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1925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大事记1919~1995》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120
颗粒名称:
1925年
分类号:
D235.553
页数:
4
页码:
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25年中共余姚县发生的重大事件。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史
大事记
余姚
内容
2月 姚北棉农抗预租斗争 上年姚北淫雨成灾,棉花歉收,地主邵梦同、邵勋如等勾结一起,以撤佃相威胁,要棉农预交全年租额,遭到棉农抵制。中旬,湖堤乡一带棉农发起抗预租游行,响应者近万人。游行队伍树起红黄旗帜,包围地主宅院,邵氏向当局求援,迫于压力,当局取消了预租,并发放部分救济粮,抗预租斗争获得胜利。
5月 中共杭州支部派党员岑鹿寿(岑民权,浙江桐乡人)到余姚盐场活动 岑以余姚盐场玉顺廒司事(会计)为职业掩护,在余姚盐场盐民和姚北农民中开展党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发展工作。
6月4日至5日 姚城、浒山学生游行,声援“五卅”运动 得悉“五卅”惨案真相后,余姚各校学生极为激愤。4日,县立高级小学学生在郭静唐等教师的支持、发动下,召开会议。决议游行演讲,以促进各界对“五卅”惨案真相之了解。会上推选出64人,分成8组,分别到火车站、桐江桥、水门口、东门外、石巍桥等8处演讲。下午,县立高小与城区一小学生共600余人上街游行示威。5日,县女子高等小学、城区二小、浒山三山小学等校学生,也纷纷上街游行演说,并在南城、北城广发传单,揭露帝国主义的罪行,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6月14日 泗门诚意学校等学生组织演讲 6月14日至16日三天,是姚北泗门每年一度的迎神赛会。泗门诚意学校学生利用6月14日赛会开始之前,组织上街演讲,向群众揭露“五卅”惨案真相,并散发劝用国货传单。15日,迎神赛会行至湖堤,该处敦厚、永益等学校学生也同样进行了宣传、演讲活动,群众莫不感愤,不少人自动捐款,援助上海罢工工人。
6月14至16日 马渚诚正学校演戏募捐 为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马渚诚正学校学生组织起“学生新剧团”,雇船2艘,14日起,先后到五车堰、马家堰、小越、临山等地进行募捐演出,于16日返马渚。
6月15日,余姚沪案后援会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 余姚沪案后援会于15日下午在南城乡公所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到会委员有陈光烈、韩振业、郭静唐等10余人,陈光烈为主席。会上,经济股主任杨际春报告全城各团体捐款数额;确定检查组出发日期及制造后援会徽章、印章等事宜。此后,姚北、余姚盐场等地分别成立了“姚江沪案后援会”、“盐场沪案后援会”,城乡到处开展抵制仇货、募捐资助上海工人罢工斗争的活动。
6月27日 汪伟鈜为国自殉 余姚浒山三山小学教员、姚江沪案后援会文牍汪伟鈜,对“五卅”惨案外国军警枪杀中国工人一事,表示万分愤慨,于27日夜在校前投池自殉,并留下遗书一纸及挽联一副,表示其“欲一死以唤起民众”的决心,余姚县沪案后援会于7月8日举行隆重追悼会。
6月30日 姚城各界大游行 为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余姚沪案后援会发动全县农、工、商、学各界人士举行大游行,由郭静唐担任总指挥。游行队伍从邵家花园出发,经天主教堂、金锁桥、东水阊、季卫桥、火车站,又折回候青门、虞宦街,全程十余华里。是日,烈日当空,而游行队伍无一人带凉伞,无一人中途退出。当队伍行至季卫桥时,城区一小学生洪哀怀(11岁)突然中暑倒地,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夜7时死亡。9月,沪案后援会决定在季卫桥边(即洪病倒之处)为其立碑纪念。
6月 余姚各界踊跃募捐 “五卅”惨案发生后,各地踊跃募捐,据不完全史料记载,余姚10个沪案后援会,共募捐7000多元。
7月6日 余姚沪案后援会发动抑制仇货 后援会组织起搜检组,自6日开始,分组到火车站、轮船码头到处严格搜查,一见英、日各货尽数扣留,并告示各业商人不得私进仇货。至7月16日,共查获亚细亚煤油300多箱,英货洋蜡烛100箱,及玄色洋纱、洋磁盘、丝袜等五大批,由沪案后援会尽数没收。此后,一般商人均不敢再进洋货。
12月中旬 《姚江声》出版 由学界许天定、黄望德、茅可人发起创办的《姚江声》在中旬出版。《姚江声》为不定期刊,“专以批评姚邑各种不良设施及揭发黑幕为宗旨”,由宁波印刷局承印。此刊为余姚继《余姚评论》之后,又一较有影响的刊物。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大事记1919~1995》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简要记录了余姚市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党、政、军、民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建设时期的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