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唐至民国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2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唐至民国时期
分类号: K928.2
页数: 4
页码: 16-1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横河镇唐至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情况简介。
关键词: 横河镇 行政区划 唐至民国时期

内容

据绍兴府、余姚县历代地方志和横河孙境宗谱、胡氏宗谱等记载,自唐、宋、元、明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余姚县城外设十五乡一直未变。而图、里则历朝历代有增有减,镇境域亦是如此。
  唐 余姚县乡、里设置名称,县志等史料无载,今出土唐故丁广训墓志铭记述:“父茂林永泰二年(766)随父东届余姚县虞宾乡,侨迹陈山里。”陈山里在今横河镇域。
  宋 镇境域置龙泉、梅川两乡和冶山乡的部分里。宋庆历七年以前,大古塘一带尚为海涂。宋庆历七年(1047)县令谢景初率民始筑大古塘,而塘北仍是海涂。塘南还屡遭风潮袭击而溃决受害,时龙泉、梅川两乡民居属地约75%在今横河镇境域内,其乡以下建置:
  宋
  梅川乡里四;名曰:刘荣里、长庆里、戴福里、谢芳里。
  龙泉乡里六;名曰:罗浼里、傅太里、大庆里、王保里、施惠里、骆德里。
  冶山乡里四;名曰:万岁里、贾福里、景安里、贺恩里。
  元、明、清,随杭州湾潮流方向改变,大古塘北海涂淤涨速度加快,梅川乡北部陆域不断北延。自明永乐(1403~1424)开始,在大古塘北多次围塘垦涂,至清嘉庆年间(1796~1820),梅川乡陆域已北延至五塘(今五塘横江、胜北一带),其陆域比唐、宋时期增加一倍以上。加之人口迁移、繁衍,战、荒、疫的影响,使辖域民居递更不一。故乡以下置图里数亦增减不一,据县志、宗谱记载:
  元
  梅川一都其图五,二都其图十一;
  龙泉一都其图七,二都其图九;
  冶山其都一,图四。
  明
  嘉靖间编审:
  梅川一都,三里半,二都八里半;
  龙泉一都,二里半,二都八里半;
  冶山其都一,三里半。
  清
  康熙编审:
  梅川一都,十一里,二都十四里;
  龙泉一都,八里,二都七里;
  冶山其都一,三里。
  清,雍正六年(1728),三山所民地附入梅川一都计三里。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梅川一都六里,二都九里;
  龙泉一都五里,二都三里;
  冶山其都一,一里。
  清宣统元年(1909)公布《城乡镇地方自治章程》,余姚县城外重新划置乡,计45乡,今横河镇境域分属浒山乡、彭桥乡、龙泉乡、冶山乡。
  民国
  初期沿袭清制。
  民国17年(1928),县组织法公布,推行村、里制,规定县以下设区、村、里。农村百户以上为一村,不足百户联合为一村。城市百户以上街市为一里。村、里以下设邻、闾,以5户为邻,5邻为闾。余姚县划为7区,512村,50里。时镇域村、里分属余姚县第六区、第七区和第一区,其区、乡、村分属关系如下表:
  民国19年改村里为乡镇,余姚县设乡163、镇28,7区如故。体制改设后,镇域区、乡镇、村里辖属关系如下表:
  民国23年(1934)推行保甲制,次年整编。余姚县下设8区、55乡、12镇。区冠其名,废序号名。时镇域各乡、保分属浒山区、逍林区、余姚城区所辖,并延续到1949年。其区、乡镇、保归属关系见下表: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横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