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陆地地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09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陆地地形
分类号: P942.55
页数: 5
页码: 25-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地貌陆地地形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包括山体、山峰、洞穴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地理 地形

内容

山体
  四明山 属浙东丘陵(详见本章第一节《地貌》),古名句余山,有280峰。其中,四窗岩有4个洞穴横列于峭壁间,谓之“石窗”。唐刘长卿诗“落落明四目”,四明山由此得名。
  姚北诸山 姚江以南,为四明山主体。姚江以北,分布着数列山丘,或零星孤山。
  东部。河姆渡镇东侧,姚江与慈江之间,有羊角尖等山丘纵列。山峰高度大多只有几十米,唯与江北区交界处数山达百米以上。
  东北部。有一整列小山脉,西起陈山,沿余姚、慈溪界一直向东,延伸至江北区、镇海区,长度40千米。其中,余姚境内20多千米,贯凤山街道、丈亭镇、三七市镇。山峰高度200~300米,最高400多米。
  北部。有赤山、凉帽山等山丘,西南—东北向排列。从低塘街道与凤山街道交界处,一直延伸至慈溪市区。长度10千米,山峰高度百米左右。
  西北部。泗门、临山、马渚、牟山、黄家埠5镇交界处,有一列西南—东北走向的山丘。长度10千米,山峰高度百米左右。
  西部。有一列西南—东北走向的山丘。位于马渚镇西部、牟山镇南部,西南延伸至上虞境内。市境内长度10千米,山峰高度100~200米。
  山峰
  前志记述53座。2010年调查,全市山峰695座,选介如下:
  龙泉山 位于城区中心,属阳明街道。光绪《余姚县志》载:“旧名灵绪山,亦名绪山、屿山。”“山腰有微泉,未尝竭,名龙泉。”海拔67米。1957年辟为公园,面积10.6公顷。1993~2001年多次修建整理(详见第四编《城乡建设》第三章第一节《主要公园和广场绿地》)。
  秘图山 在原市政府机关大院内。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南宋嘉泰《会稽志》:“上有石匮,夏禹藏灵秘图之所,初名方丈山,唐天宝六年改今名。”前志记:“1954年,平掉山头,建县人民政府宿舍大楼。”1995年,市政府大院搬迁,原地块改造。2010年尚存一角。
  玉皇山 位于城区东北部,属凤山街道。光绪《余姚县志》记大黄山,亦名凤山。前志记:“因山顶建有玉皇殿,故称玉皇山。”海拔32米。1995年辟为玉皇山公园,2008年扩大规模,2010年尚在建。
  龟山 俗称乌龟山,别名竹山,位于城区东,竹山江与姚江汇合处,属梨洲街道。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形如龟,其北趾踆于江,是为县水口。”前志记:“海拔54米。”1988年后采石,龟颈基本被切。2010年实测海拔40.5米。
  白山 位于城区东南部,属梨洲街道。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亦名蛇山。”海拔22米。2010年,对山体环境整治,至年底尚在整治中。
  西石山 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南宋嘉泰《会稽志》:“在县西三里”。现属阳明街道,位于西石山桥北端,西石山路东边,称西石山。2010年尚存一角。
  胜归山 位于城区北部,属阳明街道。外形如龟而称圣龟山。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刘牢之胜孙恩,归屯此,故名”。前志记:“因开山采石,故又名打石山。”海拔147米。1990~2010年,胜归山南坡新增众多佛教建筑,其中以灵岩寺规模最为完整。
  丰山 位于城区西北,属阳明街道。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东西二峰相峙,俗呼东丰山、西丰山”。前志记:“因山形似‘风’,故名风山。后谐音为‘丰山’’’。海拔208米。1988年后,山顶建有广播电视信号差转、接收、发射台。1992年建设盘山公路至半山腰的电视台工作室。
  点兵山 位于阳明街道旗山村。海拔50米。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晋,高雅之讨孙恩于此点兵焉,今呼为点碧”。现口语呼为“jian兵山”。
  渚山 前志记:“旧名渚山。相传秦始皇东巡时饮马于山麓水渚,故名。”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设公园,称渚山公园。
  马鞍山 位于马渚镇马漕头村,山形如马鞍,故名。原海拔37米。1988年后开山采石,至2010年仅存一角。
  禾山 马渚镇和朗霞街道界山,前后2峰,一大一小,海拔74米。清《浙江通志》引《名胜志》:“谢灵运云,山海经有浮玉山,北望具区。今余姚乌道北,禾山与具区相望,即浮玉也。”1988年后开山采石,至2010年,位于马渚镇一小峰已为平地。
  木匠庵尖 又名木杨庵尖,因有木匠庵而名。前志记:“山上有望娘庵,别名望娘庵山。”位于牟山镇湖山村西湖岙。海拔247米。
  杏山 前志记:“相传有鹦鹉从石壁间飞出,故旧名鹦山,现名杏山。”在黄家埠镇杏山村。海拔77米。
  庙山 位于临山镇北,山上有纪念姚娘的千年古庙,故名。海拔45米。
  凉帽山位于低塘街道洋山村,界慈溪,形状像帽,常有人上山乘凉而名。海拔153米。
  镆剑山 位于低塘街道镆剑山村,相传古代有官员在此丢失宝剑而打捞,时称摸剑山,后写成镆剑山,海拔27米。至2010年山体有缩小。
  历山 位于低塘街道。清雍正《浙江通志》引《方舆胜览》:“在县东八十里。(按:历山,郑康成云在河南。今越有历山、象田、舜井,盖余姚舜余族所封子孙思舜之乡,取象于此。)”1988年后开山取石,2010年已为平地。
  冶山 位于凤山街道,冶山路北面,海拔43米。2010年尚存一角。
  屯山 位于凤山街道五星村,由东西3个小山丘组成。前志记:“东晋孙恩义军曾在此山屯兵,故名。”主峰海拔25米。1986年建有220伏屯山变电所,2009年因建杭甬铁路客运专线余姚北站,动迁至城东路东侧,2010年尚在建。至2010年底,大部分山顶已经铲平。
  陈山 位于凤山街道双河村,界余姚、慈溪。因陈姓散居山下而名。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名胜志》:“严光故里,有墓在焉,亦名客星山。”海拔159米。
  九垒山 位于凤山街道九垒山村,因附近一排山共有9个垒而名。清雍正《浙江通志》引万历《绍兴府志》:“在县东九里,又名九里山。”海拔22.2米。1995~1996年,甬余余夫公路改造时,平部分山体。
  凤凰山 位于丈亭镇新建成区东侧,山形似凤凰而名。海拔124米。
  鲻山 位于丈亭镇汇头村,海拔36米,因裸露石头为黑色,故名。1978年周围发掘得新石器时代遗迹,称鲻山遗址(见第三十九编《历史文化遗产》第一章第一节《遗址发掘和保护》)。
  蹋脑岗 位于三七市镇东北端,西界丈亭镇,北界慈溪市,形如蹋进去脑袋,故名。海拔446米。
  大霖山 位于三七市镇大霖山村东北,因山中林木多而名。海拔348.2米。
  羊角尖 位于河姆渡镇罗江村东南,界江北区,以形状名。海拔165.3米。
  浪干山 位于河姆渡镇东澄村与河姆渡村之间。山腰一排岩石相传为远古时海浪冲刷而成,故名。海拔207.2米。
  蝴蝶尖 位于大隐镇章山村东南,以形状名。海拔466米。
  化安山 位于陆埠镇南雷村,清雍正《浙江通志》引旧《浙江通志》:“有双瀑数十丈,泉曰化安泉,在明黄忠端公墓侧。”1994~2006年,两次对墓道进行修复。海拔150米。
  大雷山 位于梨洲街道梁辉水库东南,海拔72米。
  朵柱岗 位于梨洲街道雁湖村东,山冈形似柱而名。海拔602米。
  上王岗 位于梨洲街道上王岗村,以村名。海拔611.2米。
  老鹰尖岗 位于梨洲街道三溪村南端,界梁弄镇。因山顶常有老鹰停留而得名。海拔426米。
  黄山 位于城区谭家岭路,属兰江街道。有前中后3座,因多黄泥土而得名。最高海拔36米。2009年9月,在黄山西北麓建儿童公园,2010年尚在建。
  罗壁山 位于兰江街道凤亭村西,又名茅山岗、高庙山。清雍正《浙江通志》引明《一统志》:“在县南十八里,有汉虞国墅,襟带溪山,岩谷大势,具体金谷。晋,郗愔为会稽内史,因卜居焉。”海拔215米。
  乌丹山 位于兰江街道冯村南,界梁弄镇。前志记:“相传为古代航海者指南。”海拔435米。又名乌胆山。
  狮子山 位于梁弄镇四明湖畔,以形状名,海拔112.9米。1973年,建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1983年后,建革命先烈纪念碑,至2010年,建纪念碑11块。
  东岗山 位于鹿亭乡东岗村西南。海拔754米。
  大洋山 位于鹿亭乡沿夹岙村,山形似羊,后雅化为现名。海拔352米。
  上马岗 位于大岚镇上马村、雅庄村之间,因形得名。海拔615米。
  大岚山 位于大岚镇大岚村邱庄自然村,原名大兰山,又名升仙山、伏虎山、孔石、大阳伞。清雍正《浙江通志》引南宋嘉泰《会稽志》:“相传汉刘纲夫妇于此仙去。”海拔547米。
  流沙坪岗 位于大岚镇华家村西南,山坡陡,有较多风化沙石,故名。海拔896米。
  华盖山 位于大岚镇华家村西,别名镬盖山。海拔882米。
  梨洲山 位于四明山镇梨洲村西南,《四明山志》载:“晋孙兴公与兄承公同游于此,得梨数枚,人迹杳然,疑为仙真所遗。故名其地曰梨洲。”海拔878米。
  将军帽 位于四明山镇大山村,以形状名。海拔897米。
  罗成山 位于四明山镇大山村,原有罗成庙,以庙得名。2006年,发现有冰川遗迹(详见第二十二编《旅游》第二章第二节《景点》)。
  秀尖山 位于四明山镇杨湖村东,界奉化,因山尖秀丽而名。海拔975.2米。
  青虎湾岗 位于四明山镇西南端,以岗下有青虎湾而得名。海拔979米,为市内最高峰。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此。
  洞穴
  四窗岩洞 又名石窗,位于大岚镇大俞村西南。峰顶岩间有4个相通的洞穴,故名。洞穴面积80平方米。四明山得名源于此。
  包裹岩洞 位于大岚镇大俞村半岭自然村西南。洞长15米,宽3.7米,高2.5米,面积55.5平方米。
  鹰岩洞 位于大岚镇柿林村西北。因所在山如鹰,洞如鹰眼而名。洞长10米,宽6米,高2.5米,面积60平方米。
  丹洞 位于大岚镇柿林村东北之丹山,相传四明道教祖师爷在此炼丹而遗留。洞顶有“金丹九炼”字迹,洞口有丹。洞长20米,宽高各2米。
  风凉洞 位于大岚镇柿林村,洞穴有好几个,冬吹暖风,夏吹凉风,是夏天乘凉好去处,故名。面积约50平方米。2010年开发为旅游景点。
  仙姑洞 位于大岚镇阴地龙潭村北。洞长、宽、高各为1米。内有长年不涸的清泉。
  鹁鸪岩洞 位于四明山镇西部,仰天湖林区北,因洞所在岩石状如鹁鸪而名。洞口有瀑布,故又名水帘洞。洞长11米,宽5米,高3米。
  老虎洞 位于四明山镇政府西南,因曾有老虎居住而名。洞长2.5米,宽1.5米,高1.2米。
  猢狲洞 位于四明山镇唐田村东南。因曾有猢狲居住而名。

知识出处

余姚市志1988-2010

《余姚市志1988-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1988-2010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全志分为概述、大事记、建置、地质、地理、人口、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环境保护、水利、交通、邮政等48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