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油桐基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唯一号:
111634020210000308
专题名称:
油桐基地
文件路径:
1116/01/object/PDF/1116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592.pdf
专题类型:
植物
专题描述
境内油桐有千年桐(又称福建桐、皱桐)、三年桐、对岁桐、百岁桐等。民国24年(1935),为提倡植桐,县政府拨款500元,向泰顺购买油桐种籽,在县立农场辟圃播种,育成桐苗10万余株,贷放给农村合作社栽种。次年,择护国寺后山地建立油桐育苗场,培育桐苗,低价售予农民种植。28年(1939),全县有油桐1235亩,产桐油4.75吨。29年(1940),县农林场调进三年桐种子10石和桐苗2万株,分发各地农户种植。是年,境内有桐油零售店10家。36年(1947),种植光桐1029亩,计27783株;千年桐441亩,计11907株。 建国初,油桐生产处于荒芜状态。1951年,桐白产量仅30吨。据此,县府大力提倡植桐,宣传“家有千株桐,吃穿不用愁”,油桐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到1960年,油桐面积增至33200亩,桐白产量达到203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文化大革命”期间,油桐普遍失管,产量锐减,1975~1979年,桐籽年均收购量不足5吨。1978年,永嘉列入全省油桐基地重点县。尔后3年中,全县营造油桐36291亩,按照省定“三籽”基地造林补助标准,共兑付21.8万元,成品粮票和化肥票各181.5吨。1981年,碧莲、白泉、桐州、表山、渠口、徐岙、中塘、路口被列为省重点油桐基地公社,1984年又增列花坦公社。重点基地公社营造油桐每亩补助12元,原粮票50公斤,化肥票15公斤。至1984年,上述9个公社,共建成油桐基地15645亩(其中千年桐嫁接苗70万株),兑付造林补助款187740元,奖励原粮票78.2吨,化肥票234.7吨。1983年,桐籽产量达212吨,收购量110吨。1984年9月2~9日,全国油桐主栽品种丰产技术学术交流会在永嘉县城召开。1985年,省停止油桐造林补助和粮肥票证奖励,加之收购价格偏低,经济效益下降,以及杉、桐混栽杉木成林等原因,油桐生产转入低潮,基地逐年荒芜,到1990年桐籽产量降至74吨。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