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孺子飞升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唯一号: 111634020210000773
专题名称: 朱孺子飞升
文件路径: 1116/01/object/PDF/1116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627.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三国时,安固县(今瑞安市)有个姓朱的娒儿,叫朱孺子。一年水灾,朱孺子被洪水从飞云江中冲到东海岸边,被一只金龟救起来。但生活无着落,只好讨饭度日。一日黄昏,当他讨到永嘉县大若岩洞前,肚太饿了,一屁股瘫坐在洞前的大岩石脚下,呼呼睡去,迷迷糊糊梦见自己是一只大鹏,双脚被麻绳捆住,不能动弹,忽然走来个白胡须老人对他说:“朱孺子,你诚心修行吧,功成以后好到蓬莱去。”说罢,老人举起拐杖一击,把麻绳打断了。朱孺子好快活呀,就哈哈响大笑起来。 这一笑,惊动了洞中王玄贞师父。他走出洞门,见岩石旁边坐着一个赤身的娒儿,问他叫什么名字,是从哪里来的。朱孺子说明身世后,王玄贞师父可怜这孩子,就收他做徒弟。 一年冬天,大雪封山一个多月,朱孺子见寺中大米只几合了,还不够师父吃一日。怎么办呢?他站在洞口想呀想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头小花狗蹦蹦跳跳,好象和谁嬉戏一样。朱孺子拿起门栓跑过去,一下子小花狗不见了。朱孺子只当钻到洞里去了,赶紧把雪撬开,一看,地上没有洞,只有一丛枸杞,就把它挖出来。奇怪,这枸杞很像小花狗,当即送给师父,讲了这稀奇的事。师父说:“徒儿,这是天赐给我们的,你快拿去把它煮烂。要切记,人勿离开,要耐心烧,未煮烂不可吃。” 朱孺子把枸杞放进陶罐里,加满水,放在火上烧。他从天光烧到黄昏,又从黄昏烧到天光,看火添柴,小小心心。勿晓得添了多少柴,这“小花狗”就是烧不烂。一连烧了三天三夜,连皮也烧不软。朱孺子想,怎么三日三夜还不烂呢,是不是把石块当作枸杞根了?不会的,就算自己不识货吧,师父总不会弄错的。这样一想,他又再烧下去。烧呀烧,一直烧到第七日半夜,这时节他实在太疲倦了,再加上被火烤得唇焦口燥,就拿了个竹筒做的小勺,把罐里的汁舀了半勺,喝了解解渴。呀!味道真清香,一喝下去,觉得心肺阴阴凉的。他吃出滋味来,又去舀,罐里汁不多了,舀不起,他把罐转过来,又倒了半勺喝了。 这时,朱孺子用箸戳小花狗,小花狗已煮得糊烂了。他高喊师父“快来吃”。师父见罐里只剩下点渣,没有汁,只当是被徒儿烧干了,心里十分恼怒,举起巴掌,往朱孺子脸上刮去。哪晓得朱孺子因为喝了枸杞根的汤,身轻如燕,一跳就跳上洞旁的岩石上,说:“师父,这药汁是我喝了,请恕罪!”说罢,双脚一蹬,腾空升到天上去了。后人把这块大岩石叫做“登仙石”。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