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编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308
颗粒名称: 第十二编 农业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51
页码: 317-3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1988~2010年,随着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生产出现由粮、棉、油种植向多类种植业发展,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转向连片集中的集约化规模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各类新型现代农业模式不断涌现,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199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8万公顷,年粮食总产量39.96万吨,创历史新高。1997年12月31日,余姚获全省早稻高产优质竞赛优胜奖和省粮食贡献奖。2009年12月30日,余姚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是年,早晚稻平均亩产分别为462千克和490千克,创历史纪录。
关键词: 余姚市 农业 农村土地使用权

内容

1988~2010年,随着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生产出现由粮、棉、油种植向多类种植业发展,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转向连片集中的集约化规模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各类新型现代农业模式不断涌现,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199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8万公顷,年粮食总产量39.96万吨,创历史新高。1997年12月31日,余姚获全省早稻高产优质竞赛优胜奖和省粮食贡献奖。2009年12月30日,余姚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是年,早晚稻平均亩产分别为462千克和490千克,创历史纪录。
  1987年,农业增加值3.9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1%。2010年,农业增加值35.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2%。
  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农村土地承包为联产承包,期限15年。1999年,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开始,期限30年,后又规定长期不变。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推动集约化规模经营。其间,山林承包延期、水面定权,并进行农业公有制企业改革等。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改革
  土地承包
  联产承包 1984年春,农村全部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期15年。联产承包后,普遍实行“宜分则分,宜统则统,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则由生产队、村合作社统筹解决。20世纪80年代末,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务工农民增多,部分农村出现“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状况。有关乡镇开始探索“双田制”(也称“两田制”)模式,实行“人分口粮田(棉区基本田),劳分责任田”。以村为单位,打破队界,统一调整,明确承包权,搞活使用权,逐步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推进适度规模经营。1994年11月起,在全市推广。1996年,全市17个乡镇520个村试行土地“双田制”,占总村数的63.8%。
  第二轮土地承包 1999年3月,各乡镇试点,8月份全面实施,至年底基本结束。除6个村经批准暂缓外,应实施村805个,完成792个,占98.4%。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9.1万份,占应签订的97.9%。给19.1万农户核发土地承包权证,核发权证面积32200公顷,完成率为99%。土地承包期30年。到2010年,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的耕地面积为27333公顷。
  农村土地经营模式转换
  20世纪90年代初,在有条件的乡镇推行粮、棉、渔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到1998年,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6580公顷。1999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后,按照“自愿、依法、有偿”原则,鼓励农户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年,种粮大户3030户,种植面积6690公顷。到2010年,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16453.3公顷,其中“五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生产质量标准统一、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和品牌统一)面积9633.3公顷。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调解
  20世纪90年代,主要由乡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主持调解。2010年4月,成立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21个乡镇、街道成立纠纷调解委员会,268个村成立纠纷调解小组。2010年,调处纠纷75件、95人次,其中通过仲裁庭裁决1件、庭前调处1件。
  第二节 山林和水面使用权改革
  山林承包延期和核发林权证
  山林承包延期 1984年,大部分山林、特产基地落实承包责任制。2006年,以稳定、延包、发证为核心,以长期稳定、“三权分离”(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依法经营、因地制宜作为基本原则,重新签订山林承包合同,合同期延长至50年。到12月底,全面完成山林延包任务。山林延包共签订责任山承包合同46826份,合同签订率99.4%,
  核发林权证 共发证54112本。其中,核发国有林场所有权证67本,山林面积4648.7公顷(包括宁波林场);集体所有权证2490本,山林面积51800公顷;向农户发放山林使用权证51555本,承包山林面积37133.3公顷。
  水面定权发证
  全市外荡水面2689公顷(不包括由宁波姚江水产养殖公司经营的667公顷),其中可养殖水面1886公顷。
  水面定权发证1985年开始,1987年基本结束,并发放水产养殖证。2008年,发证进入市行政审批中心。至2010年底,共发放养殖证214本,面积2980公顷,其中外荡养殖面积1048公顷、池塘养殖面积628公顷,水库养殖面积1304公顷。
  第三节 农业公有制企业改革
  集体企业改革
  姚江第三水产养殖场 前志记为姚江养鱼场,1970年4月建立,主要经营下姚江水面养殖,渔民人口456人,从事渔业生产260人,其中退休41人。水域面积803.9公顷,其中姚江支流面积547.8公顷、慈江支流面积88公顷、小河支流面积168.1公顷。网箱8072只。2004年12月,养殖场实行转产转业,从业人员划归户籍所在地管理,自主择业;网箱、渔箔及其他渔业设施作一次性经济补助,转产转业后姚江水面渔业捕捞由市渔政站统一管理。
  其他集体企业改革 除姚江第三水产养殖场外,前志记述还有集体渔场4家,乡办林场13家、特产场10家,还有一些村办茶场。1992年后,对集体渔场、林场、特产场、茶场进行改制,或歇业或转为个人经营。2010年集体经营的只有四明湖水产养殖场。
  国有企业改革
  市黄湖农场 1951年建立,为地方国营农垦企业,场址在低塘黄沙湖。有居民159户,在场户籍人口310人。土地112公顷,其中耕地23.3公顷、鱼塘40公顷,房屋2670平方米(办公用房450平方米、国有安置房2220平方米)。2001年实施改制,131名职工处理好劳动关系,168名退休职工养老金从企业中剥离,纳入全市社会统筹发放,18名老年保养人员以一次性补助政策与农场脱离经济关系,其余职工自谋职业。场属资产仍归国有,由市农林局组建的农场资产托管小组发包经营。
  余姚茶场 1952年2月,县建设科接收赵宇椿经营的树声农场,改名为余姚县果牧园艺场。1955年改名为果牧农场。1969年改现名。位于市郊黄山,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茶园53公顷,生产珠茶、蒸青茶。2000年4月进行整体改制。150名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偿;89名离退休人员按规定标准计提相关费用,实行社会化管理和养老金发放;留剩的30公顷茶园和房屋由市农林局组建茶场资产托管小组发包经营。
  企业选介
  市棉花原种场 原为民国县农林场。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接收。1973年2月改为棉花良种场。1979年8月改现名。场部设在城区新建北路仙桥,属财政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1991年起,改种水稻,年产早晚稻良种16吨。2010年,有职工12人;土地16公顷,其中工业用地2.5公顷、农业用地13.5公顷;固定资产34万元,房屋建筑1336平方米;有场属个人承包企业1家、土地租赁企业3家,年收入企业承包款及土地租金20万元。
  余姚林场 1959年8月,余姚苗圃扩建为余姚林场。场部设在梨洲街道振兴路3号,属财政差额拨款全民事业单位。经营面积886.7公顷,下设8个林区,依自然条件形成上下两大片,上片4个林区呈带状连在一起(东岗山),下片4个林区独立分散(梁辉、叶岙、十五岙、支溪岙),与5个乡镇、街道交界。2006年,经省林业厅批准成立市东岗山省级森林公园。在编职工123人,其中在职48人、退休75人,编外2人。2010年,林木蓄积5.6万立方米;在岗18人(管理人员9人,护林人员、林区管理人员9人),待岗30人,每月发固定生活费。
  市水稻原种场 1958年创建,属事业性质国有农场,有职工36人。场址位于新建北路706号,农场面积18.5公顷,其中水稻良种繁育基地面积11.2公顷、山地1.2公顷。2009年,农场被列省第二批现代示范农场试点单位。2010年建杭甬高铁客运专线余姚北站时,土地被征用,房屋拆迁,单位尚存,主要管理在职及退休职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工按政策处置。
  宁波林场 国有林场。1960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时划入,场部在芦山乡甘竹岭,由宁波市林业局管理。1988年,余姚区域内有甘竹岭、灵溪、黄海田、仰天湖4个林区及商量岗部分林区在余姚境内,面积3800公顷。2003年,林业部批准成立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2004年开始停止砍伐林木,只作间伐;林场转换经营机制,采用从业人员提前退休、待岗等方式消化企业富余人员,发展多种经营,重点发展旅游业。2010年,余姚区域内有甘竹岭、灵溪、仰天湖3个林区,面积3800公顷。
  第二章 农业区划与结构
  农业区划完成于1985年5月,按地域类似性和生产相似性划分为3个区域。姚北滨海平原棉、粮、菜、渔区;姚江平原粮、油、果、畜区;姚南中低山丘陵林、茶、畜区(前志无记载)。1988年后,原农业区划局部调整,3个区划分别定名为姚北平原农业特产区、姚江平原都市农业园区和姚南丘陵生态林业特产区。
  第一节 农业区划及调整
  姚北平原农业特产区
  1985年5月划定时,称姚北滨海平原棉、粮、菜、渔区。包括泗门、临山、低塘3个区。区域面积253.87平方千米,人口2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4万人、占全市的33.2%;耕地16133.3公顷、占区域的62.8%,林地包括园地1733.3公顷、占6.7%,水域3866.7公顷、占15%。耕地中旱地为10267公顷,占全市的50%。地势平坦,平原占98%。光热条件较好,大于10℃年积温5136℃,年太阳辐射总量112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100小时。由于土地垦殖时间不同,大沽塘以南以潴育型和脱潜型水稻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大沽塘以北,以钙质潮土和潮土化盐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层深厚疏松,土壤偏碱,适宜种植棉花、榨菜、大小麦、蚕豆。新围海涂低洼地,种植棉花产量低,改造难度大,宜发展鱼塘,建立成片商品鱼基地。利用棉区青草和花类等资源,宜发展兔、羊、蜜蜂。
  1988年后逐步调整,称姚北平原农业特产区。1988年,棉花种植6667公顷。1999年棉花收购取消指令性计划后,种植结构调整,棉花种植减少,菜、果、水产类增加。至2010年,棉花种植1666.7公顷,以榨菜为主的蔬菜、水产、水果、畜牧业等成为主导产业。2010年,种植榨菜5100公顷,从业人员15万人,榨菜加工企业51家,加工值14亿元。水产养殖666.7公顷,其中中华鳖养殖基地53.3公顷,年产鳖苗200万只,年产生态鳖300吨。区内种植蜜梨、葡萄1667公顷,有临山万亩名优葡萄基地、泗门万亩优质高效加工蔬菜基地、小曹娥加工型蔬菜业基地。
  姚江平原都市农业园区
  1985年5月划定时,称姚江平原粮、油、果、畜区。位于姚江中上游地区,包括马渚区、环城区(除燕窝、黄明、茭湖乡)、丈亭区和余姚镇及陆埠区沿江河的4个乡镇(陆埠镇及大隐、沿江、车厩3个乡)。区域面积443.48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万人,占全市的48.9%。耕地2.8万公顷,占区域的47.3%;林地(包括园地)17400公顷,占29.4%;水域4600公顷,占7.8%。耕地中水田有25800公顷,占全市的69%。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组合类型以平原为主,占72%,丘陵占28%。发育为潴育型、脱潜型、渗育型和潜育型水稻土(以脱潜、潴育型为主),有机质含量较丰富。气候条件较好,无霜期242天,极端最低气温零下9.8℃。适宜发展多种经营,逐步成为粮、油、畜禽、水果的商品基地。利用沿山670公顷的易旱农田,改种麦—大豆—玉米的新三熟。畜牧业以生猪为主,发展白鹅、蛋(菜)鸭。发挥低丘山地的优势,在海拔300米以下地区,发展以杨梅为主的水果生产。
  1988年后逐步调整,称姚江平原都市农业园区。20世纪90年代,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水产养殖。2000年取消粮食定购后,区域种植结构日益多样,从单一的水稻逐渐向蔬菜、水产养殖发展。2000~2010年,形成马渚优质高效稻米基地、河姆渡万亩茭白基地、三七市香椿基地、丈亭杨梅种质资源圃及万亩杨梅产业基地、陆埠獭兔生态产业基地、城郊蔬菜基地及牟山湖大闸蟹基地。农家乐、垂钓中心等休闲农业的发展,形成都市农业园区。
  姚南丘陵生态农业特产区
  1985年5月划定时,称姚南中低山丘陵林、茶、畜区。位于南部山区,包括梁弄、四明山区及陆埠区的“三山”(指南山、兰山、洪山3个乡)、环城区的燕窝、黄明、茭湖。区域面积460.67平方千米,人口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1万人,占全市的17.9%。耕地2333.3公顷,占区域的5%;林地包括园地35333.3公顷,占73%;水域1933.3公顷,占4%。是毛竹、茶叶的主产地,畜牧业也占一定比重。竹林1.2万公顷,占全市的85.3%。茶园3866.7公顷,占全市的78.5%。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需要国家供应7000吨。生猪饲养量达9.3万头,占全市的24.5%。土地类型多样,土壤分布以红壤、黄壤为主,盆地有部分水稻土和潮土,植被覆盖较好。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上升而下降,其递减率为0.52℃/100米;而雨量随着海拔的增加而有所增加,致使山区云雾多、湿度大;水资源丰富,但部分耕地常有旱情发生。可扩大混交林,提高森林的素质及木材的自给率。适当扩大竹林面积,重点发展专业掘笋山,提高竹笋产量。适宜发展花卉、水果、生猪饲养、蔬菜生产。
  1988年后区划开始调整,称姚南丘陵生态农业特产区,利用山水资源,发展小水电,开发优质林特产品,逐步发展成为红枫、樱花、高山云雾茶之乡。20世纪90年代,开发水果、干果、药材等经济林。2000年后,发展休闲旅游业,建成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各1座。至2010年,开设农家乐、小餐馆、小旅社129家。
  第二节 农业结构调整
  农林牧渔业结构变化
  1987年,全市农业产值5.09亿元,其中林、牧、渔业分别占11.2%、17.1%和3%。当年粮食产值占31.2%,仍是农业产值的主干。1988~1992年,稻区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经营。1993年,国家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稻区在完成粮食合同收购计划的前提下,加快调整结构,继续发展林、牧、渔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1999年,棉花购销价格放开。2000年后,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兴起,传统的农、林、牧、渔生产结构发生变化。至2010年,企业+基地+农户形式的农业龙头企业107家,全年收购农产品172万吨。是年,农业产值54.39亿元,其中林、牧、渔业分别占21.9%、19.3%和8%。当年粮食产值占8.9%,已不及蔬菜产值的一半。
  种植业结构调整
  1987年,早稻、晚稻的种植面积分别为2.52万公顷和3.03万公顷,棉花、油菜的种植面积分别为0.78万公顷和1.03万公顷。此后不断调整种植结构,2000年后,粮食、棉花、油菜播种面积逐年减少,而蔬菜、果类相应增加。2010年,早晚稻种植面积分别为0.79万公顷和1.66万公顷,棉花、油菜的种植面积分别为0.17万公顷和0.34万公顷。
  在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产值的比重逐年下降,1995年前占30%以上,2000年后不足20%。蔬菜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例1987年为11.1%,2005年为37%,此后至2010年基本保持此水平。
  1987年粮食总产34.38万吨,2000年27.95万吨,2010年21.52万吨。
  养殖业结构调整
  1988年前后,淡水养殖以鱼类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精养鱼塘养殖甲鱼、河蟹、虾类,向高附加值品种发展。至2010年,精养鱼塘淡水鱼养殖与高附加值品种养殖面积之比为3.8:6.2,前者大多以休闲垂钓为主。
  2010年与1988年相比,生猪饲养量增长29%,家禽饲养量增长68%。饲养方式以农户散养为主转变成以规模养殖为主。生猪规模化养殖占95%,家禽规模化养殖占90%。其间,耕牛养殖逐年下降。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
  1990年,余姚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区域。至2010年,实施项目43个,共投入资金99758.56万元,其中中央、宁波市、余姚市财政投入合计46292.08万元,项目实施区自筹配套资金53466.48万元。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实施项目:一是土地治理,包括中低产田改造和小流域治理;二是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对象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一节 土地治理
  中低产田改造
  1990年,建立首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主要项目为姚西北治涝工程、城南围坪电排工程、姚江两岸林网建设、种子基地建设等6个,至1993年底,全面完成。总投资2563.21万元,中央、宁波市、余姚市财政合计投资2325.18万元。1997年起,土地治理项目的重点为中低产田改造。至2010年底,对33333公顷粮田实施治理,建成标准化农田2.7万公顷,加固小型水库13座,构筑维修排灌渠道1413千米,铺设地下网管105千米,新建、改建排灌站347座;修建维护机耕路908千米,改建,新建桥梁207座,营造防护林23.7公顷。项目总投资33457万元,其中中央、省、宁波市财政合计拨款25628.5元。
  小流域治理
  2004年,梁弄大溪、晓鹿大溪、梁辉大溪、大池墩溪流等小流域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拓宽疏浚溪流6.37千米,修建水闸6座、提水泵站3处,修筑消力池、浇筑滚水坝19座,块石衬砌溪岸9.9千米,铺设水管6.6千米,修建桥梁14座,新建道路3.5千米。2008年,对陆埠大溪、梨洲大溪、相岙大溪等小流域实施治理,主要措施为疏浚拓宽溪道,修建拦水坝、砌石护岸、绿化溪岸等。
  第二节 扶持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1992年,开始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1998年初,市政府制定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2002年,多种经营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08年开始,先后有8家农业龙头企业列入国家农业开发产业化经营贴息项目。至2010年,共享受农产品收购贷款贴息554万元。
  至2010年,有茶叶、畜禽、蔬菜三大行业、15家龙头企业得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项目总投资33573万元,其中中央、省、宁波市财政合计资助7299万元。
  市政府于2002年设立市农信担保有限公司。至2010年底,为农业龙头企业担保银行贷款20500万元、1130户次。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2006年开始,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补助。对新组建的合作社、示范社、星级社等实施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人才补助、产销服务补助等扶助措施。
  2006~2010年,总扶助金额达850.44万元,其中宁波市补助462.32万元、受益合作社365家次。
  第四章 现代农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建园区,搞示范。2000年后,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各类新型生产、经营模式相继涌现。农业产业化另立章记述,见本编第五章。
  余姚镇同光村钟家门头是全市第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996年5月16日,浙江省省长万学远专程考察园区建设工程。至1999年,到园区考察的国外专家有日本的小岛一郎(1996)、德国的盖洛(1997)、英国的戈特(1997)、日本的内腾克美(1999)等。
  第一节 示范园区
  钟家门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位于余姚镇同光村(2001年9月起属凤山街道),面积28公顷,耕地25.3公顷。工程总造价254万元,其中余姚市政府100万元,余姚镇100万元,宁波市农委20万元,村自筹34万元。示范园区于1996年3月开建,至同年6月底基本完成。经1996年、1997年两年测算,示范区水稻产量较大田增产15%。主要建设项目有:
  平整土地 区域内原230块大小、高低、朝向不一的田块整理成为长80米、宽25米,南北朝向的104块方田,形成“棋盘田”,平均每公顷平土900立方米。
  建设排灌设施 用薄壁钢丝网管,建地下管道1560米,每块田设置一只给水管。同时,开挖排水深沟,埋设除渍暗管,把地下水汇集到排水明沟,用小水泵降低排水沟水位。建造节能型灌溉泵站2座。采用小型轴流泵机组疏浚河道3千米,清除淤泥1万立方米,挖深中心河道1米,河岸砌石1.3千米。
  建设机耕道路 建机耕路3千米,桥梁2座,中心路路基宽6米,沙石路面宽4米,中心河两岸为樟树林带。田间路路基宽4米,沙石路面宽3米,两旁为绿化带。
  同时,配备农机具等设施,主要有联合收割机2台、旋耕机1台、插秧机1台、抛秧机1台、增变压器1台。
  绿色禽业示范园区
  园区位于小曹娥镇、临山镇和朗霞街道,分为种禽引繁孵化区、绿色家禽生产区、禽产品加工区、绿色饲料开发区、市场贸易区、科技服务区、有机生物肥加工区7个区块。2002年11月开始建设,2010年建成,总投资11006万元。
  2010年,种禽引繁孵化区有重点种禽企业5家,年提供优质苗禽3000万羽,除满足余姚市场外,还销往全国20个省、市。禽产品加工区现有30个系列产品,年加工家禽产品超3.5亿元。园区家禽养殖企业应用沼气技术,对家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高效生态果业科技示范园区
  2006年12月成立,规划总面积566.67公顷,分布在朗霞、黄家埠、临山、泗门等镇和街道,其中核心区面积189.67公顷。核心园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750万元,完成规划投入的12.4%,其中宁波市、余姚市财政合计补助245万元,工商企业投入635万元,农户投入870万元。核心区累计建机耕路3.15千米,搭建大棚162公顷,以葡萄和蜜梨为主。新建三面光渠道25700米,新砌池塘5只,共3500平方米,河道疏浚2.5千米。核心基地全部铺设喷滴管供水设施,实现供水、施肥、喷药一体化。核心园区带动农户种植283.3公顷,辐射面积1466.7公顷,4年共新增经济效益3500万元,种子种苗销售190万元。
  名特水产(中华鳖)科技示范园区
  2008年12月命名,总面积720公顷,其中示范区面积666.7公顷,基地分布在黄家埠、临山、牟山等镇。核心区面积53.33公顷,位于黄家埠镇七四丘。核心区年增加苗种鳖供应200万只,新增生态鳖100吨,新增产值4200万元,年每亩增收2000元,养殖户年可新增收益2000万元以上。
  2010年,绿色禽业示范园区、高效生态果业示范园区、名特水产(中华鳖)科技示范园区升格为宁波市农业科技园区。
  第二节 生产经营模式
  设施农业
  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最先出现的蔬菜大棚,开始时用水泥桩、毛竹搭棚,上覆塑料薄膜。1988年,全市大棚设施48公顷。2000年前后,逐渐改用标准钢管大棚和连栋大棚,并与遮阳网、防虫网、微滴灌等设施配套。同时葡萄种植也开始应用大棚。2010年,为333公顷,其中钢架大棚133.3公顷。
  1999年,水稻育秧实行工厂化、机械化,一次性完成铺土、播种、覆土等作业。厂内的温控、喷滴灌设施,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控。至2010年,全市有育秧流水线17条,每条生产一个周期,可供4公顷大田播种需要。
  2005年,市重点畜牧场实施雨污分离,建沼气池。至2010年,全市74个畜牧场建沼气池2万立方米。
  2006年,实施精养鱼塘标准化改造,增添设施,实现投饵、增氧、温控的自动化。至2010年,累计改造303公顷。
  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2000年后兴起。主要是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吸引游客观赏、采摘、品尝;一些鱼塘改建农家乐基地,将养殖转为钓鱼等休闲娱乐活动场所。2010年,有杨梅、葡萄、红枫、樱桃、桑葚等省、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5个,有省级特色村、点9个,宁波市级示范村、点12个。(详见第二十二编《旅游》第四章第二节《特色农业旅游》)。
  节水农业
  见第七编《水利》第五章第二节《节水灌溉》。
  第三节 农林技术推广体系
  农技推广体系
  所站和信息网络 1988年,有市农技推广总站、农科所、种子站各1个,区农技站9个,乡农科站71个,共有农业科技人员331人。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区农技站人员充实至各乡镇。2000年4月,市农业信息中心建立。同年8月,开通农业信息网,并创刊《余姚农业信息报》。同年10月,农技110热线开通。2003年,成立由145名农民组成的农技信息员队伍。2005年11月,开展省农民信箱注册、培训,到2010年注册2.4万户。2006年,中国红枫网、中国高山云雾茶网相继开通。2007年,余姚畜牧兽医网开通。
  农技专家和技术员 2008年开始,市、乡镇(街道)两级农技推广体系人员分设为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2010年,有首席农技推广专家13位、农技指导员93位、责任农技员152位,有科技示范户1150户。
  开展知识更新培训 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参加省和宁波市涉农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年均25人次。这些专家负责全市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的业务培训,年均组织15期,参训1250人次。每个农技人员每年业务培训时间在12天以上。
  林技推广体系
  1988年初,有林业特产技术推广总站、林业种苗站各1个,四明山、梁弄、陆埠3个区建有林特技术推广站,其他6区农技站配有不同数量的林特技术干部。1992年撤扩并后,3个区的技术人员充实至各个乡镇。山区乡镇配备专职林技员,其他乡镇配备兼职林技员。
  第五章 农业产业化
  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90年代中期,进行农业产业化建设。产业化中的生产、加工和流通3个主要环节,分别由农业、工业和供销社3个部门负责。90年代末期,由农业部门统一负责实施。2000年后,重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2007年1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余姚农业品牌建设,题为《品牌效应鼓起余姚农民钱袋子》、
  第一节 基地建设
  基地总数和面积
  1987年,有城区蔬菜基地1个,面积51.6公顷;水产养殖基地1个,面积76.9公顷,作为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期,棉花、粮食相继取消指令性征购计划后,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原来的一批种植养殖能手,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规模生产,并联络散户,开展连片种植,逐步扩建成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2006年,开始认定农业产业化基地。到2010年,共建设农业产业基地15个,总面积1.14万公顷。
  主要基地
  2006年开始认定,到2010年各类各级基地有:马渚万亩稻米基地,河姆渡万亩茭白基地,临山万亩名优葡萄基地,丈亭万亩杨梅产业基地,黄家埠万亩水产(中华鳖)生态养殖基地,泗门万亩优质高效加工型蔬菜基地,中国四明山红枫产业基地,市生猪产业基地(三七市镇),市獭兔生态产业基地(分布陆埠、朗霞、泗门等镇),大岚高山云雾茶产业基地,市小曹娥加工型蔬菜产业基地,市优质种鸡基地(临山镇),市梁弄镇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市万亩特种稻米农业产业基地(姚东地区),市东超万亩水产生态养殖基地(小曹娥镇)。其中,临山万亩名优葡萄基地,2008年5月,成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第二节 农业龙头企业
  形成和发展
  1988年,全市有涉农国有、集体企业69家,这些企业大多是农场、茶场、林场、渔场以及食品加工企业。之后,企业进行改制,或转民营,或歇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新型农业企业。这些企业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形式。企业的组织形式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企业等。
  分级与认定
  1994年,从事农业的私营企业2家。1998年8月,市政府开始认定农业龙头企业。是年认定68家。2002年,有20家企业被命名为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08年余姚市级以上100家。到2010年底,全市107家。其中,股份制企业17家;国家级1家(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省级7家、宁波市级40家;销售5000万元以上企业33家(不含流通批发型,下同),亿元以上企业9家。
  产品和效益
  至2010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产品生产涉及蔬菜、水产养殖、畜禽养殖、茶叶制作等行业。全年收购农产品17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97.5亿元(含农批市场交易额46.9亿元),农产品出口交货值1.38亿美元,创利税3.6亿元。企业资产总额56亿元、固定资产21.98亿元,联结市内外基地80个,带动农户24.9万户。建立市外基地1万公顷。
  农业龙头企业选介
  见第十五编《工业》第三章第四节《农副食品加工》和第十八编《商贸服务业》第八章第四节《“菜篮子”工程》。
  第三节 品牌和营销
  企业品牌和商标
  最早采用商标的是小包装榨菜。1984年,美福牌获宁波市首届食品节最佳食品奖。此后,茶叶、竹笋、水果、甲鱼等种植养殖业及加工业相继注册商标。2006年9月,铜钱桥、国泰榨菜获中国名牌。2008年1月,明凤甲鱼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到2010年底,全市有中国名牌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16个,省名牌农产品7个,省区域名牌1个;宁波市名牌30个,名牌农产品4个;国泰和铜钱桥榨菜、明凤甲鱼、瀑布仙茗茶叶等中国驰名商标26件,省著名商标20件,宁波市知名商标44件;绿色食品70个,无公害农产品65个;特色品牌农产品的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是年,全市有6.8万户签订订单,面积18733公顷;种类有家禽230万羽、蜂1.25万箱、早稻2.8万吨、晚稻1.37万吨。
  营销组织
  行业协会 1988年前,有养蜂协会、食用菌协会。1990年3月,市兰花研究协会成立,1999年,相继建立市瀑布仙茗协会、榨菜协会、竹业协会,2010年6月,成立杨梅产业协会。协会兼有统一生产标准、严格质量认证、营销产品的职能。
  农民专业合作社 1996年,成立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第一渔业合作社,至2002年底,各类专业合作社39家。2004年7月1日起,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进行工商登记。2007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此后发展加快,到2010年末有108家。其中,种植业59家,林特业15家,畜牧业23家,渔业10家,其他1家;社员总数4438人,联系带动农户5.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总额1.4亿元,上缴税金37.5万元。
  营销中心 2005年6月,市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成立。2008年10月,余姚榨菜(北京)营销中心成立。2009年12月,余姚名优农产品(上海)营销中心成立。至2010年,在市外建立农产品营销窗口1000个。
  大型促销活动
  2008年3月,举办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余姚)榨菜文化节。同年10月,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余姚榨菜推介会。2010年1月,在中塑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市首届农业博览会,现场销售产品4000万元。每年利用杨梅节、葡萄节、樱花节等,结合旅游观光,开展推介促销活动。
  第六章 种植业
  1988~2010年,以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988~1999年,水稻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2000年开始,粮食取消定购任务,水稻种植面积锐减。到2003年,余姚从一个余粮市、商品粮市,变为缺粮市、进口粮市。2004~2010年,市政府制定多项补农、惠农政策,粮食生产略有回升。
  1987年,粮食总产34.38万吨,亩产779千克。1988~2010年,粮食亩产稳产高产;总产最高是1991年,39.96万吨;亩产最高是1996年,1015千克。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3.43万公顷,总产21.52万吨。
  经济作物,1999年起,棉花种植面积减少,种植的种类、品种逐年有所增加,榨菜成为大宗产品。种植在万亩以上的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榨菜、茭白、辣椒、雪里蕻、西瓜。
  2006年,市统计部门开始单独测算种植业增加值。是年,增加值17.38亿元,占第一产业的72.3%。2010年,增加值27.33亿元,占第一产业的77.2%。
  第一节 粮食作物
  水稻
  早稻播种面积 1988~1999年,常年播种面积2.27万~2.58万公顷。2000年开始减少,最少为2003年,播种面积0.58万公顷。2004年开始略有回升,2004~2009年,常年播种面积0.73万~0.82万公顷。2010年0.79万公顷。
  晚稻播种面积 增减情况与早稻类似。1988~1999年,常年播种面积2.8万~3万公顷。2000年开始减少,最少为2003年,播种面积1.51万公顷。2004年开始回升,2004~2009年,常年播种面积1.61万~1.72万公顷。2010年1.66万公顷。
  早稻生产水平 1988~2010年有21年早稻亩产超400千克,其中最高的2009年平均亩产达462千克。1988~1999年,早稻总产都在15万吨左右,年平均15.57万吨;2000年和2001年不足10万吨;2002~2010年5万吨左右。
  晚稻生产水平 1993~2010年,晚稻亩产超过早稻,其中最高的2009年达到490千克。1988~2000年,晚稻总产年均18.5万吨。2001年后,晚稻年均总产减少到12万吨。
  早稻推广品种 1988~2010年,早稻全面推广种植中熟抗病的嘉育293、嘉育280等,平均亩产447千克。2006年,开始推广中熟偏迟,高产良种嘉育253,每年种植5300公顷,占早稻总面积的67%,最多一年为2009年,种植5600公顷,平均亩产475千克。
  晚稻推广品种 1988~2010年,晚稻生产主要推广7个品种,其中1987~1996年,秀水11连续推广,种植总面积达到12.2万公顷,平均亩产超400千克,是历年推广种植面积最多的品种。此外,还有宁67、甬粳18、秀水110、秀水09、加花1号和协优46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20世纪90年代,河姆渡镇、马渚镇在晚稻中曾一度试种黑米(糯米)等有色米。
  育秧技术改革 1988~1998年,育秧方式以稀播大苗育秧为主。推广“二减二增”培育壮秧技术,即减少本田用种量、秧田播种量,增加专用秧田和肥料用量。在留足1∶10专用秧田基础上,大田用种量从5~6千克减少到3~4千克,秧田播种量从80~100千克减少到40~50千克。同时,采用免耕秧田,早稻采用地膜保温育秧,以稀效唑浸种、秧田化学除草、秧田三叶喷多唑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壮秧。20世纪90年代末逐步推行免耕直播(抛秧),大田手插育秧日渐减少。2008年后,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开始采用工厂化育秧,统一育秧供秧面积达到23.4%。至2010年,机插推广面积达到52.2%。机插育秧点606个。
  耕作管理改革 1988年后,以手扶拖拉机为主的机耕旋耕,速度加快,但深度变浅。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扩大推广,早稻、单季晚稻均开始应用省工、省本、省能源的免耕直播技术,耕作日显弱化。
  水稻田间管理 1988年后,稻田化学除草全面推广。水浆管理采用浅灌勤灌、浅水分蘖、移苗搁田、灌水抽穗、干湿灌浆、潮田割稻的技术。
  栽培技术改革 1988年,水稻栽培主要推广“稀少平”(稀播、少本、平衡促进)。1989年开始,推广“三高一穗”(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经济系数和稳定穗数)栽培技术。1997年开始,推广抛秧技术,推广面积在6667公顷以上。2000年后,推广早稻、单季晚稻直播和机械插秧栽培技术。2005~2010年,直播稻年推广6667公顷。2007~2010年,推广机械插秧9300公顷。2010年,水稻抛秧、直播、机插3种省工、省本、省力、节能的轻型栽培技术,年推广面积达23100公顷,占水稻总面积的90%。育秧、插秧、化除、机收等一系列集成配套技术改革,解放农民插秧、耘田、割稻“三弯腰”。
  植保技术改革 见本章第五节《植物保护》。
  育种繁供体系 1959年10月,成立县良种公司。2002年,建立市种子管理站,实施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4年,建立粮食作物种子储备制度。2010年12月,种子管理站、林特种苗站合并为种子种苗管理站;同年,建立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市场监督、管理。2010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5%。
  大麦
  种植面积 1988年为7173.3顷。1991年7266.3顷,为大麦种植最多的一年。此后逐年减少,2000年为560公顷。2010年仅30公顷,总产量132吨。
  品种 2004年前以早熟3号为主,种植历史长达30年,亩产200~250千克。千粒重高,蛋白质含量适中,属优质啤酒大麦;麦秆芯长、富有弹性,是草编的主要原料之一。2004年开始种植农大3号,港啤1号,花30等品种,其中花30秆矮、抗倒、避病、高产,免耕撒播亩产可达到350~400千克。
  小麦
  主要种植地在滨海棉区,1988~1992年,年均种植在2000公顷以上,之后,呈下降趋势。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1806.7公顷,总产7781吨。
  2009~2010年,有部分种粮大户采用小麦—单季晚稻两熟耕作制度,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到万亩以上。小麦常年亩产250千克。
  2008~2010年,种植的小麦11号早熟、抗倒、赤霉病轻,撒播麦亩产400千克。
  番薯
  1988~1990年,番薯种植面积1000公顷,年产鲜番薯1.5万~2万吨,主要产于南部山区。1991~2010年,野猪侵害加剧,番薯种植面积减少到667公顷。番薯种植品种以徐薯18、浙薯2号为主。番薯夏季栽培亩产2000~2500千克,秋季栽培1000千克。2010年,全市总产无统计。
  玉米(俗称六谷)
  余姚地处东南沿海,雨水多,8~9月份有台风,不适宜大面积种植玉米。1999年前,零星种植133~267公顷。2000年后,引进作蔬菜用的杂交甜玉米、作副食用的糯玉米,种植面积才有所增加。2001年,以春种夏收为主的杂交甜玉米种植面积为1000公顷。2010年,玉米种植1085公顷,总产6455吨。主产于姚北滨海地区。
  高粱
  2001年,从湖南引入两糯1号双季栽培再生杂交高粱后,栽种容易,种1次收2次,产量高,一季亩产400千克。2010年,全市种植万亩以上,总产无统计。
  大豆
  种植以春大豆台湾75为主。20世纪90年代,年种植面积2000公顷。2010年2790公顷,总产12463吨。
  蚕豌豆
  豆科作物,冬种夏收。蚕豌豆在粮食短缺时期属粮食作物,1990年后,开始作为蔬菜,同杂粮一起不作粮食作物统计。蚕豌豆多以鲜食为主,也有少量燥豆。种植品种主要是慈溪大白蚕、本种姚白蚕。
  1988年后,种植面积保持在800公顷。2010年846.7公顷,总产2590吨。
  其他小杂粮
  豆科 豇豆(短豇豆)、绿豆、赤豆等。
  天南星科 芋艿等。
  茄科 马铃薯(俗称洋芋艿)等。
  第二节 经济作物
  棉花
  种植区域 主要分布在姚北滨海平原泗门、小曹娥2个纯棉乡镇和低塘、朗霞、临山、黄家埠4个半稻半棉区乡镇。
  种植面积 1988~1998年,棉花按指令性计划种植,面积稳定在6667公顷。1999年,开始实行市场调节,面积减少到2666.7公顷。2005~2010年,种植1666.7公顷。
  产量 1998~2010年,皮棉亩产超过70千克,其中2006~2010年,连续5年皮棉亩产超80千克。1991年,棉花总产最高,年总产皮棉0.87万吨。2010年,棉花亩产79千克,总产0.2万吨。
  种植品种 1988~2010年,主要推广86-1抗病品种、中棉所12、泗棉3号、杂交抗虫棉湘杂棉3号和南抗3号5个品种。此外,还推广抗棉铃虫、植株高大的湘杂棉2号、慈抗3号、鄂杂棉10号等品种。
  油菜
  面积 2000年前,年种植面积都在666.67公顷以上,最多的1990年达到12980公顷。2010年,种植3426.7公顷。
  产量 1988~2010年,有21年亩产均在100千克以上,其中2009年总产2.33万吨,为历史之最。2004~2010年,7年亩产上升到130千克以上,最高的2009年达到158千克。2010年,总产7734吨。
  品种 1988~2010年,先后推广种植3个主要品种,即九二5-8系、高油605和浙双72。2010年,开始示范种植秆矮抗倒、适宜直播机收的浙油18。
  榨菜
  1962年,姚北部分农户用自留地进行零星种植。1983年后开始大面积种植。1987年,种植4900公顷,产值0.72亿元。主要产地在泗门、小曹娥、临山、黄家埠4个镇。1995年,余姚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榨菜之乡。2009年,在农业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公布“余姚榨菜”品牌价值54.04亿元,列全国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百强”第五位。2010年,榨菜种植5100公顷,生产总值16.8亿元。
  1988年12月,余姚老好吃榨菜厂生产的美福牌精制小包装榨菜,在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国家银奖。
  到2010年,榨菜加工企业43家,加工产值超14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带动菜农增收和相关产业发展。到2010年底,榨菜行业共获得16个宁波市知名商标、9个宁波市名牌农产品、10个省著名商标、8个省名牌农产品、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6个中国驰名商标,12家企业53个绿色食品获认证。
  茭白
  茭白历来有零星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姚东河姆渡镇为中心,与邻近的三七市镇、陆埠镇连片种植。2010年,茭白种植3333公顷(河姆渡镇2000公顷),总产突破5万吨,年产值超亿元。
  茭白有单季茭、双季茭2类,单季茭以象牙茭为主,双季茭以棱子茭为主,双季茭年亩产1000~1500千克,产值可达5000元。2010年,推广余茭4号双季茭白200公顷,开创一年当中种一季早稻、一季茭白,稻茭轮作的新模式。
  2000年6月,河姆渡茭白注册“古址”牌商标。2001年,河姆渡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茭白之乡,被列入国家级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4年,成为知名商标。2007年,评为省名牌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辣椒
  以春夏季露地栽培为主的加工型辣椒生产区,集中在小曹娥、泗门镇;以大棚栽培为主的鲜食型辣椒生产区,分布在凤山、阳明、梨洲等街道。加工型辣椒常年种植1333公顷,鲜食型辣椒种植133公顷;年产鲜椒2.3万吨,辣椒干2000吨;亩产值2000元,年总产值达4000万元。
  雪里蕻菜
  泗门、小曹娥、临山、黄家埠镇是主产地,其他乡镇有零星种植。1988~2010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2010年,种植1200公顷,鲜菜总产7万吨。
  雪里蕻菜是制作笋干菜的主要原料。至21世纪,城乡千家万户仍保留每年自制笋干菜传统。2010年,有规模加工企业4家,注册商标4个,年产量近300吨,并远销海外。
  黄瓜
  1988年后,黄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达467公顷,总产3万吨,年产值2500万元。市郊以阳明、凤山等街道为主的大棚栽培鲜销黄瓜种植区,面积133公顷;姚北泗门、临山、小曹娥等镇为主的腌制加工型黄瓜种植区,面积333.3公顷。2010年,全市总产无统计。
  2010年,以相思达菜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加工乳黄瓜、酱瓜龙头企业4家,其中乳黄瓜酱菜年产值1300万元,并通过IS09001国际管理标准认证。
  西瓜
  1988年后,种植区域、面积、品种、技术等方面都有调整,种植区域由北部旱地、棉地向中部稻区稻田及南部高山发展。品种推广种植皮薄、肉脆、含糖量高、水分足、果型适中的早佳84-24。栽培技术由露地栽培改为大棚栽培,使西瓜全年都有上市。2000年后,种植面积超过667公顷。2010年,达到1493.3公顷,总产66252吨。
  草莓
  2005年后才逐步发展。到2010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00~200公顷,总产无统计;主要种植区域为马渚、泗门、三七市、牟山、大隐等镇。
  拉毛果
  1919年从日本引入。以三溪口村(2001年3月并入梨洲街道三溪村)为主进行种植。2010年,低塘街道等地有10公顷的种植面积,总产无统计。拉毛果除作纺(针)织品工业用途以外,其籽还出口美国。
  其他经济作物
  豆科 眉(梅)豆、扁豆、刀豆(四季豆)、荷兰豆、羹豆(长豇豆)、落花生、黄花苜蓿、紫云英(20世纪90年代前,大面积种植)等。
  茄科 红茄、紫茄、藤茄、番茄等。
  葫芦科 菜瓜、梨头瓜、南瓜、冬瓜、丝瓜、苦瓜、蒲子(瓠瓜)等。
  十字花科 青菜、塌棵菜、小白菜、大白菜、高脚白、卷心菜、黄芽菜、香菜、小棠(塘)菜、花菜、西兰花、甜菜、凤凰菜、木耳菜、长萝卜、圆萝卜、胡萝卜、湖田萝卜、红萝卜、花叶芥、弥陀芥、包心芥、本种大头菜、洋种大头菜等。
  藜科 菠菜等。
  菊科 莴笋(香炉笋)、蒿菜、苦荬草(饲料)、向日葵等。
  苋科 苋菜、水花生(水生植物,20世纪80年代前,大量种养以作肥料)等。
  伞形科 芹菜(本芹)、西芹等。
  泽泻科 慈姑。
  睡莲科 田藕等。
  旋花科 雍菜(空心菜)等。
  沙草科 荸荠等。
  百合科 韭菜、大蒜、小葱、洋葱、黄花菜(忘忧草)、百合等。
  胡麻科 芝麻等。
  禾本科 竹笋(毛笋、冬笋、鞭笋、龙须笋、雷笋、燕笋、小竹笋)、黑麦草、墨西哥玉米、甘蔗等。
  天门冬科 芦笋等。
  雨久花科 水葫芦、水浮莲(两种水生植物,20世纪80年代前,大量种养以作肥料)等。
  浮萍科 浮萍,亦称绿萍(水生植物,20世纪80年代前,大量种养以作肥料)等。
  灯芯草科 蔺草等。
  菱科 红菱。
  楝科 香椿。
  食用菌类 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第三节 农作制度
  中部稻区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粮食生产以改制为中心,改单季稻为双季稻,间作稻为连作稻,中籼稻改为晚糯稻,低产作物改为高产作物,两熟制改为三熟制,高秆品种改为矮秆品种。实现良种、良田、良法、良制“四良”配套。年亩产粮食超500千克,成为全国粮食高产县和商品粮基地县。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至80年代末,以多种为中心,发展麦—稻—稻、油—稻—稻、绿(紫云英)—稻—稻新三熟制。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以效益为中心,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粮棉油种植面积大幅锐减,空闲田—稻—稻、空闲田—单季稻耕作制度的种植面积增加。其间,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发展的5个方面转变,即从种植业为主向种养结合转变,从种粮为主向粮经并举转变,从单一养殖(水产)向生态套养转变,从小型分散向连片基地化转变,从注重产品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北部棉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姚北半稻半棉区,多为1年棉花1年水稻2年4熟的稻棉轮作制度。1985~1990年,北部棉区棉地,冬季由原来间作套种小麦、蚕豆、绿肥的耕作制度,改种以效益较好的榨菜、雪里蕻菜,占棉地总面积的47%~58%。1991~2010年,姚北旱地、海涂地,夏秋季大面积调减棉花,冬季调整减少春粮蚕豆,调整为榨菜为主,雪里蕻菜等其他冬菜次之,少有冬闲田,农田大多绿色过冬。
  南部山区
  1985~1990年,南部山区、半山区耕作制度一般为油—稻、肥—稻、冬闲田—稻为主,旱地番薯地间作套种瓜、菜、豆及玉米、花生等作物。1991~2010年,大部分梯田、山田、山坡地,一部分发展花卉、苗木、高山蔬菜、高山西瓜,一部分退耕还林,一部分遗弃荒废。耕作制度为冬闲田—中汛稻、油菜—中汛稻。
  第四节 除草施肥
  除草
  稻田主要杂草 有稗草、牛毛扁、鸭舌草、瓜皮草、节节草、浮萍藻类等,以稗草对水稻影响最大。
  春粮及棉田主要杂草有马唐、早熟禾、牛筋草、小蓟、剪刀股、小飞蓬、小苦荬、婆婆纳、通泉草、羊蹄、繁缕、卷耳、空心莲草、香附子、野跖草等。
  人工除草 稻田、春粮田、棉田杂草,自古以来靠人工除草。稻田除草主要靠耘田。
  化学除草 1976年开始。1978年,水稻化学除草面积6666.67公顷。1986年,水稻田化学除草面积13313.33公顷,春花田2226.67公顷。2000年后,全面推广。
  大田除草剂变化 20世纪80年代,先后使用的是丁草醚、丁西(混剂)乙草胺、禾大壮。20世纪90年代先后使用的是苄乙甲、乙苄、丙苄、茎叶处理剂稻杰、稻喜、韩秋好、灭草松等。
  秋田除草剂变化 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杀草丹、禾大壮、丁草胺。90年代,主要是丙草胺、幼禾葆。2000年后,主要是茎叶处理剂稻杰等。
  施肥
  1988年,全市绿肥(紫云英)10826公顷。是年后,化肥使用继续增加,冬播绿肥继续减少。相应早稻施用绿肥面积数量减少,而晚稻稻草还田面积数量相应增加。90年代中期后,早稻机收普及,部分农民因图省力,早稻草焚烧“还天”。单季晚稻大都是素白田。2000年后,有机肥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化肥为主时期。至2010年,全市绿肥仅为633公顷。
  农家肥当家年代,水稻施肥基本上是重基早追“一哄头”施肥法。20世纪80年代后,全面开展氮、磷、钾配方施肥,早稻每亩以磷肥15~20千克,促早发;晚稻每亩以钾肥7.5千克,保粒重。同时,推广磷酸二氢钾等根外追肥,养根保叶,防早衰,争高产。1988年前后,化肥增加,推广“稀少平”(稀播、少本、平衡促进)的基肥与追肥并重的施肥法。1990~2010年,重点推广“三高一稳”(高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经济系数和稳定一定穗数)的“重前、控中、保后”的施肥技术。一般早晚稻基肥亩施碳铵30~50千克,追肥尿素15千克左右。
  2005年后,对水稻、茭白、榨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效,防止化肥过量。2008年,余姚列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县(市)。至2010年,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77万公顷次,施用配方肥4.2万公顷。
  第五节 植物保护
  主要病虫
  水稻虫害 常发性的虫害有二化螟、稻虫卷叶螟、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和稻蓟马。2004年,水稻发生中偏重的四代稻纵卷叶螟,8月下旬防治时用冒牌伪劣农药稻卷宁,又造成药害,全市16个乡镇5410户、933.3公顷晚稻受害,共损失稻谷4620吨。2005年,灰飞虱虫害加重,并传播病毒病,即水稻黑条矮缩病,朗霞街道2公顷早稻颗粒无收。同年,褐飞虱大发生,因吡虫啉产生严重抗药性,对口农药少,褐飞虱不能有效控制,造成绝收面积667公顷。检疫性虫害见本编第十章第一节《动植物检疫》。
  水稻病害 常发性病虫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选用抗病品种后,白叶枯病绝迹、稻瘟病减少。2005年开始,灰飞虱虫害加重,并传播病毒病。
  棉花虫害 主要有棉蚜、蜗牛、地老虎、斜纹夜蛾、红蜘蛛、红铃虫、棉铃虫等。1988年,发生严重的棉花斜纹夜蛾虫害,7820公顷棉田受害,全市棉花亩产仅32千克,比上年减产24千克。1988~1995年,棉铃虫虫害连年大发生。
  棉花病害 主要是苗期立枯病、炭疽病及检疫性病害——枯黄萎病(见本编第十章第一节《动植物检疫》)。
  大小麦病虫 1988~2010年,主要有赤霉病、锈病、白粉病、黏虫、蚜虫等。
  油菜病害 1988~2010年,主要是菌核病。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选用抗病虫良种,早稻推广二九丰,晚稻推广秀水11、宁67等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品种。种植作物实行轮作,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施行科学用水。
  药剂防治 20世纪80年代初,重点推广化学农药。90年代初开始,逐步减少和禁用高效、高毒、高残留的甲胺磷、呋喃丹等,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锐劲特、吡虫啉等新农药。
  物理防治 2000年后,棉花、茭白、蔬菜基地装频振式杀虫灯,减少虫害发生,减少农药防治,减少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 2002年,茭白田试验示范二化螟性诱剂,使成虫失去生育能力,减少产卵量。之后,在蔬菜田试验示范。2010年,在水稻田试验示范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剂。
  综合防治 1988~2010年,选用抗病良种,采用药剂浸种,秧苗带药下田。推广薄露灌溉,氮、磷、钾配方施肥,促根系深扎,使稻苗正常生长。防治二化螟采取狠治一代压基础,二、三代重点防单季晚稻和早插连作晚稻。防治稻纵卷叶螟,采用加强预测预报、及时用药。褐稻飞虱防治采用“除三控四压五”(三、四、五,均指褐稻飞虱代数)措施,压低基数,减少危害。后期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用井冈霉素、爱苗等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宣传保护青蛙等天敌资源,消灭虫害。
  第七章 林业
  余姚有广袤的四明山脉,山林资源丰富。1988年,尚有荒山、疏林山。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灭荒造林。之后,重点发展经济林,开发优质林特产品。1994年12月9日,余姚被林业部授予“全国林业宣传先进县(市)”称号,1997年4月21日,又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市)”称号、。2000年开始建设生态公益林。
  2006年普查,全市林业用地包括平原地区农田种植的葡萄、梨头等经济林,总面积60470.27公顷。是年,市统计部门开始单独测算林业增加值,当年为1.16亿元,占第一产业的4.8%。2010年,增加值为1.63亿元,占第一产业的4.6%。
  第一节 绿化造林
  义务植树
  1982年,“3·12”植树节恢复,至1987年,全市义务植树111万株。1988~2010年,共有498.16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958.91万株。
  20世纪90年代中期,植树区域多为姚江两岸、公路两旁、河岸等区块。进入21世纪,义务植树向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市级领导、市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先后于2002年和2007年,由个人出资认养公园内大树,并设立“先锋林”和“劳动模范养护林”。至2010年,共青团建设“共青林”80公顷,妇联建设“三八林”116.3公顷;46家单位共建城区义务植树基地22.6公顷。
  林地建设
  灭荒造林 1988年,无林地4676.2公顷,疏林地5476.9公顷。同年10月,市政府提出“一年准备,四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余姚”的目标。并与各区、乡、镇签订绿化责任状。为满足造林需要,1988~1993年,共育林木苗112公顷。具体措施:造、封、管并重;基地造林和一般造林(直播)相结合;全市确定315名专职护林人员,由市、乡镇政府给予经济补助;领导蹲点造林95处166.67公顷。1994年10月30日,灭荒达标通过林业部验收,提前一年完成灭荒任务。2000年,被省政府授予“绿化合格县(市)”称号。
  用材林建设 营造杉木用材林基地始于1972年。山地造林以杉木为主,马尾松、湿地松、短叶松、日本扁柏等为辅。1988~1993年,共营造用材林3170公顷,其中杉木商品林基地1517公顷。主要集中在四明山、梁弄、鹿亭、河姆渡、大隐等乡镇。四明山镇的梨洲、唐田、棠溪村,河姆渡镇的河姆、东澄、光明村,大岚镇的夏家岭村,大隐镇的芝林村营造杉木林均在33.5公顷。2009年后,山地造林以南方红豆杉、浙江樟、紫楠、香椿等珍贵阔叶树种为主,从单一的针叶林逐渐变成多树种的针阔混交林。
  经济林建设 20世纪80年代,经济林建设品种单一,以茶叶树、杨梅树为主。1994~1998年,新种植板栗、银杏、青梅、茶叶、杨梅树及竹子等经济林2123公顷。同时,对低产茶园、竹林、果园进行改造,市政府拨出资金、化肥进行补助。1999~2003年,共发展经济林464公顷。2006~2010年,建设林业特色基地53个、1038公顷。
  生态公益林建设 2000年始,以经济林为主转到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在杭甬高速公路、甬余夫线两侧的低山缓坡营造以杨梅树为主的生态公益林。2001年底,对四明湖、梁辉、陆埠3大水库四周和姚江源头开展封山育林,同时完成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陆埠水库周边和杭甬高速公路(余姚段)两侧的公益林区,于2004年双双入选首批省重点公益林示范区,总面积867公顷。到2010年,各级公益林26745公顷,占林业用地的44.2%。其中,国家级、省级19400公顷,宁波市级4011公顷,余姚市级3354公顷。发放生态效益补偿金724.01万元。
  林带建设
  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 1994年,东起小曹娥镇、西至黄家埠镇的22千米海岸线基干林带合拢,主要有刺槐、意杨、雷竹、白哺鸡竹、湿地松等。2006年,启动第二期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林带宽度加大,树种多样化。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1996年,开始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梁弄镇桃花岭村种植2000株木荷。2006年,又在兰江街道进行试点,采用营养钵苗造林,加阔林带的宽度。至2010年,营造生物防火林带76.6千米、141公顷。
  2010年,桃花岭木荷高9米、胸径0.16米,长势较好,能起防火隔离作用。
  四旁(路、沟、渠、宅旁)植树
  平原绿化(农田林网) 1991年,三七市镇达到南方平原绿化标准,成为宁波市第一个平原绿化达标乡镇。1996年,提前一年实现平原绿化达标目标。2000年,继续抓好2江(姚江、慈江)3镇(泗门、低塘、朗霞)的高标准平原绿化。2004年,被省绿委授予“绿化合格县(市)”称号。至2010年,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2.1%。
  通道绿化 2001~2010年,累计建设通道绿化414.6千米。其中,国道绿化62.5千米,省道绿化78千米,县道绿化217.4千米,乡镇道绿化66.46千米。
  村庄绿化 2004年,泗门镇小路下村和谢家路村被省命名为首批省绿化示范村。至2010年,省级绿化示范村达31个,宁波市级109个,余姚市级50个。
  第二节 林特产品
  木材
  1988~2010年,年均采伐量14882立方米,其中国有山林木材采伐量年均1072立方米。2010年,木材采伐量5951立方米。材种以松、杉为主,阔叶树少量采伐。
  1987年,有木材加工企业47家。2010年有164家,其中加工本地木材为主的企业71家。木制品主要以家具、办公用具、木质包装箱为主。
  竹材与竹制品
  1988年,竹林面积1.01万公顷。2010年,竹林面积1.93万公顷。其中,毛竹林1.87万公顷,其余为杂竹林。年均采伐毛竹400万支,7万吨。
  2010年调查,竹类资源品种50种(见第二编《地质地理》第三章第四节《植物资源》)。其中,笋、材两用竹种有毛竹、刚竹(龙须竹)、雷竹、早竹、高节竹、乌芽竹(青竹)、花哺鸡竹、白哺鸡竹(象牙竹)、早园竹、淡竹等;观赏竹种有龟甲竹、花毛竹、罗汉竹、紫竹、黄皮绿筋竹、绿皮黄筋竹、孝顺竹、小佛肚竹、凤尾竹等;野生的有阔叶箬竹等。
  竹材加工以生活日用品为主,如竹箩、竹簟、竹椅、扫帚、畚箕、淘箩、饭篮等,精细加工成箱、书篮、香篮、幢篮等生活用品。1987年12月,组建中日长生竹筷厂,引入机械加工设备。1990年,创办宁波孔雀席业有限公司(三资企业),生产竹席。后又组建竹地板加工企业,毛竹用途日趋广泛。1992年,有竹材加工企业20多家。至2010年,规模以上竹材加工企业3家。采伐的毛竹有80%销往安吉、临安等地。
  笋与笋制品
  1987年,鲜竹笋产量14420吨。1993年,2.8万吨。2010年,54520吨。
  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竹笋进行深加工。2001年,全市有水煮笋加工企业17家,60%以上的清汁笋出口到日本。2010年,仅存8家清汁笋加工企业,生产总量为41.6万罐(每罐18千克);年消耗鲜笋12500吨。
  20世纪80年代始大面积种植雷竹,90年代初提高培育技术,雷笋在春节前能上市供应,销量大增。2010年,雷竹种植面积600公顷,产笋6800吨。
  2000年开始,采用喷滴灌技术推广冬笋、鞭笋高产栽培模式。至2010年,安装喷滴灌设施733公顷,投入资金1000万元,亩增产18%,亩增值450元;建成优质高产竹笋基地6667公顷。
  《余姚竹笋地方标准》于1999年完成编制。2001年11月,注册麟角牌冬笋和凤尾牌鞭笋商标。
  茶叶
  1987年,茶园3054.2公顷。2010年,4060公顷,分布18个乡镇、街道,。
  1988年,有初制茶厂276家,精制茶厂5家,产茶3943吨,其中供销社收购3365吨。茶叶品类绝大部分为珠茶,也产少量花茶。2010年,有珠茶初制加工厂240家,精制厂42家,茶多酚生产厂1家,珠茶精制拼配企业4家,蒸青茶厂4家,生产线6条,产值1.11亿元。从业茶农10万人,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市)和三大珠茶出口基地之一。茶树品种有鸠坑、福鼎白毫、迎霜、浙农12、龙井43、乌牛早、安吉白茶等良种。
  1995年10月,余姚生产的瀑布仙茗、四明龙尖、河姆渡丞相绿3种名茶,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
  同年,三七市镇石步村村民张某发现15株黄色、白色、花色3个自然变异的茶树品种,通过科技人员10余年努力,选育成黄金芽等新品种,其中黄金芽、千年雪、小雪芽等新品种中的4个基因序列被录入美国生物基因库。2007年,黄金芽和四明雪芽被浙江省种苗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新品种。至2010年,建成无性系良种茶基地1273.3公顷。
  20世纪90年代初,生产名优茶。2010年,名优茶加工企业53家,名优茶品牌20个,在宁波8大名茶中占据两席半之地,即余姚瀑布仙茗、四明龙尖和宁波白茶,其中瀑布仙茗为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名茶。
  1999年1月,成立市瀑布仙茗行业协会,有会员13家,会员企业必须通过QS认证。2010年起,3年内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瀑布仙茗发展。2010年,瀑布仙茗会员企业达到46家。
  2002年4月,大岚镇被命名为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2010年,有茶园1666.6公顷。
  杨梅
  余姚杨梅主产地为姚东(以荸荠种为主)和姚西(白杨梅为主)。
  1987年3月,市人大通过定为市果,每年6月26日为余姚杨梅节。是年,杨梅种植面积为3933公顷,产鲜果5293.4吨。1995年4月,余姚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1999年,实施杨梅标准化生产,采用疏花疏果等措施,解决杨梅结果大小年的难题,实现稳产增产。2010年,杨梅种植面积4570公顷,产鲜果39622吨。
  荸荠种杨梅,1981年获国家银质奖。2000年,被评为浙江农业名牌产品。2003年,夺得省十大精品杨梅称号,同年通过国家级绿色食品认定。2005年后,又先后获省农业博览会金奖、省森林食品等称号。2007年12月,余姚杨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2008年6月,余姚荸荠种、粉红种杨梅双双获全国“十大精品杨梅”称号。
  2010年,成立市杨梅产业协会,有个人会员67人、团体会员11个;有9个杨梅专业合作社。有杨梅种苗基地66.7公顷,其中丈亭镇51.5公顷。
  蜜梨
  蜜梨主产地为低塘街道、朗霞街道、黄家埠镇。
  20世纪80年代,只有小规模种植,90年代初,从连片种植发展为规模种植。1994年,种植面积为329.6公顷,总产量2009吨。2001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早熟蜜梨之乡。2010年,蜜梨栽培982公顷,总产29724吨。
  蜜梨标准化生产,1999年开始实施。舜水牌、舜北牌、瑞晶牌先后获省10大名梨、省精品水果一等奖等荣誉。
  葡萄
  主产地为临山、黄家埠镇。
  1979年开始引种。1987年,211公顷,产量225吨。2010年,677公顷,产量27511吨。涌现兰海、梅园等葡萄专业村2个,专业合作社3家。葡萄优良品种40个。临山味香园牌的白萝莎里奥、美人指先后获省博览会金奖、省精品水果金奖,并获“宁波市十大名果”称号。同年,“余姚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其他主要果品
  桑葚 栽培始自2003年,由梁弄镇汪巷村村民汪某试种。此后逐年发展,至2010年,以梁弄镇为主的种植面积153.3公顷,年产鲜果3250吨。
  柿子 1987年,有柿子林12.4公顷,产柿0.7吨。柿子品种较多,其中以大岚镇柿林村的吊红柿最负盛名。2001年,柿林村为吊红柿注册“阳春红”商标,至2010年,连续举办8届柿子节。四明山镇白杨树村、牟山镇姜山村、梁弄镇岭头村等有农户种植甜柿。至2010年,全市柿林108公顷,产柿1066吨。
  樱桃 1987年,樱桃面积30.3公顷。2008年,引入黑珍珠等樱桃优良品种,既提高单产,又延长供果时间。2010年,樱桃面积66.67公顷,总产450吨。以梁弄镇岭头村、横坎头村,四明山镇悬岩村、杨湖村、宓家山村,大岚镇黄家庄村、戴糜村为主,形成樱桃产业化基地。
  板栗 原以实生栗为主,树冠高大直立,但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引进菜用栗,品种有毛板红、魁栗等。至2010年,栽培面积近万亩,年产600吨。
  此外还有桃子、猕猴桃、蓝莓、银杏等果品。
  蚕桑
  1987年,桑地面积261公顷,产茧135吨。1992年,梁弄、大岚等地开始发展蚕桑,产蚕茧162吨,创产量之最。1993年起,蚕茧滞销,部分蚕农毁桑。1995年,蚕桑面积下降至92.3公顷,产茧91吨。1996年,蚕桑面积34.5公顷,产茧18吨,产值19.13万元。2001年,梁弄镇重新发展蚕桑,次年5月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产量有所增多。2003年,开始由蚕桑生产转变为果桑生产,之后以产桑葚为主。
  花卉花木
  兰花 兰花为余姚传统花卉,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产业。在大岚、丈亭、低塘、马渚、梁弄等地涌现一批养兰、莳兰专业大户。兰花年交易额由2002年的700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7000万元。至2010年,培育和发掘兰墅荷、姚一仙、玉荷素、鲁氏飞蝶、鹏程万里、河姆春色、云字、熊氏梅、名邦素蝶、世纪新蝶、王者荷等名兰20个。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7属25种和家庭莳养兰花珍品552个。新添的12个野生兰花中,香港绶草为华东地区新纪录种,长唇羊耳蒜和鹅毛玉凤花为宁波市新纪录种,无柱兰、大花无柱兰、小舌唇兰、小花蜻蜓兰、带唇兰、纤叶钗子股和蜈蚣兰为余姚新纪录种。
  其他主要花卉花木 20世纪80年代末,花卉面积约20公顷。1998年,发展到225公顷。2001年5月,四明山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枫之乡。2005年1月,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樱花之乡。同年,注册四明山红枫商标。2006年12月,被省政府评为名牌产品。此外,杜鹃、广玉兰、茶花、桂花、雪松等花木广为种植。2008年1月,余姚被省政府评为省特色优势产业花卉苗木强县(市)。2010年,花卉品种达200种,盆花盆景经营户12家,基地11.26公顷;全市花卉面积扩大到3710公顷,仅四明山镇就有1820.8公顷,其中红枫种植面积843.3公顷、樱花种植面积587.3公顷。
  第三节 古树名木
  树龄和总数
  2010年,存古树名木650株,26科38属44种,分布于16个乡镇、街道及90个村。其中,樟树最多,118株,占19%;金钱松63株,马尾松58株,枫杨49株,柳杉47株,银杏46株。
  树龄500年以上的国家一级古树59株,13科13属13种,其中珍贵的银杏12株、樟树13株、榧树6株、黄檀1株、柿树1株。
  树龄300~499年的国家二级古树93株,其中珍贵的南方红豆杉3株、金钱松7株、榧树7株、香樟23株。
  树龄100~299年的国家三级古树340株。
  树龄超100年并连片10株以上的,以枫香、柳杉、南方红头杉、马尾松、金钱松、杨梅树为主的古树名木群7个,共158株。
  保护措施
  2006年1月,建双溪口水库时,将大隐镇章山村有700年树龄的古银杏移位300米保护。2010年,生长良好。2006~2010年,市政府出资40万元,对650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对7个古树名木群立石碑保护。
  古树名录
  包括古树名称、生长地、保护级别等见第二编《地质地理》第三章第四节《植物资源》。
  第八章 畜牧业
  1988年后,畜牧业发展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由一家一户养殖发展到规模化和生态养殖;二是由家禽、家畜养殖扩展到野生动物圈养。
  2006年,市统计部门开始单独测算畜牧业增加值。是年,增加值为1.78亿元,占第一产业的7.4%。2010年,增加值为2.72亿元,占第一产业的7.7%
  第一节 畜禽饲养
  家禽
  养殖规模 1988年,市政府制定扶持发展家禽业的政策,出现城北养鸡之乡、郑巷养鸭之乡、云楼养鹅之乡。年饲养量631万羽,其中养禽81.29万羽,占全市养禽量的12.9%。1990年后,养禽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1995年,家禽饲养量709万羽,其中养禽大户645户、养禽225万羽,占全市养禽量的31.7%。2002年,养禽大户1590户、养禽796万羽,占年养禽量1126万羽的70.1%。2010年,家禽饲养量1197.18万羽,其中规模养禽占90%。
  品种改良与孵坊 1988年,扶持以孵坊为龙头的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推进养禽业发展。1995年有种禽场9个,配套建9个孵坊,年产苗禽600万羽,基本自给。2000年,引进各类土鸡15万羽,同时改造本地品种,4年育成新的“余姚番鸭”品系。2005年,种禽场及孵坊13家,年产苗禽3000万羽,远销到上海、四川等20个省市;引进鸡、鸭、鹅等多个省外优质品种。2006年7月,“舜农土鸡”通过省品种委员会审定,2008年,神农公司着手开展培育。
  家畜
  猪1988年,生猪饲养量39.44万头,出栏20.94万头,以农户散养为主,饲养期长达7~10个月。1990年,经试点、示范,推广全价饲料,生长速度加快。1995年,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发展到428户,出栏肉猪5.5万头,占出栏肉猪30.5万头的18%。2000年,出栏肉猪28.4万头,大户养殖占27.1%。2008年,有1000头以上场(户)28家、5000头养猪场10家、万头猪场4家,规模养猪场(户)共出栏肉猪22万头,占总出栏量的68%。2010年,生猪饲养量50.87万头,出栏肉猪31.22万头。其中,1000头以上猪场32家,5000头以上猪场14家,万头以上猪场6家,规模化养猪比重达95.2%。同时,注重品种改良,推广人工授精,提倡公猪良种化、母猪大种化、商品猪杂交化。
  牛 耕牛,1988年9075头,到2001年末,减少到2511头,2010年,只有750头。菜牛,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每年从贵州、云南、江西等地运入1万~3万头菜牛供应市场;1997~1999年,宁波鑫立集团建菜牛养殖场,陆埠镇官路沿村乌丹建菜牛生态养殖场。2010年屠宰牛3.49万头,其中余姚本地出栏1298头。四明山镇芦山、唐田等村少部分农户饲养体形不大,善爬山、易放牧的小菜牛。奶牛,1989年49头;1995年36头;1999年25头;2005年690头;2010年1050头,年产鲜奶1600吨。
  羊 1987年,存栏山羊3.2万头,湖羊1279头,未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1996年,鹿亭乡开始建设万头山羊生产基地,年养山羊20头以上114户,当年饲养量4342头。滨海地区变传统的放牧为圈养,兰海、横塘、湖北、夹塘等村山羊存栏13286头。1998年和1999年,山羊饲养量均达到8万头。此后,外省低价山羊肉冲击市场,本地饲养量逐年下降。2009年,新建宁波市第一个种羊场——市咩咩种羊场,种羊500头,品种有波尔山羊、杜泊羊。2010年,羊饲养量3.57万头,出栏2.25万头;品种由市畜牧兽医中心组织引入,主要有萨能山羊、马头羊、波尔山羊等,并进行杂交,改善体形,提高品质。
  兔 1988年,兔饲养量6.36万只。1990年,4.05万只。1995年,2.5万只。2001年,10.19万只。2010年,46.27万只。是年,有笼位万个以上的獭兔场3个,其中一级种兔场2个、二级种兔场1个。
  第二节 特种动物饲养
  昆虫纲(蜜蜂)
  1987年,养蜜蜂3.8万箱。1988年,3.6万箱。因紫云英、油菜、棉花、蚕豆等大宗蜜源作物面积减少,蜂农移地追蜜源养蜂,蜂业受到影响。蜜蜂箱数:1995年14889箱,2000年16768箱,2005年23779箱,2010年1.2万箱。蜂种,主要为意大利蜜蜂,随着技术改进、品种优化,蜂王浆产量每群从1千克,提高到4~5千克;蜂蜜产量每群从30~40千克,提高到50~70千克,部分超过100千克。山区有800箱本地土蜂,每箱年产蜜10千克。
  哺乳纲
  梅花鹿 1988年,余姚镇农户从吉林购入5头梅花鹿,圈养成功,繁殖小鹿60头。1998年,养梅花鹿3户、184头。2005年,7户、338头。2010年,6户、292头。
  野猪 2000年,梨洲街道农户养殖野猪20头。2009年,临山镇农户采用野猪与家猪杂交,先后繁殖父母代苗猪1000头。
  其他 尚有水獭等养殖。
  鸟纲
  灰天鹅 又称大雁。2005年3月,临山镇农民从象山县引入灰天鹅,实行人工孵化培育,年出栏天鹅700~900羽。饲养期8个月,每只重量4~5千克上市,每只净收益100元。2006年,马渚镇农户从慈溪市引入灰天鹅,存栏50羽,采用鱼与灰天鹅生态共养。2010年,全市年出栏灰天鹅约千羽。
  野鸭 规模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010年,野鸭养殖量5000羽以上有12个场户,年饲养35万羽,出栏25万羽。主要养殖绿头、斑嘴和长颈野鸭,除余姚市场外,销往广州、深圳、宁波、杭州、上海等地,每只野鸭净收益20~50元。
  肉鸽 规模养殖始于1984年。长丰牧场从广东引入500对美国白羽王鸽养殖。2000年前后,全市5000对以上肉鸽养殖场8家,存栏肉鸽7万对。2010年,上规模肉鸽场5家,生产乳鸽18万羽。乳鸽大部分在本地销售,部分销往宁波、绍兴、杭州,每只市场销售价20~30元,收益4~8元。
  七彩山鸡 野生的七彩山鸡,余姚人叫雉鸡。1994年,马渚镇农民引入美国七彩山鸡。1997年,发展至1200羽。1998年,有7个专业户,养殖1.5万羽。2010年,养殖8000羽。
  鹌鹑 20世纪90年代,泗门、临山镇和城郊的10户农民开始养鹌鹑,存栏20万羽。每羽年产蛋200~250个。2001~2010年,全市规模养鹌鹑专业户4户(梁弄镇、梨洲街道各1户,泗门镇2户),每年养蛋鹌鹑16万羽,每只收益2~3元。
  其他 尚有鹧鸪等养殖,但发展不快。
  第三节 动物疫病防治
  畜牧兽医防疫机构
  公立机构 1956年,建立县畜牧兽医站。1992年6月,成立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2006年5月,更名为市畜牧兽医局,同时挂市动物防疫监督所牌子。2008年6月,更名为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同年全市21个乡镇、街道建设畜牧兽医标准站。主要职责是指导畜牧业发展,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疫病控灭和药品产品安全管理等。2010年6月,卫监所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
  民营机构 1989年10月,市食品公司建立市禽病防治研究所。2002年8月,建立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增挂宁波市禽病诊疗研究中心牌子。性质为股份合作制民营科技机构,归市农林局管理。2005年,建17家动物诊疗所。2010年,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核,有81人获乡村兽医资格。
  防治和免疫
  防治 1988~1992年,市畜牧兽医站对12个定点村坚持每月1次的踏栏调查。1993~2005年,年诊疗3000例,治愈畜禽1500万只。2006~2010年,畜禽重大疫病免疫率达到应免数100%。科技入户结对指导11个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及280户示范户,无害化处理家禽113434只、无害化处理生猪38头、奶牛38头。对3个奶牛场、1015头奶牛实行户籍化管理。开展牲畜标识(二维码)发放管理和使用培训,推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创建省级动物防疫示范乡镇1个(梁弄镇)。2009年,实施县(市)级畜牧防疫站建设项目,完善动物防疫、检疫设备和实验室仪器。2010年4月,通过上级验收。
  免疫 1988年,有效控制由外地传入的狂犬病。1993~2005年,畜禽重大疫病常年免疫密度达95%以上,扑杀染疫性牲畜91起、2002头。2005~2010年,实行常免疫与春秋两季突击免疫相结合,先后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均达应免数的100%。
  科研成果 1990年,对小鸭病毒性肝炎血清分类研究,取得成果,病毒为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保存。1994年,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编写的《养鹅综合利用增产增收技术推广》,获农业部丰收二等奖。1996年,《肉鹅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获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牲畜口蹄疫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宁波市农业丰收奖二等奖。2001年,《余姚市番鸭品种改良及配套技术推广》获省农业丰收三等奖。2002年,《种草养鹅综合配套技术推广》获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2005年,《家禽生态养殖方法研究与推广》获省农业丰收二等奖。
  第九章 渔业
  市内有淡水渔业和海水渔业,以淡水渔业为主。1987年,水产品产量为5554吨。2002年为13716吨。2010年29810吨,渔业产值4.6亿元。
  2006年,市统计部门开始单独测算渔业增加值。是年,增加值为3.54亿元,占第一产业的14.8%。2010年,增加值为3.43亿元,占第一产业的9.7%。
  第一节 养殖与捕捞
  淡水养殖
  养殖水域和鱼种 主要淡水鱼种有58种,其中鲤科33种,占57%;其他25种为鳅科、鲶科、鳗鲡科、颌针鱼科、鲻鱼科、虾虎鱼科等。主要养殖鱼类为青、草、鲢、鳙、鲫、鳊、鳗鲡、鳜、黄颡、乌鳢等鱼种。其他主要养殖种类有青虾、南美白对虾、中华绒鳌蟹和中华鳖等。
  精塘养殖 1988年初,有精养鱼塘534.4公顷。黄家埠、临山、泗门3个乡镇,重点发展以南美白对虾为主的复合养殖;牟山、马渚镇和城郊,重点发展大闸蟹、生态鳖为主的复合养殖;大隐、河姆渡、丈亭、陆埠等乡镇重点发展生态鳖为主的复合养殖;鹿亭乡、大岚镇以及陆埠镇山区片重点发展高山冷水鳖和棘胸蛙为主的特色养殖。2006年,实行精养塘标准化改造,当年按宁波市标准改造的鱼塘面积为58.7公顷。标准化鱼塘可实现机械投饵、增氧、室棚温控。2009年,黄家埠镇开始温室大棚试养南美白对虾,试养面积1.7公顷,一年两茬,亩产达到800千克以上。至2010年,精养鱼塘1800公顷,其中符合宁波标准化鱼塘303公顷。建南美白对虾温室大棚6.7公顷,基础设施投入150万元。
  大水面养殖 有外荡养殖和水库、湖泊养殖两类。外荡养殖主要在姚江。1987年,外荡养殖面积达2162.7公顷。此后,由于水质等因素影响,有所萎缩。2004年后,随着姚江水质好转,每年采用增殖放流,恢复姚江渔业资源。至2010年,放流白条3万尾、夏花(鲢鱼苗)5000万尾,外荡放养面积1048公顷。
  水库、湖泊养殖 1988年初,水库、湖泊养殖面积1008.7公顷。2005年,鹿亭乡开始在山区水库进行增殖放流和人工养殖高山冷水鳖的试点。2009年,推广至153个山塘水库,年产值超过160万元。至2010年,主要集中在四明湖水库、牟山湖和杭州湾南岸海涂水库区域,养殖面积1304公顷。
  海水养殖
  海水鱼有鲳鱼、马鲛鱼、鲚鱼、梅童鱼、龙头鱼、黄鲫、鲥鱼、鲻鱼、鲈鱼、梭鱼、海鳗等20余种。主要养殖鱼类为鲻鱼、海鳗(狼牙鳝)。
  杭州湾沿岸滩涂有泥螺、黄蛤、梅蛤、蛏子、沙蟹、海蜇、脊尾白虾、锯缘青蟹等出产。主要养殖锯缘青蟹。
  海水养殖始于20世纪末,分布在泗门、小曹娥、黄家埠等镇。2009年,海水养殖72公顷,产量425吨。2010年无统计数字。
  捕捞渔业
  海水捕捞以流网和定置张网为主。1987年,海水捕捞量1027.4吨。2002年3131吨。2010年1631吨。
  1987年,淡水捕捞量765.5吨。2002年1238吨。2010年2380吨。
  第二节 生态与休闲渔业
  生态渔业
  2001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成立。2002年,开始探索从精塘专养到生态套养,先后形成多种生态套养模式和技术。2007年,与省海洋学院合作,获得宁波市重大攻关项目《中华鳖规模化安全高效养殖技术集成和示范》。2008年,生态中华鳖养殖面积突破166.7公顷,优质生态鳖110万只,产量463吨,产值1.5亿元;建立黄家埠明凤公司基地、临山月华特种水产养殖场、马渚大盛水产养殖场、鹿亭山区水库等11个高效示范点。同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成功试点草、鹅、鳖套种养。池塘水干时底部种黑麦草养鹅;池塘放入水后养鳖,水面种空心菜净化水质。2010年,达到133.3公顷。是年,“生态中华鳖高效综合养殖技术推广和应用”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休闲渔业
  2003年开始发展休闲渔业,之后发展迅速。休闲渔业分为3种:以养殖生产为主、垂钓餐饮为辅的生产型;养殖生产与休闲娱乐并重的生产经营型;囊括垂钓、餐饮、会议、度假、娱乐等项目的观光疗养型。2006年,产值3189万元。到2010年,共有休闲渔庄35家,面积133.3公顷,年产值6994万元。其中,投资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型休闲渔庄有15家。
  第三节 水产加工与品牌
  加工
  鱼干制作由来已久,2000年批量加工。2005年,马渚大盛水产开始制作白条鱼干(翘嘴红鲌),2009年,通过QS(质量认证体系)认证。2010年,牟山、马渚两镇的鱼干、醉蟹加工产值达3215万元。
  品牌
  发展情况 21世纪初,水产养殖、加工企业开始发展品牌渔业。至2010年,有无公害水产品基地17个,无公害水产品43个;总面积2707.3公顷。主要进行品牌建设的企业有宁波市明凤渔业有限公司、冷江鳖业有限公司、牟山镇牟山湖水产种苗场等。
  明凤牌中华鳖 2007年,获“浙江省名牌”“宁波市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宁波市知名商标”称号。
  明凤牌河蟹 2007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明凤牌活鱼 2007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牟山湖大闸蟹 2007年,获“宁波市名牌”“宁波市知名商标”称号。
  冷江鳖 2007年,获“宁波市名牌”“宁波市知名商标”称号。
  第十章 农业执法
  2003年7月,设立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农资监管工作由大队下属种植中队具体负责。
  2004年8月中旬,晚稻种植户喷洒假农药“稻卷宁”杀虫剂后,出现无稻芯、枯死的症状。受害面积934公顷,受害农户5410户,受损稻谷462.8万千克,直接经济损失870.8万元。此假农药案震惊全国,事发后,市委、市政府组成由1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专案组,摸清灾情,追索经济损失,惩处肇事者。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和13年,杭州西湖农药化工厂3名违法者被处以170万元罚款。受害农户获赔870万元。
  第一节 动植物检疫
  动物检疫机构及检疫制度
  动物检疫机构,详见本编第八章第三节《动物疫病防治》。
  1988年,动物检疫由市畜牧兽医站负责,乡镇兽医负责当地食品站检疫。1996年4月,城区设立4个生猪定点屠宰,实行集中检疫。1999年6月,设立定点屠宰场9个,肉产品检疫由原市场检疫猪肉转换到定点屠宰场实行全程检疫。2000年,实行牲畜外调《准行证》制度。
  2007年,制定《余姚市动物防疫员产地检疫员绩效考评办法》,聘用80名动物防疫员、产地检疫员。2008年8月1日,停收动物检疫费。
  动物检疫对象
  1988年后,从一般的牛、羊、猪、鸡、鹅、鸭扩大到兔等。疫病防治见本编第八章第三节《动物疫病防治》。
  植物检疫机构
  1988年前后,植物检疫主要由市农技植保总站负责。2004年,市植物检疫站建立,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合署办公,形成市、乡镇(街道)两级检疫网络。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由海南岛繁种而传入。1978年,丈亭晚稻发生病害,面积4.67公顷,全部烧掉,控制疫情。1987年,在马渚、云楼等乡镇发生病害,面积0.67公顷,同样全部烧掉。前志未记。此后,仍有小面积发生。1993年后,通过加强种子基地的产地检疫,淘汰双河、丰南的水稻种子基地,更换无病抗病品种等措施,于1997年后消灭。
  稻水象甲 1995年,开展稻水象甲专项调查,在陆埠镇的山田早稻中捕捉到一只成虫。随着早稻面积减少而自然消失。后全市早稻面积虽有回升,但亦未查见。
  蔗扁蛾 2002年,开展有害生物普查,在临山苗圃、缤纷园艺场、巍星路花木行等处的巴西木、发财树中查到蔗扁蛾,虫害株率1%~28%,个别植株枯死。该虫由花卉苗木传入。此后至2010年未查见。
  棉花枯(黄)萎病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现。至1982年,发病面积达666.67公顷,约占棉田总面积的8.3%。80年代末期,发病面积下降到133.3公顷。2010年,只在泗门、小曹娥镇零星暴发,发病面积3.3公顷左右。
  豚草 2003年,阳明街道铁路两侧地块首先发现。2004年,在凤山街道、牟山镇相继发现,总发生面积10公顷。通过连续3年药剂防治和人工拔除,农田已无豚草发生。2010年,仅在阳明街道铁路两侧杂地发生0.1公顷。
  美洲斑潜蝇 1995年9月,余姚镇西郊蔬菜基地的扁豆首次发现零星为害,之后2年各乡镇普遍发生,后列入常规害虫。
  加拿大一枝花 见第二编《地质地理》第三章第四节《植物资源》。
  森林植物检疫机构
  1974年2月,成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站。1983年11月,建立森林植物检疫站。2002年,森林植物检疫站与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合并,更名为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同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标准站。2004年度,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森林检疫性有害生物
  毛竹枯梢病 曾经是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1960年,由于毛竹枯梢病危害,新竹死亡率达百万株以上。前志未记。1978~1980年,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采用托布津等药物防治,效果显著。此后至2010年全市竹林中未发生该病。
  松材线虫病 是国家林业局2013年第4号公告公布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之一。1998年,首次在陆埠镇等高速公路沿线发现松树死亡现象,以后全市各乡镇、街道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2005年余姚市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公布为松材线虫病疫区。1998~2010年全市累计发生面积为23881.39公顷,病死松树数量为607576株。
  第二节 森林资源保护
  林政管理
  1987年,大隐、中村、梨洲、最良桥设分站。1991年8月,设立城关木材检查站,站址最良桥。2003年11月,省林业厅发文撤销大隐木检站,新设市木材运输巡查大队,与市木检站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2006年1月,按200公顷林业用地面积配备一名护林巡查员的标准,招聘村级护林巡查员300名,对林地实施全面管护。2007年3月,成立市护林巡查大队,乡镇、街道组建21支护林巡查中队,形成统一监管与分片管理相结合的二级管理体制。
  2008年2月,暂缓集体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等项目的收费。
  林业执法
  1988年11月,设立市公安局林业派出所。2003年5月,更名为市公安局森林派出所,并增挂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牌子。2008年7月,森林派出所更名为农林局森林公安局,为农林局内设机构,保留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牌子。
  野生动物保护
  全市共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54种,分别隶属于哺乳纲、鸟纲、两栖纲和爬行纲,31目91科241属。
  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河麂、鸳鸯等,其中河麂是省内仅次于舟山群岛的重点分布区。貉、鼬獾、豹猫、白鹭、黑嘴鸥、大杜鹃、戴胜、红嘴相思鸟、眼镜蛇、五步蛇等陆生野生动物被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1998年开始,先后建立四明湖鸟类、河姆渡鸟类、小曹娥杭州湾候鸟和市河麂保护小区,保护面积5333.33公顷,有专人管理。定期开展狩猎人员枪支、猎捕证年检及培训。对餐饮行业经营单位和场所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规范16家野鸭、梅花鹿等驯养繁殖养殖场管理,依法合理利用野生动物产品。
  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
  见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虫灾》。
  第三节 渔业资源管理和执法
  增殖放流鱼苗
  2004年11月,在姚江增殖放流3万尾白条。此后,每年5月底至6月初,在姚江放流700万尾夏花(鲢鱼苗)。2009年,放流夏花1800万尾,为历年最多。至2010年,共计在姚江增殖放流夏花5000万尾。
  渔业执法
  1988~2010年,共销毁电捕头子300套、电瓶30只、电捕船4只及电鱼杆子、渔网若干,并集中清理姚江网箔、网箱。每年检测65个以上水产样品,例行水产苗种质量检查。
  2008年,市渔业水质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通过验收,形成较为规范的渔业水质环境监测体系。2009年,试行《余姚市渔业船舶检验制度》,全市共有海洋小型渔业船舶111艘、淡水渔业船舶200艘。每年集中开展一次渔业船舶检验,检验率100%。
  第四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生产
  1998年4月,市林业特产技术推广总站发布的《余姚杨梅》为最早地方标准。随后相继发布《早熟蜜梨》《余姚茶叶》2个地方标准。经修改,《余姚杨梅》1999年9月成为省地方标准。2005年3月,《原产地域产品余姚杨梅》成为国家标准。2008年6月,《地理标志产品余姚杨梅》成为国家标准。
  2003年,《余姚茶叶》修改为《余姚瀑布仙茗》。2009年,成为宁波地方标准。2010年,《无公害南美白对虾与中华鳖池塘套养技术操作规程》《余姚番鸭》成为宁波地方标准。
  至2010年,共有15个地方标准,即《余姚竹笋》《余姚榨菜》《河姆渡双季茭白》《余姚雷笋》《余姚蜜梨》《余姚番鸭》《浙东白鹅》《四明山红枫》《葡萄》《菜用香椿》《中华鳖》《淡水青虾》《余姚黄鸡》《獭兔饲养技术操作规程》《三园养鸡饲养技术操作规程》。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2007年,建成9个宁波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8年,建成8个宁波级、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9年,建成10个宁波级、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至2010年,共建成27个宁波级、9个省级、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涵盖葡萄、茭白、茶叶、果桑、红枫、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和中华鳖的生态养殖及獭兔的标准化养殖等。
  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2002年9月,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站成立。2004年11月,定名为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农产品质量检测站。2005年5月23日,通过省计量认证。可检测参数45项,即有机磷类13项、有机氯类8项、氨基甲酸酯类1项、菊酯类9项、除草剂2项、防腐剂3项、重金属9项。
  2010年6月,通过省计量认证复评审,新增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检测6项,调整减少防腐剂和甜味剂检测3项,可检测参数达到48项,检测项目侧重于农药残留。
  第十一章 农机
  20世纪80年代,普遍使用的农机具为牛拉木犁、木耙、风车、手扶拖拉机、电动脱粒机、柴油脱粒机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各种农田耕种、收割、田间管理和农产品加工、农村运输机械不仅数量激增,而且应用广泛,技术也日趋成熟。进入21世纪,机收、机插的普及,绝大多数农民终于告别插秧、割稻、耘田“三弯腰”。
  1992年,余姚被农业部授予农业机械工作“全国铁牛杯先进县(市)”称号。1999年,被国家列入全国粮食机械化示范县(市)。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2008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平安农机 示范市。
  第一节 农业机械装备
  农机装备结构
  1988年初,有各类农机40362台,总动力18.96万千瓦。其中,小型拖拉机5947台,排灌机械5775台,加工机械5634台,植保及其他机械2.23万台。
  1988~2010年,农业机械装备拥有量逐年增加,结构不断优化。至2010年底,农机总动力达到58.46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0.5万台(套)。其中,轮式拖拉机641台,小型手扶式、船式拖拉机4758台, 总动力63028千瓦;水稻插秧机339台,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17台,各类联合收割机900台,总动力23550千瓦;茶叶修剪、釆摘、加工机械6272台,总动力17292千瓦;农产品加工机械4751台,总动力36685千瓦;大型农用工程机械528台,总动力32266千瓦;各类运输机械9391台,总动力146029千瓦;还有园林管理机械、水产养殖机械、畜禽养殖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等,总动力超26.5万千瓦;机动脱粒机、农用水泵等相关配套机械、设备为8万台(套)。此外,有运输拖拉机4105台。
  动力机械
  小型手扶式拖拉机 适应小块农田作业,特别是在联产承包后,田块普遍偏小,手扶式拖拉机一度发展很快。1989年达到6125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型轮式拖拉机逐渐使用,手扶式拖拉机不断减少。2010年,手扶拖拉机4523台,主要机型为工农-12型、东风-12型2种。
  小型船式拖拉机 姚东地区农田耕作层深,轮式拖拉机作业容易陷车,为此,防陷船式拖拉机被推广。1996年,首次引进18台,主要在丈亭、河姆渡、三七市等镇使用。2010年235台。
  抡式拖拉机 动力大,配套作业机械多,可满足不同作业要求,适合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重要的农田动力机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2010年641台。
  
  耕整地机械
  旋耕机 利用拖拉机动力带动犁刀旋转切泥土。田间作业的拖拉机一般均有配备。
  犁 按配置犁头数量多少可分为单铧犁、双锋犁、三铧犁、五铧犁等。单铧犁、双铧犁因耕作层浅、生产效率低,应用不多。应用较多的为三铧犁、四铧犁。三铧犁配套动力为20千瓦以上轮式拖拉机,多用于翻耕稻区农田;四铧犁配套动力为35千瓦以上轮式拖拉机,在姚北蔬菜产区应用较多。
  开沟机 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碎土及泥土覆盖等作业的机械。分为前置式和后置式两种。1988年,引进2台前置式开沟机。1990年,又引进后置式开沟机。
  种植机械
  水稻插秧机 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吉林延吉插秧机厂生产的2ZT-7358水稻插秧机。随着田间规格化育秧技术成熟和机插节本高效突显,到1990年底发展至10台,其中丈亭镇胡界村4台、全村水稻机插率50%以上。1996年达254台。此后,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加上2ZT-7358机型作业时易产生壅泥,机插质量受到制约,水稻插秧机推广一度中止。2002年,引进日本洋马RR6乘坐式插秧机进行适应性试验,该机采用电子、液压等技术,插秧机性能、作业效率、作业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开始新一轮插秧机的推广,主要是日本洋马、久保田两家公司VP6、SPU68C机型。2007年和2010年,又引进湖州联合收割机有限公司的2ZG824乘坐式插秧机、韩国的东洋PZ6乘坐式插秧机进行试验,因机械性能等原因,未推广。2010年,水稻插秧机发展到339台,机插率突破50%。
  育秧播种流水线 1999年,开始引进以水稻和蔬菜为主的育秧播种流水线机械,可一次性完成铺土、播种、覆土等作业。同年,引进16台上海崇明产育秧播种流水线。2008年,引进浙江嵊州产育秧播种流水线,因播种效率高而推广。此后,又引进江苏无锡洋马、盐城恒昌、浙江台州一鸣等企业生产的育秧播种流水线。2010年,水稻机插育秧播种流水线达到17台。
  抛秧机 1996年,开始引进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抛秧均匀度、直立度优于人工,且效率高。终因田块偏小、作业过程中易抛置幅度大,而难以推广。2000年后,逐步停止使用。
  蔬菜移栽机 2009年,泗门镇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工厂化育秧试验成功,引进日本井关农机公司生产的2ZY-2A蔬菜移栽机,有载苗、整地、挖坑、移栽及覆土等装置,可一次完成钵育蔬菜秧苗的栽种,栽插整齐,成活率高。2010年有14台,主要集中于姚西北蔬菜产区的泗门、小曹娥等镇。
  蔬菜直播机 2009年,泗门镇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引进韩国产蔬菜直播机,可用于毛豆、刀豆、玉米等作物播种。有开槽、播种、覆土、镇压1次完成的功能,操作轻便,可以多行齐播,可调节行距和株距,适合蔬菜直播。2010年有6台。
  植保机械
  手动喷雾器 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等特点,但射程短、雾化度不高。使用量逐年减少。
  动力喷雾机 按动力分有汽油机和电动机,射程远,喷量大,喷洒雾粒细、均匀,省工、省药,植保效果好;按活动方式分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担架式和自走式高压喷雾机。随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担架式和自走式动力高压喷雾机已成为重点使用机型。1988年初,有动力喷雾机692台。2010年1890台。
  杀虫灯 是诱杀昆虫的专用装置。杀虫灯按电源可分为交流电杀虫灯、蓄电池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其中,交流电杀虫灯由于存在安全隐患,使用逐渐减少,太阳能杀虫灯由于节能环保,发展加快。
  收获机械
  谷物收割机 20世纪80年代,谷物收割基本依靠人力,脱粒则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1987年,有机动脱粒机(打稻机)19533台,脚踏脱粒机6757台。90年代中后期,收获机械开始广泛应用。谷物收割机只是将谷物割倒铺放于田间或打捆放于田间,再另行脱粒。1987年起,先后引进5台福建龙江-140型圆盘式收割机,1994年,引进5台韩国产PL50型割捆机,此后被联合收割机替代。
  谷物联合收割机 可把收割、脱粒、分离、清选等作业一次性完成的机械。1987~1990年,相继引进湖州100-12型半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20台。1991~1994年,又相继引进上海产、湖州产、桂林产全喂入背负式收割机。因性能相对稳定、符合农田实际,被各产粮乡镇推广。1997年,开始引进2台日本产洋马CA355半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虽然购价高,但具有操作简便、机械性能好、收割效率高等特点,加上1998年开始实施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使洋马、久保田等日本技术为代表的半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得以推广,并逐渐向大马力、宽幅收割的机型发展。至2010年,达到900台。
  油菜联合收获机械 油菜生产历来以人工作业为主,收获环节更是如此。2005年5月,马渚镇引进全市第一台兼用型全喂入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湖州-180型)。2009年,又引进久保田PRO688Q型收割机。油菜种植分散、规模小,不宜机收,推广缓慢。至2010年,油菜联合收获机械拥有量仅8台。
  大豆联合收割机 2008年8月,小曹娥镇一农机大户,购置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台,可一次完成大豆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作业,收割速度较快。大豆面上种植田块偏小,不利于机收作业,无法推广。
  收获后处理机械
  谷物烘干机 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初期机械性能不稳定,推广缓慢。1999年开始推广上海三久谷物低温烘干机,该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受到规模经营户欢迎。在理想状态,每小时烘干稻谷1.5吨。此后引进金子、山本等厂家谷物烘干机。2010年,67台。
  农副产品烘干机 2006年,马渚镇大盛水产养殖场首次引进TGD-330型农副产品烘干机,为江苏金子农机(无锡)有限公司生产,适用于虾、鱼等水产品烘干加工以及菊花、玫瑰花、荔枝、龙眼、黑豆、香菇、发芽米等各类农副产品干燥处理。可一次烘鱼250千克,能解决食品加工卫生等难题。
  毛豆脱粒机 1999年,临山镇和小曹娥镇俩农民分别从外省购进毛豆脱粒机,每小时可脱毛豆500千克,受农户欢迎。2009年,推广12台,主要分布在姚西北。
  毛豆剥壳机 2006年,泗门镇鸿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率先购进毛豆剥壳机3台。剥壳机结构简单,服务效率高,是人工作业的150~200倍,受农户欢迎,在蔬菜冷藏加工企业和部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中得到推广。
  农产品加工机械
  粮食加工机械 1988年,碾米机1091台。2010年发展到1660台。1988年,磨粉机1039台。2000年发展到1124台,多为250型和260型片式磨粉机。20世纪80年代,主要在一些粮食加工厂和个体加工作坊中使用。2009年始,在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中推广。
  榨油机 1988年,共有88台。2010年发展到233台。
  饲料加工机 1988年880台,多为小型锤片式。此后被生产配合饲料的混合加工机组取而代之。畜禽养殖业户和水产养殖业户,多数使用宁波正圆农牧机械厂生产的系列混合饲料加工机组。2008年,临山镇汝东村的市咩咩种养场从河南东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购进牧草加工流水线,一次性完成从秸秆切断、粉碎、烘干至成型,方便牧草加工储存,该机组体积庞大、价格高,未再推广。2010年202台。
  轧棉花机 1988年300台,后随棉田缩减而缩减。1998年278台。2010年260台。
  果蔬分择机械 主要在果蔬种植企业或果蔬生产专业合作社中有使用,数量不多。部分蔬菜冷藏加工企业也有毛豆分择机。
  农用运输拖拉机
  手扶拖拉机 20世纪80年代,手扶拖拉机农闲时搞农村运输,农忙时农用。以杭拖(杭州拖拉机厂生产)与永拖(永康四方拖拉机厂生产)为主,配0.75吨拖车,平时可耕可运,成本收回快,成为80年代农民致富的主要农业机械。1988年,1426台。此后,使用量逐年减少。到2010年,只剩12台。
  大中型轮式拖拉机 以上海50型、奔野24型为主。此类拖拉机装载量大,主车与拖车分离方便,20世纪80年代,在农业生产和农村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1988年250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农用运输车的增加,大中型轮式拖拉机由于效益不高而逐渐减少。到2010年只有12台。
  小型轮式拖拉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小型轮式拖拉机的发展期,小型轮式拖拉机与手扶拖拉机相比,具有省力、方便、灵活等特点,拖车有自动卸货装置,既省时,也减轻劳动强度,受到农民欢迎。1988年,小型轮式拖拉机3738台。1995年,5164台。机型主要有工农12型和东风12型,载重量为1吨。90年代中期,随着变型拖拉机的发展(农用拖拉机),很快被取代淘汰。到2010年只有352台。
  小型变拖 小型变拖即标定功率小于14.7千瓦的货箱与底盘一体的轮式拖拉机,类同于农用车,是小型拖拉机改进发展而来的。电启动(兼手摇启动),制动性、驾驶室舒适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载重为1吨,液压自卸货物。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1995~2000年是发展期,2000年达到2146台。因大型变拖的发展,小型变拖数量减少。2010年1226台。
  大型变拖 大型变拖即标定功率大于等于14.7千瓦的货箱与底盘一体的轮式拖拉机,类同于农用车和低速载货汽车,大多为平头,驾驶室舒适,制动、操控性较好,液压自卸货物。1993年开始引进。1996~2003年为快速发展期。2003年2916台。2010年2827台。
  农用工程机械
  挖掘机 是农田基本建设中重要的工程机械,可用于河道、沟渠、道路、荒地等挖掘和清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日本引进两台小型挖掘机。2010年发展到294台,总动力达22593千瓦。
  装载机 2003年,市捷宇机械有限公司与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合作研发并生产捷宇-东方红JY600Z型农用装载机,获2003年度浙江省农机重点推广产品,开始在农村推广使用。至2010年,共有装载机106台,总动力为8477千瓦。
  推土机 是一种由拖拉机驱动、前装水平推土铲的工程机械,可用于推土、场地平整等作业。2000年开始应用。2010年128台,总动力为9196千瓦。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水平
  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20世纪80年代,水稻的播种、耕作、收获等诸环节,除应用小型拖拉机、机动脱粒机外,其余生产环节,大多依靠人力或由人工操作的机械(如脚踏打稻机、手动喷雾机等)完成,机械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机械插秧,虽经多次实践,但难以大面积推广。
  20世纪90年代,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示范引领粮食(主要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推进提高。2003年,开始创建农机示范基地后,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为突破机插瓶颈,规模化育秧。至2010年,建立机插育秧点606个,其中育秧规模33.3~66.7公顷的育秧点112个,66.6公顷以上规模化育秧点3个。2010年,投入育秧盘595万张,育秧流水线17条(每条流水线一季育秧可插大田4公顷)。实现基质育秧84吨。配套引进育秧用粉碎铺泥机41台,精量播种器械20套。同时,加快引进高速插秧机,仅2010年,就新增172台,总数达到339台。召开机插技术现场会3次。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班27期,受训2166人次。
  2010年,建立机插面积666.7公顷以上的示范乡镇9个,机插面积达60%以上的示范乡镇5个,建立机插面积在66.7公顷以上且机插水平在70%以上的示范村28个;机插面积达到12800公顷,占52.2%,其中早稻机插面积4465.8公顷、单季稻机插面积3924.2公顷、连作晚稻机插面积4410公顷。
  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
  修剪机械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杭州茶叶机械厂生产的XD750型单修机、XS1040型双修机以及整枝剪。后改用浙江落合农林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OHT-750C、OHT-750Z单修机和R8GA1双修机以及浙江川崎茶机有限公司生产的PST75H单修机和SM110双修机。至2010年共有602台。
  茶叶采摘机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用于初制茶加工。主要机型为浙江落合农林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AM110型和浙江川崎茶机有限公司生产的SV100型,2010年有478台。
  揉捻机1987年有345台。常用的有6CR-25、30、35、45型等。2010年有396台。
  杀青机 1987年有343台。常用的有6CSM-30型、40型滚筒杀青机,后推广50型至80型的滚筒杀青机。2008年,三七市镇德氏家茶场引进全市第一台微波杀青机。2009年,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研发成功环保节能电磁滚筒杀青机,并获得国家专利。至2010年,共推广446台。
  理条机 1980年开始引进,2010年有921台,其中以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生产的6CLZ-600型居多。
  多功能炒制机 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用于茶叶杀青、理条、压扁、挥干等工序,多为新昌、嵊州、富阳等地茶机厂家生产。2010年有1293台。
  其他茶机 主要有挥锅机、烘焙提香机、分级机、筛选机、二青机、解块机等等,2010年,有2136台。
  养殖业机械化水平
  禽畜养殖重点引进推广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设备与技术,基本实现饲料加工、产哺、饲喂、消毒、降温主排泄物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仅神农畜禽有限公司拥有各类设备133台(套)。
  水产养殖重点推广高效节能增氧、自动投饵、净化处理、清淤起捕以及水产品初级加工等机械装备与技术。黄家埠齐昌渔业生产合作社拥有水产养殖机械1057台(套)。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被普遍采用。
  第三节 农机科研和推广
  新机具研发
  1988年12月,市农机研究所与三七市农机站共同研制的稻秆切断机通过鉴定。次年,参与市农机修配厂旋耕埋草机研制获得成功,产品通过鉴定。
  2004年8月,农机研究所与市捷宇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研制成功JY600Z装载机和YSZ06振动压路机,通过省级鉴定。
  2008年5月,市农机研究所研制机插秧苗运输器成功,在牟山、临山、泗门等镇推广使用。
  2009年5月,梁弄镇农机站研制水稻机插育秧大田粉碎铺泥机,成功并投入生产。2010年,在全市推广45台。
  同年8月,临山镇葡萄种植大户沈如峰自行研究设计秸秆粉碎机成功,每小时可粉碎秸秆800千克。
  2010年3月,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研制茶叶电磁杀青机成功,获得国家专利。同时,茶叶燃油烘干机样机研制进入调试改装阶段。
  同年4月,小曹娥镇农户研制榨菜收割器成功,推广200套。5月,国泰实业有限公司研发榨菜真空灌装机成功。
  农机化示范基地和园区
  2003年,开始创建农机化示范基地。同年10月,批准银树绿色食品公司、月飞兔业养殖场等8家单位为第一批市级农机化示范基地。2004年后,先后兴建农机化示范基地8批。在此基础上,2008年,创建第一批农机化示范园区。2010年,有余姚市级以上农机化示范基地68个、农机化示范园区9个,其中宁波市级农机化示范基地13个、省级农机化示范基地2个。
  农机购置
  政府补贴 1994年后,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当年为30万元,补贴标准为购机价格的1/3,1995年为109万元。1996年实施农业部农业节本增效工程示范区建设项目,批量购置化肥深施器和水稻直播机,补贴资金为110万元。1997年和1998年,实施粮食自给工程农机配套项目,分别补贴资金185万元和255万元。1999年,安排补贴资金148万元,主要用于粮食烘干机、工厂化育秧流水线的购置。2000年后,水稻收割机械化基本实现,购机补贴减少,补贴标准降低。2004年开始,实施畜粪便无公害处理项目,相关农机设备购置按机价的30%内进行补贴,每年安排20万元。2005年,实施农业部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对更新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的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服务组织给予更新补贴,市财政安排配套资金。同时,市财政安排15万元,对山区乡镇茶农按名茶炒制机购置价的40%补贴,年度补贴资金263万元。2006年,实施宁波市农业机械更新项目,补贴资金总额488万元。2007~2010年,实施农业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余姚市财政配套补贴。插秧机和粮食烘干机按购置价的80%内和70%内标准补贴。其他机具按30%内补贴,涉及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动力机械、收获机械、田间管理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等12大类。年度补贴资金分别为506万元、826万元、1515万元和2262万元。
  农机市场 宁波华联余姚设备调剂市场,1992年8月创办,占地2.26公顷,到2010年底,进场客户65家,成交额2亿元。市农机市场,2003年7月创办,占地3.6公顷,同年成功举办全国农机化技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交易会,到2010年底,进场客户75家,交易额2亿元。
  第四节 农机社会化服务
  农机服务组织
  农机服务队和公司 1998年,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成立。2005~2008年,根据各乡镇、街道和村农机特色,批准成立39个机耕、植保、机收、综合特色农机作业服务队。1998年4月,余姚市大昌农机服务公司成立。购置日本洋马CA355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10台。公司于2003年解体。
  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2005年3月,首家农机服务组织——市同诚农机跨区作业经济合作社,在牟山镇成立。2006年,更名为市同诚农机跨区作业合作社。2007年,更名为市同诚农机跨区作业专业合作社,并换发全国统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2005年4月,在临山镇成立市国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6月在马渚镇成立市金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前者为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联体模式,后者为水稻全程化机械服务组织。当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达3家。2006年,成立市临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市上马茶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市泗门鸿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标志农机服务向更广领域发展。2010年,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40家,其中宁波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省部级示范性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各1家。
  农机销售维修管理
  20世纪70年代,农机维修一般由乡镇农机站、农机厂负责,之后逐步放开,允许个私经营。20世纪80年代末,农业部等对农村农机个私维修点作出具体规定。
  农机维修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管理 1989年4月,举行第一期农村机械维修从业人员电气焊工考试、考核,对合格者颁发资格证书。此后,每年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考核。2006年,农业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核发。
  农机(销售)维修网点的监督管理 2007年3月,由市农机局会同工商部门对6个农机维修、农机配件供应点进行专项检查,普查各类证照是否完备、农机配件是否正规、维修质量有否投诉等,实施打假保农。2008年12月,制定《余姚市农机维修网点规范化建设实施标准》,推进农机维修网点规范化建设。2009年,79家农机维修网点开展星级文明网点评选,其中7家被评为三星级、13家被评为二星级、25家被评为一星级。截至2010年,有农机维修网点85家,其中农机综合二级维修点1家、综合三级维修点38家、专项维修点46家。有修理工245人,其中综合修理工122人、专项维修工123人。
  设立消费者协会农机消费维权监督站 2007年1月,市农机消费维权监督站正式挂牌。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和农机消费知识的宣传,依法受理并调解消费者对农机产品的投诉等。
  农机技术培训
  传统技术培训 1989年,开始培训联合收割、插秧机操作手。1990年,开始培训茶叶机械操作手。1999年起,培训烘干机、蔬菜移植机、旋耕机等大量新式农机具操作手。
  规范化教育 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农机推广中心分别在马渚金马、三七市田螺山、大岚茶叶、临山味香园4个合作社设立规范化教育培训点。
  失地农民培训 1999年开始,市农机学校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至2010年,共培训汽车修理工128人。
  远程教育 2006年开始,设立远程教育培训点,通过网络电视教育的方式,进行农业机械培训。到2010年,接受培训468人。
  农机跨区作业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1998年5月,组织10台洋马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首征江苏吴江跨区麦收。此后跨区作业队伍不断扩大,1999年发展到41台,2005年到达顶峰,有103台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1998~2010年,余姚农机先后赴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等全国15个省市跨区作业,收割水稻、大小麦13.5万公顷(不含浙江省),收入6000万元。
  水稻插秧机跨区作业 始于2006年6月,市农机服务中心、金马农机合作社各派出1台“洋马”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赴江苏海门跨区插秧作业。1台“洋马”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创造出1天插秧5.33公顷的最高纪录。
  荣誉称号 2002年、2005年余姚均获“全国跨区作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农用柴油分配管理
  1988~1992年,农用柴油由石油公司把分配指标先转到市农机局,农机局根据各乡镇历年用油(分配)基数分配到乡镇农技站,乡镇农机站按农田面积和农机数量分配到各村。润滑机油按柴油分配比例调拨到各区乡供销社,由供销社按指标供应到村或用机户。
  1993~1996年,农用平价柴油的计划分配逐步与市场供应并轨,平价柴油的分配数量逐年减少,市场供应量增大,有基础的乡镇农机服务站及个体户兴建加油站、加油点。1995年,除少量的农用抢险救灾柴油分配外,全由市场供给。1996年后,取消农用平价柴油分配指标,全由市场供应。
  2004年,中央实行农业用油补贴,经农资直补,下拨到县(市),余姚按农田面积和农机数量实际测算,以柴油票形式发放至各乡镇、街道,再下发到户,农户持补贴存折(一折通)到当地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所领取。
  2007年开始,为缓解备春耕、夏收夏种、秋收冬种柴油供给紧张的状况,市域内中石化公司腾出6个加油站专供农用柴油。柴油票由农机局根据农用柴油分配指标下发到各乡镇、街道农机站,乡镇、街道农机站留下10%左右用于跨区作业农机具用油,再按农田面积和农机数量分配到各村。
  第五节 农机安全管理
  牌证管理
  拖拉机牌证核发 1988~2006年,市拖拉机牌照为浙江B3××××黄底黑字,拖拉机行驶证号码与牌照号码相同。2006年,拖拉机统一换牌换证,牌证号码为浙023××××蓝底白字。
  拖拉机年检 1988~1993年,送检下乡,对乡镇拖拉机进行1年1次的年检。方法为拖拉机外观尺寸、灯光、转向、制动等项目进行目检,合格的签盖年度检验合格章。1994~2010年,采用检测线年检拖拉机,以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档案管理 1997年开始,联合收割机及驾驶操作人员实行牌证管理,并实行年度检审制度。2001年1月,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联合收割机号牌、《行驶证》及《驾驶证》。
  牌证其他业务 主要是变更登记、转移登记、行驶证的补领、牌照的补领以及注销登记等业务。2006年开始,利用农机监理业务办证系统,电子档与纸质档共存。
  拖拉机驾驶证的核发 2004年前,拖拉机驾驶证每年审验1次,当年改证有效期为6年。至2010年,有拖拉机驾驶员4622人。
  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
  农机办证中心 2003年5月,市农机办证中心投入使用,为农机驾驶员提供检测、上牌、过户、变更、年检及驾驶证核发等管理服务。
  公安、农机联合执法 1988~2004年,农机部门具有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和上路执法检查权,单独开展上路检查和县道以下的农机事故处理。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农机部门负责田间、场院农机事故处理和安全监督检查。2005年5月,联合成立余姚市公安、农机联合执法办公室,公安派民警常驻农机部门,联合开展对公路行驶拖拉机的安全检查。
  平安农机建设
  2003年开始,着手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2007年,成为省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市。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市。到2010年,建成市级平安农机示范村127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村1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街道13个,市级平安农机示范户1200户。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