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繁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24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繁衍
分类号: C924.21
页数: 5
页码: 111-117
摘要: 本章记述横河镇人口繁衍,其中包括了人口迁徙与繁衍、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比例情况。
关键词: 人口 人口繁衍 横河镇

内容

第一节 人口迁徙与繁衍
  春秋战国时期,横河为越国属地,居住者为南方土著越人。秦统一中国后,强行把大批土著越民迁往已华夏化的古吴国之地,将大量中原人迁居越地,迫使部分土著越民逃往山区他地,称之为“山越”。汉代又有大量中原汉民迁徙而至,到东汉末,镇域已置有“三老”乡官。
  三国时,东吴为开发兵源和财源,迁“山越”下山,实行“强者为兵,赢者补户”政策,与汉民融居,使越人后裔逐渐华夏化。后又有西晋、五代后唐、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几次大规模人口迁移,使时为梅川乡、龙泉乡等地即今横河镇域人口大幅度增长。据镇内胡、孙、徐、黄四大姓家谱记载,时因北方战乱频繁,孙姓于后唐南迁,初居烛溪湖滨孙家尖,后逐步东迁孙家境一带。胡姓一支,在南宋乾道至嘉熙年间(1165~1240),由余姚柏山迁徙至竹山、天香桥等地。另一支,于南宋宝庆年间(1226~1227)由鄞县而来,读书于虞城书院,后落户于今宜青桥村之翁郎桥,遂发展至乌山、相士地等。黄姓一支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由江夏迁居石堰。另一支因避战祸,于北宋元丰间(1078~1085)迁居彭桥,后繁衍到新浦等地。徐姓、霍姓随宋朝廷南迁。徐姓始时守备眉山寨,后来居镇境马堰。霍姓则直接徙居洋山北,今称霍家畣。至明末清初今镇域地名志所载自然村名大半生成,遍及各地,已显当时人口密度。
  那时,浒山乡有5/18的村,彭桥乡有5/11的村,冶山乡有2/7的村,龙泉乡有15/16的村在今镇域范围内,若按乡人口平均划分到村计算,全镇为30993人。后经8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至1949年,镇域总人口下降至27310人。新中国成立后有过3次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第一次是1959年4月至1960年5月,先后两次动员青年男女136人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等县,1961年后大部返回原籍,还有18人扎根宁夏。第二次是1960年支援县内丈亭区,计194人举家迁移丈亭落户,后也大多返回。第三次是1968年至1976年,国家动员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从上海、南京、北京、杭州等地数以千计的男女单身知识青年插队落户,镇境每个生产小队都有1~2名。80年代这些知识青年先后返回原籍或招工回城,至今尚有115名农婚知青安家落户在横河镇内。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
  据《余姚县横河区1953年互助合作统计表》表明:1953年横河区由彭西、梅溪、彭东、天东、乌山、横河、龙南、秦堰、石堰、匡堰十个乡组成,有农户8883户,农业人口42163人。按现镇域统计,1953年总农户5445户,农业人口26147人,户均4.8人。1973年总户数12287户,总人口54402人,其中男性27721人,女性26681人,户均4.42人。以上20年镇域人口增长1倍以上,净增28259人。此后实施计划生育,1993年总户数21893户,总人口62059人,其中男性31177人,女性30882人,户均2.83人。2003年全镇总户数23377户,总人口62794人。以上30年全镇人口净增8392人,比之前20年少增了19826人。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