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校說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萬山綱目》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398
颗粒名称: 點校說明
页数: 8

内容

《萬山綱目》原有六十卷稿本,清李誠纂。經清末台州學界名士校核後,名《萬山綱目謄稿》,共二十一卷。其中亦有部分殘缺(如第十三卷)。並存二篇序文,以及校核者三篇跋文。
  一作者李誠(一七七八—一八四四),字靜軒,清黃巌縣石曲(今路橋)人。其父李秉鈞(歲貢生),師從著名學者戚學標(温嶺澤國人)專治經學,著有《名物類求》六十卷等三部著作。李誠少時經其父嚴格教育,打下深厚的治學功底,考中廩生(一等秀才)。嘉慶十八年(一八一三),浙江學政在台州選拔文章德行優秀的廩生,選中李誠。經浙閩總督、巡撫會考核定,作爲拔貢生,保舉貢入京城。又經禮部會考、朝廷面試後,一、二等錄用爲官,三等入國子監就讀,以下罷歸稱「廢貢」。李誠以優異成績晉升雲南姚州通判。歷官雲南魯甸通判、新平知縣、曲靖州同知、南關通判、順寧知縣、鄧川知州,在雲南地方縣州任職十餘年。李誠爲官清廉,辦案公正,執法嚴峻。道光四年(一八二四)任新平知縣。新平縣位於雲南的南疆邊陲萬山叢中,有「荒僻蠻陬」之稱,土豪結黨橫行,爲當地大害,歷任知縣畏懼地方勢力,不敢治罪。李誠按大清刑律,嚴懲首惡,餘黨悉散。爲庶民生計,引種貴州橡樹和育蠶之法;爲興禮教,用俸薪修桂香書院。
  道光六年一月,朝廷詔命各省編修省志。省志需在本省縣志基礎上彙集,新平縣地處荒僻,李誠査閱舊志,發覺這是「文獻無徵」之縣。雖然在康熙年間上司嚴饬之下*於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知縣張雲翩勉強纂修成縣志四卷,可是「漏略殊多,又經兵燹,板毀無存」(李誠《新平縣志序》)。李誠在政務之餘,決心編修一部縣志,但當地又無人才擔任總纂之職,於是主修、總纂兩職一人承擔。確定綱目後,延請老成紳士和熟悉風土民情的父老,廣泛搜集資料,再四處奔走採訪。新平縣境高山峻嶺,多少年來不曾有知縣親臨,當李誠在亂山中艱難步行,出現在山民面前,山民們無不驚訝而動容。經一年的辛勞,族道光七年三月修成《新平縣志》由雲南學政李棠階作序。李棠階說,這部縣志的長處是地理記載,「山川精而確核,精閱之歷如掌上之紋也」,「自疆域、田賦,以至節孝、藝文諸目熒靡不畢紀」。「讀靜軒之志,而靜軒之政可見,即靜軒之學亦可見」(李棠階《新平縣志序》)。 道光十年(一八三〇),雲貴總督阮元發岀檄文,編纂《雲南通志》開設通志局。次年, 總纂王終以病告辭。經李棠階推薦,李誠岀任總纂之職。歷時三年,至道光十四年十月完成,共二百二十卷,這是一部十分繁浩的省級地方志巨篇。李誠首先確定符合雲南特徵的體例,然後對上呈的各府縣志進行刪減濃縮,並補充考證重要史事、古跡,翻閱浩如煙海的典籍,「稿出其手者十之七八」(阮元《雲南通志序》O李誠修省志同時,發現載籍中雲南地理謬誤甚多,撰《雲南載籍辨誤》,指出《南中志》十一條、《後漢書》二條、《水經注》五條、《南齊書》一條、《樊綽蠻書》二條、《通鑑》數條錯誤。
  《雲南通志》付梓後,李誠向雲貴總督阮元請求,不再任行政官員,留在雲南通志館。 李誠以己之長,費時多年,編寫兩部山水巨著,第一部《水道提綱補訂》二十八卷,第二部 《萬山綱目》六十卷。
  自北魏酈道元著《水經注》四十卷,歷代學者有所補遺糾謬,已失去原貌。一千二百年後的清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天台齊召南著《水道提綱》二十八卷。李誠以淵博的地理知識進行考證,認爲南朝《水經注》,與清代的地理環境已不能完全吻合,《水道提綱》是千慮一失,以黃河之源爲例,《漢書·西域傳》說河有兩源,一出葱嶺,一出闔東,注蒲昌海, 潛行於地下,南出積石。而《元史·地理志》載,源在吐蕃朵思甘西的星宿海。李誠從山脈入手考證源頭,定論是從大星宿海東南山中一線流出巴顏喀喇山的黃河源,「河源實出蔥嶺、于闔兩處,《漢書》之言爲不謬;所謂潛行地下出積石者,未爲審耳。」《水道提綱》 「其他疏漏偽誤處尚多」(李誠《水道提綱補訂序》),李誠因而撰《水道提綱補訂》。以後又撰寫《雲南水道考》,詳載雲南北盤江、金沙江、赤水江、瀾滄江等六條主要河流。歷史上記載考訂「水注」名作迭岀,而記載「山經」卻寥寥無幾。李誠要使「水道」配套成書,又著《萬山綱目》六十卷,兩書合爲中國歷史上較全面系統的「山水志七《萬山綱目》記載主要山脈,起自西藏岡底斯山,再將全國山脈分爲三大榦,記敘詳盡,非尋常山志侈談名勝、廣載詩文可比,是一部具有實用價值的地理著作。李誠說「博稽載籍,參互考訂, 尋其脈絡,正其偽缺,作《萬山綱目》六十卷,以補古今之缺」(《萬山綱目序》)。 李誠還著有《宦遊日記》《微言管窺》《醫家指迷》《十三經集解》等。十三經是漢代至宋代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如《詩》《書》《易》《禮》《春秋》《周禮》《禮記》《左傳》《孝經》《論語》等。李誠《十三經集解》二百六十卷,首先陳述兩漢、魏晉專家的學說,以開導其源; 然後釆取明清學者對十三經的評說,以暢其源,特别對唐宋元明的儒學大師學說,均不遺漏。並對歷代儒學大師作出評論,如「漢劉向校《書》、匡鼎說《詩》,則因有依據,非可以清淨之說。魏王弼注《易》,始以黃老解經,而專門名家之學廢。啖助、趙匡棄三傳,以空言解 《春秋》,而經術大壞。晉衛道安、雷次宗變元學爲禪學,而黃老之說混入族佛氏。唐李翱作《複性書》而佛氏之說混入於吾儒。宋程朱諸大德,攘斥佛老,俾孔孟之道,今古爲照, 然程門自龜山外,游、尹、呂、謝諸大德又浸淫於佛氏。朱子同時,有金溪之學,尊德性,與道問學幾成水火。明王陽明出而姚江一派,流弊不可言矣」(李誠《十三經集解序》)。這一段評論,目空一切,自負甚高,對自漢代至明代的中國大儒,多有緘貶。李誠認爲,與前朝相比,祇有清代「敦崇經學,以宋儒躬行實踐爲主;以漢儒之考據實之,所以鴻儒輩出,著述日新。實有可以直接兩漢諸大儒者,而精核又復過之」(李誠《十三經集解序》)。李誠所說是事實,凡瞭解清初至中葉歷史的人,都明白這是「文字獄」所造成的,是朝廷對漢族文人的統治策略,引導他們埋頭故紙堆,做考據學問,所帶來的結果。 李誠五十六歲告老回鄉後,築藏書樓名敦說樓,繼續撰寫許多著作,如《周易解》《易章句述》《易備》《古禮樂述》等。李誠於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卒,終年六十四歲。其子李春枝,爲清代兩浙藏書家之一。他為敦說樓藏書數千卷編目,名《敦說樓書目》四卷。 清末,李家大宅失火,敦說樓遭焚毀,李誠的稿本大部分焚毀,《十三經集解》唯存《詩經集解》首冊,《水道提綱補訂》僅存浙水殘稿十餘頁,《萬山綱目》存手稿二十一卷。
  二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黃巖王舟瑤、黃方慶、林丙修、孫涧、陳瑞疇、江伯震、郏黼平,郏頌平,到路橋石曲李誠故居索求《萬山綱目》遺稿,僅二十一卷本又有殘缺。次年, 王舟瑤、王棻、楊晨、江伯震商議,將此書列入《續刻台州叢書》第二集,由王蔡校核。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王棻卒,此事中斷。同年冬,章(寧海人,時屬台州),自湖南學政吳樹梅幕中歸鄉,王舟瑤將此稿及刻本交付章梫,請其攜湘中校刻。因原稿「真草數分,凌雜漫滅,不易識别」,章梫付其侄章孚(字中子)校核,事成呈戶部侍郎、湖南學政吳樹梅作序。光緖二十六年(一九〇〇 ),《萬山綱目賸稿》二十一卷校刻於長沙,章中子攜書版歸 《萬山綱目》成書,是清末台州先賢對文化事業的貢獻。吳《序》說:「敘山之難實倍於敘水,李氏此書,爲古今之絕作,輿地之津梁,雖屬殘編,實至寶也。」如沒有爲此書校刊的一批學者,此稿早已蕩然無存。今日《萬山綱目》能列入《台州文獻叢書》,是繼承台州先賢、傳承台州地方文化的一項內容。
  《萬山綱目》僅有長沙刻本,被北京出版社列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九輯),還被綫裝書局收入《中華山水志叢刊》。兩種書籍正文內容相同,「山水版」比「四庫版」多幾篇跋文。兩書每卷之後,均署原校和覆校人。「四庫版」書名《萬山綱目》,「山水版」書名《萬山綱目賸稿》。
  《萬山綱目》二十一卷手稿,經王棻、 王舟瑤、黃方慶、楊晨、章梫、章孚等一批清末台州著名學者反覆校核後(其中卷十三、卷十四章孚補錄),是一部版本校勘的精品。幾位先賢的學識,自清末至今百年來,台州無人可以超越!本次點校,底本是長沙刻本,互校本有臨海博物館收藏《萬山綱目》原稿(簡稱稿本)、《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簡稱《地名大辭典》)及其他史籍。說明如下:一、 將「山水版」正文中的跋文移到書後。
  二、 附錄收録《清史稿》和府縣志中的《李誠傳》。
  三、 爲便於閱讀,凡另起一行與原文不同,均空二字。如「又折東北行」「又分支南北走」「分榦分支」「其正支東行」「折東行」「分一支東行」等。
  四、 基本釆用正規繁體字,和個别冷僻字進行變通處理。
  《萬山綱目》原本,大多爲邊疆地區山脈,本人地理知識欠缺,差錯之處,期待學者指一丄感謝台州文獻叢書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周琦、徐三見兩位先生的支持幫助,感謝徐三見先生和王及先生審讀,謹表衷心感謝。
  嚴振非二〇 一六年十月

知识出处

萬山綱目

《萬山綱目》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本书是《万山纲目》的点校本。《万山纲目》原有六十卷稿本,经清末台州学界名士校核后,名《万山纲目剩稿》共二十一卷。其中亦有部分残缺,并存二篇序文以及校核者三篇跋文。《万山纲目》是清末台州先贤对文化事业的贡献,是继承台州先贤、传承台州地方文化的一项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