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图书馆
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台學源流卷之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台學源流》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390
颗粒名称:
台學源流卷之七
并列题名:
郭暢軒 方遜志 陳克庵
分类号:
K820.855
页数:
8
页码:
三九-四六
摘要:
本文介紹了台州理學人物郭暢軒、方遜志、陳克庵。
关键词:
台州
理学
人物
内容
郭暢軒,名樌,字德茂。高祖世卿,正肅公之兄也。暢軒自仙居徙家黄巖之松山里,今屬太平縣。少勤學問,比壯,時有所悟,由伊洛上溯洙泗。求聖賢用心,燕居獨處,衣冠修整,即祁寒暑雨,危坐終日,及與人接,和氣滿容,簞瓢屢空,晏如也。其所涵養,專用靜中工夫,言動應酬,一循乎禮,邑士人多從之游。其爲教必先收放心,曰:「收得心,方見得吾道端倪,即聖賢言語皆有歸著。」又曰:「學者若不懲忿窒慾,則自家都壞了,此是大切要處。」父没,會兵荒不克葬者十餘年,歲茹蔬抱戚,未嘗破顔,迄葬已,始御酒肉。母疾,衣不解帶,親爲沃面澡身,浣衣滌席,凡六越月,手指濕爛成疹,終不以人代。與其兄友愛尤篤,鄉人化之,雖狡猾者亦革面輸款。終元之世,隱居授徒,嘗作《感秋》、《酷熱》諸詩以寓意。洪武初用御史李時可薦,始就饒陽知縣,三年邑大治,以從兄故坐免,邏者察諸途,搜篋中,惟所著《易説雜評》、《暢軒稿》數十卷及爪髮一束。以聞,太祖嘉其廉,賜紗襆銀帶寶鈔以旌之。既歸,貧益甚,課其子熙躬操井臼,一日諸生及門,聞打麥聲,視之乃先生。卒年六十二,門人尊之曰貞成先生,謝文肅公鐸贊之,謂其「奮起於正肅之後,家學有源委」云。熙博學篤行,能世其業。從子元亮有文名,嘗著《尚書該義》。(見《郡邑志》、《尊鄉錄詳節》、《桃溪凈稿》、《赤城後集》、《赤城詩集》、《應氏雜錄》)方遜志,名孝孺,字希直,寧海人。父克勤,號愚庵,好古嗜學,研究群經及濂洛關閩遺書,尋鄉先達授受源委,精思力索而允蹈之,慨然以爲「不合天人以爲學,非學也」。嘗爲濟寧守,以風化爲急,府庭之間,不陳杻械,其政績名一時云。先生侍父宦遊,歷齊魯之墟,覽周公、孔子廟宅,問陋巷舞雩所在,慨然有願學之志,既而從潛溪宋景濂遊,潛溪見其文,深器之。名流老輩皆推讓弗及,識者以爲大類蘇氏,而正論過之。先生末視文藝一,恒以明王道、闢異端爲己任,嘗曰:「不以伊周之心事其君,賊其君者也。不以孔孟之學爲學,賊其身者也。」謂道之於事,無乎不在,因列所當勉者爲二十一箴。又作《雜戒》三十八章以自警。謂化民必自正家始,作《宗儀》九章,《家人箴》一十五首,以告其族人。謂先王之治先德教而後政刑,作《深慮》十首二。謂篡臣女后夷狄雖一天下不可爲正統,作《釋統》三篇。其言多先哲所未發者。又自悼空言寖多,絶無自得之味,思一屏絶之,而以顔、曾所以自治者治其心,爲日稍久,覺向時過闕愈衆。其論靜則本於無欲,謂能無欲,雖手執筆而聽訟,口斷曲直而目察銖兩,中之寂然者,未嘗少變也。其論敬以操而不失則内直,内直則外方者在是,而聖人之天德可庶幾而至矣。其論攻異端如攻病,當追求其本,魁然鉅夫,非自耗其元氣,病何由入之。善養者,當補元氣,元氣既完,即易去耳。其進修所詣,月異而歲不同,見者咸以爲程、朱復出。嘗臥病絶糧,家人以告,先生笑曰:「古人有三旬九食、瓶無儲粟者,奚獨我哉」洪武中以薦召至京,上見其舉動端肅,謂皇太孫曰:「此莊士也,當老其才以輔汝。」授漢中教授,蜀獻王處以賓師,曰:「方先生古之賢者也。」爲更其號,稱正學先生云。後爲翰林博士,尋進侍講。革除之際,與練子寧等不屈而死,年四十有七。文廟嘗與楊榮論子寧等曰:「使子寧今日在此,朕因當用之爾。」仁廟亦謂宰執曰:「方孝孺輩皆忠臣也。」詔從寬典,鄉■紳始刻其遺文四十卷,後删定爲二十四卷,邑令郭紳爲立祠祀之。其所著《周易枝詞》、《周禮考次目錄》、《武王戒書註》、《宋史要言》、《基命錄》、《文統》,皆不傳。(見《蘇平仲文集》、《潛溪集》、《天順日錄》、《備遺錄》、《革除遺事錄》、《遜志齋集》、《郡志》、《尊鄉錄》)陳克庵,名選,字士賢,臨海人。父員韜,巡按福建,辯活沙寇之脇從者數萬人,官終右布政使。先生自小有文名,比長,篤志聖賢之學,以克己求仁爲要,讀書不資文詞,遇格言即手錄于册,爲力行之助。天順庚辰上春官,遂魁天下。初爲御史,一疏奪二學士之命,再疏移大司馬之權,天下已凜然仰其丰采,謂「質鐵面,不可犯也」。及督學南畿,敷德屏威,日與諸生講明正學,謂聖人之道,必自小學始,特註釋以頒賜,使學者知所從入。每巡歷,減騶從,刻日期,居止學宮,談經習禮,時或同膳餼,若家人焉。諸生翕然咸服,兩地士氣聿爲之變。轉河南按察使,尋以憂歸,服闋,擢廣東左布政使,猶眷眷舊徒,刻《宋史道學傳》以遺之。廣民困于苛政,爲革宿弊,抑權倖,殫力拯援,與市舶中官不協,竟爲誣奏,卒于途,年五十有八。士大夫識與不識,莫不冤之。先生剛果自持,勤儉成性,居常謙謙,言若不出口,至臨大事,决大議,則屹然萬夫之勇不能奪之。既歷貴顯,惟服先人故袍帶,客至,瓦盂疏食,相對無慚色。自河南喪還,行李蕭然,車一兩而已。及之廣東,騎驢出都門,其清約有寒士所不及者。俸餘則以置義田,周宗族之困餓者焉。張侍郎元禎表其墓,稱先生「有不可奪之大節,有足以濟天下之大才,有不遏于天下之大勇」,識者以爲名言。毛給事中憲請於朝,贈光祿卿,諡恭愍。羅守僑奏立祠祀之。(見《理學名臣錄》、《郡邑志》、《定軒存稿》、《桃溪凈稿》)右三先生當夷亂華,士習改,儒道晦蝕之餘,而能上繹程、朱之緒,以扶名教,振邦人,使復知周公、仲尼之道,厥功不既偉歟暢軒韜迹須時,介潔成性遜志卓識大觀,死生不貳克庵秉禮自嚴,趨義如敵。設在孔門,暢軒其商之守乎遜志其賜之達乎克庵其由之果乎吾聞暢軒專用靜中工夫,則未知所謂「靜中有物」,所謂「靜觀未發氣象」者何如也此儒釋毫釐之地也。吾聞遜志過魯,問陋巷舞雩所在,嘅然願學,則未知所謂「尋顔子樂處」,所謂「夫子與點之意」者何如也此適道之要津也。吾聞克庵學以求仁爲要,而錄格言以助力行,則未知所謂「識得仁體實有諸己,而求經義以栽培」者何如也此吾儒内外之所以合也。善學者反諸其身,默識而自得焉,可以登程、朱之堂,窺周公、仲尼之奧矣。噫,今□台猶昔也,何獨無其人乎
附注
【校勘記】一先生:底本誤作「先先」,今改。二十首:底本誤作「十道」,今改。
知识出处
《台學源流》
《台學源流》 七卷, 係對台州理學人物的全面詮敘, 内收班班可考者三十八傳, 疑似無考者一十五人,始自宋之徐中行,迄於明之陳選,傳其生平,述其趣旨,是一部研究台州理學源流的專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