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民政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162002021000046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人民政协
分类号: D627
页数: 6
页码: 887-8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嘉县人民政协的情况,包含了组织机构,历届会议和主要活动。
关键词: 政权 政协 永嘉县

内容

第一节 组织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嘉县委员会(简称县政协)于1983年4月建立,由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组成。执行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对永嘉县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中重大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政协委员会办公室为常设机构。各届常委会工作机构根据各届实际需要而设置。
  第一届 设立提案审查委员会。
  第二届 设立学习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文史资料编纂委员会;工业、农林水、文教体育、医药卫生、侨务、宗教、祖国统一、妇女、财贸工商联9个工作组。
  第三届 设立学习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工业科技、农林水、教育体育、文化、青年妇女社会福利、医药卫生、宗教、侨务、祖国统一、财贸工商联10个工作组。
  第四届 设立学习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工业科技、农林水、教育体育、文化、青年妇女社会法制、医药卫生、宗教民族、侨务、祖国统一、工商经济10个工作组。
  第二节 历届会议
  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1983年3月31日至4月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委员81人。选举产生县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会,选出常务委员15人,其中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各1人。列席县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1984年7月21日至26日在县人民大会堂(下同)举行,出席会议委员138人。听取、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由31人组成。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6人,秘书长1人,列席县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二次会议。1985年5月26日至30日举行。会议听取和讨论中共永嘉县委书记叶洪芳讲话,听取和审议政协主席滕显洪《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胡顺雷副主席《关于县政协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处理和二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列席县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代县长周士琛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第三次会议。1986年4月9日至14日召开,会议听取和讨论县委书记叶洪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听取和审议滕显洪主席《关于第二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提案工作委员会《县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情况报告》。经民主协商,同意缪晨杰同志辞去政协秘书长职务的请求,补选朱启连为秘书长。
  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1987年5月6日至12日举行,出席会议委员160人。听取、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处理工作情况报告;通过政治决议及提案审查报告。选举产生县政协第三届常务委员会,选出常务委员31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5人,秘书长1人,与会委员列席县九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二次会议。1988年3月21日至24日举行。县委书记叶洪芳到会致祝词;听取政协主席滕显洪《政协永嘉县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何经祥同志作的《县政协三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报告》。列席县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周士琛县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委员对上述报告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三次会议。1989年3月9日召开,县委书记叶洪芳到会致祝词;听取朱启连副主席的《政协永嘉县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与会委员列席县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县长周士琛《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部门和组委发言,并进行讨论。会议还表彰3个先进工作学习组和31名政协工作积极分子。
  县政协第四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1990年4月24日至28日举行,出席会议委员180人。听取、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处理工作情况报告;通过政治决议及提案审查报告。选举产生县政协第四届常务委员会,由33名常委组成,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4人,秘书长1人。列席县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周士琛县长《政府工作报告》。
  第三节 主要活动
  县政协在全会闭幕后,由常务委员会主持工作。
  组织学习
  坚持自愿原则,分别在上塘、清水埠和桥头设立3个学习点,组织委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讨论党和国家下达的重要文件、政策法令及全国、省、市政协重要会议精神,学习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一国两制”方针,学习统战理论、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及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经过反复学习,互通情况,交换意见,增强共识,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政治协商
  县政协坚持一月一次主席会议,一季度一次常委会会议,一年一次全体委员会议的制度。县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县府把提交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事先和县政协常委会进行协商,听取意见和建议,供县府修改。县委举行常委会,一般都邀请政协主席参加;县人大召开常委会,一般都邀请县政协领导列席;县人民政府举行重要会议,一般都邀请政协副主席参加;县机关各部门亦与政协各组、委建立对口协商活动。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一次会议以来,13个组委进行各种活动100余次,有1500人次参加,编写活动情况报告及简报70多篇,其中关于发展水果生产的建议,楠溪江引水工程的建议,开发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建议均被县府采纳,付诸实施。
  提案处理
  至1990年底,县政协共收到委员提案1112件。通过提案渠道,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84年,委员们提出“机构改革,调整领导班子”提案,引起县委、县府重视,调整一些不必要的机构,健全机关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同年委员们提出建造乡际公路的提案,被县府采纳,投资880万元兴建公路10条,合计91.6公里。山区的五〓、罗溪、枫林、孤山、表山、昆阳、下嵊、石染、古庙、路口等乡通汽车。1986年,委员们建议“提高干部素质,相对稳定干部队伍”后,全县选送49名干部参加各类学校深造,发动733名干部参加中专刊授,250名干部参加电大(半脱产)学习。在部、委、办、局领导干部中,调整充实27个单位计33人。同时,在委员们提出“发展经济林,提高山区人民收入”提案后,县府从地方财政中拨出74.5万元资金,用于扶植发展柑桔等水果生产66.5万元,扶持林业、蚕桑8万元。1987年,县委根据县政协提案,配备一名副县长分管农业,并增加农业投资,建立岩头、岭头种子繁育基地,拨款30多万元发展万多亩水果生产。1988年,委员提议在清水埠建立阀门测试中心,以保证阀门质量,县府拨出30万元在清水埠建计量检测大楼。
  做好“三胞”联谊
  县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以来,每逢中秋和新春佳节,都举行以“三胞”及其亲属为主的各界人士茶话会,开展联谊活动,学习和宣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为海峡两岸“牵线搭桥”。热情接待“三胞”3000多人次,协助4名委员到香港和在台亲人会聚,有2名从台湾归来的同胞当选为政协委员。并协助县委为49名政协委员落实了政策。
  征集编纂文史
  县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以来,共征集文史资料198篇,64万字。编纂出版《永嘉政协文史资料》、《永嘉桥头钮扣市场》、《楠溪江风物》、《永嘉历代历史人物》等文史资料四辑。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上册

《永嘉县志 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0年,客观记述永嘉县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设建置、自然环境、城乡建设、水利、交通、商业、工业、党派、政权等31编。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