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城区桥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24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城区桥梁
分类号: U612.32
页数: 7
页码: 232-238
摘要: 本节记述了余姚市城区桥梁,包括了保存古桥、舜水大桥、中山桥等。
关键词: 余姚市 航道桥梁 设计

内容

保存古桥
  通济桥、季卫桥、武胜门桥、六浦桥,此4桥在老城区内。新城区内有3座,分别为兰墅桥、命家桥、愈嘉桥。前两桥均位于最良江老河道,为人行石桥。兰墅桥建造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愈嘉桥位于新建北路以西,舜宇路以南,跨中江,为人行石桥,建造于清嘉庆年间,1972年重修。
  新建桥梁
  舜水大桥 位于城东路,跨最良江和姚江,2003年1月建成。技术参数分别见表8-4-2和8-4-3。
  姚州大桥 位于城西,在西环南路上。跨姚江,连续跨城区东西向4条道路和萧甬铁路,故设计为高架桥,与阳明西路互通,为市内第一座互通式立交桥。1996年建成。技术参数分别见表8-4-2和8-4-3。
  兰墅大桥 2005年1月建成。位于市区世南西路,跨最良江,为两跨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为余姚第一座斜拉桥。设计全长760米,其中主桥长120米,桥面宽35.5米。技术参数分别见表8-4-2和8-4-3。
  中山桥 位于中山路,跨最良江,2010年10月建成。荷载等级汽车城市A级。技术参数分别见表8-4-2和8-4-3。
  凤山桥 位于北滨江路东延线上,跨候青江,长94米,桥面宽15米。2010年12月建成,荷载能力汽车—20级。
  念圣桥 位于中山路,跨姚江,长80米,桥面宽40米,双向6车道,人行道宽2×5米。2010年12月建成。荷载等级汽车城市A级。
  西石山桥 位于西石山路,跨姚江,长54米,车行道宽14米。1995年建成。荷载等级汽车—20。
  丹凤桥 位于中山北路,跨候青江。1992年建成。2004年,因中山路建设而扩建。扩建后桥长70米,车行道宽28米。荷载等级为汽车—20级、挂车—100级。
  三官堂桥 位于三官堂路,跨候青江。2003年新建。2009年扩建。扩建后桥长52米,车行道宽22米。荷载等级汽车城市B级。
  改建扩建桥梁
  新建桥 位于新建路南端,是市中心沟通南北城区的主要桥梁。1999年,在原址拆除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组合式板梁桥。桥长40.84米,车行道宽15米。荷载等级汽车—20。
  姚江桥 位于舜水路,跨姚江,1990年拓宽。桥长47.1米,车行道宽21米。荷载等级汽车—20。
  候青门桥 位于新建路,跨候青江,1992年改建。改建后桥梁长45米,车行道宽12米。荷载等级汽车—20。
  舜水桥 原称龙山桥,1987年改现名(前志未记)。位于舜水北路,跨候青江,2003年改建。改建后桥梁长25米,车行道宽14米。
  开丰桥 开丰桥以及下面的新西门桥、最良桥和东旱门隧道,称“运河四桥”。2007年新建,2008年3月投用。技术参数分别见表8-4-2和8-4-3。
  新西门桥 在原址上改建。改建后为连续箱梁结构。技术参数分别见表8-4-2和8-4-3。
  最良桥 前志记:“宋时已建。原为木桥,清道光年间改为3孔石拱桥。”始称南门桥。光绪《余姚县志》载,宋宣和二年(1120),官军与方腊起义军战于此,故名战场桥,后称最良桥。1985年,桥东侧建新最 良桥,1987年改名南雷桥。2007年拆除2桥,再建最良桥,市地名办定名南雷桥,民间仍称最良桥。桥梁结构为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技术参数分别见表8-4-2和8-4-3。
  公铁立交桥
  1986年,舜水北路公铁立交桥建成。此后,相继建成西环南路、候青门、玉立路、中山路、城东路、西石山路、富巷北路、皇山桥、九垒山9座公铁立交桥。2003年建造的中山路下穿萧甬铁路立交桥,为市内最大的公铁立交桥。整个工程分为主体工程、附属工程和照明工程等几部分。机动车道净高5米,非机动车道净高3.5米。附属工程为立交桥引道工程,全长462.8米,引道宽34米。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