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台州府志王士性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廣志繹》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261
颗粒名称: 光緒台州府志王士性傳
页数: 3

内容

士性字恒叔,《明史·王宗沐傳》。
  號太初。
  《康熙志》。
  祖誾,字子樂,諸生。
  爲文似蘇轍,抱負不凡。
  嘗题書册云 :「草野雕鏤慚孔孟,廟堂温飽辱伊周。
  伊周孔孟本吾分,肯作人間第二流 」早卒。
  子宗果,生士性。
  《秋籟閣筆談》。
  士性幼貧而好學,宗沐愛如己子。
  萬曆五年成進士,授確山知縣。
  《康熙志》。
  按奸豪夙盜,悉寘諸法。
  議四禮,以易鄙俗。
  刑部郎艾穆以論張居正謫戍過縣,士性留署中爲治装。
  或諷以禍,勿顧。
  居五年,《續台考》。
  徵授禮科給事中。
  首陳天下大計,言朝廷要務二 :曰親章奏、 節財用; 官司要務三 :曰有司文網、 督學科條、王官考覈; 兵戎要務四 :曰中州武備、晉地要害、北寇機宜、遼左戰功。
  疏凡數千言,深切時弊,多議行。
  詔製鼇山燈,未幾慈寧宫火,士性請停前詔,帝納之。
  尚書楊巍議出丁此吕,士性劾巍阿輔臣申時行,時行納巍邪媚,皆失大臣誼,寢不行。
  時行,士性座主也。
  久之,疏言朝廷用人,不宜專取寄身緘默、 緩急不足恃者。
  請召沈思孝、 吳中行、 艾穆、 鄒元標、 黄道瞻、蔡時鼎、聞道立、顧憲成、孫如法、姜應麟、馬應圖、王德新、盧洪春、彭遵古、諸壽賢、 顧允成等,忤旨不報。
  《史傳》。
  又嘗言河南北當設官募兵,隨地練習,以防意外。
  人皆笑爲迂,未幾果有陳金、王自簡之變。
  内艱服闋,值遣官視黄河。
  士性言,自徐而下,河身高而束以隄,隄與城平,委全力於淮,而淮不任,黄水乘運河如建瓴,高、寶、興、鹽諸生民咸託之一丸泥,不如復故道。
  考故道由桃源三義廟達華家衝,與淮合在清河縣北,别有濟運一河在縣南,蓋支河耳。
  河强奪支河而南,而自棄北流之道。
  然河形固在,自桃源至瓦子灘九十里,地不耕,無廬墓之礙,而開河費稍倍,然一勞永逸,祖陵、淮城俱無患也。
  至濬海口之說亦非,是海低於河,河淤非海之罪。
  章上,卒不行。
  《續台考》。
  遷吏科給事中。
  《史傳》。
  十六年典試四川,即遷四川參議,未任。
  移廣西,建懷遠、荔波二縣城。
  晉雲南瀾滄兵備副使。
  鹽州賈險健爲土人患,士性立刷其弊。
  麗江産金,其土府黠悍,祖、父皆相弒襲,以助餉加參政,命已下,士性爲駁罷之。
  改河南提學,晉山東參政。
  二十三年召爲太僕少卿,提督京營。
  《續台考》。
  河南缺巡撫,廷推首王國,士性次之。
  帝特用士性,士性疏辭,言資望不及國。
  帝疑其矯,且謂國實使之,遂出國於外,調士性南京。
  久之,遷鴻臚卿,卒。
  《史傳》。
  年五十二。
  《續台考》。
  士性素以詩文名天下,且性好游,足迹遍五岳,旁及峨眉、 太和、 白岳、 點蒼、 鷄足諸名山。
  著有《 五岳游草》、《 廣游記》、《 廣志繹》、《康熙志》。
  《玉峴集》。
  《千頃堂書目》。
  祀鄉賢祠。
  《康熙志》。
  子立轂,字紫芝,萬曆三十四年舉人。
  《康熙縣志》。
  任樂清教諭,推一時師表。
  《温州府志》。
  陞新淦知縣,見對簿寃號,遂解組歸。
  终母養,即祝髮西湖禪林。
  《康熙縣志》。

知识出处

廣志繹

《廣志繹》

余已遍海內五岳與其所轄之名山大川而游,得文與詩若干篇記之矣。 所不盡於記者,則爲《 廣游志》 二卷,以附於說家者流。 玆病而倦游,追憶行蹤,復有不盡於《志》者,則又爲《廣志》 而繹之,前後共六卷。 書成,自爲叙曰 :夫六合無涯,萬期何息,作者以澤,量非一家。 然而言人人殊,故談玄虛者 ,以三車九轉,而六藝之用衰; 綜名實者,尚衡石鑄刑書,而結繩之則遠; 攬風雅者,多花間草堂,而道德之旨溺; 傳幽怪者,喜蛇神牛鬼,而布菽之軌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