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初先生雜志 下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廣志繹》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240
颗粒名称: 王太初先生雜志 下卷
分类号: Z122.553
页数: 9
页码: 一五九-一六七
摘要: 勝概 天下名山,太華險絕,峨眉神奇,武當偉麗,天台幽邃,雁宕、 武夷工巧,桂林空洞,衡岳挺拔,终南曠蕩,太行逶迤,三峽峭削,金山孤絕。
关键词: 地方丛书 台州 清代

内容

勝概 天下名山,太華險絕,峨眉神奇,武當偉麗,天台幽邃,雁宕、 武夷工巧,桂林空洞,衡岳挺拔,终南曠蕩,太行逶迤,三峽峭削,金山孤絕。
  武林、西山,借土木之助; 泰岱、 匡廬,在伯仲之間。
  北岳不及崧高,五臺勝於王屋。雁宕無水,武夷可舟。
  望遠則峨眉,登高則太華。
  水則長江洶涌,黄河迅急; 兩洞庭浩淼,巴江險峭,錢塘怒激,西湖嫵媚,嚴陵清俊,灕江巧幻。
  至於朝日如輪,晚霞若錦,長風巨浪,海舟萬斛,觀斯至矣,勝斯盡矣。
  余皆身試,思之躍然。
  磯島 大江水中,石山突出; 枕水爲磯,如燕子、三山、慈母,采石、黄鵠、城陵、赤壁俱佳。
  采石四周皆水,江流有聲,月夜有餘景。
  赤壁三面臨水,汪洋玦抱,洲渚淺處,芳草時立鷗鷺,晴日爲宜。
  燕子僅水遶一方,然巚崿奇峭,怪石欲飛,晴雨雪月,無所不可人意。
  陵墓 三代前多鼠腊亂璞。
  惟陳州太昊陵,左右孕蓍策堪據,亦不聞别有羲陵也。
  它如女媧、軒轅諸陵,媧皇既葬濟寧,乃志媧陵逼閿鄉河側,天寳風雨中忽失之,乾元復涌出,而趙城亦有媧陵,松柏最茂。
  壽陵既在曲阜,史又云葬橋山。
  橋山,上郡也。
  然天下稱鼎湖,如仙都、閿鄉甚夥,亦咸云黄帝烏號之地。
  會稽禹陵窆石最神奇矣,或云葬衣冠,又云藏秘圖。
  楊用修又云蜀有禹穴。
  抑蜀穴生,越穴葬也 余於汴得倉頡墓,聞關中白水亦有之。
  太史公謂箕山有許由冢,余嘗拜其下,乃石槨,歲飢,諸惡少發之,輒合。
  意古有力者葬此,以神術自衛。
  由一瓢猶棄,其無石槨與不爲石槨可推。
  已聞平陸有由冢,亦稱箕山。
  斬脛河邊樹「殷太師比干之墓」,而又一見偃師,開元中耕者得銅盤,铭云 :「右林左泉,後岡前道; 萬世之藏,兹焉是寳。
  」惟周文、武、 周公陵不失真,余過咸陽望見之,未謁。
  及展孔林三墓,廟廷檜楷,千載手澤如新,真皆造物護持也。
  其在春秋戰國者,秦穆公墓,今爲鳳翔東南城,余與劉元承履之,凄然有三良之感。
  虎丘以虎名丘,謂闔閭銅棺銀池,犀甲寳劍,上騰爲虎氣也。
  或者謂劍池下,又云塔下。
  劍池石霤千尺,流泉出焉,非人力可施,塔不知所自始,意或近之。
  秦始皇營驪山; 巋然大阜,規九十餘畝。
  兩墓門猶存,其下錮黄泉,信哉。
  百里奚南陽人,墓其鄉,余過卧龍岡視之,傍有七星石,亦有「天禄」「、辟邪」二古篆。
  扁鵲墓湯陰,或云其土可療疾,道樹有碑。
  季札葬其子瀛、博之間,而自葬江陰,有孔子題銘,今亦失。
  要離冢在姑蘇,梁鴻欲葬其側,鴻去戰國不遠,當無謬。
  曹孟德疑冢七十二,起講武城,星布至磁止。
  陶九成舉元人詩 :「會須盡伐七十二疑一 ,必有一冢藏操屍」云,此「詩家鈇鉞」 也。
  余謂即七十二冢,操屍猶不在。
  操,古今奸雄,詩人不得說夢也。
  昭烈陵據萬里橋南,上有雙樹,登之可望城中。
  孔明葬定軍山,小說家謂劉文成曾破其機械入之,猶不得近内郭,誣矣。
  又余登北邙,見累累然,咸周、 秦、 漢王侯將相故冢,洛人竊古董者,掘發十之五。
  今所稱鐃鈸冢二,爲漢明帝陵也,尚坍其東南隅,以多所覆壓,故不敢入。
  唐則於羅池謁柳子厚墓,或亦云虚冢,蓋子厚歸葬河東。
  亦又謁劉參軍蕡墓,蕡勸農墮馬卒於郊,柳人就其地葬之,當無能歸范陽也。
  宋則於武林孤山謁林和靖墓,林生時自營於放鶴亭之傍。
  又西爲岳武穆墓,墓前雙檜連理,大奇也。
  南宋以後,不可枚舉。
  若郭景純墓,則遍海内有之,不獨金山、 太末,或亦神其說,如遇浮圖古刹,必稱魯班造云。
  余所見止此。
  洞壑 道書所載洞天福地,在余台者十之一。如委羽爲大有空明洞天,赤城爲玉京清平洞天,括蒼爲成德隱真洞天,蓋竹爲長耀寳光洞天,福地則黄岩有石磕源,天台有靈墟、 有天姥岑。
  今遺蹤淹没多不存,僅有其名爾。
  此真神仙靈秘,不以示人。
  至如塵境游玩所稱佳者,吾浙則金華三洞、■ 雲暘谷洞,徐州白雲洞,蜀中香溪魚洞,貴竹飛雲洞,滇中臨安三洞,柳州立魚洞,端州七星洞,各負奇境,總之不若桂林、棲霞尤佳。
  若崆峒玄鶴、陽羡玉女,則余未至。
  河北無洞,然地産石薪。
  又晉中蓋藏,多在土中。
  皆人挖而成,或至數里者,亦彼此乘除之一,可笑也。
  古木 於世不數數。
  其甚壽者良有鬼物呵護之,孔廟與五岳廟尤較著者。
  岳廟松柏咸輪囷偃蹇,扶疏蔽天日。
  其稱異者,則嵩陽三柏,漢武帝以將軍封之。
  大者圍五人,次三人。
  旁枝尚榮,正榦已秃,蒼皮溜雨,似無樹色。
  想三代時植,乃漢封非漢物也。
  三花樹咸檜,蔓以凌霄花,達磨未至時有之,六祖能又從缽盂中賫南海柏一枝插之,今與三花爲四, 在初祖庵前。
  廟中木則咸左旋其節,謂珪禪師勑岳神徙之者,其手跡故存。
  泰山二松,謂秦封「五大夫」,不甚巨而古,然非秦松。
  廟墀一松一柏三 ,形怪。
  前一檜紋左紐如畫。
  門左二柏,一菩蕾臃其下而銳上,一出地起兩岐,咸秀色依依,云亦漢武帝東封植也。
  華山上「五將軍樹」,岳廟望見之,其一植崖下者,與崖上等,可百餘尺。
  廟有唐柏五,虬枝鐵榦,榮悴半四 ,其一柯内寄生槐已成抱。
  其異之尤異者,則密白松,長十丈十圍,丈許上起三岐,緑膚傅粉,鐵刺,遠望之,瓊樹也,云黄帝葬三女其下。孔子手植檜僅與簷齊,孑立無枝,外瘁中榮,紋成左紐。
  云數百年榮一枝,榮已輒落。
  大奇,大奇。
  次則桂林榕樹,根在地上丈許,根下■處,穴爲城門往來,樹則甃麗譙中,敷蔭正茂,勝國時已稱爲榕樹門,而後久可知已。
  又次則白岳石楠,盤結掩映如車蓋,臨壑對天門而立,亦千年物。
  余天台怪松,翩躚如鳳舞,首、尾、 翼咸具,不甚高,一翼覆溪水,離尺不沾,與漲涸俱上下,唐陸龜蒙有銘。
  廬山寳樹,異僧自西域賫種之,亭亭如浮屠,鳥雀不栖。
  其一白日雙龍挾而拔之,余尚覩其卧路側也。
  一存大林寺溪頭,若峨眉山大木,如囷如屋,苔蘚茸茸满路衢,何止數千歲。它如真武榔梅、 靈隱月中桂子、 少林秦封槐、 涪園荔枝、 廣陵瓊花,問之咸不存。
  黠僧輩往往指贗者以誇,游人無辨者。
  子貢楷高數丈,蝕而未仆,召公祠甘棠,止朽株三尺餘;華廟唐玄宗繫馬柏亦如之。
  岱廟唐槐燬盡,止留北膚尺許雖榮,皆不久當淹没矣。
  古蹟 最稱神奇者,禹陵窆石,孔廟檜,峨眉佛光,四明舍利,牟彌鎮魚腹浦八陳,少林面壁影石,豫章鐵柱,華山希夷顱。
  又滇中安寧温泉傍稱聖水三朝,與葉榆西鳥弔山,亦皆異境。
  若龜山巫支祈,志謂唐李湯以五十牛引出之,今不知其在否 碑刻 古者三代,止存岣嶁禹碑與周石鼓文耳。
  秦則李斯斷碑,漢蔡邕石經與孔廟中郎碑,陳思王碑「五鳳二年」七字,餘俱不可覓,即偶存者,亦晉、 唐以後刻耳。
  樓閣自古有名者,仲宣樓在荆州城上,所見惟平楚,亦非其舊址也。
  太白樓在濟寧州城上,濟、汶、 泗水横絡其前,帆樯千百過酒樓下,時有勝致。
  及登南昌滕王閣,章、 貢大水西來注北,閣與水稱,傑然大觀。
  然不若武昌黄鶴樓,雖水與滕王來去不殊,而樓制工巧奇麗,立黄鵠磯上,且三面臨水,又西對晴川樓、漢陽城爲佳。總之又不若岳州岳陽樓,君山一髮,洞庭萬頃,水天一色,杳無際涯,非若滕王、黄鶴眼界可指,故其勝爲最; 三樓皆西向,岳陽更雄。
  書院 宋以嵩陽、石鼓、白鹿、岳麓爲四大書院。
  今嵩陽廢,岳麓蒸濕,石鼓爽嵦,會二江之流,形勝佳。
  白鹿林木陰森,爽嵦不如石鼓,而幽雅過之。
  剎宇 南則報恩、靈谷、牛首、栖霞,北則香山、碧雲、天寧、功德。
  杭則靈隱、淨慈,汴則少林,濟則靈巖,滇則太華、三塔。
  廟則孔廟,東、西、南、北四岳廟,宫則淨樂、玉虚、紫霄、南巖、遇真、五龍六宫,俱不在祈年、望仙之下。
  蠱毒 中州他省會所無,獨閩、廣、滇、貴有之。
  余行廣右見草有斷腸,物有蛇、蜘蛛、蜥蜴、蜣螂,食而中之,絞痛吐逆,十指俱黑。
  遠發十載,近發一時; 吐水不沉,嚼豆不腥,含礬不苦,皆是物也。
  又有挑生蠱,食魚則腹變生魚,食雞則腹孕活雞。
  滇畜蠱最衆,不甚害人,其神多蛇、蟾、騾馬之狀,取死兒墳土灑牀下,置蠱神於上,其土或化爲錢貝。
  又觀李月山《叢談》云 :廣南中夷人多能變爲猫犬。
  三宣外一種,婦人亦能之,夜攝人魂魄食其屍,驟爲人捕,則不能化其本形。
  孟密所屬地羊寨,亦有撲地鬼,能易人心肝腎腸及手足,而人不知,離寨而死。
  剖腹,多木石。
  余訊之迤西材官曾督兵至其地者,亦云然。
  然皆聞而未見。
  徐君羽又爲余言,昔在延安親閱一牘,中蠱者胃生土一塊,土内生稻,芒針刺心而死,名「稻田蠱」,然則北邊固亦有之。
  仙佛 儒者强斥之,乃多有示現世間者。
  如雲臺身相,或云真武化生,每歲士女咸爲梳髮,漸落漸生。
  全州湘山佛,頎而髯,目光如點漆,或云無量壽佛化生,丙戌年始燬,或亦云其去時所授記也。
  近曇陽子示化,自云曇鸞轉生。
  余鄉比丘肉身,天台有懷榮,臨海有懷玉,咸數百年不壞。
  腐儒何得概斥之 第此四大,二氏以爲假設,咸焚棄之五 ,而此數輩獨存,想神力顯化,爲度人設。
  功德 世世在人者,如周、孔禮樂亡論,若大禹河、洛而下,則秦皇、漢武亦不得而终没之也。
  余行粵西,見諸土官日逐干戈,糜爛其民,無時休息。
  民生居土州縣者,曾不及中土一猫犬蠅蟲。
  乃知秦始皇郡縣之功,在萬萬世也。
  其所全活後世人,足贖驪山、 阿房、 長城、 五嶺數百萬命。
  長城今雖没,特諱其名爲邊牆,今制亦其遺也。
  即今所用尊君卑臣禮,亦不能易。
  漢武以前,兩浙、 八閩、 二廣咸夷也,武帝奮武撻伐,用夏變夷,於江南亦有萬世功,不得概以征伐貶之。
  其他則如蜀守李冰,鑿離堆導汶,至今千谿萬瀆,蜀之千里沃野賴此也。
  馬伏波征交南,立銅柱以誓,交、 廣是處頌而祀之,即足跡未至者,亦皆表其遺蹟。
  諸葛孔明平南,七擒七縱,滇人至今如天威在,極緬莽萬里,猶立其碑,藉口稱漢地。
  餘者近或不能易世,遠或不能易姓。
  物産 出於土咸造化精英所孕,其氣聚多偏。
  如幽、并、關、陝寒,産牛、羊、馬、駝;閩、 廣熱,産荔枝; 荆楚澤國,産魚; 粵西瘴,産木; 巴蜀多産奇物; 滇雲又産珍物。
  蜀木有不灰,石有放光,又有空青; 鹽有鹽井,油有油井,火有火井,咸水脈自成,而火出於水,尤爲奇怪。
  滇金、銀、銅、錫随地而生,永、騰外又産墨石、水晶、文犀、象齒、瑪瑙六、琥珀、絳碧、 寳石。
  惟東南吳、 越間,止生人不生物。
  人既繁且慧,亡論冠蓋文物,即百工技藝,心智咸儇巧異常,雖五商輳集,物産不稱乏,然非天産也; 多人工所成,足奪造化。
  奇石 米元章見之,即具朝服拜,人笑其癡。
  余亦有石癖,游賞所及,僅僅可言。
  硯石,余友人張爾和以淄青金星餉余,閃爍幾混真,即《 禹貢》 所稱怪石,然不發墨。
  古今稱端溪鴝鵒,質章雙美,乃刻手無良,近日惟當龍尾佳,余素愛用之。
  磐石,以聲勝,古稱泗濱,今靈壁是。
  屏石,徐州竹葉赭紫,不甚奇,爲畏風日故。
  端州青白,僅分天地,亡他奇。
  桐柏已具山川形,尚乏巧幻。
  惟點蒼山水烟雲,禽魚竹樹,無所不有。
  計其淺深斜曲,隨形得趣,石工良巧,石質原奇,亦宇内一尤物也。
  山石,小者崑山,直者錦川,膩滑透漏者太湖,咸余吳、 越中物,未有譚及粵西者。
  桂林石,方尺至尋丈,千百竅相倚,如連環翩躚欲舞,太湖失色矣。
  又一種如芝狀,名「靈芝盆」,俗稱「荔枝」,聲訛也,即方尺亦具河流九曲勢,可水以魚。
  夾水石稜稜如堤岸,樹徑寸小古樹,青葱可愛。
  滴成自洞乳鑿取之,余欲效陸鬱林攜數片汎海而歸,未能也。
  峨眉大石,卧路亦不減。
  咸以遐僻故,遂令太湖獨擅。
  温泉 理至難曉,或稱硫黄、丹硃所積處有之,咸囈語也。
  如薊門、建昌、鄧川,到處咸有,然以驪山、 安寧佳。
  驪山泉出有二穴,朔後出左穴,望後出右穴,此豈硫黄所可致否 今以暖水灌禾,禾必槁,而此水乃澆田至五里外方冷。
  然安寧清澈,深六七尺,毛髮都鑑。
  又水中蹲緑玉石,坐而浴甚佳。
  驪山泉出穴甚熱,到浴池正温。
  安寧出穴即可浴,然初浴覺稍熱,久之反温。
  俱無硫黄氣。
  楊用修强以硫黄誣驪山,豈未嘗親試耶 聲音 八方各以其鄉土不純於正聲,難以彼此相誚也。
  有一郡一邑異者,亦有分大江南北異者。
  如巫,北爲烏,南爲扶;軒,北爲萱,南爲掀;鶴,北爲豪,南爲涸;詳,北爲瓤,南爲長;尋,北爲鐔,南爲秦。
  又北多以入爲平,以平爲上,如屋爲烏,烏爲塢; 筆爲卑,卑爲彼。
  若一省一郡異者,如齊、魯發聲洪,淮、揚腰聲重,徽、歙尾聲長。
  又如晉以東爲敦,北爲鱉,公爲昆,風爲分,俸爲糞,兄爲薰。
  閩以洪爲逢,馮爲紅,虎爲甫,府爲滸,風爲薨,文爲門,書爲疏,主爲祖。
  吳以何爲湖,縣爲院。
  余越則王黄、周州、陳秦、山三、星聲申辛、舒胥,共爲一音。
  然余所述特言語間尤其淺者耳,若以聲律求之,則爲辨更微,即沈隱侯韻書,人亦有謂其漸染吳音者,可見聲音之道難矣。

附注

【校勘記】 一疑 :楊刻本作「疑冢」。 二鐃 :楊刻本作「鏡」。 三一松一柏楊刻本作「一柏一松」。 四悴 :楊刻本作「憔」。 五 焚棄之 :楊刻本作「焚而棄之」。 六 以下楊刻本闕。

知识出处

廣志繹

《廣志繹》

余已遍海內五岳與其所轄之名山大川而游,得文與詩若干篇記之矣。 所不盡於記者,則爲《 廣游志》 二卷,以附於說家者流。 玆病而倦游,追憶行蹤,復有不盡於《志》者,則又爲《廣志》 而繹之,前後共六卷。 書成,自爲叙曰 :夫六合無涯,萬期何息,作者以澤,量非一家。 然而言人人殊,故談玄虛者 ,以三車九轉,而六藝之用衰; 綜名實者,尚衡石鑄刑書,而結繩之則遠; 攬風雅者,多花間草堂,而道德之旨溺; 傳幽怪者,喜蛇神牛鬼,而布菽之軌殊。

阅读
0.1649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