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应辰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唯一号: 111630020210000335
人物姓名: 汪应辰
人物异名: 字:圣锡;初名:洋
文件路径: 1116/01/object/PDF/1116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0355.pdf
性别:
时代: 南宋
出生年: 1118年
卒年: 1176年
籍贯: 江西玉山

传略

汪应辰(1118~1176),字圣锡,初名洋。出生于江西玉山,致仕后隐居永嘉菰田。自幼持重,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妙语惊人。一次乡学先生戏占一联:“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汪应辰从容以对:”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众目为神童。年未及冠,已连中乡试、会试,均居高选。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中状元,时年十八岁,可谓少年得志。初授镇东军佥判,继为秘书省正字。当时秦桧擅权,力主与金和议,汪应辰上疏反对,由此得罪秦桧,被贬逐为地方官达17年之久。汪应辰品行高洁,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甘冒大险与抗战派交游,并为他们的不幸抗声鸣冤。为此他和他的家人都受到秦桧及其党羽的迫害。秦桧死后,他历任秘书少监、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并侍读。又因反对定太上皇高宗以“光尧寿圣”的尊号,而得罪太上皇。高宗在孝宗面前公开抱怨:“汪应辰素不乐吾。”被贬出知平江府。淳熙三年(1176)卒于家,与其弟应龙合葬于岩坦镇屿北村后棠塆(县文物保护单位)。子逵,继登进士第,仕至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葬岩坦屿西眠牛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汪应辰虽长年奔波仕途,但仍勤于治学,博综诸家,少年时曾师事吕居仁、胡安国,与张栻、吕祖谦、朱熹交往很深,因此他的学问具有很深的理学渊源。著作有《文定集》。绍兴五年(1135)乙卯科殿试,高宗以吏道、民力、兵势为问,汪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高宗览其对,定为第一,意料其人是一位老成之士,及传胪唱名,才知是一位翩翩少年,甚感惊异,特意亲笔书《中庸》篇以赐这位少年状元公,又为其改名应辰。 为缅怀先祖,其后裔在上塘镇鲫鱼山脚建造世尚书纪念堂作为纪念。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