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埠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032
颗粒名称: 陆埠镇
分类号: K928.2
页数: 16
页码: 255-2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陆埠镇行政区划的情况。其中包括概况、居委会及居民点、村及居民点等。
关键词: 余姚市 陆埠镇 行政区划

内容

概况
  陆埠镇地处四明山北麓、姚江南岸,位于余姚市东南,距城区10千米。旧名蓝溪市,光绪《余姚县志》载:“蓝溪市又名陆家埠。”又云:“蓝溪发源于江际,夹岸藤萝,色深、可染,因以名之。”后陆姓聚居于此,商肆渐盛,遂改称陆家埠,今称陆埠。镇人民政府驻地育才路。东与大隐镇、河姆渡镇接壤,西与梨洲街道为界,南与鹿亭乡和宁波鄞州区相接,北濒姚江与丈亭镇相望。东西极距13.2千米,南北极距16千米,区域面积118.87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和20个行政村。2014年,常住人口54084人,其中户籍人口4806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现辖境民国后期分属慈溪县陆埠镇、郭姆乡、车厩乡、南山乡和余姚县陆岙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原慈溪部分保留陆埠镇,其余分为沿江、五马、南山、蓝山、蓝水、洪山、雷山7个乡。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原陆岙乡3个村归陆埠镇,沿江、五马乡合并为沿江乡,洪山、雷山乡合并为洪山乡,南山、蓝山、蓝水乡合并为兰山乡。1957年又复分为南山、兰山两个乡。1958年为陆埠公社及沿江、五马、干溪、南山、洪山等管理区。1961年为陆埠、郭姆、沿江、兰山、南山、洪山公社。1970年沿江、郭姆2公社并入陆埠公社。1972年又复分设沿江公社。1980年陆埠恢复为建制镇。1983年为陆埠镇、沿江乡、兰山乡、南山乡、洪山乡。1992年5月沿江乡、兰山乡并入陆埠镇,南山乡、洪山乡合并为洪山乡。2003年5月洪山乡并入陆埠镇。2010年10月列入省级中心镇。
  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311毫米。辖境南部属丘陵,出产菜叶、毛竹、冬笋、雷竹、花木等。北部属姚江平原,地势平坦,江河纵横,为粮食主产区。2014年底,全镇有耕地1448.8公顷,水稻种植面积1870.2公顷,总产量925.1吨;山林面积6912公顷,其中毛竹林面积3401公顷,年销冬笋12吨。全镇2014年有注册企业1467家、从业人员21352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家。2014年工业总产值122.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25亿元,主要产业有水暖器材、电动工具、五金加工、汽车配件、塑料等。全社会投资6.7亿元,自营出口15746万美元。农业总产值54.4亿元,财政总收入3.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08元。
  集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千米。全镇有农贸市场23家,另有华联家家福、好又多、世纪联华等连锁超市。镇内有市立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3所、民工子弟学校1所、幼儿园11所,有镇卫生院、老年服务中心、镇文化中心各1个,村级医疗站20个,村落文化宫20个,文化礼堂5个。
  陆埠镇交通便捷,姚江依境而过,杭甬高速公路、318省道穿境而过。境内黄宗羲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龙虎草堂、关帝殿、滑石桥等文物古迹,有草茅庵、吉祥寺、洋菜厂等革命遗址。钟山红色主题公园是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居委会及居民点
  上街居委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2千米。居委会驻地洋溪南路91号。东至环镇南路,南至钟山渡槽,西至洋溪河,北至陆埠大街。1982年成立。区域面积0.21平方千米,辖32个居民小组,1173户,2221人。
  兰溪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2千米。因地处兰溪街而得名。1985建造,原为荒弃的土地,现共有68幢四层楼住宅,其中自建房30幢,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碧水家园位于陆埠镇政府驻地西南2千米。建于原陆埠水厂旧址,故名。1995年建造碧水家园住宅小区,共3幢多层楼房。
  钟山公寓位于陆埠镇政府驻地西南2.2千米。在撞钟山附近,故名。建于1989年,共有6幢,112户。
  下街居委会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2千米。居委会驻地洋溪南路91号。东至白龙岗,南至陆埠大街,西至钟山西路与兰溪村交界处,北至钟山北路与江南村交界处。1982年设立。2001年5月中街、下街2居委会合并为下街居民委员会。辖36个居民小组,1151户,2211人。
  洋溪花园位于陆埠镇政府驻地西1.5千米。地处洋溪河边,故名。东临洋溪河,南接五星桥,西至车站路,北接农村合作银行。2001年将原煤饼厂、食品公司旧址改建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0000平方米,商铺面积1800平方米。13幢,5层,260户。
  村及居民点
  江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地处姚江南岸,故名。村委会驻地孙家。东接五马村,南邻兰溪村,西界梨洲街道黄箭山村,北临姚江。民国后期为余姚县陆岙乡二保、三保及慈溪县郭姆乡八、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改为陆岙乡二村、三村及郭姆乡四村、五村、六村。1954年原属慈溪县部分划入余姚。1956年为沿江乡三勤、协兴、沿江高级社。1961年为孙家、余家、计家、傅家、应家闸和第十一、十四大队。1966年计家、余家合并为光明大队。1967年第十一、十四大队合并为立新大队。1970年上述大队改属陆埠镇。1981年光明大队更名为余计大队,立新大队更名为陆埠公社花门头大队。1983年改为陆埠镇孙家、花门头、应家闸、余计、傅家村。2001年孙家、余计、傅家、应家闸、花门头5村合并为江南村。区域面积4.5平方千米,辖13个自然村,3个居民小区,分30个村民小组,现有1762户,4883人。耕地173公顷,山林172.5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1300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1.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5亿元,农业产值2.7亿元。村级集体收入320.5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166元。
  孙家村委会驻地。以姓名村。286户,852人。
  上孙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在孙家南,故名。203户,583人。
  余计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千米。以原余家、计家两自然村得名,现二村已相连。265户,632人。
  华家桥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原华姓居住地,故名。现以赵姓为主。63户,183人。
  西马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6千米。地处马弄村西,故名。相传傅氏祖先从镇海王乡溪迁入定居,现东傅、西傅已相连。89户,301人。
  傅家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千米。以姓得名。288户,801人。
  花门头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千米。据《三江李氏宗谱》载,此地原系北宋宣和年间浙东提刑李迪宅第,其后花园临河埠,植有茶花,旧呼茶花埠头,又名大园考房,现称花门头。109户,272人。
  牌轩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8千米。旧时村中有牌轩,故名。《三江李氏宗谱》记载,李信为李氏蓝溪支远祖。宋宣和间剑州刺史李班与其弟浙东提刑李迪均在此处建宅,并各建一祠。95户,283人。
  石弄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村西界有石子公路,故名。61户,193人。
  应家闸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5千米。应氏在洋溪河建闸,故名。171户,358人。
  湾头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5千米。村建于洋溪拐弯处,故名。29户,94人。
  下墙门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5千米。村建于旧时称下底园的北墙门处,故名。31户,106人。
  谷家畈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5千米。谷姓建村于田畈,故名。62户,197人。
  绿景雅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0.5千米。东南至育才路,西至江南菜场,北至古乍公路。2006年建成,共9幢。136户,476人。
  水韵江南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千米。东至江南村余计,西南至孙家,北至古乍公路。2013年动工新建,共15幢,其中5层5幢,9层1幢,10层8幢,14层1幢,商铺53间。392户,1372人。
  江南水暖城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2千米。东南至兰溪村,西至花门头,北至古乍公路。以水暖产业为主,1994年兴建,至2014年,园区内共有规模企业102家及其他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等。205户,680人。
  南雷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3千米。因辖区内有先贤黄宗羲墓,以其号南雷命名。村委会驻地十五岙。东至兰溪村,南至梨洲街道陈洪村,西至梨洲街道黄箭山村,北至古乍公路。民国后期为陆岙乡四、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陆岙乡四、五村。1955年十五岙、魏家岭、庙后为山建高级社。1956年白鹤桥为三联高级社。1961年改为三联大队。1966年为陆埠公社山建、立新、东方、三联大队。1969年山建、立新、东方大队合并为山建大队。1971年又分为陆埠公社十五岙、魏家、庙后大队。1981年魏家大队改为魏家岭大队,三联大队改为白鹤桥大队。1983年为陆埠镇十五岙、魏家岭、庙后、白鹤桥村。2001年4月,由十五岙、魏家岭、庙后。白鹤桥4个村合并为南雷村。区域面积6平方千米。辖4个自然村,3个居民小区,分16个村民小组,现有920户,2566人。耕地面积99公顷,山林面积195.4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550吨。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30886万元,村级集体收入10.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083元。
  十五岙村委会驻地。村位于剡湖湖口,旧名剡湖岙,后谐音为十五岙。370户,1016人。
  魏家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3千米。据《魏氏宗谱》,魏氏祖先从湖南来此定居,以姓名村。1000户,328人。
  白鹤桥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5千米。光绪《余姚县志》载“桥成,有鹤回翔”,故名。354户,930人。
  庙后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8千米。因村在剡湖庙北而得名。95户,290人。
  魏家新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3千米。东至温泉路,南至阳明山庄,西至老虎山,北至化安寺路。2010年因建设阳明山庄,安置拆迁,共17幢,3层。102户,357人。
  庙后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8千米。东至西绕河,南至甬梁公路,西至宁波大西洋卫浴有限公司,北至镇西工业园区。建于2005年,共13幢。53户,186人。
  十五岙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3千米。东至东绕河,西南靠十五岙耕地,北至杭甬高速公路。建于2013年,共6幢。36户,126人。
  兰溪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2千米。因地处兰溪两岸而得名。村委会驻地桥东。东邻五马村,南邻干溪村,西邻南雷村,北邻江南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陆埠镇三、四保及余姚县陆岙乡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三、四村和陆岙乡一村。1954年原慈溪县部分划归余姚县。1957年为陆埠高级社。1961年为陆埠公社桥东、桥西、胜利大队。1981年胜利大队改为上街大队。1983年为陆埠镇桥东、上街、桥西村。2001年桥东、上街、桥西3村合并为兰溪村。区域面积9平方千米,辖7个自然村,1个居民小区,分17个村民小组,现有958户,2403人。耕地53公顷,山林192.7公顷,2014年水稻总产量395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4480万元,村级集体收入371.9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151元。
  桥东村委会驻地。因位于陆家大桥之东而名。251户,701人。
  大树下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千米。因村旁旧有大树而名。56户,152人。
  放生池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千米。村旁有放生池,故名。62户,208人。
  桥西位于镇政府驻地西3千米。311户,788人
  上街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5千米。地处陆埠大街南首,故名。186户,339人:
  施家旦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4千米。40户,89人。
  田屋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千米。相传200年前为低洼田,后人填平建房,渐成村落,故名。52户,126人。
  桥东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2千米。因建在桥东自然村而名。始建于2009年,2010年建成。东南至中山路,西北至江南村。分一小区、二小区和东区。一区位于大树下片、二区位于陆埠公交车站对面、东区位于放生池片。共13幢。250户,878人。
  郭姆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以原乡名名村。村委会驻地祠堂跟。东至沿江村,南至五马村,西至江南村,北至姚江。民国后期为慈溪县郭姆乡三、六、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郭姆乡一、二、三村及五马乡三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5年为勤劳、建工、仓前、国庆高级社。1956年改属沿江乡,1961年为沿江公社勤劳、仓前、建工、国庆大队。1970年勤劳、建工、国庆改属陆埠公社。1981年改为陆埠公社祠堂跟、十二房、李宅大队和沿江公社仓前大队。1983年改为陆埠镇祠堂跟、十二房、李宅村和沿江乡仓前村。1992年均属陆埠镇。2001年4月由祠堂跟、仓前、十二房、李宅4村合并为郭姆村。区域面积12.4平方千米,有1010户,2678人。辖12个自然村,1个居民小区,分9个村民小组。耕地183.3公顷,山林59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1150吨。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406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2200,农业产值1378万元。村级集体收入16.5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88元。
  祠堂跟村委会驻地。因李姓集居于宗祠旁而得名。199户,496人。
  官房位于镇政府驻地北2千米。据传祖先曾为官,故名。12户,38人。
  上方位于镇政府驻地北2千米。方姓居住地,位于下方村之南,故名。86户,237人。
  下方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8千米。14户,29人。
  樟树下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6千米。村内有大樟树,故名。12户,35人。
  大门头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6千米。该村有民国后期北洋政府财政总长李思浩旧宅,俗称大门头,故名。53户,151人。
  朝东屋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房屋多朝东,故名。三江李氏后裔居住。65户,180人。
  杨家塔位于镇政府驻地北2千米。此地有座塔,且杨姓居住,故名。45户,120人。
  五十房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李氏第五、第十房分支居住地,故名。45户,125人。
  十二房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6千米。李姓分支第十二房居住地,故名。125户,326人。
  后房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6千米。村东紧邻十二房,故名。131户,353人。
  李宅位于镇政府驻地北2千米。李姓居住地,故名。又名下宅。223户,598人。
  郭姆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8千米。以村名命名。东至仓前,南至古乍公路,西至李宅,北至十二房。建于2013年,共5幢。60户,210人。
  五马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5千米。因位于五马山下,旧时曾建五马乡,现用作村名。村委会驻地四一房(南赵家)。东与沿溪村相邻,南界杭甬高速公路,西与陆埠中学相邻,北靠古乍公路。民国后期为慈溪县郭姆乡五、十、十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郭姆乡四村及五马乡四村、五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5年为沿江乡第一、二高级社及五马山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改为五四、赵家和快马高级社。1961年为沿江公社三房、马弄、五四、快马大队。
  1966年三房、马弄大队合并,改名红卫大队。1970年改属陆埠公社。1981年分别更名为为陆埠公社南赵家大队及沿江公社兰墅会、老八房大队。1983年改为陆埠镇南赵家村及沿江乡兰墅会、老八房村。1992年属陆埠镇。2001年南赵家、兰墅会、老八房村合并为五马村。区域面积2.5平方千米,辖10个自然村,1个居民小区,15个村民小组,现有952户,2685人。耕地面积142.2公顷亩,山林面积153.87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1065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134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4.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108元。
  四一房村委会驻地。赵氏第四房、第一房居地,故名。曾用名南赵家。100户,265人。
  马弄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0.8千米。112户,332人。
  三房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2千米。赵氏第三房居地,故名。128户,372人。
  兰墅会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据《陈氏宗谱》记述,先祖陈显公官至明代户部尚书,还乡后仍有各级官吏、商贾经常探访、拜谒。有人提议定一个名称,便于每年聚会,当时中下级官员以蓝袍为主,初名“兰聚尉”,后改名为“兰墅汇”。1981年地名普查改为兰墅会。171户,477人。
  东山下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5千米。地处五马山下东,故名。又名山下。72户,201人。
  西陈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6千米。居民为陈姓,处兰墅会西,故名。建村约二三百年。23户,65人。
  西山下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5千米。地处五马山下西,故名。77户,203人。
  老八房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6千米。为李氏八房分支居住地,故名。244户,703人。
  老庵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8千米。村有李氏家庵,俗称老庵,故名。9户,25人。
  章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8千米。为章姓居住地,故名。16户,42人。
  五马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2千米。以村命名。东南至五马工业园区,西至禁河桥,北至三房自然村。2008年建成,共36套联建房。36户,126人。
  沿溪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因村沿支溪而建得名。村委会驻地支溪岙。东接官路沿,南靠五马山,西至煤气站路,北至古乍公路。民国后期为慈溪县郭姆乡二保及车厩乡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五马乡二村、沿江乡一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沿江乡丰收、联盟、明山高级社。1961年为沿江公社丰收、联盟大队。1981年丰收大队更名为严七房大队,联盟大队分为王家、支溪岙大队。1983年为沿江乡严七房、王家、支溪岙村。1992年归属陆埠镇。2001年严七房、王家、支溪岙3村合并为沿溪村。区域面积2.5平方千米。辖8个自然村,1个新村,18个村民小组,现有543户,1425人。耕地面积1.3公顷,山林面积136.7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772.5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07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007元。
  支溪岙村委会驻地。村处支溪边上山岙,故名。张、吕、姚诸姓杂居地。145户,381人。
  王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8千米。村民以王姓居多,故名。143户,390人。
  严七房位于村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李氏分支老三房、新七房居住地,“严”为新七房始祖排行,故名。133户,373人。
  姚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以姓得名。现居姚、方二姓,姚姓从慈城迁来,方姓从下郑樟树庙迁来。63户,117人。
  天堂庵位于镇政府驻地东2.6千米。村袭庵名。5户,15人。
  老四房位于镇政府驻地2.8千米。以李氏分支第四房居地而名。42户,137人。
  后池头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5千米。村前有一池,村处池后,故名。5户,15人。
  河里头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5千米。村夹在两条河中间,故名。8户,23人。
  沿溪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以村名命名。东至沿江村,南至古乍公路,西北至郭姆村。建于2011年,共4幢,64户。
  官路沿位于镇政府驻地东5千米。村处旧时余姚至宁波官路旁,故名。村委会驻地官路沿。东南邻河姆渡镇,西与沿溪村接壤,北与沿江村官家相邻。民国后期为慈溪县车厩乡一、二、四、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沿江乡二、四、五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新立、江山、同心高级社。1961年为沿江公社新立、江山、乌丹大队。1981年新立、江山大队更名为官路沿、东江沿大队。1983年为沿江乡官路沿、东江沿、乌丹村。1985年乌丹下山迁移至平原,沿用原名。1988年官路沿村分官沿路、官东、官西三村。1992年归属陆埠镇。2001年官东、官西、官路沿、东江沿和乌丹合并为官路沿村。区域面积4平方千米,辖10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现有780户,2238人。耕地157.8公顷,山林376.47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1180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99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72万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914元。
  官路沿村委会驻地。位于官路沿村中部,故名。又称管中村。85户,228人。
  官东)位于镇政府驻地东5千米。134户,378人。
  官西位于镇政府驻地东4.5千米。98户,283人。
  半畈位于镇政府驻地东5千米。村处田畈之中,故名。12户,36人。
  龙山房位于镇政府驻地东6千米。徐氏龙山房后裔居住地,故名。35户,93人。
  十房位于镇政府驻地东5.5千米。徐氏分支第十房居住地,故名。13户,35人。
  袁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6.5千米。以姓名村。23户,110人。
  东江沿位于镇政府驻地东6.6千米。村东沿姚江,故名。199户,559人。
  下洋岙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7千米。村内有下洋庙,故名。95户,280人。
  乌丹位于镇政府驻地东6千米。由老乌丹下山移民于此,因旧村内有乌担潭,后简称乌丹,故名。109户,346人。
  沿江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千米。因地处姚江边,又为原沿江乡属地,故名。村委会驻地管家。东北均临姚江,南至官路沿村,西至郭姆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车厩乡三保、郭姆乡一保及南山乡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沿江乡三村、郭姆乡一村及南山乡五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为沿江乡新闸、大鸣、沙浦、群力高级社和南山乡联盟高级社。1961年为沿江公社新闸、沙浦大队及南山乡下郑大队。1966年沙浦大队更名为红联大队。1972年因建陆埠水库,下郑大队移居至沿江公社,仍沿用原名。1981年新闸大队更名为管家大队、红联大队复称沙浦大队。1983年沙浦大队分为郑家渡、余家、黄浦3个村,管家、下郑大队分别改为管家、下郑村。1992年5村属陆埠镇。2001年5个村合并为沿江村。区域面积4.8平方千米,辖10个自然村,1个新村,26个村民小组,现有714户,1945人。耕地150.8公顷,山林48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1175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85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031元。
  管家村委会驻地。以姓得名。203户,602人。
  张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千米。以姓得名。41户,99人。
  徐家庄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千米。以姓得名。现孙姓占多,尚有周、罗、邵诸姓。35户,95人。
  黄浦桥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5千米。以村内黄浦桥得名。73户,201人。
  上章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千米。地处下章之南,故名。12户,32人。
  下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4.5千米。以姓得名。为原南山乡陆埠水库移民村。57户,161人。
  余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5千米。以姓得名。149户,379人。
  郑家渡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6千米。以姓得名。村临姚江,旧有渡口,今废。121户,308人。
  下章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6千米。以姓得名。23户,68人。
  竹桥头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千米。以村内竹桥得名。5户,17人。
  沿江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千米。以村命名。东至姚江,南至管家,西至沿江村,北至河姆渡大桥。建于2012年,多层住宅7幢,112户,392人;别墅20幢,20户,78人。
  干溪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5千米。村委会驻地干溪,以驻地名。东接沿溪村、河姆渡五联村,南接兰山村,西接南雷村,北靠陆埠集镇。民国后期为慈溪县陆埠五、六、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改为蓝水乡一、二、五村。1954年划入余姚,1956年建立兰山乡中心高级社及岗山高级社。1961年为兰山公社干溪、近山、里岗、外岗大队。1983年改称兰山乡干溪、近山、里岗、外岗村。1992年4村属陆埠镇。2001年干溪、近山、里岗、外岗4村合并为干溪村。区域面积9.8平方千米,辖7个自然村,1个居民小区,16个村民小组,现有860户,2218人。耕地面积81.3公顷,山林面积420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225吨。主要工业企业有兰山电机、山溪软管、远中冲件、三益五金制品有限公司。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245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35.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090元。
  干溪村委会驻地。据传原名甘溪,溪水甘冽可饮,后因山林破坏,溪水干涸,因而改呼干溪。现有350户,1037人。
  沙路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8千米。村有沙石小路,故名。132户,315人。
  沿岗塘位于镇政府驻地南5千米。沿山岗上有一水塘,村袭塘名。56户,146人。
  近山位于镇政府驻地南4.5千米。原名王其岙,1953年更名为近山。50户,144人。
  庙前位于镇政府驻地南5千米。地处干溪村祖庙前而名。3户,7人。
  桑园位于镇政府驻地南4.2千米。原系桑园地,故名。18户,52人。
  山庄位于镇政府驻地南4千米。村处岙底,为山里的村庄,故称山庄。5户,12人。
  干溪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5千米。原里岗、外岗、卢家村梯度移民居住地。240户,505人。
  兰山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6千米。为原兰山乡属地,以原乡名名村。村委会驻地西岙。东靠陆埠水库,西、南均邻石门村,北接干溪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陆埠镇八保、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蓝水乡三村、四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兰山乡五一、梅岭高级社,1961年为兰山公社西岙、梅岭大队。1983年为兰山乡西岙村、梅岭村。1992年属陆埠镇。2001年西岙、梅岭合并为兰山村。区域面积6.25平方千米,辖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有590户,1686人。耕地面积36.3公顷,山林面积587.87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145吨。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525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790元。
  西岙村委会驻地。从陆埠镇沿兰溪迤南,至干溪夹坝桥,岙分东西两路,村在西路,曰西岙。沈姓世居。197户,541人。
  项家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6.8千米。以姓得名。80户,256人。
  梅岭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0千米。村处梅岭脚下,故名。又名梅岭下。148户,484人。
  戴家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7千米。以姓得名。100户,283人。
  黄泥直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8.8千米。因有黄泥路,修筑较平直,故名。65户,122人。
  石门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0千米。村委会驻地石门,以驻地命名。东接兰山,南邻杜徐,西接梨洲街道燕窝村,北靠南雷村。民国后期属余姚县左溪乡一保、雁燕乡一保及慈溪县陆埠镇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均属余姚县,为王石乡一村、燕窝乡一村。1956年为兰山乡石门高级社、中心高级社及梅岭高级社。1961年为兰山公社石门、下鲁、鲁岙、永兴、上岗大队。1981年永兴大队更名为江沿山大队。1983年为兰山乡石门、下鲁、鲁岙、江沿山、上岗村。1992年属陆埠镇。2001年石门、下鲁、鲁岙、沿江山、上岗5个村合并为石门村。区域面积7平方千米,辖9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现有703户,2008人。耕地面积27.13公顷,山林面积399.9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162吨。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6396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4.1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684元。
  石门村委会驻地。据黄宗羲《四明山志》:“石门山,石壁对峙若门,束流于下,劣容一人矼而过也。门之外有崩湍数十道,为水帘,门内有龙潭。”村后有二巨石,高8米,仍左右屹立,村名概出于此。352户,1036人。
  靛厂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2千米。约200年前临海张姓来此种靛青并进行加工,故名靛厂。7户,15人。
  下鲁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1千米。昔称下路,鲁姓始祖由大岚乡四丰徙此,改称下鲁。144户,420人。
  鲁岙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3千米。以姓得名。55户,167人。
  江沿山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0千米。山岗上有一丘山田,形圆似缸,方言“缸”与“江”同音,故名。49户,112人。
  上岗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2千米。因村位于地势较高的山岗,故名。49户,147人。
  东茅山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0千米。地处东茅山山顶,村袭山名。13户,29人。
  梅树湾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2千米。昔时山湾中有梅林,故名。19户,50人。
  泥镬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3千米。地势形似镬,村在其中间,故名。15户,32人。
  杜徐岙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5千米。村委会驻地杜徐岙,以驻地命名。东接袁马村,南邻翁岙村,西与鹿亭相邻,北接石门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南山乡一保、二保、三保及余姚县左溪乡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慈溪县南山乡一村、二村、三村,蓝山乡上陈村及余姚县王石乡二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兰山乡杜徐、上陈、梅岭栋高级社。1961年为南山公社龙山、罗张、沙田、上陈、梅岭大队。1981年龙山更名为杜徐大队,上陈更名为南上陈大队。1983年改为南山乡杜徐、罗张、沙田、南上陈、梅岭栋村。1992年属洪山乡2001年杜徐、罗张、沙田、南上陈、梅岭栋5个村合并为杜徐村,2003年属陆埠镇。区域面积11.55平方千米,辖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现有1362户,3840人,耕地面积20.2公顷,山林面积946.67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390吨。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2693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0.5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229元。
  杜徐岙村委会驻地。相传在1000多年前,杜、徐两姓祖先从河南同来江南,徐姓在此定居,杜姓在此北的杜岙落户。两祖先亲如兄弟,过往甚密,徐姓为尊重杜姓,故将村名定为杜徐作为纪念。450户,1221人。
  罗张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5千米。以罗张两姓而得名。400户,1098人。
  沙田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4.5千米。因村内耕地多沙性,故名。255户,691人。
  南上陈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4千米。相传400年前陈姓从梁弄后陈移居于此,村四面环山,形似城堡,故又名上城(陈)。150户,427人。
  梅岭栋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6千米。据《虎潭沈氏宗谱》云:“明初沈恺性喜游,慕四明之形胜,遂自越西梅牌楼徙居慈邑,名所居地曰梅岭,岭无梅而名梅者,恐后世失所从来也。”村位于梅岭之脊,当地称呼“脊”为“栋”,故有梅岭栋之称。113户,306人。
  乌石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6.5千米。以村下方有一黑色巨石而名。27户,97人。
  袁马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0千米。村委会驻地袁马,以驻地命名。东界洪山村,南邻翁岙村,西邻杜徐岙村,北邻陆埠水库。民国后期慈溪县南山乡四、五、六、十一保及余姚县左溪乡十八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慈溪县蓝山乡袁马、郑家、翁岙村及余姚县晓云乡陈巴岭村。1954年慈溪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兰山乡袁马、联盟、翁岙、陈巴岭高级社。1961年为南山公社袁马、郑家、杨家岭、上方、沿山、陈巴岭大队。1981年郑家大队更名为郑新大队。1983年为南山乡袁马、郑新、杨家岭、上方、沿山、陈巴岭村。1992年属洪山乡。2001年由袁马、郑新、杨家岭、上方、沿山、陈巴6个村合并为袁马村,2003年属陆埠镇。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现有1004户,3017人。耕地面积41.07公顷,山林面积1126.67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360吨。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23079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3.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2万元。
  袁马村委会驻地。以袁、马两姓而得名。370户,1168人。
  下陈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4千米。因处袁马南上陈村之北,故名。现有23户,62人。
  构树下位于陆埠镇政府驻地南9.5千米。以原村溪边有大构树而名,1970年因建陆埠水库迁至现址,袭用原名。10户,21人。
  黄家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0.5千米。原黄姓定居于此,故名。后方姓从河南迁此,仍称黄家。1978年茅山、冷湾两小村10户全部迁入黄家。25户,57人。
  郑新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2千米,陆埠水库东。村以姓得名,原名郑家。1970年因建陆埠水库迁现址,故冠以新字。87户,247人。
  杨家岭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2千米。村后有岭形似羊角,因名羊角岭,后谐音为杨家岭,村以岭名。112户,342人。
  上方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4千米。以姓得名。88户,257人。
  沿山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6千米。以山得名。又名龙潭登。78户,259人。
  陈巴岭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5千米。因古时村中有一山埂,形似河坝,又像城墙,初名城坝岭,后谐音陈巴岭。211户,604人。
  乌龟潭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3千米。村有一水潭,下有石,形似乌龟头,故名。17户,60人。
  石步下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3.5米。有石阶,故名。3户,10人。
  龙潭下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6千米。地处龙潭之下,故名。31户,118人。
  山头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千米。地处大岙山山头,故名。12户,45人。
  翁岙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千米。南宋时翁姓从福建莆田迁居于此,村以姓得名。村委会驻地翁岙。东至石笋村,南至裘岙村,西至杜徐村,北至袁马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南山乡十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蓝山乡翁岙村。1954年划归余姚县,1956年为翁岙高级公社。1961年为南山公社翁岙大队。1983年为南山乡翁岙村。1992年改属洪山乡。2003年改属陆埠镇。区域面积3.2平方千米,辖1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361户,1091人。耕地面积14.73公顷,山林面积224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117.5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50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106元。
  翁岙村委会驻地。以姓名村。今裘、方两姓杂居,裘姓迁自裘市,方姓迁自上方。361户,109人。
  裘岙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6千米。裘、方两姓杂居,以姓名村。村委会驻地裘岙。东至石笋村,南及西至鹿亭乡,北至翁岙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南山乡十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洪山乡裘岙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裘岙高级公社。1961年为南山公社裘岙大队。1983年为南山乡裘岙村。1992年属洪山乡,2003年属陆埠镇。区域面积2平方千米,辖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现有335户,1057人。耕地面积14.53公顷,山林面积139.4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25万斤。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282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203元。
  裘岙村委会驻地。以姓名村。今裘、方两姓杂居,裘姓迁自裘市,方姓迁自上方。335户,1057人。
  石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7千米。境内二石方丈余,相隔数步,状似笋,故名。村委会驻地石笋。东至华盖山村、南至裘岙村、西至翁岙村、北至洪山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南山乡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洪山乡六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洪胜高级公社。1961年为洪山公社石笋大队。1983年为洪山乡石笋村。2003年改属陆埠镇。区域面积2.6平方千米,辖1个自然村,分4个村民小组,现有327户,970人。耕地面积20.53公顷,山林面积193.33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125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099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809元。
  石笋村委会驻地。327户,970人。
  洪山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千米。为纪念朱洪山烈士而命名。村委会驻地望石坑。东至蒋岙村,南至孔岙村,西至石笋村,北至袁马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南山乡五、六、十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洪山乡一、四、七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决胜、洪宋、前进高级社。1961年为洪山公社望石坑、庙下张、黄土岭、宋岙、华盖山大队。1983年改村,属洪山乡。2001年5村合并为洪山村。2003年属陆埠镇。区域面积7.95平方千米,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有702户,2070人。耕地面积50.47公顷,山林面积595.72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350吨。工业以汽配件产品为主,曾有“汽配之乡”的称号。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1154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7562万元,农业产值398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801元。
  望石坑村委会驻地。四望群岩壁立,故名。177户,465人。
  华盖山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6千米。旧时村四周山间古木参天,形似华盖,村落隐于林木丛中,故名。181户,561人。
  岙底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6千米。村处山岙最里面,故名。30户,98人。
  张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千米。居民为200年前从庙下张迁来,以姓名村。113户,338人。
  中央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5千米。旧名宋岙。村处张家与岙底两个自然村中间,故名。54户,172人
  黄土岭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3.5千米。村后有岭,土呈黄色,故名。69户,223人。
  庙下张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5千米。因村处孔君庙下,张姓居地,故名。76户,209人。
  孔岙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7千米。境内有孔君庙,故名。村委会驻地孔岙。东接蒋岙村,南邻鄞州区横街镇,西毗裘岙村,北界洪山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南山乡八、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洪山乡三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洪山高级社。1961年为洪山公社孔岙大队。1983年为洪山乡孔岙村。2003年改属陆埠镇。区域面积3.91平方千米,辖1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现有414户,1291人。耕地面积42.13公顷,山林面积270.13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150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162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3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003元。
  孔岙村委会驻地。建村已有千余年。414户,1291人。
  蒋岙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7千米。村委会驻地蒋岙,以驻地命名。东接余鲍陈村,南邻鄞州区横街镇,西毗孔岙村,北接洪山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南山乡七保及石岩乡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洪山乡二村及雷山乡四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明星、三五、工农高级社。1961年为洪山公社蒋岙、周方地、大坪地大队。1983年改为村,属洪山乡。2001年蒋岙、大坪地、周方地3个村合并为蒋岙村。2003年属陆埠镇。区域面积4.28平方千米。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现有597户,1690人。耕地面积18.6公顷,山林面积365.67公顷,主产竹笋,2014年竹笋总产量265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043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0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078元。
  蒋岙村委会驻地。据《蒋氏宗谱》载,始祖蒋义,宋仁宗敕封宜兴县,分支居奉化蒋家浦,元代扰攘,全仁、全义兄弟二人于明景泰年间徙居蒋岙。305户,875人。
  大坪地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4千米。境有600平方米的龙须竹大山坪,故名。209户,570人。
  周方地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2千米。村内有一块30多亩略呈方形的土地,故名。83户,245人。
  余鲍陈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8千米。村委会驻地余鲍陈,以驻地命名。东至大隐镇芝林村,南至蒋岙村周方地,西至蒋岙村,北至洪山村。民国后期为慈溪县车厩乡七、八、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雷山乡一村、二村、三村。1954年划入余姚县。1956年为三五高级社。1961年为洪山公社三五、邵岙、汪家大队。1981年,三五大队改名为余鲍陈大队,邵家大队改名为邵岙大队,汪家大队改名为东汪家大队。1983年为洪山乡余鲍陈、邵岙、东汪家村。2001年余鲍陈、邵岙、汪家3村合并为余鲍陈村。2003年属陆埠镇。区域面积6.5平方千米,辖8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现有706户,2023人。耕地面积30.27公顷,山林面积308.07公顷,以培育竹林为主,2014年竹笋总产量345吨。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063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4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002元。
  下鲍村委会驻地。以姓得名,上鲍分支。113户,337人
  余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7.5千米。以姓得名。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前后从丈亭余家迁来。107户,306人。
  上鲍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8千米。以姓得名。鲍姓始祖明末清初从安徽来此烧炭定居。179户,537人
  陈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8.5千米。以姓得名,明末清初从二六市官桥迁来。97户,293人。
  邵岙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9千米。以姓得名,200年前从鄞州邵家渡迁此。曾名邵家。74户,199人。
  南岙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9千米。村处邵家南山岙,故名。11户,25人。
  汪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0.5千米。以姓名村,先祖从大隐迁此。80户,217人。
  乌岩下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1千米。以岩名村。45户,109人。

知识出处

余姚市地名志

《余姚市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分人文地理实体、自然地理实体、历史地名三卷,以地名为主,收录部分余姚市具有地名意义的人工建筑、单位名称等。采用条目体,按类分编,逐条释名。按街道、乡镇、村民委员会及居民点编排顺序。

阅读

相关机构

上街居委会
相关机构
下街居委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陆埠镇
相关地名
江南村
相关地名
南雷村
相关地名
兰溪村
相关地名
郭姆村
相关地名
五马村
相关地名
沿溪村
相关地名
官路沿
相关地名
沿江村
相关地名
干溪村
相关地名
兰山村
相关地名
石门村
相关地名
杜徐岙村
相关地名
袁马村
相关地名
翁岙村
相关地名
裘岙村
相关地名
石笋村
相关地名
洪山村
相关地名
孔岙村
相关地名
蒋岙村
相关地名
余鲍陈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