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城乡一体化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164
颗粒名称: 第五编 城乡一体化建设
分类号: F299.275.5
页数: 20
页码: 146-1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1988-2010年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包括城镇化、统筹区域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城乡建设 城镇化

内容

1988年,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等重要体制尚未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制约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为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2000年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年8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城镇化发展纲要》《关于推进余姚市城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启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2003年7月,制定《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若干意见》。2005年,制定《余姚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6年制定《余姚市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提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2009年,开展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探索消除城乡二元体制。2010年,余姚获“中国(长三角)城乡一体化建设典范范例市”称号。
  第一章 城镇化
  城镇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
  1988~2010年,市委、市政府在扩大中心城区的同时,采取乡镇改街道、村改社区等措施,提高城镇化水平。
  第一节 城镇化进程
  建成区面积
  1988年初,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6.41平方千米。1990年、1995年、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作过3次
  调整。至201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45.56平方千米;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355平方千米,形成“一核、两副、三极、多节点”的总体发展框架。“一核”指中心城区,“两副”指朗霞、低塘片区和泗门卫星城两个城市副中心,“三极”指姚东片区、四明山片区、环牟山湖片区,“多节点”指一批特色风情镇。
  一、二、三产业比例
  1988~2010年,二、三产业发展迅速。1987年,地区生产总值12.3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95亿元、6.17亿元、2.18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32∶50∶18。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567.88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5.38亿元、338.37亿元、194.13亿元,结构比例6.2∶59.6∶34.2。
  劳动力非农化率
  1987年,全市户籍人口从业人员46.46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副渔业28.4万人,占61.14%;工业13.11万人,占比28.22%。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从业人员共65.56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副渔业9.56万人,占比减少到14.58%;制造业27.63万人,占比提高至42.14%。
  人口城镇化率
  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起采用新的计算办法,通常以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
  1987年,全市总人口78.86万人,其中登记为非农业人口11.6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14.7%。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101.07万人,其中城区常住人口52.42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50%。
  第二节 城镇化举措
  调整行政区划
  乡镇改街道 2001年9月,撤销余姚镇、梁辉镇、肖东镇建制,设立4个街道办事处,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撤并后,4街道区域总面积254.5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27万人,中心城区建设步伐加快。2003年4月,撤销低塘、朗霞镇建制,设置朗霞、低塘2个街道办事处。6街道区域总面积356.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52万人。
  村改社区 1992年后,余姚镇及泗门、马渚等地的集镇建设向农村扩展,原农村居民点形成“城中村”。城中村所属土地全部或大部被征用,村民不再从事农业劳动,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社会保险见第四十四编《社会保障》第一章第六节《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1994年开始,逐步撤销城中村的村建制,设立居民委员会,原村各项建设改造统一服从市镇规划。至2005年8月,有18个村建制被撤销,其中原余姚镇7个、泗门镇7个、马渚镇4个。
  各街道经济状况
  凤山街道 街道区域位于城区东北,其东部为小山丘。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穴湖周边小山丘种植杨梅。是余姚主城区之一,工商业发达,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有中国塑料城、中国轻工模具城、余姚五金城、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等。2010年,有耕地622公顷,山林591公顷。
  2001年,设置街道。2002年,工业总产值24.9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79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77.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92亿元;全社会投资5.8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72亿元、商贸服务业投资2.82亿元;自营出口4.2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51万美元;农业总产值1.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4亿元,其中地方收入3.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50元。
  阳明街道 街道区域位于城区西北。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间有蔬菜、杨梅等经济作物。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逐步形成以光学仪器、工量具、家用电器、模具制造、塑料制品为主的产业体系。是余姚主城区之一,有阳明西路餐饮一条街、丰山路汽车销售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区。2010年,有耕地1800公顷,山林680公顷。
  2001年,设置街道。2002年,工业总产值39.1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09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200.5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3.72亿元;全社会投资10.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24亿元、商贸服务业投资4.49亿元;自营出口6.7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农业总产值1.99亿元;财政收入9.74亿元,其中地方收入4.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18元。
  梨洲街道 街道区域位于城区东南,其南部为山区和半山区。农业作物有水稻、茶叶、竹笋等。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逐步形成以电线电缆、家用电器、铝压铸、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是余姚主城区之一,南雷路、巍星路为城区商贸集聚中心,有余姚小商品市场、南门副食品市场、以及保庆路电脑街等特色专业街。2010年,有耕地1120公顷,山林6156公顷。
  2001年,设置街道。2002年,工业总产值50.6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54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124.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3.72亿元;全社会投资8.5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17亿元、商贸服务业投资2.37亿元;自营出口4.7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农业总产值1.7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4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9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2万元。
  兰江街道 街道区域位于城区西南,其南部为小山丘。农业主产水稻、果蔬类经济作物以及竹木茶等。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逐步形成以电气机械、交通运输工具、通用设备、塑料制品等5大行业为主。为余姚主城区之一、市政府驻地,有太平洋大酒店、兰江商贸城等。2010年,有耕地1090公顷,山林1770公顷。
  2001年,设置街道。2002年,工业总产值23.7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1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108.6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5.66亿元;全社会投资7.2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01亿元、商贸服务投资1.43亿元;自营出口4.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14万美元;农业总产值1.4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4亿元,其中地方收入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69元。
  朗霞街道 街道区域位于主城区北部。农业以粮棉种植为主,比较著名的水果品牌有舜霞蜜梨。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以纺织化纤、机械轴承、塑料制品等为支柱产业。2002年,建姚北工业新区(2005年更名为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有中国裘皮城等大型商贸城。2010年,有耕地2019.8公顷,山林49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3.71亿元,其中农业0.54亿元、工业2.83亿元;财政总收入928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34.0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66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172.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5.59亿元;全社会投资14.3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0.4亿元、商贸服务业投资8056万元;自营出口2.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800万美元,农业总产值3.0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8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15元。
  低塘街道 街道区域位于主城区北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间种经济作物,比较著名的品牌有早熟蜜梨。著名的工业企业有帅康集团公司等。有宁波芦城、宁波市美家亮等物流有限公司以及姚北金属专业市场等。2010年,有耕地1357公顷,山林747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8.03亿元,其中农业0.81亿元、工业6.47亿元;财政总收入2024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7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91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151.0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31亿元;全社会投资5.5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11亿元、商贸服务投资5150万元;自营出口1.6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72万美元;农业总产值2.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7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48元。
  农民转居民
  1987年底,在册户籍人口78859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561人,占总人口的14.7%。
  1992年,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在“农转非”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并购房居住的给予办理“蓝印户口”,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至1993年,共办理农转非的蓝印户口2300多人。
  1994年3月,市东郊凤山菜场438户农户、965人经省政府批准农转非。1996年3月,市西郊富巷村674户农户、2245人农转非。
  1996年开始,陆续在泗门、马渚等镇开展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制定《泗门镇户籍制度改革试行工作方案》。是年,泗门镇有64人农转非。
  2001年4月,市政府制定《余姚市有关户口落户问题的实施细则》,取消自理口粮、三场(农、林、茶场)户口和蓝印户口,3类户籍人员均根据本人申请就地转为非农户口。同年5月,市政府办公室颁发《余姚市城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行办法》,规定在城镇建成区内拥有合法固定住所、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根据本人意愿登记为非农业人口(城镇居民)。当年共有5875人农转非。
  2010年4月,市府办颁布《关于做好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工作的通知》,推出积分落户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落户。
  第二章 统筹区域发展
  2000年后,泗门、梁弄、马渚和陆埠镇先后成为省级中心镇。2009年,泗门镇还成为宁波卫星城。这4个镇分别位于姚西北中心、南部山区、姚西平原和中部半山区,对周边乡镇有一定辐射作用。统筹区域发展主要是余慈统筹、省级中心镇建设、四明山片区、环牟山湖片区等。
  第一节 余慈统筹
  决策和规划
  2006年4月,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建设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城的重大决策。
  2006年6月25日,宁波市政府颁发《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纲要》。至2008年底,统筹余慈地区发展规划框架基本建立,形成余慈中心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规及专项规划相融合的规划体系。与之相适应,余姚市级规划有《姚北周巷片区(余姚侧)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设计导则》《余慈中心城核心区高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设计导则》和《杭甬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余慈站客运交通枢纽地区规划》《余慈高铁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等。
  协调机制
  2006~2007年,余姚市先后成立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并设区域统筹科,配备领导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余慈统筹工作。形成统筹发展的推进机制和督查机制,明确年度计划、项目实施和考核制度等。建立两市市长、部门、乡镇联席会议制度。
  主要建设项目
  公交线路 2006年底,开通余姚北站至慈溪乌山站公交线路。
  主干道路 至2010年底,建成通车的有329国道复线一期(小曹娥—黄家埠)段、余姚大道(329国道—滨海产业园区)段、余慈连接线冶山至329国道芦城段(城东线北延)等,尚在建的有329国道复线(黄家埠—牟山)、余姚大道(329国道—61省道)等。
  打通断头路 至2010年底,打通童岙至桃园公路、慈溪西三环余姚段、余姚工业园区纬一路3条断头路。
  铁路 杭甬客运专线结合余慈统筹进行规划设计。2010年,杭甬客运专线尚在建。
  第二节 中心镇建设
  泗门镇
  省小城市培育试点 1990年,泗门镇被定为市域2个城市副中心之一。1995年12月,省城乡建设厅批准泗门镇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6年11月,宁波市小城镇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批文同意《泗门镇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户籍管理制度、财政体制等10大综合改革项目全面启动。2000年8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中心镇。2001年市城市总体规划又把泗门镇定位北部中心镇。同年8月,市政府在泗门召开泗门中心镇综合改革方案论证会,并于10月,市政府制定加快泗门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意见。2002年7月5日,国务院体改办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批准泗门镇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9年12月,泗门镇成为宁波市首批卫星城市建设试点单位,赋予泗门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同年,余姚市委颁发《关于推行泗门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卫星城市的决定》,2010年,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泗门镇分设派驻机构27个。2010年,成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经济状况 镇域位于姚北滨海平原。海岸线长7.2千米,滩涂平均宽度100~1500米,海产有梅鱼、小白虾、蛏子等小海鲜。农业以种植榨菜、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是余姚榨菜主产区之一,329国道以南种植水稻。工业有电气机械、电子、纺织、食品、建材、塑料制品、金属、仪表等9大行业门类。2007年12月,被中国特色经济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电线电缆之乡。2010年,有耕地2933.27公顷,山林3.66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7.59亿元,其中农业1.22亿元、工业5.69亿元;财政总收入1868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88.8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08亿元。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45.89亿元;全社会投资15.8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0.53亿元、商贸服务投资1.65亿元;自营出口3.7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800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2亿元,其中地方收入2.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98元。
  梁弄镇
  省级中心镇培育 1990年,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梁弄镇为市域2个城市副中心之一。1995年,修编后的城市总体规划把梁弄定为市域3个城市副中心之一。2001年,梁弄定为南部中心镇。2000年8月,成为省级中心镇。2003年和2008年,市政府2次制定加快梁弄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意见,对发展定位和目标作出明确规定,并给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经济状况 镇域位于四明山区西北部。山林特产以樱桃、桑果、杨梅等小水果以及花木等为主,盛产竹笋、茶叶,茶叶主要品牌有瀑布仙茗。小块平地有水稻种植。2000年后,工业以灯具制造、汽车配件等为主。2001年,被中国特色经济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灯具之乡。2005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灯具制造基地称号。1994年,开始建设四明湖度假村。2000年后,发展“农家乐”,至2010年达25家。是年,有耕地930公顷,山林5380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2.95亿元,其中农业0.43亿元、工业2.31亿元;财政总收入769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13.0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19.6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5亿元;全社会投资2.7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9000万元、商贸服务投资6850万元;自营出口3643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3万美元;农业总产值1.1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3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06元。
  马渚镇
  省级中心镇培育 2005年4月8日,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公布的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指数,马渚位居百强榜。2007年4月,马渚镇成为省级中心镇。2008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加快马渚镇改革与发展政策意见,在户籍管理、财政管理、行政审批、土地利用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倾斜。
  经济状况 镇域位于姚西平原。西南部为小山丘。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是省重点产粮乡镇,建有可储粮5000万千克的中央储备粮余姚直属库。山林特产以茶叶、白杨梅以及花木等为主,是余姚的主要淡水养殖基地。工业以塑料制品、汽配、电器等行业为主。主要商业街有小马路、四季堰路等。2000年后,集镇东拓。位于甬余余夫公路南侧的泰达美家家居文化广场,为市内最大家具市场。2008年3月,被中国特色经济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喷雾器之乡。2010年,有耕地2866公顷,山林1104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5.87亿元,其中农业0.82亿元、工业4.73亿元;财政总收入1696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41.7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52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147.0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14亿元;全社会投资5.7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8亿元、商贸服务投资5081万元;自营出口2.7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农业总产值2.7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2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238元。
  陆埠镇
  省级中心镇培育 1995年,市城市总体规划,陆埠定位为市域3个城市副中心之一,2001年,定位为中部中心镇。2003年,洪山乡并入。2010年9月,成为第二批省级中心镇,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相应的优惠扶助政策。
  经济状况 镇域位于姚江南岸,四明山北麓。南部山区盛产竹笋、茶叶,北部平原以水稻种植为主,沿姚江一带多低洼田,以水产养殖和种植茭白、田藕等为主。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步形成汽摩配件、水暖器材、电动工具3大行业为主的工业产品体系。陆埠集镇历史上一直是姚南的农产品集散地。1994年,兴办水暖专业市场。1997年,改名为江南水暖城。2001年,被中国特色经济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水暖器材之乡。2009年,开始建设五星级的阳明温泉山庄,2010年尚在建。是年,有耕地1667公顷,山林7667公顷。
  199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65亿元,其中农业0.42亿元、工业3.05亿元;财政总收入980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34.2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1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97.2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44亿元;全社会投资3.47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04亿元、商贸服务投资2.08亿元;自营出口1.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65万美元;农业总产值9581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3亿元,其中地方收入86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90元。
  第三节 片区发展
  四明山片区
  片区规划 四明山片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1988年后一直作为扶贫区域。1990年,城市总体规划开始把四明山片区中的梁弄定位为副中心城市之一,其中陆埠镇作为一般建制镇。1995年,城市总体规划把梁弄、陆埠均作为3个副中心之一,而大岚、四明山作为一般建制镇。2001~2010年,市委、市政府逐步把梁弄、大岚、四明山、鹿亭、陆埠等山区乡镇作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的一个片区加以统筹规划。2010年9月后,陆埠镇按省级中心镇进行建设。
  2007年6月,市政府成立四明山旅游发展协调委员会,全面统筹协调四明山旅游开发建设。次年7月,四明山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6月,成立四明山旅游开发建设办公室,负责四明山区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编制《四明山区域五年行动计划》《红枫谷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四明山省级地质公园核心区规划建设方案》《云河风景区规划建设方案》等。
  到2010年,建成或修缮四明山森林公园、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四明山山门主体工程、鹿亭香泉湾和大岚四窗岩、北溪和云河漂流等一批旅游项目。对区域内二级以上的33处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踏勘和登记,规划安排旅游商住用地(弹性空间)地块23个、计117.5公顷,包装推出四明山(蜻蜓岗)运动休闲基地、四明山(东岗山)森林休闲度假区、四明山红枫谷度假基地、丹山赤水提升合作开发、森林公园经营权整体转让、四明湖度假村整体转让等7个重点旅游项目。
  2010年下半年,动工或在建的旅游项目有:四明湖度假村提升改造、红色旅游二期、白水冲景区规划方案、鸿禧度假山庄、仰天湖山庄、四明山旅游商品基地、宁波电视台影视创作基地、四明山地质公园等。
  大岚镇 镇域位于四明山腹地。林特产品形成高山云雾茶、花卉、水果等特色产业体系。著名的茶叶品种有黄金观、白茶、黄金芽等。流域面积在15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流有42条,至2010年建成小水电站20座,装机容量8950千瓦,年发电量3100万千瓦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旅游业,有AAAA级景区丹山赤水,还有四窗岩、姚江源头等景点。2010年,有耕地530公顷,山林4500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0.52亿元,其中农业0.17亿元、工:业0.31亿元;财政总收入91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1.9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0.46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5.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2亿元;全社会投资3787万元,其中工业投资1551万元、商贸服务投资1200万元;农业总产值9301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24万元,其中地方收入14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73元。
  四明山镇 镇域位于四明山腹地。传统产品以茶叶、毛竹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形成以红枫、樱花等为主的花木产业。2000年后,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枫之乡、中国樱花之乡。2002年后,发展旅游产业,主要景区、景点有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仰天湖北溪漂流等。紫竹牌炭制品入选2008年奥运会人文礼品。至2010年,共建有小水电站23座,总装机量7902千瓦,年总发电量1818万千瓦时。是年,有耕地476公顷,山林7660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0.62亿元,其中农业0.14亿元、工业0.41亿元;财政总收入112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2.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0.37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4.9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36亿元;全社会投资2687万元,其中工业投资385万元、商贸服务投资452万元;农业总产值1.2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90元,其中地方收入11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11元。
  鹿亭乡 乡域位于四明山腹地。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形成竹笋、茶叶、山羊、高山西瓜、花卉、畜禽6大产业。2000年后,瀑布仙茗和鹿沁牌余姚春先后获国家级有机茶证及“中绿杯”名茶评比金奖。至2010年建小水电站18座,总装机5410千瓦,年发电1080万千瓦时。是年,有耕地475公顷,山林5250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1.63亿元,其中农业0.22亿元、工业1.34亿元;财政总收入193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2.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2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8.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9亿元;全社会投资2565万元,其中工业投资2415万元;农业总产值7847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24万元,其中地方收入11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95元。
  环牟山湖片区
  片区规划 环牟山湖片区只涉及牟山1镇。牟山湖位于牟山镇境内。2010年,有湖面333.3公顷。环湖有距今3000年的竺山岛遗址,距今1700年的马步龙越窑遗址,宋代的方丈碑遗存,千年古村姜山美女池及古樟树群。
  2010年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发建设牟山湖。同年7月,牟山湖休闲度假区管委会成立。开展招商引资,启动高端度假房产、五星级宾馆和国际学校项目建设。一期工程有10公顷农民安置保障房,杭甬高速牟山道口接北入口6.5千米道路工程,同时推进水、电、天然气及通信等配套工程建设。
  牟山镇 镇域位于姚西,与上虞市接壤。有全市最大的天然湖泊牟山湖,湖四周多低山缓坡。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是余姚主要的淡水养殖基地,山林特产有白杨梅、茶叶、雷竹笋等。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以电讯器材、同步带等为主发展较快,逐步形成以汽车配件、通信设备、玻纤材料等为主导的行业结构;集镇建设沿甬余余夫公路两侧拓展。2000年后,三江、华联家家福等在镇内设有连锁超市。2010年,有耕地1280公顷,山林1213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3.34亿元,其中农业0.44亿元、工业2.65亿元;财政总收入1214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8.1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3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30.0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77亿元;全社会投资2.8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69亿元,商贸服务投资1630万元,自营出口5707万元;农业总产值3.3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其中地方收入44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40元。
  其他各镇发展
  丈亭镇 镇域位于姚东。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是余姚杨梅主产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逐步形成轻纺印染、五金机械、管阀轴承、塑料模具、园艺设备等产业门类。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台商落户丈亭,形成台商工业园区。2000年后,集镇逐步向北沿甬余余夫公路外移,形成新区。2010年,有耕地1000公顷,山林2800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4.21亿元,其中农业0.45亿元、工业3.38亿元;财政总收入1085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31.1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57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3.36亿元;全社会投资5.57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13亿元、商贸服务投资6280亿元,自营出口1.1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11万美元;农业总产值3.0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0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00元。
  三七市镇 镇域位于姚东,与宁波江北区接壤。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是余姚杨梅的主产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期,不锈钢制品、汽车配件、紧固件等发展较快,粮食以年糕加工最为著名,200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年糕之乡。2010年,有耕地2300公顷,山林3000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1.84亿元,其中农业0.53亿元、工业1.15亿元;财政总收入536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11.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5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40.0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亿元;全社会投资2.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93亿元、商贸服务投资4201万元,自营出口3152万元,实际利用外资88万美元;农业总产值2.9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其中地方收入55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27元。
  河姆渡镇 镇域位于姚东。水稻为传统种植作物,20世纪80年代末,茭白成为主要农作物。山林特产主要有茶叶、竹笋等,著名的茶叶品牌有四明十二雷、丞相绿、河姆渡野茶等。20世纪后,不锈钢加工形成特色产业,其他还有PE管件(以聚乙烯(PE)为主要成分的塑料管件,PE即POLYETHYLENE)、旅游用品、机械、仪表等。2010年,有耕地1588公顷,山林3000公顷。
  1992年,并乡设镇。1993年,社会总产值2.64亿元,其中农业0.41亿元、工业2.06亿元;财政总收入424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13.0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58.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25亿元;全社会投资1.9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2亿元、商贸服务投资600万元;自营出口4507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万美元;农业总产值2.5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5亿元,其中地方收入60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36元。
  小曹娥镇 镇域位于姚北滨海平原。海岸线长8.1千米,海产品有小梅鱼、蛏子等小海鲜。农业复种指数较高,以种植棉花、榨菜等经济作物为主,是余姚榨菜重点产地。2005年7月,规划建设滨海新城,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世茂铜业、王龙集团等。2010年,有耕地1760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2.43亿元,其中农业1.12亿元(统计年鉴数据如此)、工业1.03亿元;财政总收入534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11.4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5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100.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6.25亿元;全社会投资5.1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49亿元、商贸服务投资5810万元;自营出口9774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51万美元;农业总产值3.4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7亿元,其中地方收入86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70元。
  临山镇 镇域位于姚北滨海平原。海岸线长2.97千米,海产品有小梅鱼、蛏子等小海鲜。农业以榨菜、棉花、水稻种植及畜禽养殖为主。是余姚葡萄生产基地,葡萄著名品牌有味香园等。20世纪90年代后,工业逐步形成制笔、塑料制品、小家电等行业。临山老集镇区为商贸中心,2000年后,集镇逐步向西北拓展。2010年,有耕地2066公顷,山林601.5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5.61亿元,其中农业0.96亿元、工业4.22亿元;财政总收入1532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44.4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42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99.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4亿元;全社会投资6.0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7亿元、商贸服务投资3020万元;自营出口8785万元,实际利用外资9万美元;农业总产值6.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9亿元,其中地方收入84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71元。
  黄家埠镇 镇域位于姚西北,和上虞接壤。海岸线长1.97千米。农业以榨菜、棉花、水稻种植及畜禽养殖为主。是余姚主要海产、水产养殖基地。林特产品以蜜梨较著名。工业以消防器材、休闲用品、轻纺印染等行业为主。2002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消防器材之乡。食品主要以榨菜加工为主,小包装精品系列品牌主要有备得福、阿祥哥等。2010年,有耕地1822公顷,山林350.27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4.58亿元,其中农业0.57亿元、工业3.65亿元;财政总收入1368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32.0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15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108.5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46亿元;全社会投资5.4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14亿元、商贸服务投资1000万元;自营出口1.6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农业总产值4.2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2亿元,其中地方收入86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20元。
  大隐镇 镇域位于姚东,与鄞州区接壤。南部山区出产竹笋、茶叶、杨梅、香椿、花卉等,北部平原以水稻种植为主。天下玉苑茶获2009年中国(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历代盛产石板,石刻、石雕制品,产品远销海内外。2010年,有耕地360公顷,山林2380公顷。
  1993年,社会总产值0.9亿元,其中农业0.1亿元、工业0.73亿元;财政总收入352万元。2002年,工业总产值3.6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0.82亿元。2010年,工业总产值11.4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36亿元;全社会投资6047万元,其中工业投资4535万元、商贸服务投资800万元;自营出口1009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0万美元;农业总产值705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45万元,其中地方收入2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43元。
  第三章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1988年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20世纪90年代,水电、道路、广播电视设施都有较大投入。2003年正式提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称为“八网进村”,具体包括道路、公交、供水、供电、广播、电视、通信、商贸等。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保障和劳动力就业。
  第一节 公共基础设施
  城乡公交道路一体化建设
  1988年,城区和乡镇公交道路分别为水泥路面和沙石路面。1992年,第一条油路余马公路开通。1995年开始,实施扶贫公路工程。1999年开始,实施“油路上山”工程,至“九五”(1996~2000)期末,共改建山区道路134.5千米,建设扶贫公路93.34千米,修筑通村公路206.7千米,直接沟通87个村。
  2003年,启动“乡村康庄工程”。到2005年底,新建、改建通村公路185千米,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的目标。2006年底,乡道以上公路全部实现硬化。
  同时,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1990年4月,开通城区至马渚、临山等镇的方便车。1998年5月,组织中巴车经营户成立公司,提高农村客运通达率和覆盖面。2004年11月,第一条城乡公交线路501路投入运行。2006年底,村公交车通达率100%。2007年农村等级公路通村率、硬化率、合格率和城乡公交客运通达率均实现100%。至2010年,开通农村的公交线路17条。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1988年初,农村共有自来水厂5个,分别为陆埠、临山、马渚、丈亭、低塘镇自来水厂。1994年,开始实施姚西北水改工程。建渚山水厂,原水为四明湖库水。工程总投资近亿元,设计规模日供水5.1万吨。1996年工程竣工,姚西北地区7个乡镇的20万群众开始饮用自来水。2005年,全面实施3年改水计划,通过安装膜处理设备、压力过滤器和消毒器等办法,解决山区、半山区15个乡镇、街道及126个村的人口饮水困难。到2007年底,投入资金1.2亿元,新建村级供水站210个,受益人口21.1万人,全面完成3年改水任务。对城郊农村和姚西北两个区片,实施农村地区“一户一表”改造(涉及15.3万户城乡居民)和镇级管网改造。2008年底,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到2010年,姚西北基本实现城乡自来水同网同质。
  城乡用电一体化建设
  1988年,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用电价格有差异,农村电价高于城市。1999年下半年开始,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行城乡同网同价。至2001年8月,完成35千伏工程项目6个,10千伏及以下工程项目396个,总投资1.71亿元。撤销农电总站和乡镇电管站,建设乡镇供电所,实现城乡电网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管理体制。全市农村用电实行“一户一表”,做到“三公开”(公开电量、公开电价、公开电费)、“四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和“五统一”(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
  1991年,开始农村电气化建设。2006年全面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2009年底,所有村顺利完成电气化改造,实现无功自动补偿、运行数据共享、配变电量负荷自动采集和电能质量监测等智能化控制,基本实现城乡用电一体化。
  城乡广播电视一体化建设
  1988年初,共有广播喇叭15万只,城乡广播入户率为78%。20世纪90年代,有线广播呈萎缩趋势,电视迅速普及。1993年,再次加快有线广播及电视网络向农村延伸覆盖步伐。1997年,完成有线电视全市联网。
  2008年,全面实施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到年底基本实现村村通有线广播、村村有广播功能的目标,村有线广播覆盖率和通响率均达90%以上,形成市和乡镇、街道以及村逐级传输覆盖的农村有线广播网络体系。
  2010年11月,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工程,完成城区2万户数字用户的覆盖工作,并开始向农村推进。
  城乡网络通信一体化建设
  1987年底,手摇电话机通话村780个,占95%。1991年1月,投入4000万元的舜北电信大楼、泗门和富巷3个母局总数为1.6万门程控电话工程竣工,电话号码为6位数。1994年,与宁波市话联网,电话号码升至7位数。1995年,引进10万门程控电话。2001年,电话号码升至8位数。2010年底,每百户拥有电话112.5部,村电话、宽带通达率100%,自然村电话、宽带通达率100%和99.9%。
  1990年,开通无线寻呼台。1992年9月,移动电话投入运行。2008年开始,实施移动信号“村村通”工程。是年底,浙江移动余姚分公司先后投入资金9300万元,新建基站125座;中国电信建成农村通信接入机房215个和农村3G无线基站191个,实现市域范围移动信号全覆盖。2010年底,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86部。
  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建设
  1988年,农村商品流通主要依靠供销社设立的基层网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个体商店大量涌现。2005年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千镇连锁超市”工程,乡村设立连锁超市、放心便利店和农资连锁店。2010年,农村连锁超市96家,乡镇覆盖率100%;农村连锁便利店267家,中心村覆盖率100%,村覆盖率90%。放心示范店342家,村覆盖率91%。农资配送连锁店247家,村覆盖率93%。
  2007年开始,实施农村菜市场改造工程。到2010年底,完成农村菜市场建设改造114家。
  第二节 公共服务项目
  城乡教育均衡化建设
  优化农村教育资源 1988年初,有小学498所、初中70所、普高10所、职高6所,师范、中专、技校各1所,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996年,推进城乡教育网点调整和破旧校舍改造,至2010年底,幼儿园发展到154所,小学撤并到94所,初中撤并到45所,城区和农村义务教育段,中小学校标准化达标率分别达95.5%和85.5%,7~12周岁儿童入学率100%,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98.2%。
  增加农村教育经费 1998年起,义务教育段小学、初中免收学费。2002年秋季起,对户籍在四明山、大岚、梁弄、鹿亭4乡镇及梨洲街道茭湖、燕窝、黄明片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杂费和住宿费,发放困难补助费。2006年春,扩大到全市持有《特困证》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烈士子女、“五保”(衣、食、住、医、葬5项保障)供养的未成年人、符合低收入家庭条件的残疾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并每周免费提供2~3餐“爱心营养餐”。2006年秋季起,免除义务教育段在校生的杂费。2007年秋季开始,困难补助范围扩大到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子女,并对就读高中的上述各类对象的子女免除学杂费,就读专科生每学年一次性补助3500元,本科生每学年一次性补助5000元。2008年春季起,对义务教育段在校生免费发放国家课程教科书、地方课程教材、辅助学习资料,取消收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等。2009年春季,取消义务教育段学校的借读费,实现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同城待遇。2010年春季起,免除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住宿生的住宿费,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
  建立教育集团 2008年,探索促进均衡发展和扩张优质教育资源的办法,以“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的基本办学模式,尝试建立教育集团。到2010年底,组建以东风小学和星光小学为主体的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以舜水中学和舜江中学为主体的舜水中学教育集团以及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共3个。
  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东海明珠文化工程 1988年,公共文化设施基本上集中于城区。1995年4月,实施“东海明珠文化工程”,推进文化机构、设施、队伍、活动及文艺创作面向基层和农村。2003年底,全市9个乡镇创建成为宁波市级“东海明珠”。至2009年,所有乡镇、街道均达到宁波市“东海明珠文化工程”标准,其中泗门、陆埠、小曹娥、临山、丈亭、梁弄、朗霞、低塘8个乡镇、街道达到省级标准。
  农村“111”文化工程 2004年起,开展以“10个文化中心镇、100个文化中心村、1000户文化中心户”为内容的农村“111”文化工程建设,采取镇村户3级联建、城乡联动的方式,加快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到2006年底结束,共建成文化中心镇8个、中心村110个,培育中心户1039户。同时,2006~2010年,实施“千场电影百场戏”工程,每年送电影进村3000场、送戏300场以上。
  文化燎原工程 2007年开始,实施“文化燎原工程”,投入1500万元,构建乡镇(街道)、村、自然村、户4级公共文化阵地网络。到2010年底,累计创建省级文化强镇7个、体育强镇12个;建立村级业余文体团队700支,队员超过1万人;建成集镇综合文化中心19个、村落文化宫259个。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1988年,全市各村配有防疫人员和接生员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村级妇幼保健网点。到1997年,建立覆盖所有村的村级妇幼保健网。2003年9月,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余姚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县(市)。2008年7月,门诊小病受惠机制扩面至全市农村居民,门诊补偿标准为30%。2003~2010年,筹资标准每人每年由45元提高到300元,大病住院补偿封顶由2万元提高到8万元;参合率提高到97.3%。
  2006年,市三院、梨洲医院、梁弄和马渚中心卫生院开展面向老年困难群体、贫困家庭、外来孕产妇及儿童、山区困难群众和老年白内障等病人的平价医疗。是年,逐步推进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转型发展。到2010年底,建成宁波市级以上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19家,其中207家成为小病受惠定点医疗机构。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刷卡报销医疗费用,城乡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1988~1995年,农村继续实施“五保”制度,即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靠的孤、老、残、幼,由集体给予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大多数老年农民仍依靠子女供养。1995年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老农保”)。2003年,建立被征地农民(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规定征地当年凡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男不满60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07年12月1日,实施农民养老保障试行办法(简称“新农保”),老农保停止新增业务。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2010年底,参加“新农保”农民72680人。
  《余姚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城乡都实现养老保险。2010年,全市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建设
  1988年,农村劳动力仍以从事农业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和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企业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培训。2003年4月,市政府制定《关于推行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体系。2003年底,21个乡镇、街道普遍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向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放《求职登记卡》,并对被征地农民实施免费培训。2006年9月,市政府制定《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转移就业五年规划》,计划在“十一五”(2006~2005)期间,市级财政每年投入800万元资金,作为培训保障。
  到2010年底,建成以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成校(职校)和社会办学机构组成的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网络,形成市级劳动力市场1个和乡镇、街道劳动力分市场11个;建立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窗口336个,就业信息和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城乡二元的就业体制基本消除。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6.7万人次,12.4万名农民实现转移就业。农民就业非农化率86.2%以上,非农收入比重85%以上。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
  1988年后,每一阶段开展有特定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3年后,进行村庄整治,美化环境。2007年开始,探索解决农村宅基地粗放利用、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配套成本较高等问题,进行农村宅基地供应制度和住房制度综合改革,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一节 小康村和村庄建设
  小康村建设
  1988年,以“农业一优二高(优质、高效、高产)、村庄整齐清洁、家家生活殷实、多数务工经商”为目标,开展小康村建设。1994年6月,市委、市政府命名余姚镇大河村等142个村为全市第一批小康村。2006年2月23日,临山镇临浦村、黄家埠镇回龙村、马渚镇沿山村和梨洲街道南庙村被确定为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是年,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按照《余姚市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全面推进小康村建设。至2010年末,累计创建小路下村、谢家路村等省级小康示范村20个;双河村、剑江村等宁波市级全面小康村31个;魏家村、北溪村等余姚市级小康新农村20个。
  村庄建设
  20世纪90年代前后,农村村道、村内道路以沙石路、石板路、泥路居多,基本没有安装路灯。2003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和河道净化”(简称“六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改造。2004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六化”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除2个村因规划拆迁未列入整治范围外,263个村全部完成村庄整治建设任务,通过省、宁波市验收;累计硬化村内道路3195千米,新建扩建通村(联网)公路1541千米,建设整治河道、溪道1940千米,新增绿化面积880万平方米,建造公厕5147座,增加垃圾箱(桶)8504个,安装路灯37097盏;98%以上的村庄实现改水改厕、村内主干道硬化和路灯亮化;全面实施“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机制,落实村庄保洁人员2907名和河(溪)道保洁管理人员502名;各级投入资金1325万元,建成生活污水处理项目21个,受益农户3000户;全市97%的村建有村落文化宫,46.4%的村创建为绿化示范村,47.9%的村创建为生态村,74.3%的村创建为卫生村,62.5%的村创建为文明村,其中小路下村和谢家路村分别获得国家、省级称号8个和11个。宁波市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先进乡镇、街道5个。
  第二节 农村宅基地供应和住房制度改革
  传统住房模式
  传统农村住房,以单家独院、一户一宅为主。1987年,全市农村共有住宅建筑面积2120.37万平方米(包括集镇),其中新建、改建楼房建筑面积481.8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22.7%。进入20世纪90年代,新建、改建的单家独院式楼房逐年增加,2010年底,农村人均住房面积62平方米,是1987年的2.53倍。
  2007年改革
  改革内容 2007年开始,改革主要是推进农村建房模式由单家独院、一户一宅向多层高层公寓式住房转变,加快农村人口就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身份向城镇居民转换、居住向适度集中转变、房屋向完全产权转换、管理向社区化物业化转型。
  项目实施 2007年10月,启动实施宁波首个农村住房制度改革试点项目——兰江街道兰墅桥村兰墅公寓二期,随后又实施梨洲街道古路头村村民集中安置小区、泗门镇后塘河社区农民安置小区、梨洲街道第二期下山移民安置房、朗霞街道邵巷安置房三期、泗门镇东大街社区农民安置公寓等农村住房制度改革试点项目,总投资9.02亿元,总用地28.97公顷,总建筑面积50.29万平方米、共3281套。到2010年底,开工建设31.7万平方米,完工24.2万平方米,安置798户。
  2009年深化改革
  深化内容 2009年6月开始,深化以现有住房困难户(紧缺户)、农村困难家庭、地质灾害隐患点住户、山区偏远地区住户等为对象,采取建造农民多层公寓、建设农民集居区(新村)、就地改建翻建、小散远自然村撤并等办法,集中改造建设农村住房,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同时,在市农村住房制度改革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市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完善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简称农房“两改”,下同)。
  农房“两改” 2009~2010年,通过农房“两改”,全市共改造建设农村住房11892户。其中,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825户,下山移民482户,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户搬迁安置173户,以农民多层公寓方式安置7099户,以农民个人建房方式安置3313户。农民多层公寓建设,共完成梨洲街道古路头村村民集中安置小区一期、兰江街道兰墅公寓二期、阳明街道丰南公寓、凤山街道永丰村安置房一期、低塘街道历山村农民公寓三期、朗霞街道邵巷安置房等以多层公寓为主体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项目)土建工程40个,总建筑面积131.32万平方米。
  第三节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集体经济总收入
  1988~1996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包括土地补偿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村级集体工业企业上缴款占到较大比例。增幅最大的为199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547万元,比上年增加58%。2010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75834万元,可用收入31650万元,分别是1988年的27倍和13倍;村级集体总资产达到420047万元,净资产达到244361万元;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含土地征用费)50万元以上的有231个,1000万元以上的有3个。
  保值增值
  1994年,各乡镇相继成立农村合作基金会,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强化积累机制。同年,余姚镇东郊村经济合作社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1996年后,进行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综合改革,通过改造、改组、改制,把股份合作制等经营制度引入集体经济领域。
  政策扶持
  1997~2000年,村级集体企业转制后,企业承包上缴收入和资产租赁收入减少。1999年8月,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清理整顿,村级投资收益减少。200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提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政策,重点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发扶持。2004年起连续4年,市政府每年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连同宁波市下拨扶持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07年起5年内,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村级集体专项发展资金。2010年起,市级财政扶持资金增加到2000万元,并将扶持对象扩大到全市各村、社区。
  第四节 共建新农村
  村企结对
  2006年5月,市委、市政府开展“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组织全市工商企业积极参与村企结对,主要围绕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办社会事业、共建基础设施、共创新型社区和共育文明乡风6项内容。到2010年底,1391家工商企业参与村企结对活动,落实共建项目2076个,实际到位资金16151.9万元。
  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2003年10月,市委选派40名市、镇两级机关干部驻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重点帮助村组织增强班子凝聚力、提高村务管理能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和谐稳定。制定《余姚市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职管理办法》,明确机关干部驻村任职工作的管理职责及驻村任职干部的管理制度。2004年3月,农村工作指导员,按照建设“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全面小康新农村的要求,具体承担“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调研、上下信息沟通、群众信访调解、富民强村服务、城乡统筹推进、民主制度监督、组织建设督导”等8项职责。第一批农村工作指导员由省、宁波市、余姚市和乡镇、街道4级选派,共269人。其中,省、宁波市两级选派21人,市直部门抽调68人,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抽调180人。2004年4月,全体农村工作指导员下村到岗。
  2003年10月至2010年底,抽调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6批、1660人次。其中,省级部门下派3人次,宁波市直部门下派120人次。走访调研农户超过12万户,帮助落实经济发展项目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1300个,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超过7000万元,捐款捐物折合资金达600万元。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