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杂肥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唯一号: 111634020210000256
专题名称: 土杂肥
文件路径: 1116/01/object/PDF/1116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542.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20世纪50年代,大力倡导增积农家土杂肥。1958年,积肥6800万担,亩均达145担。1961年开始,生产队对土杂肥实行定额投肥,分等论价。70年代,土杂肥数量呈下降趋势,使用量占总用肥量30%。80年代土杂肥使用量再度下降,仅占总用肥量15%。粪尿肥,使用历史最长,用途最广。农户除自积自用外,60年代至70年代,沿江生产队经常去温州市区、洞头、玉环等地购买。厩肥,俗称栏肥,以牲畜栏垫草而成,一般用作水稻基肥和麦作越冬肥。灰肥,有草木灰和焦泥灰两种,作基肥、追肥和盖子肥。河泥,70年代前,沿江水网平原农民挑河泥于冬闲田或春花田畦间作基肥,80年代已消失。堆肥及沤肥,堆肥以秸杆、野草、草皮、垃圾等为原料,混合适量粪尿、石灰等堆腐而成;沤肥是沿江平原田头积肥方式,用河泥、稻草、绿肥及厩肥配搭沤制而成,作为农作物基肥和面肥。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