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録二 傳記 序跋補輯 詩評補輯 酬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屏集》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375
颗粒名称: 補録二 傳記 序跋補輯 詩評補輯 酬唱
分类号: I218
页数: 30
页码: 四二三-四五二
摘要: 傳 記戴復古傳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黃巖人,今隸太平。 父敏,字敏才,號東皋子,以詩自適,不肯作舉子業,與徐似道齊名。 工書,得鍾王意。 嘗賦《 小園》詩,吳興倪祖義稱其一篇之中,歡適、偉麗、清拔、閒暇四體俱備。 又有「人行躑躅紅邊路,日落秭歸啼處山」句,爲魏慶之所稱許。 殁時,語親友曰: 「吾病革矣,子甚幼,詩遂無傳乎 」語不及他。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作品综合集 地区

内容

傳 記戴復古傳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黃巖人,今隸太平。 父敏,字敏才,號東皋子,以詩自適,不肯作舉子業,與徐似道齊名。 工書,得鍾王意。 嘗賦《 小園》詩,吳興倪祖義稱其一篇之中,歡適、偉麗、清拔、閒暇四體俱備。 又有「人行躑躅紅邊路,日落秭歸啼處山」句,爲魏慶之所稱許。 殁時,語親友曰: 「吾病革矣,子甚幼,詩遂無傳乎 」語不及他。 復古既長,或告以遺言, 收拾殘編, 僅存一二, 心切痛之, 遂篤意學詩。 從林憲、 徐似道游, 又登陸游之門, 詩益進。 生平游蹤, 自東吳浙, 西襄漢, 北淮, 南越, 凡喬嶽巨浸, 雲洞珍苑, 空迥絶特之觀, 荒怪古僻之蹤,周遭數千萬里。
  游歷既廣,聞見益多,學益高深而奥密。
  然復古自謂幼孤失學, 胸中無千百字書,如商賈乏資,不能致奇。 又言作詩不可計遲速,每一得句,或經年而成篇。 三二四石屏集 補録二嘗見夕照映山,得句云: 「夕陽山外山」,自以爲奇,欲以「塵世夢中夢」對之而不愜意。 後行村中,春雨方霽,行潦縱橫,得「春水渡旁渡」,始相稱,其苦心搜索如此。 慶元、嘉定以來,詩人多奔走閫臺郡縣爲謁客, 又好雌黃士大夫, 口吻可畏。 復古雖以詩游諸公間, 然廣坐中, 口不談當世事, 縉紳多之。 真德秀嘗欲疏薦, 復古力辭而止。 紹定中, 爲邵武軍學教授, 與郡人嚴粲、 嚴羽相善, 敦友誼。 剡溪姚鏞以忤陳子華謫衡陽, 復古由閩度嶺訪之, 贈詩云: 「一官不幸有奇禍, 萬事但求無媿心。 」鏞謝之云: 「萬里尋遷客, 三年見此人。 」前後在江湖幾五十年,子琦自鎮江迎還,年已八旬矣。 終日坐一樓,焚香觀化,或攜從孫昺、槃、服輩探梅觀鶴,爲詩酒之樂,又數年而後殁。 詩以淡雅自然爲宗,昔人謂其句法不減孟浩然,又謂天然不費斧鑿痕,大似高適輩。 詞亦音韻天成,時出新意。 有《 石屏集》及《 石屏新語》行於世。 録自光緒《 台州府志· 傳十七》 四二四 台州叢書甲集序跋補輯東皋子詩序 宋 高斯得黃巖戴復古式之持其先人《 東皋子詩》 一編, 過余而言曰: 「余先人平生嗜詩, 没時余幼,稿無一存。 少長乃得一首一聯于竹所先生徐淵子,其後盡力得九篇,餘皆散佚,無可復訪。 夫逸者固已無可奈何,其僅存者非有所托,是又將逸矣。 盍置一談於篇端與吾先人以不朽乎 ?」余謝不敢當,請益力。 受而讀之,見其詩風度雅遠,旨趣和平,發言成章,不假雕琢,蓋庶幾乎所謂落落穆穆者。 然玩繹移晷不能去手,又以知文於天地間未有無其緒而傳者,式之之昌其詩殆出於此乎 ?雖然,式之之顯其親,不托於其可托,非也。 昔吳武陵奉其先人文集, 屬序于柳柳州, 既亟稱之, 且謂古之太史必求民風陳詩以獻於法官, 近世未能盡用古道,故吳君之行不昭而其辭不薦。 余謂吳君之詩雖不得獻於法官, 有柳州以題其首簡,其爲昭且薦也多矣。 今世雖無柳州,要必有執斯文牛耳者,式之其往謁焉,余言未足托也, 姑識于篇末云。 録自武英殿聚珍版高斯得《 恥堂存稿》 卷四五二四石屏集 補録二題東皋詩卷 宋 劉 翼雪竹霜松不老身, 盡教後進笑陳人。 相逢亦有吟詩客, 誰似先生語意真。 録自《 嘉慶太平縣誌》 卷十五《 藝文志》 跋二戴詩卷 宋 劉克莊余爲儀真郡掾, 始識戴石屏式之, 後佐金陵閫幕, 再見之。 及歸田里, 式之來入閩, 又見之。 皆辱贈詩。 式之名爲大詩人,然平生不得一字力,皇皇然行路萬里,悲歡感觸,一發於詩。 其侄孫頤橐其遺稿示余,追念曩交式之,余年甫三十一,同時社友如趙紫芝、仲白、翁靈舒、孫季蕃、 高九萬, 皆與式之化爲飛仙。 余雖後死, 然無與共談舊事者矣。 頤詩亦有石屏風骨,諸公多稱之。
  昔《 禮記》有二戴,余謂詩亦有之,敬尊石屏曰「大戴」,頤曰「小戴」。 録自四部叢刊初編本劉克莊《 後村先生大全集》 卷一〇九戴石屏先生小序 明 潘是仁嘗言作詩難,評詩尤難,務辭者則泛過,偏遴者則逸遺。 是集得之于賀氏家藏舊本,閱之, 誠南渡中一人, 惜其氣運如此, 故聲調不纖于唐公, 每以不多讀古人書爲恨。 韋蘇州云: 六二四 台州叢書甲集平生不識字,把筆學吟詩。 蘇州寄興沖逸,遠追陶謝,顧不識字耶 ?石屏亦何必多讀書哉 一日有客過訪,閱兹集竟,謂余曰: 戴君諸體稱備,子將評在誰行 ?余以石屏五七言古, 天然不費鎚鑿; 近體七言中多率易句; 五言律若陳後山之摹擬少陵, 第其生於宋季, 不得同少陵時望。 宋之去唐已數百年,石屏猶有少陵餘響,余所評戴之五言近體者,問之晚唐諸子亦當讓戴一頭地矣。 録自明潘是仁本《 石屏詩集》 跋  明戴 鏞凡物之成毁有數,而斯文之顯晦有時,數與時遇,而所以成而顯之,則又有賴乎其人焉耳。
  昔昌黎韓子極力於文詞,卒棄爲頽壁間物,至宋,得歐陽子表而出之,始克盛行。 而柳柳州之文, 亦必待東坡稱之, 而後人知其與韓頡頏。 夫以二公之文猶爾, 而況其他乎 先世《 石屏詩全集》,宋紹定間已板行,歲久湮滅,而家藏本亦散逸。 天順初,家君恬隱先生重録《 小集》並《 續集》 爲一帙, 家兄安州守潛勉先生檢故篋, 復得刻本後集第四稿下卷並第五稿上下二卷, 鏞亦於藏書家得律詩數十篇。 成化己亥, 悉付侄進士豪攜至京, 求完本。 豪復取《 南塘遺翰》 所載東野諸先世古律絶詩若干篇附《 石屏集》後, 將刻以傳。 繼而豪奉命出參東廣政,未幾卒於官,而是志竟弗果矣。 鏞往典六校時,每一展誦,欲付諸梓,而力未能也。 七二四石屏集 補録二適今郡侯西充馬公由憲部郎出倅於廬,行部按六,公暇評古今詩,鏞因取以進,且告之故。 公亟讀,三歎曰: 「是可以無傳乎 其責在我矣。 」乃攜歸郡齋,手自類次,仍正其訛缺,而復序諸其後。 因與前郡侯陽城宋公謀而刻之。 嗚呼是集之傳, 豈偶然哉 顯於始, 晦於中,而復流布於終。 是雖時數之使然,抑亦公好古右文之所致也,雖然,公不獨於斯文然爾, 爲政恒先理冤滯,植善類,恤窮獨,皆是心也。 他日推是心以舉遺逸,以修廢墜,以壽國家命脈,其勳業文章,將與歐、蘇二公埒。 而先世之詩,或因公以垂永久,與韓、柳二集相終始,豈非幸哉豈非幸哉 弘治甲子歲中秋日,迪功郎南京國子監監丞十世孫鏞謹識。 録自四部叢刊本《 石屏詩集》 跋 明 戴 鏞鏞往典廬之六學, 承郡侯宋、 馬二公重刻先世《 石屏詩集》 於郡齋, 繼而宋公改慶陽, 鏞亦承乏國學,今馬公又擢參貴藩去。 鏞懼板摹累費廬民,久將就淪棄也,乃進咨掌監事少宰黃先生, 移檄廬郡,取而歸之國學東書樓而庋焉。
  昔李公擇藏書於白石僧舍,將以供後人無窮之求。 鏞今藏於是者,要亦以爲天下之公器,而匪敢私於祖宗也。 凡同是心者,幸相與永其傳焉。 正德二年春二月清明日鏞識。 録自四部叢刊本《 石屏詩集》 八二四 台州叢書甲集石屏詩鈔序  清吳之振戴復古字式之,天台黃巖人,居南塘石屏山,因自號焉。 負奇尚氣,慷慨不羈。 少孤,痛父東皋子遺言,收拾殘稿,遂篤志於詩。 從雪巢林景思,竹隱徐淵子講明句法,復登放翁之門,而詩益進。 南遊甌閩,北窺吳越,逾梅嶺,窮桂林,上會稽,絶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廬五老、九疑諸峯, 然後放於淮泗, 歸老委羽之下。 遊歷既廣, 聞見益多, 爲學益高深而奥密,以詩鳴江湖間五十年。 或語復古: 「宋詩不及唐。 」曰: 「不然,本朝詩出於經。 」此人所未識,而復古獨心知之。 故其詩正大醇雅,多與理契,機括妙用,殆非言傳。 然猶自謂胸中無千百字書,如商賈乏資本,不能致奇貨。 蓋謙言也。 吳荆溪稱其「蒐獵點勘,自周漢至今, 大編秘文,遺事庾說,何啻數百千家。 」包旴江亦謂「正不滯於書」。
  乃楊升庵直議其「無百字成誦」,此癡人說夢耳 又傳其遊江西,富家以女妻之,三年思歸,乃言曾娶婦,翁怒,女曲解之,臨行贈詞曰: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 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 道傍楊柳依依, 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 後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上土。 」遂自投江死。 今考集中略無蹤跡,後人因詩餘《 木蘭花慢》一闋,有「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之句,乃强實之。 讀陳昉跋云: 「有忠益而無諂求,有謙和而無誕傲。 」姚鏞云: 「忠義根於天資,學問培於諸老。 」朱子亦以詩相贈酬。 使無行至此,其得爲大九二四石屏集 補録二儒君子所稱許,至升庵乃發覆耶 ?平生著作甚富,趙嬾庵選百三十首爲《 小集》,觀者謂趙於古少許可, 而此編特博。 袁蒙齋又選爲《 續集》, 蕭學易選爲第三稿, 李友山、 姚希聲選爲第四稿, 鞏仲至又爲摘句。 復古自云: 「詩不可計遲速, 每一得句, 或經年而成篇。 」其鍛煉之苦, 師友琢削之精, 故所選得十九焉。 方萬里曰: 「慶元以來, 詩人爲謁客成風, 干求要路,動獲千萬,石屏鄙之不爲也。 」嗟乎 安得斯人一媿世之幅巾朱門,望塵獻詩者哉 録自清康熙刻本吳之振《 宋詩鈔·石屏詩鈔》 詩評補輯詩人玉屑  宋魏慶之東皋子倪壽峯云: 詩和則歡適,雄則偉麗,新則清拔,遠則閒暇。 東皋子詩云: 「小園無事日徘徊,頻報家人送酒來。 」歡適也; 「惜樹不磨修月斧,愛花須築避風臺。 」偉麗也; 「引些渠水添池滿,移個柴門傍竹開。 」清拔也; 「多謝有情雙白鷺,暫時飛去又飛回。 」閒暇也。 備是四體, 一篇足矣, 況鶴鳴子和, 清唳徹九皋耶 東皋子, 字敏才, 戴石屏之先君子, 平生好吟, 三四 台州叢書甲集而詩之存者,惟此一篇,與「人行躑躅紅邊路,日落秭歸啼處山」一聯而已。 故壽峯謂其一篇足矣,而清徹九皋,蓋謂石屏方以詩鳴云。 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魏慶之《 詩人玉屑》第四二九頁風雅遺聞 清 戚學標戴敏戴敏,字敏才,號東皋子,太平人,舊隸黃巖。 工詩及書法,抱才不遇而卒。 子石屏有《 求先人墨蹟》詩云: 「我翁本詩仙,游戲滄海上。引手掣鯨鯢,失腳墮塵網。 身窮道則腴, 年高氣彌壯。 平生無長物,飲盡千斛釀。 傳家古錦囊,自作金玉想。 篇章久零落,人間渺餘響。 搜求二十年, 痛淚濕黃壤。 君家圖書府, 墨色照青嶂。 我翁有遺蹟, 數紙古田樣。 髣髴鍾王體,吟句更豪放。 把玩竹林間,寒風凛悽愴。 昂昂野鶴姿,媿無中散狀。 兒孤襁褓中, 家風隨掃蕩。 於兹見筆法,可想翁無恙。 幽居寂寞鄉,風月共來往。 衆醜成獨妍,群瘖怪孤唱。
  一生既蹉跎, 人琴遂俱喪。 托君名不朽, 斯文豈天相。 舊作忽新傳, 識者動慨賞。 嗟予忝厥嗣,朝夕媿俯仰。 敢墜顯揚思,幽光發草莽。 假此見諸公,丐銘松柏壙。 君其啟惠心, 慰彼九泉望。 」倪壽峯極稱其《 小園》詩, 兼備歡適、 偉麗、 清拔、 閒暇四體。 又有《 題張氏園》 一絕,乃爲監石門酒稅張子修作,皆所熟知,故兹録不及。 詩録《 後浦園》、《 屏上晚眺》、 一三四石屏集 補録二《 樓上》。 摘自清乾隆間刻本戚學標《 風雅遺聞》 卷三娛書堂詩話  宋趙與虤戴復古嚴子陵釣臺題詠尚矣, 天台戴式之復古一絶云: 「萬事無心一釣竿, 三公不換此江山。 平生誤識劉文叔, 惹起虛名滿世間。 」亦新奇可喜。 摘自清嘉慶刻本趙與虤《 娛書堂詩話》卷下鶴林玉露  宋羅大經余三十年前於釣臺壁間塵埃漫漶中得一詩云: 「生涯千頃水雲寬,舒卷乾坤一釣竿。 夢裏偶然伸隻腳,渠知天子是何官 」不知何人作也,句意頗佳。 近時戴式之詩云: 「萬事無心一釣竿, 三公不換此江山。 當初誤識劉文叔, 惹起虛名滿世間。 」句雖甚爽, 意實未然。 今考史籍, 光武, 儒者也, 素號謹厚, 觀諸母之言可見矣。 子陵意氣豪邁, 實人中龍, 故有狂奴之稱。 方其相友於隱約之中,傷王室之陵夷,歎海宇之橫潰,知光武爲帝胄之英,名義甚正, 所以激發其志氣, 而導之以除凶翦逆, 吹火德於既灰者, 當必有成謀矣。 異時披圖興歎, 二三四 台州叢書甲集岸幘迎笑,雄姿英發,視向時謹敕之文叔如二人焉,子陵實陰有功於其間。 天下既定,從容訪帝,共榻之臥,足加帝腹,情義如此,子陵豈以匹夫自嫌,而帝亦豈以萬乘自居哉 當是之時, 而欲使之俯首爲三公, 宜其不屑就矣。 史臣不察, 乃以之與周黨同稱。 夫周黨特一隱士耳豈若子陵友真主於潛龍之日,而琢磨講貫,隱然有功於中興之業者哉 余嘗題釣臺云: 「平生謹敕劉文叔, 却與狂奴意氣投。 激發潛龍雲雨志, 了知功跨鄧元侯。
  」「講磨潛佐漢中興,豈是空標處士名。 堪笑史臣無卓識,却將周黨與同稱。 」 摘自明萬曆刻本羅大經《 鶴林玉露》 卷一〇 梅礀詩話  宋韋居安山谷《 別楊明叔》詩云: 「皮毛剝落盡,惟有真實在。 」用藥山答石頭禪師語,但易「膚」爲「毛」耳。 戴式之《 小樓登覽》 詩云: 「皮毛剝落一真在, 年紀侵尋百事非。 」上句亦用藥山語。 摘自清嘉慶刻本韋居安《 梅礀詩話》卷上瀛奎律髓  元方 回 戴復古 歲暮呈真翰林石屏此詩,前六句盡佳,尾句不稱,乃止於訴窮乞憐而已。 求尺書,干錢物,謁客聲氣, 三三四石屏集 補録二江湖間人皆學此等哀意思,所以令人厭之。 戴復古 寄尋梅輕快可喜。 石屏戴復古,字式之,天台人。 早年不甚讀書,中年以詩遊諸公間,頗有聲, 壽至八十餘, 以詩爲生涯而成家。 蓋江湖遊士, 多以星命相卜, 挾中朝尺書, 奔走閫臺郡縣糊口耳。 慶元、 嘉定以來, 乃有詩人爲謁客者。 龍洲劉過改之之徒不一人, 石屏亦其一也。 相率成風,至不務舉子業,干求一二要路之書爲介,謂之闊扁,副以詩篇,動獲數千緡以至萬緡。 如壺山宋謙父自遜一謁賈似道,獲楮幣二十萬緡,以造華居是也。 錢塘湖山,此曹什伯爲群, 阮梅峯秀實、 林可山洪、 孫花翁季蕃、 高菊礀九萬, 往往雌黃士大夫, 口吻可畏, 至於望門倒屣。 石屏爲人則否,每於廣座中,口不談世事,縉紳以此多之。 然其詩苦於輕俗,高處頗亦清健,不至如高九萬之純乎俗。 戴復古 梅皆前人已曾道之句, 而律熟句輕, 頗亦自然, 亦不可棄也。 《 石屏小集》 詩百餘首, 趙嬾庵汝讜字蹈中所選也。
  蹈中詩至中年不爲律體,獨喜爲選體,有三謝、韋、柳之風,其所取石屏詩殆亦庶矣。 蹈中兄曰南塘汝談, 字履常, 詩文俱高, 尤精四六, 跋語頗亦不滿於石屏之詩。
  一言以蔽之,曰「輕俗而已」,蓋根本淺也。
  今續集有《 詠梅投所知》中四句云: 「獨開殘臘與時背, 奄勝衆芳其格高。 欲啟月宮休種桂, 如何仙苑只栽桃。 」所謂「其格高」者, 殊爲衰四三四 台州叢書甲集颯。 「欲啟「」、如何」一聯尤覺俳陋,非深於詩者,不能察也。 以上分別摘自清康熙刻本方回《 瀛奎律髓》卷十四、卷二〇 升庵詩話  明楊 慎黃鄮山評翁靈舒、 戴式之詩云: 「近世有江湖詩者, 曲心苦思, 既與造化相迥隔, 朝推暮敲, 又未有以溉其根本, 而詩於是乎始卑。 」然予以爲其卑非自江湖始, 宋初九僧已爲許洞所困,又上泝于唐,則大曆而下,如許渾輩,皆空吟不學,平生鏤心嘔血,不過五七言短律而已,其自狀云: 「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鬚。 」不知李杜長篇數千首,安得許多鬍鬚撏扯也, 苦哉 摘自嘉慶十四年刻本楊慎《 升庵詩話》 卷九四溟詩話 明謝 榛詩有天機, 待時而發, 觸物而成, 雖幽尋苦索, 不易得也。 如戴石屏: 「春水渡旁渡, 夕陽山外山。 」屬對精確, 工非一朝, 所謂「盡日覓不得, 有時還自來」。 摘自清乾隆刻本謝榛《 四溟詩話》 卷二五三四石屏集 補録二歸田詩話 明 瞿 佑杏花二聯, 陳簡齋詩云: 「客子光陰詩卷裏, 杏花消息雨聲中。 」陸放翁詩云: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皆佳句也,惜全篇不稱。 葉靖逸詩: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戴石屏詩: 「一冬天氣如春暖,昨日街頭賣杏花。 」句意亦佳,可追及之。 摘自清乾隆刻本瞿佑《 歸田詩話》 卷中詩藪  明胡應麟林和靖、趙天樂、徐照、翁卷、戴石屏、劉克莊諸人,亦自有近者,總之不離宋人面目。 大抵南宋古體當推朱元晦, 近體無出陳去非。 此外略有三等: 尤楊四子, 元和體也; 徐趙四靈,大中體也; 劉戴諸人,自爲晚宋。 摘自胡應麟《 詩藪· 雜編》 卷五,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四庫全書石屏詩集提要 清 紀昀等臣等謹案:《 石屏集》六卷,宋戴復古撰。 復古字式之,天台人,嘗登陸游之門,以詩鳴江湖間, 所居有石屏山, 因以爲號, 遂以名其集。 卷端載其父敏東皋子詩十首。 蓋復古幼六三四 台州叢書甲集孤,勉承家學,因搜訪其先人遺稿,以冠己集,亦不忘本之意也。 復古詩筆俊爽,極爲當代所推許。 姚鏞稱其「天然不費斧鑿處,大似高三十五輩,晚唐諸子當讓一面。 」方回亦稱其「清健輕快, 自成一家。 」雖皆不免稍過其實, 而其研刻處, 要自能獨闢町畦。 瞿佑《 歸田詩話》 稱: 「復古嘗見夕照映山,得句云『夕陽山外山』,自以爲奇,欲以『塵世夢中夢』對之而不愜意。 後行村中,春雨方霽,行潦縱橫,得『春水渡傍渡』句以對,上下始稱。 」是其苦心烹煉,即此可見其概。 至集中《 嚴子陵釣臺》 詩所云「平生誤識劉文叔, 惹起虛名滿世間」者, 趙與虤《 娛書堂詩話》極賞其新意可喜,而羅大經《 鶴林玉露》又深以其議論爲不然,蓋是詩意取翻新,轉致失之輕矯,在集中原非上乘,與虤所云,固未足爲定評矣。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摘自《 文淵閣四庫全書》一一六五冊《 石屏詩集》 四庫全書石屏詞提要 清 紀昀等臣等謹案:《 石屏詞》 一卷, 宋戴復古撰。 復古有《 石屏集》 已著録, 此詞一卷, 乃毛晉所刻別行本也。 復古爲陸游門人, 以詩鳴江湖間。 方回《 瀛奎律髓》 稱其: 「清新健快, 自成一家。 」今觀其詞亦音韻天成, 不費斧鑿。
  其《 望江南· 自嘲》 第一首云: 「賈島形模元自瘦, 杜陵言語不妨村,誰解學西崑。 」復古論詩之宗旨於此具見,宜其以詩爲詞,時出新意,無一語七三四石屏集 補録二蹈襲也。 集内《 大江西上曲》即《 念奴嬌》,本因蘇軾詞起句,故稱大江東去,復古乃以己詞首句,又改名《 大江西上曲》,未免效顰。 至於《 赤壁懷古· 滿江紅》一闋,則豪情壯采,實不減於軾, 楊慎《 詞品》 最賞之, 宜矣。 此本卷後載樓鑰所記一則, 即係《 石屏集》 中跋語; 陶宗儀所記一則,見《 輟耕録》。 其江右女子一詞, 不著調名, 以各調證之, 當爲《 祝英臺近》, 但前闋三十七字俱完, 後闋則逸去起處三句十四字, 當係流傳殘闕。 既未經辨及, 後之作圖譜者, 因詞中第四語有「揉碎花箋」四字, 遂另造一調名, 殊爲杜撰。 至於《 木蘭花慢》 懷舊詞, 前闋有「重來故人不見」云云,與江右女子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語意若相酬答,疑即爲其妻而作,然不可考矣。 摘自《 文淵閣四庫全書》 一四八八冊《 石屏詞》 宋詩類選自序 清 王史鑒四靈苦學唐人, 多工五言, 較其才致, 天樂爲優。 石屏擅江湖之詠, 後村爲淡泊之篇, 雖有可觀,而氣格卑弱矣。 摘自清康熙五十一年刻本王史鑒《 宋詩類選》 八三四 台州叢書甲集石洲詩話  清翁方綱戴石屏《 白苧歌》, 托寄清高, 與樂府《 白苧詞》 之旨不同。 石屏有論詩十絶,其論宋詩曰: 「本朝詩出於經。 」此人所未識,而復古獨心知之。 又謂「胸中無千百卷書,如商賈乏資本,不能致奇貨」。
  此皆務本之言。 而其詩純任自然,則阮亭所謂直率者也。 摘自清咸豐刻本翁方綱《 石洲詩話》卷四三台詩話  清戚學標石屏《 題侄孫豈潛家山平遠圖》云: 「海天龍上下,秋日鶴翱翔。 」不但句有氣勢,並畫出海天空闊, 煙雲變幻景象, 非身至其境, 不知詩之妙也。 後來惟明董良史「過橋雲磬天台寺, 泊岸風帆日本船」二語,足爲吾郡寫狀。 石屏舟過黃州赤壁,題《 滿江紅》 詞云: 「赤壁磯頭, 一番過、 一番懷古。 想當時、 周郎年少, 氣吞區宇。 萬騎臨江貔虎噪, 千艘烈炬魚龍怒, 卷長波、 一鼓困曹瞞, 今如許。 江上渡, 江邊路, 形勝地, 興亡處。 覽遺蹤, 勝讀史書言語。 幾度東風吹世換, 千年往事隨潮去。 問道旁、楊柳爲誰春,搖金縷。 」語意豪宕,陳復齋深激賞之,每飲中自按拍歌此詞,並爲作大字九三四石屏集 補録二刻於廬山之羅漢寺。 石屏寄陳詩「坐擁紅裙磨寶硯,醉歌赤壁寫銀鈎」云云,蓋生平得意事也。 廣州有西南道稅場, 李約作漕時, 請文士遊藥湖, 出新寵佐尊, 一意顧盼, 神殊不在客。 石屏時在座,高吟云: 「手拍錦囊空得句,眼看檀板遇知音。 」李以諷己羞怒,謂舟中有麻油不投稅, 拘留之。 石屏因詩自戲曰: 「已過西南道, 適遭東北風。 扁舟載明月, 枉作賣油翁。 」有陳寺丞之豪雅, 不可無李漕之庸劣, 爲天然作一反襯也。 石屏平日篤於友情。 姚鏞希聲,紹定間,以忤陳子華遠謫衡陽,舊客皆散,音問並絶,石屏獨以詩慰之曰: 「一官不幸有奇禍,萬事但求無媿心。 」且親自閩度嶺,間關過訪。 姚感其意, 有「萬里尋遷客, 三年獨此人」之句, 握手相見, 至於泣下。 沿海村落,有兄弟爭塗田致訟者,石屏爲《 賀新郎》詞解之,兄弟皆感悟。 詞曰: 「蝸角爭多少。 是英雄割據乾坤,到頭來休了。 一片泥塗荒草地,盡是魚龍故道。 新堤上風濤難保。 滄海桑田何日變, 怕桑田未變人先老。 休爲此, 生煩惱。 訟庭不許頻頻到。 這官坊、 翻來覆去, 有何分曉。 無諍人中爲第一, 長訟元非吉兆。 但有恨、 平章不早。 樽酒喚回和氣在,看從來兄弟依然好。
  把前事,付一笑」。 石屏名重一時, 其詩多爲人採録。 如逢翁卷作, 見《 柳溪詩話》, 題釣臺作, 見《 娛書堂詩話》。 江湖正續集所載,選家多不及收。
  又同時張端義、劉後村及近日王漁洋皆有摘句。
  彚附於此, 五言: 「詩談天下事, 愁到酒尊前」「,鶯啼花雨歇, 燕立柳風微」「,詩骨梅花瘦, 歸心四四 台州叢書甲集江水流「」,客愁茅店雨,詩思柳橋春」「,春水渡旁渡,夕陽山外山」「,黃花一杯酒,白髮幾重陽」。
  七言: 「忽聞啼鳥不知處,細看好山無厭時」「,一百五日客懷惡,三十六峯春雨愁」, 「梅邊竹外三杯酒, 歲尾年頭幾局棋」。 摘自清嘉慶元年刻本戚學標《 三台詩話》 卷上台州外書  清戚學標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黃巖人。
  世家南塘。
  幼孤育於祖母,稍長,念其父以詩窮而無傳,遂鋭志於學。
  就林景思、徐竹隱,講求詩法,又嘗登陸放翁之門。
  平生遊歷,自東吳、西浙、襄漢、閩粵、淮上,以及荒遠邃僻之地,靡所不到。
  閱歷既廣,交與多聞人,詩亦日進。
  慶元嘉定以來,詩人多奔走臺閫郡縣爲謁客,又好雌黃士大夫,口吻可畏。
  復古雖往來薦紳家,能淡然無所求,廣坐不輕發言,以故遠近重之,同時阮梅峯、林可山軰不及也。
  尤敦友誼,紹定間,剡溪姚鏞以忤陳子華,謫衡陽,朋好俱散,復古獨間關由閩度嶺訪之,姚有「萬里尋遷客,三年獨此人」之句。
  前後在江湖幾五十年。
  子琦自鎮江迎還,時已八旬矣。
  終日坐一樓,焚香觀化,或攜姪豈潛、景明輩探梅觀鶴,爲詩酒之樂。
  又數年而後殁,詩以雅淡自然爲宗,昔人謂其句法不減孟浩然,又謂天然不費斧鑿痕,大似高三十五輩。
  真西山嘗欲疏薦,復古力辭而止,以山人終。 一四四石屏集 補録二有《 石屏集》及《 石屏新語》行於世。 摘自清嘉慶四年刻本戚學標《 台州外書》 卷四《 人物》 酬 唱祝英臺近一 戴復古妻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 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 道傍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 一分愁緒。 如何訴。 便教緣盡今生, 此身已輕許二 。
  捉月盟言, 不是夢中語。 後回君若重來, 不相忘處, 把杯酒、 澆奴墳土。 【校勘記】 一 此詞最早見於元末里人陶宗儀《 南村輟耕録》: 「戴石屏先生復古未遇時, 流寓江右, 武寧有富家翁愛其才,以女妻之。 居二三年,忽欲作歸計,妻問其故,告以曾娶。 妻白之父,父怒,妻婉曲解釋,盡以奩具贈夫,仍餞以詞云…… 夫既別,遂赴水死,可謂賢烈也矣。 」《 全宋詞》題作戴復古妻作。
  嘉靖《 太平縣誌》、《 三台詞録》作金伯華。 二 此十四字各本皆脫,惟《 古今詞選》 卷四有, 未必可信。 二四四 台州叢書甲集和天台戴復古韻 陳 宓半生胸次著嵯峨, 到得廬山鬢欲皤。 列岫但蒙排闥入, 一壺未許扣舷歌。 清風六月猶嫌剩,明月三秋不厭多。 擬向清朝新白鹿,結茅深處傍松坡。 録自清抄本陳宓《 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 卷五戴式之來訪惠石屏小集 鄒登龍詩翁香價滿江湖,肯訪西郊隠者居。 瘦似杜陵常戴笠,狂如賈島少騎馿。 但存一路征行藁,安用諸公介紹書。 篇易百金寧不售,全編遺我定交初。
  録自清嘉慶刻本鄒登龍《 梅屋吟》 和戴石屏見寄韻二首 包 恢海邦太守常時有,海上詩翁間世奇。 自賦歸來石屏去,不煩繩削草堂知。 高情豈爲時情改,浩氣難隨血氣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題蜀相孔明祠。 草茅恨我非時樣,五馬駑材無寸奇。 千里赤城皆欲殺,一雙青眼獨蒙知。 每懷設榻迎三四四石屏集 補録二徐意,尚擬扁舟訪戴時。 炯炯此心常晤對,思公輒復誦公詩。
  録自民國刻本包恢《 敝帚稿略》 和戴石屏 王伯大赤地我民苦,寸心天我知。 元元爭救死,凛凛强扶危。 備具先三日,憂端彼一時。 倏然返生意, 人力豈能爲。 叫得神明力,挽回天地心。 連朝被甘澤,既雨積重陰。 水滿田高下,涼生秋淺深。 老癃幸無死,一飽慶從今。 贈戴石屏 王伯大詩老相過鬢已星,吟魂未減昔年清。 揮毫不著塵埃語,盡把梅花巧琢成。 以上録自清嘉慶刻本宋韋居安《 梅礀詩話》 卷中送戴復古謁陳延平 劉克莊倉部當今第一流, 艱難有詔起分憂。 城危如卵支群盜, 膽大於身蔽上游。 應是孔明親四四四 台州叢書甲集治事,豈無子美可參謀。 君行必上轅門謁,爲說披簑弄釣舟。
  録自劉克莊《 後村居士詩》 卷九遇周子俊自行在還言石屏消息 嚴 羽不見石屏老,相逢問客船。 長沙聞近別,行在定虛傳。 兵革來書斷,江湖望眼穿。 他時同話此, 把臂喜應顛。 逢戴式之往南方 嚴 羽此老相逢日,中原正用兵。 黃塵空北望,白首更南征。 今古悲秋意,江湖惜別情。 幾時羣盜滅, 匹馬會神京。 以上録自嚴羽《 滄浪嚴先生吟卷》卷二送戴式之歸天台歌 嚴 羽吾聞天台華頂連石橋,石橋巉絶橫煙霄。下有滄溟萬折之波濤,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標。 峯懸磴斷杳莫測,中有石屏古仙客。
  吟窺混沌愁天公,醉飲扶桑泣龍伯。
  適來何事遊人間, 飄颻八極尋名山。 三花樹下一相見,笑我蕭颯風沙顔。 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詩五百首。 五四四石屏集 補録二共結天邊汗漫遊,重論方外雲霞友。 海内詩名今數誰,羣賢翕遝爭相推。 胸襟浩蕩氣蕭爽, 豁如洞庭笠澤月。 寒空萬里雲開時,人生聚散何超忽,愁折瑶華贈君別。 君騎白鹿歸仙山, 我亦扁舟向吳越。 明日憑高一望君, 江花滿眼愁氛氳。 天長地闊不可見, 空有相思寄海雲。 録自嚴羽《 滄浪嚴先生吟卷》 卷三送戴式之 嚴 粲自小尋詩出,江湖今白頭。 應嫌少陵讀,不似子長遊。 風雨夜愁枕,鶑花春醉樓。 吟邊消息好,懷古問沙鷗。 李賈攜詩卷見訪賈與嚴滄浪遊 嚴 粲石屏新卷裏,曾得見君詩。 大冊煩來教,平生慰夢思。 高標去塵遠,古調少人知。 汝與吾宗好,風騷更屬誰。 以上録自宋陳起《 南宋群賢小集· 中興群公吟稿戊集》 卷七戴式之垂訪村居 周 弼故人手持一緘書, 扁舟清晨造我廬。 爲問舟從何方來, 欲應未應先長吁。 長安平旦朱六四四 台州叢書甲集門開,曳裾靸履喧春雷。 獨有詩人貨難售,朔雪寒風常滿袖。 孤館青燈不自聊,短帽鶉衣競相就。 獬豸峨冠豈無事,不觸姦邪觸詩士。 雖當聖世尚寬容,滔滔寧免言爲諱。 軒瑟齊竽本難遇, 長編巨軸添憂慮。 松菊荒蕪歸計遲, 欲向何門誦佳句。 君不見古者防川不禁口, 里諺村謡無不有。 美刺箴規三百篇,刪取皆經聖人手。 漢魏著述充層雲,采擷花草香紛紛。 其間國政最親切,世許少陵能愛君。 交衢謗木求胥誨,盛若勛華猶不改。 風雅遺音儻尚存, 篇篇遒鐸皆應採。 小人幾度邪侵正, 何嘗斷隔無歌詠。 風雨瀟瀟雞自鳴, 誰顧寒莎響蛙黽。 但恐君詩未工耳,工則奚愁强疵毁。 益藉譏評達九重,送起聲名赤霄裏。 況於時事無交涉, 仿傚寒山題木葉。 千齡得失寸心知,笑爾隨群走干謁。 請君頭上巾,爲君抖却歧路塵。 解君身上衣, 爲君拂去京洛緇。 三濯三洗清泠池。 一日失機械, 二日忘是非, 三日天籟呼吸吹。 勇將漫刺付流水, 開口盡作歡喜辭。 天台石橋春已知, 别有野鶴相追隨, 苟欲避世不可遲。 請君歸,君勿疑。 録自清嘉慶刻本周弼《 汶陽端平詩雋》 卷一次韻酬戴式之 方 岳山房秋蘚滑, 吾亦爲詩來。 家遠雁初到, 邊寒菊未開。 貧知心事古, 老覺鬢毛催。 能共清談否,呼童急洗杯。 七四四石屏集 補録二再用韻約式之 方 岳已掃秋庭月, 蹇馿來未來。 一官連我俗, 雙眼向誰開。 書癖工爲祟, 詩窮不受催。 是中惟酒可, 到手莫停杯。 以上録自方岳《 秋崖先生小稿》 卷一一熙春臺用戴式之韻 方 岳山城無處著鼇頭,與客相攜汗漫遊。 六月亦寒空翠合,一溪不盡夕陽流。 有蔬筍氣詩逾好,無綺羅人山更幽。 白雪翻匙秋已近, 洗吾老瓦起相醻。
  録自方岳《 秋崖先生小稿》 卷二〇 次韻戴石屏見寄 高斯得霞嶠詩人窟,夫君獨擅場。 太羹無厚味,嘉稷有真香。 投老安蓬戶,平生似草堂。 遥知道機熟,尊酒百憂忘。 八四四 台州叢書甲集次韻戴石屏見簡二首 高斯得採玉探珠遍九圍, 先容分不到離奇。 委心自信天行止, 用世定慙道覺知。 且可謾持東海釣,終期不負北山移。 杜陵雖老心猶壯,盍與同尋蜀相祠。 入東頗亦交名勝,安道聞孫更崛奇。 明月清風能我共,高山流水只君知。 遥憐把酒懷人處, 正是登樓望遠時。
  安得抽簪投海岸,相從朗誦快心詩。
  自注:戴有《 快心詩》數十章。 以上録自清同治刻本高斯得《 恥堂存稿》 卷八同戴石屏十人重遊分韻得鑿字即席賦 曾原一綫逕盤邅回, 老壁出參錯。 洞深路欲無, 且進還悸愕。 太虛墮滓液, 有此奇偉作。 芮也勞斧斤,此語失之鑿。 鬭崖濕生雲,泉雜雲影落。 殿頭何時仙,怡然騎木鶴。 録自清抄本元陳世隆《 宋詩拾遺》卷二一贈戴石屏 宋自遜又是六年別,渾無一字書。 性寬難得老,交久只如初。 白髮添詩集,黃金散酒壚。 行程九四四石屏集 補録二遍江海,何處是吾廬。 録自明《 詩淵》 第一冊送戴石屏歸天台 陳宗道天台四萬八千丈, 一根直下寒銀浪。 青蓮老子夜不眠, 往往飛魂到其上。 詩情不減流白雲, 千載重見戴叔倫。 蓮花峯下赤城洞, 芒鞵翻笑山中人。 秋風孤篁八九尺, 老面百摺赬銅色。 田文席上摩吟髭,鶻立蒼苔煙雨黑。 我家竹屋棲龍岡,夜搗孤月餐寒霜。 醉騎白鹿軍峯下,一見贈我青瑶璫。 南山臺前春正好,萬壑千涯清夢曉。 蒼苔石磴撫闌干,往事飛鴻天亦笑。
  君今東首回牙檣, 我亦西去淩蒼蒼。 截江橋南春水急, 酒酣不記攀垂楊。 軍峯江南最高處,我上峯頭望君去。 歸時定入天台山,舉首雲間一相顧。 録自清曾燠編《 江西詩徵》卷二〇 送戴式之自越遊江西 張 榘石屏峯下孤吟客,吟到頭童更苦吟。 四海江山多識面,百年人物半知心。 詩于唐宋偶先後,較以杜韋無古今。 容易相逢容易別,不堪回首白雲深。 録自清光緒刻本《 詩苑眾芳》 五四 台州叢書甲集寄戴石屏 胡仲弓子入天台我入閩, 歸來又見六番春。 鴈書乏便通安道, 鶴頸長延望叔倫。 吃藥未逢醫國手,聽琴誰見賞音人。 年來屢作江湖夢,細嚼君詩當問津。 泛湖晚歸式之有詩見寄因次其韻 胡仲弓晚趁歸舟醉復醒,一湖煙水淡冥冥。 自憐吟鬢新添白,强學遊人去踏青。 足跡未經龍井寺,夢魂常繞冷泉亭。 何時攜手同登覽,花滿烏紗酒滿缾。 自注:諸友有龍井之約,故云。 以上録自胡仲弓《 葦航漫遊稿》卷三寄戴石屏 樂雷發曾到元郎吟處吟,雪篷煙艇久相尋。 鳳鳴道國空詩句,雁到衡峯只信音。 拾橡祠邊寒聽雨, 紉蘭院裏夜分衾。 蹇馿倘遂黃花約, 鴉觜敲煙共掘參。 録自清嘉慶刻本宋陳起《 南宋群賢小集》 所收《 雪磯叢稿》 卷二一五四石屏集 補録二悼戴式之 武 衍四海詩人說石屏, 一時知己盡公卿。 家傳衣鉢生無媿, 氣挾江湖老更清。 重感慨時多比興, 最瑰奇處是歌行。 九原不作空遺稿, 三些吟魂淚爲傾。 録自清嘉慶刻本武衍《 適安藏拙餘稿》 乙卷二五四 台州叢書甲集

知识出处

石屏集

《石屏集》

在我國歷代諸多詩派中,南宋時期的江湖詩派歷史較長,影響亦大,涉及的人最多,僅四庫全書本《 江湖小集》和《 江湖後集》就收有一百多人的作品。 江湖派詩人出現於高宗、孝宗時期,盛於光宗、寧宗、理宗時期,直至宋末,與整個南宋相始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