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统一战线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683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统一战线工作
分类号: D613
页数: 5
页码: 726-730
摘要: 本章记述余姚市,统战工作主要是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参政议政,参与余姚经济建设。统战理论研究上升为统战文化研究,基本形成全方位、高起点、多层次、宽领域的大统战格局。
关键词: 余姚市 地方组织 统一战线工作

内容

1988年后,统战工作主要是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参政议政,参与余姚经济建设。1989年起,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领导,1990年5月,统战部长由市政协副主席担任。1999年4月和7月,市台办、市民族宗教局先后升格为正科(局)级单位。2005年,统战理论研究上升为统战文化研究。2007年6月25日,全国首次统战文化论坛在余姚召开,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出席。至2010年,基本形成全方位、高起点、多层次、宽领域的大统战格局。2010年2月2日,材料《余姚特色统战工作新模式》在全省统战部长会议上交流发言。
  第一节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
  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
  1988年,先后建立中国民主促进会余姚市支部、中国农工民主党余姚支部和九三学社余姚市支社3个基层组织。市委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工作,解决办公用房、办公经费,配备党派专职干部。
  无党派人士工作
  开展无党派代表人士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相结合。2005年7月,成立余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2006年召开的市政协十一届委员会专门设置无党派人士界别。至2010年,有成员62人。
  制度建设
  1994年,制定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1989~2006年,市委3次制定和完善《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2006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对口联系制度的意见》。2006~2010年,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非中共干部学习班7期,480人次参加培训。
  政治安排和担任实职
  1988~2010年底,有17名非中共人士当选为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3名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8名非中共人士任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9名任市政协副主席;在历届市政协委员中,非中共人士保持在60%以上;有3名担任副市长,34名任职以政府部门为主的正副局级干部。
  第二节 民族宗教工作
  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政 1988年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逐步走上政治舞台。1998年1月,胡亚芳(高山族)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任大会主席团成员。2007年5月,市少数民族联谊会成立。至2010年,有白族、朝鲜族、高山族、畲族、维吾尔族6位人士,先后担任政协余姚市第四至第十一届委员,其中任第十一届政协常委1人。
  落实帮扶政策 1990年,按照公安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四部委联合通知,开始执行更改民族成分的工作,为少数民族考生参加高考提供民族成分证明,落实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1999年下半年,调查全市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情况,并于次年4月为129户少数民族经济困难户发放补助金49200元。2009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作为民族发展帮扶资金,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发展生产。
  宗教工作
  落实宗教房产政策 1988年后,政府继续处理由农民、城镇居民和单位占用的宗教房产。1990年,退还龙泉寺部分房产,恢复龙泉寺佛教活动场所,该寺成为全市首座对外开放的佛教寺院。1992年,退还河姆渡芦山禅寺房产。1994年,退还朗霞大佛寺房产。2006年,落实余姚居士林土地征用手续。2008年,置换余姚基督教城堂所拥有的淡竹弄15号房产。是年,落实基督教城堂迁建城东的土地使用权。
  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管理 1994年,按照国务院《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对全市2处寺院、2处天主教堂、35处基督教堂(所)进行首次登记发证。1997年后,对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年检。2006年,取消年检制度,并对宗教场所重新换证登记。至2010年底,有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64处,其中佛教场所24处,基督教堂(所)38处,天主教堂2处。
  制度建设 在爱国爱教方针指导下,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天主教“三自”爱国领导小组、佛教协会宗教团体,逐步完成宗教界代表人士的新老交替。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基督教“两会”和佛教协会分别建立会长办公会议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学习交流制度等。2005年,市基督教“两会”制定的“十项制度”在省基督教界作为经验进行推广。2006年,实施佛教场所会计代理制。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批示“余姚的经验值得推广”。
  宗教界服务社会活动 1988年后,宗教界继续发扬扶贫帮困的传统,服务社会。多次募集资金物资支援灾区,资助贫困孩子就医就学。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宗教界募集善款十余万元,通过红十字会汇往灾区。2007年4月,市佛教协会捐资40万元,帮助新疆沙湾县老沙湾镇中学重建教学楼一幢。是年8月,市佛教协会与基督教“两会”共捐资10万元,帮助四明山镇改善教育设施。2008年雪灾,市佛教协会会同宁波七塔寺出资11万元,支援四明山灾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宗教界累计捐款85万元、捐助衣物被褥3卡车、学习用品30箱,送往灾区。2009年,市佛教协会又向鹿亭乡中心幼儿园捐资5万元。2010年,玉树发生地震,宗教界累计捐款40万元。另外,市佛教协会还捐资10万元分别用于三七市镇相岙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龙游县少数民族的帮扶。
  第三节 海内外联谊
  台胞台属联谊
  1987年11月,台湾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次年3月,成立市台胞台属联谊会。1990年10月,成立黄埔军校余姚同学会。2004年5月,成立市台商联谊会。此后,与台湾12个民间社团建立联系,交流领域从经济、文化逐步延伸到宗教、新闻、教育、以及社区等。
  侨(港)胞侨(港)属联谊
  1988年后,继续加强余姚籍境外人士的联络,激发他们爱国爱乡热情,参与家乡经济建设。1991年6月,在香港成立余姚海外联谊会。2000年后,重点加强侨胞第二、第三代的联络。2009年4月,成立香港余姚联谊会。2010年2月,成立新加坡余姚联谊会。其间,加强与侨属的联谊。
  留学人员联谊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出国留学人员工作。1996年7月,成立市出l国留学人员家属联谊会。2004年开始,每年与余姚籍回国创业留学人员开展联谊活动。2006年,邀请海外22位高层次人才开展余姚籍海外学子故乡行活动。2008年,举办留学人员与民营企业、科技人员对接洽谈会,44位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海外博士参加会议。
  荣誉称号
  1994年,开始对海外杰出人士授予“爱乡楷模”和“荣誉市民”称号。至2010年,全市有省爱乡楷模1人,宁波市荣誉市民6人,余姚市爱乡楷模7人,荣誉市民4人。
  第四节 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新社会阶层中党外代表人士培养
  1988年,市委落实工商联恢复重建后的办公用房,支持工商联开展工作,广泛团结工商界人士参与余姚经济建设。1992年后,私营企业大量涌现,市委开始注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部分人士安排为市政协委员,当选为市人大代表等。
  1999年8月,工商联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首次由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当选为会长,2004年10月和2009年12月,在第七、第八次大会上连任会长。
  2005年,全市有91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荣获省、宁波市、余姚市三级优秀建设者、杰出建设者称号。有42家非公有制企业获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至2010年,先后有189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历届省、宁波市、余姚市三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奉献社会
  1995年开始,发动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至2010年,非公企业累计投资5.16亿元,捐赠3.3亿元。
  2006年,实施非公企业与村结对。至2010年底,1320家非公有制企业和17个基层商会分别与265个村结成共建对子,765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新农村建设顾问,共落实帮扶项目1567个,到位资金1.2亿元;238家非公有制企业设立冠名慈善基金,基金规模累计达2.16亿元。
  建立与新社会阶层人士联系的制度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建立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信息库,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考察、评价和政治安排以及各类考评提供依据。至2010年,入库人员207名。
  2007年初,建立市和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三级领导干部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制度。是年底,建立市委统战部、组织部、市人事局等22个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和明确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职责。规定联席会议每年召开1次。是年开始,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组织考察调研,约谈听取意见和建议。至2010年底,共举行情况通报会3次,考察调研6次,征询约谈4次。
  第五节 统战文化建设
  探索实践
  1988年1月4日,市统战理论学会成立,至1995年底,共历3届。2003年7月2日,市社会主义学院成立。2004年起,创办《统战文化报》《统战文化》研究期刊,建立统战文化网站、开设统战文化讲坛、设立统战文化长廊。至2010年底,共编印《统战文化报》61期,发行《统战文化》研究期刊3期,组织统战文化讲坛11次,设立统战文化长廊52处。
  建设成果
  2005年3月,市委统战部提出以“和”为核心的统战文化,其基本思路被编入《2005年中国统一战线研究成果》蓝皮书,基本经验被列入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2006年10月和2007年6月,全省统战文化现场会、全国首次统战文化论坛相继在余姚举行。2007年下半年开始,先后编纂出版《统战文化概论》《和谐文化与统一战线》《统战文化与和谐社会》《统战文化建设实例》等统战文化系列丛书。2009年9月,“浙江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统战文化研究余姚基地”挂牌。是年底,成立全市统战文化研究会。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