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三將軍定雲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滇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188
颗粒名称: 明三將軍定雲南
分类号: Z122.553
页数: 8
页码: 一二二-一二九
摘要: 明洪武元年, 元順帝北遁。 三年, 殂於應昌, 太子代立, 以宣光紀年。 梁王柏匝剌瓦爾密據雲南, 猶延元朔。 洪武四年, 四川平。 五年, 遣翰林院待制王禕持詔諭之, 梁王遲延不決,禕陳説利害,王心然之,館禕於别室,會元嗣君遣侍郎脱脱由西番至滇索饟,欲連兵恢復,覘知其事,促梁王殺禕,以絶二心,禕遂以六年十二月遇害。 七年,遣故元威順王子伯伯諭梁王一 。
关键词: 地方丛书 台州 清代

内容

明洪武元年, 元順帝北遁。 三年, 殂於應昌, 太子代立, 以宣光紀年。 梁王柏匝剌瓦爾密據雲南, 猶延元朔。 洪武四年, 四川平。 五年, 遣翰林院待制王禕持詔諭之, 梁王遲延不決,禕陳説利害,王心然之,館禕於别室,會元嗣君遣侍郎脱脱由西番至滇索饟,欲連兵恢復,覘知其事,促梁王殺禕,以絶二心,禕遂以六年十二月遇害。 七年,遣故元威順王子伯伯諭梁王一 。八年,梁王遣鐵知院等使漠北,爲徐達所獲,解京,明太祖釋之。 又使湖廣參政吳雲與之偕至雲南諭降,及境, 鐵知院等謀逼雲改服入, 雲不從, 復見殺。 十四年秋九月壬午,命潁川侯傅友德爲征南將軍,永昌侯藍玉爲左副將軍,西平侯沐英爲右副將軍,率師三十萬征雲南。 列侯曹震、王弼、金朝興,都督郭英、張銓等俱從。 上親諭之曰: 「元孽自恃險遠, 殺害使臣, 在所必討, 取之之計, 當自永寧先遣驍將, 别率一軍向烏撒。 大軍自辰沅入普定,分據要害,乃進兵曲靖,此地滇之咽喉,彼必併力以抗我師。 審察形勢,出奇制勝,正在於此。 既下曲靖,三將軍以一人提兵向烏撒,應永寧之師。 大軍直擣雲南,會城既定,分兵徑趨大理, 其餘部落可不煩兵而下也」。師行,親餞於龍江。丁未,至湖廣,分遣郭英等率衆五萬, 由四川永寧向烏撒, 大軍由辰沅趨貴州。 十二月, 攻普定、 普安, 俱下之, 進抵曲靖。梁王遣司徒平章達里麻將兵十萬屯曲靖二,沐英曰: 「彼謂我師疲於深入,未有虞心,若倍道疾趨, 出其不意, 破之必矣。 」友德然之。 未至數里, 忽大霧四塞, 遂至白石江, 頃之霧霽,達里麻望見大驚。 友德即欲濟師。 英曰: 「我軍遠來,形勢既露,固宜速戰。 然急濟恐爲所扼。 」乃整師臨流, 勢若欲渡。 達里麻悉精鋭, 扼江岸, 英别遣數千人從下流潛濟, 出其後,鳴金鼓,樹旗幟,達里麻急撒衆禦之,陣動。 英乃拔劍督師濟江,破其前軍,敵氣索,退數里而陣。 明師畢濟, 友德麾兵進薄之, 矢石雨發, 聲動天地, 敵衆披靡, 遂大敗, 生擒達里麻, 俘其衆數萬,悉撫而遣之,蠻人皆喜。 曲靖既定,留兵守之。 友德自將北攻烏撒,以應永寧之兵。 分遣藍玉、沐英率師西趨雲南。 癸酉,玉等至板橋,梁王棄城走,雲南省右丞觀音保以城降。 玉等整衆入城,收符信圖籍,撫定其民,秋毫無所犯。自出師至是僅百日。梁王在晉寧州忽納砦赴滇池死之。傅友德自曲靖趨烏撒,郭英等已出永寧攻赤水河守兵,破之,元右丞實卜斂衆拒守三 。友德大軍至, 實卜遁, 遂城烏撒, 版築方具, 實卜引諸蠻復集。 友德督兵奮擊, 大破之, 斬首三千級, 得七星關以通畢節,進至可渡河,於是東川、烏蒙、芒部望風歸附。分遣諸將進取臨安各路。 十五年正月辛巳, 威楚路平章閻乃馬百四 、參政列車不花等赴曹震營降五 。壬午, 曲靖宣慰司樞密同知怯烈該等及中慶、武定、澂江三路達魯花赤等官俱赴藍玉六 、沐英營降。 甲午,遣使諭傅友德等曰: 「雲南已克,區畫布置,尚煩計慮。 前已置貴州都指揮使司,然離雲南遠,必另置司,以統諸軍。 既有土有民,又必置布政使司及府州縣以治之。 烏撒、 烏蒙、 東川、 芒部、 建昌之地, 更宜約束渠長, 留兵守禦, 禁民勿挾兵刃。 至如靄翠等不盡服之,雖有雲南亦難守也。 」遂置雲南都指揮使司,以都督謝熊、馮誠署司事。 二月,置雲南布政司, 以汝南侯梅思祖、 平章潘原明署司事, 張紞等爲參議等官。 改中慶各路爲雲南等府。 閏二月, 靄翠至京, 賜衣帽及鈔遣還。 靄翠者, 水西宣慰安氏之祖也。 大理段世致書友德, 請依唐宋故事奉正朔爲外臣。 友德諭令速降, 世自恃遠險, 無降意, 連以書來, 詞旨桀鷔, 友德怒。 於是藍玉、沐英等進兵至品甸,段世以兵五萬扼下關。 玉等遣王弼率兵出洱水之東, 趨上關爲犄角勢,自率衆抵下關,造攻具,夜半,遣都督胡海由石門間道繞出點蒼山後,攀木援巖,立旗幟。 遲明,大軍望之,躍躍讙譁,敵衆驚亂。 英先驅渡河,水没馬腹,將士隨之, 遂斬關而入。 山上軍亦下, 腹背夾攻, 段兵大潰, 進拔大理城, 獲段世及段寶二孫。 乃分兵取鶴慶,略麗江,破石關,下金齒,於是車里、麽些、和泥、平緬等處,相率歸附,雲南平。 三月, 藍玉遣兵攻拔三營萬戶砦, 北攻建昌, 故元平章月魯帖木兒降七 。 更定雲南所屬府二十有二,州六十有三,縣五十有四,遣使以故元威順王之子伯伯及梁王家屬三百一十八人送京師,且請以要害量宜設衛戍守。 元季,田土多爲豪右隱佔,歲用不足, 宜以今年所徵糧并故官院、 寺入官田租, 與土官供輸、 鹽商中納、 戍兵屯田所入并給之。 悉報可, 仍置雲南鹽課司, 以益軍實。 夏四月, 烏撒、 東川、 芒部復叛, 友德移檄沐英合兵進討。 六月,置大渡河守禦千戶所,命吳中率兵守之,造舟以通往來。 仍諭安陸侯吳復、 平涼侯費聚會征東川諸蠻。 秋七月, 沐英自大理還軍, 與傅友德進攻烏撒, 大敗其衆, 斬首三萬級,獲馬牛羊萬計。 餘衆遁去,捕擊,悉平之,乃以烏撒、烏蒙、芒部等府地近四川,奏隸四川布政司。 八月, 遣使諭友德等曰: 「得報知永昌侯駐建昌, 大軍已破烏撒, 次第捜捕, 林箐諸蠻,山高道隘,慎勿輕動。 聞諸蠻多逃入靄翠境,可諭令縛送軍前。 其關索嶺非古道, 古道又在西北, 可以大軍蹂之, 開此道以接普定, 即芒部渠長可盡獲。 其熟圖之。 」已復遣使諭曰: 「雲南士卒既艱食,不宜分屯,止於赤水、畢節、七星關各置一衛; 黑張之南、瓦店之北,中置一衛,則道路可無礙。 靄翠之地,必用十萬衆乃可定也。 此其大概耳。 萬里之外,將軍便宜自處置。 」時友德等方分兵攻未服八 ,諸蠻土酋楊苴等謂城守虛弱,遂相煽叛,糾衆二十萬,合三十六營兵攻城。 時城中乏食,士卒多病,守將馮誠,國用子也,與謝熊嬰城固守,備樓櫓戰具,多置强弓弩,於城上射賊。 伺賊怠,輒出奇兵擊之。 賊不能破,遂圍城爲久困計。 沐英在烏撒聞報馳回,至曲靖,先遣人報城中,爲賊所得,紿之曰: 「總兵官領大軍三十萬至矣。 」賊驚恐, 拔營遁至安寧、 羅次、 邵甸、 晉寧、 大禖、 江川等處, 據險樹栅。 英至,與馮誠等合兵勦捕,斬首六萬餘級,生擒四千餘人,諸部復定。 十六年二月,送故元右丞觀音保、參政車里不花及段氏等一百六十人至京九,各賜其家衣服。 以觀音保爲金齒指揮使,賜姓名李觀; 以段寶二孫段苴仁、苴義爲永昌、雁門衛鎮撫,以寶在時曾有降表也。 先是,沐英自大理回,故元普顔篤復叛一〇,據佛光砦,先不花陷鄧川。 高生圍雲南縣, 金齒土官高大惠并也先虎都搆麓川彛入寇, 屠永昌。 友德自七星關回兵,率郭英等西討破佛光砦,普顔篤自焚死,遂過金沙江,攻北勝府下之,擒高生, 并略鄧川, 進平麗江、 平津等州, 蠻民降者數十萬戶, 高大惠逃, 爲白人所殺。 因置大理指揮使司, 以周能守之。 麓川之外有緬國、 八百媳婦國皆内附。 於是遣耿炳文諭傅友德、 藍玉等班師, 留沐英鎮雲南。 别命列侯王志、 仇成、 張龍分赴尋甸各府, 繕城池, 立屯堡, 安輯其人民。十七年四月, 進封傅友德頴國公, 藍玉、 仇成世襲, 陳桓、 胡海、 郭英、 張翼皆爲侯。 八月,麓川思倫法遣使獻方物,上元所授平緬宣慰司印。 十月,以曹震開建昌新道向眉州,各置驛, 徙中土大姓以實雲南。 十八年,東蘭州韋富及廣南特磨道復亂,沐英討平之。 永昌李觀亦討段酋,平之。 十二月,思倫法反寇景東,馮誠擊之失利。 十九年二月,雲南臻洞、西浦、擺金、擺榜諸蠻叛,復命傅友德率師討平之, 并討平越蠻麻哈、 楊孟等。 九月, 沐英請廣置屯田, 從之。 二十年五月, 諭沐英勿遣使往平緬,葺壘固守以待之。 英自楚雄至景東,每百里置營,率兵屯種,以防蠻寇。 已復命曹震率四川精兵,與陳桓、葉昇等分駐各府,立營屯種,候征討。 二十一年春,思倫法入寇, 結砦於摩沙勒,沐英遣指揮寗正擊破之,斬首一千五百餘。三月,思倫法悉其衆, 號三十萬, 戰象百餘, 復寇定邊, 以報摩沙勒之役。 英選三萬騎, 晝夜兼行, 凡十五日抵賊營,遣都督馮誠先出輕騎三百挑之,賊以萬人、驅象三十餘逆戰,指揮張因率騎卒五千餘人爲前鋒, 其渠跨巨象直前, 諸軍注矢連發, 矢中象左膝及脇, 象仆地, 渠長走, 追射殺之。 諸軍譟而前,殺賊數百人,獲一象而還。 英喜曰: 「賊不足平也。 」乃下令軍中置火銃、神機、箭爲三行, 列陣中, 俟象進則前行, 銃箭俱發, 不退則次行繼之, 又不退則三行繼之。 詰旦, 分軍爲三隊, 馮誠領其前, 寗正領其左, 都指揮湯昭領其右, 將士皆鼓勇而進。 賊悉衆出營結陣以待,其渠帥把事招綱等皆乘象。 象披甲, 背負戰樓, 若欄楯, 懸竹筒於兩傍, 置短槊其中,以備擊刺。 陣既交,群象突而前,諸軍擊之,矢石俱發,聲震山谷,象皆股栗走。 指揮張因、千戶張榮祖率騎士乘之,直擣其栅,遂縱火焚其寨,烟熖張天,還復以兵邀擊之,殺傷甚衆。 賊黨有昔剌者亦驍勇,復率衆殊死戰,左師少却。 英登高望之,命左右取其帥之首來。 左帥遙見一人拔刃飛騎而下,率衆更進,英督戰益急。 不移時,賊衆大敗,斬首三千級,俘萬餘人。 生獲象三十有七,餘皆被矢如蝟死。 渠帥刁斯、郎理各中百餘矢,斃象背上。 餘賊潰。 英率師追襲之,賊連日不得食,死者皆枕藉。 思倫法遁去。 六月,東川蠻復叛,命傅友德爲征南將軍, 沐英、 陳桓爲左右副將軍, 曹震、 葉昇爲左右參將討之。 九月, 越州土目阿資叛, 阿資本苦麻部蠻也, 沐英諭降之, 至是叛, 傅友德等將兵至平彝, 以山勢險峭, 遷其山民於早上村,留兵立栅其上。 阿資寇普安,焚■府治。 友德進擊之,斬其渠滿已青。 二十二年春一一,阿資倚崖壁爲營,友德以精兵促之,蠻衆皆緣壁攀崖,墜死者不可數計,生擒一千三百餘。 阿資遁還越州,自恃萬山之險,官軍不能至。 沐英使寗正從友德合擊,大敗之,斬其火頭弄宗等五十餘人,因請置馬龍、越州二衛,扼其衝要,分兵追捕之,阿資窮蹙降。 曹震、葉昇等領兵分討東川諸蠻,亦悉平。 是年冬,思倫法遣招綱等來,言逆叛之謀,皆其下刁厮郎等所爲,以象、馬、白金入貢。 自洪武十四年遣將出師,至是凡九年,而滇始大定。 沐英留守,友德凡三至。 迨二十五年, 建昌降將月魯帖木兒反, 藍玉復自罕東移師與瞿能等討誅之。 建昌, 自滇入蜀之通津也。 三將軍平雲南,功不在漢郭昌、劉尚下,而曹震、陳桓、費聚、葉昇等次之。 卒之玉以謀逆誅,友德亦不良死, 震等先後坐逆黨, 俱不保首領。 其得終有茅土者, 西平侯而下數人耳。 嗚呼 報功之典何如哉

附注

【校勘記】 一伯伯: 四庫本作「巴拜」。 二 達里麻: 四庫本作「達爾瑪」。 三 實卜: 四庫本作「實保」。 四 閻乃馬百: 四庫本作「閻鼐瑪貝」。 五 列車不花: 四庫本作「徹爾布哈」。 六 達魯花赤: 四庫本作「達嚕噶齊」。 七月魯帖木兒:四庫本作「伊埒特穆爾」。 八攻: 底本無此字,四庫本有,於理爲長,據補。 九 車里不花: 四庫本作「徹爾布哈」。 一〇 普顔篤: 四庫本作「布延圖」。 一一 二十二年: 底本作「二十年」,據四庫本改。

知识出处

滇考

《滇考》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滇考》 上下二卷, 先君子於二十年前得刻本於洪筠軒别駕頤煊宅, 手自抄録, 内闕十餘頁,頗以爲憾。 宰扶風時校刻《叢書》,以是編未獲全璧,姑遲剞劂。 本年槐夏解組歸田, 適郭石齋茂才協寅持所得善本至, 先君一見驚喜, 即命付梓。 未開雕, 倉卒棄養。 畇等謹遵先志,黽勉觀成。 奈末學謏聞,又在苫■中,神思瞀亂,雖屢經勘對,而落葉未能盡掃,惟大方家垂諒焉。 道光辛巳嘉平朢日,棘人宋經畬、曾畇、倫疇仝誌。 甲午五月,廖翼卿雲汀、宋衛木門、宋珣秋子、宋瑱聽石重校。

阅读
0.1885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