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100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
分类号: F249.2
页数: 2
页码: 1031-1032
摘要: 本节记述了余姚市1988年至2010年公务员录用、交流、考核奖惩、设置非领导职务的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公务员 管理

内容

录用
  1988年前,行政干部来源,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干部调入、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录用、优秀村干部转干。1988年,改革干部录用方法,采用全社会公开招录。当年社会公开招干45名,其中在职职工9名、社会待业青年36名。至1996年,共公开招录干部163名。国家公务员制度实行后,党政机关新进人员实行“凡进必考”。
  1997年,首次面向社会和应届高校毕业生公开考录国家公务员,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最后录用30名人员,其中向社会考录25人、向应届高校毕业生考录5名。此后,招考公务员逐步规范,一年一次,分国考和省考。2001~2010年,考录公务员694人。
  交流
  1988年后,乡镇领导干部交流主要在区公所所辖范围内,少量跨区交流。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乡镇领导干部在市域范围内交流。2000~2010年,加大市级机关和乡镇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
  2000~2010年,实行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同一中层职位连续任职满3年,跨岗位交流;满6年,跨部门交流。
  考核奖惩
  1993年起,市直机关和乡镇机关根据单位实际试行工作人员年度考核。1994年,考核内容为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的基础;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3个等次。2006年1月1日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在原有3个等次的基础上,增加基本称职等次。在德、能、勤、绩的基础上,增加廉方面的考核内容。
  1993年起,实行国家公务员奖励,一般结合年度考核统一实施。2008年起,奖励人员从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公务员中产生,奖励种类分为嘉奖和记三等功。截至2010年度,全市287名公务员记三等功奖励,1380名公务员获嘉奖奖励。1988~2010年,有18名干部行政警告、21名记过、16名记大过、7名降级、14名撤职、88名开除,共计164名。
  设置非领导职务
  1995年,推行公务员制度后,制定《余姚市市、乡(镇)机关非领导职务设置实施办法》。市直机关和乡镇机关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等非领导职务。新录用的中专、高中毕业生见习期满后,考核合格者为办事员。大学专科、本科毕业的见习期满后,考核合格者定为科员。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见习期满后,考核合格者分别定为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