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04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分类号: D638
页数: 3
页码: 1084-1086
摘要: 本节记述了余姚市居民委员会,包括了1988年城镇居委会设置、居委会选举、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 群众组织 工作方法 余姚市

内容

1988年城镇居委会设置
  全市共设置66个城镇居委会。其中,余姚镇34个,分别为学弄、东街、东泰门、东朝街、保庆、城下、花园、南河头、大尹第、义井巷、新西门、上寺桥、中山厅、人民路、淡竹弄、酱园街、高阶沿、凤山、纺织路、木弄口、金锁桥、直神弄、玉皇山、武胜门、老西门、牌轩下、候青门、季卫桥、山西、山后、龙山、管家弄、太守房、丰南桥居委会。
  居委会变化
  1988年后,陆续增批新设城镇居委会。1995年,全市城镇居委会101个,其中余姚镇54个。2000年,余姚镇居委会进行撤并,由54个撤并至37个。2001年,撤余姚镇等3个镇的建制,设4个街道。
  2002年,开始建设城市社区,设社区居委会。是年,城区4个街道45个城镇居委会统一撤并调整为20个城市社区居委会,保留阳明东路和富巷居委会。2003年,建立丈亭镇三江社区、梁弄镇正蒙社区居委会。2004年,建立马渚镇下叶社区,东南街道白云社区居委会。2005年,建立泗门镇西大街、东大街、汝湖、后塘河社区居委会,建立马渚镇东一社区、金马社区居委会。2006年,建立兰江街道四明社区居委会。2008年,建立阳明街道锦江社区居委会。2009年,建立梨洲街道汇翠社区、兰江街道蕙兰社区、经济开发区东江社区居委会。2010年底,社区居委会35个,城镇居委会20个。
  居委会选举
  20世纪80年代,居委会干部基本都由乡镇委派。
  1991年,居委会第一次依法民主选举。此后,每隔3年选举换届,分别于1994、1997、2000、2003年完成第二、三、四、五届换届工作。
  2007年开始,全市统一采用社区居委会成员由全体选民推荐提名和选举、城镇居委会成员由居民代表推荐提名和选举的方式。当年除6个居委会因故推迟外,其余均于当年5月顺利完成选举。居民参选率达91.9%,共产生第六届居委会主任46名、居委会其他成员156名,占应选数的100%。推选产生居民小组长935名、居民代表2372名。
  2010年3~6月,完成第八届居委会(实为第七届,按照宁波市要求统一改称)换届选举。55个社区居委会中有50个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另有4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城镇居委会因故推迟。123619名居民登记为选民,其中103387名居民参加社区居委会的直接选举、参选率达83.6%。
  队伍建设
  设岗选人 1988~2002年,居委会干部年龄偏大,待遇偏低。2002年12月,居委会干部分为专职和非专职两类,专职干部按照每300~500户配备1名的标准设置。是年,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175名。
  落实待遇 2002年,社区专职工作者每年工作津贴(包括工作经费)由市财政安排。2007年,规定社区专职工作者年平均收入不低于上一年职工年平均工资,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女工生育等法定社会保险。
  组织培训 2002年开始,组织培训社区专职工作者,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至2010年,全市有6人取得社会工作师的职称,64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的职称。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