为缓解70年代农村收、种、管劳力紧张的矛盾,1973年龙南公社航渡大队率先自筹资金,向宁波拖拉机厂购入35马力中型拖拉机1台,配旋耕犁投入田间操作,深受群众称赞。横河镇相士地村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为解决务工与务农的矛盾,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1987年村建立“农业车间”1个,配有大中型拖拉机5台,小型拖拉机9台,联合收割机7台,机动插秧机2台。1980年全镇有大中型拖拉机34台,1990年增至60台。2001年用于农业的拖拉机29台,总动力924千瓦,其中包括轮式拖拉机16台,50马力以上拖拉机13台。
  小型手扶拖拉机:小型手扶拖拉机自1966年开始引入,成为70年代至80年代农村主要耕作机械和运输机械。以工农—12型和东风12型为主,1980年全镇只有95台,1990年746台,2000年902台。
  播种机具
  1958年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开始推广,横河木器生产合作社农具研究车间仿制改进了营养钵制钵器和移苗打孔器,横河公社农业试验场示范后全面推广。70年代横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彭桥公社联兴大队第三生产队,试种棉花尼龙方格育苗移栽成功,替代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水稻播种插秧一向用手撒手插。1987年相士地村引进吉林2ZT-7358型连杆式机动水稻插秧机1台,与露地育秧盘秧配套,插早稻12.5亩,后农业车间又购置机动水稻插秧机1台,应用于大田。2001年全镇有机动水稻插秧机3台,动力7千瓦。
  1998年在横河镇水稻丰产畈试用机动水稻抛秧机成功。2001年全镇有机动水稻抛秧机2台,动力7千瓦。此种机械有待农业规模经营形成后推广,可代替水稻插秧机在大田应用。
  2001年,机动喷雾机喷播直播水稻试用成功,具有出苗匀、工效高(2人1天能喷播50亩水稻)的特点。2002年又在小麦、油菜上应用成功。2004年全镇推广面积680亩(45.33公顷)。
  收获机具
  1956年,余姚县通用机器厂制成“56型”双人脚踏打稻机,推广后功效比旧式木稻桶提高1倍。1959年试用北方大镰刀,不实用,未能推广。1960年余姚县农具研究所试制成小型铁木结构双刀快速收割器,2人轮流操作,台日割晚稻2.5~3亩,单刀快速收割器,台日割晚稻1亩余。皆因劳动强度过大,刀具制造工艺技术未解决,未能推广应用。
  1968年,电动打稻机推广,功效比脚踏机高20倍,但因受电源和场地限制,使用面不广。1976年3马力柴油机打稻机开始推广,由于机动实用,推广迅速。此后,横河镇的稻谷脱粒基本实现机械和半机械化。
  机动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使用始于1987年。相士地村购入龙江-140型双圆盘割晒机1台,当年收割早、晚稻130余亩。此后共购入联合收割机7台,投入大田使用。1999年全镇联合收割机增加至75台,机动割晒机3台。2001年有联合收割机77台,动力1268千瓦。机动割晒机3台,动力11千瓦。至此,横河镇的水稻收割脱粒完全实现机械化。
  扬谷扇以“山雨牌”为主,由于该机可采用单向电源,具有扬场、排风、降温等多功能,全镇自80年代开始广为采用。
  1995年,横河粮管所购置7.5吨/日级烘谷机1台,每天一般可烘干稻谷6吨。1997年,镇政府购置2.5吨/日级烘谷机2台,每天一般可烘干稻谷2吨/台。
  植保机械
  人力喷雾(喷粉)器:人力喷雾器自1953年始用,以后逐年增加。喷雾器以手动空气压缩喷雾器为主,式样有圆筒式、单管式、背包式,此类喷雾器适应性强,喷雾防治病虫效果好,发展速度快,至今仍广为使用。全镇使用量1973年为1999架,1985年为5699架,1999年为11236架。人力喷粉器1958年曾在稻、麦病虫害防治中大面积应用,以手摇式为主,以后使用面不广。
  机动喷雾(喷粉)机:镇域1963年原横河公社有1台3马力机动喷雾机,至1972年龙南、石堰、彭桥、横河4个公社均购置工农-36型机动喷雾机共7台。1978年开始引进东方红18型汽油高压喷雾机。全镇1985年有机动喷雾机53台。至2002年仍保持有41台。
  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横河农副产品加工主要有粮食、食油、棉花、茶叶等。过去粮食、油料加工等用传统工具。制茶用手工。脱棉籽用人力脚踏绞花车、牛拉轧花车。用这些传统工具加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民国25年,镇域开始用机器碾米。不过农民大多限于经济条件仍沿用传统工具加工粮食。随着经济的发展,先柴油机后电动机的普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发展很快。50年代后期基本上消灭木砻和碾子脱壳、臼米;60年代粮油加工、脱棉籽基本上实现机械化;80年代实现机械化制茶。
  镇域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986年达到183台,1990年293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
  农业技术推广站(简称农技站)
  1955年,余姚县撤农林科,设农林水利局。同年建立横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站初期配置粮食、棉花、畜牧技术干部3名。
  1971~1972年,横河、石堰、龙南、彭桥4个公社相继建立公社农科站,各站配农民技术员2名,专管粮食、棉花生产技术推广,业务上受区农技站管理。
  1975年,镇域各大队,先后配置植保员、农民技术员,成立农科组,建试验基地,种子繁育田。这样,县、区、公社和生产大队四级农技推广网络形成。1988年,横河区农技站有全民事业性质农技干部11名,其中农艺师2名,工程师1名,畜牧兽医师2名。镇域各乡(镇)农科站有农技人员15名,其中农民技师5名,助理技师5名,农民技术员4名,助理技术员1名。
  自横河区农技站建立至1992年撤销,先后有区委委员何纪田、熊子愚、孙博安、黄文卿兼任站长,后又有林成郎、沈子挺任站长。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以后,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建立,下设镇农技、农经、水利、农机、林特5个站。各专业站自挂牌子,行使各自的职能,与镇农业办公室合署办公。
  1999年经省农业厅验收批准,镇农技站为第三批省“五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此时,横河农技站有农技人员9名,其中农艺师1名,助理农艺师7名,技术员1名。
  农业机械管理站
  新中国成立初,各乡无农机管理机构。1954年,横河开始农机具改革,1955年国营龙南抽水机站建立,配农机专管员4人,负责横河区各乡的抽水机及其他农机的管理与维修,直至1970年止。1970年,龙南、石堰、横河、彭桥各公社建立公社机电管理站,性质为民办公助事业单位,配置专职机电管理人员。1973年按省政府396号文件设立专职电工1名。1975年改称农业机械管理站(简称农机站)。1978年10月横河区农业机械管理站建立,同属民办公助性质,胡成华任站长,配有农机专管人员2名,专职电工1名。1980年横河、石堰公社农机站始办农机服务站(公司),经营方针:“以农机为主、综合经营、加强管理、服务农业。”经营内容:代耕农田、代运输、代治虫、经(代)销各种农机具及其配件,农机修理等。到1983年,镇域各乡都建有农机服务站。
  1984年9月,实行机、电分设,农机站名称不变。
  1992年,横河镇农业机械管理站重新组建。至2001年镇农机站共有农机管理人员6名,均为国家人事部门招聘人员,助理工程师职称。横河镇农机管理站下设农机服务站3个,有职工17名,固定资产21万元。
  林业特产工作站
  1989年,“横河区林业特产工作站”成立,同横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合署办公。配有林业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3名。石堰、龙南、横河、彭桥4个乡有助理技师2名,技术员1名,助理技术员1名。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以后,改建为横河镇林特站,有编制人员8名。
  第二章 粮食、油料
  第一节 水稻
  稻田耕作制度
  单季稻(中稻、单季晚稻、单季早稻)
  单季稻是指一年一熟的水稻栽培制度,沿袭年代甚久。清代以前,水稻一年一熟,冬季多空闲田,少量于秋收后播种绿肥、蚕豆、大小麦等。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栽培制度尚占少部分。50年代前期,单季早稻占早稻总面积的20%左右。
  双季间作稻
  清康熙年间(1662~1722),镇域已种有双季间作稻(早稻、晚青)。新中国成立前后,双季间作稻占绝大多数。1958年后全面推广连作稻,双季间作稻才渐趋淘汰。梅湖农场三站,因田多劳力少,双季间作稻到1964年才终止。
  双季连作稻
  康熙《余姚县志》记载:“蚤稻割后再种者谓之翻稻”。可见清初已有双季连作稻。1955年横河乌山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率先推广双季连作稻,为横河推广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一熟改二熟、二熟改三熟打下了基础。双季连作稻比单季增产69.1%,比双季间作增产31.9%。是年,该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此被评上省农林渔牧业丰产模范。1958年以后除大山村山田以外,镇内全面推广双季连作稻。
  三熟制
  冬季种春花,夏秋种双季连作稻,一年三熟称为三熟制。民国时期已有少量试种。1959年开始由点到面推广,逐步发展稻—稻—麦类或油菜三熟制。到1980年,早稻面积已占水稻面积的88.2%,三熟制面积占早稻面积的52.7%,全年复种指数提高到282.97%,粮食复种指数218%。稻田以大、小麦连作稻或油菜连作稻为主,绿肥连作稻次之。
  单季晚稻
  2002年末全镇共计种水稻24924亩(1661.6公顷),比1990年33391亩(2226.07公顷)减少8467亩(564.47公顷)。是年单季晚稻播种面积21709亩(1447.27公顷),占水稻面积的87.1%。水稻种植面积基本上以单季晚稻为主。其中以草莓为前作的单季晚稻计6000亩(400公顷)。回复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水稻耕作制度。
  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回复单季种植的原因:一是农业效益低,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1999年粮食定购任务取消,农民只考虑为解决口粮而种植,不少耕地荒芜。二是因种粮成本高,农户口粮能由市场得到供应,稻田进行转让或改种。
  水稻品种更新与繁育
  早稻品种
  据明嘉靖《余姚县志》载:“谷之品,蚤熟者曰,四十日、五十日、六十日、蚤白、蚤红、七十日、八十日……”康熙《余姚县志》载:“早熟者上虞白。”1921年《浙江稻种之研究》记述:余姚、慈溪两县之早稻品种有早粳、黄岩、六十日、罗江尖、早生、细杆、天花落、火稻、早青、早黄岩、早谷。民国35年(1946)推广中熟早籼“503”、“504”。横河在50年代普及早熟早籼60日(火稻)和中熟早籼“503”为主,引进良种有芒早粳等。60年代开始,高秆改矮秆,感病改抗病,多次更换品种。早稻推广迟熟早籼矮脚南特号,克服了老品种秆高脚软、不耐肥、易倒伏的致命伤,同时兼种团粒早、珍珠矮等。70年代早稻以迟熟早籼广六矮4号为主,兼种军协。1985年横江村341亩广陆矮4号为当家品种的春花田早稻,亩产达1002斤。该品种米质差,逐步被中熟优质品种二九丰和二九丰305替换。1987年二九丰305播种面积已占早稻面积的50%左右。
  晚稻品种
  据明嘉靖《余姚县志》载:“晚熟者曰,蚤白黏黄、黏晚、晚白黏缩颈白、罗顿白、湖州白、九里香、光头九里香……糯而宜酒者曰,赶陈糯、金裹银水仙糯、矮黄糯、白豆糯、珠子糯。”光绪《余姚县志》载:“晚熟者晚青……晚禾之总称,今又有红黏、红嘴、乌嘴、细粒及花秋诸种。晚糯……今有白黏糯、黄壳糯、鸡爪糯、桂花糯、竹丝糯、铁沙糯、香粳糯、红须糯。”
  1921年《浙江稻种之研究》记述,余姚、慈溪中、晚稻品种有广籼、广白籼、山籼、花秋、细粒粳、黄皮、日本长粒种、红须粳、桩糕晚、晚青、水底青、野谷、粗野谷;晚糯有鸡爪糯、桂花糯、黄壳糯、白壳糯(白藤甩)、光头糯、八月糯、头稻糯、铁砂糯、红须糯、红壳糯、早红芒、晚稻糯、晚糯、余姚糯、早黄糯等。
  50年代横河晚稻品种以红须粳为主。60年代矮秆品种农垦58替代了红须粳,兼种老来红、太湖青、广场矮等品种。70年代开始推广农虎6号和汕优6号杂交水稻。
  80年代初推广抗稻瘟病的秀水和祥湖系统品种,克服了晚稻“穗颈瘟”的威胁。1984年以晚稻秀水48为主,摆脱了晚稻产量不稳不高的局面。例如横河公社于1978年晚稻亩产突破600斤,1984年,原横河镇晚稻亩产达882斤。80年代初,连作晚稻还出现了不少亩产超千斤田块,1982年天香桥七队1.1亩农虎6号亩产1091斤。
  90年代,推广杂交粳稻“甬优1号”,还引进优质米品种黑米、香稻等,但黑米与香稻的产量不高,未被推广。90年代后期,逐步种植单季晚稻。
  良种繁育
  水稻良种繁育,农民一向有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和相互串换留种的习惯。1958年开展群众性评留良种,号召生产队进行穗选留种,建立种子田;还去稗去杂片选留种,作为大田用种,还组织妇女等半劳力,在播种前再经粒选后催芽播种。1959年10月余姚县建立种子公司,同时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采用“三圃法”(选种圃、株系圃、原种圃)繁育水稻良种。统一收购、供应一级良种。1966年开始,公社建立良种队,大队设立种子队,繁育新品种。1978年龙南公社在梅湖三站划地建立了种子农场。70年代推广杂交籼稻品种,其组合以“汕优6号”为主。汕优6号种子,采取自制自用。1976年至1979年之间,横河公社建立汕优6号制种田,自3亩扩大到43.3亩,共生产汕优6号杂交稻种子3224斤。1976年,余姚县种子公司同横河区农技站在梅湖三站建立汕优6号制种田100亩,共生产汕优6号杂交稻种子3万余斤。80年代,横河逐步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为繁育推广早稻新品种,横河公社自1974年建立起10个种子队。1979年至1982年,每年繁育广六矮4号、二九丰良种20万斤,推广到大田。1984年“二九丰305”繁育推广300亩。1981年晚稻秀水48种子田建150亩,糯稻“8325”种子田建1100亩。1984年晚稻“8411”种子田建1028亩。1989年晚稻“宁67”种子田建800亩,1990年晚稻“甬粳18”试种100亩,加快了横河的晚稻良种繁育推广速度。1998年杂交粳稻“甬优1号”推广。2002年引种杂交单季粳稻“甬优2号”、“E52”等新品种。
  栽培
  早稻播种季节,平原绿肥田在清明前后,有“清明浸种勿用问爹问娘”之农谚。春花田视春花成熟迟早及品种特性而定,有“麦头齐谷落泥”之说法,迟于绿肥田。连作晚稻播种多在夏至前后。
  早稻育秧
  催芽阶段
  历来用清水浸种,箩筐草扇保温催芽(即草包大箩头放在檐头下,压大块石头的催芽法)。遵循保温露白,适温催根、保湿催芽,然后摊凉锻炼的催芽原则,关键在露白后翻动降温控根,齐根后淋水催芽。新中国成立以后,早稻的催芽技术进行多次改进,结果“温水催芽”法为最佳,个别地方采用至今。
  冷水催芽为民国时期农户采用。方法:用冷水浸种后,将涨谷放入围有草帘的竹箩内,压实保温待萌发。若升温慢,拌淋温水。此法常因谷温低、萌动迟,容易发生现糖发滑,影响发芽或造成烂种。
  温水催芽:1959年春,横河区农技站在农业试验场现场操作,全面推广。方法是浸种后先用温水淘种,趁热入箩,压实保温。约24小时左右种子破胸露白,后控温增湿,适当翻动和淋水,促使根短芽壮,不现糖烂种。
  蒸气催芽:1960年至1961年,少数有条件的生产队曾推行此法。后因燃料消耗大等原因未推开。只在烂种严重的年份,为解决秧苗不足,不误播种季节,作为应急措施。
  地洞催芽:60年代试验推广,70年代应用面较广,因催芽效果好,易被农民接受。
  “5406”菌肥催芽:横河在1979年开始推广,推行联产承包前,生产队使用较多。方法:每100斤稻种,用“5406”菌种粉50~100克,饼肥或谷糠5斤,干细泥50斤,加温水拌匀,以触之能散为度,堆厚20厘米,上盖稻草保温,露白后翻堆降温,适当淋水,根短芽壮。(“5406”是抗生菌,能生热抑菌,有促进萌发作用)
  浸种不催芽:1994年后大面积采用盲谷播种地膜覆盖技术,即种子浸种处理48~7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摊凉干后即可播种。
  育秧阶段
  早稻育秧方法,民国时期采用水秧田育秧。60年代后期采用半旱通气秧田。80年代采用盲谷播种尼龙平铺(即浸种不催芽地膜覆盖)育秧,这是农业技术推广史上的改革,对提高粮食产量作出了较大贡献。
  水秧田育秧:秧板耥平搁实后,灌水播种。民国时期横河农户都用此法。亩播种量,40年代,本田每亩6斤,秧田每亩300斤;50年代初,本田每亩14~16斤,秧田每亩260~280斤。供插20至30亩早稻田。播后日排夜灌。因缺氧,扎根慢,加上密播,常烂秧,秧苗素质差。
  半旱秧田育秧:横河在1966年采取燥耕燥做半旱秧田以后,一直应用到现在。秧板宽2米左右,初期推广水耕水做,耥平播种,播种量本田每亩12~16斤,秧田每亩80~160斤。秧板上施覆盖物有绿肥、青草、猪屎、焦泥灰、菜籽壳等。后改燥耕燥做,称半旱通气秧田。灌水耥平,泥浆落谷,播后塌谷入泥,上铺覆盖物,扎根前不灌水上秧板,保持秧板湿润。此法扎根快,烂秧少,秧苗素质好。
  半旱通气秧田推广后,1972年因4月19日日均温23.5℃,4月21日骤降至12.9℃,最低气温8.5℃,大面积发生青枯死苗。青枯死苗叶龄均发生在三叶期。防止青枯死苗措施:寒潮来临前,对2~3叶期秧田灌水上秧板护苗,在低温时灌大水保暖。
  尼龙薄膜覆盖育秧:1968年3月10日,横河公社在旭光生产大队第七生产队,召开早稻尼龙覆盖育秧现场会。推广初期采用毛竹尼龙搭拱形棚架,1975年大洋山种子队改尼龙搭棚为尼龙平铺,1983年全面推广。尼龙平铺须配以覆盖物,防止尼龙贴泥造成烂种。晴天气温升高时,及时通风降温。3~4叶期揭膜炼苗,揭膜必须结合灌水,防止秧苗因生理失水发生青枯。其播种期比露地半旱秧田早7~10天。
  小苗带土育秧:利用场地育秧,小苗带土移栽,横河在1974年推广,两年后就被淘汰。
  浸种不催芽尼龙平铺育秧:1984年石堰乡和横河宜青桥村采用盲谷播种尼龙平铺育秧试验成功。1985年推广面积占早稻秧田的80%以上。这种方法具有简便、省工、省种、安全、提高成秧率的作用。方法:秧板宜软硬适中,播后轻塌谷,双层覆盖,上铺尼龙,扎根后揭膜。
  抛秧:用抛秧盘育秧,此法于1996年开始应用。
  秧田施肥:农民向来重施基肥,轻施追肥。随着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采取二三叶期施断奶肥,拔秧前重施起身肥和带药移栽。基、追肥中讲究增施磷、钾肥。
  晚稻育秧
  民国时期农户采用浸种不催芽水秧田育秧。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催芽露白后播种,旱播水育、二段育秧等。
  水播水育:新中国成立前后全用此法。采用宽秧板,先灌后播,用种量本田每亩4斤,秧田每亩300斤。扎根阶段日灌夜排。遇烈日高温,芽常烫伤。扎根后长灌不断水。此法到60年代初为旱播水育所取代。
  水播旱育:1956年,余姚县开始推广双季连作稻。考虑到既不缩短连作晚稻生育期,又防止因水播水育造成秧苗过长难以插种,时因秧苗过长采取扭断秧脑后插秧,这是在连作晚稻育秧缺少经验情况下,县农林水利局所采取的育秧方法。
  旱播水育:60年代初期开始推广,一直沿用至今。方法:秧田水做水耥,秧板阔2米左右,夏至前播种,用种量本田每亩12~20斤,秧田每亩240~300斤。播后塌谷入泥,喷施好除草剂。扎根前保持秧板湿润,防止积水烫芽,待三叶后长灌浅水。防止干干湿湿,秧根深扎,造成拔秧困难。80年代后提倡稀播壮秧,用种量本田每亩10~16斤,秧田每亩80~120斤。
  二段育秧:杂交水稻的生育期较长,作连作晚稻栽培后,生育期缩短,二段育秧随推广杂交水稻而发展。但在此前为实现连作晚稻高产稳产,横河公社于1975年开始推广晚稻二段育秧。前段育小苗,采用河泥秧板或沙床育秧,密播,秧龄10天左右。第二是摆寄阶段,在二叶一心期单株摆寄,密度10×3厘米。前中期促进分蘖,后期控中有促,防止郁闭。寄秧期30~35天,有壮蘖3~4个进行移栽。
  晚稻育秧一般不施基肥,中期看苗施接力肥,拔秧前重施起身肥。防治好稻蓟马和䖮虫(稻飞虱、浮尘子)。在三叶期喷“川化018”农药预防白叶枯病。为防杂草,播后喷洒好除草剂。
  耕作与栽培
  耕作
  新中国成立以前,稻田冬闲较多,一般用牛力冬耕,经冰冻风化后改良土壤。绿肥田春耕,从谷雨前二天开始,逢晴天燥耕晒白,放水促绿肥腐烂。1959年曾经试用过绳索牵引犁,电动牵引犁,但也不适用未能推广。60年代推广“五一犁”(用生铁铸成)代替了老木犁,犁耕深度15厘米左右。耕后灌水由人工用铁耙削高填低、碎土,然后用操耙、平耙平整田面。60年代末,推广12马力手扶拖拉机,配以旋耕犁替代牛耕。因其旋耕犁深度仅8~10厘米,耕作层变浅,不利水稻高产,后用大中型拖拉机配以旋耕犁,一直沿用至今。
  插秧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立夏插早稻,小满嵌晚青,夏至种单季晚稻。50年代中后期曾提出绿肥田连作早稻插秧不过立夏关,连作晚稻插秧不过立秋关。春花田早稻在小满插秧。插秧密度,新中国成立以前,间作晚青一般3.8尺埭头,1.5尺×6.5寸密度,单季中汛稻7至8寸见方,每丛插早稻10~20苗,晚青2~3苗,单晚4~5苗。1956年推广三横六直小株密植。早稻插种季节,乡社干部手握“埭头棒”到田头检查插秧密度。1964年密度降至6×4(5)寸,每丛插7~8本。70年代推广小苗带土移栽。80年代推广“稀、少、平”栽培法,密度5×4.5寸,主茎苗3~5本。
  1987年后有少量田块用插秧机插秧,限于田块面积不大和成本不核算,机械插秧没有大面积推开,现大都仍沿用手工插秧。手工插秧的基本做法是:适龄壮秧,带肥带药,随拔随插,不用隔夜秧,薄水浅插,深水护苗,插时要浅、直、匀,不插“倒风苗”与“大雨苗”。
  1994年起推广轻型栽培法,即抛秧、直播、免耕、拔秧留苗等方法,均获得明显效果,至今还在应用。
  杂交水稻栽培
  杂交水稻是新生事物,由三系(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配套组成。它可在不同耕作制度情况下搭配利用,对提高粮食产量起了很大作用。
  镇域自1976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汕优6号。1979年彭桥公社张岙大队种植3.03亩汕优6号,亩产1078斤。由于试种获得成功,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镇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在3000~7000亩之间。
  1992年横江、东湖、小洋山、相士地等村共播种汕优6号杂交水稻500亩(33.33公顷),平均亩产在500公斤左右,比常规晚稻亩增100~150公斤左右。
  汕优6号是珍汕97(A)×国际26(R)的杂交组合种。作为连作晚稻栽培,其栽培要点:
  稀播匀播,培育分蘖壮秧:6月15日前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1.25公斤,每亩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
  施足基肥,力争早栽:杂交水稻的根系发达,必须适当深耕和施足基肥,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移栽期要求严格,虽同时播种,移栽期推迟,齐穗期相应推迟。作连作晚稻种植,要求在大暑边移栽,最迟不过7月25日。
  合理密植:杂交水稻分蘖力强,作连作晚稻可采用5×6寸,每丛插2本,每亩基本苗3万至4万株。
  水浆管理:移栽后深水护苗。转青后前期浅水勤灌。总苗数达到20万~25万株左右搁田。孕穗期灌好养胎水,后期干干湿湿不早断水,利籽粒饱满。
  防病治虫:重视农业防治,辅以药剂防治,警惕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
  1980年和1981年,抽穗期天气骤冷,秕谷率高。某些年份由于温度条件不能满足杂交籼稻品种安全齐穗的要求,具有一定风险性。后种植面积逐步减少,向杂交粳稻方向发展。
  杂交粳稻比杂交籼稻耐寒抗倒,但易感染稻瘟病、白叶枯病,不能稳产高产,导致推而不广。1996年由宁波农科所育成杂交粳稻甬优1号,在上横江村试种成功,单产超600公斤,获宁波市跨地区高产竞赛一等奖。1997年开始推广杂交粳稻,此后面积不断扩大,从而打开了推广杂交晚粳局面。其生育期为137~155天。栽培要点:连作晚稻在6月20日前后播种,本田亩用种量1公斤,秧田亩播种量12.5公斤。移栽密度5×7寸,采取双本插。单季晚稻在6月上旬播种,本田亩用种量1公斤,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移栽密度6×8寸,双、单本插。单季直播在6月中旬播种,亩播种量1.5公斤。
  管理与施肥
  大田管理
  耘田:新中国成立前后,间作晚稻采用先削后耥,然后耘田3次。50年代末以后,削田、耥田渐废。早晚稻耘田3~4次。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推广化学除草药剂,耘田次数减少。
  灌水:新中国成立前,大田长灌水。60年代以后,推广薄水插秧,深水护苗,浅水促蘖,足水养胎,湿润灌浆,潮田割稻。具体做到看天气、看土质、看稻苗和生长发育情况合理灌水。
  搁田:70年代开始,水稻插秧推行种田留操作行,适时开沟搁田。搁田时间一般在幼穗开始分化前,早稻每亩苗数45万株左右时,(绿肥田早稻大致在5月底,春花田早稻在6月5~10日)。晚稻田在每亩苗数40万~45万株时搁田,以后保持寸水养胎,湿润灌浆的灌溉原则。山田推广开挖“避水沟”和“回水沟”,排除冷水提高土温,促进早发。
  施肥
  新中国成立前,早稻肥料依靠草子、河泥为主。农谚:“田壅河泥草子,好比人补桂圆枣子”。晚稻肥料依靠河草、人畜肥、少量施饼肥。
  50年代后施肥水平逐步提高,60年代初开始普及以“氨水”为主的氮素化肥。70年代后以碳酸氢铵为主的化肥用量大幅度提高。80年代开始以尿素或碳酸氢氨搭配磷、钾肥为主。
  施肥方法:新中国成立以前只重视基肥,苗黄才施追肥。1959年施肥技术采用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看苗补施穗肥。因符合水稻需肥规律,此法一直沿用至今。80年代开始推广保花肥。防止稻穗枝梗和颖花退化,以提高结实率。
  70~80年代,采取碳酸氢铵加磷、钾肥全层基施,以尿素作追肥,1%的磷肥或尿素或微量元素作穗肥,对提高肥效、防止肥害、省工节本、增产增收均有较好效果。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防病治虫
  飞蝗的记载始于北宋天禧元年(1017)。螟虫的记载始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已有飞虱类稻虫的危害。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已采用插烟茎治螟,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29年余姚县因螟虫和稻椿象危害稻谷减产50%。1938年浒山区之彭泾、天东、乌山、龙南、龙北、浒山等乡铁甲虫大发生,余姚县农场派员督导防治。
  60年代以后,横河公社水稻病虫害严重危害年份及减产程度记述:
  1964年,早稻受第二代二化螟严重危害,全公社5300亩早稻,其中2500亩每亩减产300斤,500亩的谷粒饱满度为50%。
  1968年,遭第四代稻飞虱严重危害,全公社6000亩晚稻严重倒伏,其中4060亩每亩减产稻谷250斤,200亩颗粒无收。
  1970年,晚稻穗颈瘟大发生,穗发病率75%以上,其中4000亩减产稻谷50%。严重田块有1000亩,谷粒饱满度仅50%。
  1971年,7~8月以黑尾叶蝉为主的䖮虫大发生,并大面积传播黄矮病,造成有名的“小虫闯大祸”。每亩密度达到60万头。80%以上的连作晚稻发生黄矮病(又称矮缩病),发病田块当年每亩晚稻产量只收150斤。
  1974年,晚稻穗颈瘟大发生,其中3000亩晚稻,每亩减产30%。
  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飞蝗、飞虱、螟虫为历代常发性害虫。民国时期,有螟虫、稻蝗、稻苞虫、铁甲虫、浮尘子、稻飞虱、稻椿象、稻象鼻虫、稻热病、稻菌核病、稻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等。新中国成立以后,螟虫随单季晚稻和间作晚稻停止种植逐渐减轻。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以褐稻虱为主的䖮虫,1975年后多年发生;早稻纹枯病在1975~1984年,大发生的年份有6年。稻瘟病于1959~1981年,有9年为重发年,其中1981年因温度过低而诱发穗瘟。白叶枯病在多风雨时季易发。此外,虫害还有稻纵卷叶虫、稻蓟马、稻螟蛉等。病害还有绵腐病、立枯病、恶苗病、秆尖线虫病、小球菌核病、稻曲病等。上述病虫害民国以前无科学防治方法,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田间烧火把,名曰烧蝗虫。病虫害大发时,农民抬青苗菩萨——刘(锐)将军神①,迎神求佛,倒插“屙缸扫帚”,祈求消灾。
  ①相传刘(锐)将军神即宋将刘錡弟刘锐,殁而为神,驱蝗江淮间有功,宋景定年间(1260~1264)敕封为驱蝗之神。
  民国17年(1928)10月,余姚县成立治虫委员会。民国24年(1935)设防治实施区和治虫事务所,配治虫专员和督察员;区成立治虫强制执行队,并发布告和告农友书,征收治虫经费,核发除虫奖励金等。
  1950年5月,成立县治虫指挥部,县长兼任指挥。50年代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冬掘稻根,削烧田埂杂草,消灭越冬螟虫等虫害。提倡保护青蛙、点灯诱蛾、人工捕杀、稻田插烟茎等。自1952年开始,采取农业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和综合防治等,并不断推广新技术措施。
  农业防治:作物选用高产抗病品种,提倡合理施肥、合理灌水和推广轮作制度。70年代起,水稻抗病品种由点到面推广,80年代抗病品种覆盖率80%~90%。
  人工防治:50年代稻区推行掘稻根、插烟茎、烧田边杂草。60年代推行点灯诱娥。70年代推行柴把诱蛾、糖醋诱蛾和群众性人工捕捉害虫相结合。
  生物防治:1972年起,县政府多次发布保护青蛙通告,提倡保护益虫,农技部门试放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
  药剂防治:1960年起,主要以药剂防治各种农作物病虫害,保护粮食作物。60年代主要用有机氯、有机汞类农药,如“六六六”、“二二三”、西力生、赛力散等。70年代多用有机磷类农药如敌百虫、马拉松、1605、甲胺磷等,禁止使用有机汞类农药。80年代改用有机磷、推广有机氮、菊酯类,如杀虫双、叶蝉散等高效低毒类农药。水稻全面施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禁止使用有机氯农药。
  综合防治:主要采取种子消毒处理,改进耕作技术,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和合理施用农药,推广病虫、鼠害、杂草综合防治,确保粮棉产量。
  1963年,县建立病虫测报站。1969年横河区农技站、公社、生产大队相继配植保员。70年代以后,配有1名粮食病虫害专职测报技术员,负责镇域原4个乡镇粮食病虫预测预报。
  水稻收割
  50年代初前,以种植单季早秈、晚、糯稻或间作早稻、晚青为主,早籼稻一般7月底前收割。单季晚稻、糯稻在10月上、中旬收割,间作晚青在霜降前收割。70~80年代,随着双季稻,三熟制的推广和新品种的不断培育,水稻收、种工作量增加,收割期发生了较大变化。早稻收割期按早熟、中熟、迟熟早籼与前作绿肥、大小麦、油菜种植的搭配,确定收割时间。在正常气候情况下,绿肥由早熟早籼在7月20日左右成熟收割,绿肥田熟早籼与大麦田、油菜田早熟早籼,在7月底前成熟收割。绿肥田迟熟早籼与油菜田中熟、小麦田早熟早籼在7月底,8月初成熟收割。
  双季晚稻的收割期,立秋前种植的早粳、晚粳在11月初成熟收割。立秋后种植的晚粳在11月上、中旬成熟收割。单季杂交稻10月底,11月初成熟收割。单季晚粳在11月中旬前后成熟收割。
  早籼稻一般八成黄时收割,晚、杂交稻可在九成黄时收割。50年代前的间作晚青易落粒,一般七成黄就要收割了。
  第二节 大麦、小麦
  大、小麦的种植,宋代已见记载,当时在沿山一带已种麦,并作口粮。麦属五谷之列,据明嘉靖《余姚县志》载:“今有晚大麦、六棱麦、白小麦、赤小麦。”清康熙《余姚县志》载:“糯麦、红黏堪作酒,娜(那)麦穗如大麦。”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镇内大、小麦均作旱地的主要粮食品种栽培,亩产量在100~200斤。60年代前,大、小麦种植采用点播,畜肥拌灰盖孔种植。60年代以后,粮食种植逐步推广稻田三熟制,对稻麦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日益重视,其栽培技术也大有改进。60年代初,培育出新品种大麦矮白洋,小麦矮杆红。种植改用条播、密点播方式。70年代,大麦推广“浙农12号、”“早熟3号”、“早熟7号”等,小麦推广“908”。栽培采用宽畦、撒播、开沟压土、板田栽培方式(称稻板麦)。80年代以后,大麦选用“浙农大2号”、“沪麦4号”、“舟麦1号”,小麦选用“扬麦4号”、“浙麦3号”等新品种。90年代中期,大麦又引入“湖麦”。80年代以后,麦类种植采取从播种到田间管理的模式栽培方法。稻板麦的主要栽培模式为:畦宽1.5~2米,沟宽15~20厘米,直沟、横(腰)沟、主排水沟配套,直、腰沟深20~25厘米,主沟深30~35厘米。基肥,亩施土杂肥30担,磷钾肥50斤,氮肥少量。亩用种量30斤左右,用1%石灰水浸种48小时后播种,播种时间11月5日~15日。在播种前或麦苗2叶1心期,施除草剂防治杂草。培育,要早施追肥,在1~2叶期施下苗肥,用肥量为每亩人粪15担左右,冲水2~3倍。重施腊肥,1月上中旬每亩用堆制腐熟的厩肥25~30担,加10斤磷肥撒施。7~9叶期施穗肥,用肥量人粪4~8担,(纯氮2~6斤),穗肥应视苗情而施用,麦苗长势旺盛的可不施穗肥。3叶期敲压麦苗控上促下。春雨季节及时清沟排除积水。大麦成熟期在4月底、5月初,七成黄时收割。小麦成熟期在5月下旬。80年代以后大、小麦正常年景亩产量在350~500斤。
  病虫害:大麦主要有网斑病、黄花叶病、麦类赤霉病、黑穗病;小麦有锈病,麦类蚜虫、粘虫等。
  病虫害防治:一般采用加强田间管理,开展农业防治与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第三节 杂粮
  横河杂粮品种主要有蚕豆(大豆)、大豆(黄豆)、赤豆、豇豆、绿豆、高粱(黍)、玉米、番薯、荞麦等。80年代以前,蚕豆曾作棉田套种作物之一成片种植,番薯、大豆、玉米次之,其他多为零星种植。
  蚕豆
  蚕豆,当地称大豆。明嘉靖《余姚县志》载:“海堧有罗汉豆。”品种以本地“大白蚕”为主。90年代部分引种“日本蚕豆”,作鲜食用。
  蚕豆不宜连作,往往在棉田与大、小麦轮作栽培。播种期10月20日前后,种子用1‰钼肥浸种24小时后播种,以促其苗期分枝。豆地忌湿,要做好开沟排水,以雨停沟干不积水为要。播种地块一般除草、开沟、做畦,用豆撬打孔穴播,以磷钾肥拌发酵后的人畜粪穴施作基肥。始花期看苗施人粪料每亩约20担。
  春季防病,以喷波尔多液为主。终花期摘除无效分枝。
  大豆
  大豆当地称黄豆,有早黄豆、迟黄豆、油豆之分。品质以迟熟品种为佳。品种有梅黄豆、五月拔、六月黄、八月黄、十月黄、茶青豆等,多为旱地种植。早黄豆在春季播种,迟黄豆在夏季播种,油豆在秋季播种。基肥以磷、钾肥为主,肥沃土壤一般不施氮肥,仅豆苗移栽时施少量氮肥。种籽精选后,可用钼肥或菌肥拌种,整地后穴栽(播)。豆苗出土前喷施除草剂防治杂草。花夹期防虫害。一般亩产400斤左右。
  玉米
  玉米有夏玉米、秋玉米两种。品种有金黄玉米、盤安黄子、丹玉6号、沈丹4号、浙丹1号、苏玉1号、甜玉米、旅曲杂交玉米等。一般以种植夏玉米为主,60~80年代,在天气干旱时,高田无水插种晚稻的情况下,在稻田种植秋玉米。玉米栽培需要充足的氮、磷、钾,耕作时施足底肥,深耕保墒。栽培密度,每亩留苗3000株左右。栽后早削地除草,适时追肥、适时定苗,及时防治玉米螟。抽穗开花期保持土壤湿润。60年代以前,亩产量600~800斤。80~9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后,亩产量达1200~1600斤。
  番薯
  番薯在清代乾隆年间已在镇域山地种植,民国时当地品种有红番薯、白番薯。50年代后期,引入新品种“胜利百号”,70年代推广“红红1号”,80年代引种“徐薯3号”、“浙薯60-2”。横河地区番薯藏种、育苗需采取保暖措施。藏种一般采用向阳山坡,挖洞穴贮藏,或高墩地挖坑、铺稻草、覆土贮藏。育苗采用底层铺猪、牛栏粪,上面堆土做畦,做成发热性温床,畦上搭棚盖膜的方法。栽培要施足基肥,以高畦单项种植方式为主。栽后早松土除草,早追肥,适时翻藤。一般亩产量2000~4000斤。
  第四节 油菜
  镇域历史上以种植白菜型本油菜为主。该品种形态如白菜,春季速生期株形大,茎杆较粗,叶肉疏松,基叶发达,叶柄宽,中肋肥厚,叶全缘或有浅缺,叶色翠绿一般不具蜡粉。菜籽有褐色、黄色等,千粒重2~3克,饱满菜籽的含油量35%~38%。由于易遭病害,多数年份菜籽的饱满度不高,亩产油菜籽不足百斤。50年代中后期,引入“胜利”油菜,为甘蓝型油菜,亩产菜籽150斤左右,含油率约40%。此后,本油菜不再作油料作物栽培,农民只作蔬菜种植,也用于打菜蕻制作菜蕻干。
  新中国成立前,直播和育苗移栽,各占相当比例。寒露播种,出苗后松土,冬春壅河泥、猪肥,清明前后打菜蕻,小满前后收割。
  60年代开始,大多采用育苗移栽,9月底10月初播种,亩播油菜籽3~4斤。删苗2~3次,推行宽窄行移栽,宽行1.5尺,窄行1尺,株距5至6寸。每亩种植6000~8000株。
  70年代,大面积引种推广“九二”油菜,作为油—稻—稻一年三熟的前熟种植。因其为早、中熟甘蓝型品种,亩产量在200斤以上,高的超过300斤,含油量40%~41%,又有利于早稻丰产,即成“胜利”油菜后的换代品种。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推广从“九二”油菜中优选培育出来的“九二13”、“九二13-58”新品种。这两只品种耐湿性较强,受病毒病、菌核病、龙头病的危害轻,较耐寒,属稳产高产型早中熟品种,油菜籽亩产一般200斤以上,高产田块可达300~400斤,含油率41.5%,芥酸含量53.97%。
  生物特性与栽培技术:在9月底至10月初播种,11月中旬移栽,翌年2月中、下旬抽苔,3月中、下旬初花,4月中旬终花,5月下旬成熟。其叶与幼茎均为深绿色,刺毛较少,基叶叶柄较短,叶缘波状,幼苗半直立,苔茎微紫红。花冠较大、黄色、折皱。株型扇状,分枝均匀。角果黄色,直生于花序上,籽节较明,植株较矮,株高1.3~1.4米,主花序较长,角果较多、较长、光滑,千粒重3克以上。每亩种植8000株左右,宜以磷、钾肥为基肥,勤施苗肥、重施腊肥、早施苔肥争高产,喷施硼肥壮籽粒。70年代采用稻田(棉地)翻耕整地后穴栽。80年代以后一般不翻耕,直接开沟覆土于稻田面上,喷除草剂后打孔穴栽。
  “九二”品系油菜的收获期在5月中旬,在油菜角果8成呈枇杷黄时连根拔起,在空地或预留晚稻播种的空秧田中堆篷,上加盖防雨淋,待油菜秆干燥后,趁晴天收获油菜籽。
  90年代中期推广“高油“品系。
  油菜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白锈病、龙头病等。虫害有蚜虫、潜叶蝇、小菜蛾、地老虎、黄条虫、蜗牛等。均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第三章 棉花
  第一节 历代棉花生产概况
  横河植棉迄今有700多年历史。元代镇域彭桥一带产棉织布已有较大名气。清光绪《余姚县志》引录乾隆六十年(1795)《修助海侯庙碑记》记载:“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棉花已为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农产品。《续修四库全书》通属种棉述略记述:“浙花出余姚,棉少重二十而得七,吴下种大都此类。”横河地区为民国时期余姚县棉花主要产地之一,以“姚花”驰名棉业市场。抗日战争时期,棉花滞销,棉价暴跌,出现“一斤棉花一斤米,卖卖出眼泪,不卖饿肚皮”的惨景,农户多自行纺织土布外销。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对棉花生产在经济政策和物资供应上都给予扶助和优惠,同时改善农田设施,改进棉花栽培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棉花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1955年,国家农业部召开南方七省产棉区的干部、劳模、棉花专家共38人参加的现场经验交流会,此后不久县、区、乡始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棉花生产。1958年,横河8162亩棉花,总产82.6万斤,亩产101斤,有史以来亩产头一年上百斤。60年代和70年代,棉花亩产一直徘徊在100斤上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农民植棉积极性,加之新技术的应用,气候有利于棉花生产,1984年10357亩棉花总产199.66万斤,亩产高达193斤,为植棉史上第一个高产年。
  1985年以后,棉花种植面积改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取消棉花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植棉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其他经济作物,1989年植棉面积锐减至5281亩(352.07公顷),总产降到238.6吨。2002年植棉面积仅50亩(3.33公顷),总产4.4吨,横河的棉花种植进入南宋以来的低谷。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棉花生产
  植棉制度与结构调整
  横河属大古塘以南稻棉轮作地区,明代已应用稻棉轮作以恢复地力。东横河南北两岸20个行政村,计稻棉轮作面积23000亩。60年代以来,常年种植棉花面积11000亩左右。稻棉轮作制度,是有利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生产实践的结果。这一带为粉泥田土种,母质为浅海沉积物,是滨海水网平原过渡带的潴育型水稻土,质地以重壤为主,PH值6~6.5之间,地下水位一般在40~60厘米之间。因离河较近,排灌条件较好,历年的实践证明,实行稻棉轮作有利于改良土壤,减轻病虫危害,提高粮棉产量。据1983年土壤普查测定:稻棉轮作区,平均有机质含量2.51%,比纯棉区高1.18%。据1984年调查稻作后的棉田,棉花根病率为34%,比连作棉田的67%减轻33%,而对抑制枯萎病效果更好。
  1983年全面实行土地承包生产责任制以后,棉农从经济效益出发,开始在棉田套种四季豆、番茄和早玉米等作物;面积也开始缩减,如彭桥乡的棉花面积由1984年的1482亩,到1990年调减为300亩,其余用来改种草莓和水稻。稻棉轮作开始向高效农业发展。
  品种更新、繁育、推广
  民国以前至新中国成立初,品种全是中棉(亚洲棉),主要有大篰(大苞或大树)种、小篰(小树)种及南阳(南翔)种。
  民国8年(1919)冬,浙江省实业厅在龙泉乡马堰租地60.8亩,筹建省立棉种试验场;17年(1928)4月改名省立棉业改良场,租地101亩。曾先后从外地引进并推广鸡脚棉(原产江苏南通)、百万棉(系金陵大学农场选育)、脱字棉、德字棉531(原产美国)等优良品种。22年(1933)4月,合作棉场在马堰建立,县立农业改良场的120亩湖田并入省棉业改良场。24年(1935)春,马堰、秦堰、石堰3个乡定为棉业改良实验区,推广种植百万棉3167亩,亩产皮棉72.4斤,售价比中棉高三成。
  1955年横河开始推广德字棉531。60年代推广岱字棉15号,70年代推广中棉所5号、鄂光棉、协作2号、沪棉204、徐州142等品种。1968年蒋家河大队发生枯萎病、后逐年在各大队扩散,对棉花生产带来影响。1978年由余姚县农业局组织横河公社率先从河南新乡引进86-1棉花新品种,试种成功,后逐年扩大,从而以推广防病品种这一办法,克服棉花枯萎病的危害。1986年,县种子公司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中棉12原种300斤,在石堰乡王家竹堑村试种14.9亩。1987年试种面积扩大到永福、马堰和王家畈等村,计513.58亩。横河区农技站在各乡搞了比较试验,并由彭桥乡天香桥3队植棉劳模胡振康进行了丰产性试种,面积1.2亩,亩产皮棉240斤。一致认为该品种早熟高产,兼抗枯萎病,衣分高、烂桃少、适应性较强,受到棉农欢迎,迅速得到推广。
  栽培技术
  棉花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使棉花早发,达到早现蕾、早开花结铃,早熟、高产、优质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棉花播种方式的改革,其播种季节、密度、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相应得到改进和提高。
  播种方式
  点播、条播:1949年以前,横河稻棉轮作区均采用点播养双株。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条播取代。1984年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时,相应采取过点播,后被尼龙方格育苗移栽代替。
  营养钵育苗移栽:1958年学习湖北省麻城县育苗移栽经验后,在“大跃进”时,被硬性推广。其方法是利用磷肥和畜肥拌成营养土,用制钵器或制钵机将营养土制成土钵,将棉籽播在钵上育苗。当时由于生产上瞎指挥,国内尚未开始生产农用尼龙薄膜,保温设施差,过早播种,致使烂籽、死苗严重;加上工序复杂,化工多,后被淘汰。但其技术仍沿用至今,用于西瓜秧育苗移栽等。
  尼龙搭棚方格育苗移栽:70年代初,横河区农技站在彭桥乡联兴大队3队进行试点,采用河泥拌磷肥、畜肥在棉田里平铺做苗床,棉籽催芽播种,尼龙搭棚覆盖。出苗后在晴天适时揭膜炼苗,1~2张真叶时移栽。试种8亩,亩产120斤,比露地棉增产25%。80年代全面普及此方法。
  地膜覆盖栽培:1984年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棉籽点播后覆盖地膜,出苗后及时破膜。遇高温天气防烫苗,出苗后生长较快,必须适时追施肥料,防脱力早衰。据横河区农技站对覆膜与不覆膜地温观测:5厘米地层平均温度,覆膜24.3℃,比露地不覆膜21.3℃要提高3℃,能促使棉苗根系生长。后因取消了对地膜的补助款,棉农感到成本高,苗期不易管理,仍被尼龙搭棚方格育苗移栽替代。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一直沿用至今,用来瓜、菜等作物的防冻与快速栽培。
  播种季节 亚洲棉一般在立夏至小满播种,采取点播。后随德字棉531等新品种的推广,播种季节提早到4月下旬至立夏前。自70年代开始推广尼龙覆盖方格育苗移栽后,棉花播种期提早到3月下旬至4月初。
  密度 亚洲棉(中棉)每亩种植6000~8000株,陆地棉(德字棉531)每亩种植3000~4000株。
  70年代中后期,曾推广过矮秆密植早打顶栽培方法,每亩种植密度达7000~8000余株。
  尼龙方格育苗移栽的每亩种植密度,自开始推广时的5300株,降低到3500株左右。随着植棉技术水平的提高,部分棉田每亩种植密度为2500株左右,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施肥50年代,棉田基肥以苜蓿、河泥为主,每亩5000斤。追肥有棉饼、豆饼、人粪尿、灰肥等,每亩折标准肥12担(每担标准肥按含磷0.4斤、氮0.5斤、钾0.5斤计算)。
  60年代逐步形成“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长铃肥”的施肥原则。以后又发展了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配合施肥等技术。用肥量一般为尿素40斤、过磷酸钙25斤左右,加施适量钾肥。
  尼龙方格育苗移栽推广以后,每亩密度降低,棉株个体较大,为防止棉花在盛蕾初花期徒长、后期脱力,采取“抓两头,控中间”的施肥方法,即在全程总施肥量中基肥占22.9%、苗肥占8.6%、花铃肥占68.5%。
  科学管理
  原石堰、龙南、横河和彭桥4个乡镇,棉花亩产长期来难以上百斤。自70年代开始改进植棉技术,推广尼龙方格育苗移栽以来,棉花平均亩产由原来低于100斤提高到120斤左右,平均增产20%。1980年至1986年平均亩产稳定在120~130斤之间。1984年4个乡镇平均亩产皮棉193斤,最高的彭桥乡1482亩棉花亩产达197斤,表现了棉花尼龙方格育苗移栽在稻棉轮作地区的增产优势。
  70~80年代,棉花栽培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为:
  (1)在棉花播种出苗期,及时扶理好春花作物,对前作蚕豆、大小麦等进行缚、拦、扶、扎,并搞好清沟排水,削地除草,或喷拉索、杀草丹、草甘磷等除草剂除草。出苗后施苗肥,分批间苗、补苗。
  (2)春花收割后,即翻土埋茬、清沟培土,同时对棉苗行间削地除草。在棉苗2~4片真叶时,按密植要求定苗、补苗。
  (3)当棉株生长到可辨别出果枝与木枝时,及时、多次地摘除木枝。棉株开花到距顶部5~6档,红茎上升到距顶部3~4档、顶端生长点刚冒尖时,摘除棉株脑头,称打脑。
  (4)生长旺盛的棉田,在植株生长到盛蕾期与盛花期可分别各喷一次10~30PPM的矮壮素,每亩用量1~2克,控制其生长。还可用剪空枝、摘中下部主秆上叶片和老叶等方法,增加通风透光。
  (5)在棉株结有2~3个硬桃时,深施、重施花铃肥。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法,用肥量占棉花全程总肥量的68%左右。结合施肥,挖深沟、培土。
  (6)若连续遭受阴雨天气,应清沟排水,摘除植株上的黄叶,剪除空档枝。若夏季高温、干旱严重,棉株出现严重缺水症状时,应选择早、晚进行灌水抗旱,灌水不上畦头,只沟灌不漫灌。
  (7)花铃后期,用1%~2%的尿素或过磷酸钙作根外追肥,以提高上部果枝结铃率和增加棉铃重量。
  (8)8月下旬,少量棉桃成熟开始吐絮,9~11月为采收期,视棉花吐絮多少与天气情况及时采摘棉絮和烂桃。
  防病治虫
  稻棉轮作地区棉花病虫种类:棉病主要有苗病、角斑病、枯萎病、红叶茎枯病等。棉虫主要有棉红铃虫、棉铃虫、棉蚜虫、红蜘蛛、小地老虎等。
  苗病 属根病的有炭疽病、立枯病,属叶病的有褐斑病、疫病等,每年有不同程度发生。采取预防为主:用稻脚青拌种,出苗后用稻脚青浇根;防叶病,用波尔多液喷雾;农业防治采用深沟高畦、及时扶理春花、早削地松土、早施苗肥等方法。
  枯萎病 在70年代初期开始受害,稻棉轮作制控制了病源扩散,危害较轻。以农业防治为主,采用高产抗病品种,如86-1,中棉12。
  红叶茎枯病 属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棉株上部果枝,减轻铃重。要重视棉田的中后期管理,做好开沟排水,防止早衰等。
  角斑病 镇域地处东南沿海,台风频繁,棉叶易被刮破,导致发病。
  红铃虫 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常年使棉花损失1~2成。1982~1985年危害较重,损失棉花2~3成。防治方法是消灭和防治好越冬红铃虫。50年代曾采用生物防治,如放养黑金小蜂,取得一定防治效果。
  棉铃虫 1971年曾经大暴发,受害棉田100%。据横河公社旭光大队调查,虫口密度达6791条/亩,株害率84.2%,大、小青铃危害率18.98%,蕾花被害率63.8%,减产30斤/亩~40斤/亩。除采用药剂防治外,还采取人工捕捉、棉田插树枝把诱蛾、点灯诱蛾等农业防治措施。
  红蜘蛛 常年发生,发生轻重与雨水多少、伏旱长短相关,发生时以药剂防治为主。
  棉蚜常年发生,有梅蚜、伏蚜、秋蚜。及时用药剂防治。
  地老虎 危害棉苗以小地老虎为主,也有少量大地老虎。采取糖醋诱蛾,人工捕捉和农药毒杀。
  防治棉花病虫害的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具体有化学、物理、生物、人工、农业等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的药剂,60年代用“六六六”、“二二三”、“1605”、“1059”农药为主。70年代多用“敌百虫”、“马拉松”、“敌敌畏”、“甲胺磷”。80年代停用有机氯农药,推广菊脂类农药。60~70年代,生产队喷药量逐年增加,80年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喷施量明显下降。
  健全棉花技术和植保组织。区农技站五六十年代始就配有棉花技术和植保干部各1名。各乡镇农科站配备棉花技术员1名,镇域曾经配1名专职人员负责原4个乡镇棉花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掌握稻棉轮作地区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第四章 林业
  据1985年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全镇共有山地面积61214亩,其中林业用地58032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43357亩,疏林地10487亩,未成林造林地436亩,无林地3752亩。
  据1927年《浙江经济纪略》记述:“民国所有隙地,悉种杂粮,故森林一项,绝少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开展育苗造林、封山育林和护林。但在此期间,所有制几经变动,政策上失误,山林一度遭受破坏。1981~1984年,实行稳定山权林权,调整林业生产结构,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林业生产和山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一节 山林资源
  山林分布
  横河镇山林分布于现有24个行政村(含峙山公园部分)。据1998年森林资源调查,全镇山林总面积60695亩(4046.33公顷),山林面积最多的原龙南乡39639亩(2642.6公顷),为半山区乡。其次是原石堰乡13530亩(902公顷),原横河镇1749亩(116.6公顷),原彭桥乡5485亩(365.67公顷)。全山区村为原竹山村、沙河村、笋岙村、柘岙村、童岙村、大山村等。
  林木蓄积
  按1998年森林普查统计,用材林:全镇有以松杉为主的用材林面积32931亩(2195.4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55930立方米。
  竹林:全镇有毛竹林面积2229亩(148.6公顷),立竹412326株。毛竹以原龙南乡最多,面积1034亩(68.93公顷)。此外有杂竹39亩。
  经济林:以果树为主,果树中以杨梅为最,桃、梨次之,第三是柑橘。1985年共有果园面积18123亩,其中原龙南乡10529亩、石堰乡3655亩、彭桥乡2898亩、横河镇1041亩,年产量630.94万斤。其次是茶叶1634亩,年产量16.77万斤。主要分布在原龙南乡1099亩、石堰乡236亩、横河镇141亩、彭桥乡167亩。
  2002年末统计,全镇果园面积22475亩(1498.33公顷),其中杨梅21048亩(1403.2公顷),桃464亩(30.93公顷),梨541亩(36.07公顷),柑橘250亩(16.67公顷),其他果树172亩(11.47公顷)。茶园面积1634(108.93公顷)亩。
  山林分布及面积
  林木品种
  树种资源
  横河山地相对集中,多为低山丘陵,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树木和经济林的生长,故树种资源较丰富。新中国成立以后,引进、试种、繁育、推广的新树种有桉树、秋茄(红树属)、川楝、水杉、池杉、泡桐、白榆、刺槐、黄槿、日本扁柏、日本柳杉、黑松、湿地松、苹果、无核蜜橘等。其中桉树、秋茄因气候原因,引种失败。
  现有木本植物62科,123属,314种。其主要树种有:
  山地 马尾松、黑松、杉木、三尖杉、化香、柳杉、石楠、檀树、油桐、三角枫、枫香、香椿、臭椿、木荷、柏木、杨梅、板栗、茅栗、苦槠、青栲、青冈、麻栎、白栎、檫木、鸡爪槭、柿、满山红、油茶、山茶、柞木、十大功劳、青枫、山皂荚、日本扁柏、苹果、合欢等。
  平原 银杏、水杉、池杉、落羽杉、桧柏、侧柏、白榆、加拿大白杨、榉树、梓树、乌桕、无患子、悬铃木、马挂木、喜树、桑树、樟树、樱桃、槐树、紫穗槐、刺槐、楝树、川楝、冬青、女贞、梧桐、泡桐、石榴、枫杨、杨、柳、李、桃、梨、梅、葡萄、柑橘、柚子、金橘等。
  庭园 苏铁、五针松、雪松、金钱松、龙柏、湿地松、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含笑、蜡梅、樟树、寿星桃、碧桃、日本樱花、棠梨、贴梗木瓜、合欢、紫荆、紫藤、佛手、红枫、三角枫、冬青、雀舌黄杨、细叶黄杨、黄杨、葡萄、木芙蓉、茶梅、梧桐、紫薇、秋海棠、瑞香、重瓣榴、杜鹃、桂花、茉莉花、夹竹桃、萝蘑、紫花泡桐、白花泡桐、棕榈。
  竹种资源
  现有竹种资源有:毛竹、哺鸡竹、淡竹、金竹、早竹、乌竹、斑竹、角竹、苦竹、芦竹、龙须竹、雷竹、尖子竹、箬竹等。以毛竹面积最大,哺鸡竹次之。80年代号召发展雷竹产笋,一般一年种二年收三年可丰产,亩产笋1000斤以上。
  古树名木
  水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杜仲、鹅掌楸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厚朴、凹叶厚朴、香水月季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香樟、月季分别为慈溪的市树和市花。经调查,横河现有古树名木9株,4个树种,1株花。
  寺下自然村大船山脚下的一株古樟树,树龄930年,经测量主干高达10米、胸围15.7米。1954年兴办龙南抽水机站时,曾锯下古樟树一段桠枝,重1500多斤,有20个人抬这树桠枝。1958年,公社办大食堂,又从大樟树上锯下一些桠枝,做了锅罩、锅盖、柜厨等用具。直到80年代,上级有关部门才明文规定保护这株有历史价值的古樟树,禁止砍伐。
  自明、清直至民国,童家岙沿山一带的青梅闻名邑境,每逢早春梅花开放时,成群文人、游客前往赏花、作诗。其史迹载入光绪《余姚县志》。青梅现因砖(轮)窑、山塘粉尘影响,已不宜种植。
  森林动物
  森林动物中禽之属:有乌鸦、喜鹊、麻雀、黄莺、杜鹃、山雉、老鹰、斑鸠、啄木鸟、画眉等。兽之属:有虎、狼、獐、角麂、狐狸、田狗、竹狗、豪猪、獭、田鼠、松鼠、野猪、穿山甲等。
  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然植物屡遭破坏,影响了森林动物的繁衍生存,野生动物日趋减少。新中国成立前后还能听到喜鹊枝头唱,看到老鹰抓小鸡,民间还有南山老虎叫(吼)、豺狼噬小孩之说,现喜鹊、老鹰、老虎、狼等已经绝迹。
  林副产品
  横河之林副产品,主要有木材、毛竹、茶叶、鲜毛笋和薪柴,其他为丰富的果树产品,尤以杨梅闻名全国。
  据1982年至1984年3年统计,年均砍伐木材357立方米、椽子43167根、毛竹46514支、杂竹4501支、枝叶柴68852担。年均产茶叶2741担,蚕茧18担,鲜毛笋1525担,油茶籽91担,油桐白52担,杨梅69625担。
  新中国成立以后,横河的木材、毛竹年砍伐量虽逐年增加,但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材的需要。80年代木材市场逐步开放,木材用量增加,依赖于从外地调入。而民间对毛竹用量逐年减少,砍伐量也相应下降。茶叶滞销,横河茶厂停产,除大山村以外,不少茶园失管。90年代,林业、水果和茶叶生产快速回升。2002年全镇年产木材105立方米,毛竹11.33万支,笋干11.3吨,茶叶产量98.3吨,杨梅产量10731吨。竹木制品及林产品加工产值456.97万元。花卉面积8400亩(560公顷),年产值3253万元。
  第二节 植树造林
  民国时期,政府已督导乡镇植树造林。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山林,提高了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林业生产开始恢复。1953年,天东乡第六村就建立有植林护林委员会,组织农民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合作化时期,出现了不少造林典型,其中龙南大山村戚水荣被评为1956年度浙江省造林模范。1956年,林业部“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方针贯彻后,人工造林开始,由于横河母树资源稀少,主要造林树种的种子基本从外地调入。
  山地造林
  人工植树
  1983年止,累计人工造林面积50167亩,其中有林地40335亩,疏林地9628亩,未成林造林地204亩。人工造林面积最多的原龙南乡31878亩,其次为原石堰乡12287亩。
  用材林:历来以马尾松为主,还有少量杉木、檫树、麻栎等。据1983年调查,松林面积17939亩,占用材林面积的94.2%;杉木947亩,仅占4.6%;其他软阔叶树13亩,硬阔叶树140亩。
  经济林:以茶叶、果树为主,据1983年调查,果树面积18007亩,占经济林面积的91.3%;茶叶1591亩,计8%;油茶108亩,占0.5%。
  竹林1580亩,其中毛竹1546亩,占竹林面积的98%;杂竹34亩,仅占2%。
  1983年,通过山林定权发证,林业生产责任制建立,荒山、疏林的造林和林种结构调整速度加快。至2002年的20年间,全镇累计造林13670.5亩(911.37公顷),零星植树136.85万株,山上林木葱郁,已基本无宜林荒山。
  林业基地建设
  从1972年开始建设林业基地,至今全镇已建成杉木基地900亩、毛竹基地900亩。1975年开始,原龙南公社建社办林场一个,面积53亩。
  平原植树
  四旁植树
  60年代以前,平原地区宅旁、村旁、路旁、河旁等植树,基本是生产合作社和农民自发种植,主要树种有苦楝、杨、柳、棕榈、国槐、香樟等,其中苦楝因材质好、用度广、生长快、成材率高而栽培较多。1960年前后曾引种过桉树,后因气候不适应而失败。
  70年代初,引进川楝、水杉、泡桐、白榆等速生丰产树种,开展群众性的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培养了大量苗木,除本地四旁植树外,还远销江苏、上海等地。
  80年代,开始抓绿化道路、河流、堤塘,做到乔、灌、草、花结合,林果结合,广泛开展“美化、绿化”活动。特别是杨梅大道的植树绿化,更显示了横河杨梅的特色。自1981年至2002年,累计四旁植树4899349株。还出现了柘岙、梅湖等花木村,为四旁植树提供种苗和花卉。
  农田林网
  2002年,镇政府投资601万元,对乌玉桥、子陵、石堰、马堰4个行政村的5668亩(377.87公顷)的土地全面整理,将原来地势高低不一、地块零碎,河、沟、路、渠分布较乱的河网地带整理成“林成网、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排灌分离”的农田林网区,改善了居住环境和耕作条件。
  同年,对航渡村至东横河全长3500米的烛溪湖江,进行治理,两岸植树数千株。
  乡、村庭院美化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庭院经济发展起来,房前屋后开始栽培葡萄和各种果树。工厂、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绿地(花园面积)一般在总占地面积的35%左右。盆栽花木普遍出现在农户的窗前阳台、机关事业单位与厂区内外。现已发展到乔、灌、花、草相结合,少数居民建造了从院地到房顶的“空中花园”。至2002年,集镇绿化面积125725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化22354平方米,人行道绿化37084平方米,单位园庭绿化60677平方米,住宅小区绿化5610平方米,园庭花卉2万余盆。
  全镇公共绿地面积4384亩(292.27公顷),人均6.77平方米。2003年绿化活动中又投入500余万元,城镇新增绿化面积11355平方米,村庄新增植树12.5万株,骨干河道两岸植树21555株,建造有占地面积30亩(2公顷)以上的公园3个,即马洋山公园、椅子丘杨梅观光园、横河人民公园。横河文化广场、横河人民公园、镇政府办公大楼等采用大面积树、花、草相搭配的高档次美化,已成为人们工作、休闲与观赏的景点,仅上述三地植数十年至数百年生银杏40株,铁树12株,罗汉松10株,樟树12株,加拿大海藻6株,榕树4株,杨梅树10株,桂花、广玉兰、五针松、冬青等花木数十株。其中樟树胸围340厘米4株,银杏胸围330厘米4株,榕树胸围290厘米2株,罗汉松胸围190厘米2株,冬青树胸围270厘米1株,铁树高1.5~2.5米4株,百年以上桂花4株,总投资在300万元以上。上述古树名木有从广西、贵州等地迁移过来的,促进了横河镇的园林建设。
  义务植树
  民国期间,政府已督导乡镇义务植树。为悼念孙中山总理逝世,定3月12日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之后,县、乡政府组织开展一年一次的春季植树活动。1956年余姚县成立绿化委员会。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10月,慈溪县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成立绿化委员会,横河区相应成立绿化领导小组,规定每年在植树节前发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镇域原各乡镇,每逢植树节都组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有关师生,到山区或村镇四旁进行义务植树。植树前有技术人员指导,每单位分好地段,每人每次植树数量不少于10株,要求做到保种、保活,种后按植树地所有制,落实管护责任。
  主要树种及其造林技术
  马尾松
  分布广,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的土壤,是绿化荒山的重要树种。习惯造林方法为一锄法。其优点是成本低,工效高。缺点是苗根容易弯曲,材质差。植后前3年必须每年砍除柴草,加强管理。以后成林成材率高。
  杉木
  为优质用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但横河不是产区。70年代学习外地经验,开始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壤深厚肥沃的山腰、山脚,成片营造杉木林。在大山村、龙南林场杉木成片种植取得成功。此后杉木有较快发展,目前已发展到1450余亩。主要造林技术除良种壮苗,密度适中,适时间伐,防治病虫害等外,着重抓好“三深”技术。“三深”:一是深翻整地,选好林地后,深翻30厘米左右,除去石块,灌杂木树根。二是深栽,一般挖深40×40厘米穴,栽时做到苗茎二分之一入土,苗直根舒不反山(苗稍向山下),并分层加土敲实。三是深挖抚育,在幼林抚育的基础上,5年之后,陆续开始间伐,间伐后进行深挖,挖去杉木根头,促进快速成材。
  毛竹
  生长快,用途广,经济效益好,管抚得法,可永续利用。毛竹栽植一般选用2~4年生、胸径4~7厘米左右的小毛竹,挖取时来鞭为30厘米、去鞭为60厘米左右,去梢,种植在土壤深厚肥沃的黄土山上,每亩一般栽15株,先以2米见方深翻整地、施土杂肥,后种植。种植时间为10月至次年1月。待成活、繁殖新竹后,逐步扩大成竹林。70年代以后,为提高毛竹林的经济效益,改单一用材竹林为竹、笋两用竹林,即既产竹,又挖笋。其培育管理技术是:全面深翻20厘米以上,去掉石块、柴根、老竹鞭,增施有机肥料。一般每年亩施畜肥60担,尿素100斤,磷肥100斤。合理留养,每亩立竹220株左右,竹林年龄结构为1~2年生占20%,3~4年生占40%,5~6年生占30%,7年生以上的占10%。
  檫树
  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在山脚、山岙、土层深厚的地方孤植或行植,无需特殊管理,10年左右即可获得高产,一般高达15米,胸径20厘米以上。檫树种植技术的重点是种子的处理和贮藏。檫树种子成熟变紫黑色时,要及时采收,收后先要去净桨果部分肉汁,后用干湿适当的溪砂贮藏,待来年雨水前后播种。
  第三节 山林保护
  封山育林
  历代及民国时期,立禁约、竖禁碑,飞籽成林和封山育林,作为发展林业的主要手段。俗话说:“山荒出宝,田荒出草”。山区群众出于美化环境和保护“风水”,对村庄附近、寺庙内外、祖坟山地植树育林尤其重视,因此,这些地方曾留下了茂密的林木、古树和风景林。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7年的合作化时期,是林业生产恢复时期。乡镇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委提出的“重点造林,普遍扶林育林”的方针,对山林管护十分重视。1957年10月15日,龙南乡人民委员会在封山育林的《通告》中写道:“为了坚决执行发展山林的政策,保护群众长远利益和贯彻农、林、牧、渔、副全面发展的方针,乡护山委员会研究决定,于1957年10月15日起到1962年进行封山育林……”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林业生产得到恢复。
  1958年至1962年,大办钢铁,大办食堂,使大批森林被砍伐烧炭。人民公社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取之于林的多,用之于林的少,林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1963年至1966年,刹住了破坏山林的歪风,林业生产开始发展。
  1967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山林所有制多变,影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1977年以来,各乡村增加了对林业劳力、资金、技术的投入,加速了林业的发展。1980年公社始配林业专管员。1982年镇域共有公社、大队、生产队山林队(场)86个,专业育林护林人员575人。
  1984年以后,慈溪县人民政府与省林业厅签订了封山育林合同。凡荒山、疏林山地集中连片200亩以上、四址山界清楚、且有保护组织、经乡村自愿,做到连封4年,可签订封山育林合同。经验收符合规定的,每年每亩由省补贴0.25元,县补贴0.75元。疏林山、荒山面积最大的原龙南乡、石堰乡和彭桥乡做到封山和造林结合,对10273亩疏林山、3659亩荒山、26亩开垦地进行封山育林与造林。到1998年,全镇荒山面积仅存754亩(50.27公顷)。2002年封山育林面积11466亩(764.4公顷)。
  林政
  民国时期,政府已注意保护森林。据民国37年(1948)《浙江政情》记载:省颁有乡镇保护森林公约,督导乡镇办理,并履行伐木申请登记,凡树龄在25年以上者一律禁止砍伐。但多未实施。
  新中国成立至1958年,林木采伐采用个人(单位)申请、区公所审核、县政府批准的办法。1958~1961年林政管理曾一度放松,毁林严重。
  1961年开始,县、区和人民公社分级管理林木采伐,取消木材市场。
  1985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森林受到法律保护,实行以法治林。除农民采伐自留地、平原植树地段和房前屋后自有林木外,采伐其他林木,由乡政府在全年木材采伐限额内审核发证,凭证采伐。林木抚育间伐、疏林和残次改造采伐等,由乡政府审核,区农技站鉴定,县农林局批准。1986年开始收取育林基金。
  70年代始,乡、村两级对保护山林均制订乡规民约,做好护林工作。有山林的村建立山林队,队员既是生产者,又是护林者。大山村在80年代初曾多次发生盗伐、滥伐林木案件,乡、村配合公安司法部门对毁林者追究刑事责任。1987年,横河区公所责成区农技站,外聘2~3个林政检查人员,建立竹木检查站,检查乱砍滥伐,查扣非法外运竹木。区公所、乡政府会同政法部门,对个别乡村发生的滥伐林木案件,依法作出处理、以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事件的发生。
  林业“三定”
  稳定山权、林权,划定社员自留山和植树地段,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简称林业“三定”。
  1981年10月开始,原龙南、彭桥、石堰和横河4个乡开展了林业“三定”工作。通过林业“三定”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通过查山定界,搞清山林权属面积60230.4亩。其中龙南乡办林场19块,53亩;村生产合作社所有山1105块,面积23389.98亩;生产队所有山2404块,面积36787.42亩田。
  1983年12月,镇域山林定权54个村,557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均领到了县政府颁发的山林所有权证。
  二是划出一部分荒山和疏林山作为村民自留山,面积1270.81亩,分别是彭桥乡226.42亩,龙南乡578.23亩,石堰乡466.16亩。
  三是60230.4亩集体所有山林,除1270.81亩自留山外,落实了林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5月,全镇13673户发到了山林使用权证。原龙南乡鼓励农户承包荒山造林,落实并签订承包合同,造林育林积极性高,山林发展快,到1985年止,毛竹林已发展到906亩,新增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蓄积量3500余立方米。大山村10户社员组成联合体,承包集体山林垦造杉木林80余亩,成林率高,长势好。
  1989年林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以原龙南、彭桥乡为主,重点是明确责任,调整提留和责任山,重新签订承包合同。
  森林病虫
  松毛虫为松树的主要害虫。60年代,曾发动群众捕捉,就地挖坑撒生石灰,把捉到的松毛虫集中深埋。70年代初,松毛虫大发生。1971年4月11~25日,宁波地区统一组织飞机空中施药治虫,全镇施药面积达4万亩。1972年,城北、丈亭、低塘、横河等区又发生松毛虫害面积8万亩,省派来飞机3架,出动120架次,施药进行防治。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在竹山、笋岙、柘岙3个大队的松林中,由余姚森林病虫防治站提供蜂卡,两次挂赤眼蜂蜂卡灭松毛虫卵,还用黑光灯诱杀松毛虫飞蛾。80年代中期,在龙南乡山上施放过烟雾剂,还用东方红动力喷雾机在松林里喷洒菊脂类农药灭虫。
  松毛虫是一种顽虫,暴发时,每亩虫量可达数十万条,暴食期除食净成片松针外,还会食净周边其他植物。此时只能控制,很难灭绝,时起时伏。一般采用综合防治办法治虫。90年代以来,随着林种结构调整,扩种杨梅树等经济林,改变林相,混交林增加,同时多年的封山育林,林地植被茂盛,寄生蜂、蝇等天敌繁殖,遏制了松毛虫的繁衍,至今仅有零星危害,未成灾害。
  松材线虫病,2003年在上剑山村的九龙湾山上,经林科院和省森林病虫防站抽样检查时发现。危害范围为镇域南缘九龙湾山靠近余姚市杨家岙村一带的松树林。防治方法:清理被害枯死松树,消灭病源体;对重点发病区燃放松疫克炮(效果尚不明显)。
  白蚁也是林业一大害虫,以危害杨梅树为主。原龙南乡、彭桥乡发生较多,采用灭蚁灵诱杀,省工省料,效果较好。
  毛竹枯梢病是危害毛竹的一大病害。由于采用清理病源、增施肥料、深翻竹园、加强培育管理等措施,今仅零星发生。
  70年代引种川楝,接连在村旁、路旁、河旁大量种植。4~5年以后,川楝、苦楝遭天牛严重危害,连续被害2~3年,几乎所有楝树被天牛蛀成废材,多数楝树只能当柴烧。从此之后,楝树再未作平原植树树种。
  森林防火
  新中国成立至今,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1984年以后,山上人为活动频繁,尤其是冬至、清明期间,人们上山祭祖活动引发起火。20年来共计发生较大森林火灾7起,受灾面积1500余亩。1987年9月县成立护林防火委员会,横河区公所及所属各乡政府建立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并在沿山各地竖防火牌,横河区农技站配备风力灭火机4台。1992年,横河镇政府建立常年森林防火专业队,共10人,常驻龙南沙河。彭桥、石堰、洋山岗3个村有兼职山林防火队,每队7~8人,镇拨补助经费。另有7个村,每村指定5~7人,为义务防火队。各队均配有风力灭火机。至2003年,全镇山林防火队共有专(兼)职队员114名,配有消防汽车1辆,风力灭火机84台。
  第五章 农特产
  第一节 杨梅
  概述
  据“河姆渡遗址”考证,早在七千以前当地就有野生杨梅。到宋时栽培已盛。
  历史上对杨梅的记述,自从西汉司马相如把杨梅写入《上林赋》,与其他珍奇果品一齐称颂以来,杨梅声誉鹊起。有人称赏它为“骊珠”、“金丹”,比喻为“龙睛”、“鹤顶”。北宋苏东坡说过:“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明代嘉靖年间,孙家境人孙陞,中乙未科榜眼,入翰林,累官礼、吏两部左右侍郎、礼部尚书。因长期居于北京,不免思念家乡。一年,参加会试的南方读书人来拜会这位老前辈,吟诗饮酒,各自炫耀家乡风物。这一下更激起了孙陞思恋故土的浓浓乡情,他文思泉涌,即席赋诗,其中一首专咏家乡的杨梅,称誉烛湖佳品更堪夸。湖广右参议蒋劝能深表赞同,也以为天下杨梅当数“烛湖第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杨梅种植面积、名声日益扩大。1953年起,杨梅由供销合作社收购,运销沪、杭、甬等地。1981年运销量532.2万斤。1983年6月,杨梅鲜果首次空运中国香港地区,以后又空运日本、新加坡、法国等国家。70年代荸荠种杨梅始引种到浙南、浙西山区;90年代又引种到贵州省雷山县等地,均获得成功。1996年,横河镇被中国特产乡命名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横河镇农业服务总公司“烛湖牌”杨梅,1998年获省人民政府优质农产品金奖;2000年认定为浙江农业
  名牌产品;2001年被中国国际农博会认定为名牌品种;2002年“烛湖牌”荸荠种杨梅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认定为国家级绿色食品。同年横河镇1.6万亩(1066.67公顷)杨梅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01~2004年,镇内已向国家商标总局注册有“烛湖牌”、“夏至红”、“戚家山”、“紫来山庄”共4种杨梅鲜果、杨梅烧酒、杨梅干红等商标。2004年12月,横河镇作为慈溪荸荠种、早大种杨梅的主产区被国家确认为杨梅原产地保护地。
  杨梅面积及产量
  横河镇杨梅生产,论面积与产量,均为慈溪市之冠。1985年,龙南乡10277亩,总产528.4万斤,彭桥乡2836亩,总产121万斤,石堰乡2785亩,总产77.4万斤,横河镇1018亩,总产28万斤。最多的村是原龙南乡笋岙村,杨梅面积1500亩,总产130万斤,杨梅收入91万元,全村313户,1080人,户均2907元,人均842元。全村杨梅收入在万元以上有8户,最多的达1.3万元。至2002年,全镇杨梅面积21048亩(1403.2公顷)。正常年间大年产量1万吨左右。
  杨梅与气象、土壤、海拔
  杨梅与气象
  杨梅为阔叶常绿果树,属阴性植物,多植于北面阴坡。其树冠大、根系浅、耐寒性强,适宜种植在年平均温度15℃~20℃的地区。横河镇从种植杨梅以来,未出现严重冻害以及其他气候灾害而引起植株死亡现象。龙南村柘岙树龄最长一株杨梅树已达100余年,足见杨梅在镇域栽培的适宜性。
  杨梅根系浅,主根不明显,侧根与须根发达,60%%~70%的根分布在60厘米深度的土层内。根系的水平分布大于树冠直径。树根多伴生放线菌形成根瘤,为果树增加有机氮。20年左右成龄树,高10米左右,冠幅直径可达15米。树冠的蒸腾系数大,怕高温干旱与烈日爆晒,喜阴湿。花芽的分化期在3月上旬,萌发期在3月20日前后。开花期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果实以上年春梢、夏梢结果。成熟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采收期短,约半个月左右,储藏较困难。
  春、夏梢的生长,关系到来年杨梅结果的多少。春季由于回温慢,春梢生长缓慢,萌发数少。初夏回温快,湿度大,有利于枝梢的生长。杨梅的枝梢以夏梢为主,夏季高温期短,对杨梅的高温抑制不明显,这是横河地区杨梅高产的一个优越条件。
  杨梅是葇荑花序的风媒花,雌雄异株,而雄株甚少,花小、单性、无花被。同一花序中自上而下开放,盛花期4月中旬,该旬期天气较好,以过程性降水为主,有利于花粉的传播和授精,是横河种植杨梅的第二个优势。
  杨梅的幼果不耐旱,当北方冷空气南下前后,高空带来了含水量较低的沙尘,沙尘下落后使无表皮保护的幼果大量失水而产生脱落。5月上、中旬常有冷空气影响,可使幼果大面积脱落而影响杨梅产量。
  杨梅的果实充实期在5月上旬到6月上旬,这一时期温度在17℃以上,光照充足,湿度大,有利于杨梅的糖分积累,故有果大核小、肉质厚、味甜的特点。1971年至1983年,龙南乡对杨梅产量与6月份降水关系进行观测:杨梅产量在300万斤以上有6年,平均月降水量226.5毫米;产量在200万斤~300万斤有4年,平均月降水量151.5毫米;产量在200万斤以下有3年,平均月降水量114.9毫米。因此,6月的梅雨和较长的日照,为杨梅高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杨梅与土壤
  横河丘陵地带土壤以红壤为主。红壤以黄泥砂土为主,表层含有效钾209ppm,有效磷7.9ppm,酸碱度为PH5.9;黄砾泥土表层含有效钾160ppm,有效磷6.8ppm,酸碱度为PH5.5;土层深度均在30厘米以上。另外还有黄泥土,都宜种植杨梅,但以黄泥砂土、黄砾泥为佳。据原石堰乡农技站观测:品种荸荠种,同等树冠,黄砾泥土,单株产量250斤,大小年少。黄泥砂土,单株产量350斤,大小年少。黄泥土,单株产量65斤。
  杨梅与地理位置
  杨梅山大部分是低山地带,约在海拔100米上下。龙南大山村,约在海拔200米。由于地形生态、土地性质差异,以及小气候影响,杨梅成熟时间较之低山地域有所不同,大山村杨梅迟于沙河村杨梅6~7天,高山杨梅迟于低山杨梅。横河杨梅早于东部龙山、观城一带,也早于西部余姚马诸、南部丈亭等地。
  杨梅品种
  横河杨梅,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种如下:
  荸荠种 因果实成熟时呈紫黑色,略扁圆似荸荠而得名。产量占全镇杨梅的80%以上。核小果实中等大,纵横径2.44×2.61厘米,单果重9.74克,每公斤约106个。可食率94.2%,可溶性固形物12.5%,总糖量9.12%,总酸量1.08%。品质甚佳,离核。6月中旬始熟,7月上旬采收结束,农谚曰:“端午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单株产量50公斤以上,高的可达300余公斤。鲜食、加工均宜。该品种长势强,栽培后一般5~7年开始结果,丰产树龄15~40年,有大小年之分。盛产期产量稳定,自然落果少。成熟初期果实耐贮运,用冷藏可运销国外和国内远地。
  早大种 别名早种、大种。产量约占全镇杨梅的15%。果实大(核也大),纵横径2.67×2.85厘米,单果重12.38克,每公斤约83个。可食率92.7%,可溶性固形物11.7%,总糖量8.59%,总酸量1.12%,品质中等,粘核。6月中旬成熟,产量较高,但采前落果严重,不耐贮运。
  迟大种 又名大种、迟种。产量仅占全镇杨梅的2%。果实中等,纵横径2.56×2.65厘米,单果重10.97克,每公斤约98个。可食率91.4%,可溶性固形物10.5%,总糖量8.4%,总酸量1.81%。品质中等,粘核。6月下旬成熟,抗病力弱,不耐贮运。
  早小种 因成熟稍早而形小而得名。产量较少。果实偏小,纵横径2.20×2.29厘米,单果重6.52克,每公斤约160个。可食率90.20%,可溶性固形物10.3%,总糖量7.66%,总酸量1.32%。品质中上,粘核。6月下旬成熟,果小产量高。
  粉红种 又称水晶杨梅、白杨梅,产量较少。果实较大,纵横径2.9×3厘米,单果重13克,每公斤约77个。可食率91.30%,可溶性固形物12%,总糖量7.51%,总酸量1.32%,肉质软,风味清口多汁,品质上等,粘核。采收前落果多,抗风力弱,产量低,不耐贮运。
  荔枝种 树势强健,树形较矮,树冠半圆或圆头形,果实较大,纵横径2.93×3.02厘米,单个重14.9克,每公斤约70个,鲜红色,肉柱粗大,柱端圆钝如荔枝,果实外表有点刻状,故名荔枝种。果实肉质柔软,多汁、味浓、可溶性固形物11.5%。该品种适应性强,但抗风力弱,不耐贮运,口味偏酸,商品价值不高,适宜作嫁接繁育的砧木。
  为适应市场需要,杨梅的发展仍以荸荠种为主,并选育荸荠种中的早熟品种。1983年,省农科院在龙南乡初选了2株荸荠种的早熟品系。1986年,龙南乡在笋岙村建立杨梅种质资源圃,占地10亩,引入外县地方品种43个,日本品种7个。1987年,龙南选出一株特早熟荸荠种杨梅为全省该品种之最早熟者。
  杨梅作用及价值
  杨梅是横河的传统特产果树。它有栽培易、管理便、投入少、寿命长、产量高、收入多以及采收时间短、销路广等特点。杨梅果实成熟于初夏,时值水果淡季,加上色泽鲜艳、甜酸适口、独具风味,富含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深受人们所喜爱。同时杨梅还有生津止渴、祛暑解闷、利尿益肾、消积开胃等功能,在医学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此外,杨梅核仁含油率高达40%,可供炒食或榨油。
  杨梅加工及销售
  横河的杨梅面积不断增加。1979年原4个乡合计4797亩,2002年增加到21048亩(1403.2公顷)。杨梅产量随之快速增长。一般密度正常、树龄一致的成年杨梅园,平均亩产在1500公斤以上,单株产量50~100公斤。这样就带来了杨梅的销路和加工问题。
  杨梅除鲜食外,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果醋、果干、蜜饯和糖水罐头等。多年来,宁波、奉化、丽水、上海等罐头食品厂,竞相到横河收购荸荠种杨梅,制造优质名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创汇。1984年,宁波罐头厂收购制成的糖水杨梅罐头,获国家金质奖,在国际上获世界旅游食品金桂叶奖。龙南乡曾于1986年创办蜜饯厂,加工以杨梅为主的各种蜜饯,但加工能力十分薄弱,很不适应杨梅生产的发展。
  杨梅是一种易变质的水果,为延长杨梅保质期,搞好鲜销,镇内始于1996年开展了低温气调贮藏,大山村利用冷库对杨梅进行保鲜处理,配有速冻库、保温库,杨梅储容量达500吨。将采下的杨梅经过筛选、包装、真空处理和快速冷却,降温至5℃~8℃时进冷库储藏保鲜。近几年来横河的杨梅年年出口新加坡、日本、西欧等国家及中国港澳地区。
  1997年,大山置业公司开始用杨梅鲜果灭菌真空瓶装制成糖水杨梅,制作杨梅饮和杨梅果酒等,提高了杨梅的价值。
  2004年6月,横河镇农业服务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用地29亩(1.93公顷),建成生产杨梅干红酒的“宁波市烛湖酒业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3000吨,当年生产杨梅干红酒300吨。
  杨梅栽培技术
  砧木苗(实生苗)繁育
  苗圃:选择夏旱能灌水、雨季能排水的轻沙壤水稻田、山坡平地为圃地,9月份深翻土地晒干备用。
  播种:10月中、下旬整地播种,整地后面上可先撒一层山黄泥生土,后将沙藏后经600倍多菌灵溶液浸种1天的杨梅果核,撒播在苗床上,播种量为每平方米3斤左右,稍加拍实,撒砂土或焦泥灰覆盖,其厚度约1厘米,上面盖草。入冬盖薄膜保温。2月中旬出苗,中午气温过高时揭开部分薄膜,以防日灼。4月中旬可移苗,移苗前4~5天,揭膜露苗,喷500倍多菌灵防病。
  移苗管理:将深翻的备用土地作成1米宽的畦,亩施过磷酸钙200~300斤,栏肥30担或腐熟菜饼300斤,开沟施入后覆土平整畦面。移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行距35厘米,株距10厘米。移栽苗要随挖随种,种后及时浇水,而不施肥。杨梅小苗不耐追肥,施肥后易引起死苗,只要施足基肥,一般不再追肥。5~6月份梅雨季节要排水防涝;7~8月份天气干旱时,傍晚引水灌溉抗旱。当苗地杂草丛生、土壤板结时,要拔草松土。当年苗根茎粗(直径)达0.6厘米时,翌年春可以作嫁接用砧木。
  嫁接育苗
  嫁接:大面积育苗的杨梅,嫁接一般采用掘接法。先剪取接穗,选7~15年生所需品种杨梅树上剪取生长旺盛、粗度0.5~0.8厘米的枝条备作接穗,随后掘取茎粗0.6厘米以上的一年生砧木苗,剪短砧木及其根须,在室内进行嫁接。当地嫁接时间一般在2月底至3月,把接穗截成12厘米左右,其上具有10多个芽,用切接(腹接)法接入砧木,紧贴砧木形成层部分斜削面长4厘米左右,要平直。背面斜削2~3厘米,使接穗成契形,砧木削成相应切口。接穗与砧木大小不一时,其中一面形成层相互必须对齐,接穗插入砧木,接口处包扎薄膜。接后将苗木在室内用湿沙覆盖根部待种植。
  嫁接苗的移植和管理:嫁接苗圃选择土层肥沃,灌排条件良好的沙壤土稻田或山坡地。按畦宽1米整地,整地时施足基肥过磷酸钙200斤,菜饼400斤或栏肥30~40担,开沟深施,上覆壤土。按株距10厘米左右移栽嫁接苗,移栽后接穗部分培上生黄土,培土隆起部分掩没接穗并超出1~2厘米。移栽时间可在嫁接后立即进行,也可在室内湿沙藏10~20天再移栽。4月下旬到5月上旬,接穗顶部2~3芽萌发后,扒去顶部发芽部位的培土,其以下部分培土保留,以下部分视接穗发芽情况,逐渐去掉培土,到8~9月份去掉所缚薄膜。
  在杨梅苗整个生长期,都要保持畦面湿润,一般只进行水的灌排,而不施追肥。夏旱季节的灌水宜傍晚进行,次日早晨排除沟内积水。
  当一年生苗木长至高40厘米以上,根茎粗0.6厘米左右即可上山栽培,弱势苗可继续留圃,待来年再作移栽。
  栽培
  栽培时间:一般在春季2~3月。
  栽培方法:挖大孔,孔径70厘米见方以上,将腐熟的土杂肥、草木灰、河泥等80斤左右拌泥回入孔下层,上层还满表土种上杨梅树苗,踏实、浇水,上覆稻草用泥石压紧。
  栽植:杨梅苗要剪去大部分叶子,剪短根系与主干。栽时使根颈高出土面10厘米左右,待孔土下陷时与地面相平。近地移栽尽量根部带土。
  种植密度:一般每亩30株左右。
  主要培育管理内容
  除柴草:幼树期,每年视柴草蔓生情况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4~5年生时可结合深翻培土,清除柴草。成龄树,每年杨梅采摘前割除柴草一次,树冠内常有枯枝,每年要清除一次。
  施肥:以草木灰、饼肥专用复合肥为主。幼龄树采用圆盘状施肥,圆盘大小与树冠同,施入表土下20厘米左右深度,铺满表土即可。成龄采摘杨梅树以环状施为主,按树冠大小,挖环状沟,施肥后复土。用肥量:幼树每株人畜、土杂肥4~6斤。成龄采摘树一般施草木灰20斤,或焦泥灰60斤,或腐熟饼肥10斤,或专用复合肥3斤。施肥时间可在杨梅采摘完毕或9~10月份进行,对当年杨梅坐果多,树生长势差的可在杨梅成熟前20天左右施少量速效化肥,以提高杨梅品质。
  整(定)形: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30厘米左右,经4年剪留主枝成形。定植后第一年冬,选择3个生长强壮、每枝相隔30厘米的新枝留作主枝,剪除其余枝条。第二年冬,在主枝侧下方,距主枝70厘米处,选择长势弱于主枝的枝条,留作第一副枝,剪去主枝、副枝上的秋梢,截短主枝上侧枝。第三年在主枝延长枝上,距第一副枝约70厘米处留第二副枝,将第一副主枝上的侧枝留长30厘米截断。第四年在距第二副主枝约50厘米处选留第三副主枝,在主枝和各副主枝上继续选择侧枝。自然圆头形,定干高度30厘米左右,经5年剪留主枝形成。定植后第三年冬,选留主干上3~5个生植间距上下30厘米左右、位置相隔匀称的枝条作主枝。而后各年在各主枝距主干(主枝)约70厘米的侧下方留1副枝,将其余枝条按去强留弱的原则进行疏枝,并以拉枝法控制其生长,促其早结果。
  培土:杨梅从幼树到成龄都可以培土改良土壤。对沙砾土山地用河泥、田泥等肥力高的粘性土培土,对黄泥土山地可用砂砾土加焦泥灰培土。培土每年加厚5~10厘米左右。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有杨梅癌肿病、褐斑病、白蚁、衰蛾类、杨梅蚧壳虫(柏牡蛎蚧、樟网盾蚧等)。
  癌肿病:在3~4月或春、秋季雨后,用刀刮除病斑,涂50~100倍液402抗菌剂、或20%叶青双、100倍液硫酸铜。将病枝捡干净,移往他处烧毁。
  褐斑病:一般在5月下旬发病,可选择晴燥天气,用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或65%代森锌600~700倍液喷洒枝叶,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在春秋季节,清除枯枝落叶。
  白蚁:一般采用灭蚁灵诱杀。
  衰蛾类:发生于6~10月,可在幼虫盛发期喷80%的敌敌畏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剂2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500倍液进行喷杀。
  杨梅蚧壳虫:可在5月下旬,第一代若虫盛孵期,或8月上中旬第二代若虫盛孵期,用40%杀扑磷2000倍液或95%机油乳剂50~100倍液、或洗衣粉100倍液、或99%绿颖乳油100~200倍液喷雾受害枝叶,隔7~10天1次,连续喷2次。或在杨梅采收后,在主干基部打0.5厘米大的斜孔,注入乐果乳剂2倍液。对受害严重的枝条,在春季或秋季剪除,移至他地烧毁。
  杨梅结果有大、小年之分,大年结果多,品质差,价值低。为减少大、小年之分,80年代始采用大年喷雾疏花、疏果剂的方法,调剂大小年结果量,在杨梅盛花后期的清明前后半个月喷疏。
  杨梅怕风沙,3~4月份北方冷空气夹带“黄沙”尘袭来时,会造成大量花序脱落或雌花柱头干瘪,严重影响当年产量,在这种情况下,不必再喷疏花、疏果剂。
  修剪
  杨梅树经合理修剪可调节树枝生长势,平衡大小年结果量,提高杨梅果实质量,使衰老树更新复生。
  修剪时间,一般选择在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的“休眠期”,也可在杨梅采收后的7月初至7月中旬进行。修剪方法,对幼龄树仅作整(定)形剪留。对成龄(结果)树可每年进行一次修剪。侧枝应剪除过密和交叉的枝条,缩剪空档部位的长梗枝。对长势较弱或过强的主、侧枝,则对弱者留强去弱,对强者留弱去强。下垂枝,往往是盛结果枝,一般只作支撑处理,仅剪其过密、过分下垂部分。徒长枝,缩剪至树冠空档部位,让其缩位萌发。病枝、枯枝,从基部起剪除。对衰老树,可分年或一次性将主枝或主干截短到有新枝发生部位,作更新处理。
  第二节 其他水果
  葡萄
  面积与产量
  80年代以前,横河葡萄品种有水晶葡萄、紫葡萄等,农户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1985年农村种植业结构开始调整,在耕地成片栽培,品种、面积、产量迅速增加。1987年,总面积420亩,年产量39.48万斤。横泾河村一葡萄种植户1.05亩二年生红富士葡萄,平均亩产4286斤。经济效益较高。
  品种
  金皇后(又名金后):金皇后原产英国,横河农户在1985年“产改”前已有引进。树势中强,能抗病,果穗与果粒均较大,果皮绿黄色,果肉丰满红脆,汁多,味甜,品质中上,为生食和酿酒兼用品种。成熟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晚熟品种,丰产稳产。
  巨峰:原产日本。树势强,果穗较大,平均穗重约300克,果粒较大,平均粒重10克左右。果皮厚,皮紫黑色,果肉肥厚,汁多味甜,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5%上下。在7月下旬初熟,8月上、中旬为盛熟期。为鲜食中熟良种,丰产、抗病,适于棚架栽培。其种植面积在横河占葡萄总面积的90%,一般亩产1500斤左右。
  红富士(井川667):同属巨峰谱系品种。穗重400~500克,粒重平均8克左右。果粒呈倒卵形,成熟时果皮呈红色,皮较薄,肉质软,因此不耐贮运。味甜汁多,具有浓郁的草莓香味,口感好于巨峰。8月中、下旬成熟。
  葡萄与气候
  葡萄适应性较强。气温10℃开始生长,适宜生长须在15℃以上,而成熟期须在24℃以上。葡萄在4月上旬萌芽,5月底至6月初开花,8月果实成熟,境域气温条件能满足葡萄生长发育要求。7、8月高温、强日照,有利于葡萄的成熟。同一品种相比,横河葡萄含糖量较高,品质好,相对具有优势。
  葡萄开花期处于梅雨季节,阴雨日数偏多,对葡萄的扬花授粉不利,易遭受病虫危害。葡萄抗风力较差,开阔地带葡萄架须坚固,否则影响产量。
  柑橘
  面积与产量
  横河柑橘主要分布在原石堰和龙南两乡,原横河镇只少量种植。1982年共种植273亩,其中石堰乡106亩,龙南乡160亩,横河乡7亩。1963年石堰乡王梁村挑河泥上山,在山上种植柑橘20亩,1982年安装喷灌,山地柑橘获得稳产高产。龙南乡梅湖三站于1976年桑园改种柑橘,实种80亩,1986年总产达30万斤,亩产3750斤。
  横河柑橘发展缓慢。1985年开始农业产业改革时393亩,2002年减少至250亩(16.67公顷)。原因是外地柑橘入销,价格偏低,本地品种品质不高,滞销。因此梅湖三站失管,死树率达50%。
  品种
  横河栽培的柑橘品种,有90%以上是温州蜜柑中熟系——石浦大叶尾张。近年来新引进椪柑、温州蜜柑、早熟系宫川等。
  石浦大叶尾张:是柑橘属宽皮柑橘类,温州蜜柑中熟系品种。树势强,较直立;叶大,色绿。果实扁圆形,中等大,皮橙黄色,耐贮藏;果肉淡甜略酸,鲜果品质中等,加工性能好。11月中、下旬成熟,丰产稳产。
  椪柑:属宽皮柑橘类。树较直立,生长较快,结果早,果大,高扁圆形,皮宽,浓橙色,果心空,味甜,品质上等。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较耐贮藏。本品种梅湖三站有少量种植,表现耐旱、早产、高产、稳产,但耐寒力较差。
  宫川:是温州蜜柑早熟系品种。树势中强、枝短、叶小。果大,呈高扁圆形,皮色橙黄,肉质柔嫩,甜酸适度,风味良好,品质上等。10月中、下旬成熟,适于鲜食。本品系进入结果期早,结果性能好,丰产稳产,还适于矮化密植栽培。
  柑橘与气候
  柑橘原属热带、亚热带的多年生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风小的生态环境,并有向阴性,光照过强容易产生日灼病。营养生长的最低温度12.5℃,最适温度25℃~31℃。当温度在32℃~33℃时,生长减慢,37℃~38℃时生长停止。
  柑橘冻害的临界温度,宽皮橘低于或等于-9℃,连续两天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7℃。从冻害指标来看,横河尚属适宜种植区,种植宽皮橘,须选择向阳避风地块,冬天要做好保暖工作。
  桃子
  横河的桃子种植,仅次于杨梅。乌玉桥村桃园发展桃子生产已有80余年历史,1915年“春笑园”所生产的玉露水蜜桃,远销上海,已有声誉。全镇桃园面积,1982年498亩,1987年发展到1338亩,总产109.4万斤。栽培面积较大的石堰横山村300亩,乌玉桥村255亩。2002年横河镇桃园面积回落到464亩(30.93公顷),年产量696吨。原因是桃树盛产期已过,没有及时更新;其次劳动力转移,放松管理。
  横河桃农对品种选育有着丰富经验。在种好传统产品玉露水蜜桃的同时,选育出早熟品种“一点红”。相继又选育出早熟品种“早红桃”和“四月桃”。四月桃比一点红提早半个月成熟。1986年始引入早熟桃新品种“春蕾”,由于早熟一度抢占水果市场。同时引进“锦秀黄桃”和“春花”,还从杭州引进“754”、“早香儿”、“早江山”、“砂子早生”、“布目早生”等品种。
  目前栽培之桃以白桃(鲜食)品种为主,有春蕾、早霞露、四月桃、一点红、早江山、砂子早生、布目早生、玉露、玫瑰露、雪雨露等。
  主要品种简介
  玉露:主产于奉化市。着果率较高,稳产。果实卵圆形,果顶钝尖,平均单果重110克左右,大果重150克以上。果皮绿色红晕分布中等,外观好,果肉白色,质软溶,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14%,粘核,8月上中旬成熟。
  早霞露(原代号7-5-4):极早熟系水蜜桃。结果性能良好,丰产;果椭圆形,顶平,两半较对称,平均单果重90克左右,大果重190克。果皮绿白色,顶部有少量红晕,外观好;肉乳白色,质软溶,味较甜,可溶性固形物8%~10%,粘核。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果实生育期50~54天。
  玫瑰露(原代号7-6-10):早霞露姐妹系。果实圆形,平均果重100克左右,大果重150克,果皮底色绿白,全果带玫瑰红,果肉白色,汁多味甜,略有纤维,可溶性固形物9%~11%,粘核。一般6月上中旬成熟,丰产。
  布目早生:原产日本。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20克左右,大果重224克。果皮乳黄色,顶部有少量红晕,果肉白色,近核处微红,质软溶,汁多味淡甜,充分成熟后果肉带粉质,风味变淡,可溶性固形物8%~10%,离核。6月中旬成熟。
  砂子早生:原产日本。无花粉,需配置授粉树或行人工授粉。果实卵圆形,果顶微尖或平,平均单果重130克左右,大果重251克。果皮白色,顶部稍有红晕,果肉白色,质软溶,汁液中等,味淡甜,充分成熟后带粉质,味更淡,半离核。6月中旬成熟。
  雪雨露(原代号9-3-1):着果率高、丰产。果实椭圆或圆形,两半对称,果顶平,平均单果重100克左右,大果重175克。果皮底色绿白,红晕较多,果肉软溶,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14%,粘核。6月中旬成熟。
  梨
  梨也是横河的传统果树。1982年梨面积417亩,年产量51.2万斤。至2002年横河梨头园面积增加到541亩(36.07公顷),年产量1082吨,较畅销。
  品种
  原有黄樟梨、铁梨、菊水等。1985年以后引进的品种有黄花、新世纪、翠绿、翠冠、新世花等。
  菊水:原产日本。是浙江省外销名牌果品——“杭州蜜梨”。果扁圆形,中大,一般果重150克左右,大果重400克,果皮绿色,成熟时略带黄,果核中大、多而密,肉白细脆,味甜汁多,品质上等。8月中旬成熟。
  黄花:为浙江省推广的主要品种。结果性好,早熟丰产,果实圆锥形,果大,一般果重180克左右,大果重可达600克,果皮黄褐色,肉白、质细脆,汁多味浓,有香气,果心小,品质上乘,8月下旬成熟。
  新世纪:原产日本。果实近圆形、中大,一般果重150克左右,大果重可达300克。果皮绿色,贮后褐黄色。果肉乳白色,味甜汁多,果心中大,肉质稍紧,品质中上。7月下旬成熟。
  草莓
  横河草莓是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水果。1985年首批从杭州引入,经过几年试种和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一般在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定植,每亩密度5000~7000株。2月中下旬覆盖地膜,3月初开孔放苗,4月中旬到5月下旬收获。1994年采果面积4140亩(276公顷),亩产1150公斤,总产476.1万公斤,亩产值2235元,总产值925.32万元。其中313亩(20.87公顷)大棚栽培草莓,总产值达313万元。横河镇农技站推广“草莓连作稻新三熟高产高效技术”,1996~1997年累计实施面积8259亩(550.6公顷),平均亩产草莓1165公斤,亩产稻谷869.2公斤,平均亩产值5098.2元。2002年草莓面积继续扩大到4568亩(304.53公顷),年产量4558吨。
  草莓栽培面积较多的是原彭桥乡的天香桥村、桃园村,龙南乡的湖东村、东畈村。草莓采收后,农户均以鲜果直接在本市城区、余姚、宁波等市场销售。
  经过几年栽培,目前最适宜品种应推“宝交早生”。它原产日本,抗病能力较强,产量高,口味也好,该品种面积占90%以上。
  除上述6种主要水果外,横河尚有陆生类水果枇杷、青梅、柿、李、栗、柚、樱桃、石榴、无花果、猕猴桃、桑果、山楂、金橘等。水生类水果红菱、芡实、荸荠等。
  第三节 蔬菜与果瓜类
  蔬菜种植
  新中国成立前后,横河蔬菜处于基本自给状态,仅冬季腌制的雪菜等一部分向棉区购入。1982年至1987年,一般在棉地套种蔬菜,但纯种蔬菜面积六年总和不足625亩。经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蔬菜专业户和运销户不断增加,横河蔬菜面积自1990年的1044亩(69.6公顷)扩大到2002年的10617.5亩(707.83公顷),年产蔬菜12523.5吨。每年有1万余吨蔬菜销售在横河各农贸市场,但还不能满足横河人民的需要,尤其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吃菜还需要从外地运入。
  横河蔬菜品种
  以传统品种占多数,少量引入外地新品种。明、清时有各类蔬菜40余种,民国时增至50余种,80年代陆续引进新品种,现有13类、60余种。
  豆类:传统品种有毛豆(霉豆、六月拔、七月拔、秋黄豆、茶青豆)、豌豆、扁豆、粳豆、蚕豆、四季豆。1985年从宁波农科所引入甜豌豆,后又引入刀豆、大扁豆、羊角豆、荷兰豆。
  茄果类:传统品种有红长茄、紫长茄、辣椒。1958年从杭州引入番茄,后又陆续引入菜椒、圆茄、羊角椒等。
  瓜类:传统品种有南瓜、冬瓜、丝瓜、酱瓜、苦瓜、胡瓜、蒲子(长蒲、葫芦)。1984年从杭州引入青皮黄瓜,从扬州引入乳黄瓜。
  白菜类:传统品种有高脚白、落雪大、青菜、黄芽菜、小白菜、油白菜。1960年、1970年分别从无锡、上海引入塌棵菜、小堂菜。1974年引入山东大白菜、天津白菜。
  芥菜类:传统品种有雪里蕻、大叶芥、花叶芥、弥陀芥、苔菜芥。1962年从萧山引入榨菜。
  甘蓝菜类:有白花菜、鸡心菜、包心菜,70年代分别从福建、温州引进。后引入绿花菜、紫色卷心菜。
  根菜类:传统品种有本大头菜、长萝卜、圆萝卜、胡萝卜、花生。1959年从杭州引入浙大长萝卜、芜菁(洋大豆菜)。
  绿叶菜类:传统品种有莴苣、苘蒿、苋菜、芹菜、菠菜、蒿菜、芋菜,近年新引入的有木耳菜、香菜。
  水生菜类:传统品种有茭白、四九茭白、三七茭白、慈菇、荷花藕。
  薯芋类:芋艿、马铃薯。
  葱蒜类:韭菜、洋葱、大葱、小葱、大蒜、薤白。
  多年生菜类:传统品种有冬笋、春笋、鞭笋、金针菜、香椿。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引进芦笋、空心菜。
  食用菌: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木耳。均在1958年以后引入。
  野生菜类:荠菜、马兰头、香芸。
  果瓜类种植
  瓜类种类较多,以西瓜为主,另有黄金瓜、梨头瓜、汪香瓜、菜瓜等。90年代引入哈密瓜、伊丽沙白甜瓜。2002年瓜类面积6236亩(415.73公顷),总产6690吨。
  西瓜:明嘉靖《余姚县志》载:“西瓜产眉山(今浒山镇眉山村一带)海堧者,隽美也。”清康熙《余姚县志》载:“今剡岙如枕者更胜。”新中国成立前西瓜纯属自产自销,品种以乌皮西瓜为主,有少量雪瓜。80年代陆续引入新澄1号、新红宝、金钟、冠龙等新品种,以新澄1号最多,占80%,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西瓜,有早熟、高产、省工之效。2001年引种84-24西瓜新品种,用大棚与嫁接方法栽培,正常年间从当年2月初种植后,可采收到11月中旬,一茬采收5~6次,亩产量5000公斤左右。该西瓜色泽好、糖度高、品质优,2003年种植面积200余亩(13.33公顷)。
  第四节 茶叶
  茶叶分布、品种与生产
  茶叶原为野生植物,汉、唐时期已为人类利用作饮料。明蒋劝能在《姚邑赋》载:“夸于《茶经》,厕于贡帙,嗟陆羽之未逢,致鉴味之独轶。”镇域山地野生茶叶由来甚久,且早为先民种植、饮用。新中国成立前后,山村农民多植于村旁山坡,春季摘嫩芽,手工炒制,或自用,或出售。1966年以后茶叶生产发展较快。1970年全镇茶园面积达1045亩,到1983年有茶园面积1895亩,其中原龙南乡1235亩,横河乡241亩,石堰乡243亩,彭桥乡176亩。面积最大的村为童岙村,313亩。主要茶树品种有鸩坑种、铁观音、福鼎白毫等。茶叶生产由1966年以前的村旁山坡零星种植,粗放培育,发展到集中连片栽培,专业队培育管理,茶叶栽培管理技术有了较大提高。
  栽培技术
  茶园一般选择在土层较厚的红黄壤缓坡山地上,开山整地后种植。植前开土深一尺左右,沿水平线筑畦,畦宽从外堪至里边沟4.5尺,畦侧立成梯形。栽培采用直播或移
  植两种方式,以直播为主。栽植时,先在畦中间开沟,深施基肥(用人粪、栏肥或堆肥40担/亩,或用腐熟菜饼100斤/亩和过磷酸钙20斤/亩)。基肥上覆土5寸后,以株距1尺定位打孔,直播茶籽,覆土半寸。或移栽茶苗,深度超过原苗土掩盖线1寸,踏实覆土,浇足稀薄粪便。直播以秋季播种为好,移植季节在早春2月。
  管理技术
  幼龄茶园管理:茶叶种植后,前4年为未开采的幼龄茶园。其管理工作:一是每年夏至至白露,要多次除草松土,铺草遮荫,浇稀薄肥水,及时防病治虫。叶发芽前进行一次定型修剪,二是第二年起前四年,每年早春对茶树进行定型修剪:
  幼龄茶园定型修剪标准
  采摘茶园管理:开采后的茶园管理以肥培、治虫、采摘、修剪为重点。其方法:一是每逢秋冬结合深翻茶地,施足长效栏肥、厩肥。早春发芽前施好速效催芽肥。夏、秋茶采摘前看天看地施薄肥水或喷叶面肥。二是春、夏、秋季均要及时防治茶毛虫,卷叶蛾、茶蓑蛾、茶尺蠖、茶蚜虫、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虫害。三是采摘时要做到养蓬与采茶相结合,新开采茶园以养蓬为主,采顶养边。成林茶园一般采芽留1叶,以利夏、秋茶生长。成林茶园还须每隔1~2年进行一次轻修剪,修剪深度为剪去树冠表层1~2寸为宜。四是衰老茶园可采用重修剪或台刈方法来改造更新,重修剪、台刈要与深翻茶地、重施基肥相结合。重修剪、台刈在早春进行,视茶树衰老程度,可剪去茶树树冠高度的1/3、1/2、2/3,离地面1.2尺左右。
  茶叶产量、产值与制茶
  茶叶产量、产值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而增加,制茶工艺设备因此而改进。镇域茶叶生产在1988年前后达到高峰,年产量在135.47吨左右。年产5吨以上的村有伍梅、童岙。后因茶叶滞销,价格下跌,部分茶园荒芜,茶叶生产一度下滑。1992年全镇茶叶采摘面积由1977年的1895亩下降到1076亩(71.73公顷),此后逐年回升,制茶形式改珠茶为龙井茶,茶叶品质、价格大幅度提高。2002年茶园采摘面积回升到1634亩(108.93公顷),年产量108.93吨,产值294万元。
  制茶,1966年以前手工制作烘青茶(条干)。1969年逐步推广杀青、揉捻、二青、炒干全过程用机械制茶,品种改为珠茶。初制茶叶由横河区供销社收购,后调绍兴茶厂精制,由外贸公司销往国外。1987年创办横河茶厂,收购本地初制珠茶,还向嵊县等地收购茶叶,加工精制后,通过杭州等外贸公司出口国外,后因管理不善而停产。1994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准提高,对茶叶质量要求随之提高。大山村开始引进杭州龙井茶制茶工艺,并引入一批乌玉早等新品种,采用有机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相配套,提早产茶季节,提高茶叶质量。时大山村茶园面积190亩(12.67公顷),年产值65万元。2004年1月,童家岙茶场由个人承包后,将250亩(16.67公顷)茶园改造为不使用农药的有机茶,新开发良种基地100亩(6.67公顷),引种“乌牛早”、“浙农139”、“浙农137”、“苦丁茶”、“白茶”等优良品种。采用全过程机械制茶。申报注册商标为“烛湖牌慈溪南茶”。现杭州龙井茶工艺在全镇得到推广,茶叶价格产值大幅度提高,荒芜茶园逐年垦复。
  第五节 蚕桑
  南宋时余姚北部已盛产蚕丝,丝绸为当时出口商品之一。《元一统志》记载“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案今蚕丝与棉兼织者,谓之称丝棉布”。大古塘前后,近代大多数农家有植桑养蚕的历史。《余姚六仓志》记载:“濒海之乡产蚕丝……产额以六、七万计。”民国16年《余姚县政府县政汇编统计》中森林统计表,16种苗木统计中“湖桑”列在其中第一位。《民国余姚新县志》(草本)物产一栏中“桑”排在粮食、油料作物之后,可见当时的蚕桑在农业中居位甚高。新中国成立前后,横河一带农家还有养蚕缫丝的习惯,所产蚕茧或投售茧行,或抽丝织布。1952年省蚕业改进所派员来姚传授技术,培训骨干。1956年横河乡人民闸高级社,龙南乡伍梅高级社共育蚕桑面积340亩,苗100万株,后在横河区、环城区种植桑树1200亩。1957年蚕桑列入国家计划,区、乡设茧站统一收购蚕茧。1958年,横河区公所废烛溪湖开田时,在航渡创办蚕桑场,栽桑100亩,1969年迁移至梅湖三站。1961~1963年,农村粮食困难时期,毁桑种粮,蚕桑生产走入低谷。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养蚕业又得到恢复。余姚县引进了一批桑树新品种“荷叶白”、“团头荷叶白”、“桐乡青”、“湖桑197”。镇内广泛开展嫁接育苗,改进栽培技术,每亩以300~400株、800~1200株等不同品种的密植、矮化栽培,提高桑叶产量,使蚕桑生产有新的发展。当时,许多生产队植桑,设置蚕室,抽调妇女在春、夏、秋、晚秋4期养蚕。到1971年全镇有桑园445亩,年产蚕茧120.4担。1975年之后因蚕茧价格低,蚕桑生产衰退,到1983年,全镇桑园面积仅存79亩,年产茧6.4担。现仅有小学生兴趣饲养“蚕宝宝”,已无人以养蚕为业。
  第六节 花木生产
  新中国成立前,花木栽培甚少,仅见于少数寺院及富裕人家。现彭桥黄墙弄居民庭院内尚留存有一株清代种植的牡丹,植株茂密,每朵花直径15厘米以上,花瓣上百瓣,玫瑰红色,此花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60~70年代,曾有人在房前屋后零星杂地种草养花,但被当作“封、资、修”来批判,视花木为资产阶级的东西。
  1979年以后,农村开始把花木生产作为致富的门路而迅速兴起。1985年上半年据横河区农技站调查,石堰、龙南、横河和彭桥4个乡镇,有花木面积485.5亩,主要分布在龙南乡402亩,占全横河的82.8%。其次为彭桥乡、石堰乡,分别占8.5%和4.8%。同时有集体花木基地10个,联户花木基地11个,个体户苗圃1379个,龙南乡花鸟公司1个。这些苗圃及公司,是花木生产的骨干,也是传授技术、传递信息的主要力量。当时比较闻名的花木专业村有龙南乡柘岙村和湖东村。
  1983~1985年春,由于部分花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致花卉苗木价格暴涨。一年生五针松,每株价20元左右,供嫁接用的五针松接穗每只3~5元;茶梅则以叶计价,每叶高达5~10元。1985年下半年开始,花木滞销,价格下跌,随之面积逐年减少。1987年面积减少至169亩,到1990年仅存26亩。
  90年代,随着城市和乡村建设速度的加快,绿化的全面铺开,花木生产又如雨后春笋,从外县、外省不断引进花木新品种,并输入大量的繁殖材料,包括种子、接穗、插枝、母树(本)等,使横河成为花木品种比较齐全的镇。据2002年农业统计反映:全镇花卉苗木面积8400亩(560公顷),其中花卉面积6288亩(419.2公顷),苗木面积2042亩(136.13公顷),草皮面积70亩(4.67公顷),园艺盆栽类花1.5万盆。花卉苗木年销售收入3193万元。
  第六章 畜禽
  据考证,横河镇距今6500年前已有猪、牛、羊、狗等牲畜。尔后,人们逐步进行圈养畜禽,成为农家副业,尤以养牛为多,牛为犁田、灌水之主要动力。1949年镇域畜牧业产值21.6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镇域畜牧业有较大发展。畜牧生产以养猪为主,家禽次之,牛、羊、兔也有一定数量。70年代以后养蜂业有较快增长。90年代初特种养殖异军突起,镇内主要品种有鹌鹑、肉鸽、七彩山鸡、海狸鼠、驼鸟、獭兔、苗鹅等。历经起起落落,2002年特种饲养以肉鸽、鹌鹑、獭兔、苗鹅等为主。畜产品以生猪、活禽、鲜蛋、牛肉、羊肉、兔毛、兔皮、蜂蜜、蜂王浆等为主。生猪、活禽为大宗品种。2002年畜牧业产值1030万元,比1949年增长47倍。
  第一节 家畜
  猪
  民国前生猪均为家庭饲养,主要供本地食用。1949年生猪饲养量1644头。
  新中国成立以后生猪饲养几经起伏,逐步发展。1957年贯彻“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生猪生产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方针,生猪迅速发展,饲养量达7229头。1958年至1962年,生猪全部归集体饲养,加之1959年冬至1962年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和饲料紧缺,1962年饲养量仅4478头。1964年贯彻“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奖售精饲料、分配饲料地,促进了生猪的发展。1966年饲养量增到18135头,年末存栏10157头,其中集体571头。1968年奖励政策取消,1969年饲养量锐减至11664头。1970年开始提倡“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办场”,1971年镇域兴办集体牧场275个,年末存栏生猪1610头,占总存栏的11.2%,全年饲养量上升到26391头。1975年至1977年生猪生产连续三年下降,1977年减少至16459头。1978年实行饲料粮“统一提留、统一支付、统一结算”的办法,养猪生产又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饲养量22605头。1981年相士地村胡钊书养猪40头,当年出栏19头,成为全镇第一个养猪大户。1982年养猪大户38户,其中肉猪户9户,养猪166头,户均18.4头,累计出栏80头,提供猪肉7200斤;母猪户29户,饲养母猪79头,户均2.7头。大户饲养量占全镇饲养量20268头的1.2%。1984年取消生猪派购政策,食品公司改制,屠工个体经营,猪肉价格放开,群众养猪积极性高涨,1984年养猪22480头,其中养猪大户103户,养猪1774头,户均17.2头,分别占非专业养猪的7.9%、11%和4%。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粮、猪比价合理,经济效益较好,养猪大户增加,养猪规模扩大。1993年全镇生猪饲养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33880头,养猪专业户117户,养猪7488头,户均64头,占饲养总量的22.1%。1994~2001年,由于饲料价格因生猪价格而波动,生猪饲养受利益驱动,呈现时上时下的周期性波动。2002年生猪饲养量18228头,其中专业户75户,年末存栏4333头,出栏10541头,共计养猪14874头,占饲养总量的81.6%。户均198.3头,生产猪肉696吨。2001年伊始,外地民工首次在彭南村租地养猪,继之到东上河、上剑山等村,到2002年末,外省籍养猪专业户达30户,养猪3562头,户均119头,分别占全镇养猪专业户的40%和专业户养猪的53.5%。2002年生猪饲养量在500头以上的专业户7户,其中达到和超过1000头的3户。1982年至2002年20年间,户均养猪量增加11倍,头均产肉增加20~40公斤,饲养期缩短4~6个月,瘦肉率由原来的46%提高到59%。1993年以来,镇政府每年有养猪奖励政策:出栏商品猪100头以上,每头奖2元;生产母猪5头以上,每户奖500元;30头以上者每户增加奖励2000元;种草养畜,每亩奖50元。1992年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在全镇养猪专业户中推广自繁自养生产方式。1990年至1995年实行生猪保险。1997年引进高产优质牧草鲁梅克斯、黑麦草等。2000年母猪笼养技术在石堰村兴牧养殖场成功应用,并实施繁殖、育肥、销售一体化经营。该场2002年饲养生产母猪50头,年末存栏443头,出栏671头,全年养猪1114头,实现产值60万元。
  镇内仔猪多数从余姚、嵊州、义乌、嘉兴、江西等地购入。1973年提倡“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肉猪经济杂交化”。1977年建立龙南公社良种场,引进长白、约克公猪各1头,并建起了猪人工授精配种点1个。相继引进地方良种母猪:荣昌、金华两头乌、岔路黑猪等。2002年有生产母猪266头,公猪8头。主要品种为大×长、长×大、长×长等二元杂交母猪以及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良种公猪。肉猪品种为上述母猪与上述公猪交配的三元杂交种。
  牛、羊
  耕牛历来是农民用来车水、犁田的主要工具。品种以黄牛居多,水牛次之,70年代以后则相反。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镇耕牛存栏在1500头左右。1958年耕牛折价归社,限制私人养牛,存栏连年下降,1963年只有989头。1964年开始回升,余姚县政府与江、浙、沪有关县市签订了耕牛调剂协议,镇内每年有农民从上海的南汇、川沙、崇明等地购入,1965年耕牛存栏1543头。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畜力使用渐少,存栏不断下降,1969年904头,1972年852头,1979年793头,1983年630头,1986年224头,1996年121头,2002年57头。
  养羊是农家副业之一,但由于其经济效益差于其他副业,发展缓慢,数量不多,仅限于零星饲养。新中国成立初镇域羊存栏在200头左右,主要品种为山羊、绵羊。1958年478头。1960年至1966年为养羊生产的鼎盛时期,羊存栏稳定在700~1400头左右,其中1963年达1860头。以后由于“封山育林”、取消奖励、经济效益低下等原因,存栏逐年下降,1968年仅存栏200头。1970年以后有所回升,1975年存栏543头。但由于养羊效益太差,以后又逐年走低,羊存栏数1980年291头,1990年311头,2002年111头。1992年大山村从四川引进黄羊22头。1995年童岙村社员从安徽一次购入山羊55头。2000年石堰村村民从河南引进山羊106头,终因饲养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而夭折。
  兔
  清光绪《余姚县志》已有养兔记载。新中国成立初,镇域兔饲养量不过百数,以肉用兔为主,主要品种:中国白兔。1956年开始推广长毛兔,以后逐年递增。1962年兔存栏达1300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兔毛收购价下降,养兔生产低落。1973年全镇存栏2334只,产兔毛2280斤。1978年,养兔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年存栏4711只,其中长毛兔4601只,产兔毛5340斤。1980年增加到6129只,其中长毛兔5971只,产兔毛4970斤。1981年达到7443只,创历史最高记录。此后由于国内兔毛市场价格变化,养兔生产曾几度起伏。1982年兔毛出口疲软,库存大量积压,价格下跌,年末存栏下降到5359只,其中长毛兔5301只。1984年跌至2625只,产兔毛2888斤。1985年兔毛罕缺,价格回升,同时德国纯种兔的引入,使原有品种得到改良和提高,长毛兔饲养量迅速上升,年末存栏数达8615只,比1981年增加1272只,创历史新高,并收购兔毛10400斤。
  1986年下半年开始,兔毛出口再次出现疲软,年末存栏数降到5385只,并出现一股杀兔风,到1989年长毛兔仅存栏295只。90年代初开始推广肉用兔,相继从萧山、武义、山东等地引进肉兔,品种主要有日本大耳兔、哈白兔、新西兰兔等,1992年存栏1575只,其中肉兔1205只。1993年存栏1855只,其中肉兔1375只。由于肉食品消费中传统习惯等原因,兔肉销售对象和销售范围有限,经济效益不明显,养兔生产连年下降。至1998年,仅存长毛兔250只。2000年各地兴起养獭兔热,獭兔是一种典型的皮用型兔。优质獭兔皮在国际市场上畅销。2001年,全镇有养兔专业户16户,年末存栏2731只,其中獭兔饲养户12户,存栏獭兔2430只,生产獭兔皮1800余张,价值5万元。2002年年末存栏2960只,其中獭兔2700只,生产獭兔皮3000张,产值6.9万元。
  第二节 家禽
  养禽历来是全镇农村的一项传统家庭副业,自哺、自养、产蛋食肉兼顾,但以自食为主,多余部分销售市场以换购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1978年以后,养禽专业户出现,从此,养禽业逐步走上商品化道路。
  鸡
  80年代以前,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主要品种是血统混杂的本地鸡和杂交鸡,如芝麻鸡、萧山鸡、芦花鸡等,饲养期较长。芝麻鸡蛋、肉兼用,有一定声誉。1980年以后养鸡专业户崛起,鸡群迅速扩大,从每批次一二百羽增加到每批次五六百羽乃至一二千羽。饲养方式从传统的放养改为圈养,养鸡生产从此从家庭副业迅速向专业化、商品化转变。先后引进快速型肉用鸡品种,主要有:白洛克、AA、星波罗、海佩科、红宝等。1983年养鸡专业户12户,养鸡1.283万羽。1988年增加到32户,养鸡12万羽,其中种鸡专业户1户,存圈AA种鸡1000套,提供种蛋15万枚。1991年养鸡专业户发展到55户,养鸡13.2万羽,其中种鸡专业户2户,存圈AA种鸡3000套,蛋鸡户3户,存圈伊莎蛋鸡3000羽,年产商品鸡蛋19吨。1993年达75户,其中肉鸡72户,18.6万羽;种鸡2户,3000套;蛋鸡1户,1000羽。创养鸡历史最高水平。同年石堰村就有肉鸡户7户,养鸡4.5万羽。1994年鸡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涨价,鸡价下跌,养鸡效益下降,虽有养鸡专业户126户,但养鸡量减少到15.6万羽。1995年专业户降至69户,养鸡跌至10.79万羽。1996年回升到16.92万羽。嗣后随粮鸡比价影响,消费需求变化出现波动,1999年伍梅村蛋鸡专业户存圈6200羽,当年开产3000羽,产蛋37.5吨,产值17.5万元。至2001年,养鸡专业户110户,其中肉鸡户108户,养鸡8.43万羽;种鸡户1户,AA鸡5000套;蛋鸡户1户,存圈8000羽。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快速生长鸡被冷落,饲养量逐年下降。有人尝试从圈养向鸡群放牧转变,于是山地放牧鸡受到消费者欢迎。2002年养鸡专业户144户,养鸡12.5万羽,其中肉鸡户142户,养鸡11.65万羽,其中山地放牧养鸡户51户,饲养山地鸡4.2万羽,主要品种:三黄鸡。
  相士地村胡银桥1984年创办市金鹰养殖场。从1987年开始专业饲养AA种鸡,至2002年累计饲养4万套,共计提供种蛋600万枚。1997年下半年筹建哺坊,次年2月投产。2002年入孵种蛋140万枚,生产雏鸡115万只,实现种鸡饲养,苗禽孵化一体化经营。
  鸭、鹅
  鸭和鹅都是水禽。共同的特点:离不开水。
  最初的养鸭专业户养“大阵鸭”,一只看鸭船、一根鸭梢竿,东南西北,赶水放牧,一般100~200羽规模,成本轻,劳动强度大。当家品种:绍兴麻鸭(绍鸭)。1978年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家禽生产发展较快。1982年全镇养鸭专业户16户,年末存圈3220羽,户均210羽。1983年政府号召发展蛋鸭生产,蛋鸭专业户增加到19户,饲养蛋鸭8458羽,生产鸭蛋17.4万斤,1984年继续增加到51户,鸭群扩大到28530羽,户均530羽,生产鸭蛋58万斤,1984年鸭蛋滞销,蛋价最低跌到每公斤1.60元,对鸭农的打击很大。1985年蛋鸭专业户降至38户,鸭群减少到11465羽,户均300羽。随着养鸭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从放鸭到圈养,鸭群规模扩大,产蛋率提高,1988年蛋鸭专业户31户,鸭群增加到19176羽,户均620羽。下半年蛋价再次下跌,杀鸭风骤起,1989年养鸭户9户,鸭群5000羽。1993年恢复到22户、13020羽。1994年饲料涨价,粮蛋比价失衡,蛋鸭专业户减少到17户,鸭群5700羽。1995年跌至2880羽。1996年蛋价有所稳定,养鸭户增至25户,鸭群10600羽。2002年蛋鸭专业户8户,鸭群11300羽。80年代末,先后引进肉用鸭,主要品种:番鸭、北京鸭。番鸭年饲养量5000~10000羽。2002年,兰天养殖场(长埭村)饲养北京鸭4.5万羽,出售商品鸭4万羽。
  鹅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均为零星饲养3~5羽,自哺自养。到60~70年代,东湖村有1群种鹅50羽,雏鹅销往余姚、丈亭、宁波等地。1982年,种鹅户1户,存圈80羽,1986年5户,325羽,1997年5户,500羽。品种:浙东白鹅。1998年提出种草养鹅,种鹅户兼养肉鹅。1999年养鹅专业户16户,年末存圈1765羽,其中种鹅兼养户6户,种鹅750羽,销售肉鹅2500羽,种植黑麦草8亩(0.53公顷)。2001年养鹅专业户12户,存圈5251羽,其中种鹅兼养户8户,种鹅1100羽,种植黑麦草15亩(1公顷)。2001年末鹅群因感染禽流感,导致2002年种鹅数量严重受损,养鹅户13户,存圈4680羽,其中种鹅户1户,种鹅450羽。种植黑麦草20亩(1.33公顷)。
  第三节 养蜂
  养蜂业概况
  养蜂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刘基《郁离子》一书写到养蜂的好处时说“不出户而收其利”。意思是养蜂不占耕地,投资小,花工少,坐在家里就可以收益。因此,养蜂业被誉为空中农业,甜蜜的事业。
  镇内饲养的蜜蜂主要有中华蜜蜂(即中蜂)和意大利蜂(即意蜂)两种。中蜂是土生土长的蜂种,意蜂是当前的当家蜂种。
  新中国成立初,镇域养蜂甚少,只有少量中蜂。山区农民用蜂桶土法收集后,定地饲养,并割巢取蜜。60年代中期,在引进意蜂并传入活框蜂箱和饲养新技术以后,养蜂业逐渐发展。1960年蜂群不满10群,1967年发展到60多群,“文化大革命”时期把个体蜂场转为集体,影响养蜂积极性,养蜂业步入低谷。1972年后,集体蜂场承包给个人经营,收入交生产队记分,养蜂业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在“决不放松粮棉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镇域蜂群发展到1899群。养蜂业开始向专业化方向迅速发展,1980年养蜂3224群。1987年蜂群陡增至5249群,养蜂户118户,养蜂人员240人,全年生产蜂蜜76.6万斤,蜂王浆7.14万斤,花粉5200斤,蜂蜡10600斤,创造产值165.3万元。1988年蜂群扩大到7176群,创养蜂史上最高记录。童岙一个村就有养蜂户103户,从业人员160人,养蜂4165群。1990年以后,由于蜂产品价格走低,养蜂成本上升,养蜂生产连年下降,1995年跌入历史低谷,尚存蜂群1299群,养蜂产值71.4万元,仅为1987年的三分之一。后随着蜂产品价格回升,养蜂生产复苏,1999年蜂群3665群,产值152.5万元。2001年增加到4010群,养蜂户达41户,从业人员90人,生产蜂蜜303吨,蜂王浆14.6吨,花粉4吨,蜂蜡2吨,创产值223.8万元,是1995年以来最好的年份。2002年养蜂3590群,产值175.9万元,其中童岙村有26户,养蜂2800群,年产值137.2万元。
  横河镇(域)养蜂情况
  养蜂方式
  养蜂分为定地饲养和转地饲养两种方式。养蜂爱好者利用庭院房前屋后养蜂,少者3~5群,多者20~30群,生产少量蜂蜜和王浆,既可自食,也可销售,这便是定地饲养的由来。定地词养主要是利用本地蜜源:早春油菜、夏秋棉花、蔬菜、瓜果、冬初茶花等。随着耕作制度变化,为解决花源面积减少和日益扩大的蜂群之间的矛盾,转地饲养成了养蜂人的选择。转地饲养分小转地饲养和大转地饲养。小转地伺养是指以当地蜜源为主,附近地区包括邻县主要蜜源为补充的词养方式,主产王浆,兼收蜂蜜。可利用的主要蜜源:春季为油菜、蚕豆、紫云英;秋季为棉花、乌桕、茶花等。大转地伺养是走南闯北、风餐露宿、追花夺蜜的放蜂方法。可以衔接全国各地的大蜜源花期,获得更多的蜂产品。紫云英、洋槐、柑橘、荔枝、椴树、荆条、野桂花等数十种植物是大转地伺养可利用的主要蜜源。
  大转地路径图:
  1.本地春繁—(4月底5月初)安徽—江苏—甘肃—青海一(9月底)返回家乡;
  或江苏—内蒙—(9月底)返回家乡;
  或江苏—黑龙江—(9月底)返回家乡。
  2.本地—(元月初)江西春繁—江苏—甘肃或河南—青海—返回家乡;
  或江苏—黑龙江—返回家乡;
  3.本地—(11月)四川或广西春繁。
  第四节 家禽孵化
  孵化方法
  镇内孵化家禽原始方法是利用母禽抱孵的生理特性进行自然孵化,这是农村家庭常用的孵化方法。这种自然孵化的方法不需要投资,但生产雏禽少,比如孵化一次,雏鸡10~20羽,雏鹅10羽,只限于零星饲养。人工孵化民国时已广泛采用,是利用人工设备炭火增温的孵化方法,适用于工厂化大批量生产雏禽,这便是哺坊。传统的人工孵化方法有炕孵法、缸孵法和桶孵法等。70年代后使用电孵化器,有平箱孵化法和温室孵化法。孵化设备有孵化器、摊床两部分组成,摊床建在孵化器上方,一般两层,上下层间距为60~80厘米。人工孵化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孵化前半期(1天至10~12天),鸡胚依靠热源(电能)供温孵化,第二阶段为孵化后半期(11~13天至出雏),将胚蛋移到摊床上继续孵化至出雏。上摊床时间掌握:禽蛋孵化期÷2+1天,如鸡11~13天。
  镇内的电孵化器哺坊多采用箱式孵化器。根据禽蛋胚胎发育所需条件不同,分孵化和出雏两部分,统称孵化器。孵化部分是从种蛋入孵至出雏前3~4天胚胎生长发育的场所,称入孵器;出雏部分是胚蛋从出雏前3~4天至出雏结束期间发育的场所,称出雏器。
  生产雏鸡的哺坊多采用箱式孵化器,生产雏鸭的哺坊,箱式孵化器上置二层摊床。
  鹅的孵化仍沿袭自然孵化法,一只母鹅一次孵蛋10~12枚,年产雏鹅30只。
  孵化企业
  龙南公社牧场哺坊地址在横泾河村,时间为1980~1986年。孵化器为慈溪-5000型,仿照市食品公司哺坊孵化器自行设计制造。生产雏禽以鸡为主,雏鸭约占三分之一。孵化器1980年2个,1982年以后4个,容蛋量5000只。年生产雏禽13万只~16万只,产值5万元。生产季节5~8月,时间4个月。
  慈溪市王家畈哺坊 地址在王家畈村,1987年始办,有4个孵化器(萧山-10300型),以后孵化器陆续增加,1998年增加到6个,2000年又增加2个,2002年共10个,容蛋量10300只。孵化品种:雏鸭。年生产能力50万只,2002年创产值40万元。生产季节1~4月、7~9月,时间6个月。2000年将孵化器热源由电能供温改装为锅炉热水供温,可节约电费50%。
  慈溪市金鹰养殖场 地址在相士地村。创办于1984年,是一家专门从事AA种鸡饲养的种禽场。1998年2月为种鸡场业务发展需要办起了哺坊,孵化器为萧山-10440型。1998年孵化器6个,出雏器2个,容蛋量10440只。2001年哺坊改造,又增加孵化器2个,并经技术改造后孵化器内温差从原来的<0.5度下降到<0.1度,大大提高了孵化质量。2002年入孵鸡蛋140万枚,生产AA苗鸡115万只,年产值150万元。
  第五节 疫病防治
  各种畜禽疫病历来常有发生,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禽霍乱、牛急慢性胃肠炎、牛急性瘤胃鼓胀病、尿道结石等等。急性猪丹毒、猪瘟、鸡新城疫常致猪、鸡大批死亡。
  新中国成立以来,畜禽疫病虽仍不断发生,有的疫病还是本地区首次发生,但逐步得到控制。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动物防疫工作有法可依,步入法制化轨道。
  重大疫情
  猪瘟,又叫烂肠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50年代流行比较严重,60年代得到控制。1990年以后由于镇内母猪饲养量大幅减少,大量苗猪从外地流入,也带入疫源,疫情重起。1992年到2002年间有5年发生猪瘟,共有疫点21个,死亡生猪330头。其中1994年童家岙村流行猪瘟,11户养猪户,63头生猪因病死亡。
  猪丹毒,俗称红斑痧。1952年至1957年发病率最高。1956年今彭南、梅湖、梅园村一带发病较为严重,生猪死亡200余头。以后仅有少量发生。
  生猪口蹄疫,人畜共患病。1994年3月在上横江村一养猪户猪场发现口蹄疫病猪2头,这也是镇内第一次发生口蹄疫病例。结果,扑杀同群猪32头。至2001年,共发生口蹄疫疫情26起,发病212头,扑杀同群猪383头,直接经济损失达12万元。其中1997年发生14起,发病56头,扑杀同群猪107头。2002年未发生新的疫情。
  猪兰耳病,全称猪繁殖和呼吸道障碍综合症。第一次发现病例是在2000年11月,石堰村一个养猪户的猪场里发病8头,死亡6头。后呈逐年递增趋势。2001年疫点3个,发病34头,死亡4头。2002年有疫点2个,发病77头,死亡17头。
  猪气喘病,由外地引种而传入该病。1959年相继在部分集体牧场发生,病猪多达数十头,死亡十几头。以后有所控制。90年代以来发病有上升态势,规模猪场几乎无一幸免,一旦感染,无法根治,特别是冬春季节,天气骤变,很容易造成病猪死亡。1992年到2002年间共发生气喘病1500多头,死亡518头。
  猪传染性胃肠炎,1982年以来冬春季节普遍流行,年发病数高达千头以上。
  仔猪水肿病,1981年以后,每年都有发生并死亡。1984年童岙、梅湖、马堰、秦堰、相士地、湖清垫、天香桥等19个村发生仔猪水肿病,发病267头,死亡189头,死亡率高达71%。现仍有零星发生。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50年代到60年代呈满天星流行。70年代疫情有所控制。80年代以后基本得到控制。
  禽霍乱,70年代末期普遍发生流行,鸡、鸭、鹅均遭感染。1981年到1986年成为家禽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至今尚未灭迹。
  禽流感,人畜共患病,2001年末在西湖畈鹅群中首次爆发。当时大山、伍梅、秦堰村养鹅专业户在西湖畈放牧的鹅群陆续出现病鹅。相继童岙、梅湖村的鹅群发生类似病情。与此同时,鸡、鸭也开始被感染。共发生禽流感5262羽,其中鹅3600羽,死亡率100%。2002年兰天养殖场北京鸭感染禽流感2000多羽,损失2万余元。
  牛炭疽,1954年乌山乡第七村发病1头,死亡1头。
  牛恶性卡他热,1968年秦堰村发病1头,死亡1头。
  牛流行性感冒,1957年、1967年、1972年曾有过三次流行,其中1972的发病牛64头。
  兔瘟,1984年发病死亡400多只。1985年东畈、彭桥、建山、乌玉桥等10多个村的养兔户发生兔瘟,病兔多达1000只,死亡800多只。经防治,现基本控制。
  除上述危害大的疫病外,还有仔猪白痢、猪肺疫、猪弓形体、鸡法氏囊炎、雏鸭病毒性肝炎、球虫病、小鹅瘟等等。
  主要防治措施
  从前发生畜禽疫病只是挂艾条、菖蒲,其实任其自生自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以下为主要防治措施:
  防疫 自1953年起,对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的传染病实施了免疫预防注射,如猪瘟、猪丹毒、牛炭疽、鸡新城疫等,即春、秋两季突击防疫。60年代预防注射密度:猪瘟90%,猪丹毒80%,鸡新城疫10%。1982年改革防疫制度,将春、秋两季防疫改为春、秋两季突击防疫和平日补针相结合,做到随时补栏随时补针,不留免疫死角。到90年代,防疫注射率猪瘟96%,鸡瘟80%,生猪口蹄疫60%。2000年起,防疫注射率猪瘟96%以上,生猪口蹄疫90%。同时建立免疫档案,开始执行生猪、菜牛“准运证”管理。2002年6月实施生猪免疫标识制度,重点加强规模猪场的防疫管理。
  疫情报告 1979年疫情报告制度建立,按季向市畜牧兽医站报告。发生重大疫情及时上报。90年代按月向市畜牧兽医站报告,疫情一旦发生,根据“早、快、严”原则及时处理。1994年镇内发生生猪口蹄疫,立即采取封锁、隔离、消毒、扑灭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造成重大损失。1998年起实施向市动物防疫监督所报告制度。
  检疫 1986年3月起在横河农贸市场开展白肉检验(疫),同年5月起在石堰、龙南、彭桥农贸市场实施白肉检验(疫)。设检验点4个,从事肉检人员9人。1987年共检验猪肉2.5万头次,家禽0.9万羽,检出病猪15头,病禽500多羽。1996年1月在横河农贸市场首次检出人畜共患之囊虫病猪1头。1996年9月26日起对屠宰生猪实施宰前检疫、宰后检验,驻横河屠宰场从事检疫人员2人。至2002年,累计检疫生猪15.8万头,检出病害猪肉、死猪506头,淘汰母猪63头,病变内脏69副,检出率0.4%。2002年8月开展生猪产地检疫,8~12月份共检疫2685头,检出病猪2头。
  兽医组织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缺医少药,民间兽医以阉割技术为主,串乡入户为农户畜禽阉割,仅有石堰乡杨家炎、龙南乡徐品道等少数“牛郎中”,横河镇胡桂奋用针灸和中草药兼治一般牛病。
  1952年余姚县畜牧兽医工作者协会成立,镇域有4名阉割人员参加。同年横河区畜牧阉割小组成立。1955年区农技站成立始配畜牧干部。1958年横河大公社畜牧兽医站成立。1961年横河区畜牧兽医站建立。1965年区站解散。1968~1982年镇内原彭桥、龙南、石堰、横河4个人民公社各设有畜牧兽医站1个,共有民间兽医10人,培训大队防疫员54人,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动物防疫网络。公社畜牧兽医站有三种经济模式:第一种工资制,兽医工资由公社支付;第二种自负盈亏,年终由公社给予适当补助;第三种是自收自得的个体户。1982年横河区畜牧兽医联站成立,共有兽医15人,畜牧干部2人。1985年市畜牧兽医联站成立,横河区畜牧兽医联站成为市联站成员。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市、区联站”撤销。同年横河镇畜牧兽医站成立。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7人,其中高级兽医师1人,农民技师5人,农民助理技师1人。上述7人,部分兼有双重职业资格,其中经国家职业资格认定的动物检疫员5人,动物疫病防治员4人。高级兽医师王新钿所著的“王浆高产意蜂的引种试验和推广”、“克隆化N-79鸡新城疫弱毒苗的推广应用”,分别获1989年宁波市农业丰收二等奖与1991宁波市农业丰收四等奖。
  第七章 渔业
  第一节 水产资源
  水面资源
  镇域河网交织,水库山塘众多,水产资源丰富。据水利站测算,江、河、漕共计长度134700米,高水位水面面积3006亩;中、小型水库3座,水面面积2139亩;山塘41座,水面面积188.6亩。
  近年来由于大办砖窑,挖泥制砖,毁田成池增多,约计水面100余亩,有的深达10余米,皆宜放养鱼类。
  纵观镇域水面分布由南向北,由高到低,呈水库、山塘、外荡、池塘有规律排列,鱼类品种较多。
  淡水鱼种类
  光绪《余姚县志》载:“鲫鱼产烛溪上林两湖者特佳”,“时鱼亦呼小麦鱼产梅岙溪”,“石堰之稻蟹”。这都是镇域在历史上稍有名气的水产品。
  1958年姚江大闸未建前,咸潮能抵达石堰,石堰一带有咸,淡水交界区域的鱼类生长,如弹胡、沙蚕、鳜鱼、毛脚蟹、黄鲶、鸟鲶等。
  1975年始,先后引进白鲫、团头鲂(又名武昌鱼)、罗非鱼(非洲鲫鱼)、杂交鲤鱼等新品种,生长快,经济效益好,颇受群众欢迎。
  现有鱼类58种,其中,鲤科鱼类33种,占57%。其他有鳗科、鳅科、鲶科、鲵科、鳗鲡科、颌针鱼科、虾虎鱼科等25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鲫、鳊等30余种,甲壳类主要有青虾、中华绒螯蟹和甲鱼等。
  气候、雨量、水质与养鱼
  据1987年慈溪县气象站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16℃,稳定通过20℃有196天,积温4535.5度;稳定通过25℃有129天,积温2461.9度。年平均光照2101.4小时,无霜期241.3天。全年平均水温大于或等于17℃达184天,适于鱼类生长的15℃以上水温时间达8个月。
  一般年景,7、8月份正值鱼类快速生长时期,需要宽水养大鱼,却嫌水量不足,对渔业生产不利。而9月前后,由于受热带和亚热带高气压影响,常发生台风,伴随暴雨,河水猛涨,常因缺少拦鱼设施,造成养殖鱼类逃逸。
  外荡、池塘处于平原,农村人口稠密,水质肥沃,给水域带来了大量营养。山塘、小水库,上下温差小,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1986年以前,东横河及以南地段河道,水质尚清澈,河底水草茂密,河水位能长期处于中高水位,有利于鱼类生长繁殖。
  90年代后期,野生鱼类仅能在南部沿山一带河道中生长,沿东横河及以北河道大片水域污染严重,鱼类、贝类和水生植物基本灭迹。渔业生产大都在水库、山塘、湖泊、人工鱼塘养殖。
  第二节 养殖
  淡水鱼类产品及产量
  60年代以前,以捕捞野生鱼类为主。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水污染加剧,野生鱼类日趋减少,淡水养殖则不断发展。
  80年代,淡水产品年产量在23万斤至53.5万斤之间(不包括梅湖水库的鱼产品)。1983年年产淡水产品23万斤,其中有养殖鱼15.4万斤,虾、蟹300斤,贝类1.8万斤。1984年淡水产品42.2万斤,其中鱼类15.2万斤。是年因江苏等珍珠养殖地区,前来横河收购河蚌27万斤。
  90年代淡水鱼类产品发展较快。至2002年淡水产品年产量423.9吨,其中鱼类375.8吨,虾、蟹类32吨,贝类2.2吨,其他13.9吨。
  放养面积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后,从杭州等地购入淡水鱼种、鱼苗,在河面、池塘有少量放养。1953年春,横河区在烛溪东湖放养鱼苗6万尾。60年代开始组织渔业队,养殖“花鲢、白鲢、青鱼、草鱼”四大鱼种,在梅湖水库下游自繁自育鱼苗。1972年各公社渔业队在东横河水系大面积投放鱼苗,其中石堰渔业队在人民闸以下江河内,放养鱼苗10.8万尾。1984年,横河水利站购中华绒螯蟹苗数百万只,在东横河放养。1987年、1990年,镇域养鱼分别为17.25万尾和22.1万尾(不包括梅湖水库)。横河淡水养殖面积,80年代年平均在3500亩上下,其中水库1700余亩。后因梅湖水库改为生活水源,河道受污染,养殖面积大幅度减少。1997年经普查渔业养殖总面积297亩(19.8公顷),其中池塘142.5亩(9.5公顷),湖泊40.5亩(2.7公顷),水库40.5亩(2.7公顷),河道73.5亩(4.9公顷)。
  养殖方法改进
  1985年农业产业改革开始,直至90年代,横河对其他养殖作过多种尝试。龙南乡湖东村筑堤围塘养蟹30亩;航渡村稻田养虾1亩;石堰乡稻田养鱼8亩;彭桥乡东头、桥上两村挖塘筑堤养鱼10余亩;梅湖水库坝外挖池养甲鱼2余亩。1985~1995年,彭桥100余亩(6.67公顷)稻田筑埂栽菱、种茭、养鱼,以养殖鲫鱼、黄鳝、泥鳅、黑鱼为主。其渔业收入加之红菱、茭白收入比水稻三熟制增长一倍多。为此,1994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10余人,专程到彭桥考察参观。2000年后因环境、市场、经济效益变化等原因,没有继续养殖。
  第三节 捕捞
  新中国成立初,湖塘下、东畈、上三房等自然村,有数十户以从事捕鱼为生的家庭。1951年横河渔民协会建立。1954年,横河乡、石堰乡、龙南乡共组建了3个渔业互助组,参加渔民27户。50年代后期,鸬鹚捕鱼被禁,部分渔民转业。1958年横河大公社在东横河养鱼,建立专业渔业队捕鱼。60年代末,建有彭桥、横河渔业队。70年代,各公社均建有渔业队,进行养鱼、捕鱼。1982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渔业队解体,是年有渔民23户,55人,专业劳动力10人,渔船13只。1985年开始增加到64户,234人,专业劳动力134人,渔船47只,1990年发展到98户,162人,专业劳动力106人,渔船71只,从事外荡内河的水产捕捞。至2002年,由于自然环境污染,渔业自然资源减少,仅在境南沿山一带河道有少量个体捕鱼人员。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