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镇建成区、居民委员会、行政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21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镇建成区、居民委员会、行政村
分类号:
K928.5
页数:
38
页码:
31-68
摘要:
本章记述了横河镇,镇建成区、居民委员会、行政村的地理位置、农业、工业、公益事业以及三产的情况简介。
关键词:
慈溪市
横河镇
居民委员会
行政村
内容
第一节 镇建成区、居民委员会
镇建成区
1984年6月,横河乡改制为建制镇。横河镇建成区由原横河集镇(街道)基础上扩展而成。1985年横河镇第一次制定城镇规划,确定建成区面积0.8平方公里。1993年建成区规划面积调整到3.1平方公里,东起浒山江,西至西江堰,南起东横河以南600米,北至泥桥头。由横河居民委员会、东上河和龙泉村域的大部分,伍梅、孙家境、洋山岗村域小部分构成,总人口为12105人。横河镇政府和原横河区公所,及所属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大都坐落于此,这里交通发达,商业兴旺,文化设施齐全,是横河镇和原横河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横河集镇(街道)
横河集镇形成,最早可追溯到横河堰闸的设立。横河堰闸北宋已见记载,这里地处东横河上、下游之要口,唐、宋时代上林湖越窑青瓷,鸣鹤和石堰盐场的盐,大都经东横河漕运至绍兴、宁波等地,再转销内地或出口。据传自宋代这里开始形成集镇,因地处东横河沿岸,又有横河堰闸而得名。
清及清以前,这里属龙泉、梅川两乡的交界处。明万历年间建七星桥,沟通了东横河南、北交通,为横河集镇向东发展创造了条件。到清代已形成东起关帝殿,西至横河堰闸,沿东横河北岸东西向的朝南单面街1条,长约1公里(分为上街、中街、下街)。七星桥南有长约100余米的南街,南北走向为双面店面街。每逢农历一、四、六、八为集市日,方圆十余里的居民到此赶集。商人来自四面八方,后海(杭州湾)的渔船直达横河市,大古塘以北的蔬菜,翠屏山以南的稻米,南部山区的山货,都汇集于市。到民国末,集镇有常住人口1760余人,常年店铺52家,中介商行17家,临时摊贩20余家,手工业工场8家,当典铺1家,医疗诊所(郎中)4家,邮政代办所1家。共有店面房150余间,附属用房约50间。另有近百间房屋的油厂1家,轧米厂2家。那时余姚至观城公路已建成,路经横河,加之横河水运发达,姚北地区北起杭州湾、南至丈亭和陆家埠的粮棉、蔬菜、山货、海产品集散于此。在集市日,南来北往的船只多时达50余艘,街上行人摩肩接踵。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横河集镇
1950年6月,横河区公所,横河乡人民政府建立,先后落址横河集镇上河头朱家弄。此后横河税务所、横河信用社、人民银行横河办事处、横河邮电支局、横河粮食管理所、横河文化站、横河区中心小学、横河(余姚第四)中学等均建在该集镇。1957年,随着集镇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横河居民委员会建立。70~80年代,横河人民法庭、慈溪市公安局横河派出所、横河工商行政管理所、横河镇广播站、文化站、大会堂(影剧院)、横河自来水厂等,又增设在此。
新中国成立初至8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横河集镇的商业带有浓厚的计划特色,以国有与集体商业为主,辅之农贸市场、小商小贩。国有商业有横河粮站、横河食品站(公司),分别以经营粮油、肉蛋为主。集体商业有横河区、乡供销合作社,下设棉百中心商店、副食品中心商店、采购中心商店、生产资料中心商店、饮食服务商店、医药门市部、五金门市部、山杂货门市部、横河旅社等,营业用房约15000平方米。横河二商分公司(合作商业),在街面有副食品商店、饮食店、照相馆、豆制品店等7爿商店。余为个体经营户,有制鞋、理发、戥秤、铜锡匠、服装、大饼豆浆、丧事用品等近20家。还有蔬菜、水产品市场,粮油、糠市场,柴市场等。60年代起,横河集镇每天上午都为集市时间,清晨四、五点钟赶集人群从十里内外到达,九、十点钟散市,市面兴旺程度为横河地区之最。
集镇内的工厂企业:50年代初有1家地方国营余姚油厂;3家集体企业为横河木业社(后改称慈溪第三塑料厂)、横河铁业社(后改称二轻机械五金厂)、横河服装社;还有1家粮管所下属横河米厂。70~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集镇又增办镇办企业4家,村办企业4家,区办企业7家,部门企业7家。
1976年底,横河—龙南—匡堰公路建成,跨东横河的龙南大桥使横河集镇的交通更便捷。横河集镇成为横河全区规模最大、地理位置最优越的集镇。
建成区建设
1984年6月,横河乡改制为横河建制镇后,加强了城镇建设职能,开始规划和实施建成区建设。1985年6月,按城镇性质和发展规模制定了0.8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建成区内设置18个街坊,并按总体规划调整落实建设项目,1986年动工填东小桥江漕,新建七星桥街、横河农贸市场、梅川东路、朱家弄北延工程等,是年底新建改建街道长1250米,集镇房屋总面积为262583平方米,为建成区建设拉开了序幕。次年慈溪县地名委员会对横河镇建成区的所有路、街、弄、巷进行统一命名,共计为33条。后又设置路标、门牌。
1992年,横河镇建成区规划调整到3.1平方公里,对建成区的区块功能,街道与道路设置,水、电配套设施等制定出15年规划。按总体布局、分期实施、合理安排的要求进行建设,提高了建成区的品位,加快了建设速度。到2003年底经过19年建设,建成区街由原横河集镇的2条宽2~4米,长1080米,31条弄、巷,增加到20条街路,52条弄,总长22380米,街弄(不包括房屋建筑)占地302847平方米。基本建成中学、小学、幼儿园、职成教教育区块,占地面积147988平方米,建筑面积56027平方米;卫生、环卫、自来水区块,占地面积22339平方米,建筑面积5331平方米;文化中心、公园区块占地面积44667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商贸区块街道7条,总长7910米,面积152880平方米,农贸、小商品市场各1处,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939平方米。机关、部门区块(含金融、电力、邮电等单位)占地面积42229平方米,建筑面积27403平方米。工业区块占地面积18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0平方米。仓储区块占地面积51954平方米,建筑面积15876平方米。居民住宅区块占地面积671960平方米,建筑面积798930平方米。
建成区已接电力配变器116台,容量20770千伏安。主辅街路安装夜间照明用光控、人工控制路灯938盏。万吨级自来水厂取梅湖水库水源,供建成区万余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使用。主要道路铺设有直径300~500毫米的地下下水管道长14465米,管道普及率78.4%。建成区绿化面积为125725平方米,人均8.9平方米。慈余铁路、604省道线、市道横筋线公路经过建成区。铁路火车站建在建成区北部,慈余高速公路连接线在建成区北侧不足1公里处。建成区东北方向的各项工程建设已与慈溪市中心城区共融在一起,成为慈溪中心城市南区建设的一部分。
居民委员会
2003年6月1日,由原横河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彭桥居委会合并成横河镇梅川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下设33个居民小组,辖2524户,3425人,驻地在建成区朱家西路。
镇域居委会始于1956~1957年建立,时有彭桥居委会、横河居委会,均有集镇非农业人员参加,下设居民小组,为居民自治组织。其负责人起初由乡政府委派1名职工或退休人员兼管,工作内容以动员居民参加社会活动,开展自我管理,分发粮票、油票和购物券(证)为主。居委会工作人员没有专门办公室,无工资报酬,办公经费仅从发放票证提取的手续费中开支。1959~1962年,彭桥居委会曾办过草席厂、麻纺厂,但不久因故歇业。70年代中期始,居委会工作面扩大到协助公社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动员适龄青年应征参军,组织居民搞好清洁卫生和安全防范。80年代,居委会工作人员增加到主任、文书等2~3人,开始有了办公用房,工作上还协助政府安置返乡知识青年。
为增强居委会实力,彭桥居委会曾于1971年办起了纸壳厂,后发展成包装、印刷、五金、塑料综合厂,还办有2爿饮食店。横河居委会从1爿饮食店到1985年办起了居民福利厂,1986年更名为横河第一塑料厂,横河居民饮食店改办为横河管道铸件厂,后又吸收2家个私企业变更为居委会厂。上述居委会企业最高年产值达300余万元,为居委会累积集体资金30余万元,年缴居委会用于办公的经费2万余元。至90年代中叶,居委会企业或由镇接收或转制为个私企业。
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贯彻后,居委会组织更健全,工作更规范。横河居委会分设为横河东街居委会和西街居委会,镇域各居委会增设了妇女与计划生育、治保与调解、卫生与安全委员。主任和委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居委会按“组织法”制定自治章程,各项自治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他们化解矛盾,管好治安,输送优秀青年入伍,做好拥军优属,抓好计划生育,管理好外来人口,帮扶困难居民,助孤儿上学,捐钱捐物支援灾区人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便民服务,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横河东街居委会1991~1994年度连续四年获镇计划生育“三无”居委会,1996、1997年度被镇政府评为征兵先进单位。1993~1999年6次被评为慈溪市先进集体和自治示范居委会。1994年获“宁波市先进居委会”称号。1997年被宁波市民政局评为一级居民委员会。
2003年6月1日,镇域原3个居委会合并为梅川居民委员会后,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居委会,主任1名,委员2名,另配专职干部2名。居委会向社会型、实体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自治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
第二节 行政村①
埋马村
埋马村位于横河镇东南,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南与彭南村、东畈村交界,北至天香桥村,东接壤彭桥村,西临东上河村、东畈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地:埋马。2002年底,全村常住户口为512户,1399人。辖13个村民小组,有自然村5个,分别是埋马、东罗家、西罗家、杨巷、里巷。
全村地处平原,仅有埋马山、黄山两座孤山丘。过境河流有东横河、华佗殿江、虞波江、杨巷江4条,境内河流有里巷江、毛家江、黄山南江、乘龙江4条,桥梁有埋马桥、古罗墅桥、杨巷村桥、里巷庄桥等11座。有耕地885亩(59公顷),山林315亩(21公顷)。彭南公路、横彭公路分别于境南、北横贯而过。主要交通工具有运输汽车20辆,小轿车34辆,客车1辆,大中型拖拉机2辆,手扶拖拉机6辆,摩托车327辆。
农业 过去以种植水稻为主,棉花次之。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业改革以后,棉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今只种少量自需棉,而蔬菜、瓜果种植面积扩大。2002年种植水稻760亩(50.67公顷),总产量384吨;蔬菜681亩(45.4公顷),总产量395吨;草莓120亩(8公顷),总产量120吨;瓜类10亩(0.67公顷),总产量10吨;全年农业总收入138万元。
工业 以生产塑胶制品、制衣、火花塞、轴承、电动工具、模具加工等产品为主,有个体、私营企业50家,从业人员586人,其中年产值百万元以上企业19家,2002年总产值9090万元(不含贝士达电动工具配件厂),利润396万元。
三产 2002年,建筑、运输、餐饮业等从业人员125人,收入225.2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为9488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78.46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5349元。
公益事业 自民国初在“积善庵”办学起,教育日益发展,到1951年更名为埋马小学,2000年调整教育布点时,埋马小学迁址到罗家,新建校舍,至2002年与彭桥小学合并,合并前有6个年级,6个班。原埋马小学少年足球队,自1991至2001年在宁波市级以上小学男生足球比赛中,共获得7次冠军,4次亚军。1996年被慈溪市教委命名为首所“足球特色学校”。1998年被浙江省体委评为“群体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获“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第三名。现有在校大学生29名;已毕业大学生9名。有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各一处。
埋马村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初,在埋马山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和青铜剑。据传宋高宗为金所逐,驰向明州至此马化为石,或因有石卧水如马,遂以埋马命村。所传山石在埋马庙前,东横河河床之中,其形似马,一半在水面上,一半在水下,1959年疏浚河道时炸毁清除。明永乐(1403~1424年)以前,埋马是石堰盐场三盐仓之一,俗称埋马仓。埋马也是横河地区最古老的集市之一,埋马市自宋延续至清。全村主要姓氏有罗、俞、杨、赵等。
附: 埋马怀古 (清)宋梦良
高宗纵不异康王,泥马争如石马良。
世际承平埋没久,依山蹲伏尚昂藏。
天香桥村
天香桥村地处横河镇政府东北3公里许。东与彭桥村相连,南与埋马村接壤,西与相士地村隔虞波江相望,西北为宜青桥村,正北是浒山城区前应路,东北为浒山街道隆兴村。村委会驻地:走马塘。2002年底全村常住户口912户,2239人,辖14个村民小组,有9个自然村组成,即霍家漕、新桥、正字地、田屋里、七房里、天香桥、前晁家、后晁家、走马塘。
村域地处浒山城郊,现有耕地631.5亩(42.1公顷),山林350亩(23.33公顷)。城区前应路、新城大道已入村北口,规划中的浒山城区南北纵轴线直穿村中央。村内已建有慈溪市慈吉中学(征用村地185亩)、东方明珠住宅区(征用村地140亩)。村自建长1.5公里(水泥路面)三级公路1条,与横彭公路相连接。过境河道和境内河漕共13条,其中主要过境河流为虞波江、华佗殿江,境内主要河流有乘龙江、新桥江、天香桥江、晁家江等4条,桥梁有虞波桥、天香桥、瑞榆桥、中丞桥、东楼桥、春风桥、新桥、走马塘桥等14座。村民拥有运输汽车10辆,小轿车24辆,大中型拖拉机16辆,手扶拖拉机6辆,摩托车369辆。
农业 历史上以生产稻、棉为主。1985年农业产业改革以前,常年种植棉花440余亩,亩产量130~170斤左右,种植双季连作稻800余亩,亩产量1500~1700斤左右,为高产村。之后,逐年减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蔬菜、瓜果面积,水稻改种单季稻。2002年全村种植水稻300亩(20公顷),总产量150吨;种植蔬菜461亩(30.73公顷),总产量566吨;种植草莓150亩(10公顷),总产量150吨。农业总产值265万元。
工业 有个私企业41家,从业人员248人,其中产值百万以上的企业16家,以生产轴承、服装、塑料制品为主,年总产值4887.21万元,利润389.52万元。
三产 2002年,有从事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人员327人,收入425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达5577.21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6431元。
公益事业 天香桥村在古代教育就比较发达。南宋梅川胡氏始祖胡寮字民则在此创办“天香书院”。清道光《浒山志》载有元虞曾瞻《天香书院记》:“……桑梓丛茂,楼台耸拔,车马纷然如蚁者,天香里也。兰室芸窗,左图右史,弦歌之声,四时不辍者,天香书院也。”元、明时期处于鼎盛,四方来游学者甚众,培养出多名闻达名宦。清、民国时期,办私塾数家。民国35年(1946)在原胡氏宗祠“敦裕堂”(俗称新桥祠堂)创办“三八九保国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新桥小学,2000年调整教育布点时并入埋马小学,并校前有6个年级。境域内现有镇办初级中学1所,校名为彭桥初级中学,设9个班级;有幼儿园1所。有在校大学生22名,已毕业大学生20名。有医疗卫生室2处。老年活动室1处。
天香桥村,以胡、晁、徐三姓居多。胡氏自南宋由柏山迁徙于此,遂形成村落,称梅川胡氏。明清两朝梅川胡氏人才辈出,有不少胜迹,清道光《浒山志》载入的16处,即:天香书院、五马石、观锦轩、养志堂、一鹤亭、看云楼、芙蓉馆、双桂轩、永慕堂、乐间轩、天香东墅、延馥堂、察院府、世宪第、进士坊、跨龙亭。上述建筑,多毁于清同治元年(1862)战事。
附: 双桂轩 (明)宋僖
双桂亭亭立,高轩日日开。
清霜不摇落,翠凤忽飞来。
此树何年种,我诗为尔裁。
前人有遗踵,慎勿扫苍苔。
彭南村
彭南村位于镇东南,2001年2月由原桃园、长埭村、湖清垫3个村合并而成,离镇政府驻地4公里。东与匡堰镇妙山村交界;南依渔山、胡家山山脊线为界;西沿上大河江,河西是东畈村;北与彭桥村接壤。村委会驻地:张山亭。全村常住户口967户,2850人。辖29个村民小组,有自然村17个,即廿三湾、张山亭、黄山沿、柯城庙、鲇鱼漕、黄家园、店桥头、湖清垫、桃园里、罗家桥、孙家、新楼屋、下史家、老楼屋、上史家、长埭村、后墙弄。
村域地处丘陵平原相交地带,有耕地2065亩(137.67公顷),山林3200亩(213.33公顷)。山主要有渔山、里草山、外草山、撬鳗山、铜锣会山、癞头山、龙舌山、广东山、黄狼山、馒头山、獾猪山、犁舌山、桃园山等。过境河流有上大河、杨巷江、杨柳江3条,境内河江和河漕13条。桥梁有乐安桥、木莲桥、垫桥、碾子三江桥、罗家桥等19座。彭南公路、白彭公路穿越村域。村民置有运输汽车45辆,大中型拖拉机12辆,手扶拖拉机20辆,挖掘机、铲车13辆,小轿车20辆,摩托车920辆。
农业 以种植水稻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前均种植双季稻。实施农业产业改革后,扩种瓜果、蔬菜、草莓等经济作物,并逐步改种为单季稻。2002年,水稻面积1530亩(102公顷),产量765吨。草莓常年种植面积750亩(50公顷)左右,产量600吨,为横河地区主产村。山林特产以杨梅为主,面积1500亩(100公顷),年总产量约1500吨左右。2002年农业总产值1033万元。
工业 有个体私营企业37家,在厂职工476人,其中产值百万元以上企业23家,主要产品为五金、轴承、建材。2002年产值6186万元,利润370.89万元。
三产 2002年,商贸、餐饮、运输、劳动服务业等从业人员455人,收入579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8078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436元。
公益事业 有六年制小学1所,设6个班;有幼儿园1所,设4个班。有在校大学生35名,已毕业大学生39名。有医疗卫生室3处,老年活动室3处。
1982年以后,彭南村曾出土石犁、石铖、石耜冠等,属良渚文化期遗物,说明该地距今约5000年以前已有先人生活并从事耜耕农业。从白墙门出土的秦代刀币、东晋翁家坟头窑址、南朝獾猪坪窑址、张山亭一带的汉代墓葬等文物和遗迹表明,自秦代始,这里已有原始陶器烧制、商品交流等兴起。抗日战争时期,为浙东游击纵队、姚山自卫大队的堡垒村。姚山自卫大队在湖清垫祠堂(崇本堂)成立,在该村曾多次组织抗日自卫斗争与除奸活动,并向四明山浙东游击纵队主力运送财粮。
全村主要姓氏有孙、胡、朱、史、童、黄、陈等。唐天复年间(902~904年),乐安厩山孙氏始祖定居今余姚车厩,元泰定年间(1324~1328)其后代迁居落户于此。胡氏于明代迁自竹山。童氏于清乾隆年间自宁海前童迁来。
附: 游杨梅山 (民国)胡丛卿
霉气蒸人纳闷久,偶趁晚晴山中走。
大珠小珠树树红,垂涎不觉齐举手。
缘木攀枝采取多,翻身呼伴掬以手。
一片恭敬心,感他诸小友。
拣个紫杨梅,送入老夫口。
如此韵事如此乐,除却山斋不曾有。
满天霞散彩,师前弟子后。
归来晚饭香,早暖一壶酒。
彭桥村
彭桥村位于横河镇东端,东上河之滨,离镇政府驻地4公里。东邻匡堰镇,东南依九龙山,南与彭南村相连,西至埋马村,北靠浒山街道与后宅村、宏建村交界。村委会驻地:栖凤新村。2002年底,全村常住户口1247户、3296人,辖32个村民小组,由16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胡洋畈、朝士地、河角、河南新村、栖凤新村、东头、黄墙弄、后直江、周家、大墙门头、牌轩头、庙跟、桥上、小彭桥、张岙、颜家。
境内地势平坦,绝大部分属平原,南部有部分丘陵山地,其山名是马家山、九龙山、蚕山、彭山、小山、陈岗山、庄山、西山、黄山、老虎坑、乌龟山、长湾山等。白彭公路和横彭公路分别以南北、东西方向穿行其中,成为主要交通要道。村中有水泥路面主道10条,总长约10800米。有河流17条,其中过境河流有东横河、直江两条,境内主要河江有小彭桥江、颜家江、二房江、春林江、庙江、桥上江等。桥梁有彭桥、寿昌桥、栖凤桥、蟠龙桥、一乐桥等28座,其中一乐桥为明代建筑。全村主要交通工具有运输汽车34辆,小轿车40辆,大中型拖拉机3辆,手扶拖拉机25辆,摩托车822辆。
彭桥是个古老的集镇,元代“小江布”畅销全国。明代以来,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前后共5天的彭桥庙会(兰街)闻名于宁、绍地区。平时,每逢农历二、五、七、十日是集市,街面有河后、河南、直江、柴弄,设店铺109家。另有布行、粮行、糠行、树行、柴行、棉花行、水产行、土特产行、蔬菜行等26家。有占地面积十余亩、房屋100余间的吉泰当典一爿,中药辅四家,个人行医诊所一家。
民国时期,凤栖庵曾是余姚县第七区区治驻地。1934年至1992年5月,彭桥曾经是彭泾乡、彭西乡、彭桥管理区、彭桥公社、彭桥乡历届乡(公社)政府所在地。在这期间,彭桥设立过邮电所、卫生院、乡中心小学、初级中学、信用社、粮站、棉站、供销社、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影剧院、图书室等机构。
农业 2001年2月,原东头、黄墙弄、张岙、桥上4个村合并,新建彭桥村。新行政村有耕地2050亩(135公顷),山林3000亩(200公顷)左右。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兼种蔬菜、水果及油料作物。2002年粮食亩产503.4公斤,总产量669.5吨;油菜籽亩产120公斤,总产量8.4吨;蔬菜瓜果总产量981吨,山上大多种植杨梅树、毛竹、松树等,杨梅年产量210吨左右。2002年农业总产值283万元。
工业 以家电、轴承、火花塞、塑料制品、针织等产品为主,有个私企业87家,从业人员2156人,其中年产值百万元以上企业23家。2002年度工业总产值31066万元,利润2085.71万元,(不包括金帅电器集团)。
三产 2002年,有个体工商、运输、饮食服务业257家。农贸市场1处2860平方米,从业人员500余人,年收入692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32041万元,人均年纯收入6273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68万元。
教育卫生事业 有完全小学1所,14个班;幼儿园1所。有在校大学生39名,已毕业大学生50名。有卫生院1家,个体医疗卫生室5处。有老年活动室4处。
彭桥村南部沿山一带曾出土大量汉、宋时期的墓葬。1979年填叉叉江时,于西莲庵山坡、高地上取土时发现大量汉墓,并出土了坛、罐等不少随葬品。2004年掘窑泥时,在张岙自然村东南的稻田中,表土以下0.8~1.8米处,分别出土青铜矛、石镰刀、黑陶各1件。相传村内原有叶、陆、彭3个主要姓氏。北宋元丰元年(1078),黄氏始祖在此落户,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宋代知名人士黄巨川、黄巨澄,明代尚书黄珣,民国空军中将黄钧,均出生并世居于此。今彭桥居住的黄姓占80%,余有潘、周、胡、颜等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彭桥是浙东游击纵队的革命游击地区。
附: 擬御制劝农歌 (明)黄珣
四方皆天职,嗟农独苦辛。所以古哲王,巡省及兹辰。
箫鼓吹豳颂,训迪良谆谆。东郊土脉动,好鸟鸣芳春。桑鸠拂其羽,催耕一何频。乘时播嘉种,原隰何匀匀。
念兹民所天,珠玉安足珍。一日苟不作,饥寒将立臻。
勿恤沾体劳,但忧年岁屯。沾体劳尚可,岁屯伤我民。
忆昔先皇时,端居轸郊闉。载歌悯农咏,丕扬列祖仁。
禁苑籍千亩,雨旸云百神。玉食岂不足,贵令四海均。
九重尚结念,况尔谋其身。古人有良言,岁计在于寅。
岂伊公家赋,父子亦以亲。春风正发育,万物皆鲜新。
勉矣东作力,佇看西成禋。
石堰村
石堰村位于镇西,距镇政府驻地3.5公里,东面与秦堰村接壤,西与子陵村交界,西北同乌玉桥村为邻,东北与马堰村相连。2001年2月由原石堰、永福、堰南、王梁4个村合并成石堰村,全村9个自然村分别为上街头、下街头、南堰头、庙山头、西岩堰、范家山、王梁桥、白杨岙、翁郎桥。村委会驻地:下街头。辖36个村民小组。2002年全村常住户口1326户,3847人。石堰因建闸于山岩之上故称石堰,村因堰名。
村域北有大大山、笔架山、石屋山,南有凉帽山、旋网山等。省道浒溪公路、杭甬高速公路慈溪连接线横贯村中心。汽车路通各自然村,全村有宽3米以上的村道长10740米。东横河流经过村,东有水井江,南有堰南江,西有陡门江(萝卜江),北有后大江,属东横河下游石堰片水系。设置有石堰闸、方家闸、张山闸、后水江闸、永福桥闸、油车江闸、长石板桥闸、陡门闸共8座。桥梁22座,其中永福桥、翁郎桥、陡门桥等为古石桥。村民置有运输汽车20辆,小轿车86辆,摩托车1188辆。
农业 有耕地面积2605亩(173.67公顷),山林面积2550亩(170公顷),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1975年全村上交国家粮食任务达70.25万斤。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实行产业结构改革,部分改种水果、花木苗圃、蔬菜,亦有改为养殖业。山林茂密,以杨梅树、毛竹为主,兼有其他果林、茶叶。2002年全村粮食总产量973.73吨,油料总产量127.23吨,蔬菜瓜果总产量1952吨。农业总产值682万元。
工业 石堰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仅有几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0年代之后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村有集体、个体企业135家,从业人员达1802人,产品有五金、塑料、建材、胶粘剂、镀锌、薄膜等,年总产值23265.37万元,利润2044.6万元。
三产 村里建有占地275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设摊位80余个,早夜有市。从事商业、饮食、服务、建筑、运输业的人员438人,年收入780万元。
200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24727.37万元,人均年纯收入7009元。
公益事业 村内有完全小学1所,9个班,幼儿园2所。全村现有在校大学生58人,已毕业大学生40名。有卫生所1家,床位4张。医疗卫生室3处,初级保健员3名。老年活动室2处。
相传上古舜帝曾避丹朱难于石堰虞山。唐元和至咸通间(806~866)余姚置盐场于石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改称石堰买纳场,设场署于石堰,故村中有“大街里”、“森和里”等古代村巷遗址。民国5年(1916)余姚县盐场公署由石堰迁至庵东,石堰盐场终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石堰曾是石堰乡政府驻地,至1992年5月撤区扩镇时,并入横河镇止。时设有供销社、信用社、粮站、棉站、广播站、邮电所、警务区等机构。现还保留有信用社,邮电所,警务区等单位。
石堰村古迹有虞山(又名庙山)、琉璃山。明、清时期农历二月十六日“拜礼拜”,琉璃山设拳场,以乌山拳为主设擂,四乡八村的年轻人聚集观看赛拳,热闹非凡,近百年相沿为习俗。农历三月十二日、三月十五日为赛龙舟日,从横河堰至石堰间东横河上,龙南、龙北等乡的村都有一至二艘龙舟参赛,挑年轻力壮者当划手,年长者为舵手。竞赛那天南村北乡,男女老幼沿江观看,欢呼助威,蔚为壮观。以上是民间两大文体活动,分别于1949年、1957年停止。
村内姓氏众多,人数较多的姓氏为鲁、康、王、翁,以自然村集居,其他有张、陈、蒋、朱、周、徐、杨、景、金、滕、潘、陆、胡、诸、方、房、李、孙、武、俞、华、吴、黄等姓。
附: 石堰村 (宋)陆游
木落山不蔽,水缩舟自献。
寒日晚更明,村巷曲折见。
少妇鸣机杼,童子陈笔砚。
农家虽苦贫,终胜异乡县。
君看宦游子,岂无坟墓恋。
生死在故乡,切勿慕乘传。
马堰村
马堰村位于横河镇西北,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2001年2月由原马堰村、横山村合并而成。东北与上剑山村相邻,东南同洋山岗村、龙泉村接壤,南与秦堰村相连,西接石堰村,北面同余姚市黄山村和黄湖农场交界。全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有18个自然村:马山头、高地头、田屋里、小田屋、新桥头、东笆下、牌轩里、老陆家、新陆家、白墙门、花墙门、河东、河西、横山登、太守房、石孔头、桂陆家、石墙里。辖村民小组28个。2002年全村常住户口1006户,2959人,多为汉族,还有壮族5人,布依族3人,彝族1人。村民委员会驻地:陈家漕。据传,宋朝有官在河西江与龙泉江交汇处北小山上放马,故称马山,马山下筑有一堰,叫马堰,村因此而得名。
村南部地势平坦,北部靠真武山,这里属海相沉积平原地带,地下泥炭层厚达1米,20世纪70年代群众掘泥炭时,出土过古船、鹿角、兽骨等物。这一带向来盛产棉花,民国8年(1919)省立棉种实验场就建在马堰。杭甬高速公路慈溪连接线在村南过境。秦横公路长1.4公里,宽8米,是全村南北大道。王梁至上剑山村机耕路横跨村北,各自然村有总长16912米的村道相连接,其中13623米为水泥路面。村民置有小轿车28辆,摩托车680辆。境内河流有西大江、松山江、龙泉江、庙前江、庙东江、里温江等16条。桥梁有上泥桥、下泥桥、马山石桥、庙前桥、玉仙桥、龙口珠桥、横山桥、白墙门桥、文华桥等31座。
农业 全村有耕地2079亩(138.6公顷),山林2120亩(141.33公顷),耕地以产粮食为主,2002年粮食总产量771吨,油料总产量165吨,蔬菜瓜果总产量1040吨。山地以种植杨梅为主,竹木为次,杨梅产量456吨。农业总产值421.5万元。
工业1975年后逐年发展壮大,现有个体企业87家,就业人员达669人,主要生产建材、五金、塑料、电镀、电器类产品,工业总产值5250.2万元,利润357.24万元。
三产 村里建有横山农贸市场,摊位数十个。经营商贸、运输、建筑、服务业的从业人员689人,年收入1052万元。
200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6724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6280元。
公益事业 村内有育士小学,设6个班。有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3处,广播室1处,休闲公园1座,村落文化宫1座(内设图书室,球类棋牌活动室),老年活动室2处。有已毕业大学生21名,在校大学生45名。
全村徐姓占80%以上,其他有郑、洪、鲁、毛、陆、陈、王、何等姓氏。
徐姓迁入于南宋初,始祖徐琛奉命守眉山寨,家眷迁徙桐树湖(洞池湖),后定居马堰,至明朝已繁衍成大族。徐爱,字横山,明正德三年(1508)中进士。村中建有徐氏祠堂,祠堂内现在尚存“殿中执法”、“亚魁”匾额。2001年在马堰龙口珠出土马堰徐氏十世祖、明弘治大理寺评事徐立本(翠庵)墓志铭一块,刻有1100余字,由状元王华撰文。
附: 徐氏瞻绿轩 (明)宋僖
绿竹似君子,长年不厌看。
沉吟风雨夜,牢落雪霜寒。
开径连书屋,临流足钓竿。
眼中高节在,早晚候平安。
乌玉桥村
乌玉桥村位于横河镇西北,村北有古乌戎湖,湖旁有乌戎桥,村以桥名,后讹称乌玉桥,其西面与余姚市城北笆里村接壤,北依大大山,以乌戎岭为界,岭北余姚市郑巷,南依东横河,隔江同子陵村相望,东面紧靠石堰村,全村总面积2.05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地:康家山,距镇政府驻地6.5公里。西距余姚城区7公里。全村有7个自然村:桥头、庵跟、黄家车头、陡门头、金家山、瓜舍、桃园。辖15个村民小组。2002年常住户口540户,1586人,有布依族1人,余均汉族。
浒溪线、杭甬高速慈溪联接线等省道公路,东西横贯村境。村道总长6410米,与各自然村相连,村村可达汽车。村民置有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34辆,客货运输汽车7辆,小轿车19辆,摩托车440辆。水网交织,南临东横河,北依后大江,南北由陡门江相连,境内有大小河漕10条,总长5300米,河上有桥梁20座。
农业全村原有耕地1600余亩(106.67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部分轮作棉花。原为石堰乡的种粮大村,1965年上交国家粮食任务达46.8万斤,1970年增至49.6万斤,1973年粮食亩产达到1272斤。山地面积500余亩(33.33公顷),广植桃、梨、杨梅等果树,尤以水蜜桃为优。20世纪70年代水果产量达到20万斤以上,远销沪杭甬等城市。198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乌戎岭下开发了百亩上下的淡水养殖场,垂钓者络绎不绝。桃、梨园内又增添了养鸡场,形成生态农业。2002年尚有耕地1288亩(85.87公顷),粮食总产量239.5吨,油料总产量112吨,蔬菜瓜果总产量1007.5吨,农业总产值729.87万元。
桃园自然村栽桃始于民国4年(1915),时余姚县柯义乡韩陶村韩厥修于乌戎岭创建果园——春笑园。他购买山地200亩,引种水蜜桃、苹果、梨、葡萄等果树,又植桑养蚕,试种马铃薯、番茄等新品种。投资购买水泵、翻土机,以药剂治虫,施化肥。雇员工培植果树,十分兴旺,所产果品远销沪杭,时以水蜜桃闻名,曾参加西湖博览会,荣获奖状。后果园工人陆续迁居安家,发展成今天的桃园自然村。
工业 有个私企业31家,其中百万元以上企业14家,在厂职工276人,年产值4361.33万元。
三产 全村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从业人员264人,年收入716.26万元。
200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5807.46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800元。
公益事业 从1932起至1948年,庵跟月灯庵和乌玉桥陈良山庙分别设有龙北第五小学和第六小学,后分别改称庵跟小学和乌玉桥小学。1968年两小学合并为乌玉桥小学,1995年又并入子陵小学。合并前有班级5个。全村有在校大学生37名,已毕业大学生24名。村内现有幼儿园1所,设医疗卫生室1处,老年活动室2处。
境内古迹遗址有普照寺,原有寺屋46间,产田100余亩,昔日香火盛极一时,现已废。乌戎岭下有名宦古墓葬:明朝正德元年(1506)太子太保御史史琳墓遗址,南宋庆元元年(1195)人称莫子纯状元墓遗址。
全村主要姓氏有郭、张、王、黄、金5个,其中郭、张2姓为最多。
附: 乌玉行 童兆良(作于2001年9月)
村湖岭山不产玉,至今此处乌玉名。
扑面桃花沾两袖,掷地汉钵当狗尊。
先看宫保圣旨匾,再读侍郎墓志铭。
状元池塘鸭戏水,荒冢谁知莫子纯。
子陵村
子陵村位于横河镇西端,西与余姚市城北双河村交界,南至背山与童家岙分岭为界,东接石堰村堰南,北与乌玉村隔江相望。地形东西长而南北窄。2001年2月,由原陈山、王家竹堑、谢家山3个村合并新建子陵村,因汉高士严子陵出生于该地,谢世后墓葬于陈山,故名。村委会驻地:王家竹堑,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全村辖18个自然村:陈山、上杨家、下杨家、大园、小岙、大岙、山湾、涨江、徐家、潘谢、王家竹堑、后湾、黄家、方家、伍家桥、罗城、谢家山、后新屋。2002年有常住户口1176户,3601人,辖村民小组3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壮族1人,布依族7人。村民以黄、徐、杨、王、潘、谢、童、方、俞9姓为多,占总人口的80%以上,尚有朱、华、史、周、陈、郑、鲁、金、邹、胡、余、邵、蒋、赵、翁、孙、吴等。全村总面积3.65平方公里,南部群山连绵,有桃花山、庶头山、大岙山和尚山等。西部的客星山(陈山)海拔159米,登顶可眺望慈溪、余姚两市城区。1957年至1970年兴建小岙、大岙、庙弯等6座山塘、水库,总蓄水量8.63万立方米,作灌溉用。
境内有公路长3250米,子陵公路和沿山公路成T字型贯通全村,有机耕道路长17680米。东横河、陈山江流经全村,计6652米,河区节制闸有陈山闸、张山闸、南湫闸。桥梁有15座,其中横跨东横河的大桥有1997年建造的子陵桥,1970年建造革新桥于王家竹堑,1997建成的子陵公路客星桥。村民置有各类拖拉机43辆,运输汽车30辆,小轿车28辆,摩托车1021辆。
农业 全村有耕地2962亩(197.47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多种经营,1978年上交国家粮食任务31.38万斤。1985年产改以后农户一般在种足口粮后,就种植草莓、桃子、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山林面积3339亩(222.6公顷),近山、低山种经济作物,以杨梅、毛竹、茶叶为主,桃、梅次之。2002年粮食总产量1389吨,水果、蔬菜总产量2931吨,农业总产值445万元。
工业 全村有个体工业60家,集体企业有轮窑及采石场各1家,产品以加工零部件、生产建筑材料为主,从业人员821人。2002年工业产值8602.2万元,利润642.08万元。
三产 村民从事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和商业等人员240人,年收入860万元。200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9907.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820元。
公益事业 村内有子陵小学,设10个班。有幼儿园1所,4个班。全村现有在校大学生35名,已毕业大学生23名。有老年活动室1处。农贸市场1处,设固定摊位22个。有医疗卫生室3处,初级保健员7人。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严子陵墓遗址、陈山古墓葬群。严子陵墓左侧,南宋咸淳七年(1271)建高节书院,明洪武二十年(1387)拆毁。
附: 高节书院 (元)月鲁不花
远聘羊裘到汉庭,竟忘龙衮略仪刑。
先生不为千人爵,太史何劳奏客星。
潮上严滩浮海白,山连禹穴入云青。
高风千古成陈迹,唯有荒祠绕翠屏。
秦堰村
秦堰村位于横河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东邻龙泉村,南与梅湖村、童岙村交界,西接石堰村,北面同马堰村相连,总面积4平方公里。2001年2月由原秦堰、湖西门、王家畈3个村合并建立新秦堰村。由17个自然村组成:秦堰桥、邱家、何家道地、西江堰、叶家、新楼屋、老新屋、湖西门、西朱、山头、严街、后沈家、羊淘里、荷花池头、王家畈、郑庵里、紫林庵。村委会驻地:新楼屋,辖村民小组46个。2002年常驻户口1505户,4546人。民族有壮族5人,布依族6人,苗族2人,彝族1人,其余均为汉族。村内有横跨东横河南北的秦堰桥,村因桥名。
境内地势,南部多山丘,北部平原,东横河以东西方向横贯全村,省道公路浒溪线东西向横穿村境。全村有宽6米以上公路两条,秦横公路接杭甬高速公路慈余连接线,秦湖公路通村南北,村道已浇水泥路面4550米。村民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72辆,客货运输汽车30辆,小轿车45辆,摩托车1204辆。过境主要河流有东横河,其南北向支流有湖西门江、新楼屋江、邱家江、长石板桥江,均通后大江,水系成网,排灌方便。桥梁有秦堰桥、西湖闸桥、杨郎桥、龙泉桥、叶家桥、汇龙桥等25座。山丘集中在南部,有楼房里、孙家尖、罗圈、龙回山、活审山、毛竹山、庙山、畚箕山、老虎窠、庙弯山、沙石亭、燕子窠、石门头等,群山连绵起伏。
农业 全村有耕地3637亩(242.47公顷),山林3800亩(253.33公顷),耕地种植粮棉为主。取消粮棉统购任务以后,实施农业产改,扩种水果、苗木、蔬菜。全村已无棉花种植,农田以种口粮为主,改双季稻为单季稻,冬春以种草莓、蔬菜为主。粮食亩产曾达到1616斤(1981),棉花130斤(1984)。山林以种植杨梅为主,全村达1500余亩(100公顷),年产量达到过600吨,亦种植柑桔、茶叶、毛竹等经济作物。2002年粮食总产量1497.5吨,油料总产量126吨,瓜果蔬菜总产量2931吨,农业总产值1156万元。
工业 全村有企业82家,其中年产百万元以上企业16家,产品以五金、电器、饮水器、塑料制品等为主。从业人员1698人,2002年工业总产值13216万元,利润1066.83万元。
三产 2002年,村民从事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商业的人员1276人,年收入1511万元。
是年全村总收入1588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908元。
公益事业 村内有完全小学1所,设7个班,幼儿园2所。有在校大学生31名,已毕业大学生67名。有老年活动室、医疗卫生室各3处,占地270余平方米。3个农贸市场,固定摊位49个。
境内湖西门自然村以南约150米的湖头山东麓,有一处隋唐时代的古窑址。
湖西门闸口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立有“奉宪禁垦烛溪湖”碑一块(现已拆废)。
全村姓氏以杨、王、诸3个姓居多,其余有孙、朱、邱、赵、胡、叶、华、严、何、沈等姓。
据光绪《余姚县志》记载:古秦湖,在秦堰村,相传为隐居胜地,山明水秀,风景极佳,犹如“人在明镜走,鸟在画屏飞”。
附: 邵氏秦湖隐居 (元)宋僖
秦湖隐居邵平孙,旧日生涯不复论。
垂钓花间亲白鸟,种瓜海上似青门。
还知教子书千卷,不愿封侯酒一樽。
莼菜鲈鱼秋更好,扁舟何处觅桃源。
大山村
大山村位于横河镇最南端,东与匡堰镇岗墩村隔山相邻,南与余姚市丈亭镇孙家村接界,西南临余姚市丈亭镇梅溪村,北面与梅园村接壤。全村由大山、小山、横山3个自然村组成。村域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地:大山村,距镇政府驻地约7.5公里。至2002年底,全村常住户口337户,1085人,分成11个村民小组。其中壮族6人,布依族3人,余均汉族。大山村以戚姓居多,曾称戚家大山。
大山村群山环绕,平均海拔160米,是慈溪市第二高山村。山脉多呈东西走向,有大肚山、斧头石岗、小岭岗、狮子山等,最高峰在大肚山(海拔365.5米),是村内溪流发源地。群山形成狭谷,山谷中建有山塘水库9座,供村民生活用水和梯田灌溉。沙梅公路是大山村通向南北外界的唯一通道,村内主要道路已浇成水泥路面。沙梅线上有两座桥梁:继光大桥建于1991年,位于村口,长45米,宽6米;九龙湾大桥位于与丈亭镇交界处,桥长85米,宽10米,全部用水泥浆砌块石、钢筋混泥土桥面构成,建于1992年。现村民有20辆小轿车,350辆摩托车。
农业 2002年全村山地面积5423亩(361.53公顷),其中杨梅3560亩(237.33公顷),杉木500亩(33.33公顷),毛竹300亩(20公顷),茶叶600多亩(40公顷)。耕地399亩(26.6公顷),其中220亩远在5公里外的西湖畈,其余为山间梯田。1949年以前,村民多数以砍柴、烧炭、卖柴炭为业,仅有少数人家有少量梯田耕种,收入微薄。土地改革之后,大山人分进了土地,造林,种杨梅,做路,修水库,农林业产量和收入明显提高,至1986年,全村农、林、牧、副业总收入94.68万元,年人均纯收入599元,仍列为慈溪县贫困村。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茶叶引进乌玉早等新品种,提高了品质;茶园科学培肥、复盖、灌溉提早了采制季节;制茶工艺由毛制珠茶改成精品龙井茶。杨梅使用专用肥料、疏花剂,提高了质量;建冷库冷藏保鲜延长了贮运时间,把鲜杨梅远销到京、沪、宁,出口到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发杨梅汁、杨梅酒、杨梅蜜饯等深加工产品,以提高产值。把毛竹山垦复成笋、竹两用山,使春笋、冬笋、鞭笋大幅增产。租赁周边疏林山200亩,散养三黄鸡12000只,兔600只,发挥了山区的优势。200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481.84万元。
工业 从1975年创办针织袜厂始,1986年之后发展为塑料制品工业,至1992年,村办企业——翔龙实业总公司年产值2038万元,利润279.43万元。1995年又创办村办企业宁波乐顺电器公司。2002年全村有转制企业2家,个私企业3家,主要生产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及其配件。年总产值18900.15万元,利润1078.72万元,在厂职工561人。
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2002年全村建筑、运输、商业、服务收入106万元。
公益事业 大山村1957年创办小学,校舍简陋。1973年改建校舍9间,面积360平方米。1994年改建成三层教学楼,面积1080平方米,于2000年2月并入龙南小学,为方便小学生入学,有公交车早晚接送。全村现有在校大学生18名,已毕业大学生11名。村办综合服务站内设农资服务站、医疗服务站、小超市,方便村民生活与生产。2002年建村落文化宫1座,内设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台球室等。在四周堂新建了休闲公园,占地面积20多亩。进村处建牌楼一座,高10米,宽17.5米。
经历10余年发展,2002年全村各业年总收入19487.66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800余万元,村集体年可用资金50余万元。人均年纯收入6820元,90%的村民住上了楼房。1998年,大山村被列为宁波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大山村是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成为浙东游击纵队,慈镇县大队对敌斗争的据点之一。这里曾设有马羊山“公馆”,灯盏温“公馆”,浙东游击纵队电台、后方医院等机构。浙东地区革命斗争的一些领导干部在这一带组织军民开展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末期,慈镇县工委在此召开“戚家大山会议”,为地方军民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到来,迎接慈、姚、镇解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大山人民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为革命作过重要贡献。
附: 三五支队亲哥哥(民谣)
燕子窠,朝南做,
亲人来了许许多,
勿是娘舅与表亲,
三五支队①亲哥哥。
龙南村
龙南村位于横河镇南部,东邻东畈村、梅园村,北接孙家境村,南至高楼山,西同梅湖村接壤,2001年2月由原横泾河、烛溪、柘岙3个村合并而成,因系原龙南乡政府所在地,故并村后沿称龙南村。村民委员会驻地:牛头山脚西,距镇政府驻地3.5公里。现有9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横泾河、王家桥、闸里头、周家、王家墩、陈家、徐家、茅家、庙沿。全村常住户口856户,2495人,辖21个村民小组。
境域属丘陵平原相间,以山丘面积居多,其中自古以来比较出名的山有烛湖山、牛头山(大船山)、西月山等。平原多河流,有洋塘河、横泾河、柘岙江、庙前江、直河塍江、东江、新江等9条。河上建有防旱抗洪闸3座,翻水站1座,桥梁有龙泉桥、王家桥、金家桥、横浦桥、瓦窑湾畈桥等31座。交通便捷,东傍横樟公路,北依沿山公路,中间横穿村境的有龙南至童岙公路、柘岙公路,有机耕路通各自然村,大部分道路已浇成水泥路面。2002年全村拥有运输汽车7辆,大客车3辆,大、中型拖拉机35辆,小轿车44辆,摩托车1261辆。
农业 有耕地1283亩(85.53公顷),山地5086亩(339.07公顷),耕地以种水稻为主,20世纪80年代亩产曾达到1600斤。取消粮食统购任务以后,实行产改,农户只种口粮田,多种经营迅速发展,花卉、草莓、桃、梨种植面积扩大。原柘岙村为花卉专业村,全村256户,专业种植花卉的达186户,面积1100余亩(73.33公顷),年销售收入400余万元,自70年代始,至今已历时30多年。户种百亩以上的3户,50亩以上的4户,不少户租赁外村土地,有的在外县大片租地发展种植。花卉品种由原来20多种现发展到70余种,远销东北、华北、中南及出口国外,花卉成了全村的一大产业。
烛湖杨梅名扬天下,早在宋代就在村西烛湖山栽培杨梅。据明嘉靖《余姚县志》载:“杨梅产烛湖山——其味冠绝诸果。”现有杨梅面积2500亩(166.67公顷),年产量已有800余吨,产值达360万元,曾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家。200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1075万元。
工业 村办企业始于70年代,90年代迅速发展个私企业,2002年已有各类企业43家,主产家电、仪表、电子元件、五金塑料、汽车配件,年工业总产值达7768.03万元,利润420.19万元。
三产 村投资450万元新建农贸市场,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72平方米,设杨梅市场1825平方米,于2002年6月8日竣工,现有商店65家,摊位60余个。是年全村从事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人员124人,年收入265万元。
200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9008.0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6200元。
教育 清代已有私塾,1928年在诒谋堂开办“孙氏小学”,解放后转为公立横泾河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柘岙、烛溪亦办过小学,调整教育布点时横泾河小学、烛溪小学合并称横烛小学,直到2002年横烛小学并入龙南小学。现有幼儿园1所。有已毕业大学生27名,在校大学生33名。有医疗卫生室2处,老年活动室3处。
西月山北麓瓦窑湾,发现有晚唐时的古窑址,因早年垦植,堆积物已不明显。陈家自然村东窑头山北麓,有五代至北宋的古窑址,大部分瓷片已在平整土地时填入邻近小河,或在建路、造房时被埋填。
村内姓氏以孙姓最多,约有50%,其他有茅、陈、徐、方等姓。
附: 烛湖杨梅(明)孙陞
万壑杨梅绚紫霞,烛湖佳品更堪夸。
自从名系金闺籍,每岁尝时不在家。
伍梅村
伍梅村位于横河镇西南,紧靠伍梅山麓,东与孙家境相邻,南接梅湖村,西同秦堰村接壤,北紧靠横河集镇,与龙泉村隔江相望。伍梅历史上曾称湖塘下,意即地处烛溪湖塘堤之下。1958年烛溪湖废垦,湖塘废弃,因村在伍梅山麓,故改名伍梅村。湖塘下胡氏起源于明朝中叶,由竹山胡氏迁徙而居,逐渐发展形成村落。至今已扩大到东湖塘顶,向北延伸到龙泉村南杨自然村交界处。2002年全村常住户口569户,1747人,辖16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在村中心祠堂里,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村域面积为4.3平方公里。民族以汉族为主,有壮族、布依族少数妇女入嫁。
伍梅原为烛溪湖滨,横河水系上源与下源之要隘,有烛溪湖东闸和张沟堰闸,控制着水量的分配。现烛溪湖废垦,其东闸亦废弃,张沟堰闸仍留存。境内河流三条:半上江全长3公里,宽10米,境内段长1118米。村中东西贯通的新江长1023米,宽8米,是灌溉九堡畈数百亩农田之水源。大池江全长300米,宽6米。过境河流1条,梅湖江,全长3.5公里,是梅湖水库溢洪的主要水道。河上桥梁有祠堂桥、安定桥、伍梅大桥、湖塘顶桥、桑园桥、道士桥等15座。横童公路穿村而过,正在新建的烛溪路南段与忠烈路相交,余慈铁路横穿村北。村民拥有运输汽车9辆,小轿车50辆,摩托车约800辆。
农业 全村有耕地871亩(58.07公顷),以植水稻为主。20世纪70年代部分稻、棉轮作,到1978年粮食总产量105万斤,上交国家任务13万斤。棉花投售皮棉3.9万斤。1985年农业产改以后,粮棉统购统销任务取消,发展多种经营,增加草莓、葡萄、蔬菜种植面积,粮食生产由双季稻改为单季稻。有山林面积1769亩(117.93公顷),集中在伍梅山及南部之梅岭下和老鼠山,以植杨梅树为主。70年代垦植茶园136亩,年产珠茶曾达到2万斤,现因挖泥制砖,低山部分遭挖掘,面积已大为减少。2002年全村粮食总产量761.25吨,油菜籽总产量87.5吨,蔬菜瓜果总产量96吨,农业总产值141万元。
工业 现有个私企业35家,从业人员902人,产品以洗衣机、减速器、电子器材、塑料、轴承等为主,村办砖瓦厂1家,生产红砖,2002年工业总产值达14171.33万元,利润587.22万元。
三产 全村有商业、建筑、运输业等从业人员178人,年收入318万元。
200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14630.3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601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
公益事业 村内有小学1所,民国时期为龙泉第四小学,后改名为湖塘下小学,伍梅小学,属村校。1998年同梅湖小学合并,迁至梅湖村境内。现有幼儿园1所,3个班。全村有在校大学生23名,已毕业大学生24名。有医疗卫生室1处,老年活动室1处。
境内有伍梅山,在《於越新编》已有记载,时称孤山,其山脚有孤山庙。念祖堂是龙泉烛溪胡氏宗祠,属清代建筑,分前后二进,今后进保存完好,堂内有“四进士”、“流芳登科”、“文魁”、“乐善好施”等匾,足以佐证胡氏先祖登科为官,好义善举。
全村姓氏以胡姓为最,占全村90%,其他有李、王、徐、任、孙、马、周、陈、丁等姓。
附: 咏梅 (宋)孙应时
肌肤冰雪定何神,不用灵犀自辨尘。
一笑未妨娱独夜,百花谁敢斗先春。
孤山诗侣须君复,吴市仙踪尺子真。
此外纷纷莫相淤,风姨月姊敬情亲。
梅湖村
梅湖村位于横河镇西南,距镇政府驻地3.5公里,西与童岙、秦堰两村相邻,北与伍梅村接壤,东临龙南村,南依梅湖水库,东环湖路接丈亭镇俞家岙村交界。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辖5个自然村:湖东(原任家纸坊)、老鹰山、新祝家、航渡、三站。37个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驻地湖东桥西南50米紧傍横童公路。全村常住户口792户,2424人,有回族6人,壮族8人,余均为汉族。
梅湖村于2001年3月由原湖东、航渡、祝家、梅湖四个村合并而成。都临梅湖水库下游,均因建梅湖水库而搬迁、垦植等渊源关系,故称梅湖村。境内横童公路以南北向穿村,直通省道公路浒溪线。东西向的过境公路有沿山公路,龙南村至梅湖水库公路,各自然村均有机耕路相连。全村村民有运输汽车12辆,小轿车22辆,摩托车581辆。
河流主要是梅湖江,自1959年水库大坝筑成后烛溪湖垦废,横河区动员人工开挖而形成(全长达3.5公里,宽16米)。梅湖江既为两岸带来灌溉之利,又满足了水库溢洪排水之需。近年两岸砌坎,西为公路兼圩坵长3公里,高1.5米,并建有7座节制闸与翻水站。支流有湖东江、三站江、祝家江,均汇入梅湖江出东横河。河上有桥梁7座,其中航渡桥为古梅澳湖泾流入烛溪湖之要口,“明永乐间建,为洞五,宽三尺有咫,长五丈余。”南部山林连片,最高为高楼山,海拔310.9米,其他还有官山、旋网山、阳帽山、老鹰山、航渡山、新壁山、梅梁山、狮子山、童严家山、陆家山等。任家纸坊和祝家于1957年10月为建梅湖水库有137户567人拆迁房屋346间,搬迁至东湖滩、油车岭,两村人民为建水库作出了贡献。
农业有耕地1430.3亩(95.35公顷),山林4803亩(320.3公顷),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2002年种植面积1178亩(78.53公顷),总产量524.8吨。其次有花木、橘子、草莓等经济作物。山林多数面积为松杂木林,种植杨梅1200亩(80公顷),亦有少量桃、李、茶叶。农业总产值达519.2万元。
工业 有轮窑2座,采石场2处,有个私企业33家,从业人员863人,产品有轴承、电器、塑料制品,红砖、石料等,年产值达8428.08万元,利润334.93万元。
三产 2002年,从事建筑、运输、商贸、饮食业等人员201人,收入410.35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9357.6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5900元。
公益事业 现有1所小学,称梅湖小学。先由湖东小学、航渡小学合并,1998年伍梅小学并该校入,现校舍为12间两层楼。新建幼儿园1所。有在校大学生23名,已毕业大学生7名。有医疗卫生室3处,医疗保健人员4人。有老年活动室1处,农药化肥站、简易蔬菜市场2处,以便于村民的生产、生活。
村境内,梅湖大坝东偏北约200米旋网山北麓、梅湖水库内大坝以西一里许的狮子山南麓,各有一处晚唐时的古窑遗址。南宋理宗年间(1225~1264)梅梁山建积庆寺,现存“寿”字石刻,列为慈溪市文物保护点。积庆寺曾经是1941~1949年间中共党组织及地方武装活动据点,当时的姚山、浒山区抗日民众自卫大队及中共姚山、浒山区委成员常驻于寺内,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
全村姓氏繁多,以任、祝、俞3个姓氏居多,其他有孙、胡、黄、王、戚、励、徐、张、林、康、陆、倪、钟、毛、郑、周、李、高、房、何等姓。
附: 游烛溪湖 (清)施烺
仙子何年秉烛游,至今佳话问溪头。
四山风雨啼黄鸟,两镜烟波泛白鸥。
樵歌歇时吹牧笛,柳荫深处泊渔舟。
烛湖我作西湖看,浓抹淡妆春复秋。
童岙村
童岙村位于横河镇西南隅,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村庄三面环山,东与梅湖村衔接,向东越岭为梅湖水库。山南为丈亭镇杨家岙村,西面姆岭为慈余两市的分界岭,越岭为余姚市双河乡梁湖头村,北边山后同秦堰村接壤,翻高岭达大岙与子陵村为邻。全村有4个自然村,即童家岙、大埠头、外岙、郑家,村民委员会驻地:童家岙,辖15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常住户口583户,1512人,民族有布依族4人,水族1人,白族1人,傈傈族1人,彝族1人,瑶族2人,壮族1人,其余均为汉族。村名的由来,据潘氏宗谱记载:“元末明初由潘桐溪公者从余姚丰山迁徙至此,在岙里筑室定居。”村以人命名为桐岙。现名童岙,实系桐岙之讹。
童岙村属山区,东有鲇鱼须山、毛山、庶头山、鹰窠山,南有乌石牙山、官山、大山脑,西有刺山岗、调羹山,北有桃花山、孙家尖、对面山、高岭、大埠头岭。境内有小型水库2座,梨头岙水库(童家岙水库)蓄水量10万立方米,鸦雀岗水库蓄水量1.2万立方米,供村民饮用水及部分农田的灌溉。在西湖畈有南江、北江、上横江、下横江、新江等排水江河5条。有大埠头桥、大埠头机埠桥、碾子头桥、庙前桥等10座桥梁。童岙村为横童公路的终点,该公路经村段长约2公里,宽6米,于2000年浇成水泥路面。村道多为砂石路面。余慈铁路贯穿村境。村民拥有运输汽车18辆,小轿车8辆,摩托车580辆。
农业 全村有山林面积4500亩(300公顷),耕地837亩(55.8公顷),其中700亩(46.67公顷)为西湖畈田,其余为山坡梯田。据2002年统计,全村双季稻亩产750公斤,单季稻亩产约500公斤,总产量425.3吨,仅供村民口粮之需。山林种植杨梅树1500亩(100公顷)左右,最高年产量达1000吨,年产值约150万元。茶园面积313亩(20.87公顷),于1969~1973年垦植,至80年代年产珠茶500~700担,年产值在10万元左右。1986年后改为个人承包经营上交村4万元或2万元不等。后由于珠茶滞销,茶树老化,而面积缩减。2004年,又将250亩(16.67公顷)茶叶承包给专业户,改造为不使用农药的有机茶。全村从事养蜂业者1985年曾达到80户,蜂群发展到4000群,年收入约200万元。全家以养蜂为业者众,收益颇丰。但至今已呈下降趋势,蜂农仅剩21户,养殖2000群,200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309.7万元。
工业 于1990年以后兴办制砖轮窑2座,年产红砖3000万块,产值450万元,促进了劳动就业也带动运输业的发展。个体工业以五金加工为主,共10家,从业人员193人,年产值1130.96万元,利润82.07万元。由于地处偏僻山区,资金技术均较缺乏,工业发展滞后。
三产 全村有专业运输21户,餐饮业2户,建筑业35户,年收入150.7万元。
200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1600.36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201元。
公益事业村有完全小学1所,设6个班,1992年新建教学楼1幢,6个教室。有幼儿园1所,老年活动室1处。医疗卫生室1处。现有已毕业大学生5名,在校大学生12名。
境内有距今6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5年村民在西湖江挖乌泥肥田,曾掘出大型沉船,船内有兽骨、鹿角、陶器等物。197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童家岙试掘,出土一批文物,属河姆渡时期第三层类型文化。
全村多为潘姓,占村民70%,余为童、黄、俞、蒋、郑、陈、房、邱、朱、王、倪、洪、胡、徐、楼、何、段、张、颜、罗等姓氏。
附: 消寒竹枝词 (清)朱文治
数点梅花著瓦盆,春光昨已到柴门。
何如桐岙旧游处,万树寒香围一村。
梅园村
梅园村位于横河镇东南,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东越竹山岭与匡堰镇游源村交界,南翻鸦雀岗同大山村相邻,西与龙南村接壤,北依渔山脉峰为界,过剡岙岭即东畈村寺下。2001年2月将原沙河、笋岙、竹山三个村合并。全村山林资源丰富又盛产杨梅,故取名梅园村。辖8个自然村,分别是沙河、四面山、李家岙、竹山、上段、下段、官房里、笋岙。有3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沙河。全村常住户口885户,2745人。
境域地形东有太皇山、鹅毛尖、大石山,南有天打石岳、鸦雀岗、老虎潭、山坑,西南面是沙帽山、高楼山、尖刀山、半边月亮、四面山,西北有牛头山、磨石岭,唯向西有长约1公里,宽约0.5公里的带状平地。1956建造的赵家湖水库,库容6万立方米,受益农田达100余亩。1962年新建了牛头岙水库,库容18万立方米,受益农田250余亩。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沙河,全长1500米,自竹山观音桥至沙河横浦桥,西接龙南直河塍江汇入东横河。笋岙自然村以溪坑穿村,全长约1.5公里,下游汇入沙河。河、溪上建有观音闸、沙河桥等3座。有双井头、龙眼、凉亭泉3口井,且大旱不枯,水质纯净。境内横樟公路横贯过村,沙梅线以南北向经沙河、笋岙两自然村,两条公路成丁字型分布。村道通各自然村。公路和村道均已浇成水泥路面。全村有各类拖拉机66台,2吨以上农用车9辆,小轿车28辆,摩托车980辆,收割机2台,推土机、挖掘机各1台。境内有联通、移动电信塔各1座,使山区交通、通讯畅通。
农业 全村以农业为主,林业次之。耕地计1407亩(93.8公顷),自1952年始至1982年止,原3个村历年平整的土地达1260亩,可见山区土地来之不易。山林面积达8380亩(558.67公顷),其中杨梅面积4250亩(283.33公顷),年产量达2500吨。村民经济收入的20%来自杨梅销售。逐年发展起来的花卉生产现已达300多亩(20公顷),品种增多,销路畅通。耕地以植水稻为主。2002年粮食产量599吨,村民人均产粮仅218.2公斤。农业总产值1160万元。
工业 20世纪60年代集体兴办陶器厂3家,以生产大小水缸为主,有罐、甏、缸、壶,先后停办于1993年至1996年。80年代兴办塑料加工、汽车零部件、家电配件,现发展到企业31家,有五金、轴承、家电、塑料制品等,有职工730名,2002年工业总产值9965.77万元,利润511.81万元。
三产 全村有255人从事建筑、运输、饮食、服务等行业,年收入640万元。
200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11765.77万元,人均年纯收入6880元。
公益事业 村有小学1所。1989年,由原沙河、竹山、笋岙3个村小学合并,改称“三和”小学,设6个班。幼儿园1所。有在校大学生37名,已毕业大学生10名。建有村落文化宫1处,内设棋牌室、台球室、乒乓球室、健身活动室等。有老年活动室3处,医疗卫生室3处。
境内有古窑址3处,其中竹山岭偏西山坡,是五代晚唐时期至北宋晚期窑址。竹山古祠堂始建清代,有屋18间,祠产80亩。笋岙庙始于清代,有房屋13间,庙产山100亩,尚有遗址存留。
全村姓氏以胡、孙两姓较多,余者姓氏有齐、童、伍、陆、戚、王、黄、张、罗、华等,南宋尚有房氏居住,后迁居云柯。竹山胡氏系于北宋乾道年间从余姚柏山迁来,明代出过不少官宦,村落兴旺。
附: 过烛溪湖观杨梅 (明)孙鏊
雨余芳杜益凄凄,湖上才添水拍堤。
六月松深山不暑,两塘烟锁路还迷。
树头色艳杨梅熟,叶底声频布谷啼。
独往停车看不彻,隔篱谁唱竹枝词。
东畈村
东畈村位于镇政府东南2.5公里,北临东横河,东临埋马村、彭南村,西与孙家境村、龙南村相接壤,南部隔牛头山同梅园村为邻。2001年2月原寺下、孙巷、东畈合并称东畈村。有11个自然村:东畈、万字地、爱字地、昂字地、万石桥、寺下、胡家山、缪家山、孙巷、漕头、上大河,辖27个村民小组,常住户口1019户,3150人。其中壮族4人,布依族2人,余均汉族,村民委员会驻地:东畈。
村南部为山区,北部为平原,耕地2343亩(156.2公顷),山林2440亩(162.67公顷)。南部山区系渔山之余脉,由东向西延伸到长山、东山、舜井山3个山头,南高北低氐,三山之间形成虎弯、舜井弯、石弯3个峡谷。河流分布均呈三横(上大河、东畈江、东横河江)三直(漕头江、东畈江、万字地江)。桥梁有万石桥、丁郎桥、东福桥、福庆桥、老庙桥、后义桥、一星桥等15座。
农业 主要种植水稻,亩产曾达到1600斤,上交国家粮食任务达33万斤。取消粮棉统购统销任务以后,实施产改,水稻以种足口粮为主,兼种花木、果蔬,1985年县农林局在东畈村试种大棚草莓,8户社员用地10亩,建大棚6个,当年投产,收益颇丰。至2002年草莓种植已发展到400亩(26.67公顷),其中地膜覆盖种植300亩(20公顷),亩产值达2500元;大棚种植100亩(6.67公顷),亩产值上万元。山林主产杨梅,全村1700亩(113.33公顷),年产量1000余吨,兼植茶、竹、桃、梨等经济作物,2002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146.25吨,水果疏菜总产量995吨,农业总产值607万元。
工业 1925年孙巷自然村人曾有在横河宏桥开办穗和米厂的历史。60年代末,孙巷、东畈、寺下自然村各办土窑,手工制烧砖瓦,1968年又办麻纺厂,1970年才有大队联办五金厂。1978年以后政策开放,企业发展迅猛,至2002年全村有个体企业58家,职工771人,年产值10732.42万元,利润573.18万元。
三产 2002年,全村交通运输、建筑、商业等从业人员273人,收入175万元。
是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9万元,全村各业总收入11514.4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6300元。
交通 孙家境至湖清垫公路横穿全村,沿山由横泾河至寺下公路连接4个自然村,并与横樟公路相连,有4米宽机耕路自孙家境村至上大河经过4个自然村。南北方向的机耕路3条,形成三横三直的交通网,村村通公路。现有3吨以上运输汽车4辆,2吨农用汽车11辆,联合收割机2台,手扶拖拉机23台,小轿车57辆,各类摩托车915辆。
教育卫生 村内曾办过3所私塾,地点在剡岙庙、东畈、漕头。民国25年(1936)以后,龙南乡第八国民小学、乡中心小学,相继建立。1949年以后办起东畈小学,2002年9月并入龙南小学。现有幼儿园1所,3个班。有大学毕业生63名,在校大学生45名。村建综合楼1幢,内设老年活动室、棋牌室等。有医疗卫生室3处,医疗保健员3名。
村南有剡岙庙,乾隆年间,迁建到西山脚下,建庙屋两幢共22间,至1953年拆除。1941年10月22日,在横河战斗中牺牲的姜文光等29人,忠骨掩埋于村南庙山脚下。
在舜井弯中部一小山上,生长着一株树龄926年的樟树,展开的树冠面积达900平方米,是慈溪现存古树之最。此树历经风霜雨雪,根部斑驳,但树冠生长旺盛,仍显郁郁葱葱,1993年镇政府立牌保护。
1957年修筑剡岙岭水库,库容1.5万立方米。
全村大多数姓孙,约占70%以上,与孙家境孙氏同祖。亦有胡、徐、齐、何、高、黄、王、岑、任、罗、陈、史、戚、陆、杨、竺、龚、伍等姓。
附: 乞史伯晋新茶 (明)孙鑛
姚茗论精品,佳园独占春。
黄搴露里嫩,绿焙雨前新。
倦眼翻书涩,枯肠构句贫。
愿分芳鼎味,一醒睡乡人。
孙家境村
孙家境村位于横河镇建成区南面,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东与东畈村交界,南与龙南村接壤,西与伍梅村为邻,北临东横河。2002年底常住户口1030户,2901人,辖24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村,分别为:前竹笆、后竹笆、洞桥头、前大屋、敬义堂、张家桥、花厅、木桥头、洋塘河沿、田屋、老屋里、先字地、后大屋、当店里、钦士地、后斢屋、皇门第、狮子墙门头、后邦、祠堂跟。村落分布范围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700米。村委会驻地:祠堂跟。
境内主要道路11条,平均宽度3.5米,总长6250米,均为水泥路面。横樟公路纵贯全村,慈余铁路横穿北部,村道七横三直,分布有序,境内有2座铁路桥,1座公路桥和22座村道桥。其中关紫桥、迎紫桥、当店桥、东润桥、洞桥头(古洞桥)、皇门桥、三洞桥(德紫桥)、张家桥等历史悠久。村民拥有小轿车76辆,摩托车1096辆。
村内河流三横五直,交织成网,南北向从东到西排列为东江(万字地江)、陆廨江、直河塍江、倒戴纱帽江、洋塘河。东西向从南到北排列为:前横江、后横江、东横河江,总长度为7200米。
农业 全村耕地总面积1412亩(94.13公顷),以种植水稻为主,粮食总产量2002年达573吨。有15%的耕地种植西瓜、草莓、大棚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瓜果、蔬菜产量745吨。山林总面积2300亩(153.33公顷),其中种植杨梅460亩(30.67公顷),年产量175吨。农业总产值260.7万元。第三产业较弱,年收入仅47万元。
工业 境内兴办个私企业62家,从业人数1045人,主要产品为冰箱、洗衣机、汽车及摩托车配件,小型轴承、电气仪表、通信设备和塑料制品。2002年工业总产值24429.1万元,利润1207.39万元。
200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24736.8万元,人均年纯收入6250元。
公益事业 文化教育事业发达,龙南中学、龙南中心小学、龙南中心幼儿园均坐落在境内,村自办农民公园、农贸市场、老年活动中心。2002年有在校大学生20人,已毕业大学生12人。
孙家境历史悠久,早在后唐明宗时(926~933)孙氏始祖孙岳从睦州迁居烛溪湖畔,后繁衍至孙家境一带。自宋至清,孙家境共出文、武进士41名。
燕翼堂(孙家境祠堂)坐落在景家山,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清道光年间重修,1986年被慈溪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进行修缮,耗资28万元。
孙境孙氏祖先留下了许多著作,宋代孙应时、明代孙鑛、孙鏊、清代孙光〓等人的数十卷作品编入《四库全书》。
村民极大多数为孙姓,还有少量的徐、胡、何、王、杨、戚、陆、骆、张、叶等姓氏。现有壮族2人,其余均为汉族。
附: 二绝示诸生 (宋)孙介
为学须当及少年,莫言愚智尽由天。
青春若不勤耕种,秋熟徒嗟有废田。
此去相从有半年,分携恐在暮秋天。
若能早夜思精进,他日生涯胜买田。
宜青桥村
宜青桥村坐落在横河镇东北,距镇政府驻地3.5公里。东与天香桥村隔虞波江相望,南与相士地村相接,西与乌山村相连,北和东北接壤浒山街道东山村。2002年底全村常住户口538户,1374人,辖14个村民小组,有祝家园、宜青桥、河东岸3个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宜青桥。
村域属浒山城市规划区,乌山路、前应路分别以纵、横方向穿越村中。乌山公园、东方明珠住宅区深入境内。村内有宽2~4米水泥道路4580米,过境河流有乌山江和乌山后江2条,桥梁有宜青桥、古岑家桥、翁郎桥等7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民置有运输汽车11辆,小轿车27辆,大中型拖拉机1辆,手扶拖拉机7辆,摩托车540辆。
农业 过去宜青桥村主产粮棉,1986年全村耕地面积916亩,农业总收入33.9万元。以后,随着浒山城区的扩大,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截至2002年底,大部分耕地已为建设事业所征用,仅存山林496亩(30.07公顷),年报耕地267.5亩(17.83公顷),年度统计无农业收入。
工业 有个体私营企业100余家,主要产品有轴承、五金、冷打、拉丝、汽车配件等,2002年从业人员421人,销售收入7135万元,利润321万元。
三产 2002年,建筑、运输、商贸、服务业等从业人员401人,收入为286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7421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7629元。
教育卫生 宜青桥是教育事业发展较早的村,早在宋代就有虞城书院,明时胡时麟将卷阿小憩改为私塾。20世纪30年代,村民募捐集资在毓儒堂办小学,学生达百余人。1951年迁至乌山庙,称县立乌山小学,后改为横河镇(乡)中心小学。今村有幼儿园1所,有已毕业大学生31人,在校大学生22人。有医疗卫生室1处。
宜青桥村以胡姓为主,据《乌山胡氏宗谱》载,乌山胡氏始祖经谕公由鄞迁姚,卜居于梅川之翁郎桥东,为现宜青桥村境地。明代,翰林胡时麟建有“翰林第”、“旌伐楼”、“卷阿小憩”、“玉尺池”等胜迹。在明代抗倭斗争中,宜青桥村民参与了乌山一带抗倭战斗。元代后期,乌山胡氏贵三公少子(琏七),名大信,迁居徽州绩溪龙川之口,是明代抗倭名臣胡宗宪之祖。
附: 玉尺池 (明)沈康民
岩花俯碧漪,散香沿幽径。
庭竹绿沉沉,云生光欲暝。
我来立松荫,有虫声如磬。
乌山村
乌山村位于横河镇北端,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村因有乌山而得名。村东接宜青桥村,西连上剑山村,南与相士地村相邻,北为浒山城区。2002年全村常住户口644户、1588人,分成16个村民小组,由横街、田屋、乌山后、郑家漕、朝东屋、田央、石柱头7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驻地:横街。
全村地处浒山城市规划区内,离浒山城市中心仅2公里。村东靠乌山路,西邻浒溪线省道公路。南二环线与前应路以东西平行方向横穿村域。规划中的金山路以南北方向纵贯乌山村。各自然村之间有16条宽2米上以的水泥路相通。有河流3条,分别是乌山江、乌山后江、庙河江。桥梁有福昌桥、回风桥、振麟桥、浒山江桥(借堰桥)等。村民置有运输汽车8辆,小轿车22辆,大中型拖拉机10辆,摩托车453辆。横河工业小区、乌山公园等工程深入境内,经济发达,环境良好。
农业 1986年,全村尚有耕地面积1056亩,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今绝大部分耕地被国家征用,用于工商业、住宅小区和城市建设,仅存山林面积134亩(8.93公顷),年报耕地面积287.8亩(19.19公顷)。农业总收入29.4万元。
工业 2002年有村办企业2家,个体私营企业55家,产品主要有微型轴承、棉纺、塑料制品等,从业人员708人,工业总产值8271.54万元,利润370.37万元。
三产 2002年,全村商业、饮食服务、建筑、运输业等从业人员348人,经营金额9795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18095.94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7300元,村集体年可用资金130万元。
公益事业 有1所镇实验小学,设12个班级;幼儿园1所,设8个班级。有在校大学生46名,已毕业大学生6名。有医疗卫生室1处,老年活动室2处。
乌山历史悠久,汉、唐时,望族虞氏居住生活在这一带,并筑有“虞家城”。原乌山庙建于后周广顺元年(951),时称资福院,宋政和元年(1111)改称福昌教寺,为姚北地区建寺年代较早、规模较大的庙寺。乌山历代以来胜迹较多,有“卷阿八景”等。村中姓氏以胡、郑、陈等居多,其中胡氏为第一大姓。明朝,倭寇侵扰时,乌山一带是抗倭前沿,当地居民配合三山所官军,为抗倭战斗作出了贡献。相传名噪姚北的“乌山拳”始于明代抗倭时期。
附: 登乌石山 (元)宋僖
文饮从醉吟,旅游资汲引。
升高力已疲,览胜欢未尽。
乌石会如何?龙山迹难冺。
视昔均有怀,此别良不忍。
采菊惜兹辰,行当还旧隐。
上上剑山山村
上剑山村在镇政府北3公里,2001年2月由上东山村、建山村合并而成。东濒浒山江,与乌山、相士地两村相邻,西至将盔山(雷鼓山),毗邻余姚市低塘镇,南与洋山岗村接壤,北融入浒山城区,与赵家自然村为界。全村常住户口800户,2083人,辖19个村民小组,有三郎桥、霍家畣、前吴家、龙舌、东山下、弹子湾6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龙舌。
境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处慈溪市浒山城区南大门。部分市、镇两级工程落户于此,其中有中央直属储备粮库、峙山公园、峙山文化广场、横河工业小区、上剑山生活小区、市殡仪馆等。省道公路浒溪线从村中穿过,城区前应路沿村北而过,村内有宽2.5米以上水泥路,总长5400米,连接各自然村。过境河流有浒山江、后横河2条;境内河流有霍家河、虎头横河、潭池河3条。桥梁有三郎桥、吴家桥、猫山桥、潭池桥、古霍家桥等7座。村民置有运输汽车30辆,大型拖拉机1辆,手扶拖拉机3辆,小轿车28辆,摩托车约800辆。村西北有雷鼓山、将盔山、寺山、黄茅山等自然风景点缀,是一个背靠城市,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交通便利之村。
农业 上剑山村历来主产粮棉。1986年全村耕地面积1351亩,山林面积1375亩,粮食产量158.82万斤,棉花产量580担,农业总收入61.01万元。以后土地逐年被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所征用,截至2002年底,耕地面积减少到564亩(37.6公顷),山林面积为1220亩(81.33公顷),农林业产值46.24万元。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
工业 有个体私营企业51家,产品有轴承、烟草机械、印刷品、塑料制品、铜制品、建材(采石)等,2002年从业人员1005人,销售金额13344.81万元,利润531.98万元。
三产 村办1726平方米农贸市场1个,固定摊位80个。建筑、运输、商业、服务业等从业人员450人,年收入1430万元。
2002年全村各业总收入14821.05万元,人均年纯收入7067元。
公益事业 有村办小学1所,设6个班级,幼儿园1所。有在校大学生21名,已毕业大学生20名。有医疗卫生室1处,老年活动室1处。2003年又在原横河初级中学校址创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1所(雨露小学)。
上剑山村据将盔山出土春秋时期墓葬考证,距今2500多年就有先人在这一带生活,已从事农耕渔猎、纺织等活动。后晋天福六年(941)在寺山上建起寺院,初称保安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扩建改称如意讲寺。这里是古代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
今居住族姓以胡、徐、霍、张、吴、施、骆7个姓氏占多数,大都从南宋至清代迁居于此。其中胡氏与乌山胡氏同祖,徐氏与马堰徐氏同祖。霍氏于宋季迁居洋山北霍家畣。
附: 剑山 (清)高翰
秋水凝神一剑横,登山知尔怒难平。
光摇湖畔蛟龙懼,铗带松涛昼夜鸣。
霜雪满阬飞白锷,云烟出岫吐青精。
千年顽石真如铁,霹雳声来紫电惊。
洋山岗村
洋山岗村在横河镇政府驻地以北一公里,2001年2月,由原小洋山、蒋家河、上横江村合并而成,东邻慈余铁路管理处(火车站)与东上河村交界,南靠龙泉村,西与马堰村接壤,北和东北与上剑山村隔北大河相望。2002年底有常住户口956户,2687人,辖26个村民小组,由尧字地、傅家、周家畣、前胡家、后胡家、蒋家河、任家、横江、梅字地、骆家湾、田王堰11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委员会驻地:洋山岗。
全村地处湖海积平原,地下储有厚30~50厘米的泥炭层,土壤肥沃。20世纪80年代是粮食超双千、棉花超“双纲”的高产地区。今属慈溪市浒山城区与横河城镇规划区的结合部,杭甬高速公路慈溪连接线、省道公路浒溪线纵横贯穿全村,国家粮食收储公司落户该村。原有两座孤丘小山,一是小洋山,高不足10米,1986年已开山取石成平地;二是大洋山,高30.3米,今削平山头成为高墩,上面已建房屋。过境河流有后官河、西江、乌龙江3条,境内河流有沙滩江、横江中河、小洋山江3条(原戎家江现已废弃)。桥梁有后福桥、子仙桥、五联桥、落马桥、泥桥、纱厂桥、骆家湾桥等18座。村级道路总长13000米,连接着各自然村,已全部改造成水泥路面。村民置有运输汽车39辆,大中型拖拉机13辆,手扶拖拉机11辆,小轿车34辆,摩托车850辆。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和环境条件良好。
农业 耕地1345亩(89.67公顷),现以生产粮食为主,兼种水果(黄花梨、草莓)、花卉、蔬菜等。常年粮食产量548吨,水果产量250吨,蔬菜产量160吨。有花卉苗圃77亩(5.13公顷)。有山林1300亩(86.67公面),栽种杨梅树、毛竹、茶树、杉树、马尾松等,建有3个山林队进行管护。2002年农业总收入252万元。
工业 有个体私营企业(含工场)44家,其中产值百万元以上的16家,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压铸、塑料模具制作、特种铸造、轴承配件生产等行业,2002年从业人员604人,产值8157.2万元,利润412.67万元。
三产 2002年,有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从业人员300人,收入700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9109.2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6325元。
公益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曾办有小学。1969年,由原横江、小洋山、蒋家河、新庄、东山下5个村联办了五联小学,全村高小、初中学龄儿童在该校就读,各村保留初级小学。1996年,调整教育布点,撤五联小学并入镇中心小学。现村内有3所幼儿园。有在校大学生32人,已毕业大学生24人。有老年活动室3处,医疗卫生室2处。
洋山岗村现有孙、胡、徐、陆、骆、杨、任、张、倪、陈、朱、王、邹、沈等10余个姓氏,大多自宋代、明代及之后迁居于此。其中孙姓与孙家境孙氏同宗,胡姓与乌山胡氏同宗,徐姓与马堰徐氏同宗。明万历年间抗倭勇将、副总兵骆尚志,人称“骆千斤”出身于该村。
附: 木棉诗 (清)胡德辉
万花香作海,利不到苍黔。吉贝前民用,寒衣具尔瞻。
贡从岛夷入,事喜茧丝添。短短枝相亚,茸茸草最嫌。
苗烟迎冷节,梅雨趁疎檐。桃绽绒盈壳,棱深翠破尖。
种惟江浙徧,功要织耕兼。黄媪师心巧,红窗女手拈。
核抛珠颗颗,纱刷玉纤纤。鹅毳当风乱,鸳闺计日淹。
一弓弹絮起,三避泥黏。制幞装偏雅,年丰价亦廉。
春回天地暖,威敌雪霜严。独有桑麻似,恩施兆姓霑。
龙泉村
龙泉村位于横河镇建成区之内,是横河城镇区域的西半部分。东沿浒溪省道公路与东上河村为邻,南隔东横河与孙家境村相望,西南与伍梅村接壤,西与秦堰村交界。2001年2月,由原人民闸、下新屋、新庄3个村合并而成,有常住户口769户,2210人,辖20个村民小组,下河头、南杨、下新屋、新庄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下河头。
在民国及以前,下河头与上河头两者结合为横河街,街市向西延伸到下河庙。这里市面兴旺,是姚北的农副产品集散地。1984年5月,横河乡改为建制镇至今,镇级文化、教育、通信、卫生、金融、商贸等一些重点设施建在龙泉村域。镇建成区中兴路、龙泉西路、河滨路以东西并行方向布入其中。省道公路浒溪线、县道横筋公路以纵横方向穿越过境。全村有宽2.5米以上,长7.7公里的水泥路连接着各自然村。过境河流有东横河一条,境内河流有小桥江、新庄江、后江头江、池塘江四条。现有两座河区节制闸为人民闸和新庄闸,桥梁有人民闸桥、龙南大桥、新庄桥、泥桥等6座。村民置有运输汽车13辆,大中型拖拉机10辆,手扶拖拉机10辆,小轿车32辆,摩托车677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条件良好。
农业 现有耕地688亩(45.87公顷),山林500亩(33.33公顷)。耕地以产粮食为主,水果、蔬菜等次之,2002年粮食产量100.5吨,水果、蔬菜产量130吨。山林年产杨梅约22.5吨,农业年产值116万元。
工业 有个私企业46家,主要产品有塑料、轴承、五金、机电等。2002年从业人员772人,总产值11320万元,利润577.19万元。
三产 2002年,有商业、运输、建筑、服务业等从业人员480人,年收入1790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13216万元,人均年纯收入548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1.6万元。
教育 民国2年(1913),在陆氏宗祠办小学,学生上百人。1925年迁址七星桥南更名龙泉乡国民学校。1998年将横河中心小学又迁回该村域。现镇中心初级中学、中心幼儿园都落址于此。2002年,在校大学生44名,已毕业大学生22名。
古代民间大型文艺活动“赛龙船”,始于明朝,主赛场就在横河堰闸以下至石堰河段,这里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日比赛的起点。
现有医疗卫生室3处,老年活动室3处。
境内横河堰(闸),据传始建于唐景龙元年(707),《嘉泰会稽志》记述了横河堰闸及上、下游节制堰闸12个。1952年横河闸西移,改建为五孔大闸,更名“人民闸”。据1983年考古普查,人民闸西南百米有北宋晚期的南杨窑遗址。
居民姓氏较多,其中陆、徐两姓数量最多。
附: 民谣
人民闸,来造好,江河燥,库水放,
旱涝灾害消除掉,邻县邻区也有靠,
百日无雨不受旱,劳力节省木佬佬,
稳收高产农民笑。
东上河村
东上河村为横河镇政府驻地,东临埋马村,南依东横河隔江与东畈村、孙家境村相邻,西与龙泉村接壤,西北、东北分别是洋山岗村、相士地村。2001年2月由原东湖、大洋山、跃上、上河四个村合并组成。全村常住户口1257户,3683人,辖36个村民小组,西跃马桥、戎家、泥桥头、上河头、白墙门、孟家桥、桥上、桥南、东湖、东跃马桥、上三房、宏桥、宏桥河南13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上河头。
上河头的七星桥南北和中街是横河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河集市在民国以前堪称横河镇乃至姚北一带的山货、粮棉、海产品、蔬菜、食盐的重要集散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横河区、乡两级行政机关落驻于此。1992年5月,新组建的横河镇政府依旧日驻此,这里成为50多年来横河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中心。境域地处湖海积平原,仅有半座低矮孤丘——大洋山,现已采石开山成为高墩石塘地,高处建有厂房。西沿有省道浒溪公路,境内县道横河至筋竹岙公路、慈余铁路、横彭公路纵横贯穿村中,并设火车站于村域北部。镇建成区中的梅川路、龙泉路、镇北路、关紫桥路、朱家弄路以“井”字格形式布入村内,各自然村之间有村级道路相连。过境河流有东横河、浒山江2条,境内河流有孟家江、东湖江、陆廨江、河角江、叶家漕等7条。其中慈姚主航道东横河和浒山江可通航40吨级船只。桥梁有七星桥、大宏桥、小宏桥、东湖大桥、西跃马桥等18座。村民置有运输汽车18辆,大中型拖拉机20辆,小轿车65辆,客车2辆,摩托车1262辆。
农业 有耕地1596亩(106.4公顷),山林978亩(65.2公顷)。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水果、蔬菜、花卉,同时发展渔牧养殖业。山地发展林业。2002年粮食产量313.64吨,水果、蔬菜产量960吨,生猪出栏624头。农业总产值712万元。
工业 村办企业始于1967年,1986年以后又发展了一批个体私营企业,至今共有企业71家,产品有塑料、胶木、五金、电器、电子、服装、纺织、建材、模具制作等。2002年从业人员1115人,产值21084.37万元,利润1300.14万元。
三产 2002年,有建筑、运输、餐饮、服务业等从业人员436人,收入538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22334.37万元,人均年纯收入7361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65.95万元。
公益事业 民国时期,在东湖祠堂办有私塾1所,新中国成立后转公办初级小学。1952年,横河中心学校从孔庐庵迁址到东湖祠堂与原东湖初级小学合并建立横河区中心小学,到1998年,教育布点调整时撤销。撤前学校有班级13个,校舍面积2760平方米。现境内有市(县)属中学1所——慈溪市横河中学,该中学创建于1956年。有2所幼儿园。现有在校大学生47名,已毕业大学生33名。有4处医疗卫生室,2处老年活动室。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桥位于村南部东横河上。东湖自然村有1座北宋窑基遗址。
全村姓氏较多,其中胡姓为大族。东湖胡姓来源于竹山。西跃马桥、东跃马桥、上三房胡姓来源于乌山。其他姓氏有孙、杨、张、戎、陆等。附: 七星桥楹联
明镜高悬辉腾两夹;彩虹斜锁气吐三环。
七曜横波南境北镇;三台镇浪左川右泉。
相士地村
相士地村位于横河镇北偏东,浒山城区南,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村以驻地得名,前人筑海塘时按《千字文》排列之工段名,相沿作村名。原为相字地,后讹作相士地。东与天香桥村交界,南、西南分别接壤埋马村、东上河村,西隔浒山江与上剑山村相望,北邻宜青桥村、乌山村。全村有相士地、上六房、官漕头、守字地、马蹄漕5个自然村,2002年底常住户口762户,1961人。辖19个村民小组。
村境地处城郊结合部,为无山丘平原水网地带。境内有乌相公路北通城区前应路、穿乌山路通三二九国道,西接省道公路浒溪线。各自然村间有宽6米的混凝土大路贯通,户与户有水泥路连接。过境河流有浒山江、虞波江2条。境内河流有官漕头河、相士地河、老河头河3条,河漕7条。桥梁12座,其中转龙桥、跃马桥、五房桥跨越浒山江。全村有运输汽车26辆,小轿车210辆,大中型拖拉机1辆,小型拖拉机3辆,摩托车1100辆。横河镇工业园区入境内。20世纪90年代新建一条相士地街,长200米,宽12米,设储蓄所、邮政代办处,有粮油、食品、副食品、服装、五金、轴承配件、饮食服务等店铺90余家。街南建农贸市场1个,面积1000平方米,摊位260个。
农业 1985年农业产业改革以前,有耕地1227亩,山林712亩。耕地以种植粮食、棉花、油料作物为主,兼种蔬菜。山林栽有杨梅、毛竹、茶叶、用材林等。相士地村自互助合作化以来较长时间是横河地区农业生产先进村。1952年冬办起胡元茂(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改称乌山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爱国丰产模范,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为此亲临视察。1987年成为宁波地区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机化配套试点村。全村实行了高标准的机械化耕作、灌溉、运输、收割,部分实行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配置了各类农业机械93台(其中大型农业机械45台),总动力1159马力。铺设地下渠道700余米,建标准化机耕路长6750米。当时,粮食总产量136万斤,棉花总产量450担,油菜籽总产量5.15万斤。农业总收入135.8万元。20世纪90年代,村办工厂迅速崛起,工业用地大量增加,中央直属粮食储备库,镇工业区征用了部分耕地,农业用地不断减少。2002年年报耕地面积为586亩(39.07公顷),粮食产量107.8吨,瓜果产量34.5吨,蔬菜产量51.5吨。农业总收入74万元。
工业 从1969年村办木机纺织厂开始,现已发展到245家企业,其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9家,慈兴集团有限公司、环驰轴承集团分别为国家大型二级企业与中型一级企业。产品主要有微、小、中型系列轴承、轴承钢管、轴承配件等。轴承品种有深沟轴承、圆锥轴承、平面轴承、滚针轴承、滚珠轴承、单向轴承、双向轴承等。全村轴承企业总资产18.5亿元。慈兴集团CW商标和环驰轴承集团的HCH商标获浙江省著名商标。产品除销售国内,还销往欧、美、东南亚、日本、韩国、印度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21个国家获注册商标,村内兴建了占地180余亩的轴承园区。2002年从业人员7261人(其中外来打工人员6000余人),总产值16.67亿元,利润13262万元,据年产值500万元以上15家报表企业统计,年出口交货值77094.47万元。村集体积累资金1415万元。
三产 2002年,全村商业、运输、饮食、服务业等从业人员249人,收入190万元。
是年全村各业总收入16.7亿元,人均年纯收入7600元。
教育卫生 村内在清道光年间已办培文书塾,民国初创办养源小学,日本侵华时停办。1956年创办旭光小学,2002年9月教育布点调整时,与乌山小学合并改称横河镇实验小学。合并前6个班级180名左右学生。有外来民工自发兴办的子弟小学1所,设班级13个,2003年并入雨露小学。有幼儿园1所。有在校大学生45人,已毕业大学生33人。有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和健身房各1处。
相士地村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1992年5月由国家统计局颁发给“中国亿元村”奖牌,同年国家农业部等五部委,根据全国317个产值超5000万元村主要经济指标排序,百元收入创利税总额位居全国第五位。
全村姓氏胡姓居多,与乌山胡氏同祖。
附: 示客诗 (南宋)胡士通
池塘四五尺余水,篱落几多般样花。
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深处是吾家。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