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征緬與八百媳婦國緬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滇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185
颗粒名称: 元征緬與八百媳婦國緬國
分类号: Z122.553
页数: 8
页码: 一〇〇-一〇七
摘要: 不載於前史,《唐書· 驃國傳》: 「在永昌南二千里。 」今緬自永昌西南行四日至騰越州,又十五日至其國之江頭城,又十日至太公城,又八日至馬來城,又五日至安正國城, 又五日至蒲甘緬王城, 所謂緬中五城也。 計程已三千餘矣。 《南詔野史》 載勸龍晟時, 師子國攻緬, 遣段榜秀救之, 破師子國兵, 得緬舍利以歸。 其後遂服屬於南詔。 宋熙寧間, 隨大理入貢, 名始聞於中國。
关键词: 地方丛书 台州 清代

内容

不載於前史,《唐書· 驃國傳》: 「在永昌南二千里。 」今緬自永昌西南行四日至騰越州,又十五日至其國之江頭城,又十日至太公城,又八日至馬來城,又五日至安正國城, 又五日至蒲甘緬王城, 所謂緬中五城也。 計程已三千餘矣。 《南詔野史》 載勸龍晟時, 師子國攻緬, 遣段榜秀救之, 破師子國兵, 得緬舍利以歸。 其後遂服屬於南詔。 宋熙寧間, 隨大理入貢, 名始聞於中國。 元世祖至元八年, 大理鄯闡等路宣慰司都元帥府遣乞■脱因等使緬國一 ,招諭其王内附。 四月,乞■脱因等道其使价博来二,以聞。 十年二月, 遣勘馬剌失里三 、乞■脱因等復持詔諭之曰: 「間者乞■脱因導王國使价博詣京師, 且言欲觀吾大國舍利, 朕矜憫遠來, 即使來, 使覲見。 又令縱觀舍利, 益詢其所以來,知王有内附意。 國雖云遠,一視同仁。 今再遣勘馬剌失里等往諭王國,誠能謹事大之禮, 遣子弟若貴近臣來,以彰我國家無外之義,用敦永好,時乃之休。至若用兵,夫誰所好 王其思之。 」 十二年四月, 建寧路安撫使賀天爵言得金齒頭目阿郭之言曰: 「乞■脱因之使緬, 乃故父阿必所指也。 至元九年三月,緬王恨父阿必,故領兵數萬來侵,執父去。 不得已,厚獻其國,始得釋回。 因知緬遣阿的八等九人至,乃候視國家動静也。 今白衣頭目是阿郭親戚, 與緬爲鄰, 嘗謂入緬有三道: 一由天部馬, 一由驃甸, 一由阿郭地界, 俱會緬之江頭城。 又阿郭親戚阿提犯在緬掌五甸,戶各萬餘,欲内附,願先招阿提犯及金齒之未降者以爲引導。 」雲南省因言緬王無降心,去使必不返。 六月,樞密院以聞。 十一月,雲南省報,遣金齒千額總管阿禾探得國使達緬四 ,俱安。 十四年,緬以阿禾内附,怨之,攻其地。 遣蒲甘大將釋多羅伯級寇金齒,欲立砦騰越、永昌之間。 時大理路蒙古千戶忽都五 、大理路總管信苴日、總把千戶脱羅脱孩奉命伐永昌之西騰越六、蒲、驃、阿昌、金齒未降部族,駐劄南甸。 阿禾告急,忽都等晝夜行,與緬軍遇一河邊, 其衆約四五萬, 象八百, 馬萬匹, 忽都等軍僅七百人。 緬人前乘馬, 次象, 次步卒。 象披甲, 背負戰樓, 兩旁挾大竹筩, 置短槍數十於其中, 乘象者取以擊刺。 忽都下令「賊衆我寡,當先衝河北軍」,親率二百八十一騎爲一隊,信苴日旁河爲一隊,脱羅脱孩依山爲一隊, 戰良久, 賊敗, 信苴日追之三里, 抵寨門, 旋濘而退。 南面賊萬餘繞出官軍後, 信苴日馳報, 忽都復列爲三陣, 進至河岸擊之, 又敗, 追破其十七砦, 逐北至窄山口, 賊及象馬自相蹂死者盈三巨溝。 日暮,忽都中傷,遂收兵。明日,追之至千額,不及而還。捕擄甚衆,軍中以一帽或兩靴一氊衣易一生口。其脱者又爲阿禾、阿昌邀殺,歸者無幾。 十月,雲南省遣都元帥納速剌丁率蒙古、爨、僰、摩些軍三千餘人征緬,至江頭城,招降其摩欲等三百餘砦,以天熱還師。十七年二月, 納速剌丁等請益兵征緬, 帝以問丞相脱里奪海, 對曰: 「陛下初命發合剌章及四川士卒六萬人, 今納速剌丁止欲得萬人耳。 宜從之。 」帝即命樞密議選將出師。 十九年, 命諸王相吾荅兒同右丞太卜七 、參政也罕的斤將兵征緬八 ,詔雲南行省發四川兵萬人, 命藥剌海領之九 ,參政愛魯昔里督糧餉一〇 ,招討使怯烈先驅一一 。 二十年九月,大軍發中慶。 十月,至南甸。 太卜由羅必甸進軍。 十一月,相吾荅兒命也罕的斤取道於阿昔江,達鎮西河禾江,造舟二百,下流至江頭城,斷緬人水路,自將一軍從驃甸徑抵其國,與太卜會,進攻江頭城,拔之,獲其鋭卒萬人,守之,圖上其地形及攻守之略。 先遣使諭降,緬酋不聽,據太公城以拒大軍。 復遣僧諭以禍福,反爲所害。 遂督軍水陸俱進,擊破之,建都、金齒等城皆降,各分兵戍守,置邦牙宣慰司于蒲甘城,遂振旅還。 遣使進緬珍珠、 珊瑚、 異綵及七寶束帶。 雲南行省進破江頭城, 所得童男女八千人并銀器幣。 二十二年,緬王遣其鹽井大官阿必立相至太公城納欵,乞言於朝廷,許其悔過,然後差大官赴闕, 朝廷遣怯烈使其國。 二十三年, 置征緬都元帥府, 官俾秃滿帶爲都元帥總之一二 。雲南王使行省右丞愛魯至永昌一三 ,與征緬府官會, 差軍五百人■送招緬使怯烈至太公城。二十四年正月,至忙乃甸,緬王爲其庶子不速速古里所執,囚於昔里怯荅剌之地,又害其嫡子三人。 二月, 怯烈自忙乃甸登舟還, 留元送軍五百人於彼。 雲南省請今秋進討, 不聽。 既而雲南王與諸王進征蒲甘,喪師七千,緬始平。 命王率怯烈總兵三千,屯鎮驃國,設方略招徠其黨, 定歲貢方物。 後怯烈入朝, 世祖詢以緬國始末, 擢正議大夫, 行中書省事, 佩金符。 頒詔於緬, 緬王的立普哇拿阿廸提牙稽顙謝, 遣其子信合八的奉表入朝, 請歲輸銀二千五百兩,帛千疋,馴象二十,糧萬石。 詔封爲緬王,賜銀印,子爲緬國世子,賜以虎符。 大德三年三月,緬復遣其世子入謝,自陳部民爲金齒殺掠,率皆貧乏,以致上供金幣不能如期輸納。 帝憫之,止命間歲貢象,仍賜衣遣還。 四年四月,遣使進白象。 五月,緬王爲其弟阿散哥也等所殺,其子窟麻剌哥撒八逃詣京師一四 ,令忙完秃魯迷失率師問罪一五 。蠻賊與八百媳婦國通, 其勢張甚。 忙完秃魯迷失請益兵,又命薛超凡兒等將兵萬二千人征之一六 ,仍令諸王闊闊節制其軍一七 。六月, 立窟麻剌哥撒八爲緬王, 賜以銀印。 秋七月, 緬賊阿撒哥也弟者蘇等九十一人各奉方物入朝, 自言殺主之罪。 始罷征緬兵, 而左丞劉深又有征八百媳婦之議。 八百媳婦國在緬東,出永昌姚關五十程至其地,古未通中國。 成宗初立,左丞劉深倡議: 「世祖以神武一海内,今上嗣曆,未有武功。 而八百媳婦國助緬爲逆,因請征之。 」右丞相完澤以聞一八,左丞相哈利哈孫一九、御史中丞董士選諫,不聽。 五年春,命深及哈剌帶等將兵往二〇,給軍鈔九萬二千錠,又給雲南行省兵自願出征者人貝子六十索,立征八百媳婦萬戶府二, 置萬戶四員。兵既出,取道順元,遠冒煙瘴,士卒多死,驅民轉餉谿谷之間, 一夫負粟八斗, 率數十人佐之, 數十日乃達, 死者又數十萬人, 中外騷然。 而深復脇求水西土婦, 蛇節金三千兩, 馬三千匹。 土官宋隆濟因苗民之怨, 紿其衆曰: 「官軍徵發汝等, 將悉剪髪黥面爲兵, 身死行陣, 妻子爲俘。 」衆惑其言, 遂叛, 破楊黄寨, 進攻貴州。 知府張懷德力戰死,因圍劉深於窮谷中。 梁王闊闊率兵救之, 賊衆少解。 事聞, 帝始悔不用哈剌哈孫二一、董士選之言,乃遣劉國傑、楊賽因不花等分道進討二二 。劉國傑二三,女真人,本姓烏古倫二四,後入中州,改今姓,號劉二霸都二五,華言敢勇士也。 至元中,以歷戰功授湖廣行省平章政事。 楊賽因不花初名漢英,其始祖楊端,唐季應募復播州,世守其地,爲安撫使; 父邦憲,歸元,授平章政事,追封播國公,諡惠敏。 漢英生五歲而父卒,隨母田氏入見,世祖賜今名,襲職,歷陞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至是奉命。 國傑率湖廣兵,賽因不花率四川兵入,别敕梁王以雲南兵接應。 六年,劉深等以糧盡,不能至八百媳婦國而還。 宋隆濟蛇節率衆邀擊,輜重委棄,士卒殺傷殆盡。 御史中丞陳天祥上書,請正深罪;下詔招諭諸蠻。不報。三月,罷深等官,收其符劵,後會赦當免。 哈剌哈孫曰: 「徼名首釁, 喪師辱國。 不誅深無以謝天下。 」遂伏誅。 時烏撒、 烏蒙、 東川、 芒部及武定、 威楚、 普安諸蠻因蛇節之亂, 皆以供輸煩勞爲辭, 乘釁起兵, 四一 台州叢書乙集攻掠州縣。 復詔也速■兒二六、忙古帶等將兵二七,會劉國傑討之。 賊兵勁利,且多健馬, 官軍戰不利。 國傑令軍人持一盾,布釘其上,俟陣合,棄盾佯走。 賊來追,馬遇盾皆仆。 國傑鼓譟趣之, 賊大敗。 既而餘寇復合要戰, 國傑不應, 數日, 度其氣衰, 一鼓破走之, 追戰數千里。 楊賽因不花出播境,連與賊遇,破之,前駐蹉泥,賊騎猝至,賽因不花奮擊先進,大軍隨之,賊遂潰, 乘勝逐北, 殺獲不可勝計, 遂降, 阿苴、 下笮籠望塵送欵者相續。 七年正月,進屯暮窩。 四月,會戰於墨特川,復大破之,蛇節降,隆濟遁去。 遂誅蛇節。 八年春, 雲南順元同知宣撫宋阿重生獲隆濟來獻, 斬之, 陞阿重爲宣慰使。 緬與八百皆西廂小彝, 元以全盛之力征之二八 ,緬定而復叛, 終於議貢, 八百媳婦國未得過而問焉, 而水西之亂作矣。 楚蜀合兵, 經年始定, 則甚矣黷武之害人國也 大德中, 撤里路總管寒賽亦爲元江判官度宗顯所誣,遣兵討之,失利而還。 都元帥■律烈往諭以大義二九,寒賽感悟,遂備珍貢,請增差賦,置驛傳,并以黄金、采女遺■律烈,一無所受。 蠻酋嘆曰: 「入我境而不爲金婦所餌者,元帥一人而已。 」嗟乎 邊庭有廉吏, 賢於十萬師遠矣。

附注

【校勘記】 一乞■脱因: 四庫本作「奇塔特托音」。 二道: 四庫本作「導」,按道導古今字,下文「間者乞■脱因導王國使价博詣京師」即用「導」,是其用字古今並出,非限一端之例。 三堪馬剌失里: 四庫本作「勘馬拉薩哩」。 四千額: 底本作「干額」,四庫本作「千額」,又底本下文「追之至千額不及而還」亦可證,因據改。 五 忽都: 四庫本作「呼圖克」。 六 脱羅脱孩: 四庫本作「多羅托海」。 七 相吾荅兒: 四庫本作「桑阿克達爾」。 太卜: 四庫本作「泰布」。 八 也罕的斤: 四庫本作「伊克德濟」。 九 藥剌海: 四庫本作「雅爾哈」。 「剌」底本作「刺」,據譯音改。 一〇 愛魯昔里: 四庫本作「阿爾斯蘭」。 一一怯烈: 四庫本作「齊喇」。 一二 俾秃滿帶: 四庫本作「俾圖們岱」。 一三 愛魯: 即「愛魯昔里」之省, 四庫本作「阿爾斯蘭」。 一四窟麻剌哥撒八: 「窟」底本作「屈」,據四庫本改。 一五忙完秃魯迷失: 四庫本作「孟古圖嚕默色」。 一六薛超凡兒:四庫本作「薩察固勒」。 一七 闊闊: 四庫本作「庫庫」。 一八 完澤: 四庫本作「旺扎勒」。 一九 哈利哈孫: 四庫本作「哈喇哈遜」。 二〇哈剌帶:四庫本作「哈喇岱」。 二一哈剌哈孫: 即「哈利哈孫」。此處作「哈剌哈孫」,大約是譯音改字未遍所致。 二二 楊賽因不花: 四庫本作「楊賽音布哈」。 二三 劉國傑: 「劉國」兩字底本蠹蝕, 據四庫本補。 二四 烏古倫: 四庫本作「烏庫哩」。 二五 劉二霸都: 四庫本作「劉二巴圖」。 二六 也速■兒: 四庫本作「伊蘇塔爾」。 二七忙古帶:四庫本作「蒙古岱」。 二八元以全盛之力征之: 四庫本無此八字,蓋脱之也。 二九 ■律烈: 四庫本作「蘇哷勒」。

知识出处

滇考

《滇考》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滇考》 上下二卷, 先君子於二十年前得刻本於洪筠軒别駕頤煊宅, 手自抄録, 内闕十餘頁,頗以爲憾。 宰扶風時校刻《叢書》,以是編未獲全璧,姑遲剞劂。 本年槐夏解組歸田, 適郭石齋茂才協寅持所得善本至, 先君一見驚喜, 即命付梓。 未開雕, 倉卒棄養。 畇等謹遵先志,黽勉觀成。 奈末學謏聞,又在苫■中,神思瞀亂,雖屢經勘對,而落葉未能盡掃,惟大方家垂諒焉。 道光辛巳嘉平朢日,棘人宋經畬、曾畇、倫疇仝誌。 甲午五月,廖翼卿雲汀、宋衛木門、宋珣秋子、宋瑱聽石重校。

阅读
0.2652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