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编 经济总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297
颗粒名称: 第十一编 经济总情
分类号: F123
页数: 17
页码: 300-3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1988~2010年的经济总情,1988年后,农业继续搞好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完成粮食任务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继续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扩大国营和城镇集体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1992~2010年,按照改革的市场取向,着力培育发展各种市场微观主体,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共荣的良好发展局面;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区域协作,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努力扩大各种生活性消费品市场、培育专业性生产资料市场和各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搞活经济;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建设步伐;配套搞好简政放权及财税、价格、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为余姚建成经济大市、强市提供保障。
关键词: 余姚市 经济 总情

内容

1988年后,农业继续搞好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完成粮食任务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继续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扩大国营和城镇集体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1992~2010年,按照改革的市场取向,着力培育发展各种市场微观主体,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形成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存共荣的良好发展局面;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区域协作,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努力扩大各种生活性消费品市场、培育专业性生产资料市场和各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搞活经济;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建设步伐;配套搞好简政放权及财税、价格、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为余姚建成经济大市、强市提供保障。
  经济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内容多,采用化整为零的形式,除将分量较重的工业企业改革单独立编外,其他根据内容分散在各编章中,以避赘述。
  第一章 经济趋势
  1988~2010年,余姚经济趋势呈直线上升。其间,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非典”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增速有所回落,但不久即止跌回升。
  第一节 趋势分析
  1988~1992年,经济仍以计划调节为主,所有制结构基本未变,传统管理模式无多大变化。全市工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20.47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60.1亿元,增长1.94倍,年均增长24.1%;农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5.09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9.03亿元,增长77%,年均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87年的2.18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8.68亿元,增长2.98倍,年均增长31.8%,快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由17.7%上升到28.3%。
  1992年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乡镇企业进行改革,随后城镇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相继跟进,企业活力进一步激发。农业改革单一的种植结构,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多种经营。房地产市场兴起,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199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亿元。2001年,工业总产值512.97亿元,比1992年增长7.54倍,年均增长26.9%;农业总产值27.81亿元,比1992年增长2.08倍,年均增长13.3%,增速明显高于前5年;1992年后,第三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2001年达到50.54亿元,比1992年增长4.82倍,年均增长17.4%,占比达31.2%。1998~2000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工业生产速度略有回落,然未伤大局。
  2000年后,公有制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全市国民经济转入以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企业素质全面提升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工农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国民经济再度受到考验。由于抗风险能力增强,工业生产未现大起大落,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09年工业总产值环比增速为3.3%,2010年为12.8%。至2010年的10年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7倍,年均增长14.5%。工业总产值增长3.85倍,年均增长17.1%;农业总产值增长1.04倍,年均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58倍,年均增长16.4%。
  第二节 发展方式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988~2010年,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主要体现“三个转变”,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设施农业。1996年6月,全市第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钟家门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90年代末期,引导发展农家乐。2000年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至2010年,累计建设各类农业科技园区5个,各级休闲观光农业基地5个,农家乐省级特色村、点9个,宁波市级示范村、点12个。
  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988年后,经济发展主要还是靠外延扩张。20世纪90年代中期,市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扩张,转到企业内涵素质提高上来。政策向创新创优、扶强扶大倾斜,鼓励组建企业集团。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开始关注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2007年,编制完成《余姚市“十一五”节约能源规划》。2010年,全市有1个工业园区、2个乡镇、3家企业列入宁波市循环经济试点,有5家企业列入资源综合利用试点。
  1994年,全市累计设立集团公司8家。是年,市政府制定《余姚市企业集团管理暂行办法》。1995年,新增企业集团6家,至2010年,有企业集团21家,其中无域名企业集团10家,分别是明峰建材、万成建设、莱利控股,帅康、舜宇、舜泉、王龙、增洲、舜台及港资比依集团。
  1995年,开始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开始认定宁波市科技型企业。至2010年,有高新技术企业82家、宁波市科技型企业29家。
  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1993年2月,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发展市场流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旅游业等作为第三产业重点来抓,同时发展信息、咨询、会计、审计等现代服务业。2003年,市政府制定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发展较快的新兴行业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2010年增加值分别为11.18亿元、4.37亿元、33.06亿元、27.64亿元,分别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5.8%、2.2%、17%、14.2%。信息产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节 经济总量
  地区生产总值(GDP)
  1987年,地区生产总值12.3亿元,人均1570元。1988年开始,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18.1%的速度增长。2010年升至567.88亿元。其中,一产35.38亿元,占6.2%,年均增长10%;二产338.37亿元,占59.6%,年均增长19%;三产194.13亿元,占34.2%,年均增长21.6%。
  工农业总产值
  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25.56亿元;1993年突破100亿元;1998年突破400亿元;2004年达到871.83亿元,6年翻一番。至2010年,达到2182.32亿元,6年又翻一番。与1987年相比增长84.4倍,年均增长21.3%。
  1987年,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在两者总值中的比重各为80.1%和19.9%,差值60.2个百分点。以后工业发展远远领先于农业,两者比重差值逐年扩大。1993年77.8个百分点,2004年两者比重分别为96.5%和3.5%,差值升至93个百分点。2010年,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97.5%,农业总产值比重仅2.5%,差值95个百分点。23年中,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重差值扩大34.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1987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7亿元。
  1989年,贯彻中央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的精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略有减少。
  1992年后,工业发展加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升温。当年投资总额8.56亿元,比上年增长51.2%。
  1993年始,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当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86亿元,同比增长73.6%,其中房地产投资额3.06亿元,占20%。
  1995年后,交通运输、电信等基础产业投入增加,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扩大到30亿元以上。2002年超过60亿元,2004年超100亿元,2010年219.20亿元,为1987年的76.38倍,年均增长20.7%。各个五年计划完成投资总额分别为:“八五”(1991~1995),83.08亿元;“九五”(1996~2000),148.99亿元;“十五”(2001~2005),450.71亿元;“十一五”(2006~2010),829.11亿元。
  财政收入
  1987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亿元,1993年超过3亿元、1997年突破5亿元。2001年13.8亿元,2004年跃上30亿元,2006年50.2亿元,2010年82.07亿元,为1987年的58.62倍,年均增长19.4%。
  进出口总额
  1988年,除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自用办公设施及原材料外,只有少量间接进口。当年出口25.87万美元。
  1991年,进口4.37万美元,自营出口1881万美元。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快。2003年,进出口总额14.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5%。2006年为36.63亿美元,2008年为53.42亿美元,2010年为66.56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8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亿元。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商贸企业乘势而上,市场繁荣,供需两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1992年超过10亿元,1996年达到32.21亿元,2000年突破50亿元,2006年达到114.02亿元。2010年219.86亿元,为1987年的41.56倍,年均增长17.6%。
  第四节 经济效益
  1988~2010年,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劳动者人均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实现同步增长(人均人口指户籍人口)。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987年,人均GDP1570元,1988年升至1957元。1993年突破5000元,为5364元。1995年10155元,2000年为17856元。2005年36099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4473美元。2010年68157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10291美元。
  一、二、三产业劳动者人均増加值
  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 1987年为1602元,1994年超5000元。1999年突破1万元。2005年达到20354元。2010年为37013元,为1987年的23.1倍,年均增长14.6%。
  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 1987年为3300元,1993年突破万元,为12356元。1997年为32064元。2003年突破5万元。2007年达到90787元。2010年为106573元,为1987年的32.3倍,年均增长16.3%。
  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 1987年为3334元。1989年升至5194元。1991年突破万元,为11122元。1995年达到23610元。2002年为31114元。2007年为 66687元。2010年为80053元,为1987年的24.01倍,年均增长14.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987年为842元。1988年达到1093元。至1994年,7年翻一番,达到2584元。“九五”(1996~2000)期间一直在4000~5000元之间徘徊。2001年突破5000元,为5261元。2005年达到7662元。“十五”(2001~2005)期间增长57.8%,年均增长9.6%。2006年跃上8000元台阶。2008年超过1万元,为10997元。至2010年,达到13770元。“十一五”(2006~2010)期间增长79.7%,年均增长12.4%。23年间增长15.35倍,年均增长12.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7年为1166元。1990年达到2094元。1995年6510元,“八五”(1991~1995)期间增长2.19倍,年均增长25.6%。2000年达到8409元。“九五”期间增长29.2%,年均增长5.3%,增速放慢。2005年为17381元,“十五”期间增长1.07倍,年均增长15.6%。2010年为29670元,“十一五”期间增长71%,年均增长11.3%。23年间增长24.45倍,年均增长15.1%。
  万元GDP综合能耗
  综合反映能源消耗所获得的经济成果,体现能源利用效率,间接反映经济增长方式及产业结构的优劣。2005年开始实施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各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分别为:2005年0.95吨标准煤,2006年0.92吨标准煤,2007年0.87吨标准煤,2008年0.83吨标准煤,2009年0.78吨标准煤,2010年0.76吨标准煤,其中第一产业为0.13吨标准煤,第二产业为0.81吨标准煤,第三产业为0.57吨标准煤。
  第二章 经济结构
  1988年初,经济以国营、集体经济为主。三次产业结构中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为48.9%;第一产业居第二位,为30.5%;第三产业居第三位,为20.6%。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国有、集体经济比重逐年降低,民营经济成为全市国民经济主体。至2010年,非公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8%;私营和股份制商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9.6%。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缩小,1991年开始低于第三产业比重,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由1987年的32.1%、50.2%、17.7%,变为24.6%、47%、28.4%。以后第一产业比重继续缩小,第二产业稳定,第三产业上升。至2010年,第一产业占6.2%,第二产业占59.6%,第三产业占34.2%。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农业所有制结构
  1988年,继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经营的土地、山林和养殖水面为集体所有。
  1994年开始,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逐步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允许农民依法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1999年,开展土地二轮承包,继续搞好统分结合。至2010年,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65万公顷,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59%,主要模式是家庭经营型、基地生产型。山林面积4648.7公顷(含宁波林场)。
  1988年,有国营农场3家(包括黄湖农场)、林场2家(包括宁波林场)、茶场1家,有集体渔场5家,乡办林场13家、特产场10家,还有一些村办茶场。1992年后,对公有制农、林、渔、茶场等进行改制,除少数仍为国有或集体外,其余或歇业或解体或转为个体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新型农业企业,其基本形式为公司+基地+农户,所有制性质一般都为民营。至2010年,余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7家,加工产值97.5亿元,利税3.6亿元,出口交货值1.38亿元。产品涵盖畜禽、水产养殖加工和蔬菜、林特产品种植加工等,均为非公有制企业。
  工业所有制结构
  1988~2010年,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单纯的公私两种所有制演变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公私混合(合营、股份制)和中外、姚港、姚台合资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
  1988年初,有工业企业9240家,其中国营企业46家,占0.5%;集体企业2502家,占27.1%;联户及个体工业6690家,占72.4%;其他经济类型2家。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24.65亿元,其中国营企业完成5.42亿元,占22%;集体企业完成17.43亿元,占70.7%;村以下企业完成1.64亿元,占6.7%;中外合资企业完成0.16亿元,占0.6%。
  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乡镇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相继开展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企业和港澳台商以及外商投资企业逐渐增加。至1995年,全市有工业企业15335家,其中村以上独立核算企业3501家,村以下企业11834家。在村以上企业中,国有企业32家,集体企业3340家,其他类型企业129家(私营企业7家、联营企业8家、股份制企业23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2家、外商投资企业69家)。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9.35亿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3.2亿元,占5.5%;集体企业完成101.36亿元,占42.3%;其他类型企业完成23.68亿元,占9.9%;个私经济完成101.11亿元,占42.3%。国有及集体经济比重大幅度下降。
  2001年,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占据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年,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规模企业574家(以下简称规模以上企业),其中国有企业4家,私营企业65家,联营企业3家,股份制企业231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5家,外商投资企业5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4.1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37亿元,占0.8%;集体企业完成26.81亿元,占16.3%;私营及其他类型企业完成135.92亿元,占82.8%。
  2010年,工业企业2727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31家、规模以下企业25547家。
  商业所有制结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分步推进商贸体制改革,商贸流通领域出现适应性转变,商业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国营、集体商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个体、私营、股份制等所有制形式商业快速发展。1993年后,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的商业企业增多。
  1987年,国营商业单位(含网点、下同)297家,供销合作社商业单位798家,集体商业单位863家,有证个体商业经营户9094户。是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亿元,其中国营商业占25.7%,供销社商业占20.5%,集体商业占19.4%,个体商业占22.5%,其他商业占11.9%。呈国营(含供销社)、集体商业为主,个体商业起步发展的格局。
  1992年出现股份制商业。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有商业占44.6%,集体商业占23.3%,个体和私营商业占21.1%,股份制商业占0.4%,港澳台商及外商投资商业占1.1%,其他商业占9.5%。
  1997年,国有、集体商业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私营和股份制商业快速发展,商业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00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完成0.29亿元,占0.5%;集体商业完成0.19亿元,占0.3%;私营和个体商业完成49.06亿元,占80.2%;股份制商业完成5.74亿元,占9.4%;其他商业完成5.91亿元,占9.6%。
  2010年,批发和零售企业21753家,其中限额以上(指商贸批发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年末从业人员6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批发和零售企业175家,具体分为国有4家(含国有独资公司)、集体1家、私营142家、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27家、联营1家;在批发和零售企业中,私营企业有3661家。
  2010年,住宿餐饮业1903户,其中限额以上(指住宿餐饮业年末从业人员在40人及以上,年营业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36家,即集体企业2家、有限责任公司1家、私营企业32家、港澳台商企业1家。
  第二节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一直以种植业为主,其次为畜牧业。
  1987年,农业总产值,包括种植、林、牧、副、渔5业(当年价,以下同)5.09亿元。其中种植业3.01亿元,占59.1%;林业0.29亿元,占5.7%;畜牧业1.15亿元,占22.6%;副业0.48亿元,占9.4%;渔业0.16亿元,占3.1%。种植业以粮、棉、油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总产值构成发生明显变化。
  1993年起,取消副业产值统计项目。是年,农业总产值11.77亿元,比1987年增加1.31倍,年均增长15%。各业比重为种植业71.9%、林业6.4%、畜牧业17%、渔业4.7%,以后数年各业比重保持稳定。1999年,种植业比重达到75.3%,以后逐年下降,渔业比重上升。2003年增加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统计。是年,各业比重为种植业65.9%、林业4.6%、畜牧业16.5%、渔业12.2%、农林牧渔服务业0.8%。
  2010年,农业总产值54.39亿元,其中种植业35.72亿元,占65.7%;林业2.33亿元,占4.3%;畜牧业11.29亿元,占20.8%;渔业4.6亿元,占8.4%;农林牧渔服务业0.45亿元,占0.8%。与1987年相比,种植业比重上升6.6个百分点,林业下降1.4个百分点,渔业上升5.3个百分点,畜牧业下降1.8个百分点。其间,种植业内部结构亦发生重大变化,粮、棉、油作物的主导地位逐渐被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替代。
  第二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一直以工业为主导,建筑业所占比重不大。1987年,建筑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比重为4%。1990年上升至9.8%,1993年达到11.7%,以后逐年下降,至2000年,为5.8%。此后10年无大的变动。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为20.9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6.2%。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18.87亿元,占总额的90.3%;建筑安装业0.83亿元,占4%;建筑装饰业1.15亿元,占5.5%;其他建筑业0.05亿元,占0.2%。
  工业以制造业为主,1987年有31个行业,其中制造业30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1个。当年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4%;纺织业占15.4%;塑料制品业占1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5.6%;机械工业占8.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5.3%;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占5.7%。行业占比为前志所记。
  1995年,食品、纺织、塑料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机械制造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6大传统行业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以后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发展迅速。2000年,规模以上企业中,形成8大支柱行业,依产值占比分别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27.3%,金属制品业占9.7%,塑料制品业占8.9%,机械制造业占7.8%,纺织业占7.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5.7%,仪器仪表业占5.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5.5%。
  2001年后,逐步形成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为龙头,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光电一体化、生物化学等新兴行业,涵盖3大门类34个大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制造业30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3个,采矿业1个。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八大支柱行业依次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25.5%)、塑料制品业(占16.7%)、机械工业(占8.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7.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5%)、金属制品业(占4.9%)、纺织业(占3%)、仪器仪表业(占2.1%)。与2000年的八大支柱行业相比,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金属制品、纺织、塑料制品等传统行业比重下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位居八大支柱行业之首。
  1987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57.7%,重工业占42.3%,此后轻工业比重逐年下降。1993年,轻工业占50.3%,重工业占49.7%。2002年后,轻工业比重下降至50%以下,重工业比重稳步上升,这一态势持续至2010年。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31家,轻工业665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8.4%,完成工业总产值419.63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1.6%;重工业占58.4%。
  第三产业结构
  1987年,第三产业第一层次,包括农林牧渔服务、地质勘探、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及住宿业,占三产增加值比重为61.4%;第二层次,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业,占27.2%;第三层次,包括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科研、教育、文艺、广播电视电影事业,占7.4%;第四层次,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行业,占4%。
  1988~2010年,第三产业呈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态势。产业内部结构亦在发展中不断趋向优化,传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生产、生活服务业协调发展。
  1993年,三产内部各层次比重分别为,第一层次58.5%、第二层次29.9%、第三层次7.2%、第四层次4.4%。
  2002年,三产内部各层次比重分别为52.1%、30.3%、10.2%和7.4%。
  2003年,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计,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比重: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26.4%;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29.4%;金融业11.7%;房地产业8.5%;其他服务业24%。
  2010年,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与2003年相比,比重下降18.4个百分点;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占29.1%,比重持平;金融保险业占17%,比重上升5.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占14.2%,比重上升5.7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占31.7%,比重上升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形成以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为主导,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及邮电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为重要组成部分,带动其他服务业发展的新格局。
  第三节 劳动力结构
  城镇劳动力就业结构
  1988年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矛盾突出,安置渠道不畅,就业难度大,劳动用工开始探索优化劳动组合,劳动力在国营、城镇集体企业就业占绝对比例。是年,国营单位从业人员35729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39791人,合资、私营经济从业人员仅637人。从业人员一产、二产和三产比例为4.7%、45%和 50.3%,就业行业主要是工业制造业。
  1989~1997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多种经济组织形式不断发展,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废止,1989年开始,实施由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1993年起,实施企业自主招工政策,全市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997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75956人,集体单位从业人员25973人,合资、私营经济从业人员11841人;从业人员一产、二产和三产比例依次为2.4%、47.9%和49.6%。就业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形成以制造业为主,建筑、交通运输、服务、金融和房地产等多头并进的就业局面。
  1998~2010年 2000年,国有单位从业人员45206人,从业人员一产、二产和三产的比例依次为1.9%、35.1%和62.9%,第三产业从业开始占绝对地位。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2000年底,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完成改制,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大幅减少,合资、私营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开始大幅增加。此后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用工出现紧缺,就业结构随着企业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而调整。2010年,全市国有单位从业人员69018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869人,私营经济从业人员40759人。从发展趋势上看,就业转向以第二产业、私营城乡劳动力就业结构
  2003年,建立年度城乡劳动力调查制度,对城乡劳动力性别、年龄、学历、健康、就业、从事产业等进行调査,发布年度全市劳动力资源调査报告白皮书,使全市城乡劳动力资源结构进一步清晰。2010年,全市共有城乡就业人员398697名。其中,第一产业50647人、第二产业204995人、第三产业143055人,结构比分别为12.7%、51.4%和35.9%,与2003年同比一产下降6%,二产上升2.7%,三产上升3.3%。
  第四节 投资结构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投资主体岀现多元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投资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投资主体结构
  198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7亿元。其中,国营投资额0.51亿元,占17.8%;集体投资额1.27亿元,占44.3%;私人、私营投资额1.09亿元,占37.9%。
  1991~199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08亿元。其中,国有投资额24.52亿元,占29.5%;集体投资额30.84亿元,占37.1%;私人、私营投资额19.94亿元,占24%;其他投资额7.78亿元,占9.4%。
  1996~200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8.98亿元,与前5年投资相比增长79.3%,年均增长12.4%。其中,国有投资额22.55亿元,占15.1%;集体投资额64.58亿元,占43.3% ;私人、私营投资额34.23亿元,占23%;其他投资额27.62亿元,占18.5%。
  2004年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城镇50万元(含50万元,下同)以上项目投资,农村非农户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农户投资四大部分组成。是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3.91亿元,按投资主体分:国有投资额20.24亿元,占17.8%;集体投资额5.62亿元,占4.9%;股份制经济投资额17.29亿元,占15.2%;私人、私营投资额49.22亿元,占43.2%;港澳台商及外商投资额19.83亿元,占17.4%;其他投资1.71亿元,占1.5%。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9.2亿元。其中,国有投资额41.15亿元,占18.8%;集体投资额13.7亿元,占6.3%;股份制经济投资额24.96亿元,占11.4%;私人及私营投资额120.01亿元,占54.7%;其他投资额19.38亿元,占8.8%。
  投资产业结构
  1987年,生产性投资1.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5.3%。
  1990年起,固定资产投资分产业统计。是年,第一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4.1%,第二产业投资占26.5%,第三产业投资占69.4%。是年,开始房地产投资统计,总额0.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
  在各行业投资中,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一直稳居首位。2010年,工业投资88.41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0.3%,与1987年相比,增加70.3倍,年均增长20.4%。投资增速最快的为房地产业,2010年,房地产投资42.22亿元,占投资总额的19.3%,比1990年增加210.11倍,年均增长30.8%。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