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人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117
颗粒名称: 第三编 人口
分类号: C924.255.5
页数: 28
页码: 79-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1988~2010年人口规模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人口变动,计划生育和姓氏。
关键词: 余姚市 人口 变化

内容

第三编 人口
  1988~2010年,市民计划生育自觉程度逐步提高,自然增长率下降,户籍人口总量保持在79万~83万之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提高,生活质量提升,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进程加快,少儿抚养系数下降,老年赡养系数上升;同时,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家庭户规模缩小,男女性别比下降。
  1992年后,余姚经济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大量增加。至2010年末,登记在册的外来户工人员及其子女52.29万人,常住人口(居住6个月以上)达到101万人。其中一些人在余姚安家落户,成为新余姚人。与1987年底相比,少数民族增加32个。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988~2010年,按统计年报,户籍人口在79万~83万之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显示,常住人口从79万人增加到101万人。
  第一节 人口总量
  常住人口普查数据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市794359人,其中男404476人、女389883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852719人,其中男429835人、女422884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1010659人,其中男512316人、女498343人。
  户籍人口统计年报数据
  1990年全市804478人,其中男410107人、女394371人。
  2000年全市829606人,其中男419256人、女410350人。
  2010年全市833837人,其中男414593人、女419244人。
  各年份户籍人口数据见表3-1-1。
  常住和户籍人口变化
  统计年报和人口普查,因时间点不同,数据有差异,户籍人口基本一致。1988~1992年,人口流动不大,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基本接近。1992年后,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常住人口远超户籍人口。
  第二节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1988年后,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市区、市郊和集镇相对集中,山区人口逐年减少。
  1987年,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70人。2010年,全市人口密度按常住人口为每平方千米758人。
  分布特点
  平原人口稠密,山区稀少。城镇人口集中,农村分散。农业人口减少,非农业人口增多。1992年后,市政府进行户籍制度改革,部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农转非”积极性减退,从事非农业的农业户口,大都不转户籍。
  第二章 人口结构
  按常住人口分析,主要有3个变化:文化结变化,1989年大专以上人口只有4512人,2010年达到6.06万人;职业结构变化,1989年从事一产的占60.6%,2010年下降到11.9%;民族结构变化,1987年,少数民族只有80人,2010年增加到2.82万人。
  第一节 自然结构
  性别结构
  1988年,按统计年报测算,男女性别比104.27:100。
  1990年,按“四普”数据测算,男女性别比103.24:100。
  2000年,按“五普”数据测算,男女性别比101.64:100。
  2010年,按“六普”数据测算,男女性别比102.80: 100。
  年龄结构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为157079人,占19.77%;15~64岁为581109人,占73.15%;65岁及以上为56171,占7.07%。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为150006人,占17.59%;15~59岁为588813人,占69.05%;60岁及以上为113900人,占13.36%,其中65岁及以上为86217人,占10.11%。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査,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为111891人,占11.07%;15~59岁为741499人,占73.37%;60岁及以上为157269人,占15.56%,其中65岁及以上为101715人,占10.06%。
  平均期望寿命
  1987年,全市平均期望寿命,男性67岁,女性73.20岁。2010年,男性76.58岁,女性81.83岁。
  2010年,健在百岁老人24人,其中男7人、女17人,年龄最大106岁。
  民族结构
  1987年底,汉族788511人,占总人口的99.99%人。其他民族有壮族32人、回族14人、苗族7人、满族7人、高山族7人、藏族6人、蒙古族2人、畲族2人、彝族1人、白族1人、布依族1人,计80人,占总人口的0.01%。此后,少数民族在余姚就业、通婚增多。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87名,涉及16个少数民族,其中男39人、女348 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常住人口6071人,其中男2783 人,涉及23个少数民族,未识别民族430人。人数较多的民族有土家族1709人、苗族1195人、布依族1059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8187,涉及43个少数民族。其中,男14820人、女13367人。人数较多的为苗族8481人、土家族7844人、布依族4102人。少数民族在余姚安家落户的户籍人口1717 人,涉及33个少数民族。
  人口金字塔图
  主要反映3次人口普査情况,分别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査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第二节 社会结构
  文化结构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459892人,初中文化程度203123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61059人,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512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34267人,初中文化程度289751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90572人,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4741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査,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320662人,初中文化程度400060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143831人,大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0611人。
  职业结构
  1990年、2000年、2010年,3次人口普查,进行职业调查,后2次为10%抽样调査,所以从数量上无法进行比较。从人口比例看,1990年从事一产的占60.6%,二产占28.4%,三产占ll%。2000年从事一产的占26.5%,二产的50.9%,三产的22.6%。2010年从事一产的占11.9%,从事二产的53%,从事三产的占25.2%。1990年和2010年比较,一产就业人员减少48.7%,二产增加34.6%,三产增加14.1%。
  婚姻家庭
  婚姻登记 1988~2003年(2001年始设街道),结婚登记在各乡镇、街道办理。2004年起,统一到市婚姻登记处办理。(具体见四十五编《社会事务》第六章第一节《婚姻登记》。)
  婚姻状况 1988年后,大多数人改变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等传统婚育观念。提倡晚婚晚育,实行少生优育。结婚和生育年龄农村青年比城市青年相对略早。婚姻总体比较稳固,但离婚率呈上升势头。1988~1997年,年离婚对数在100~200对之间。1997年后,离婚对数每年以百对以上的数量增加。(详见第四十五编《社会事务》第六章第一节《婚姻登记》)。
  家庭规模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43903户,平均每户3.22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84989户,平均每户2.95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58963户,平均每户2.63人。家庭规模逐渐向小型化发展。
  第三章 人口变动
  人口变动包括自然变动和人口流动。本章人口自然变动只反映余姚户籍人口,不包括外来和外出人口的流动。1988~1990年,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14‰%。以上,自然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1998年,出生率降至8.60%,自然增长率降至1.81‰。2005年后,出生率一直在7%以下,自然增长率均为负。
  1992年后,外地农民工在余姚就业人数每年大幅增加,2010年末包括随行子女达52.29万人。
  第一节 自然变动
  户籍人口
  1987年末,户籍260280户、788591人。到2010年末,户籍311793户、833837人。23年中,人口增加45246人,年均递增2.4%‰。
  出生率
  1988年出生11149人,出生率14.08%。.2010年出生5624人,出生率6.75‰。23年合计出生181806人,年均出生7905人。
  死亡率
  年死亡人口在5500人上下,23年间共死亡128372人,年死亡率在5.79%~7.55%。之间。
  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递减,1988年自然增长率7.03‰。2003年起,除2004年外,连续负增长。到2010年,降至负0.48‰。
  第二节 人口流动
  外来人口状况
  总数 1990年,外来人口为5345人。1992年后,外来务工人员每年大量增加。1995年为2.8万人。2010年为47万人,包括随行子女共52.29万人。
  户籍分布 至2010年末,全市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52.29万人。其中,安徽107236人,贵州101078人,四川46568人,河南46173人,湖南42210人,湖北31056人,江西30177人,其他省份 118363人。
  年龄结构 至2010年末,16周岁以下3.66万人,占总数的7%。16~35岁33.99万人,占总数的65%。35~44岁12.03万人,占总数的23%。45岁以上2.61万人,占总数的5%。
  文化结构 至2010年末,16周岁以上外来务工人员46.19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0.92万人,占总数的2%。高中文化程度3.7万人,占总数的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41.57万人,占总数的90%。
  民族结构 至2010年末,外来人口共涉及43个民族,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见本编第二章《人口结构》。
  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
  服务机构 2002年9月,成立市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2008年7月,成立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劳动权益 2003年,开展“春雨”“春风”等用工监察和工资清欠行动。2008年1月29日,市政府制定《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生活保险暂行办法》,自2008年2月1日起实施。
  教育权利2006年,实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免收借读费和课本、作业本费。2008年,制定《关于进一步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条件的通知》。
  公共卫生 2010年,按照外来务工人员每人每年25元标准设立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外来务工人员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的3大类、25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6年,建立平价产科病房,实施分娩优惠政策。同年,共有631例外来孕产妇享受平价分娩政策,6091例享受不同程度的限额收费或减免;刚满周岁的外来儿童6800名,其中“五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覆盖率达到93.18%。
  计划生育 见本编第四章第四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文化权益 2008年,开始推进“文化创建共享工程”。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全国优秀农民工1人,省级优秀农民工6人,宁波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20人;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1人。
  出租房屋管理 1999年,整治出租房屋。2009年,宁波市出租房屋服务管理现场会在余姚召开。2010年6月,出租房屋管理“村企结对”模式在泗门镇泗北村试点。同年12月底,出租房屋信息登记率97.5%,人户一致率87.5%,出租房屋综合责任保证书签订率100%。
  居住证制度 2009年10月,市政府办公室制定《关于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的意见(试行)》,全面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持《临时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可享受包括就业指导、公共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户籍落户制度 2009年10~12月,在泗门镇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试点工作,凡在泗门镇创业、就业,并持有暂住证(临时居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符合一定的积分条件,均可申请落户。2010年5月,实施范围扩大到阳明、凤山、兰江、梨洲、低塘、朗霞街道和马渚、梁弄镇。
  外出人口状况
  1988~2010年,外出人口多数年份在1万上下。最少的1991年,外出3791人;最多的1990年,20670人。流向省内人口明显多于流向省外。外出主要为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学习培训、拆迁搬家、婚姻迁移等。
  第四章 计划生育
  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市计划生育较自觉,农村计划生育尚有一定难度。进入90年代,农村计划生育自觉程度逐年提高,“双农”(夫妻双方都为农业户口)独女户增多。2007年12月6日,余姚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第一节 政策措施
  生育政策
  1988年,继续实施原计划生育政策。1990年6月和1999年7月,市政府2次发文,除《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外,明确不能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具体对象。主要是父母一方是城镇自理口粮的、乡镇所属部门自配人员及子女已成为蓝印户口的等都不能生育第二胎。
  奖励政策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 2003年开始,农民及城镇下岗失业居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市政府负担,每年享受不低于100元的奖励金等。2004-2010年,有419738人次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平均每年6000人次,共发放奖金6000万元。
  农村双农独女户奖励政策 2003年开始,一次性奖励金额为2000元。2004~2010年,有10937户家庭享受双农独女户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共2187.4万元。
  设立计划生育公益金 2003年设立。主要用于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而夫妻不再生育等特殊情况。2004~2010年,有221户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和181户独生子女伤残家庭进行一次性帮扶,共发放扶助金300万元。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2005年开始实施,至2010年,有13020人享受此政策,共发放奖扶金5463万元。2007年起,对其中的独生子女伤残(三级以上)、死亡家庭进行特别扶助,至2010年,有646人享受特扶政策。
  第二节 技术服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 1985年5月成立,主要开展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管理和技术培训。2010年,增设孕前优生检查生殖健康检查中心和人口家庭12356服务中心。2010年,门诊27457人次,生殖健康检查25816人次,电话随访和咨询5万人次。2006年,获全国人口计生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列为卫生部10年百项宫颈癌的预防及癌前期病变规范化诊断与治疗的推广(PCC)项目。2010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和首批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
  乡镇、街道计划生育服务站 1997年,全市第一家计生服务站——余姚镇计生服务站建成。至1999年,所有乡镇完成服务站建设。2008年开始,服务站实施“二次发展”,划分中心乡镇服务站和普通乡镇服务站。2008年3月,市计生指导站梁弄分站(梁弄中心站)建成。至2010年9月,所有乡镇、街道服务站进行重新改造,设丈亭、梁弄和泗门3个中心服务站,其中梁弄和泗门为市计生指导站分站。兰江街道、马渚镇、四明山镇、大岚镇、牟山镇和鹿亭乡6个乡镇、街道服务站设在当地卫生院内,实行计卫合一管理,其余乡镇、街道均独立设置服务站。2010年,泗门服务站被评为首批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
  村计划生育服务室 1999年,开始建设,配备血压计、体重秤、药具箱和电脑等设施。2008年开始,村服务室实施“二次发展”。至2010年12月,全部完成村服务室改造,其中独立设置村示范服务室11家、计卫合一村服务室251家。2010年,村级从事计生技术服务人员323人,年药具发放372547人次,随访服务70万人次。
  生殖健康服务
  1992年起,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工作形成制度。1999年,发展为“三查一治”,即查环、查孕、查病及治病相结合。2001年,拓展服务内涵,把查孕查环改为生殖健康服务,每年为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检查、乳腺疾病检查和B超检查,年检查25000~30000人次。2002年,市计生指导站生殖健康检查档案实行信息化、无纸化管理。2010年,实行全市生殖健康档案联网,是年底,建成生殖健康电子档案21.8万人次。2009年,市计生指导站开展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2010年,实施万例计划生育家庭TCT免费检查活动。
  优生优育服务
  2009年,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免费婚孕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工作的意见》。2010年4月,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列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00个试点县(市)之一,同年9月,计生指导站设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心,成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团队,在试点开展的基础上全面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计划怀孕夫妇共检查19个项目。2010年,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9118例,检查率为91.5%。
  药具管理
  1983年起,全面实行已婚育龄妇女免费供应避孕药具。1986年后,由宁波市药具站按照各县(市、区)计生指导站每年上报计划数分配下发,免费供应广大育龄群众。1990年起,避孕药具实行“双轨”供应,在实行计划免费发放的同时,各医药商店设避孕药具零售专柜,实行有价供应,以满足流动人口和部分群众使用药具的需求。2009年,市、镇两级实施避孕药具规范化仓储式管理,同年编写镇、村两级《避孕药具规范化管理记录本》,对镇、村避孕药具实行规范化管理。
  第三节 国际合作项目
  中日合作“三结合”项目
  1992年1月,陆埠镇和洪山乡确定为省结合项目地区。结合项目由日本寄生虫病防治协会、日本家族计划国际协力财团与中国计划生育部门合作,进行寄生虫病防治、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三结合”的项目。项目全面调查这两个乡镇人口职业构成、卫生设施、妇幼保健、改厕、改水等方面的情况,形成省结合项目情况报告。主要从组织中、小学生检查和治疗土源性寄生虫病(蛔虫病、鞭虫病)入手。1992~1994年检查6604人次,治疗蛔虫病1177人次,治疗鞭虫病964人次。在此基础上,改善学校的环境卫生和学生的个人卫生。同时在洪山乡的袁马、陈巴岭村和陆埠镇的孙家、石门村开展改水、改厕工作,提高自来水饮用率,推广三格式无害化厕所。1994年5月19日,三结合项目培训班在余姚市举办。日本家族计划国际协力财团项目官员和日本高知县医科大学名誉教授一行4人参加这次培训班,并到项目地区作实地考察。
  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
  2004年4月,被列为省《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扩大试点县(市)。项目主要开展关爱生命、预防性病和艾滋病,预防意外妊娠,改革考核评估体系3个子项目,为期4年。是年5月,市政府办制定《关于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实施意见》。2007年6月,继续实施省《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扩大试点县工作。
  第四节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调查和监测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引起市政府的重视,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2000年10月,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余姚设分会场。2001年4月,余姚镇、朗霞镇列入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抽样调查样本点。2008年6月,余姚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列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状况调查县(市),兰江、朗霞、泗门、河姆渡等镇和街道被列为调查样本点,共有400人被调查。2010年3月和12月,余姚两次被国家人口计生委列入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县(市、区)。三七市镇、凤山街道、临山镇、兰江街道、朗霞街道中10个村被列为监测点,共205人。
  管理和服务
  三证合一 2000年10月、2002年9月,全市统一外来人口的暂住证、就业证、婚育证三证合一。
  双向管理 2006年6月,余姚与安徽省利辛县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开始探索流动人口双向管理办法。至2010年,与安徽等15个省的74个县级人口计生部门签订双向协作服务管理协议。
  信息交流 2009年8月开始,逐步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建立外出流动人口数据库,对外来流动人口导入7070平台。同年12月,市政府制定《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流动人口生育条例的实施意见》。2010年3月,创意“小挎包、大服务”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方法。同年6月,市人口计生局机关和乡镇街道计生干部分3组分别赴安徽、河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的10个重点县联系协作,交换育龄妇女信息。
  技术服务 2010年,全市流入已婚育龄妇女141958人,当年出生婴儿2692人,其中政策内2180人、政策外49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81%;接受技术服务115718例,其中放取环1182例、结扎72例、人流引产1360例、查孕查环113049例,外来育龄妇女基本信息提交率98.6%,生育信息提交率85%,孕环检信息提交率80%,服务率90%,无证分娩10天内核查回馈率100%,孕环检准确率100%。
  第五章 姓氏
  1987年底,全市有542姓。2010年,有502姓,总数比1987年减少40个,但一些姓氏增加,新增的姓氏大多来自于西部地区。
  前志《姓氏》章中,对陈、张、王、徐、李、黄、赵、吴、朱、邵、沈、孙、郑、褚、叶、谢、魏等17姓来历进行简介。本志按2010年所存谱牒,对其中13姓来历进行介绍,再增记62姓迁姚情况。
  第一节 姓氏录
  2010年,姓氏按人口数量多少为序排列如下(括号内为姓氏人数,糜姓人口数据来源于大岚镇政府,其余都来源于市公安局):
  万人以上姓氏
  陈(55194)张(42775)王(38711)黄(31303)徐(30792)周(26496)李(22788)沈(22116)杨(17583)吴(17500)郑(16953)赵(15782)胡(15770)朱(15644)孙(13695)毛(12627)叶(12352)施(11998)方(11736)姚(11380)鲁(11325)谢(11294)邵(11099)何(11002)马(10650)韩(10319)俞(10291)
  千人以上姓氏
  魏(9741)陆(8557)袁(7774)罗(7743)褚(7581)章(7442)宋(7419)金(7173)刘(6582)许(6580)严(6538)汪(6277)潘(5908)钱(5842)诸(5817)吕(5523)戚(5399)翁(5390)应(5207)冯(5171)唐(5167)姜(4962)卢(4848)夏(4690)顾(4611)董(4568)倪(4414)余(4385)蒋(4355)熊(4087)邹(4037)任(3905)史(3904)符(3797)鲍(3733)傅(3396)阮(3277)龚(3117)高(3025)蔡(2979)劳(2868)童(2850)洪(2809)干(2794)茅(2761)丁(2605)钟(2282)苏(2176)曹(2093)谷(2081)屠(2032)范(2012)杜(1892)陶(1831)戴(1821)孟(1817)柳(1729)万(1716)郭(1643)单(1546)舒(1524)桑(1475)宣(1447)林(1304)成(1204)田(1196)项(1147)芦(1099)虞(1058)裘(1049)邱(1048)闻人(1014)莫(1012)
  百人以上姓氏
  程(963)梅(936)梁(911)闻(902)苗(900)齐(898)柯(896)宓(880)祝(876)华(860)石(855)崔(766)管(752)肖(741)汤(712)励(680)包(655)于(610)秦(596)岑(573)柴(542)计(533)康(510)凌(498)邬(484)骆(480)景(479)江(473)段(445)戎(444)茹(430)楼(419)孔(406)彭(406)葛(394)缪(386)庄(360)甘(356)颜(354)樊(351)杭(335)禹(329)喻(322)殷(318)邓(306)奕(296)糜(280)薛(278)贾(275)尹(275)谭(272)盛(270)韦(270)牛(266)竺(232)付(230)桂(226)季(223)伍(222)沃(220)龙(215)廖(203)曾(202)沙(201)滕(197)滑(194)娄(188)庞(186)厉(186)向(182)费(181)穆(180)贝(165)乐(154)车(149)黎(143)边(132)封(127)覃(120)郎(118)霍(117)侯(116)贺(115)詹(112)牟(107)平(107)丰(106)郁(106)连(105)雷(100)
  百人以下姓氏
  邢(97)白(89)祁(89)房(86)赖(83)寿(83)卞(79)甄(79)易(66)欧(65)兰(64)文(62)安(59)郦(58)武(56)聂(55)左(53)常(49)解(49)密(49)席(49)仇(42)琚(41)毕(40)经(40)於(39)乔(38)蒙(37)翟(36)冉(35)申(35)涂(35)裴(34)纪(33)双(33)尤(33)商(32)言(32)卜(30)萧(30)瞿(30)屈(30)卓(30)郝(29)尚(29)游(29)麻(28)时(28)占(28)槐(27)焦(27)米(27)历(26)蒲(26)岳(26)温(25)印(25)敖(24)耿(23)官(23)忻(22)晏(22)阎(21)宁(20)奚(20)仲(20)操(19)关(19)全(19)柏(18)吉(18)巫(18)蒉(17)漏(16)磨(16)秋(16)慎(16)水(16)潭(16)都(15)古(15)闵(15)卫(15)储(14)阳(14)苑(14)辛(13)臧(12)姬(12)路(12)亓(12)芮(12)司(12)查(11)巢(11)刁(11)贡(11)嵇(11)冀(11)简(11)燕(11)皇甫(10)戈(10)冷(10)尉(10)相(10)支(10)迟(9)狄(9)凤(9)钮(9)丘(9)佟(9)池(8)窦(8)鞠(8)来(8)浦(8)帅(8)胥(8)竹(8)闾(7)满(7)谬(7)司徒(7)宗(7)步(6)承(6)花(6)鉴(6)荆(6)濮(6)荣(6)铁(6)伊(6)元(6)惠(5)矫(5)廉(5)习(5)巴(4)晁(4)富(4)宦(4)况(4)绒(4)乌(4)信(4)扬(4)渚(4)淡(3)东(3)弗(3)海(3)朗(3)皮(3)从(2)过(2)国(2)匡(2)沐(2)冼(2)衣(2)院(2)云(2)战(2)植(2)
  仅1人姓氏
  拜、苞、藏、超、崇、初、楚、冬、甫、贵、荷、环、皇、敫、戒、具、律、迷、庙、木、尼、区、朴、洽、仁、闰、师、树、泰、塘、团、完、莞、蔚、校、斜、欣、宜、银、征、种、壮
  自然消亡姓氏
  乜、大、天、什、户、邛、右、仙、仕、禾、鸟、永、汁、半、训、玄、对、央、矛、死、页、邦、刑、戍、枣、兆、自、名、会、伏、伕、〓、交、问、戏、那、阴、声、抗、找、杏、芶、巫马、县、园、秀、佚、伯、皂、阿、层、奉、奋、英、奇、采、侬、供、侠、待、宠、贯、建、始、政、将、尝、禺、修、郗、狨、音、扁、冠、郤、株、恭、载、索朗、荻、党、桌、租、祥、能、通、莲、拳、雪、硕、菅、乾、略、野、赊、偶、偏、彩、翏、逮、棱、厦、落、葬、朝、棠、斐、最、集、敦、渭、善、登、输、蕲、鄞、署、蜀、裔、新、慕、蔽、僮、旗、寥、影、横、胶、潜、璞、薰、藤、酆、鑫等134姓。
  新增姓氏
  百人以下姓氏泮(98)侯(56)代(39)饶(33)赏(31)蓝(26)欧阳(23)明(19)靳(16)班(15)苟(15)练(15)诸葛(14)蔺(13)粟(12)艾(11)留(11)农(11)谈(11)谌(10)阙(10)栾(8)腾(8)强(7)敬(7)隆(7)佘(7)束(7)雍(7)祖(7)凡(6)卿(6)玉(6)揭(5)申屠(5)勾(4)年(4)宿(4)檀(4)钭(3)开(3)邝(3)南(3)求(3)宛(3)鲜(3)羊(3)展(3)薄(2)畅(2)和(2)衡(2)汲(2)栗(2)洛(2)权(2)斯(2)邰(2)位(2)先(2)
  仅1人姓氏贲、昌、长、丛、但、刀、隋、藩、芳、福、呙、阚、赫、怀、加、介、晋、卡、隗、蒯、旷、丽、零、雒、侣、麦、茂、妙、浓、盘、琴、璩、生、松、望、毋、袭、小、须、绪、雅、尧、月、阵
  第二节 部分姓氏迁姚情况
  前志所记姓氏来历补充
  陈姓 前志记载:“祖籍河南宛丘,多系宋室南渡迁来。”尚有7支。一、陈千一,名照,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南渡迁居兰风乡鹦山村。二、陈文衡,明洪武年间(1368~1398)自鄞县迁居余姚四堡。三、陈环清,名道,明初自鄞县迁居余姚竹山桥。四、陈康伯,字子明,又字长卿,先世弋阳人,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迁居马渚,南宋末其后裔再迁云楼乡菁江里干渎村。五、陈升之,字仲德,明初自鄞县迁居余姚开元乡八楞柱村。六、陈德辉,清乾隆十八年(1753)自宁波西乡高桥边庄陈武漕(今鄞州区)迁居余姚方桥灯点漕,其后裔再迁牟山孙魏。七、陈延圭,携侄自上虞县西夏村迁居余姚云柯乡眉山村,后裔再迁梅川乡。
  张姓 前志记载从安徽婺源迁居支溪岙一支。尚有5支。一、张埴,字元瑜,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自鄞县西桃源乡迁居余姚云柯乡,其后裔明末再迁大岚钱库岭。二、张中二,名师参,字星瑞,号定轩,又号命轩,南宋宁宗时(1195~1224)自开封南渡徙居余姚竹溪,再迁通德乡白鹤桥。三、张广德,自上虞县鲁家洮罗严山迁居余姚禾山。四、张沂,又名叔毅,南宋初南渡临安,再迁余姚云柯乡黄家埠。五、张咏,字孝友,北宋末自洛阳南渡迁居余姚县城直街。
  王姓 前志记载迁姚江安东湖及孝义乡官人宅一支。尚有8支。一、王季,号质庵,宋末元初自上虞县达溪迁居余姚县城秘图山。二、王文宇,明代由临安县迁居姚南上王村。三、王奕,字生仪,宋代自萧山县连山村迁居剡县芦田村(今属四明山镇)。四、王寰,南宋时自会稽县(今绍兴市)徐家渡村迁居余姚兰风乡上塘村。五、王明三,元朝自上海县十七都迁居余姚开元乡八楞柱村。六、王怀,字居安,号养静,明成化年间自明州(今宁波)凉风冈迁居余姚四明乡上菁李家塔。七、王尽克,字崇一,元初自会稽县八郑村迁居鹿亭中村。八、王公达,明末自上虞县梁山迁居余姚云楼乡臧墅湖。
  徐姓 前志记载迁居冶山一支。尚有10支。一、徐秉钝,世居河南,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迁居余姚江南。二、徐徵,字德聘,南宋建炎年间迁居余姚最良桥。三、徐相,字世臣,一字军辅,南宋自山阴县(今绍兴市)项里村迁居余姚。四、徐柟,字四美,南宋自山阴县(今绍兴市)迁居余姚县马堰村(今属慈溪市),其后裔再迁余姚县城。五、徐珣三,南宋时自会稽县(今绍兴市)迁居余姚烛溪乡茹墟村。六、徐良三,字雁溪,南宋末自管溪迁居余姚菖蒲塘。七、徐正中,字文叔,南宋后期迁居余姚县城西北隅。八、徐其龙,字徵远,号怡泉,南宋自鄞县先迁吴地再迁余姚。九、徐箫,字洛仙,南宋时自慈溪县石台乡孔岙(今余姚陆埠镇)迁居丈亭渔溪村。十、徐清一,南宋自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府桥迁居余姚冶山乡。
  黄姓 前志记载黄竹浦一支,五代后唐(923~936)由嵊县徙居梁弄,再由梁弄迁居黄竹浦。2000年后,新发现家谱载,黄竹浦黄氏始祖黄万河,字时通,号鹤山,南宋初年自金华县先迁慈溪县凤凰山竹墩,再迁余姚通德乡黄竹浦,黄宗羲即为是系十七世孙。另有4支:一、黄公适,宋时自越州(今绍兴市)迁居余姚丰山下,其后裔再迁开元乡卜家桥后乌林村。二、黄隆三,元顺帝时(1333~1368)自诸暨县迁居余姚东山乡狮山。三、五代后唐同光年间,山东青州黄裒经由剡川北庄再迁余姚县四明乡良嘉弄,后裔分徙孝义乡湖门桥、西黄、开元乡潘家廊下、湖西陡村、梅川乡彭桥、塘堰桥等地。四、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黄时俊自江夏(今湖北省)迁居余姚县冶山乡石堰场。
  赵姓 前志记载迁居城南双雁乡一支。尚有4支。一、赵士杰,宋末元初迁居余姚。二、赵孟杰,改名宗,字泽之;赵孟俊,改名宗烨,字明之;赵孟伦,改名雒,字东之,兄弟3人于元代时自诸暨县迁居余姚孝义乡长泠江西。三、赵浩,自上虞县箭山(今属余姚梁弄镇)迁居余姚大齐岙。四、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赵赟携3子赵锐之、赵锡之、赵镗之自河南开封南迁余姚,分居双雁乡雷山、凤亭、诸冯。
  吴姓 前志记载迁居牟山一支。尚有吴祥,字长发,宋代时自鄱邑(今江西鄱阳县)迁居余姚,明初其后裔再迁双雁乡茭湖村。
  朱姓 前志记载迁居冠佩一支。尚有朱良贵,明正德年间(1506~1521)自慈溪县杜湖迁居余姚凤亭乡长丰桥。
  邵姓 前志记载迁居通德乡一支。尚有邵仲一,字济川,先世河南洛阳,南宋景炎元年(1276)迁居县城,其后裔再迁兰风乡。
  沈姓 前志记载迁居大岚一支。尚有6支。一、沈思,字持正,北宋元丰三年(1080)自湖州东林山徙居余姚兰风乡龙舌村,其后裔再迁半霖、学前街等地。二、沈洪,字源一,号提举,宋代时自东阳县定居余姚城南半霖。三、沈直,号介庵,北宋神宗时(1068~1085)自东鲁(今山东省)迁居余姚凤亭乡江口村。四、沈鉴,字华丰,南宋时迁居余姚云楼乡。五、沈瑞临,字履通,清雍正年间(1723~1735)自山阴县(今绍兴市)蓬山迁居余姚县城石巍桥。六、沈恺,字庆南,元末明初自越西(今绍兴市)梅牌楼迁居慈溪县梅岭虎潭(今属余姚陆埠镇)。
  孙姓 前志记载迁居四明乡一支。尚有孙议,字原得,北宋治平四年(1067)自庆元府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迁居余姚开元乡万石桥,其后裔再迁洋溪村、兰风乡新湖里。
  褚姓 前志说“来历无考”。谱牒记载褚遂良第十九世裔孙褚邦英以贤才举仕,官镇江录事参军,南宋时自慈溪金川乡(现余姚三七市镇)迁居余姚县小岭(今鹿亭乡晓云村),为迁姚始祖。道光三十年修《姚江四明褚氏宗谱》以褚邦英八世孙褚畿为本纪谱系第一世。
  叶姓 前志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河南南阳迁居余姚。2000年后,新发现家谱记载,南宋端平元年(1234),叶篑自湖州徙居余姚熨斗山,其后裔再迁县城东门、双雁乡叶家埭、通德乡西旺埭、丰山、邵家渡等地。石步始祖叶世儒,字道传,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自松阳县迁居慈西石步村(今属余姚三七市镇),其后裔叶彪,字龙文,南宋末再迁余姚马渚。另有叶仪,字开政,唐末自平阳县迁入余姚梁弄东溪。
  本志增记姓氏
  干姓 始迁姚祖干玉良,名琅,字大成,号越东,唐末自河南洛阳迁居余姚马渚下坝周陈村,其后裔再迁道塘东干、西干。
  马姓 南宋初有马之纯,字莹夫,先迁衢州龙游县,再徙居慈溪县蜀山(今属余姚凤山街道)。
  毛姓 始迁姚祖毛度,字叔度,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自汴梁陈留南迁,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谪居余姚县城龙泉山东。其后裔再迁丰山后。
  方姓 始迁姚祖方季仁,字达材,南宋初由慈溪西乡迁余姚梁弄姚巷,其子方山京曾中状元。
  厉姓 始迁姚祖厉俊,字豫卿,北宋宣和二年(1120)自晋陵(今江苏武进)迁居余姚。
  石姓 始迁姚祖石之纯,南宋时自新昌县迁居余姚。
  卢姓 始迁姚祖卢益,字谦受,南宋绍兴二年(1132)自天台县迁居余姚。其后裔卢尚仁,字钦和,南宋末再迁城南半霖。
  史姓 主要有2支。一、史昌明,字明甫,自鄞县迁居余姚城南半霖。二、史德,字克明,又字汝行,号右文,又号得斋,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自鄞县洗马桥迁居余姚县城西南里。
  冯姓 始迁姚祖冯虎佑,明代自慈城迁居余姚小墅四观。
  吕姓 主要有2支。一、吕贵义,元末自新昌县辗转徙居余姚县奉桥之北,再迁南城新河头。二、吕仲应,祖籍河南南阳,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迁居余姚县城花署东北。
  任姓 始迁姚祖任伯雨,字子润,号沛严,宋徽宗时(1101~1125)自剡县(今嵊州市)迁居姚北东山乡。
  刘姓 始迁姚祖刘景崇,字德元,号德庵,南宋建炎三年(1129)自上虞县峨眉迁居余姚开元乡方桥。
  许姓 始迁姚祖许藩,名富,字德桥,号受海,北宋末南渡迁居余姚云柯乡石堰场(今慈溪市横河镇)。
  阮姓 始迁姚祖阮仕玉,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自台州仙居县迁居余姚临山卫。又有阮显,字沉晦,号尚高,西晋末迁居句章县芦山之阳(今属余姚河姆渡镇)。
  杨姓 主要有6支。一、杨可大,明洪武年间(1368~1398)自天台县戍迁余姚临山卫,其后裔再迁兰风乡楼厦村。二、杨袭璋,字怀玉,号东蒲居士,安徽无为州人,南宋绍兴二年(1132)定居余姚开元乡东蒲村,其后裔再迁云柯乡。三、杨元甫,字太初,宋代时由四川迁居余姚开元乡道塘村,其后裔再迁云楼乡淇岙。四、杨祖贤,字德一,杨功一,字大建,杨英一,南宋初杨祖贤、杨功一自山阴县(今绍兴市)迁居慈溪丈亭叶家西岙白云寺,杨英一迁居余姚凤亭乡。五、杨思江,清康熙年间(1662~1722)自宁波府城鄞塘乡迁居余姚马渚陡亹坝村。六、杨世奕,字汉侯,清代自山阴县(今绍兴市)蓬山迁居余姚马渚。
  苏姓 始迁姚祖苏河,字川源,元初自奉化县迁居余姚照山。
  劳姓 始迁姚祖劳荣,宋时南渡迁居余姚烛溪乡,元代时其后裔再迁孝义乡、云楼乡乐安湖。
  严姓 始迁姚祖严光,字子陵,西汉元始元年自会稽迁居余姚县城龙泉山南麓。其后裔再迁云柯乡中里湖山、下河严家。
  励姓 始迁姚祖励裳,字乐闲,南宋时迁居余姚。
  岑姓 南宋初,岑景佺自临安迁居明州车厩里(今属余姚河姆渡镇)。
  何姓 始迁姚祖何扬能,世居山阴县(今绍兴市)峡山,后迁居余姚开元乡。
  余姓 主要有2支。一、余端,隋末自睦州(今建德县)迁居余姚桐下湖。二、余谯,宋代时自慈溪县车厩村(今属余姚河姆渡镇)迁居余姚桐下湖。
  谷姓 始迁姚祖谷继久,字祥符,南宋建炎三年(1129)自河南宜阳迁居余姚江南。
  邹姓 始迁姚祖邹植,又名桂因,字德本,自晋陵(今江苏武进县)辗转迁居余姚低塘洋山。其后裔再迁县城北城。
  汪姓 始迁姚祖汪亮,字公亮,祖居山东青州寿光县,唐乾符六年(879)由安徽迁居余姚四明乡桥头宅。另有汪又观,明末自鄞县太平渡村迁居慈溪县芦山村(今属余姚河姆渡镇)。
  宋姓 始迁姚祖宋端严,宋初宦居余姚孝义乡梁堰村,其后裔再迁烛溪乡浒塘村。
  陆姓 主要有2支。一、陆辛七,北宋时其父陆万八自郑州徙居临海县,陆辛七再迁余姚通德乡剡湖。二、陆大观,字明远,又字博道,南宋祥兴二年(1279)迁居余姚云柯乡高义里。
  茅姓 南宋因金兵之乱,茅氏家族朝议公从河南开封郑州南渡临安,在绍兴绕门山定居下来,朝议公八世孙自绍兴迁至余姚龙泉乡(今横河附近),朝议公十世孙宁一公于明洪武元年(1368)再迁云柯乡黄山湖。
  罗姓 唐广明元年(880),罗甫,字令则,自桐庐县迁居慈溪县芦江村(今属余姚河姆渡镇)。南宋时,裔孙罗庭坚再迁余姚县梅川乡埋马村(今慈溪市)。
  竺姓 始迁姚祖竺葩,字菊庄,自奉化县三石村迁居余姚斗门。
  周姓 主要有7支。一、周季仲,南宋时自山东青州迁居余姚云楼乡水田,其后裔再迁乐安湖。二、周科,行福四,世居汝南,南宋时自鄞县小皎迁余姚洪岙,再迁开元乡东蒲。三、周宗远,南宋初自汴梁南迁云楼乡。四、周操,字所自,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迁居余姚,其子肇荣,号既立,再迁孝义乡。五、周季友,名祯,字求善,号营乐居士,北宋末自山东青州迁居丰山,其后裔再迁丰北菱池东池、开元乡汝仇里石塘桥。六、周铨,南宋时自鄞县迁居余姚云楼乡。七、周秉和,清康熙年间(1662~1722)自周韩迁居余姚四明山山下地。
  房姓 始迁姚祖房启彰,南宋时迁居余姚竹山村。
  胡姓 主要有2支。一、胡从,字辅成,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自江苏常州安上乡迁居余姚云柯乡柏山,其后裔再迁县城东门外高田弄、兰风乡五车堰、城南清风里等地。二、胡广,字可大,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自常州迁居余姚东山乡,其季子胡梦阳再迁烛溪乡三都二里九宫寺右。
  俞姓 主要有2支。一、俞光泽,字伯仁,号龙山,元代自新昌县辗转余姚高田庙,又迁县城龙泉山北将坛。二、俞公炳,字长孺,明景泰七年(1456)自新昌县迁居余姚临山卫。
  施姓 主要有2支。一、施宿,字武子,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自长兴县宦迁余姚县城龙泉山邓家巷,其后裔再迁烛溪乡峨眉山大施巷、双雁乡万太坞、烛溪乡施家漕头等地。二、施炎,字寿二,始居桐乡县乌镇,后徙居湖北蕲春县,南宋祥兴元年(1278)迁余姚烛溪乡峨眉山北厥,世称大施巷,其后裔再迁同邑东庄大成房。
  洪姓 始迁姚祖洪钫,字声远;有瑞,字明远。。兄弟俩于明末清初自鄞县迁居余姚城东。
  姜姓 始迁姚祖姜绍夫,字知天,南宋末自嵊县迁居余姚县咸池之南。
  祝姓 始迁姚祖祝孝丰,明嘉靖年间(1522~1566)自兰溪县迁居余姚。
  姚姓 主要有2支。一、姚仕达,唐乾符年间(874~879)迁居绍兴县,再迁余姚。二、姚世德,字德荣,北宋末自吴兴县迁居余姚云楼乡。
  夏姓 主要有3支。一、夏荣,字子显,先祖于南宋初南渡居绍兴,至夏荣徙居余姚兰风乡,其后裔再迁余姚凤亭乡。二、夏祥,明初自上虞县桂林赘居余姚兰风乡。三、夏廷瓒,字玉衡,南宋初自河南夏邑迁居余姚县城西门外四都地长庆桥。
  柴姓 始迁姚祖柴明益,字铭一,明中叶自绍兴县迁居余姚云柯乡。
  钱姓 始迁姚祖钱芳孙,自杭州临安县迁居余姚凤亭乡,其后裔再迁兰风乡鉴堰。
  翁姓 始迁姚祖翁晋,字孔明,号锡田,南宋时自桐庐县迁居余姚县城东门。
  唐姓 始迁姚祖唐佥,字子楷,北宋庆历(1041~1048)初自湖北江陵迁居余姚。
  诸姓 一、始迁姚祖诸彦明,先世居安徽濠州,元明间经江苏仪征县、奉化县,辗转迁居余姚县城东泰门。二、宋初时,诸复为太祖赵匡胤妹婿,有隙,遂挈家逃隐上虞凤凰山之左。高宗禅位时,六世孙诸倬迁居余姚烛溪湖,三世后有诸猷(琦)避金兵自烛溪湖迁居汝仇湖畔。诸猷长子诸涛徙居东山乡,次子诸沐徙居开元乡,后裔再分为6宅(支系),称为“东山诸氏”,与谢、周、杨成为姚北4大姓。
  桑姓 始迁姚祖桑达之,世居山东青州,元末明初随父自杭州迁居余姚孝义乡二都眉山司城之前。
  曹姓 始迁姚祖曹诗,字公雅,南宋初自真定灵寿县南渡迁居余姚低塘。
  龚姓 始迁姚祖龚俊,字子秀,别号九垒山人,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自嵊县畈田村迁居余姚四明乡上菁里龚村。
  戚姓 始迁姚祖戚亚卿,南宋末自临安府城(今杭州市)迁居余姚湖堤。
  符姓 始迁姚祖符承谋,字君谟,世居沂州(今山东临沂),北宋早中期迁居余姚天华街。
  韩姓 始迁姚祖韩亚二,世居相州安阳县,其祖父南宋时南渡迁居越州(今绍兴市),至韩亚二再迁余姚。
  董姓 始迁姚祖董曾四,号景醒,南宋时自新昌县雪窦村迁居余姚东山乡庙湾村。
  蒋姓 主要有2支。一、蒋圣求,明正德年间(1506~1521)自安徽歙县桐岩山迁居余姚兰风乡。二、蒋彦祥,明代自江西迁居余姚县城。
  景姓 始迁姚祖景伯南,字若亶,世居河南,南宋初南渡迁居会稽四明大洋山,后复迁丰山康山。
  鲁姓 主要有2支。一、鲁鍴,字用之,世居汴州开封,南宋理宗时(1225~1264)自会稽县宦居余姚城北景嘉桥。二、鲁得茂,世居山东青州,南宋初南渡迁居余姚大兰山。
  童姓 始迁姚祖童人才,字彝伦,唐末自剡县宦居余姚县城龙泉山下童家桥,后又迁居开元乡等地。
  楼姓 主要有2支。一、楼俪,字道六,南宋初自奉化县迁居余姚县城东门。二、楼萃,南宋时自奉化县迁居余姚低塘。
  虞姓 始迁姚祖虞境,汉代时南渡迁居余姚。
  蔡姓 始迁姚祖蔡仲渊,自河南迁居余姚凤亭乡,其后裔再迁孝义乡大沽塘南。
  潘姓 主要有2支。一、潘通,字景温,号玉京,世居河南荥阳,南宋初迁居余姚师乾巷。二、潘守智,南宋时自安徽采石迁居余姚丰山,其后裔再迁桐岙村。
  袁姓 一、宋宁宗年间(1195~1224),袁肃自慈溪剡岙迁居金川乡廿二都,即今姚东祝家渡。清代诗人袁枚与祝家渡支袁氏相关。二、南宋末年,武略将军袁潮行为躲避兵患,自睦州(今建德县)迁居姚江蓝溪之右枕(陆埠镇洪山袁马村),后有十七世孙大学士袁炜。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