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總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滇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187
颗粒名称: 十一總管
分类号: Z122.553
页数: 5
页码: 一一七-一二一
摘要: 大理段興智降元,其弟信苴日爲總管,屢立戰功,傳載《元史》。 後嗣承之,凡十有一人, 具詳《滇載記》中, 名氏世次, 間不符正史。按《元史》 成于明洪武二年, 其時雲南未平, 段氏後代宜未及考究,至信苴日父子, 當必載在册書, 非有誣也。 《傳》曰: 「信苴日, 僰人也, 姓段氏。 其先爲大理國王,世祖平大理,段興智與其季父信苴福入覲,詔賜金符,歸國。
关键词: 地方丛书 台州 清代

内容

大理段興智降元,其弟信苴日爲總管,屢立戰功,傳載《元史》。 後嗣承之,凡十有一人, 具詳《滇載記》中, 名氏世次, 間不符正史。按《元史》 成于明洪武二年, 其時雲南未平, 段氏後代宜未及考究,至信苴日父子, 當必載在册書, 非有誣也。 《傳》曰: 「信苴日, 僰人也, 姓段氏。 其先爲大理國王,世祖平大理,段興智與其季父信苴福入覲,詔賜金符,歸國。 丙辰, 獻地圖,請悉平諸部,并條奏治民立賦之法。 憲宗大喜,賜興智名摩訶羅嵯一 ,命悉主諸蠻,以信苴福領其軍,興智遂委國任其弟信苴日,自與信苴福率僰、爨軍導大將兀良合台討平諸郡之未附者,攻降交趾,入朝,在道卒。 中統二年,信苴日入朝,世祖復賜虎符,詔領大理、 鄯闡、 威楚、 統矢、 會川、 建昌、 騰越等城, 各萬戶以下皆受其節制。 至元元年, 舍利畏叛, 鄯闡屯守官不能禦,遣使告急。 信苴日率衆進討,大敗之於威楚,復遣將破賊於統矢。 其秋, 舍利畏以衆十萬謀攻大理, 詔都元帥也先與信苴日討之。 師至安寧, 遇舍利畏, 擊破走之, 遂復鄯闡, 定新興, 進攻石城, 皆下, 爨部平。 三年, 入覲, 賜金銀、 衣服、 鞍勒、 兵器。 十一年,賽典赤更定諸路名號,以信苴日爲大理總管。 未幾,舍利畏復叛,信苴日遣石買等詭爲商旅,執贄往見,挺矛撞殺之,及其黨一人,梟首於市。 行省以聞,復賜金一錠及金織紋衣。 十三年,緬國擁象騎數萬掠金齒、南甸,欲襲大理。 信苴日與萬戶忽都領騎兵千人禦之, 以功授大理、 蒙化等處宣撫使。 十八年, 與其子阿慶復入覲, 帝嘉其忠勤, 進大理、 威楚、 金齒等處宣慰使都元帥。 留阿慶宿衛東宫,陛辭,復拜爲雲南諸路行中書省參知政事。 十九年, 詔同右丞拜荅兒迎雲南征緬之師二 ,行至金齒, 以疾卒。 信苴日治大理凡二十三年。 子阿慶襲爵, 累授鎮國上將軍, 大理、 金齒等處宣慰使, 都元帥, 佩金虎符。 」《滇載記》: 「段興智弟乃段實,無所謂信苴福、信苴日者。 」豈「實」與「日」音之訛乎《載記》稱: 段實死, 子忠嗣。 忠死, 子慶嗣。 又稱忠從伐西林, 破會川, 通善闡三 ,平休林、 武定、 緬甸之役, 皆有功, 授金齒宣慰兼掌軍民萬戶府。 慶爲宣武將軍, 尚公主, 入朝歸, 授行省參政。而《元史》 不載段忠事。 並存之以俟稽古者。 慶死, 弟正嗣。 正死, 慶子隆嗣。 隆死, 子俊嗣。 天曆元年, 授行省平章。 俊死四 ,族弟義嗣。 初授蒙化知州,以平叛賊容禾功陞參政。 義死,隆子光嗣。 時梁王以元宗室鎮鄯闡,與段氏分域搆隙。 至大二年, 梁王破光兵, 光將高蓬守羅那關, 梁王密遣人招之, 不從。 隂賂蓬庖人刺蓬,以其首獻,王更戮庖人以自解。 至正元年,玉案山産小赤犬,群吠遍野,又雨鐵, 民舍山石皆穿,人物値之多斃。四年,光死,弟功嗣。初亦爲蒙化知州。十二年,襲總管。二十三年, 明玉珍自楚入蜀, 以紅巾爲號, 自將三萬人攻雲南。 梁王奔威楚, 求救于功, 功謀于員外楊淵海, 卜之吉, 乃進兵吕閤, 敗紅巾于關灘江, 殺獲千餘級。 紅巾收合餘衂, 再戰,殺段氏驍酋鐵萬戶,乘勝屯古田寺,段氏夜火其寺,紅巾軍亂,死者什七八,追至回蹬關, 大敗之。 功在陣中得玉珍母寄其子書云: 「爾征南務得之, 不得輕還, 軍少糧乏, 我當輓致。 」功與楊淵海謀,效其書跡,易之曰: 「中國兵來急,爾宜早歸。 」因募能入紅巾營者,有小卒陳惠請行。 玉珍得書, 恐中國有變, 又新失利, 遂急收軍回。 功追之至七星關, 大勝而還。 梁王深德功,以女阿■妻之,爲奏授雲南平章,曲意奉之。 功遂留善闡,其原妻高氏寄樂府促之,始歸大理。 既而復東行, 其臣楊智、 張希喬阻之, 不聽, 至善闡, 或■之梁王曰: 「段平章復來,有吞金馬嚥碧鷄之心矣。 盍蚤圖之 」梁王始疑平章,密召阿■主命之曰: 「親莫若父母,寶莫若社稷。 功今志不滅我不已,脱無彼,猶有他平章,不失富貴也。 今付汝以孔雀膽一具,乘便可毒殪之。 」主潸然不敢受命,夜寂人定,私語平章曰: 「我父忌阿奴,願與阿奴西歸。 」因出毒具示之,功不信曰: 「我有功爾家,我趾自蹶傷,爾父尚當爲我裹之,爾何誑我至此 」三諫之,終不聽。 明日,梁王邀功東寺演梵,至通濟橋,馬逸,因令番將格殺之。 阿■主聞變,失聲哭曰: 「昨暝燭下纔講與阿奴,雲南施宗、施秀烟花殞身。 今日果然。 阿奴雖死,不負信黄泉也。 」欲自盡。 梁王防衛備至,主愁憤,作詩曰: 「吾家住在雁門深,一片閒雲到滇海。 心懸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語今三載。 欲隨明月到蒼山,悮我一生踏裡彩。 吐嚕吐嚕段阿奴,施宗施秀同奴歹。 雲片波潾不見人,押不蘆花顔色改。 肉屏獨坐細思量,西山鐵立霜瀟灑。 」踏裡彩,被也。 吐嚕,無知也。 押不蘆,邊地起死回生草名。 肉屏,槖駝也。語雖不雅馴,以節故傳焉。 平章既死, 梁王愛楊淵海之才, 欲收爲己用。 淵海亦不屈, 題詩于壁, 仰藥而死。 梁王厚恤之,令隨平章槥歸葬大理。 大理舊臣仍奉功子段寶事之,梁王遣使刺之,凡七攻大理不克, 乃講和。 奏陞寶爲雲南左丞。 未幾, 明玉珍復侵善闡, 梁王遣叔鐵木的罕借兵大理五 。時寶已長, 荅書云: 「殺虎子而還喂其虎母, 分狙栗而自詐其狙公, 假途滅虢, 獻璧吞虞。 金印玉書, 乃爲釣魚之香餌; 繡閨淑女, 自設掩雉之羅網。 况平章既亡, 弟兄罄絶, 今止遺一獒一奴。 奴可再贅華黎氏,獒又可配阿■妃。 如此事諾,我必借大兵。 如其不可, 待金馬山換作點蒼山, 昆明池改作西洱河時, 兵來矣。 」時寶姊僧奴亦志不忘復讐, 將適建昌阿黎氏, 出手刺繡文旗, 以與寶曰: 「我自束髪聞母稱父寃, 恨非男子, 不能報。 此旗所以識也。 今歸夫家, 收合東兵, 飛檄西洱。 汝急, 應兵會善闡。 」夫段功一戰而勝, 矜功怙寵, 自蹈禍機,宜無足道者。 乃其妻與臣之從一而終,既如彼子與女之立志復讐復如此,蓋亦有可稱者焉。 其後明太祖定蜀,寶遣其叔段真自會川奉表歸欵,明亦有書報之。 時有妖巫女歌曰: 「莫道君爲山海主,山海笑諧諧國中。 花謝千萬朶,别有明主來。 」寶數日病死,子明嗣。 洪武十四年, 遣使授明宣慰使。 未幾死, 叔世權國事。 明年, 潁川侯等兵破善闡, 師至威楚, 段世遣使致書, 請依唐宋故事, 奉正朔, 脩歲貢。 友德不從, 答書令速降。 世怒, 再上書陳利害,詞旨桀驁。 書大抵皆言蒼洱兩關之險,難以兵取。 友德惡其悖慢,春三月,師薄大理,夜遣别將緣點蒼山巔繞出下關之背,先樹旗幟,遲明,段兵驚潰。 明師斬關入,擒段世及段寶二孫苴仁、 苴義, 送金陵。 上面諭曰: 「爾祖寶曾有降表, 朕不忍廢。 」賜苴仁名歸仁, 授雁門衛鎮撫。 苴義名歸義,授永昌衛鎮撫。 餘頭目悉伏誅。 予至永昌,過大官小官廟,問其名, 云即苴仁、 苴義也。 段氏據大理三百五十年, 興智失國, 信苴日復爲總管, 傳至段明, 今其子孫尚有襲州正佐者。高泰祥之後亦至今世爲姚安郡丞。 孰謂天之報施, 不可信哉

附注

【校勘記】 一 摩訶羅嵯: 四庫本作「瑪哈羅嵯」。 二 拜荅兒: 四庫本作「拜達勒」。 三 善闡: 本篇四庫本均作「鄯闡」。 四死: 據四庫本補。 五 叔鐵木的罕: 四庫本作「叔特穆爾達哈」。 借兵: 四庫本脱「借」字。

知识出处

滇考

《滇考》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滇考》 上下二卷, 先君子於二十年前得刻本於洪筠軒别駕頤煊宅, 手自抄録, 内闕十餘頁,頗以爲憾。 宰扶風時校刻《叢書》,以是編未獲全璧,姑遲剞劂。 本年槐夏解組歸田, 適郭石齋茂才協寅持所得善本至, 先君一見驚喜, 即命付梓。 未開雕, 倉卒棄養。 畇等謹遵先志,黽勉觀成。 奈末學謏聞,又在苫■中,神思瞀亂,雖屢經勘對,而落葉未能盡掃,惟大方家垂諒焉。 道光辛巳嘉平朢日,棘人宋經畬、曾畇、倫疇仝誌。 甲午五月,廖翼卿雲汀、宋衛木門、宋珣秋子、宋瑱聽石重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