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动物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34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动物疫病防治
分类号: S858
页数: 2
页码: 348-3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动物疫病防治情况,分别记述了畜牧兽医防疫机构、防治和免疫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动物 疫病防治

内容

畜牧兽医防疫机构
  公立机构 1956年,建立县畜牧兽医站。1992年6月,成立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2006年5月,更名为市畜牧兽医局,同时挂市动物防疫监督所牌子。2008年6月,更名为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同年全市21个乡镇、街道建设畜牧兽医标准站。主要职责是指导畜牧业发展,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疫病控灭和药品产品安全管理等。2010年6月,卫监所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
  民营机构 1989年10月,市食品公司建立市禽病防治研究所。2002年8月,建立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增挂宁波市禽病诊疗研究中心牌子。性质为股份合作制民营科技机构,归市农林局管理。2005年,建17家动物诊疗所。2010年,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核,有81人获乡村兽医资格。
  防治和免疫
  防治 1988~1992年,市畜牧兽医站对12个定点村坚持每月1次的踏栏调查。1993~2005年,年诊疗3000例,治愈畜禽1500万只。2006~2010年,畜禽重大疫病免疫率达到应免数100%。科技入户结对指导11个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及280户示范户,无害化处理家禽113434只、无害化处理生猪38头、奶牛38头。对3个奶牛场、1015头奶牛实行户籍化管理。开展牲畜标识(二维码)发放管理和使用培训,推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创建省级动物防疫示范乡镇1个(梁弄镇)。2009年,实施县(市)级畜牧防疫站建设项目,完善动物防疫、检疫设备和实验室仪器。2010年4月,通过上级验收。
  免疫 1988年,有效控制由外地传入的狂犬病。1993~2005年,畜禽重大疫病常年免疫密度达95%以上,扑杀染疫性牲畜91起、2002头。2005~2010年,实行常免疫与春秋两季突击免疫相结合,先后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均达应免数的100%。
  科研成果 1990年,对小鸭病毒性肝炎血清分类研究,取得成果,病毒为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保存。1994年,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编写的《养鹅综合利用增产增收技术推广》,获农业部丰收二等奖。1996年,《肉鹅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获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牲畜口蹄疫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宁波市农业丰收奖二等奖。2001年,《余姚市番鸭品种改良及配套技术推广》获省农业丰收三等奖。2002年,《种草养鹅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获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2005年,《家禽生态养殖方法研究与推广》获省农业丰收二等奖。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