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城市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155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城市管理
分类号: TU984
页数: 6
页码: 136-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的城市管理,包括市容管理及管理模式、节 违章建筑治理、户外广告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城区建设 城市管理

内容

1988~1993年5月,城市管理以余姚镇为主。1993年5月,组建市容整顿综合执法大队。2000年,市城市管理办公室成立,城市管理由监察进入综合执法管理。2009年,市城管办更名为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除主城区兰江、阳明、梨洲、凤山街道外,集镇管理由各乡镇、街道自行负责。2000~2010年,各乡镇、街道建立机构、组建队伍、配备设施,集镇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第一节 市容管理及管理模式
  “门前三包”管理
  初始阶段以“门前三包”为主要管理形式,“三包”是指在城区的重要街道两边的单位、商店以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为内容的责任管理。1987~1989年“门前三包”签约单位743户,道路全长9907.2米。聘用60多名管理员进行巡逻监督和责任代包。1992年,“门前三包”范围扩大,实行代包的地段有新建路、阳明路、南雷路、南滨江路、新建北路、巍星路6条主要街道,“门前三包”签约单位增加,代包户数也相应增加。至1992年,在城区的主要街道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累计总户数为1285户。
  监察整顿管理
  1986年后,市容管理以监察整顿管理为主。1993年5月,组建市容整顿综合执法队。一年内查处损坏市政设施事件12起,办理施工占道38家,计2715.5平方米,个人占道106家、339平方米,处理门外设摊占道49户、计150平方米,拆除违章占道棚53个、480平方米,清理各种占道行为856起。
  1995年,开展以治“六乱”为内容的治理活动。“六乱”是指乱搭建、乱占道、乱设摊、乱吊挂、乱设夜排档、乱摆点心摊。1996年,先后进行10次强化整顿,清除街道两边堆放物和吊挂物,查处乱挖掘损坏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事件。1999年,围绕违章建筑、违章占道、乱停车、乱堆放等问题展开市容整肃活动,还整顿燃气管理,对燃气安全进行检查监督。在整顿的同时进行疏导,1999年7月,开设阳明东路夜市一条街,共设摊位200个。
  1986~2010年,市容整顿中,累计劝导摊贩6681人次,暂扣和处置物品22.03万件,清除街道两边吊挂物1.98万件。
  委托执法管理
  点面结合 2000年,市城管办成立,按照“依法治市、统一管理、全权委托、综合执法”的原则,城市管理由监察进入综合执法管理。创造拉网式巡查、集中式整治、情感化管制、档案化登记、占领式和示范式管控等多种管理经验。全年取缔无证摊贩2.63万起,违章占道9160多处,收缴非法广告8.57万张,捣毁游医窝点57处。2004年,市容管理点面结合抓重点、创建示范街,以新建路为示范一条街,多管齐下,全面整治“六乱”,取缔地摊、小吃摊。
  堵疏结合 2005年,以疏导为主、堵疏结合管理市容,集中处理巍星路、北兰江路的马路市场,鼓楼周边的地摊,改变随处设摊的乱象,集中整顿夜市、夜宵摊点扰民现象。调整1999年开辟的阳明东路夜市市场。2005年10月,开设阳明西路夜宵一条街,后来又统一搬入舜水北路夜宵城。2008年4月,利用阳明西路丰南小学地块开设小商品市场,占地0.77公顷,设摊位159个,替代原阳明东路的夜市一条街。2009年12月,又改为夜宵城。在城中心区先后开辟西门服装百货、开丰桥综合物品市场、白山头临时农贸市场、胜一花鸟市场和远东工业城水果市场、小吃摊点和卫生弄便民服务点共12个疏导点,投入资金250万元,疏导点共有摊位2400个。
  创新管理方式 2007年,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按路段划分为示范路、严管路和管理路3个档次。是年,以社会化承包形式清理城市“牛皮癣”(乱贴的小广告),此后用同样的办法解决“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的两大难题。2008年开始,试行“先劝阻,后执法”的管理模式。
  直接执法管理
  2006年6月,市城市管理办公室更名为市城市管理局。2009年9月,成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由委托城管办(局)执法转变为城管执法局执法。
  2010年,推进示范路(街)创建和城市网格化管理,建立规范完整的电子路籍档案库。
  第二节 违章建筑治理
  拆除违章建筑
  1993~2010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7829处,查处损坏市政环卫设施347起,查处损坏园林绿化201起、违章装修287起、乱挖掘283起。
  1994年,查处违章建筑239起,计3405平方米,其中拆除86处、计1084平方米,查处损坏环卫设施18起,拆除乱搭建亭、棚106只。
  2005年,拆除违章建筑284户,面积3.55万平方米。
  2008年,查处违法案430件、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强制拆除130处、建筑面积8020平方米。
  2010年,查处违章建筑160起,对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开发区块严控违章建筑,拆除违章建筑20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整治
  街景整治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要围绕改进道路绿化树种和花草种类、营造街道特色景观展开。2001年4月,阳明西路(新建路至舜水路段)开始进行高标准城市道路改造,首次引进新配方沥青混凝土工艺铺设路面,包括道路路面改造、各类管线入地、户外广告、公共设施、景观照明整治、城市雕塑创作等。沿街老、旧建筑立面整修,包括墙面维修、粉刷、清洗和屋顶整理,沿街违章建筑和超期临时建筑的拆除。2001年和2005年,先后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清洗和整修立面近20万平方米。涉及新建路、阳明路、南雷路、巍星路、舜水路、世南路、新西门路、大黄桥路等城区主要街道。2008年7月,城市雕塑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城市雕塑开始纳入管理范畴。
  住宅小区专项整治 1997年8月22日,开展住宅小区环境治理的专项整治活动,对未经批准擅自破墙开门、改窗户为门户的行为进行强行阻止,要求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的进行强制封堵。行动历时5个月,出动人员2270人次,居民自行整改292处。
  查处房地产公司违规 2000年,重点查处房地产公司少批多建、擅自加层等超规划建设的违规行为。建立新建项目跟踪监察制度,实行分片巡查。全年审结案件127次,罚款29.7万元,拆除违章建筑69处。
  第三节 户外广告管理
  户外广告管理和审批
  户外广告管理职能分工 2008年,市政府规定,户外广告设置秩序由市城管部门管理,广告内容由市工商局审核,重大活动和公益广告由市委宣传部审批。市规划局会同市城管办、市工商局制定《余姚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夜景照明、门脸牌匾发展控制规划》,对城区13条主干道路制定详细规划。对户外广告的公共安全性、尺寸大小、视觉效果进行监督。
  城区户外广告审批程序 1988年1月至2000年8月,由市监察队市容组和市城建监察大队市容中队踏勘并签署意见。2000年9月至2003年12月,由市城管办城管大队负责踏勘并签署意见。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由市城管办江北中队负责踏勘并签署意见。2006年7月至2009年9月,由市城管执法局直属一、二、三、四中队负责踏勘并签署意见。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由市城管执法局直属一、二、三、四中队负责踏勘并签署意见。
  检查和创建活动
  重点检查 1998年,出动检查车辆230车次,人员1100人次。2004年,收缴清理违规的店前立式招牌、广告牌1000余块。2005年4月,市城管办成立广告小组,负责对新设置广告的踏勘、审批,取缔无审批手续的广告。当年,拆除不符合规定的大型商业广告设施和霓虹灯广告194块,灯箱广告35只,路牌广告24块。2007年,整治城区主要道路两侧的户外广告,对20条主要街道沿街店面进行检查,查处不规则的霓虹灯广告文字、图案灯光显示111处,纠正不规范广告206件。2008年,全年定点限时审批户外广告320批次、1781块。其中,公益性广告159批次、1102块,商业广告161批次、679块,共查处违法广告案398起;城区批准设置灯箱广告116只,大型电子屏幕广告牌37块,公共广告栏22处。
  示范创建活动 2000年,完成“一街三小区”的示范创建,“一街”是南雷路,“三小区”是南雷路、下菱、南园小区。重点整治跨门营业的门面广告、店门招牌、小区违法小广告。
  清理违法小广告 2004年,组织开展百人上街清理广告活动,铲除小广告1万余张。2005年开始,采用市场化治理的办法,市城管办与大连豪雅丽城市美容公司签订合同,由公司承包户外小广告清理和日常维护,划定地段、时限,定质量标准,不定期进行检查验收。2009年投资100万元,开辟40处公用信息栏。
  第四节 环境卫生管理
  道路保洁和清运工具
  道路保洁 1985年,开始实行定人、定车、定地段和包掏、包运、包扫的“三定三包”保洁制度。1999年,城区的南雷路、新建路、阳明东路和阳明西路等主要街道实行全日制保洁,全天清扫,其他道路仍一天两扫。2001年开始,城区主、次干道每天18小时动态保洁,二级道路14小时保洁,背街巷弄、城中村道路实行7小时保洁。采用垃圾废弃物在路面滞留的“分钟考核制”,一类道路滞留不超过15分钟,二类道路不超过20分钟,巷弄不超过25分钟。2005年5月,改革道路保洁体制,首次向社会公开招标,变环卫职工清扫为公司承包。到2010年,道路保洁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城区一级道路72条,二级道路36条。
  清运工具 过去街边清洁全靠人力使用扫帚、畚斗。1988年,使用第一辆2吨扫地车,1998年又添一辆5吨扫地车,2010年增至8辆,机扫率30%。1997年4月,拉运垃圾,改手拉车为脚踏铁皮厢三轮车,后又逐步改为不锈钢材质的三轮车,至2001年全部改用不锈钢厢式保洁车。1995年前,有1辆道路洒水车。2010年,有6辆洒水车、10辆洗路车和1辆洗扫车。1983年,有1辆2吨密封垃圾车,开始用机动车清运垃圾。1997年,改机动车为密封压缩车,与垃圾中转站设施相配套。2010年,有压缩车3辆、自卸车19辆、厢式车20辆。
  厕所和粪便管理
  公共厕所 1988年前公共厕所(简称公厕)均为旱式厕所。1988年,在阳明公园、健康路、人民电影院和草编厂等处新建5所自控水冲式公厕。1996年5月,在联盟桥新建生态厕所1座,占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平方米。至2010年,城区公厕79座(不包括公建配置公厕),全部为水冲式厕所,其中一类15座、二类30座、三类34座。
  粪便管理 20世纪80年代前,城区粪便靠手拉粪便车或机动粪便车收集。1988年后,水冲式厕所增加,只要定期清运化粪池残渣,运输量减少。1988年,有吸粪车3辆,2010年增至9辆。住宅小区清理化粪池由物业公司负责,环卫处实行有偿服务。
  垃圾处理
  公共垃圾箱 1988年前,城区街道边设置43只铁皮箱,作为公共垃圾箱,后逐年增加。1995年增至180只。垃圾箱的种类、材料逐年优化。1999年,建密封砖砌垃圾箱,使用不锈钢果壳箱,果壳箱不断更新为美观环保的款式。城区住宅小区,敞开式垃圾箱,逐步改为封闭式垃圾箱。至2010年,城区共有果壳箱1519只,密封式垃圾箱178只,封闭式垃圾箱1280只。
  垃圾袋装化 1995年,在新建路试行垃圾袋装化收集。2002年10月,居民住宅小区,进行垃圾袋装化收集试点。2003年,制定余姚城区生活垃圾袋装上门收集实施办法,垃圾袋装化全面实施。
  垃圾中转 1988年12月至1989年5月,建西北室内集装箱垃圾中转站,是余姚第一座垃圾中转楼。1990年后,富巷南小区、康复路、阳明东路、体育场路、南园新村等垃圾中转站相继建成。2008年开始,中转站逐步改造成压缩垃圾运送,安装垂直式成套设备,采用垂直式压缩技术。2010年全部完成改造。至是年底,城区共建垃圾中转楼14座,设计规模1300吨/日,实际中转清运生活垃圾年平均1200吨/日。
  垃圾填埋场 1988年7月,双河吴家岙填埋场建成,占地0.79公顷,投资16.2万元。1990~1996年分期改造,增建厌氧塘、氧化塘、渗漏液生物处理等设施,改造后增加库容总量28.5万立方米,延长使用年限,垃圾可作无害化处理。2001年10月至2004年4月,建桐张岙垃圾填埋场,位于城区东北15千米,利用废弃的双河桐湖水库,占地15.07公顷,二期又扩大13.5公顷。一期容量150万立方米,总投资3300万元。填埋场主要设施有生活垃圾填埋区、污水处理厂、粪便净化处理厂等,日处理垃圾能力为400吨。填埋场边建设边使用,2002年7月18日开始运行。
  垃圾焚烧发电 2009年7月,投资4.1亿元,在市滨海产业园区,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占地4.8公顷,日处理垃圾能力1500吨。安装垃圾焚烧锅炉三炉两机,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焚烧后的热能可供热发电,装机发电容量为18兆瓦,供热量90吨/小时。2010年,日处理垃圾800~900吨。
  第五节 交通秩序管理
  管理机构及设施
  管理职能调整 1987年9月前,城区交通秩序,由市城管监察队和市交通局公路管理所协助交警管理,车辆管理归市公管所,人行道管理归市城管监察队。1987年9月后,行车道由交警管理,人行道先后由市城管监察队、城管办、城管局管理。
  城区道路管理设施 2001~2010年,城区道路增设交通指示牌、道路行车指示线和导向指引标志,城区主、次干道路中心线、车道线、斑马线、停车线明确,指示灯明显。主要道路增设行车线与人行道之间的隔离护栏。
  公共停车场管理办法 城区公共停车场逐年增加,重要的公共建筑配置停车场。2001年起,由市城建局建设的桐江桥地下停车场、阳明公园停车场、逊埭路停车场,移交城管办管理,由私人承包向城管办上缴管理费(年度定额上缴),承包者按物价局规定的收费标准收费。至2008年12月,又归市建设局管理。
  城区道路停车规定 1987~2010年3月21日,由市交警大队负责,划出临时停车位。至2010年增设临时停车位3000个。2010年3月22日起,行车道与人行道分开管理,交警负责行车道,城管负责人行道,在临时停车线外的道路停车属违规。
  治理整顿
  乱停车专项治理 2007年,开展专项治理,教育纠正违停5496人次,扣罚处理323辆。开展联合执法方式禁止农用车入城。人行道停机动车实施抄告处罚,全年抄告572辆,罚款8.53万元。2010年,再次开展专项治理,新开辟4处临时停车场,增设临时停车位。
  马路市场整治 2000年后,主要对世南西路延伸段、巍星菜场莫家弄、阳明西路毛家、江南新城菜场和汽车北站横堰菜场周边的露天市场禁止占道交易,确保道路畅通。
  禁鸣喇叭 1999年,发布市区部分区域禁止机动车鸣号的通告,10月15日开始执行。
  城区洗车业管理 2000年后,对洗车业进行规范管理,明确管理职责,选址定点、核发营业执照由交通、工商、城管3个部门联合共管。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