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333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林业
分类号: F326.2
页数: 7
页码: 330-3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林业发展情况,分别记述了绿化造林、林特产品、古树名木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农业 林业

内容

余姚有广袤的四明山脉,山林资源丰富。1988年,尚有荒山、疏林山。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灭荒造林。之后,重点发展经济林,开发优质林特产品。1994年12月9日,余姚被林业部授予“全国林业宣传先进县(市)”称号,1997年4月21日,又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市)”称号、。2000年开始建设生态公益林。
  2006年普查,全市林业用地包括平原地区农田种植的葡萄、梨头等经济林,总面积60470.27公顷。是年,市统计部门开始单独测算林业增加值,当年为1.16亿元,占第一产业的4.8%。2010年,增加值为1.63亿元,占第一产业的4.6%。
  第一节 绿化造林
  义务植树
  1982年,“3·12”植树节恢复,至1987年,全市义务植树111万株。1988~2010年,共有498.16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958.91万株。
  20世纪90年代中期,植树区域多为姚江两岸、公路两旁、河岸等区块。进入21世纪,义务植树向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市级领导、市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先后于2002年和2007年,由个人出资认养公园内大树,并设立“先锋林”和“劳动模范养护林”。至2010年,共青团建设“共青林”80公顷,妇联建设“三八林”116.3公顷;46家单位共建城区义务植树基地22.6公顷。
  林地建设
  灭荒造林 1988年,无林地4676.2公顷,疏林地5476.9公顷。同年10月,市政府提出“一年准备,四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余姚”的目标。并与各区、乡、镇签订绿化责任状。为满足造林需要,1988~1993年,共育林木苗112公顷。具体措施:造、封、管并重;基地造林和一般造林(直播)相结合;全市确定315名专职护林人员,由市、乡镇政府给予经济补助;领导蹲点造林95处166.67公顷。1994年10月30日,灭荒达标通过林业部验收,提前一年完成灭荒任务。2000年,被省政府授予“绿化合格县(市)”称号。
  用材林建设 营造杉木用材林基地始于1972年。山地造林以杉木为主,马尾松、湿地松、短叶松、日本扁柏等为辅。1988~1993年,共营造用材林3170公顷,其中杉木商品林基地1517公顷。主要集中在四明山、梁弄、鹿亭、河姆渡、大隐等乡镇。四明山镇的梨洲、唐田、棠溪村,河姆渡镇的河姆、东澄、光明村,大岚镇的夏家岭村,大隐镇的芝林村营造杉木林均在33.5公顷。2009年后,山地造林以南方红豆杉、浙江樟、紫楠、香椿等珍贵阔叶树种为主,从单一的针叶林逐渐变成多树种的针阔混交林。
  经济林建设 20世纪80年代,经济林建设品种单一,以茶叶树、杨梅树为主。1994~1998年,新种植板栗、银杏、青梅、茶叶、杨梅树及竹子等经济林2123公顷。同时,对低产茶园、竹林、果园进行改造,市政府拨出资金、化肥进行补助。1999~2003年,共发展经济林464公顷。2006~2010年,建设林业特色基地53个、1038公顷。
  生态公益林建设 2000年始,以经济林为主转到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在杭甬高速公路、甬余夫线两侧的低山缓坡营造以杨梅树为主的生态公益林。2001年底,对四明湖、梁辉、陆埠3大水库四周和姚江源头开展封山育林,同时完成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陆埠水库周边和杭甬高速公路(余姚段)两侧的公益林区,于2004年双双入选首批省重点公益林示范区,总面积867公顷。到2010年,各级公益林26745公顷,占林业用地的44.2%。其中,国家级、省级19400公顷,宁波市级4011公顷,余姚市级3354公顷。发放生态效益补偿金724.01万元。
  林带建设
  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 1994年,东起小曹娥镇、西至黄家埠镇的22千米海岸线基干林带合拢,主要有刺槐、意杨、雷竹、白哺鸡竹、湿地松等。2006年,启动第二期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林带宽度加大,树种多样化。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1996年,开始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梁弄镇桃花岭村种植2000株木荷。2006年,又在兰江街道进行试点,采用营养钵苗造林,加阔林带的宽度。至2010年,营造生物防火林带76.6千米、141公顷。
  2010年,桃花岭木荷高9米、胸径0.16米,长势较好,能起防火隔离作用。
  四旁(路、沟、渠、宅旁)植树
  平原绿化(农田林网) 1991年,三七市镇达到南方平原绿化标准,成为宁波市第一个平原绿化达标乡镇。1996年,提前一年实现平原绿化达标目标。2000年,继续抓好2江(姚江、慈江)3镇(泗门、低塘、朗霞)的高标准平原绿化。2004年,被省绿委授予“绿化合格县(市)”称号。至2010年,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2.1%。
  通道绿化 2001~2010年,累计建设通道绿化414.6千米。其中,国道绿化62.5千米,省道绿化78千米,县道绿化217.4千米,乡镇道绿化66.46千米。
  村庄绿化 2004年,泗门镇小路下村和谢家路村被省命名为首批省绿化示范村。至2010年,省级绿化示范村达31个,宁波市级109个,余姚市级50个。
  第二节 林特产品
  木材
  1988~2010年,年均采伐量14882立方米,其中国有山林木材采伐量年均1072立方米。2010年,木材采伐量5951立方米。材种以松、杉为主,阔叶树少量采伐。
  1987年,有木材加工企业47家。2010年有164家,其中加工本地木材为主的企业71家。木制品主要以家具、办公用具、木质包装箱为主。
  竹材与竹制品
  1988年,竹林面积1.01万公顷。2010年,竹林面积1.93万公顷。其中,毛竹林1.87万公顷,其余为杂竹林。年均采伐毛竹400万支,7万吨。
  2010年调查,竹类资源品种50种(见第二编《地质地理》第三章第四节《植物资源》)。其中,笋、材两用竹种有毛竹、刚竹(龙须竹)、雷竹、早竹、高节竹、乌芽竹(青竹)、花哺鸡竹、白哺鸡竹(象牙竹)、早园竹、淡竹等;观赏竹种有龟甲竹、花毛竹、罗汉竹、紫竹、黄皮绿筋竹、绿皮黄筋竹、孝顺竹、小佛肚竹、凤尾竹等;野生的有阔叶箬竹等。
  竹材加工以生活日用品为主,如竹箩、竹簟、竹椅、扫帚、畚箕、淘箩、饭篮等,精细加工成箱、书篮、香篮、幢篮等生活用品。1987年12月,组建中日长生竹筷厂,引入机械加工设备。1990年,创办宁波孔雀席业有限公司(三资企业),生产竹席。后又组建竹地板加工企业,毛竹用途日趋广泛。1992年,有竹材加工企业20多家。至2010年,规模以上竹材加工企业3家。采伐的毛竹有80%销往安吉、临安等地。
  笋与笋制品
  1987年,鲜竹笋产量14420吨。1993年,2.8万吨。2010年,54520吨。
  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竹笋进行深加工。2001年,全市有水煮笋加工企业17家,60%以上的清汁笋出口到日本。2010年,仅存8家清汁笋加工企业,生产总量为41.6万罐(每罐18千克);年消耗鲜笋12500吨。
  20世纪80年代始大面积种植雷竹,90年代初提高培育技术,雷笋在春节前能上市供应,销量大增。2010年,雷竹种植面积600公顷,产笋6800吨。
  2000年开始,采用喷滴灌技术推广冬笋、鞭笋高产栽培模式。至2010年,安装喷滴灌设施733公顷,投入资金1000万元,亩增产18%,亩增值450元;建成优质高产竹笋基地6667公顷。
  《余姚竹笋地方标准》于1999年完成编制。2001年11月,注册麟角牌冬笋和凤尾牌鞭笋商标。
  茶叶
  1987年,茶园3054.2公顷。2010年,4060公顷,分布18个乡镇、街道,。
  1988年,有初制茶厂276家,精制茶厂5家,产茶3943吨,其中供销社收购3365吨。茶叶品类绝大部分为珠茶,也产少量花茶。2010年,有珠茶初制加工厂240家,精制厂42家,茶多酚生产厂1家,珠茶精制拼配企业4家,蒸青茶厂4家,生产线6条,产值1.11亿元。从业茶农10万人,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市)和三大珠茶出口基地之一。茶树品种有鸠坑、福鼎白毫、迎霜、浙农12、龙井43、乌牛早、安吉白茶等良种。
  1995年10月,余姚生产的瀑布仙茗、四明龙尖、河姆渡丞相绿3种名茶,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
  同年,三七市镇石步村村民张某发现15株黄色、白色、花色3个自然变异的茶树品种,通过科技人员10余年努力,选育成黄金芽等新品种,其中黄金芽、千年雪、小雪芽等新品种中的4个基因序列被录入美国生物基因库。2007年,黄金芽和四明雪芽被浙江省种苗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新品种。至2010年,建成无性系良种茶基地1273.3公顷。
  20世纪90年代初,生产名优茶。2010年,名优茶加工企业53家,名优茶品牌20个,在宁波8大名茶中占据两席半之地,即余姚瀑布仙茗、四明龙尖和宁波白茶,其中瀑布仙茗为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名茶。
  1999年1月,成立市瀑布仙茗行业协会,有会员13家,会员企业必须通过QS认证。2010年起,3年内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瀑布仙茗发展。2010年,瀑布仙茗会员企业达到46家。
  2002年4月,大岚镇被命名为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2010年,有茶园1666.6公顷。
  杨梅
  余姚杨梅主产地为姚东(以荸荠种为主)和姚西(白杨梅为主)。
  1987年3月,市人大通过定为市果,每年6月26日为余姚杨梅节。是年,杨梅种植面积为3933公顷,产鲜果5293.4吨。1995年4月,余姚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1999年,实施杨梅标准化生产,采用疏花疏果等措施,解决杨梅结果大小年的难题,实现稳产增产。2010年,杨梅种植面积4570公顷,产鲜果39622吨。
  荸荠种杨梅,1981年获国家银质奖。2000年,被评为浙江农业名牌产品。2003年,夺得省十大精品杨梅称号,同年通过国家级绿色食品认定。2005年后,又先后获省农业博览会金奖、省森林食品等称号。2007年12月,余姚杨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2008年6月,余姚荸荠种、粉红种杨梅双双获全国“十大精品杨梅”称号。
  2010年,成立市杨梅产业协会,有个人会员67人、团体会员11个;有9个杨梅专业合作社。有杨梅种苗基地66.7公顷,其中丈亭镇51.5公顷。
  蜜梨
  蜜梨主产地为低塘街道、朗霞街道、黄家埠镇。
  20世纪80年代,只有小规模种植,90年代初,从连片种植发展为规模种植。1994年,种植面积为329.6公顷,总产量2009吨。2001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早熟蜜梨之乡。2010年,蜜梨栽培982公顷,总产29724吨。
  蜜梨标准化生产,1999年开始实施。舜水牌、舜北牌、瑞晶牌先后获省10大名梨、省精品水果一等奖等荣誉。
  葡萄
  主产地为临山、黄家埠镇。
  1979年开始引种。1987年,211公顷,产量225吨。2010年,677公顷,产量27511吨。涌现兰海、梅园等葡萄专业村2个,专业合作社3家。葡萄优良品种40个。临山味香园牌的白萝莎里奥、美人指先后获省博览会金奖、省精品水果金奖,并获“宁波市十大名果”称号。同年,“余姚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其他主要果品
  桑葚 栽培始自2003年,由梁弄镇汪巷村村民汪某试种。此后逐年发展,至2010年,以梁弄镇为主的种植面积153.3公顷,年产鲜果3250吨。
  柿子 1987年,有柿子林12.4公顷,产柿0.7吨。柿子品种较多,其中以大岚镇柿林村的吊红柿最负盛名。2001年,柿林村为吊红柿注册“阳春红”商标,至2010年,连续举办8届柿子节。四明山镇白杨树村、牟山镇姜山村、梁弄镇岭头村等有农户种植甜柿。至2010年,全市柿林108公顷,产柿1066吨。
  樱桃 1987年,樱桃面积30.3公顷。2008年,引入黑珍珠等樱桃优良品种,既提高单产,又延长供果时间。2010年,樱桃面积66.67公顷,总产450吨。以梁弄镇岭头村、横坎头村,四明山镇悬岩村、杨湖村、宓家山村,大岚镇黄家庄村、戴糜村为主,形成樱桃产业化基地。
  板栗 原以实生栗为主,树冠高大直立,但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引进菜用栗,品种有毛板红、魁栗等。至2010年,栽培面积近万亩,年产600吨。
  此外还有桃子、猕猴桃、蓝莓、银杏等果品。
  蚕桑
  1987年,桑地面积261公顷,产茧135吨。1992年,梁弄、大岚等地开始发展蚕桑,产蚕茧162吨,创产量之最。1993年起,蚕茧滞销,部分蚕农毁桑。1995年,蚕桑面积下降至92.3公顷,产茧91吨。1996年,蚕桑面积34.5公顷,产茧18吨,产值19.13万元。2001年,梁弄镇重新发展蚕桑,次年5月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产量有所增多。2003年,开始由蚕桑生产转变为果桑生产,之后以产桑葚为主。
  花卉花木
  兰花 兰花为余姚传统花卉,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产业。在大岚、丈亭、低塘、马渚、梁弄等地涌现一批养兰、莳兰专业大户。兰花年交易额由2002年的700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7000万元。至2010年,培育和发掘兰墅荷、姚一仙、玉荷素、鲁氏飞蝶、鹏程万里、河姆春色、云字、熊氏梅、名邦素蝶、世纪新蝶、王者荷等名兰20个。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5种和家庭莳养兰花珍品552个。新添的12个野生兰花中,香港绶草为华东地区新纪录种,长唇羊耳蒜和鹅毛玉凤花为宁波市新纪录种,无柱兰、大花无柱兰、小舌唇兰、小花蜻蜓兰、带唇兰、纤叶钗子股和蜈蚣兰为余姚新纪录种。
  其他主要花卉花木 20世纪80年代末,花卉面积约20公顷。1998年,发展到225公顷。2001年5月,四明山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枫之乡。2005年1月,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樱花之乡。同年,注册四明山红枫商标。2006年12月,被省政府评为名牌产品。此外,杜鹃、广玉兰、茶花、桂花、雪松等花木广为种植。2008年1月,余姚被省政府评为省特色优势产业花卉苗木强县(市)。2010年,花卉品种达200种,盆花盆景经营户12家,基地11.26公顷;全市花卉面积扩大到3710公顷,仅四明山镇就有1820.8公顷,其中红枫种植面积843.3公顷、樱花种植面积587.3公顷。
  第三节 古树名木
  树龄和总数
  2010年,存古树名木650株,26科38属44种,分布于16个乡镇、街道及90个村。其中,樟树最多,118株,占19%;金钱松63株,马尾松58株,枫杨49株,柳杉47株,银杏46株。
  树龄500年以上的国家一级古树59株,13科13属13种,其中珍贵的银杏12株、樟树13株、榧树6株、黄檀1株、柿树1株。
  树龄300~499年的国家二级古树93株,其中珍贵的南方红豆杉3株、金钱松7株、榧树7株、香樟23株。
  树龄100~299年的国家三级古树340株。
  树龄超100年并连片10株以上的,以枫香、柳杉、南方红头杉、马尾松、金钱松、杨梅树为主的古树名木群7个,共158株。
  保护措施
  2006年1月,建双溪口水库时,将大隐镇章山村有700年树龄的古银杏移位300米保护。2010年,生长良好。2006~2010年,市政府出资40万元,对650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对7个古树名木群立石碑保护。
  古树名录
  包括古树名称、生长地、保护级别等见第二编《地质地理》第三章第四节《植物资源》。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