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俗习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27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风俗习惯
分类号: K892.455
页数: 28
页码: 239-2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横河镇风俗习惯,分别记述了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岁时习俗、礼仪习俗、信仰习俗、宗族习俗等。
关键词: 横河镇 风俗 习惯

内容

风俗为人类社会相沿形成之风尚、礼仪、习俗。“入境观风俗”,故古人多以习俗察民情。据《余姚六仓志》载:“《汉志》言风俗,刚柔缓急系于土,谓之风;好恶取舍随乎上,谓之俗。是风俗,随地而异,亦因时而变者也。世界进化,由野蛮而趋于文明,由浅薄而返于淳朴。蒸善薰良,柱澜革弊,其间固在转移之耳。”横河境域,民性勤俭,重祭祀,诚待人。士好学笃志,尊师择友。农贾者皆着力本业,勤于劳作,缩衣节食,不以奢侈华丽为事。随着社会发展,境内风俗有所嬗变,旧俗多破,新风渐立。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一些传统习俗,被赋予新的内容。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仍延续,迷信、封建色彩淡化,增强节庆新意。20世纪50年代,关心政治、先公后私、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参军光荣、男女平等等新风勃兴。60年代前期,争做好人好事、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渐成风气。80年代至今,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文明单位、文明村逐渐增多。
  第一节 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涉及甚广,仅志衣、食、住、行,器用、娱乐及保健之俗。
  衣饰
  衣 衣着在人际交往中,多标志其身份、地位,故民间有“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只重衣衫不重人”之谚。
  横河日常所着衣服称“便服”,旧时从事脑力劳动者(如教师)着长衫,从事体力劳动者着短衫,上山劳作者加穿粗厚密针缝制的龙裤。年长者男的围作裙,作裙状似围裙,用蓝布做成,腰间打裥,呈扇形,长至小腿,保暖性好,秋冬春适宜,颇为农村中老年男者喜爱,50年代起逐渐少见。女的围布襴。妇女便服则以袖之宽窄区分,宽袖者多为大家闺秀,窄袖者则为劳动妇女。长衫均作大襟,衣襟由左掩向右面。短衫有大襟、对襟之别。长衫、短衫面料可用丝绸,亦可用自己织的土布。遇庆典会客时,在长衫外加套马褂,妇女则系以长裙或穿旗袍。
  新中国成立初,曾以人民装、列宁装为日常服装。1951年初,提倡穿苏联花布,后又以中山装为常服。60年代兴青年装,妇女多着翻领两用衫。“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男女一度以着军装为时尚,中老年穿蓝、灰色中山装。80年代服装已渐趋多样化,有西装、茄克衫、牛仔衣裤及各式皮装、羽绒衣等。款式、颜色应有尽有,中青年男子多着西装、茄克衫,女子服装更是日新月异,式样繁多。
  帽 旧社会农村较常见的有毡帽,还有遇天寒可翻下只剩眼、鼻外露的“猢狲帽”。有一定声望的人戴西瓜皮帽、礼帽,以示富有、威望。妇女多戴包帽,老年妇女戴包头,以绸缎或毛绒缝制,无顶,状如两片树叶,中间连接处缀以珠翠等饰品,以包住前额及太阳穴为主。50~60年代,不分老小多戴鸭舌头帽(八角帽、人民帽、解放帽、圆顶帽),有布制亦有呢制。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军帽曾一度流行,不分男女人人皆戴。现春秋季戴帽甚少,一般出门干活戴草帽。童帽式样众多,学龄儿童以绒线或开司米编织者为多,今青少年均有与校服相配的帽。
  鞋 种类繁多,旧时晴天均着布鞋,有单鞋与棉鞋之分,系家庭自制,多以黑色布料制成。制作时须先纳鞋底,颇为费时。新媳妇进门为公婆制鞋,为叔姑制鞋。天雨穿钉鞋,由布或皮革缝制,涂以桐油,并在底部钉上圆头铁钉,故名。农民劳动时多穿草鞋,草鞋系稻草编成,也有用竹箬、破布条等编的,称箬壳草鞋、布草鞋。现均为皮鞋、旅游鞋、塑料鞋、胶鞋代替。但因布鞋轻便透气,迄今有不少人仍喜欢穿。
  袜 古称“足衣”。境内清末民初线袜渐多,大多是棉纱织成。20世纪40年代出现翻袜、套袜、长统丝袜。沿山农民旧时尚有山袜。山袜系以粗布为料,密针密线,长及膝盖,山间劳作可防柴刺、蛇咬。70~80年代,不论男女老幼,均穿尼龙袜或卡普隆袜。现又穿高支棉纱袜、长统丝袜等。
  饮食
  主食 境内以稻米为主食,一日三餐,两干一稀。旧时人民生活艰难,为节约主粮,煮饭掺以杂粮、蔬菜之类,多数农户烧饭时又均加上餐所剩冷饭,以提高出饭率。饭汤系剩饭加水煮沸而成。新中国成立初,人民生活仅满足于温饱,多食籼米。现随着生活改善,已普遍改食粳米,农村以籼米作饲料者日益增多。
  菜肴 境内民间向有节俭之风,食物多喜贮存,不图一日享用,故形成嗜食腌(腌菜、腌泥螺、腌蟹)、霉(霉干菜、霉豆腐)、干(菜干、笋干)、糟(糟鸡、糟肉)、瓮(用甏瓮卤水浸制的豆腐、冬瓜、苋菜、毛豆)、酱(用蚕豆、黄豆、麦粉等发酵制成)等习惯。入冬,农民家家腌菜,以供常备菜肴。俗有“夫妻长淡淡,腌菜长下饭”之谚。开春,竹笋上市,雪里蕻菜收割,又多晒制笋干、菜干。在菜肴烹饪上,多取在烧饭时熯、焐、蒸等法,饭熟菜成,省柴省时,较少煎炒。新中国成立后,生活不断改善,菜肴日趋讲究。现民间已流行“吃讲营养”之说。
  点心 旧时多家庭自制,以农忙或节日时制作为多。农村客至,有面条(切面、束面)、汤团、粽子、米饺等,多以糯米粉现制,还有细汤果加鸡蛋、粳米作成的年糕来招待客人。商号供应的土特产有彭桥香糕、横河烧饼、油条等,客至为欢。
  饮料 境内民间以酒与茶为传统饮料。白酒(糯米白酒)多为家酿,尤其是逢岁终年节,家家酿酒。客至先一杯清茶,饭前饮酒,畅饮作欢,习以为常。日常宴请均称酒而不称席,如喜酒、寿酒等。60年代喝白酒的增多。80年代流行喝啤酒,后又兴喝葡萄酒。民间惯喝绿茶,今还兴喝汽水、可乐、雪碧、果汁、咖啡等。
  宅居
  境内旧时民间住房多以家庭贫富、社会地位有所区别,有宅院、瓦房、草舍之分。建房习俗亦很讲究。
  宅院 多为豪门贵族官宦之家,占地极广,坐北朝南,有三进、五进,如天香桥村胡氏“天香十六景”、彭桥黄尚书大宅院均为明代建筑。境内旧时建筑,随着时代变迁,现已俱毁。
  瓦房 旧时,一般农民居住有平屋、楼屋之分。平屋,农村多六架廊、七架廊,砖木或泥木结构,占地不大。楼屋,多为一楼一底或两楼两底。屋面仰瓦薄敷,覆瓦厚叠宛若鱼鳞,瓦下垫以竹箯、砖片,便于承尘,户门设双门,内室用单门。南北开窗,南窗又称前窗,大而处于正中位置,北窗又称后窗,小而位置较高,以避冬日北风吹入。墙身多取砖砌,有单堵墙、空斗墙与风火墙之别。亦有以粘土拌以黄泥、石灰加细石子等夯成者,称泥墙。山区还用乱石块砌墙,称乱石墙。民间旧时以平屋为多,建楼者亦仅限于两层。新中国成立后,随村镇改造深化,旧房已日趋减少。水泥结构多层住宅类似别墅或小区成片兴建。民居面貌大有改观。
  草舍 以竹木为屋架,屋面均以稻草覆盖,四面墙壁为“泥打垒”,有的屋面及四壁均是以稻草覆盖遮拦,有“直舍”、“横舍”之分。“直舍”即舍门直开,占地较小,舍内一间到底,“横舍”用地较大,门开于横直正中,舍内建有分间。解放前有相当贫困户居住。现境内无处可寻。
  建房习俗颇有讲究。无论盖什么房,都遵循一是破土,由泥师操作,选择早晨卯时,宅基地四周掏一下,另一人撒米,并请土地菩萨。二是奠基(下墙脚),俗称定磉,四墙脚放经佛,以保太平。三是上梁,择黄道吉日,栋梁由木匠钉银钉,挂银元宝,以示人丁兴旺,代代发财。请菩萨,求太平顺风。上梁掼馒头,办酒席以示庆贺。
  器用
  床 旧有“日半世,夜半世”之谚,故视床为家庭器用之主体。一般民户多用八脚床,系由两个四脚床架合成,俗称“大眠床”。式样有倚栏、卷帘、七弯等,床前设踏床,结实耐用,可资传代。民国初以四脚大床所替代,亦俗称大眠床。床前有踏床,按大眠床位置,靠墙一边放马桶,另一边放箱橱。单人睡者有四脚凉床、马头床,体积较小,俗称“小眠床”,贫困家庭以两条凳子加木板或竹榻作床。旧时民间还有籐床、铜床、铁床。现已多用高低床、席梦丝床。
  桌子 民间常用方桌,四周可围坐八人,俗称“八仙桌”。多置放在外堂(厅堂)。富户客厅设茶几、太师椅、搁几、净桌。旧时宴请宾朋,祀神祭祖必用。桌面由两至三块木板拼成,故祀神祭祖时摆桌有“横神直祖”之说。日常就餐用小圆桌,可围坐五六人,亦可十来人,用起来方便。若有喜庆还置大圆桌,可坐十二人聚餐。尚有四方桌,仅可坐四人者,称四仙桌,体积较八仙桌小,四周有抽屉,常置放于内堂,休闲时亦可作打牌、下棋娱乐活动之用。旧时灶间多用长板桌,制作简单,不加重漆,因桌身较长,可置放多种物件,方便实用。
  椅子 种类颇多,旧时木制者,有靠手椅、靠背椅、罗圈椅等。靠手椅、罗圈椅体积较大,用料质坚细,制作精良,多富家才配,配以茶几,置放于厅堂。一般民户用靠背木椅。境内靠山,除用木椅外,日常多用竹椅,其椅脚较低,便端坐,经济实惠,夏天用它具有凉爽感。20世纪80年代后,厅堂内盛行沙发(包括木头、弹簧沙发)。
  凳 旧时民用木制凳,以补木椅之不足,款式多样。有长凳、超长凳、短凳、方凳、圆凳之称,各有所长。如长凳与八仙桌配套,可坐两人,用红、黄颜色漆成,板面上描有水仙、兰花等花纹。超长凳与长条桌配套,一般放置祠堂庙宇,祭祀毕房族及香客聚餐之用,可坐7~8人。短凳,一般家庭用膳或休息时坐(独人凳),方便实用。方凳与茶几相配,用料讲究。圆凳做工精细,板面下有花纹雕刻,它与“独脚金鸡”大圆桌相配。还有供家庭搭架之用的马凳,供小孩坐的矮凳,富家厅堂里的瓷凳。
  灶 旧时民间家家均有砖砌大灶,以埋镬多少,称单眼灶、双眼灶与三眼灶。其中双眼灶为多。一般外灶镬身较小,便于日常使用,里灶镬身较大,以备节日或来客之需。镬边埋汤锅,饭成菜熟,锅水已热,可供洗涤,十分方便。灶肚前有灰仓,可积灰烬。灶边多置水缸,淀水以供食用。灶沟尽头设解水洞,便于废水流出墙外。灶上悬镬盖架,以搁置大小镬盖。20世纪80年代,有用煤球炉烧水做饭的,后陆续改用液化气。至今农村中还能见到大灶。
  灯 旧时民用主要是灯盏、烛台。盏以陶瓷、铁、锡制成,形式多样,但多呈直立式,上置油盏,盛油后浸以灯芯或棉线,点燃即可照明。烛台亦多用铜、锡、铁制成,式样不一,用以插烛。夜间出门用灯笼,系以竹篾作架,外糊白纸而成,呈圆筒形,内燃蜡烛,可挂可提。清末民初,煤油传入,始用煤油灯。其灯具初为铜制、无罩,后改进为玻璃制品上覆灯罩,光度胜于油灯。新中国成立初,横河米厂兼营夜间发电,横河街夜间始用电照明。1966年,大电网通入镇境,农村始有电灯。现村村通电,灯具种类繁多,吊灯、壁灯、台灯、床头灯,式样新颖。
  其他器具 旧时内房有衣橱、箱橱、幢橱、钱柜等。衣箱大多为板箱,少数富户用樟木箱、皮箱。翠屏山麓古有越窑,境内人们惯用陶、瓷器皿。家庭用的缸(米缸、水缸、粪缸),甏(酒甏、油甏、苋菜甏),甑(大小斗甑)等陶制品,碗、盏、盆、碟等,为瓷制品,富家用精制上品,贫寒家庭用粗糙大路货。瓷制狮子斗缸、瓷瓶为嫁女必备,此俗至今未变。竹制品有菜篮、羹架、淘箩、饭篮、蒸笼、筅帚、扫帚、畚斗等;竹制幢篮,每对有四格、六格之分,编制精巧,内外漆红,旁扎红绒,为送食品盛器,至今农村仍偶见使用。
  铁镬煮饭菜,铜壶烧开水,锡壶洒酒,锡瓶贮茶食,铜火熜取暖,沿习已久。现在,多被铝、搪瓷、塑料等制品所替代,做饭用电饭锅,烧水用电茶壶。但是民众尚有喜用传统铜锡器皿的。
  娱乐
  儿童游戏
  取线绷 棉纱线一根,两端打结。由两人在对方十指上反复钩套,可绷出“长竹竿”、“花被单”等多种形状。
  踢脚绊 四五人坐于一排,各伸双脚。推一人边数同伴脚尖,边念儿歌,歌曰:“踢踢绊绊,绊过南山,南山笔陡,河江煞燥,牛蹄马蹄一只(岭顶)缩进。”
  抢四方 可供四人以上玩乐。四人各占一屋角,但不得久占不动,须不时换占位置。其时,未占有位置者,可乘机抢占。
  勾板凳 板凳一条,两人各以中指勾住凳子一端,以将凳勾向自己一边者为胜。
  捉迷藏 一人蒙眼,以声音辨认方位,捉摸周围群儿,抓住谁,辨认正确,摘去蒙布,由被摸捉一位蒙上眼再玩。相传源于宫廷玩乐,后逐渐演变成民间儿童游戏。
  跳绳六尺许麻绳一支,双手各执一端,便由头顶回转于足下,且转且跳,俗谓“跳绳子”。有顺跳、倒跳、单人跳、群体跳等形式。
  跳皮筋 以橡皮筋连成索,两人各执一端不断甩转,跳者边跳边唱歌谣。
  踢毽子 铜钱一枚,铜钱孔中串入鹅毛管,缝入布内,上缀鸡毛,脚踢时毽子不能落地。玩乐人数不限,可单踢、双踢,亦可数人踢,花样繁多。
  老鹰捉小鸡 领头(队)人(扮作母鸡)带一群小孩(六人以上,扮作小鸡),每人手牵前面一个背后衣角,随着领头人转动而转动,另一人扮作老鹰随人群窜动而抓住时机捉任何一只“小鸡”,这种游戏在农村很盛行。
  撬棒棒 这种游戏,两人以上玩。取一块砖(或石),再取两根竹棒(或木棍),一根放在支架(砖)上,另一根手掘着,顺势往前一撬,棒飞向前方,然后量一下有多远,毕,另一人上,亦如前动作,最后几个人比谁远,远者取胜。
  打荞麦 两人玩,两人相对而坐,膝盖互相靠近,两手对两手,手面相伴,后两人手对叉相击,并口唱儿歌:“一箩麦、二箩麦、三箩开始打荞麦,霹雳啪啦、霹雳啪……”轮换几次。
  走牛角棋 棋布形如牛角,谓牛角棋。两人对弈,一方取大子1粒,另一方取小子2粒放上方。大子先走,小子后走,每走一次准走一格,若小子方把大子方赶入牛角尖为赢,若大子回到小子位置为赢。
  走西瓜棋 棋布形如西瓜,谓西瓜棋。两人对弈,各6颗子,以包围对方棋子,使其无一步可走时,即可吃掉被围棋子。最后以吃完对方棋子者取胜。
  走粪缸棋 两人对弈,一方执16个小子,一方执1个大子。下法:大子先走,大子遇小子两颗中间可挑担吃对方子,以不被小子赶入粪缸底为胜,小子则把大子赶入粪缸底中间为胜。
  儿童游戏还有:跳房子、斗牛、拿子、打弹子、丢蚬壳、丢铜钱(板)、飞纸鸟、括三角、括纸牌、玩敲勿死等。
  西瓜棋
  糞缸棋
  成人娱乐
  看社戏 为旧时农村主要娱乐活动,多在农闲(春节、秋收后)或各地庙会时举行。境内凡有庙、祠多有戏台,有演一日或演三日三夜者。遇到庙会,一般要选择旷野处,临时搭戏台,也有河上搭戏台。彭桥庙会自解放前延至新中国成立后,每年十一月初五前后,共五天物资交流会,在西街、东街、南街搭台,称“草台”,故亦称“看草台戏”(即散戏)。演戏时,各路商贾云集彭桥河南河后。周围村民多邀朋请友,呼亲唤眷,相约看戏,如度节日。
  斗牌 形式甚多,有牌九、铜宝、接龙、搓麻将、掷骰子、玩纸牌等,但玩乐不当,常多沦为赌博,甚至由此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者,败坏社会风气。
  猜谜语
  猜谜语是境内多少年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老少皆宜。无论是家庭休闲、劳动间歇,佳节喜庆,还是亲友聚会,学生班级活动,常有一项猜谜活动。一个个趣味盎然的谜语或是贴在墙上,或是写在小纸片上,任由人们去猜。猜谜实在是一项有益又有趣的活动。影响最大、最普遍的猜谜活动要数元宵节猜灯谜。旧时谜语就写在一盏盏精巧美丽、形态各异的灯上,既赏灯又猜谜,给元宵佳节增添了乐趣。
  民间保健
  防病防毒 旧时家有产妇,必在产房门口挂红布,以示此系“红房”,闲人免入。产妇月内不得出产房,不洗浴冷水,在太阳穴贴头风膏药。幼儿出天花、痘子,须头包红布,以示告之邻家,莫让儿童接近。端午以雄黄酒喷洒居室,以防病毒。丧家出殡后,必通室打扫,于门外烧烟堆一个,送殡归来,须跨越烟堆方许入室,亦有杀菌防病之意。夏日喝茱萸茶,以防中暑。中暑俗称“发痧”,民间常取扭痧、刮痧等土法,颇有效验。更有“敷”、“炙”等“冬疾夏治”土法,多以蒜头、鹅掌草等捣烂,端午或三伏敷于病人某部位,或在穴位铺以艾线,燃火以炙,对于治疗咳嗽哮喘、肩周炎等疾病,常见奇效。
  土方土药 民间历来重视土方土药,俗有“草药一味,气煞名医”之谚。常见常用者有:挼芋梗以治蜂螫;搽酱油以疗轻微烫伤;喝醋以化骨鲠;喝童尿以散瘀血;贴车前子(或大青叶、五爪金花)以疗浓疮;悬葱于灯旁以驱飞蛾;铺楝树叶于席下以避蚤虱;庭前屋后遍植凤仙花以驱蚊蝇。
  第二节 生产习俗
  旧日时,境内生产习俗有的有浓厚迷信色彩,今多废除。
  农业生产 旧时农历正月十四日夜,农家用火把照田间,除一岁虫害,名曰“打蝗虫”,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正月十四打蝗虫,我家田里没有虫,别人家田里……”
  立春前后,境内山民请山公山婆,在地上撒一畚箕草木灰,祈保丰收。
  清明浸秧子(稻谷),浸缸里插上杨柳枝,催种子早发、快发、茁壮生长。秧子谷播入秧田,在田头立稻草人,戴破帽,执破芭蕉扇,系响铃,随风飘动,驱赶鸟雀。
  拔头秧要择吉日请田公田婆,在田头设供,焚香烛,放鞭炮,饮开秧酒,俗称“开秧门”。下田拔秧,两手掸秧上露水,擦手背,以防伤筋。
  谷雨关山门,不再上山砟柴。
  夏秋之际,久旱不雨,各礼拜社团联名,迎请龙王,祈求降雨。先将庙内龙王抬出龙王庙,曝晒数日,谓之“晒龙王”。然后随銮驾抬至邵岙龙潭,以香火接引“龙种”。是时,庞大的迎神队伍,以大纛旗开导,有老者执香火引路,继以各社社旗,锣鼓十幡,龙王銮驾,各社“布龙”殿后,浩浩荡荡,路经社属各村,在晒场舞龙,迎至街上(彭桥、乌山、横河),求雨告毕。
  畜禽饲养 旧时境内畜禽饲养也有地方习俗。养母猪要请猪栏菩萨,出售仔猪亦要在猪栏前设供、点香烛、烧纸元宝。
  孵鸡、鸭、鹅忌搅动粪缸七天,以免“盘头”(孵不出)。孵出后把蛋壳倒入粪缸,以告孵化成功。
  第三节 岁时习俗
  境内岁时习俗,历史久远。岁时习俗中,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节日,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等时令节日。民间信仰又有花朝节、浴佛日、狗浴日、彭祖诞、观音成道日、火神诞、灶神诞、社火、祭社、谢年等民间信仰以至迷信诸节日,新中国建立后多已废弃,或已少见,此外还有吃露天米饭等习俗。这些节日、习俗,其性质不同,变易情况各异,为便于查检风俗史实,均纳入一年四季依次并记为岁时习俗。
  春
  春节
  农历(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民间仍称之为新年。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嗤、嗤、嗤”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嗤嗤响,今年闷声大发财。”并立即补放一个。开门后家家接神祭祖,接神供以三茶六酒,桂圆枣子,祭祖不供肴馔,只供汤圆数盅。
  大族、大户人家供奉祖先遗容画像于祠堂或中堂(堂前间),一般悬五代之内的祖宗像,称为“供帧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绘像皆金冠紫衣)”,均同义。祖宗神像每日须点蜡烛一对,至正月十八落像。有的宗祠族规,男子16岁才能拜祭,女子不得拜祭。由轮着当办者分发香饼一双。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除夕夜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在幼者枕头底下,故谓“压岁”。
  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赤豆、年糕,寓意团团圆圆、年年高升、年年有余。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让家庭主妇休息。忌讳颇多: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畜、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初二起,亲友递相邀饮,俗称“做人客。”往往先近亲,后远亲,由亲及疏。谚云:“新亲如霹雳,老亲挂上壁”。客须携果品、糕点之属作为礼物。糕点往往以大草纸包裹,一端宽阔,一端尖削,形同斧头,俗呼“斧头包”。主人除以酒宴款待外,还须备礼回送,称“回盘”。现今生活日趋富裕,礼品多用参燕补品、名酒名烟,“斧头包”已不复见。
  自正月初一至初五,谓“岁假”(五日世界)。市上商店休业。凡有丐者上门,概予布施。至初五,市肆祀财神,悬旌开业,称“开市”,商店请“财神”祈求发财。民间亦于是日祭祖,谓“祈新年”。正月逢八(初八、十八、廿八),境内有信“拜仙姑”习俗。尤其是头八夜最兴旺,先斫一根三叉形柳树,扎成稻草人状穿上衣裳,画好面谱,称谓“仙姑”,放在榛槭笆埭旁,天黑后一老者点香烛请来,配上两位年长妇女,各自挽住仙姑一只脚,摆上两张八仙桌作案头,老者为主持人,遇人问财相,遇事问年成,以讨人和事吉利。据《余姚六仓志》载:“是日,农民望晴占岁,谚云:头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种成,三八晴好收成。盖指初八、十八、二十八日云。”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因是一年中最早一次月圆,故又称上元节。十三日为“上灯夜”,十八日为“落灯夜”,其间为“灯节”。有的地方办灯会、演“灯头戏”。祠庙和民家悬灯,称“灯祭”。灯的花样纷呈,较佳者有十二月连环走马灯,较多者为兔灯,意示“玉兔伴月宫嫦娥”,以慰嫦娥之寂寞。
  十三日为一灯日,上灯夜,兴吃黍粉汤圆。十四夜,有“烧蝗虫”习俗,儿童手提纸灯遍照屋角、墙角、灶下等阴暗处,有的手持小铜锣,边敲打边吆喝:“嗄去,哒去,赶到田野喂草籽!嗄去,哒去,赶到深山去吃烂番薯!”是日,农家在田头、田塍点火烧野草“驱邪”,俗叫“驱蝗虫”。此为岁时习俗和农业生产除虫害相结合的一种习俗。
  元宵夜闹花灯、猜灯谜、放鞭炮、吃汤圆,有的办灯会与演社戏相结合。30年代后,灯会渐少。70年代末起,有的团体举办彩灯展览,民间有孩童提灯活动。
  立春
  农时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如遇到与正月初一同日则称“重春”。明、清时,知县于先一日以彩仗迎春。当天,县官从县衙至社坛祭芒神、土牛,然后下田扶一下犁把,举行试耕仪式,以示劝农,重视农事,祈求丰收。届时,雇一名乞丐,饰以官服,让其坐在翻向的八仙桌上,由兵役抬着,跟在知县后面,称为“春官”,故俗谚“叫化子做春官,亦有一日”。民国时,此俗已废,此日,各家以米粉作春盘、春饼,饮春酒,谓之“接春”、“闹春”,祈求好收成。现在的春卷,相传系春饼演化而来。这天忌打破碗盏,以期太平。
  乡间还有送《春牛图》习俗,丐头肩背褡裢、手持青铜小牛,唱门报春,进屋后,以青铜小牛在米缸、谷仓左右各绕三圈,边绕边唱“黄龙盘谷仓,青龙盘米缸”吉利话,并挨户送木版印刷的《春牛图》。图中心绘有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或手牵牛绳紧走,或看牛在吃草,四周环以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日子和潮水涨落时辰,相传以此可预卜当年农事的忙闲。农户对报春者酬以钱、米或年糕。新中国成立后渐废,近又复见。
  花朝节
  二月十二日,俗称百花娘子生日,古称花朝节。少女用绸缎缝作(内塞棉絮)百花娘子布人孩,谓可望像百花娘子一样美貌聪明、会绣百花。是日,妇女停止刺绣和针线生活,并烧香点烛膜拜供在桌上的绣花绷子。清代,母亲为女儿缠足、穿耳孔,有择此日者。
  行礼拜
  二月十三至十九日,迎观音礼拜,境内河东新庙、乌山庙、柯城庙、彭桥庙、河北新庙等均拜礼拜。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菩萨生日,此日乌山庙礼拜气氛最为热闹。
  清明
  农事节气与习俗相融合。旧时,各家的门、窗,插、挂杨柳,妇女头发簪柳梢,小孩头上戴柳圈,寓“思青(亲)”意。俗谚“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清明绿门插柳,先后十日各家祭墓。据《余姚六仓志》载高翥《清明日对酒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境内习俗重祭祀,尤其以上坟祭祖、做清明羹饭为重,海内外游子多归里上坟。旧时,上坟节令食品为艾青麦果、艾青饺、腩糕、来锦汤团,并担牲礼祭祖,富家还雇吹鼓手吹打。上坟时清除杂草,铲新土压坟顶,插上挂有纸球的筱竹梢,以示后代子孙已尽孝祭祖,同时亦寓意祖宗保佑全家平安、兴旺发达。祀毕分香饼给当地农家,以期照顾坟墓。除墓祭、家祭做清明祭日外,有祠堂田(亦称太公田)的大族还有祠祭,由各房轮值,当办者按菜谱置菜,请族人吃清明“上坟饭”。
  新中国成立后,扫墓寄托哀思仍沿袭,做上坟饭、烧纸钱、送花圈,以缅怀祖先。
  夏
  立夏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系夏季开始。旧时,乡间以鲜大豆、鲜蚕豆、健脚骨笋、新大麦、米等烧吃露天“五色米饭”,称吃“立夏饭”。用茶叶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以挂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是时,习俗要吃“健脚骨笋”,用野山笋烧煮,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身体健康)。再是吃软菜(音虞菜),说吃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软菜一样光滑。
  有立夏秤人习俗,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是日,忌坐门槛,谓这天坐门槛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旧时母亲择此日为女孩子穿耳孔,穿时一边哄孩子吃茶叶蛋,当孩子张口咬蛋时即一针捷穿。也有为家养猫儿穿耳孔、扎上红头绳的。
  新中国成立后,吃立夏蛋习俗仍行。长辈用彩色线编织蛋套挂悬孩子胸前,吃健脚骨笋者亦不少。
  浴佛日
  四月初八,传为释迦牟尼生日,旧时信佛者去庵堂寺院拜佛、买鱼放生(放于寺内放生池)。此日,又谓牛生辰,耕牛休息放耕,农家以老酒、鸡蛋喂牛食。
  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亦称端阳,乡间称“彤红”。各家门框上挂菖蒲、艾草、大蒜头,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悬于床与放入水缸中。相传是日为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身亡的日子,为纪念屈原,民间有悬香袋、吃粽子、吃花糕与骆驼蹄、赛龙舟的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馨香溢世;粽子,原为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后演变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舟,则表示竞向营救屈原。此日,药铺结清赊账,并向老客户赠雄黄、香料粉。民间姑娘忙于制作虎形、人孩形、鸡心形、粽子形、菱形、绣球形等各种色彩的香袋,内塞棉花掺入香粉,系以五色线,挂在孩童胸前或悬在床帐或摇篮上,谓可驱邪。此日各家均裹粽子,吃面食花糕。午时有喝雄黄酒解百毒习俗,先将雄黄老酒晒在太阳下,并掺放切细的菖蒲根,每人啜一口,谓可解毒。又有喷雄黄老酒于屋角,亦有倒写“蛇”字贴壁上。乡间还有吃“五黄六白”习俗,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称“五黄”;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猪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旧时习俗,女婿多备“端午担”礼送岳父母家,少者四色,多者八色,其中鱼要成双,并多为大黄鱼,鹅头颈涂红颜色,路上鹅叫得越响越好,说越叫越发,称“吭吭鹅”。
  新中国成立后,端午节吃粽子、小孩挂香袋、悬蒲艾仍盛行。近年,未婚男青年(俗称毛脚女婿)向女方家中送端午节礼品花费趋重。
  狗浴日
  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又称“晒书节”,传为龙王晒鳞之日,届时民间多晒衣物。老人晒寿衣,士人晒书籍,僧道晒经卷,谓是日曝晒衣物,可防蛀。俚语“六月六,黄狗猫汰浴”。此日养有狗猫者,牵狗抱猫于河中洗浴,谓可避虱蚤。大人为孩童洗浴,谓可免病痛,小孩会像狗猫一样易养易长,无痛无病。此日亦有为刚学步的孩童“斩撩脚纱”,由肖虎的成年人持刀斩断放在地上的草绳,扶孩童开步跨过草绳,再由一个肖龙的成年人在后面吹着吹火管,意为斩掉撩脚纱,以后脚劲好,走路不会跌倒。
  彭祖诞
  六月十二日,相传为彭祖生日。彭祖寿高八百,旧时谓是日做寿材、裁寿衣,可讨“长命百岁”彩头。
  观音出道日
  六月十九日,相传为观音成道日。旧时寺庵大作佛事,善男信女朝拜者络绎于途。
  秋
  七夕
  七月初七,传说天上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民间称“乞巧节”、“汰头节”。旧时妇女于此日采摘槿树叶揉成汁液,放入水中洗头发,相传织女用槿叶汁洗头,故头发乌黑。是夕,小女子穿耳,其大者绣绷取乞巧。妇女陈列瓜果于月下,乞求得到织绣技巧,在月下以线穿针,以能穿过且穿得快者为“得巧”;仰望星空,认准一组七颗星,连念“锁星犁星,七簇扁担稻桶星,念过七遍会聪明”,一口气念七遍,成者谓乞巧。亦有以三条长凳搭桥,两条相接,另一条搁于上端,少女相扶走过凳子,称七女“走鹊桥”。
  在此季节,男子有吃“童子鸡”习俗。农民于此时挑新鸡娘上市卖,每只一斤至一斤四两,论只出售,价稍贵。鸡的煮法与平常不同,用陶罐放在镬里炖,用早稻草烧,烧完三脚(撮)即可。吃法亦异,要一人吃一鸡连鸡汤喝光,谓可滋补。
  新中国成立后,牛郎、织女相会的神话故事仍广为流传,“乞巧”活动已不行。
  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是日,各家设馔祭祖,做七月半祭祀日。并斋野羹饭,醵资放焰口,即“盂兰盆会”,在村外搭台演目莲戏,以飨无家可归的亡灵,超度游魂。新中国成立后,此俗渐废,但民间做七月半祭日,至今仍盛行。
  地藏王生日
  七月三十日夜,相传为地藏王菩萨生日,平时地藏王闭目不开,此夕人间插地藏香才开眼。天将昏暗,各家在屋檐滴水处插上三炷香,一对燃烛,以净茶供祀,祈求布施法水,供毕用此水洗眼,谓可眼目清亮,夏天不会患红眼睛病。同时各家儿童沿石板缝或在泥地上插地藏香。此夜禁忌:不可在地上倒水,不可随地小便,不可跨地藏香行走。次晨清早,儿童竞拔香梗,拔多者示为本事大。此俗,新中国成立后渐废,民间插地藏香偶有所见。
  灶神诞
  八月初三,传为灶神诞。乡间以新早稻米磨粉,渗以早稻草灰汁,加糖,做成半圆形米粉团蒸熟,叫灰汁团。掏新种芋艿做菜,祀灶神,俗称“尝新”,亦称“开芋艿门”。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个大节。“中秋月最圆,亲人都团圆”,合家和睦,共吃月饼,相聚赏月。中秋,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演变成赏月、团圆的风俗,“月是故乡明”,使旅外游子思乡归里阖家团圆。节前亲友互赠月饼,以祝“人月双圆”。是夜月色倍明,家家吃月饼、水果。是日回娘家的媳妇,须于节前赶回夫家团聚,故中秋又称“团圆节”。
  新中国成立后,每逢中秋,各家团聚、吃月饼,亲友间亦互相馈赠月饼。一些团体举行联欢活动。
  重阳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农历九月初九,故称重阳,亦称重九。重阳节时值仲秋,天高云淡,历来有“九九艳阳天”之美誉。重阳节的敬老风俗,一直流传至今。重阳登高,始于东汉,明代当地人竞登陈山。横河人称重阳为“重娘”,出嫁女儿带礼品回家探亲,以示敬老。是日现定为“老人节”。
  观音成佛日
  九月十九日为观音菩萨成佛之日,善男信女忙于到寺庙做佛事,祭拜观音,愿观音菩萨保佑众生。
  冬
  冬至
  为一年中之大节,谚称“冬至大如年”。且诸多事情皆以冬至为起点。农历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后106日为准,谓“冬至百六是清明”。《九九歌》也以冬至起算为头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记季节变化。民间更有“冬至月初,石板冰酥;冬至月中,赤裸过冬”之谚。是日,民间禁忌繁多,忌讲不吉利话,忌争吵,忌打碎盘碗。凡已出嫁之女,是日不得在娘家住宿,必须返回夫家。家家祭祖,称“做冬至祭日”。旧时宗族择此日让亡故族人神主进祠堂,三五年一次,也有长至十年一次者,称“进主”,在祠内演戏祭祖,颇为隆重。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废,但冬至日对亡故亲人坟头祭扫之俗仍存,还在坟上加土。民间还选冬至动土(挖土)做新坟。是日,做粳米饺子,称冬至饺,为祭亡故亲人。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夜“祭灶”,亦称“送灶神”。灶神神祇相当于16开纸张大小,上部绘一座宫殿,书“广德宫”;中间为神像,像下有五个小孩捧铜钱、元宝,寓“五子登科”、“招财进宝”意;左右联谓“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相传灶神每年于十二月二十三日夜上天向玉皇大帝奏陈一家善恶,至除夕夜返回,奉旨赏善罚恶,或赐福或降灾。祭灶用净茶两盅、饭两碗,供“祭灶果”,尚有纸摺神马,焚香燃烛。相传灶神曾向玉皇大帝状告酒神,浪费民间粮食。一次玉帝下凡,畅饮人间美酒后,感觉酒味醇厚,判灶神错告,罚其永远不得享酒。祭灶果数量虽少,但有红、白橘红糕,麻球、金枣、寸管糖、脚糖、白交切、黑交切等8色,相传为使灶君尝到甜头,掩住他的口。为让灶君奏本玉皇大帝时多讲本家好话,求得来岁保佑。祭毕,将旧的神祇和纸马焚烧,谓“送灶”,祭灶果则由孩子分食。延至除夕夜,换贴新的神祇,称“接灶”。
  谢年
  岁终祀神,又称送年。岁时节日以夏历年节为大,谢年是一年中祭神最隆重的一次。民谣云:“(腊月)廿三送送灶,廿四掸掸尘,廿五、廿六长年忙工赶出门,廿七来啷勿是人,廿八、廿九谢年用三牲,三十守岁到天明,迎来(正月)初一是新春,正月头上闹盈盈。”从十二月中旬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制备新衣新鞋,做年糕等,渐露过年气氛。谢年前先要大扫除,俗称“掸尘”,对祭神用的器皿用水冲涮干净。家庭男主人即主祭者要沐浴更衣。各种禁忌甚多,祭神活动均要男性操办,女性只能烧火和谢年后洗碗盏。谢年日子,一般拣在除夕前一两天。有钱人在中堂用八仙桌、净桌作供案(置桌逢横向)。桌上祭器有“镴制五事”。供有“三牲”或“五牲”,即雄鸡(公鸡)、雄鹅、猪头(称“利市头”或整刀肉)、羊肉、活雄鲤鱼,放置木质红漆祭盘中,尚有五色蔬菜(粉丝、香干、豆腐、油豆腐、芋艿亦称金、木、水、火、土),送年汤团12只(闰年13只),年糕1盘。各种供品寓意全福、发财、年年高升、年年有余之意。三盅茶、六盅酒,酒一壶。当天色刚暗时,点燃写有金字的红烛一对,主祭者三跪九叩三上香,屏声静息,祈神降福,俗谓“闷声大发财”。祭毕,烧香、烧泰宝及经佛,放爆竹。
  除夕
  岁末,叫“过年”。除夕,称年三十夜,月小称廿九夜。旧时“过年”,多祀神祭祖、祈求吉祥。大门上换上新门神、春联,房门贴和合两仙,农家谷仓亦贴青龙纸。此夕,送年祭祖。祭毕,全家欢聚,畅吃年夜饭,但对餐桌上的全鱼多不动筷,留至新岁,寓意“年年有余”。餐毕,长辈分“压岁钱”给孩子,压于枕下。此夜,主妇要把次日(正月初一)需动刀的食物切好,地也扫好。扫地时要从外面扫进里,边扫边说“元宝滚进来了”,将畚斗里的垃圾倒在火缸里。扫地毕,洗净扫帚,柄上放汤圆,曰:“分岁”。在卧室用米筛搁凳上放酒、菜、饭,祀床公床婆,祈求小孩终岁平安。农家还在地头祀“田公田婆”,牛栏、猪舍、鸡笼祀各神,祈求五谷丰登,家畜平安。请灶神除夕夜下界,清点名册,故媳妇须在夫家过年。此日,各家水缸都要挑满水,米缸盛满米,置如意年糕、两碗送年米饭、十二个送年汤团于米缸内,谓之缸缸满、甏甏满。各室点灯,大户人家高烧明烛,通宵达旦,有的燃一斤重的龙凤烛,从日落点起至初一日出止,谓之“接光”。信佛妇女吃素、坐夜待晓,或径至祠堂、庙宇坐夜“守岁”。
  新中国成立后,过年依然隆重。各家打扫卫生,筹办年货。除夕晚合家聚宴,近年饭后观看电视,多不出门。长辈分给小孩“压岁钱”,数额趋增。除夕过十二点,鞭炮齐鸣迎接新岁。
  第四节 礼仪习俗
  境内历来注重礼仪,对婚丧、寿诞、生育、交往,习俗甚多。仅对其中具有地方特色者,作简要记述。
  称谓
  戚族称谓 叔叔:父之弟。
  太爷爷:曾祖父。 婶婶:叔叔之妻。
  太娘娘:曾祖母。 丈人:岳父。
  爷爷:祖父。 丈姆娘:岳母。
  娘娘:祖母。 亲家公:姻翁。
  姑婆:祖父之姐妹。 亲家母:姻媪。
  姑丈公:姑婆之夫。 老公:丈夫。
  爹爹:父亲(亦称爸爸、爹、阿爹)。 老婆:妻子。
  姆嬷:母亲(亦称妈妈、娘、姆妈)。 公公:丈夫之父。
  伯伯:父之兄。 婆婆:丈夫之母。
  大姆嬷:伯伯之妻。 媳妇:儿子之妻。
  哥哥:弟妹对兄之称谓。 姑娘:丈夫之姐妹。
  弟弟:兄姐对弟之称谓。 外公:母之父。
  姐姐:次女次男对长女之称谓。 外婆:母之母。
  妹妹:长女长男对次女之称谓。 舅舅:母之兄弟。
  堂兄弟:叔伯之子。 妗姆:舅之妻。
  堂姐妹:叔伯之女。 太公:曾祖父之兄弟。
  表兄弟:舅舅或姑母之子。 太婆:曾祖母之妯娌。
  表姐妹:舅舅或姑母之女。若系姨娘 伯公、叔公:祖父之兄弟。之儿女,则为“姨娘表兄弟”或“姨娘表姐 伯婆、叔婆:祖母之妯娌。妹”。 社会称谓
  姑母:父亲之姐妹。(亦有比父大 作头:对工头、役头、领班之称谓。的称妈妈,比父小的称阿伯) 先生:对塾师、学校教师、店伙之称
  姨娘:母亲之姐妹。 谓。对从事以下职业者亦称先生:卜卦、
  姑丈:姑母之夫。 郎中、账房、朝奉、道士、算命、看风水。
  姨夫:姨娘之夫。 同志:原为革命志士相互称谓,后
  姐夫:姐之夫。 发展为相互之间一般称谓。
  妹夫:妹之夫。 老板:对经商、办企业者的称呼。
  嫂嫂:兄之妻。 小姐:对青、中年女性的尊称。
  弟媳妇:弟之妻。
  婚俗
  旧式婚礼
  旧式婚礼过程繁复,耗时费财。夫妻结合,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人不能作主,直至洞房,才能相见。男女结婚,须经问卜、吃茶、过书、发聘、搬嫁妆、迎娶、闹新房等程序。
  旧时结婚仪礼,从古代“六礼”(一纳彩、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男婚女嫁,“人道之始”。境内旧时婚礼同姓禁婚,表亲不忌。正娶婚仪,“匪媒不得”。男女双方皆重门当户对。
  提亲 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年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下,以测神意。如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情况,则请算命者“排八字”,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旧时有人迷信所谓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定亲 定亲前议亲,议亲始议“小礼”,在买卖婚姻年代均讨价还价。一般“四样红”或“六样红”(绸缎衣料四至六件),金戒指两只、金耳环一副;聘礼,银圆或稻谷,尚有老酒数目不等,女方回礼一般定亲戒指一只作为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帖,女方送回帖认可,俗称文定。继文定后择吉迎娶,由择日店拣结婚的日子。亲友送礼,婚礼多是现金,送嫁礼多为绣花或绸缎被面、被头或日用器物。
  成亲 成亲前,新郎拿着大红纸请帖,请长辈亲友吃喜酒。成婚前2~3日,男方须送女方“望娘盘”,用六格或八格头幢篮担。内有鸡、鹅、猪肉、羊肉、鱼等及黄酒一担,或发折杠钱。男方遣人至女方搬嫁妆,女方置嫁妆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旧时新娘出嫁的嫁妆由红橱、红箱、红桌、红凳、红桶等组成,其颜色彤红一色,又叫红妆。富家发嫁妆队伍绵延数里,故称为“十里红妆”。俗话说:“结婚一时,用上一世”。因此,每个在结婚时都很重视置办嫁妆,视作买田建房之后的又一件大事。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元,俗称“压箱钱”。嫁资搬到男方,亦先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看嫁资”。由阿婆取女方钥匙包开箱,俗称“掏箱”。
  安床 伴郎 迎亲前择好日子,由四位“全福”(即父母双全)的人装床、张帐子,不能说话,称“安床”。婚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拎出尿瓶”。
  享先 婚日五更时辰,男家以全副猪羊或五牲福礼及果品,在厅堂供祭“天地君亲师”,俗称“享先”。早餐兴吃“享先汤圆”。
  迎娶 是日上午发轿迎娶,以镜子借烛光照轿内,谓之“搜轿”,以荟香火熜在轿内焚熏,谓之“驱邪”。起轿4人抬,前有“堕民”吹打乐队,转弯鸣锣,过桥放炮。至女家设宴招待。后等新娘上轿,“堕民”数次吹打,谓之“催轿”。新娘起床梳妆、穿戴,谓之“开面”。新娘吃“上轿饭”后,以红绢遮面至中堂拜天地、祖先,由兄长抱上轿。轿转数圈,“堕民”撒把米,泼碗水,俗称“嫁出了囡,泼出了水”。轿离家门,娘坐中堂哭泣,讨彩,谓之“哭轿”。旧时境内闺女出嫁均坐花轿。花桥分珍珠轿和板轿,花轿俗称“大红花轿”。制作花轿,用朱漆泥金,犹如一个黄金造就的宝龛,周身雕刻着天宫赐福、麒麟送子、魁星点状、八仙过海、和合神仙、渔樵耕读、金龙彩凤、榴开百子、喜上梅梢等图案,轿沿上挂着铜铃和花珠的红绸飘带。这种花轿称万工轿,金碧辉煌,流光溢彩,耀眼夺目。花轿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坐花轿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迎亲日,花轿出门,以净茶、四色糕点供“轿神”。新郎不到岳父家迎亲,以喜娘(送娘)为使者持名帖前往。放铳、放炮仗,大红灯笼开路,沿途吹吹打打。
  拜堂 花轿进门,男家奏乐放炮仗迎轿。由男、女双方喜娘(堕民嫂)扶新娘出轿。新郎由一童男执其袍角随主婚人、证婚人步入中堂,谓之“搀郎”。新娘由一童女扑蛋粉,谓之“添妆”。接着主祝者(由一个十三、四岁小儇)读“祝文”,新郎新娘拜天地。主婚者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
  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五只,也有十只,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意谓“传宗接代”、“五代见面”。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或幅撑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福如东海”。
  婚宴 是夜,举行婚宴,宴请宾客。“好日,请吃酒”俗谓喜酒(酒席),分为女方家中午为好日喜酒(婚宴),男方家晚上为好日喜酒(婚宴)。酒席置办按家境经济状况而定,有八围筵(有8冷盘、10热菜、2点心)、十二围筵(12冷盘、12热菜、4点心)、十六围筵(12冷盘、12热菜、4点心、4水果)、廿四围筵(以12个拼盘每个2菜制作,用“独脚金鸡”大圆桌,先12大拼盆冷盘发出,然后依次搭配为四盆小炒加四盆点心,12大碗加小碗热炒。顺序为:1.三鲜(即头汤);2.全鸡;3.四小碗热炒;4.烧河蟹;5.热炒;6.全鸭;7.鳖;8.鳗;9.鲥鱼(蒸煮);10.炒黄鳝……最后一碗开洋汤。
  男方办的婚宴(酒席)最隆重,俗称“吹唱酒”,酒饮状元红,菜多鸳鸯名,乐奏“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新娘须逐桌为每位斟酒,场面热闹非凡。新娘入席前,伴娘执酒壶,先至庭前檐下向天地敬酒,再至中堂向祖先敬酒。婚宴至菜肴羊肉端出,向宾客敬酒。宴毕,眷属按辈份大小依次就座,由姑娘或妯娌陪同搬茶。新娘行“拜见礼”,凡长辈赠红包给新娘,俗称“见面钱”;新娘与同辈见面搬茶作揖讲吉利话;新娘遇小辈拜见搬茶时,新娘亦赠“见面钱”给小辈。搬茶毕,新郎新娘与众亲友共入新房,新娘敬烟、递糖果。是时,男女老幼均可逗趣新娘,直至深夜。当夜待新郎、新娘熟睡后,还有“抄房”的习俗,谚云“三日无大小”,谓之“闹新房”。婚后第二或第三天,新郎新娘去娘家,拜望岳父母和爹娘,当日午后回家,谓之“双双过门”。
  满月 新婚满月,岳父母家遣人送礼品一担,谓“满月盘”。送礼金若干,可供婿家一桌酒席。
  旧时贫富悬殊,以上所述系富庶和中等人家。至于贫穷人家则用红纸剪个双喜字,墙上一贴,一对花烛,一顶蹩脚花轿,便拜堂成亲。办一两桌酒席,邀至亲共宴即毕。
  时尚婚礼
  新中国成立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男女婚姻自由,婚礼从简,吃些糖果,或办酒数席,家人亲友欢聚庆贺。迎娶不用轿,有的以船代之,亦有步行的。70年代以后,偶有旅行结婚,迎娶婚礼亦较简单,但是聘金彩礼、女家妆奁日见增多丰厚。8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兴起迎亲坐轿车,高额聘礼,大操大办酒席,讲排场、比阔气之风重新滋长。有些农村旧式婚俗,有所抬头。
  生育
  境内旧俗视传宗接代为头等大事,故生育习俗中重男轻女严重。
  孕期
  避鱼 妇女婚后怀孕“有喜”,称“避鱼”,境内“鱼”字读音“衡”,谓鱼有腥气,孕妇闻之呕吐,故要避之,实为妊娠反应。娘家得悉女儿怀孕,送肉、鸡、果品及孕妇想吃食物,公婆、丈夫更是关怀备至,谓不然生出孩子会“馋唠”(贪吃),俗称“掩耳朵”。
  催生 临产月份,娘家送“催生担”,有婴儿穿的黄棉袄、黄夹袄、黄布衫、涎兜、大衲、横衲、夹衲、单衣、毛线衫、斜襟衫(不缝下襟、露毛边),黄色衣裳寓皇子皇孙(旺子旺孙)。食品有鸡蛋、长面、红糖、枣子、花生、桂圆等。旧时还以产妇动态卜生期,送催生担者见孕妇立着,说快要生了;坐着,认为还会生。把催生衣物扎成包袱,从窗口掷到孕妇床上,以包袱朝向来卜男女,包袱朝里卜生男,朝外卜生女,故称囡为“朝外货”。
  孕妇禁忌 旧时禁忌甚多,忌坐门槛,坐了会招致难产;忌看别人砌灶,否则小孩生下会缺唇;忌食生姜,食后生下小孩要叉指头;忌看蛇,否则生下小孩要伸舌头;忌拿吊着的饭篮,否则胎儿将会脱落;尤忌跌跤,谓跌一跤,胎儿脐带要在头上缠上一圈,缠多了胎儿会缠死。
  分娩
  产妇做产称“做生姆”,多在原来卧室,亦有另设于空屋杂间。旧日时称产房为“红房”,男子不可入。产桶叫“高脚桶”,又称“子孙桶”,为上下两层。接生婆称“守生婆”,守生婆进门先拜“灶君”,祈生育顺利。未推行新法接生前,产妇临产,多由阿婶抱住,守生婆接生。遇到难产时,行迷信一套,将缸缸甏甏、大桶小桶的盖子揭开,橱、柜、箱子、抽斗打开,谓能使产妇开大“产门”生下婴孩;有的要产妇使劲吹“吹火管”,谓能运气催生;有的放炮仗,以响声震生;亦有焚香祈求祖宗保佑。故旧时妇女做产有“一只脚在棺材里,一只脚在棺材外”之说。产妇眠床下往往放着一只藏“胞”的“胞翳甏(瓶)”,内用稻草灰、生石灰为垫覆,使之入藏。婴儿出世,即向近邻或亲友送糖面,称“落地面”,有的加红鸡蛋两只。外婆家送“生姆羹”(贺生担),亲友亦送婴儿衣着用品和鸡蛋、糖、长面等食品。
  产后
  头口奶 谚语“头口奶要吃好”。婴儿吃头口奶,亦称“开口奶”。旧俗不吃母奶,向邻近年轻健康的喂奶妇女去讨,而且男婴须吸女婴的母奶,反之亦然。在喂头口奶前,一般先喂一口黄连汤,谓先苦后甜。讲究者将肉、鱼、酒、糖、状元糕分别制成汤,各置小盅内,用手指蘸涂婴儿小嘴,口念:“吃了肉长得胖,吃了糕长得高,吃了酒福禄寿,吃了糖和鱼,往后生活甜蜜又富裕。”婴儿第一件衣裳要穿婆家的,而后始穿外婆家送来的衣裳。
  解魇 婴儿出生七天内,家人在产房内用米筛搁在床前方凳上做“解魇”,点燃烛,供花生、豆腐、素鸡、豆芽等素食,并用12只酒盅满盛糯米饭,饭上各放一小块黄糖,祈婴儿日长夜大,亦称“还落地福”。祀毕,将糖盖糯米饭给邻居孩子分食,以祈婴儿长大和孩子们和睦,故叫分“笃眼盏”。产妇在生姆月禁忌照镜子、动剪刀、晒太阳,且不出产房门,茶饭点心送到床上,故亦称“生姆月”。
  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月,外婆家送来“满月担”,有肉、鱼、鸡等食物及老虎头帽、鞋、抱裙、披风,还有含意“长命百岁”的银锁片、银项圈等饰物。亲戚家亦有赠面、糖等礼品。请福寿双全老太太抱着婴儿剃满月头。办满月酒,宴请亲友。宴毕,产妇抱着婴儿向亲友致谢。满月后产妇抱婴儿去外婆家,带一桌酒席祭祀外婆家祖宗。
  周岁 婴儿出生满一周岁,外婆家须备礼往贺。是日,为测婴儿志趣性格,多以木盘盛笔墨纸砚、珍宝玩物、尺剪针线、胭脂花粉等,任由婴儿抓取,谓可卜其未来志向,曰“试晬”,俗称“抓周”。
  取名
  乳名 称小名,幼年在家呼唤,成人后多不再用。
  学名 即大名,俗称“书名”。系儿童入学时由长辈或启蒙老师所取,多含寓意。形式有单名、双名之分,取意则涉及甚广。
  常用名 以性别取名。男性者,其名多阳刚之气;女性者,其名多窈窕之态。
  以五行取名。旧俗婴儿出生后须为其排算八字,凡五行有缺,即在取名时给以补入。如五行缺金者,其名取金旁诸字;五行缺木者,则以木旁诸字为名。
  以排行取名。按孩子出生先后,依次取名。
  以希冀取名。父母对孩子抱有某种希望,寓意于孩子名字之中。
  以事取名。孩子出生时,适有某重大事值得纪念,即以此取名。
  以宗族代序取名。旧时同宗子孙,均须按宗祠排行,依次取名,一字一代,不得混淆。
  名以外,尚有字与号者,多由本人自取。
  寄名 婴儿出生后,病痛不绝,父母怕其夭折,即携幼儿往神前或僧道处“寄名”为弟子。此俗旧时甚盛。
  艺名 拜师学艺时,由师父给徒弟取名字,新中国成立前较为普遍。
  寿庆
  寿诞庆贺有“做生日”与“做寿”之分。境俗凡四十岁以下者,庆贺其生日,均曰“做生日”,四十岁以上逢十才称“做寿”。谚曰“十岁外婆家,廿岁丈姆(母)家;三十勿做,四十要叉;五十大庆,七十大做。”故十岁、二十岁生日,应分别由外婆家、丈姆(母)家操办。旧传人“本寿”为三十六,三十因未足“本寿”,四十又与“死”字谐音,均忌做生日。五十岁以上,已年过半百,至七十岁,旧时已称古稀,故多加庆贺。境内又有“做九不做十”之俗,即寿期提前一年,谓“做九”。老人六十六岁生日时,还须出嫁女烧肉六十六块,孝敬老人。谚曰:“六十六,阎罗大王要吃肉”,俗谓让老人吃肉后,可免阎罗王记挂,延年益寿。
  寿庆时设席宴请亲友,亲友须馈赠礼品,寿翁可接受儿孙叩拜,称“拜寿”。寿宴上除各式菜肴外,须有面条,称“寿面”,因面为食品中最长之物,吃寿面,有祝寿翁福寿绵长之意。
  新中国成立后,寿庆从简,长辈50岁后逢十生日,家属聚宴,下辈馈送人参、补酒等礼品。有的地方做九不做十之俗仍行。80年代后,逢生日,亲友赠送蛋糕、燃吹蜡烛之风渐行。部分单位老年人集体庆寿,当地领导到会祝贺,企业单位送生日蛋糕等礼品,亲友在电台点播歌曲、戏曲,或送鲜花以示庆贺之风趋盛。
  过继
  据镇域有关家谱记载,宋代以来宗族内盛行过继之风,一般无男儿的家庭,为延续香火向多子兄弟或堂兄弟过继一子。
  交往
  民间往来彼此尚礼。相逢于途,互问近好;婚丧大事,相庆相吊;左邻右舍,相助相望。客来敬烟待茶,客去馈赠物品。途遇挑担者,主动让路,称“轻担让重担”。妇女过桥,逢桥下有船通过,必自动停步。即便相争动武,也恪守“一勿打黄胖,二勿打和尚,三勿打孤孀”之俗律。交往中,自称须用名,称人应用字、号,不能直呼其名,呼之视为不恭。主人为客筛酒筛茶时,客须以指头数叩桌面,以示叩头致谢。送客出远门,临别时须道“顺风”。一家有时鲜之物,多分赠亲友邻居,共同尝鲜。有“邻舍碗对碗,亲友盘对盘(篮对篮)”之谚语。出门而行有年轻人给老幼者让座,晚辈给长辈让座的习俗。
  丧葬
  旧时丧葬,礼仪繁琐,迷信甚浓。
  做寿域(坟)
  旧时,富家老年人多择地筑寿域,域内上横头正中放盖有红布的“符砖”、香烛台、铜钱(意当代皇上)、油瓶(称“寿油”)、经佛等。墓碑之字涂以红漆,以示空穴,日后进柩涂黑漆。做寿域须择双日,本人不可在场。做寿域程序为:一看风水,二择日,三破土,四平基,五接廓,六进廓(进符砖)。
  丧事
  送终 病人弥留之际,家属环侍床前目送,小辈要跪在榻前。亲丁应高声喊叫,长子扶父趺坐,俗谚“晓得死,爬起坐”,谓坐着死去,死者坐化,灵魂可升天。送终以子女到齐为“福气好”,倘有儿子尚在途中未赶到,有临时为死者灌参汤,以延续时辰。死前子女要喂饭,盘膝,待一断气,俗谓咽下最后一口“海底痰”,死而不哭,念佛上西天,点灯笼,烧路引途牒。后亲属以米筛装酒菜,锭烛草鞋,至门口跪送,谓“送无常”,到埠头烧草鞋。再由孝子去当地土地庙“烧纸”,称“烧庙头纸”。
  浴尸 老人逝世,孝子撑伞、提桶至水井或河边焚化纸钱并汲水,用新毛巾擦抹死者,谓“买水浴尸”。一般是儿子浴父尸,女儿浴母尸。也有在河埠头或向井中丢下一个铜钱,佯装打水,佯装为死者沐浴者。浴毕,为死者梳发整容。
  转床 由长子捧头,幼子扛脚,转床于中堂或堂前间的木板床上。转床过天井,则要撑伞遮住,谓尸不见日。移尸时眷属跪送不许哭,防泪水滴尸。转妥,于死者脸上盖一块白布,俗称“盖面白”。脚后点油灯一盏,谓给死者照明,俗称“脚头灯”。停尸毕眷属方可哭啼,在死者睡床放称砣,并将他(她)的席子及其他杂物焚烧于三岔路口或河埠头,俗称“烧荐包”。
  报丧 亦叫报死讯。报丧者标志为倒挟一把雨伞,低头赶路,途中不与人谈讲,到要报之家,将伞柄朝下放置门外,以示凶信,告知简要情况及入殓日子即走。待报丧人一走,即在大门口砸碎一只碗或一张瓦片,哭一声,意示“百病消散”。
  守灵 孝堂悬孝幔,设祭桌,摆灵位(神位牌),焚香燃烛,做“灵前羹饭”,由僧道或尼姑诵经,念伴打醮,孝子等眷属,卧在尸侧草荐(草垫)上,谓之“陪尸”,到“大殓”(落材);再轮流守灵,直到“出丧”。
  破孝 死者眷属裁制孝服,谓之“破孝”。给来吊唁亲眷分白布裁制孝服,谓之“散白”。孝服有区别,孝子孝孙穿麻衣,着蒲鞋,腰束草绳,头戴“三梁草冠”,孝孙于帽沿扎一块圆形红布,以示孝中有吉;侄子辈戴“二梁草冠”。嫡亲,男者“白帽头”圆顶,远亲方顶。女眷戴孝兜,状如披风,有长有短,女儿、媳妇所戴最长,一般女眷亦戴白包头。族内本家晚辈穿麻衣,同辈则穿白衣。
  入殓 人死后停尸时间一般为2至3日,入殓前为死者穿寿衣,后入木(落材)。由孝子捧头扛足,帮忙者四人抓起兜尸被的四角,纳尸入棺,俗称“落材”。尸脚须碰着棺材板,并要说一声“脚踏实地”,“撑一撑子孙发一发”。去掉汗巾、了脚带、先放兜罗被、垫背被。死者生前所爱的器玩,连剪下的指甲、趾甲用纸包好一并纳入,忌放镜子。随后放安心被、孝被,先由大儿子开始依次盖。若母死还得放上娘家阿侄被,然后依次叠盖眷属亲友所送“重被”。由执事者两人一呼一应,一一报明送者。由执事者执斗桶,向柩内佯量黄金、白银、白米,各量3次,至“九斗九升”。俗称“金、木、水、火、土,三斗三升三合足”,可让死者安心入木。最后一条重被为孝子或孝孙所送,俗称“子孙被”,最上面放福衣。盖棺前,揭开“盖面白”,谓“见亲人”,只准见不准哭,使亲人最后一见。合棺盖,“上榫头”,梢钉封棺时,亲人须抚摸棺材,谓可减轻死者“疼痛”。殓成,眷属嚎哭,并围棺绕行左三圈,右三圈。贫家即日或次日出柩,并系好绳索、备好棺杠。富家择日出殡柩暂放置厅堂后,厅堂内设灵堂,眷属吊唁。大富人家柩在厅堂后放三年守灵后才出殡。
  殡葬
  出殡 俗称出丧。普通人家灵柩上盖条红被面或红毡条。贫家出丧两人抬出,称“独龙杠”。富家灵柩罩以柩套(贳器店有贳),有“独鹤朝天”、“五鹤朝天”,有“珠龙”(称“玻璃”杠)柩套,龙首前伸,龙尾后现。抬柩者有4人、8人,多至16人,称“阔绰天平杠”。入殓后,把柩放在村内大路口,由两根长凳和两捆稻草填置,长女手捧神主牌位,另一人撑伞,陪柩。抬柩出门,门外孝子须跪着进酒三杯,执事者高呼:“醮——杠!”哭声骤止,醮杠者念醮杠词。昔日醮杠词云:“日出东方一点红,棺木放在大路中;四亲八眷呕(叫)得拢,亲男亲女送侬终。”“生也空来死也空,生死如同一梦中;生是百花逢春发,死是黄叶落秋风”等等。随后,高呼:“开肩,升炮!”百子炮、炮仗齐放,鼓钹大作,称“引路炮。”抬棺上路,孝子、孝孙穿棺材底。富家多以“方相”即“开路神”为前导,两只大灯笼,左右两边“引路幡”各写“魄归窀穸”和“魂返家堂”。出丧敲锣有定规,为间隔时间较长的独声锣,过桥、过叉路时必敲一下,放炮仗,分“地路纸钱”。随后有人提纸扎为仆婢状的童男童女及其他冥器。女儿手捧神主牌位。其后是灵柩,孝子孝孙孝侄等披麻戴孝,手持两尺“耗杖棒”,在孝帐内躬身而行,也有不置孝帐,则随柩躬行。送葬亲族殿后,手中各执一支香火,灵柩过桥,孝子先过桥跪迎,还要呼一声“过桥啦!”待柩过再起行。途中逢亲友祭奠,称“路祭”,则歇柩受祭,孝子叩谢。
  入域 柩至墓域,先祭山神土地,祈神庇佑。奠墓后,孝子率送葬者各自执香一根,先左后右绕柩三圈,而后启墓门,有藏符砖者拿回家,垫米缸底,燃芝麻杆烘墓穴,谓之“暖廓”。纳柩于域,掩封墓门,覆土墓顶,焚冥器、草冠等于墓侧,倚耗杖棒于墓前。送丧者一般送至坟头。回程循原路返,进丧家门须跨越门前燃烧着的稻草堆,俗称“火马。”送丧者离开丧家不须告别,丧家也不送别。女儿回死者房哭几声,家里祭祖。后吃羹饭。
  做七 做周年
  按死者亡日算起,每隔七天做祭奠羹饭,谓“做七”,其中以三七、五七为重,七七为断,亦有逢单作大七。境内风俗:“三七”是女儿祭奠,请丧事帮忙者及长辈吃羹饭,来者不送礼。“五七”是儿子祭奠,办“五七”羹饭,凡参加丧事房属亲戚均来,还得备供品,经佛之类等礼物,是场面最大的羹饭(酒席)。至七七,称“断七”。在“七七”四十九天中,如遇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重,称“重七”,须补做一次。祭奠延至做百日、做周年,至三周年止。
  做阴寿
  即为亡父亡母做寿,亦自五十岁每逢十做寿。寿堂陈素色,阴寿寿宴称“做十头”,至满百岁而止。
  招魂
  死于他乡者,或死于“飞来横祸”无尸骨可归者,其遗体或“衣冠冢”不得入家门,只能在屋前道地搭棚放置。请道士做道场。家人以衣服饰为人状,置于竹竿上摇晃,望空遥祭,谓之“招魂”。
  新中国成立后丧事从简,迷信渐除,于1997年11月25日,慈溪殡仪馆在境内建成后,一律实行火葬。但在某些农村、山区,旧时丧俗复行,坟墓越做越好,丧事大办,耗资颇多。
  忌讳
  根据史载,忌讳之俗,始于周,成于秦,盛于隋唐,严于宋明。现已日益淡化。
  忌讳既为一种民族信仰,亦为一种传统礼仪。旧有“入境问俗,入门问讳”之说。忌讳多表示于行为与文字。
  行为忌讳 旧时,古人多有以忌讳来规范生活,约束行为。诸如对祖宗之象征物须虔敬,不得毁坏。木主忌鼠咬虫蛀,不得翻倒。祖宗遗骨忌裸露,祖坟忌破土,坟树忌砍伐。对祖宗丑行败绩,忌议论、张扬。
  在日常生活中,亦禁忌繁多。古礼有“不践阈”之记载,民间迄今仍有作客忌踏主人门槛之俗。还忌生人、参与丧事者跨入产房、蚕室。清晨恶闻鸦噪,出门恶遇僧尼,闻见须吐唾沫,俗谓可免晦气。男人忌戴绿帽,因民间以戴绿头巾为妻有外淫之羞。
  对部分行业,尚有特殊忌讳。旧时店员在店堂,禁忌伸懒腰、打哈欠,忌踏门槛,忌手托门枋,忌背脊朝外,谓这样要挡住财神进门,生意要逃走。扫店堂,要往里扫,忌往外扫,数钱币要往里翻数,忌往外翻数,谓之“招财进室”。遇顾客购买结婚用品,失手敲碎东西忌说“碎”字,而说“先开花,后结籽”。卖布,忌敲量具。卖酒,忌摇晃酒瓶。渔家、船家食鱼忌翻面。
  文字忌讳 文字为社会生活中无日不可缺之工具。旧时越俗在行文时亦有较多忌讳。如避君亲师长之名,书写时或改换一字,或错写,无法避免时,在尊者名字上加一讳字。民间有说凶即凶,说祸即祸之说,故涉及凶祸字眼,须多避讳。如“死”称“老了”、“谢世”、“呒没哉”,“病”称“勿舒服”、“勿爽快”“勿落胃”等。
  第五节 信仰习俗
  旧时,境内已有“信仰”之俗,祀神祭祖,迎神赛会,历来称盛。由于信仰习俗中多含迷信成分,新中国成立后诸多习俗渐趋消失。为反映其历史轨迹,仍略作记述。
  祀神祭祖
  《后汉书·祭祀志》载:“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豺獭知祭祀,而况人乎。”石堰陈山出土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为镇域最早的祭祀实证,祭祀之俗,相沿不绝。
  祀神 旧时境内祀神皆在诸神诞生之期于神庙举行,演戏迎赛,盛况空前;而家庭祀神,多在农历年初一进行。年终为祭祀祝福菩萨,时间在除夕前数日。年初一祭祀为天地菩萨。商贾之家亦有在正月初五祭祀财神菩萨。其中以祭祀祝福菩萨最为隆重。祭桌视供品多寡而定,有用一张“八仙桌”者,亦有以两张甚至四张拼列者。桌面板缝应呈横向。桌前系桌帏。设香炉、烛台。豪门大户再添设花瓶一对,皆锡制,形体高大,制作精美,俗称“五事”。祭祀时,上三茶六酒,供“五牲”,以鸡、鹅、猪、羊、鱼为祭。平常之家,多用鸡、猪、鱼三牲。供神马,神马为木板彩印,色彩斑斓。
  祭祖 民间祭祖除祖先生辰死忌外,尚有在春节、清明、七月半、冬至、除夕祭祖之俗。祭桌桌面板缝直向,点烛上香。祭品均用菜肴,或七碗,或十碗。家庭成员不分男女,均依序罗拜。祭祖有地主、外客和祖宗之别,地主系指当地亡灵,俗称“地主阿太”;外客指外姓宗属祖先,俗称“外客祖宗”;祖宗即为直系亲属祖先,俗称“祖宗大人”。三者应分别祭祀,祭品亦须更易。亦有将地主、祖宗合于一起祭祀者,外客仅在七月半下午在室外祭祀。祭祖时间宜长,意为便于祖先慢慢享用,故俗有“快菩萨、慢祖宗”之谚。
  地方神祇
  民间历来重清正,尚名节。故凡生前有益地方者,后人多建庙祀奉而成为地方神祇。
  舜帝,庙建于石堰虞山南麓。现信仰者迁建于虞山北麓。
  光武帝,庙在子陵村陈山脚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纪念东汉皇帝刘秀与严子陵情谊而建光武庙,现不存。
  吴越王,庙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在东上河洋山岗东洋山脚,相传钱镠在位时,战事甚少,政治清明,人民感德,为纪念钱镠而建洋山庙,现不存。
  汉代华陀,有神医之称,受人敬仰,故明代在埋马华陀殿江东首建华陀殿,现不存。
  占验征兆
  自然界多有变异现象。民间加以观察推演,即成占验征兆。虽有屡验不爽者,亦夹杂迷信色彩,或限于对自然界之认识,不乏错误之处。
  天兆 物兆
  大地震 兆大变动。 竹子开花兆 荒年。
  大旱 兆兵燹。 枯树复生 兆兴旺。
  慧星出现 兆多灾异。 稻生双穗 兆吉祥。
  月中三卯 兆丰年。 鸡飞上屋 兆火灾。
  瑞雪 兆丰年 喜鹊当头叫 兆大吉大利。
  中秋月 好兆珠多而圆。 乌鸦当头叫 兆诸事不利。
  中秋无月 兆来年元宵有雪。 狗哭 兆凶。
  春风无雨兆少病痛。 蚯蚓过道 兆凶。
  秋后见鲎 (俗称“天收”)兆歉收。 蚂蚁上墙 兆大水。
  老鼠白日搬家 兆地震。 右眼皮跳 兆有祸。
  井水满溢 兆地震。 喷嚏 一颂,二骂,三记挂。
  姑恶鸟叫“挂挂红灯” 兆天将晴。 耳热 兆有人惦念。
  姑恶鸟叫“谷谷古” 兆天将雨。 手心痒 兆财旺。
  灯花连爆 兆有客至。 印堂发亮 兆走运。
  火啸 兆财旺。 印堂发黑 兆有病有灾。
  萤飞入室 兆有客至。 梦见银钱 兆有口舌。
  多蝇 兆荒年。 梦见蛇 兆有金条横财。
  多蚊 兆熟年。 梦掉牙 兆骨肉分离。
  人兆 梦见棺材兆 升官发财。
  十指全箕 主一生劳碌。 梦虱去尽 兆百病痊愈。
  左眼皮 跳兆有财。 妇人梦中粉饰 兆怀孕。
  阴阳五行
  算命卜课 操算命业者多为盲人。相传始于战国鬼谷子。一般以人之生辰“八字”,五行生克,推断吉凶。旧时开春后,为问一年祝福,找瞎子算命者尤多。故俗有“春瞎子,夏郎中”之谚。算命先生外出营业行语曰“排街”,多日夜出门。“排街”时或弹三弦,或击鸣器。鸣器一为铁制,形若香蕉,称“报君知”,以铁杆相击,叮当有声;一为铜制,呈圆形,称“小云锣”,以小铜锤敲击,当当发音,以招顾客。卜课亦称卜卦、算卦,旧时多设摊于集市、庙宇,以八卦卦像推算祸福。两者皆善揣问者心理,多信口开河。
  看相择日 旧时操看相者为数不少,多集中于寺庙、街衢,以观人五官、气色、神情、手纹、骨骼,猜度休咎,或察看对象衣饰、言谈、举止等,顺风使舵,信口雌黄。此外,旧时民间凡遇喜庆、营葬、建房、运行皆有请“阴阳五行”家择日之俗。
  风水堪舆 俗以操此业者称“风水先生”。凭指针、罗盘、日晷等物,辨方向,观水土,以确定建宅、造墓之位置、朝向。俗称“选阳宅”与“选阴宅”。旧日时多据以附会人事吉凶及子孙祸福,故民间多重风水。
  算命卜课、看相择日、风水堪舆,新中国成立后均曾销声匿迹,近年又呈死灰复燃之势。
  第六节 宗族习俗
  民国以前,镇镜内以同祖家族为体系的宗族体制十分完善,并成为一种社会风俗。一般较大的姓氏家族都建有宗祠、家庙,编修有家谱,置有族产(田地、山林、房屋),定有族规,设有宗长,负责管理家族事务。宗长须由辈份最大者来担任,称之谓“族长太公”,享有绝对权威。
  宗祠 俗称祠堂,为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聚族众议事、节庆演戏、责罚示戒的场所。堂内设有祖宗神位,族人亡故四十九天后即可按辈份将神(木)主牌入祠堂放进神龛;有家谱、祖宗神像室,每年正月大祭时,除夕日请神像上像直到正月十八落像;规模较大的祠堂内建有戏台,供节日庆典演戏之用;祠堂内较大的场地是中厅(堂)、内门堂及天井,用于祭祖、全族聚会、办筵席、做戏等大型活动;宗族内出过朝廷命官、科举士人的,可按官职大小设置大小不等的垒鼓墙门、旗杆阶,堂内挂放荣恩匾额。如天香桥胡氏敦裕堂有南宋王朝恩赐的“五马石”,彭桥黄氏思孝堂内挂有“太子少保匾”,烛溪胡代念祖堂内挂有“四进士匾”,马堰徐氏敦睦堂内挂有“殿中执法匾”等。
  据调查,在明代前后宗族兴旺,新建宗祠较多,至1949年,境内有宗祠31座,并有一定祠产,有的田上百亩,有的山地数百亩不等,以此公产为筹集资金祭祀祖宗之用。至1951年底土地改革公产籍没止。
  旧时宗祠族规严厉,民间有“开祠堂门”的传说,相传非宗族大事与节庆不会开祠堂(正)门。“开祠堂门“除常规节日聚会祭祖,定期进神(木)主牌,族人乡试殿试中举、升官庆典等外,在族人严重违反族规需要行使处罚、与外族发生利害冲突需要众议决断和全族参加争斗等时候,才大开祠堂(正)门,发动全族人员参与。
  宗谱(亦有支谱) 统称家谱,是一个家族史的档案和对族内子孙的行为道德规范。宗谱详记有迁徙、世系源流、先祖遗像、敕书、传赞行略、选举与职官录、族规家法、族产祠田、祖宗墓地、子嗣分支、取名排行、世系表等。境内孙境燕翼堂宗谱的谱目尤多,有地舆志、分迁记、史纪录、百世图、仪形图、恩荣志、传赞类、选举略、节孝表、祠墓志、翰墨志、艺文志、古迹考、丛谈录、家训、宗约、祭规、祠产、宗祠本末记等。宗谱中还录记一些世间未传的族中之事。如彭桥黄氏思孝堂宗谱的世系源流,记录了其一世祖黄继冕为黄巢长子黄文明的第七代孙;移居江西的黄庭坚为黄巢次子黄潜善的第七代孙;黄巢唐末起义失败后潜隐在奉化雪窦寺,率葬于寺左。宗谱、支谱一般2~3代一修,修谱资金由宗族按房头捐集,辅之祠产收入。修谱时,有的在宗长、房长授命下,设修谱董事司,由董理祠事任总董,下设司事,确定总纂、协修、謄录、邦办、采访等人员承办修谱事拟;也有的由宗长会同房长推定本族富绅、致仕者承办修谱之事。宗谱修成后,宗祠和各房均保管一套。
  境内,原凡建有宗祠的家族都修有宗谱,无宗祠的小家族或家庭也有各自的小家谱,惜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大多被作为“旧文化”而销毁了。现境内仅存彭桥黄氏思孝堂、烛溪胡氏念祖堂、孙境孙氏燕翼堂、乌山胡氏德馨堂与永思堂、桐岙潘氏留余堂、石堰王氏崇本堂、龙泉孙氏诒谋堂、宏桥胡氏惇裕堂、马堰徐氏敦睦堂(手抄本)的十套宗谱。流至镇境以外的也只存洋山霍氏、柏山胡氏(天香桥支系)、车厩乐安孙氏(湖清垫支系)等少数宗谱。
  家规(家训) 境内孙境孙氏、天香桥胡氏均将莫太夫人家训为族人做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其他姓氏家族大都按汉族民风习惯也制定有家规,主要内容为:祭祖宗、孝父母、敬长辈、友兄弟、尊师长、训子孙、睦邻里、亲亲友、严治家、尚勤俭、力本业、节财用、交国赋、息争讼等。还规定有族人行为禁忌和必须,即下辈不得顶犯长辈,不准做淫乱、匪盗等伤风败俗之事,闺女不准擅自出家门,同姓不准婚配,家长未入席不得用膳吃饭,家庭内不得争吵,祖(长)辈劣迹不得外扬。家庭利益受到他人损害或发生冲突时,家族人员都必须参加维护家族利益的争斗等。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