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门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0024
颗粒名称: 泗门镇
分类号: K925.5
页数: 17
页码: 156-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泗门镇行政区域包含了东大街社区,西大街社区,汝湖社区等。
关键词: 泗门镇 地理 余姚市

内容

泗门镇
  概况
  位于余姚市西北部,距余姚城区17千米。镇政府驻地府前路1号。东与小曹娥镇、朗霞街道接壤,南与马渚镇为邻,西及西南连临山镇,北濒杭州湾,与嘉兴市海盐县相望。东西极距8.8千米,南北极距14千米,区域面积66.3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2014年常住人口97599人,其中户籍人口6359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03‰。
  泗门,一名第四门。《东山志》载:“以汝仇湖东开四门放水,门下以浚四河以注水,四水为泗,故名泗门。”泗门一带,由浅海淤涨成陆,宋末已形成村落。唐时,现境域分属余姚县东山乡、开元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析两乡部分境域置四门乡。民国十九年(1930)年,置泗门镇。民国后期,为泗门镇、四海乡及明风乡、湖堤乡、天华乡、朗霞乡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泗门镇及泗北、明风、东蒲、万圣、夹塘、湖北等乡。1954年,除东蒲外,其余乡镇划入慈溪县。1956年,属慈溪县泗门镇、光明乡、塘后乡和余姚县天华乡。1958年,为慈溪县卫星公社泗北、塘后、海南、万圣、夹塘、湖北等7个管理区和余姚县朗霞公社东蒲管理区。1961年为慈溪县泗门镇、泗北、海南、塘后、万圣、夹塘、湖北7个公社和余姚县东蒲公社。1966年,泗门镇公社改为建制镇;泗北、海南、塘后3个公社合并为塘后公社;万圣公社更名万胜公社。1970年,天华公社并入东蒲公社,次年复分设。1979年,泗门区各公社重新划归余姚。1981年,万胜公社复改万圣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为泗门镇和塘后、万圣、夹塘、湖北、东蒲乡。1989年,塘后乡并入泗门镇。1992年,万圣、夹塘、湖北、东蒲4个乡并入泗门镇。2003年5月,朗霞镇水阁周、大庙周2个村划归泗门镇。
  地处姚北平原,北濒杭州湾,海岸线长7.2千米。仅西南有丘陵16.67公顷。全镇耕地总面积2790公顷,329国道线以北主要生产榨菜、蔬果类等经济作物,南部生产水稻等粮食作物。水稻复种727公顷,总产量为5263吨;蔬菜种植1675公顷,总产量为99385吨;水产养殖262公顷,养殖捕捞休闲等总收入为2亿元。2014年有注册企业7025家,从业人员67092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9家,2014年工业总产值318.21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27.5929亿元。主要产业有电线、小家电、冶炼、灯具、塑料以及蔬菜加工等。全社会投资39.7亿元,自营出口4.801亿元,农业总产值8.628亿元,财政总收入8.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93元。
  建成区面积13.8平方千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比较发达,有市第四职校及初级中学、中心幼儿园各1所,小学6所,有市第四人民医院以及32家村级医疗站,有镇文化艺术中心、影剧院以及村落文化宫覆盖全镇,还建有镇健康教育促进中心、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商业农贸集市繁荣,内有华润万家、华联家家福等大型连锁超市,有华联商厦、万安商厦、小商品市场、美食一条街、服饰一条街等;有泗门菜场和9家村级农贸市场。文化古迹也比较集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谢氏始祖祠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状元楼、成之庄、南顺盛等,还有大学士第、大方伯第、万安桥和皇封桥古村落等。交通便捷,329国道、329复线贯穿东西,总长85千米的镇级公路纵横全镇,4条公交线路连接各村。
  泗门镇先后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优秀乡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佳和谐小城镇、中国综合实力百强镇、国家卫生镇等。
  社区及居民点
  东大街社区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因辖区内有东大街而得名。社区驻地汝湖路106号。东邻大庙周村、水阁周村,南接镇南村,西连西大街社区和汝湖社区,北毗后塘河社区。总面积2.3平方千米。2014年,全社区总户数2090户,常住人口47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51人。设22个居民小组。1956年建东泗、南泗居委会。1992年增设振兴路居委会。2001年由东河沿村、陶家堡村、东泗、南泗、振兴居委会及后塘河居委会部分合并为东大街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内有泗门镇中心小学、神舟幼儿园、泗门宾馆、泗门农贸市场、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单位。2012年被评为宁波市文明社区。
  东河沿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社区所在地,因在直河东沿而名。
  陶家堡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因历史上建有抗金堡垒而得名。
  长水漕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千米。原地一长形漕斗,故名。
  大义桥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2千米。因桥得名。
  杨家道地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千米。因杨姓居多得名。以上自然村,因镇区建设,居住已经分散,各村户数、人口较难统计,户籍管理以小组为单位:表1-1-14东大街社区自然村分组情况表
  镇东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5千米。以所处位置得名。东界滨江路,南界东大街,西界振兴路,北界329国道,面积3.4万平方米。2000年建成,15幢,300户。
  振兴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以地处振兴路东,故名。东界杜家河,西界振兴路,南界振兴路115弄,北界振兴路69弄。1988年开始兴建,2000年底完工,面积2万平方米,14幢,336户。
  中华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3千米。因地处中华路南而得名。东界振兴路,西界一品华庭,南界社区民房,北界中华路。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积3.2万平方米,4幢,80户。
  一品华庭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2千米。东南邻中华新村,西至河塍河,北到望安路。2009年12月建成,面积1万平方米,10幢,260户。
  星海嘉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4千米。东靠振兴路,南傍汝湖路,西至河塍路,北为长河路。2009年9月开建,5—11层住宅,面积78249.12平方米,20幢,338户。
  东欣嘉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6千米。为农民安置公寓。在汝湖路、振兴路交叉路口东南,南靠临周江。建筑面积66740平方米,11幢,382户。
  长义新村位于镇政府东南1.2千米。因地处原长水漕、大义桥两自然村之间而得名。东界长水槽原河,西界河塍路,北界长义路,南界后横江。面积4.8万平方米,45幢,90户。
  西大街社区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00米。因辖区内有西大街而得名。社区驻地望安西路47弄13号。东邻东大街社区,南接汝湖社区,西界临山镇,西北毗泗北村,北与后塘河社区相接。社区面积2平方千米,总户数1378户,常住人口31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72人。设21个居民小组。1956年建西泗、北泗居委会。2001年由西泗居委会、北泗居委会及窎桥头村、后街村合并为西大街社区。辖区内有泗门电信分局、广电站等单位。
  窎桥头位于镇政府驻地东约800米。因境域内有南窎桥得名。725户,1623人。
  后街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约1千米。因境域内有后街得名。656户,1542人。
  光明家园位于镇政府驻地东侧。因在光明路边而得名。东靠湖边西路,西为光明路,北至望安路。2005年建成,面积12万平方米,3幢,120户。
  海州佳园位于镇政府驻地北500米。东靠光明路,南傍329国道,西为普惠路,北至海通路。2007年建成,面积25万平方米,6幢,130户。
  汝湖社区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600米。因原有汝湖而得名。社区驻地湖边路112号。东连东大街社区,南邻镇南村及临山镇汝东村,西邻临山镇湖堤村,北接西大街社区。总面积2.5平方千米,2014年总户数1130户,常住人口28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7人。设20个居民小组。1956年建南泗居委会。2001年由原南泗居委会、南谢村、第十堡村部分合并组建汝湖社区。辖区内有镇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汝湖公园、老年公寓等。
  南谢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千米。谢氏分支,因位于镇南,名为南谢。369户,898人。
  第十堡位于镇政府驻地东600米。汝湖社区所在地。以宋代抗金筑堡垒得名。667户,1427人。
  二门堰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5千米。原汝仇湖四门之第二门,明初置闸在二门,故名。48户,200人。
  济美桥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千米。1979年,原湖北公社11户村民迁至济美桥边定居,以桥名村。10户,30人。
  汝湖明珠位于镇政府驻地南800米。东傍汝湖公园,北靠汝湖路,故名。2010年新建,面积3万平方米,14幢,490户。
  汝湖春晓位于镇政府驻地南500米。东靠光明路,西至协力路,原汝湖地域,故名。2003年新建,16幢,531户,商铺58户。
  中央名府位于镇政府驻地南500米。东至湖边西路,西傍光明路。2005年建成,面积4万平方米,26幢,466户。
  协力小区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500米。7幢,13户。
  新市花园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800米。共80户。
  悦湖湾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800米。共17幢,在建。
  后塘河社区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千米。因地处大古塘附近,沿后塘河而得名。社区驻地红旗路18号。东邻东大街社区,西接泗北村,南连西大街社区,北与镇北村、谢家路村接壤。总面积1.3平方千米,2014年总户数1026户,总人口258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29人。设16个居民小组。1989年5月并入泗门镇,设立后塘河居委会。2001年后塘河居委会与后塘河村、陶家堡村部分合并为后塘河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内有第四职技校、泗门镇中学、塘后小学、泗门公交总站等单位。
  后塘河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千米。社区所在地。
  塘后岸位于镇政府驻地北800米。
  牌轩下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600米。
  以上3个自然村名称还在沿袭使用,户籍人口以道路门牌号管理。
  丁家路85户,244人。
  东道路62户,178人。
  大通路210户,604人。
  龙舌路15户,43人。
  小祠堂路85户,244人。
  大古塘路51户,147人。
  塘后岸东路47户,135人。
  塘后岸南路54户,155人。
  塘后岸西路40户,115人。
  塘后岸北路62户,178人。
  古塘小区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千米。为2010年动工兴建的解困安置房。东靠红旗路,北至四海大道,南为社区驻地。占地15580平方米,建筑面积23867平方米,6幢,120户。
  后塘河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800米。东至塘后幼儿园,南靠大古塘,西为塘后岸东路,北近古塘小区。1991年建造的解困安置房。69幢,69户。
  壹品公寓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600米。建筑面积59405平方米,6幢,238户。
  村及居民点
  小路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3.5千米。村委会驻地小路下。明清时,这里尚是一片荒涂,陆续有绍兴、上虞等地百姓来此定居,并在荒涂上踩出一条小路,故名。东邻夹塘村,南与泗北村、临山镇湖堤村相接,西界临山镇临浦村,北毗湖北村。总面积2.56平方千米,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现有1045户,3415人。民国后期为湖堤乡十、十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称湖北乡一村、四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建光明乡第五、第六高级社。1961年为湖北公社五大队、六大队。1966年五大队改名反修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改为湖北公社小路下、庙山路大队。1983年为湖北乡小路下、庙山路村。1992年属泗门镇。2001年2村合并为小路下村。全村有耕地165.1公顷,主产榨菜及其他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2014年榨菜总产量7113吨,蔬果等总产量14025吨,粮食741吨。主要工业企业有利特舜电气有限公司、宣仕电器有限公司、亿鑫城电器有限公司。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3260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58309万元,农业产值5770万元。村级集体收入695.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864元。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绿化千佳村、浙江省森林村庄等。
  小路下村委会驻地。包括老丘、二丘、三丘。700户,1980人。
  庙山路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4千米。因旧时临山庙山下有路直通海滨,穿境而过,故名。450户,1350人。
  知阳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4千米。相传村人以能识天气判断阴阳而自豪,故名知阳丘。25户,70人。
  湖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4.6千米,因地处古汝仇湖北,故名。村委会驻地小路下四丘。东邻夹塘村,南连小路下村,西界临山镇临浦村,北接楝树下村。区域面积4平方千米,辖8个自然村,设7个村民小组,现有880户,2738人。民国后期为湖堤乡十、十一、十二、十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湖北乡二、五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建光明乡第一、第四高级社。1961年为湖北公社一大队、四大队。1966年四大队改为新胜大队,一大队改为红旗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改为湖北大队、庙山中路大队。1983年为湖北乡湖北、庙山中路村。1992年属泗门镇。2001年2村合并为湖北村。耕地145.2公顷,主产榨菜、蔬果及粮食等作物,2014年榨菜总产量6243吨,蔬果类总产量12065吨,粮食总产量618吨。主要工业企业有盛事达有限公司、舒事达电气有限公司、海得宝电器有限公司。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2143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00409万元,农业产值3706万元。2014年村级集体收入346.3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358元。2012年被评为宁波市全面小康村。
  小路下四丘村委会驻地。旧有海塘堤面狭而难行,因此堤坡另辟小路,此地为第四丘上围垦地,故名。343户,1033人。
  成家舍头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4.5千米。成姓居民在此建草舍定居,后形成村,故名。120户,381人。
  庙山中路(祠堂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千米。因地处庙山路中段,故名。因属祠堂产业,又名祠堂丘。116户,373人。
  湾下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千米。处围垦地水湾之北,故名。77户,249人。
  永新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4.6千米。寓意新社会永远过上新生活而名。137户,422人。
  小丘位于镇政府西北驻地4.6千米。此丘较小,土地少,故名。60户,192人。
  邵家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4.2千米。因邵姓最早围垦,故名。67户,214人。
  湖北新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4.2千米。为新开辟的新农村居民住宅点,故名。33幢,33户。
  楝树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3千米。1958年前,村里有棵百年苦楝,为沿海百里所罕见,故名。村委会驻地周家丘。东邻夹塘村,西界临山镇,南接湖北村,北濒杭州湾,东北与市水产养殖场相连。总面积3.8平方千米,辖10个自然村,设6个村民小组,2014年全村总户数1179户,常住人口3805人。民国后期为湖堤乡十一、十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湖北乡三、六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建光明乡第二、第三高级社。1960年建农场,1961年为湖北公社二大队、三大队和农场。1967年农场改称农场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改名为湖北公社楝树下、下庙山、农场大队。1983年为湖北乡楝树下、下庙山路、农场村。1992年改属泗门镇。2001年3个村合并为楝树下村。有耕地206.7公顷,主产榨菜、蔬果等经济作物,兼种粮食,2014年榨菜总产量9583吨,蔬果总产量24983吨,粮食总产量485吨。主要企业有金涛电子有限公司、格力远景电气有限公司、明诺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明诺铜业有限公司。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1788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56192万元,农业产值12910万元。村级集体收入357.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9604元。曾被评为专业特色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宁波市级生态村等。
  周家丘村委会驻地。100户,298人。
  六〇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3千米,杭州湾南海岸。于1960年围涂成丘,以年份命名。后创建湖北农场,故又名农场村,亦称小丘村。117户,354人。
  长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2千米。以地形狭长而名。307户,1013人。
  短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4千米。以地形命名。75户,223人。
  大丁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千米。以地形如“丁”字而名。65户,207人。
  姚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5千米。因围涂投资者姓姚,故名。45户,143人。
  洪元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8千米。以围涂投资者洪元命名。224户,705人。
  德龙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5千米。以围涂投资建设者德龙命名。150户,459人。
  杨家丘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5千米。以丘内杨姓居多得名。167户,517人。
  下庙山路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6.5千米。因地处临山娘娘庙后,通往杭州湾三大路北段,故名。118户,380人。
  谢家路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千米。自泗门谢氏宗祠起原有路直通杭州湾,名谢家路,村以路名。村委会驻地谢家路四丘。东邻相公潭村,南接泗北村、镇北村,西连夹塘村,北濒杭州湾。总面积4.9平方千米,辖4个自然村,4个居民小区,设10个村民小组,现有1502户,4469人。民国后期为四海乡九、十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夹塘乡一村、二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建光明乡第十三、五星、同心、第十高级社。1961为夹塘公社一、二、三、四大队。1966年分别改为红专、红心、红色、红胜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分别更名为老丘、戚家路、谢家路、隆昌大队。1983年为老丘、戚家路、谢家路、隆昌村。1992年属泗门镇。2001年4个村合并为谢家路村。耕地240.3公顷,主产榨菜及其他蔬菜等经济作物,兼种粮食,2014年榨菜总产量12121吨,蔬菜等经济作物25154吨,粮食737吨。主要企业有长振铜业有限公司、君柏电子有限公司、洁谊洁具有限公司。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391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35615万元,农业产值6751万元。村级集体收入1935.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864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优秀小康村、全国首届十大幸福村、中国特色村等。
  谢家路四丘村委会驻地。位于四塘北第四丘,旁有谢家路,故名。435户,1216人。
  谢家路老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千米。因是四塘下第一丘,又傍谢家路而名。今含谢家路二丘。316户,867人。
  戚家路三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5千米。因戚家路江而得名。290户,815人。
  隆昌位于镇政府驻地北5千米。原称谢家路五丘,后有人在此开设隆昌小店而名。今含谢家路六丘。553户,1554人。
  谢家路名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千米。地处谢家路,故名。2011年新建农村居民住宅小区。4幢,149户。
  田园新境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千米。寓意农村建设旧貌变新颜而名。2009年建农村居民小区。16幢。
  锦绣天城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千米。为2011年新建住宅小区,寓意前程似锦而命名。13幢,131户。
  阳光花园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5千米。为2011年新建住宅小区,寓意党的阳光普照新村而命名。11幢,169户。
  夹塘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千米。以原乡名名村。村委会驻地石角丘。东临谢家路村,西接楝树下村、湖北村、小路下村,南毗泗北村,北濒杭州湾。总面积6平方千米,辖15个自然村,设15个村民小组,现有1526户,4466人。民国后期为四海乡十一、十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夹塘乡三、四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建光明乡第七、第八、金星高级社。1961年为夹塘公社第五、六、七、八大队。1966年五、六大队合并改为红梅大队,七大队改为红卫大队,八大队改为红旗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复原名。1981年改名钱家路、石角丘、黄墩潭大队。1983年改为夹塘乡钱家路、石角丘、黄墩潭村。1992年改属泗门镇。2001年3个村合并为夹塘村。耕地总面积256.3公顷,主产榨菜、蔬果等经济作物,兼种粮食,2014年榨菜总产量11400吨,蔬果等经济作物19535吨,粮食1255吨。主要企业有夫裕电气有限公司、钢达电气有限公司、潘溪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黄潭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8209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41547万元,农业产值8743万元。村级集体收入32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7576元。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全面小康示范村。
  石角丘村委会驻地。以丘地呈多角形而名。177户,503人。
  钱家路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3千米。以路名村。65户,173人。
  黄墩潭位于镇政府驻地北5千米。旧名黄金潭湾,原是海边洼地,有大潭,村以潭名。97户,229人。
  木主舍头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千米。此处原有章姓房屋1间,孤立海涂,远看像竖立一木主(神主牌位俗称),故名。渐成村落,沿用此名。138户,394人。
  马家位于镇政府北驻地3.5千米。以姓名村。43户,115人。
  汪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8千米。88户,258人。
  网篰舍头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7千米。网篰为渔具,此处旧时为渔民设网篰憩息之所,故名。又称网埠舍。104户,314人。
  田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千米。原地势较低,常遭水淹,似水田,故名。105户,290人。
  朝阳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千米。因地势较高,经常干旱,有面朝太阳之意,附近原有朝阳池,村以池名。236户,667人。
  小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5.5千米。旧时围涂筑丘,面积较小,故名。130户,324人。
  孙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5千米。以姓名村。94户,239人。
  鲍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5.2千米。以姓名村。122户,315人。
  成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8千米。以姓名村。82户,223人。
  毛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北6千米。以姓名村。103户,266人。
  云河位于镇政府驻地北5千米。旧时称云河舍头,孙姓始祖迁此筑舍定居,村四周环河,以防盗贼,故称云河。60户,164人。
  相公潭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75千米。村以潭名。村委会驻地相公潭四丘。东邻万圣村、陶家路村,南毗镇北村,西接谢家路村,北濒杭州湾。总面积2.2平方千米,辖3个自然村,设9个村民小组。现有729户,2254人。民国后期为四海乡第八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万圣乡四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建光明乡第十四、十五高级社。1961年为万圣公社六大队、七大队。1966年合并为万胜公社七一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更名为相公潭大队。1983年称相公潭村。1992年改属泗门镇。耕地面积135公顷,主产榨菜、蔬果类等经济作物,兼种粮食,2014年榨菜总产6540吨,蔬果类总产12285吨。主要企业有海洋铜业有限公司、湘潭蔬果专业合作社。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7762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7158万元,农业产值2737万元。村级集体收入121.0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631万。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宁波市全面小康村,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民主法治村、宁波市文明村。
  相公潭四丘(江东片)村委会所在地。相公潭围垦区自四塘向北排列,此为第四丘,因处泗门谢家正北,故又名谢家灶。268户,809人。
  相公潭四丘(江西片)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7千米,在江东片自然村西边。239户,746人。
  相公潭五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5千米,处高夹公路北,又名路丘。因地处相公潭围垦区第五丘,故名。222户,698人。
  万圣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5.4千米,村委会驻地陶家路五丘。境南原有万圣庵,以庵得名。东邻小曹娥镇,南至镇北村,西界相公潭,北濒杭州湾。总面积2.14平方千米,辖5个自然村,设8个村民小组,现有1085户,2919人。民国后期为四海乡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称万圣乡三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为光明乡第十六、十七高级社,1961年为万圣公社第四、第五、第九、第十大队。1966年更名为万胜公社国庆大队、东方红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更名为万圣大队、海防大队。1983年为万圣村、海防村。1992年改属泗门镇。2001年2村合并为万圣村。耕地面积230公顷,主产榨菜、蔬果类等经济作物,兼种粮食,2014年榨菜总产量9875吨,蔬果类总产量16696吨,粮食934吨。主要工业企业有万圣电冰箱配件厂。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2556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07602万元,农业产值9626万元,第三产业产值8339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10.95万元,农民年均收入27461元。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2008年被评为宁波市文明村。
  陶家路五丘村委会驻地。居陶家路四塘后,以围垦顺序得名。216户,496人。
  后小丘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5千米。居小丘自然村之北,故名。295户,783人。
  陶家路六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6千米。居陶家路四塘后,以围垦顺序得名。217户,678人。
  相公潭六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6千米。居相公潭四塘后,以围垦顺序得名。208户,517人。
  后祠堂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6千米。村居周家祠堂北,故名。213户,567人。
  陶家路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4.5千米。旧时有条自大古塘连陶家堡直通海滨的小路叫陶家路,村以路名。村委会驻地祠堂丘。东与小曹娥镇交界,南至镇北村,西邻相公潭村,西北毗万圣村。总面积3.25平方千米,辖6个自然村,设12个村民小组,现有1122户,3347人。民国后期为四海乡四、五、六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称万圣乡一、二村。1954年划入慈溪。1961年为万圣公社一、二、三、八大队。1966年二、三大队合并为五一大队,一、八大队合并为八一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为祠堂丘、陶家路大队。1983年为陶家路、祠堂丘村。1992改属泗门镇。2001年2村合并为陶家路村。耕地面积209公顷,主产榨菜、蔬果类等经济作物,兼种粮食,2014年榨菜总产量7372吨,蔬果类总产量23443吨,粮食作物657吨。主要工业企业有荣富电子有限公司、亿马电器有限公司。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0716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90033万元,农业产值5116万元。村级集体收入306.21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24518元。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2013年被评为宁波市全面小康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生态村。
  祠堂丘村委会驻地。村后有周家祠堂,故名。又名前祠堂村。157户,469人。
  盐舍丘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4.2千米。原为贮盐之所,故名。181户,549人。
  陶家路二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千米。村居陶家路四塘横江北第二丘,故名。原有文学池,又名文学二丘。205户,580人。
  陶家路三丘位于镇政府驻地北4.7千米。村居陶家路四塘北第三丘,故名。151户,457人。
  陶家路四丘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千米。村居陶家路四塘北第四丘,故名。252户,750人。
  前小丘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5.2千米。附近有两个小丘,其位置在南,故名。207户,622人。
  上新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4.1千米。附近有两个新屋村,此村居南,故名。村委会驻地上新屋。东、南、西三面界朗霞街道、北邻海南村,总面积0.56平方千米,辖2个自然村,设4个村民小组,2014年全村总户数168户,总人口511人。民国后期为道塘乡第十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设海南乡上新屋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建塘后乡第二高级社。1961年为海南公社一大队。1966年为塘后公社红阳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改为上新屋大队。1983年为塘后乡上新屋村。1989年属泗门镇。耕地27公顷,主产榨菜、蔬果等经济作物,兼种粮食;2014年榨菜总产量942吨,蔬果类总产量2442吨,粮食总产量53吨。主要工业企业有格龙电器有限公司、华菱电器有限公司、久益电器有限公司,为浙江省剃须刀工业专业区。全年工农业总产值10595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05160万元,农业产值535万元。村级集体收入217.9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4950元。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
  上新屋村委会驻地。138户,390人。
  莲花庵根位于镇政府驻地东4.4千米,大古塘北。以庵命名。39户,121人。
  海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3.9千米。因地处杭州湾南岸,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以横八村为中心设海南乡,现村名取自原乡名。村委会驻地洪家路下半灶。东邻上新屋村,南邻水阁周村及朗霞街道,西邻镇北村,北邻小曹娥镇塘南村、南新庵村。面积5.4平方千米,辖3个自然村,分设14个村民小组,现有1024户,3007人。民国后期为朗霞乡二、十三保,明风乡六、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海南乡二、三、四、六、七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建塘后乡第一、第二、第八高级社。1961年为海南公社二、三、四、五、六、七大队。1966年为塘后公社新胜、红英、红峰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为塘后公社旺家、洪家路、施家大队。1983年改为旺家、洪家路、施家村。1989年属泗门镇。2001年3村合并称海南村。耕地面积150公顷,主产榨菜蔬菜等经济作物,兼植粮食作物,2014年榨菜总产量7200吨,蔬果等经济作物21379吨,粮食399吨。主要企业有泗门镇创业金属压铸厂、宁波希佳电器有限公司、泗门镇新叶电器厂、威锋电器有限公司、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标准园、菜富通果蔬专业合作社。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5579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30848万元,农业产值4544万元。村级集体收入4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7624万元。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村、浙江省卫生村,2012年被评为宁波市文明村。
  洪家路村委会驻地。以路名村。村内还有下半灶、徐家、海庄、春风堂4个传统小地名。472户,1377人。
  施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4千米。以姓名村。今含原下新村屋自然村。276户,780人。
  旺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原有旺家堰头,故名。还有下大庙周、小旺家、槐花路、孙家4个传统小地名。269户,814人。
  镇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北2千米。以所处位置得名。村委会驻地夹长路。东邻海南村,南连水阁周村、后塘河社区,西接泗北村,北毗谢家路村、陶家路村。总面积2.5平方千米,辖5个自然村,设8个村民小组,现有740户,2057人。民国后期为泗门镇十一保和明风乡六、七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称泗北乡二、三村和明风乡五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为塘后乡第五集体农庄、勤建、群丰、群联、群胜、三爱高级社。1961年为塘后公社王庄、勤建、群丰、群力、胜利、三爱大队。1966为年塘后公社红旗大队、群胜大队、三爱大队。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改为夹长路、后海舍、陶家堡大队。1983年改为塘后乡夹长路、后海舍、陶家堡村。1989年属泗门镇。2001年由3村合并为镇北村。耕地面积139.2公顷,主产榨菜、蔬果类等经济作物,兼种粮食,2014年榨菜总产量6712吨,蔬果类总产量13620吨,粮食总产量493吨。主要工业企业有华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盛利金属物质有限公司、百富来皮草厂。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871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0786万元,农业产值3340万元。村级集体收入479.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5078万元。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2011年被评为宁波市全面小康村。
  夹长路村委会驻地。相传500年前,有大路自大古塘直伸海滨,移民在路两旁筑舍居之,形成村落,一大段长路被夹在村中,故名。270户,660人。
  后海舍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明清两代盐民在此修筑草舍定居,形成村落,故名。包括郎家。197户,591人。
  二塘头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村位于二塘,故名。95户,285人。
  冯蔡魏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三姓聚居,以姓得名。117户,281人。
  五进屋徐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5千米。相传300年前,徐姓在此建房五幢,前后排成五行,故名。80户,255人。
  泗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8千米。以所处位置得名。村委会驻地黄家道地。东邻镇北村、后塘河社区。西界临山镇,南毗西大街社区,西北接小路下村,北与夹塘村、谢家路村相连,村南部为镇工业功能区,区域面积3.2平方千米。辖9个自然村,分15个村民小组,现有1525户,4085人。民国后期属泗门镇十二、十三、十四保和湖堤乡八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泗北乡四、五、六村和湖堤乡九村。1954年划入慈溪。1956年称塘后乡第九、第十、第十一农庄、第四、第八高级社。1958年创办泗门区果木场。1961年为泗北公社一、二、三、四大队和泗门区果木场。1966年称塘后公社红心、红光、红卫、胜利大队和塘后公社果木场。1979年划归余姚。1981年改为塘后公社倪家路、黄家道地、大路头、马家大队和果木场。1983年改为倪家路、黄家道地、大路头、马家和果木场村。1989年属泗门镇。2001年5个村合并为泗北村。耕地面积59.2公顷,主产榨菜、蔬果类等经济作物,兼种粮食。2014年榨菜总产量6712吨,蔬果类总产量13314吨,粮食总产量330吨。主要企业有天立灯饰、五云笔业、柳佳窗帘、天瑞电器。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1563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82070万元,农业产值1768万元。村级集体收入479.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7630元。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2007年为宁波市小康示范村,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
  黄家道地村委会驻地。又名黄家堰头,黄姓聚居地,村内有一块较大场地,故名。219户,582人。
  大路头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2千米。相传村内原有石板大路通往大古塘,故名。174户,471人。
  倪家路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2千米。相传300年前,倪姓祖先在此建屋定居,俗称倪家路,村袭路名。包括小李家。485户,1174人。
  马家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千米。旧称新海庄,后因马姓迁入,改名为马家。207户,528人。
  张家道地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张姓居住地,村内有一块较大空地,故名。138户,378人。
  戚家道地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戚姓聚居地,村内有一块为村民活动和晒场的空地,俗呼道地,故名。包括谢家路自然村。114户,326人。
  横屋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千米。因村舍东西排列而得名。93户,288人。
  宋家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5千米。以姓名村。78户,215人。
  充二房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5千米。相传约400年前,谢氏第二房后裔谢改充分居于此,故名。99户,255人。
  东蒲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3.6千米。据光绪《余姚县志》引《嘉靖志》载:“宋县尉杨袭璋留家于汝仇湖之东,植蒲数里,遂名其地为东蒲。”村委会驻地东蒲周。东界朗霞街道天华村,南接马渚镇大将桥村,西邻临山镇汝东村、马渚镇全佳桥村,北邻镇南村。总面积4.27平方千米,辖10个自然村、1个居民小区,设14个村民小组,现有1039户,2961人。民国后期为天华乡七、八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称东蒲乡二、三村。1956年为勤勇、胜利高级社。1961年称东蒲公社东蒲、张家、陆家庄大队。1976年陆家庄大队析种子场。1982年改为西江沿大队。1983年称东蒲乡东蒲、张家、陆家庄和西江沿村。1984年四明湖水库移民118户转迁谢家窝,建东蒲乡新丰村。1992年属泗门镇。2001年4月,5村合并为东蒲村。耕地面积274.2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2909吨。主要工业企业有铜钱桥食品菜业有限公司、逸缘建材有限公司、杰盛玻纤有限公司。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4863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30887万元,农业产值5950万元。村级集体收入3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47万元。2006年被评为宁波市文明村,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卫生村,2014年被评为宁波市全面小康村。
  东蒲周村委会驻地。宋末元初,相传东蒲直江上冬季菖蒲开花,周氏始祖周福四从宁波西郊居此,认为气候宜人,定居于此,故名此地为冬蒲周,后改东蒲周。424户,1193人。
  陆家庄位于镇政府驻地南4千米。居民以陆姓为主,故名。187户,522人。
  胡钱巷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3千米。以胡钱二姓得名。11户,29人。
  西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3.5千米。诸氏居住地,据《姚北诸氏六宅谱》载,诸氏后裔在附近建东南西北宅及东西堑等。西堑为其中之一。54户,162人。
  孙张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千米。以姓名村。原分别叫孙家、张家,今已无界限。119户,321人。
  谢家窝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5千米。谢姓居住地,故名。30户,89人。
  新丰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4千米。村民原住梁弄宣家塔,建四明湖水库后迁此,1984年又有18户村民迁此,建新村,取新建、丰收之意而名。25户,76人。
  严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5千米。以姓名村。49户,155人。
  沙堰头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8千米。有堰近山,田遭山水冲刷,地多沙土,故名。36户,103人。
  西江沿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5千米。地处横江西沿,故名。41户,122人。
  东港新村位于村委会旁。为因北排江工程搬迁村民新建的居民小区。65户,188人。
  镇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3千米。以所处位置得名,村委会驻地杨家。东邻朗霞街道天中村,南连东蒲村,西接临山镇汝东村,北与大庙周村、东大街社区接壤。面积4.5平方千米,辖11个自然村,设10个村民小组,现有1019户,3084人。民国后期为天华乡六、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东蒲乡一、五村。1956年为天华乡五益、永胜高级社。1961年为东蒲公社核心、杨家、新桥大队。1983年为东蒲乡水路头村、杨家村、新桥村。1984年四明湖库区移民转迁江东建江东村。1992年属泗门镇。2001年4村合并为镇南村。耕地面积219.5公顷,2014年粮食总产量2323吨。主要工业企业有康欣塑料编织厂、富生电讯器材有限公司、宇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锦田野营装具有限公司、煜格电器有限公司。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5819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43888万元,农业产值3548万元。村级集体收入254.3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146元。2009年起先后被评为宁波市卫生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全面小康村等。
  杨家村委会驻地。以姓名村。村中原有东双桥、西双桥,故又称双桥杨家。244户,754人。
  后新宅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5千米。为杨姓分支所居,故名。52户,156人。
  钱家桥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3千米。村西有钱家桥,以桥名村。杨姓聚居地。68户,230人。
  木桥头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3.2千米。村原有一座木桥,因桥得名。116户,365人。
  东新屋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8千米。杨姓分支建新屋于东北,故名。今含庄里自然村。93户,320人。
  水路头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千米。有水月庵,四面环河,地形如荷叶,小河俗称水路,此处在第一条(头条)横江,故名。84户,280人。
  南宅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千米。诸氏聚居地,诸氏所建“六宅”之一,位于南面,故名。168户,532人。
  石山庵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2千米。原为诸氏家庵,土改后分给村民居住。4户,20人。
  西宅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8千米。诸氏聚居地,诸氏所建“六宅”之一,位于西,故名。87户,273人。
  吴巷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6千米。以姓名村。吴姓由周巷吴家路迁此。62户,197人。
  江东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6千米。青山江东岸,故名。37户,114人。
  大庙周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2.5千米。境内有大邃浦庙,庙东、庙西居民多为周姓,得名为大庙周。村委驻地庙西。东界朗霞街道,南连镇南村,西邻东大街社区,北隔329国道与水阁周村相接。总面积3.5平方千米。辖5个自然村、6个居民小区,设5个村民小组,现有876户,2487人。民国后期为明风乡一、五保和朗霞乡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明风乡一村、朗霞乡五村。1956年建朗霞乡明朗、旺丰、皇封高级社。1961年为朗霞公社庙西、洪家、庙东、明山、皇封桥大队。1966年皇封桥更名为旺丰桥大队。1977年庙东、庙西、洪家3个大队合并为大庙大队,1979年又分设。1981年明山大队更名为明朗大队,1983年为朗霞乡庙西、洪家路、庙东、明朗、皇封桥村。1986年属朗霞镇。2001年5个村合并为大庙周村。2003年属泗门镇。耕地面积158公顷,主产榨菜、蔬果类等作物,兼种粮食,2014年榨菜总产量254吨,蔬果类等总产量6824吨,粮食952吨。主要工业企业有永生旅游用品有限公司。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0234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93705万元,农业产值3039万元。村级集体收入604.1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046元。2007年起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文明村等。
  庙西村村委会驻地。以村处大邃浦庙西而得名。157户,437人。
  明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2千米。原名柏树下,以古柏树得名,1981年以原明风乡、朗霞乡各取一字为明朗村。164户,472人。
  皇封桥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2千米。相传宋高宗赵构逃难时,曾歇此地桥上,并许愿敕封,因而得名。村以桥名。271户,734人。
  庙东位于镇政府驻地东2.8千米。以地处大邃浦庙东而得名。182户,557人。
  洪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3千米。居民以洪姓为主,故名。104户,288人。
  滨江小区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北排江东,大庙周村委会西。2005年建成,5层,11幢,别墅49套,369户。
  香榭湾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在建中。4幢,11层。
  江枫家园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在建中。高层2幢,别墅5幢。
  康乐家园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在建。32套。
  康宁家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在建。51套。
  民乐家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在建。30套。
  水阁周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2千米,周姓为村里第一大姓。宋末周姓始祖自湖南迁此,曾在水面上搭板为阁居住,故名。村委会驻地水阁周。东界朗霞街道,南靠329国道,西邻东大街社区、镇北村,北界海南村。总面积3平方千米。辖4个自然村,设12个村民小组,现有1065户,2838人。民国后期为明风乡二、三、四、五保和朗霞乡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明风乡二、三、四村。1956年建朗霞乡光明、明星、明朗高级社。1961年为朗霞公社光明、方家、水阁周、池头周大队。1981年光明大队更名为明风大队,方家大队更名为方家村大队。1983年为朗霞乡明风、方家村、水阁周、池头周村。1986年属朗霞镇。2001年,4个村合并为水阁周村。2003年属归泗门镇。耕地面积158.2公顷,2014年榨菜总产量1876吨,蔬果类等总产量15490吨,粮食总产量621吨。主要工业企业有宁波文龙电器有限公司。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0512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为79055万元,农业产值5550万元。村级集体收入39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7677元。2005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宁波市卫生村、宁波市全面小康村、浙江省文明村等。
  水阁周村委会驻地。村内还有新石桥、翁庄下、小吕家、槐房、学士路、穿三房、三进屋、三个池头8个传统小地名。445户,1210人。
  池头周位于镇政府驻地东3千米。居民以周姓为主,有南池、小池、龙眼池等三口池,故名池头周。村内还有烟草桥头、大园2个传统小地名。160户,388人。
  方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3千米。居民以方姓为主,以姓名村。村内还有南马东、井头、严巷、方太原、志愿房5个传统小地名。170户,500人。
  明风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千米。位于水阁周北部,以原明风村名村。村内还有后塘下、大厅、大道地、西桥、郑杨、顺盛、桥头、四宅池头8个传统小地名。290户,747人。

知识出处

余姚市地名志

《余姚市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分人文地理实体、自然地理实体、历史地名三卷,以地名为主,收录部分余姚市具有地名意义的人工建筑、单位名称等。采用条目体,按类分编,逐条释名。按街道、乡镇、村民委员会及居民点编排顺序。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