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温州永嘉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报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6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报刊
分类号:
G21
页数:
3
页码:
1127-1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报刊的情况。其中包括报刊要目、通讯报道等。
关键词:
永嘉县
文学艺术
报刊
内容
报刊要目
《新学报》 民国9年(1920)1月创刊,永嘉新学会主办,16开本,每年出2期,共出3期,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次年停刊。当时,瞿秋白和郑振铎在北京编发的《新社会》旬刊,对“永嘉新学会”及《新学报》作了宣传介绍。
《暮鼓晨钟》 民国13年(1924)12月创办,不定期,胡识因主编,址设永嘉新民小学。
《永嘉周报》 民国15年(1926)3月创刊,周刊,郑恻尘主办。
《教育通讯》 民国17年(1928)10月创刊,月刊,永嘉县教育局主办。
《飞报》 民国21年(1932)1月创刊,永嘉县民众教育馆主办,黄一萍主编,址设温州鼓楼街。日出八开两版,报道淞沪十九路军抗战战况,群众争购。
《葱笼晨报》 民国21年(1932)2月,方恭敏、陶正耀、汪远涵、王书之、梅祖薰、吴秉经、陈枢等出资创办,四开日报,梅祖薰为社长,言论较大胆。7月间,社论批驳《温区民国日报》发表的“党内无派,党外无党”的反动论调,被查封。汪远涵被捕,后被保释。
《铁铲》 民国22年(1933)创刊,32开,半年刊,永嘉动荡文艺社主办,胡今虚、胡民大主编,址设温州县前头。
《社会教育》 民国22年(1933)10月15日创刊,16开,月刊,永嘉民众教育馆主办,址设温州鼓楼街。
《铁血》 民国22年(1933)10月20日创刊,月刊,永嘉县各界反日救国联合会主办,第二期起改名《救国》。
《永嘉县政月刊》 民国24年(1935)4月12日创刊,16开,月刊,永嘉县政府秘书处主办。
《中医杂志》 民国24年(1935)7月创刊,月刊,永嘉中医学社主办,主编潘澄濂。
《救国导报》 民国26年(1937)9月创刊,半月刊,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主办,赵瑞蕻主编,址设温州五马街抗敌后援会内。
《老百姓》 民国27年(1938)3月15日创刊,永嘉抗日自卫委员会、永嘉教育救亡协会、浙江文化界抗敌协会温州分会、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温州学生抗日联合会、永嘉县妇女会等团体联合主办。32开本,初为旬刊,王晓梅主编;后改为半月刊,郑之纲主编;第21期后,王敏主编。前后共出71期,每期印刷4500份。民国29年(1940)2月停刊。
《先锋》 民国27年(1938)5月创刊,永嘉抗日自卫委员会主办,夏野士主编,第7期起改由郑之光、夏巨珍主编。时事政治性的半月刊,共出8期,每期发行1000份,次年3月停刊。
《温州学馆半月刊》 民国27年(1938)5月创刊,永嘉县敬业、景贤、海坦等10多个学社联合主办,孙延钊主编,址设温州石坦巷。
《画兵》 民国27年(1938)10月创刊,月刊,永嘉美术界抗敌协会主办,张明曹主编。
《妇女阵地》 民国27年(1938)10月18日创刊,周刊,永嘉妇女救亡工作队主办。
《时代儿童》 民国27年(1938)11月6日创刊,16开,旬刊,永嘉游击文化社主办,王晓梅、张明曹主编,址设温州府学巷。
《动员》 民国27年(1938)10月创刊,月刊,永嘉县动员委员会、教育文化事业委员会主办,董梦痕主编,每月15日出版,共出16期。
《永嘉政情》 民国29年(1940)4月创刊,月刊,永嘉县政府主办。
《永嘉妇女》 民国29年(1940)10月创刊,月刊,永嘉妇女会主办。
《青年阵地》 民国29年(1940)12月创刊,旬刊,三青团永嘉青年服务队主办。
《木刻画讯》 民国30年(1941)1月创刊,永嘉战时木刻通讯社主办,陈沙兵主编。
《平报》 民国35年(1946)3月25日出版发行,每日四开四版。其前身为一张16开油印小报,由青年学生单寿年于抗战胜利后在城区仓后街土地庙编印出刊,后向社会筹资办铅印。社长陈权兼发行人。办报三年,三易馆址。
《民意》 民国36年(1947)3月创刊,16开,月刊,每期20页,永嘉县参议会主办。
《工商新报》 民国36年(1947)创办。永嘉县商会主办,四开四版,址设仓后工商联内,民国38年(1949)初停刊。
《时事简报》 民国36年(1947)10月创刊,中共括苍中心县委主办,负责人杨光、马龄。至民国38年(1949)8月,共出刊36期。民国37年(1948)8月,曾改名《时事周报》瓯北版,只出一期即停办。
《永嘉报》 1956年5月1日创刊,中共永嘉县委机关报,八开二版三日刊,周端庆主编,编辑人员共3人。编辑部设在县府机关大院内(现鹿城区蛟翔巷)。1957年3月4日停刊,共出101期。1958年3月1日复刊,并改版为八开四版二日刊,7月1日改为四开四版二日刊,9月1日再改为四开四版日刊(星期日休刊),并改名为《永嘉日报》,编辑部设在县府机关大院内(在上塘镇)。报社人员增加到9人(报社附属印刷厂职工不计在内)。1961年2月13日再次停刊,共刊出852期,连同复刊前的101期,共计953期。每期发行量7000多份,最高达1万多份。
《快报》 1961年11月18日创刊,中共永嘉县委主办,八开二版,系不定期内部刊物。全部赠送,发至各村。内容、形式均与《永嘉日报》相近,可视为《永嘉日报》的续报。1962年4月12日停刊,共出29期。
《永嘉文艺报》 1980年创刊,永嘉县文化馆主办,刊载文艺宣传演唱材料,四开四版,不定期,铅印。负责人谷尚宝、黄正潞。每期1200份,全部赠阅。1990年停刊。
《乡镇实用科技》 1987年6月创刊,永嘉县科协主办,八开二版,不定期,一般每期印刷1100份,最多达4000份。发至县属各部门和全县各乡、村,及兄弟县科协,全部赠阅。共出31期,1990年1月停刊。
《楠江诗词》 1987年7月创刊,永嘉县楠江诗社主办。刊出5集,32开本,主编夏奇。发表传统的诗、词、曲及对联作品。
通讯报道
民国33年(1934),《浙瓯日报》社长李国栋发起组织永嘉县新闻记者公会,李自任公会主席。抗日战争开始后,该组织改名为浙江战时新闻学会永嘉分会,隶属于浙江省新闻学会。抗战胜利后,永嘉新闻记者公会恢复活动,徐世康任理事长。34年(1945)11月7日,与永嘉县律师公会、医师公会、中医师公会及渔会城区分会等五团体联名呈报永嘉县政府要求给予合法的“法团”地位。36年(1947)春举行换届选举,改名为永嘉县记者协会,公推陈则之为协会主席。
1955年,县委宣传部开始配备通讯干事。1960年4月,成立报道组,人员3人,隶属县委办公室。1970年2月中共永嘉县核心小组成立后,隶属核心小组办公室领导。1973年,报道组归口县委宣传部。1977年,报道组又隶属于县委办公室。1984年10月,《温州日报》在永嘉建立记者站,与报道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人员3人。1985年3月,永嘉县新闻学会成立,会员有《温州日报》驻永嘉记者、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骨干通讯员等52人。每年举行一次年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学会创办《新闻业务》季刊,后改名《广播通讯》,1990年10月更名为《永嘉广播》。1987年,各区镇相继建立通讯员队伍,通讯员发展到30余人。
孙振山、李盛仙、黄方波《永嘉山沟里冒出一所小军校》一文获1987年省好新闻二等奖;黄方波的《拓荒者的胸怀——记桥头个体工商户邹永芳事迹》和戴锡宝、蒋省三的《福光拉链厂亮明私营性质》分别获1988年省好新闻二等奖和三等奖。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包括了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物等13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