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隆僭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滇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178
颗粒名称: 世隆僭號
分类号: Z122.553
页数: 9
页码: 六二-七〇
摘要: 世隆以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立, 改元建極。 先是, 世隆父豐佑遣使朝貢, 利賜與從者多。 杜悰自西川入朝,表無多納蠻傔,豐佑怒,即謾言索質子,已而佑死。 是年,宣宗亦崩。 懿宗遣内臣告哀, 世隆初立, 凶狠悖慢, 謂「我國亦有喪, 朝廷不弔問」。詔書乃賜故王, 於是以草具進使者而遣還。 朝廷以世隆名犯廟諱,復無朝貢,不告國喪,亦絶册立弔祭使。
关键词: 地方丛书 台州 清代

内容

世隆以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立, 改元建極。 先是, 世隆父豐佑遣使朝貢, 利賜與從者多。 杜悰自西川入朝,表無多納蠻傔,豐佑怒,即謾言索質子,已而佑死。 是年,宣宗亦崩。 懿宗遣内臣告哀, 世隆初立, 凶狠悖慢, 謂「我國亦有喪, 朝廷不弔問」。詔書乃賜故王, 於是以草具進使者而遣還。 朝廷以世隆名犯廟諱,復無朝貢,不告國喪,亦絶册立弔祭使。 世隆遂僭號稱皇帝,改國號大禮,改西京曰中都善闡,東京曰上都,寇播州陷之。 咸通元年,陷武州, 安南都護李鄠棄州走,以王寛代之。 二年,攻邕管,經略使李弘源兵少不能拒,奔蠻州,南詔亦引去。 詔殿中監段文楚爲經略使,數改條約,衆不悦,以胡懷玉代之。 九月,又寇嶲州。 時杜悰爲相, 方議遣使弔祭宣撫, 并詔驃信, 以名嫌, 册命未可舉, 必易名乃得封。 命左司郎中孟穆持節往會, 隆陷嶲州, 遂止不行。 三年, 以蔡襲爲安南都護, 時七綰洞首領李由獨附蠻,王寛不能制,故以襲代之。襲發諸道兵二萬屯守,南詔憺畏不敢出。左庶子蔡京經制嶺南, 忌襲功, 乃言南方自無虞, 武夫幸功, 多聚兵, 耗餽運, 請還戍兵, 惜財用。 襲執不可, 願留五千兵,累表不報,即極陳南詔伺隙久,有十必死狀。朝廷昏肆不省也,拜京西道節度使。 京褊忮貪尅, 峻條令, 爲炮熏刳斮法, 下愁毒, 爲軍中所逐, 走藤州, 矯制作攻討使印, 召鄉兵,北道軍攻邕州,不克,衆潰,貶死崖州。 以桂管觀察使鄭愚代節度,南詔攻交州,進略安南, 襲請救, 發湖、荆、 桂兵五千屯邕州, 詔襲按軍海門, 襲請濟師, 以山南東道兵千人赴之。 南詔將楊思僭、麻光高以兵六千薄城而屯。 四年正月,攻益急,襲録異牟尋盟言繫矢上,射入其營, 不答。 俄而城陷, 襲閤宗死者七十人。 幕府樊綽取襲印, 走渡江, 督荆南兵入東郛, 苦戰, 斬南詔二千級。 是夜, 蠻遂屠城, 殺鹵十五萬人。 有詔諸軍保嶺南, 更以秦州經略使高駢爲安南督護。 南詔逼邕州,鄭愚自陳非將才,願更擇人。 會康承訓自義成來朝,乃授嶺南西道節度使,發荆、襄、洪、鄂兵萬人從之。 承訓辭兵寡,乃大興諸道兵五萬往。 六月,置行交州於海門,進爲都護府,調山東兵萬人益戍,以容管經略使張茵鎮之,因命經略安南。 茵逗留不敢進,安南之陷,將吏遺人多客伏溪洞,詔所在招還,捄卹之,免安南賦入二年一,分兵屯容藤,披蠻勢。 五年,南詔回掠嶲州,以揺西南。 西川節度蕭鄴率屬蠻鬼主邀南詔大渡河, 敗之。 明年復來攻, 會刺史喻士珍貪獪, 隂掠兩林東蠻口, 縛賣之, 以易蠻金。 蠻至, 開門降, 盡殺戍卒。 士珍遂臣於蠻。 安南久屯兩河, 鋭士死瘴毒者十七。 夏侯孜言張茵懦不足事, 請悉以兵授高駢, 從之。 駢以選士五千渡江, 敗林邑兵於邕州, 擊南詔龍州屯, 楊思僭燒貲畜走。 世隆遣楊緝思助段酋遷共守安南,以范胒些爲安南都統,趙諾眉爲扶邪都統。七年六月,駢次交州,戰數勝, 士酣鬭,斬其將張詮,李溠龍舉衆萬人降,拔波風三壁。 緝思出戰,敗還,走城,士乘之,超堞入,斬酋遷、胒些、諾眉,上首三萬級,安南平。 初, 駢過江, 約監軍李維周繼進。 維周擁衆壁海門, 騈次峯州, 大破南詔, 收所獲贍軍, 維周忌之,匿捷書不奏,朝廷不知駢問百餘日,詔問状。 維周劾駢玩敵不進,更命右武衞將軍王晏權往代駢, 而駢已拔安南, 斬酋遷等。 晏權方挾維周發海門, 檄駢北歸。 適駢遣王惠贊傳酋遷首京師, 見艟艫甚盛, 乃晏權等, 惠贊懼奪其書, 匿島中, 間關至京師, 天子覧書, 御宣政殿,群臣皆賀,大赦天下,進駢檢校刑部尚書,仍鎮安南。 初,世隆遣清平官董成等十九人詣成都,節度使李福將廷見之,成請以敵國禮見,福不許。 導譯五返, 日旰士倦, 議不決。 福怒, 命武士捽辱之, 械繫於館。 俄而劉潼代福節度, 即挺其繫,表縱歸。 有詔召成等至京師,見别殿,賜物良厚,慰遣還國。 明年,世隆使楊酋慶等來謝,釋囚且歸成都俘三千人。 先是,李師望請析卭、蜀、嘉、眉、黎、雅、嶲七州爲定邊軍,建節度, 制機事近且速, 廷議是之, 即以師望爲節度使, 治卭州, 距成都才五舍。 嶲州最南, 去卭乃千里, 緩急首尾不相副。 而師望利專制, 諱不言, 裒積無厭, 私賄以百萬計, 又欲激蠻怒,幸有功,乃殺酋慶等。既而戍士怒,將醢師望以逞,會召還,以竇滂代之。滂沓冒尤不法, 誅責苛纖, 甚于師望。 時蠻役未興, 而定邊已困, 世隆怨殺其使。 十年, 乃入寇, 以軍綴清溪關,密引衆伐木開道,經雪岥,盛夏,卒凍死者三千人,遂奄至沐浴川,闚嘉州,破屬蠻, 遂次沐源。 滂遣兖海兵五百往戰, 一軍盡覆。 世隆乃身自將督衆五萬侵嶲州, 攻清溪關, 屯將杜再榮絶大渡河,走諸屯,皆退保北涯。 蠻攻黎州,詭服漢衣濟江,襲犍爲破之,裴回陵榮間, 焚廬舍, 掠糧畜, 薄嘉州, 刺史楊忞與南詔夾江而軍, 士攢射九日八夜, 蠻不得進, 隂自上游濟,背擊王師,殺忠武將顔慶師,忞走,嘉州陷。 明年正月,攻杜再榮,竇滂自勒兵戰,世隆遣使者十軰請和, 滂信之, 語未半, 蠻桴爭岸, 譟而進, 滂不知所爲, 將自殺, 武寧將苗全緒止之,殊死戰,蠻稍却,滂乃遁,全緒殿而行,黎州陷。 人走匿山谷,蠻掠金帛不勝負,入自卭崍關,圍雅州, 遂擊卭州。 是冬, 滂棄州壁, 導江儲貲峙械皆亡失。 世隆進次眉州, 坦綽、 杜元忠日夜教世隆取全蜀。 於是西川節度使盧耽召彭州刺史吳行魯共修守備,遣其副王偃、中人張思廣約和。 蠻彊之使南面拜,然卒不見世隆而還。 蠻次新津,耽復遣副譚奉祀好言申約,蠻留之。 耽畏援軍未集,請降大使通好,以紓其深入。 懿宗遣太僕卿支詳爲和蠻使,蠻本無謀,不能乘機會鼓行亟驅,但蚍結蠅營,狃鹵剽小利,處處留屯,故蜀孺老得扶■悉入成都,闍里皆滿。 戶所占地,不得過一牀,雨則冒箕盎自庇。 城中井爲竭,則共飲摩訶池,至爭捽溺死者。 澄筥沙取滴飲之,死不能具棺,即共坎瘞之。 故瀘州刺史楊慶復爲耽治攻具, 選悍士三千,號突將,爲長刀、巨檛斧,分左右番休,日隸於軍,士心侈欲鬬。 世隆紿耽,請上介至軍議事。 耽遣節度副使柳槃往見坦綽、杜元忠議和。 元忠言驃信見耽,自議之,請具車蓋葆翣,以三百騎負幄幕來,大言曰: 「供帳隋蜀王廳事,爲驃信行在。 」耽不許,仍馳去。 蠻稍前,傅外郛,於是游奕使王晝督援兵三千屯毘橋,竇滂亦以其軍自導江來,將與大軍犄角,然戰不甚力,小不勝即保廣漢,自以失定邊,覬成都陷得薄其罪。 會有詔斥徙,軍遂無功。 耽部將李自孝者, 與刺史喻士珍善, 士珍臣蠻, 自孝隂與賊通, 乃説耽城下蒔葦稻, 瀦水頽城,舉府不之覺。 蠻攻城,自孝守陴,樹麾以自表,爲下所覺,耽殺自孝以狥。 城左有民樓肆, 蠻俯射城中, 耽募勇士燒之。 二月, 蠻以雲梁鵝車四面攻, 城中以巨索鉤繫投膏炬, 車焚,箱閒蠻卒盡死。 耽遣李璹、張察率突將戰城下,俘斬二千級。 蠻撤民鄣落,爲蓬籠如車軬, 下設枕木, 推而前, 不及城丈, 蠻匿其内, 以穴墉。 楊忞以罌貯糞瀋沷蠻二 ,蠻不能處, 注以鐵液, 蓬籠皆火。 然南詔負衆, 益治器械斧斤, 晝夜有聲, 將擊錦江樓, 衆失色。 耽遣將出,三面苦戰,始引卻。 蠻利夜晦,輒薄城,城上聞呼嘯,衆齊奮,施鐵籠於炬三,賊來不得隱。 支詳至,遣諜與約好,且謂耽毋多殺,以速蠻和。 是時傳言救師至,城中合譟開門,士爭出迎軍, 南詔搏戰不解, 日入, 判官程克裕以北門兵二千乘之, 蠻乃走。 耽猶遺之書, 謝不得已交兵,且請和。 士脱鎧迎支詳,詳陳所齎植二旗,署曰「賜雲南幣物」,謂蠻使者曰: 「天子詔雲南和解, 而兵薄成都奈何 請退舍撤警以修好。 」或勸詳蠻多詐, 毋入死地。 詳不行, 蠻復圍成都, 夜穿西北隅, 黎旦乃覺, 即頽茭火于壖, 蠻皆死穴中, 以鐵絙曳雲輣仆之, 燎作, 少選盡,益固守。是時帝遣東川節度使顔慶復爲大渡河制置劍南應接使,兵次新都,博野將曾元裕敗蠻兵,斬二千級。 南詔騎數萬, 晨壓官軍以騁, 大將宋威以忠武兵戰, 斬首五千, 獲馬四百尾。 南詔退屯星宿山, 威進戍沱江。 世隆遣酋長、 楊定至支詳所請和。 詳曰: 「今列城固守,北軍望功。 歸語而主,審自度。 」耽遣鋭將趨蠻壁,燒攻具,殺二千人,爲南詔所躡, 卻而潰。 蠻聞鳳翔山南軍且來, 乃迎戰毘橋, 不勝; 趨沱江, 爲伏士所擊, 又敗; 城中出突將,夜火蠻營,世隆、坦綽身督戰。 後三日,王師奪昇仙梁,蠻大敗,夜燒亭傳,乘火所向,雨矢射王師。 威疏軍行, 嚮矢所發叢射之, 兩軍不能決, 各解去。 世隆知不敵, 夜撤營, 南奔至雙流,江無梁,計窮,將赴水死,或止之曰: 「今北軍與成都兵合,若來追,我無類矣。 不如僞和以紓急,不然, 死未晩。 」乃來請。 三日, 梁成而濟, 即斷梁, 按隊緩驅。 黎州刺史嚴師本收散卒保卭州,世隆懼,圍二日去,蠻俘華民,必劓耳鼻,已縱之。 既而居人刻木爲耳鼻者什八。 慶復之來,衆以其弟慶師死於蠻,必甘心,及成都不破,以己功輕,乃按軍廣溪,縱殘寇, 人人切齒。 初,成都無隍塹,乃教耽濬隍廣三丈,作戰棚於陴,列左右屯營,營列五區,區卒五十,蒔皂莢夾壕,後三年合拱。 又爲大旝連弩,自是南詔憚之。 世隆年少嗜殺戮,親戚異己者皆斬,兵出無寧歲,諸國更讐忿,屢覆衆,國耗虚。 蜀之役,男子十五以下悉發,婦耕以餉軍。 十四年,坦綽復寇蜀,絙舟大渡河以濟,爲刺史黄景復擊却之。 衆循河而南,夜桴上流,夾攻瀕水諸屯,景復敗,走還黎州,設伏以待。 蠻躡追之,爲景復所敗,歸至之羅谷。 會蠻踵來, 還攻大渡河,仆旗息鼓,請曰: 「坦綽欲上書天子白寃事。 」戍兵信之,不戰,橋成而濟,黎州陷,遂攻雅州,擊定邊,軍卒潰,入卭州。 成都大震,人亡入玉壘關,士乘城。 坦綽遣使者王保成等四十人齎驃信書遺節度使牛叢,欲假道入朝,請憇蜀王故殿。 叢欲許之,楊慶諫曰: 「蠻無信, 彼禮屈辭甘, 詐我也。 請斬其使, 留二人還書。 」叢因責之曰: 「詔王之祖六詔,最小彝也。 天子録其勤,合六詔爲一,俾附庸成都,名之以國,許子弟入太學,使習華風, 今乃自絶王命。 且雀蛇犬馬, 猶知報德, 王乃不如蟲鳥乎 比成都以武備未修, 故令爾突我疆場。 然毘橋、 沱江之敗, 積胔附城。 今吾有十萬衆, 捨其半未用, 以千人爲軍, 十軍爲部,驍將主之。 凡部有彊弩二百,鎛斧輔之; 勁弓二百,越銀刀輔之; 長戈二百,掇刀輔之; 短矛二百,連鎚輔之。 又軍四面,面有鐵騎五百,悉收芻薪米粟,牛馬犬豕,清野待爾。 吾又能以旁騎略爾樵采, 我日出以一部與爾戰, 部别二番, 日中而代, 日昃一部至以夜屯, 月明則戰,黑則休,夜半而代。 凡我兵五日一殺敵。 爾乃晝夜戰,不十日,懵且死矣。 州縣繕甲厲兵,犄角相從,皆蠻之深讐,雖女子能齽齘薄賊,况彊夫烈士哉 爾祖嘗奴事西番, 爲爾仇家, 今顧臣之, 何恩讐之戾耶 蜀王故殿, 先世之寶宫, 非邊彝所宜舍。 神怒人憤, 驃信且死, 所差王保成四十人送書, 並已囚繫, 候軍前釁鼓。 今發遣酇龍、 段首遷二人, 持此報書」。是時,叢猶火郊民室廬觀閣,嚴兵爲固守計。坦綽至新津而還,回寇黔中,經略使秦匡謀懼奔荆南。 會僖宗立, 遣金吾將軍韓重持節往使。 俄攻黎州, 黄景復擊走之。 僖宗乾符元年,■掠嶲、雅間,破黎州,入卭崍關,掠成都。成都閉三日,蠻乃去。詔徙太平軍高駢領西川節度使, 移鎮成都。 駢乃奏: 「蠻小醜, 勢易制, 而蜀道險, 館饟窮乏, 今左神策所發長武、河東兵多,用度繁廣,且彼皆扼制羌戎,不可以弛備。 」詔乃罷長武等兵。 駢未至,先以帛書軍號, 其上仍畫一符, 於郵亭遞之, 以壯軍聲。 蠻懲交阯之敗, 望驛而遁。 至不淹月, 閲精騎五千,逐蠻至大渡河,奪鎧馬,執酋長五千斬之,收卭崍關,復取黎州,南詔遁還。 駢召景復,責大渡河之敗, 斬以狥。 戍望星、 清溪等關, 南詔懼, 遣使者詣駢結好, 而踵出兵寇邊, 駢斬其使。 初,安南經略判官杜驤爲蠻所俘,其妻李瑶,宗室女也。 故世隆遣瑶還,遞木夾遺騈,使丐和解。駢答以牒, 其略云: 「雲南頃者求合六詔併爲一蕃, 與開道途, 得接卭蜀, 賜書習讀,降使交歡,禮待情深,招延意厚,片善既知,大恩合報。 忽窮兵黷武,掠土侵疆,再犯朗寧,重陷交阯,兩俘卭蜀,一刦黔巫,凌犯不休,貪殘轉甚。 昔交阯都■不閑理兵,朗寧元戎未解誅寇,受以侵欺,容其殘暴。 某比者親征海裔,克復龍編,沈白衣没命之衆,如赤日消冰; 殺朱弩佉苴之軍,若洪爐焰雪。 其於勝負,詔國洞知。 昨日來鎮西川,移從汶水,仗節單車,大開城門,放出人物,固無疑阻,直擬誅鋤,不比從前。 師臣只務姑息,前詔遣張棟成等揚言和好,身纔入境,兵已繼來,侵欺大國,熒惑元戎,戮僕之儀,須依古典,並已軍令處置。 詔國前後俘鹵約十萬人,今獨送杜驤妻,言是没落。 杜驤守職,本在安南,城陷驅行,故非没落,星霜半代,桎梏幾年 李氏偷生,空令返國。 杜驤早殁,不得還鄉。 今則訓練番兵, 指揮漢將,鐵衣十萬,甲馬五千,邕交合從,黔蜀齊進,勲名須立,國史永書。 且杜驤官銜,李瑶門第,不是親近,但王室疎宗,天枝遠派而已。 李氏并詔國木夾,並差人押領,進送朝廷。故牒。 」世隆得書,大震。 先是,成都府無羅郭,蠻至,遂成灰燼,士民無久安之計。 駢畫地議築之,慮畚鍤將施,亭堠有警,乃命門僧景仙入南詔宣言,躬自巡邊,凡九十三日,樓櫓備具, 旗斾竟不行。 自南詔叛, 使至其境, 世隆不肯拜。 駢以其俗尚浮屠法, 故遣景仙攝使往, 世隆與其下迎, 謁且拜, 乃定盟而還。 遣清平官酋望、 趙宗政, 質子三十入朝乞盟, 請爲兄弟, 若舅甥。 詔拜景仙鴻臚卿檢校左散騎常侍。 駢結吐蕃爲間, 築戎州馬湖、 沐源川、 大渡河三城, 列屯拒險,料壯卒爲平彝軍。 南詔氣奪,世隆恚,發疽,死於越嶲景淨寺,僞諡景莊皇帝。 自世隆嗣立以來,爲邊患殆二十年,中國爲之虚耗。 然安南之陷,以蔡京之忮尅; 定邊軍之敗,以李師望、竇滂之貪庸。 召亂有由,千古一轍也。 盧躭力保成都,足稱墨守。 他則牛叢之書, 高駢之牒, 讀之猶强人意, 乃卒無能踰大渡河而南, 少雪國恥者, 君子以是嘆唐祚之將終也。 雖然,南詔至世隆而戰將勁兵半盡于外,其國亦漸衰矣。

知识出处

滇考

《滇考》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滇考》 上下二卷, 先君子於二十年前得刻本於洪筠軒别駕頤煊宅, 手自抄録, 内闕十餘頁,頗以爲憾。 宰扶風時校刻《叢書》,以是編未獲全璧,姑遲剞劂。 本年槐夏解組歸田, 適郭石齋茂才協寅持所得善本至, 先君一見驚喜, 即命付梓。 未開雕, 倉卒棄養。 畇等謹遵先志,黽勉觀成。 奈末學謏聞,又在苫■中,神思瞀亂,雖屢經勘對,而落葉未能盡掃,惟大方家垂諒焉。 道光辛巳嘉平朢日,棘人宋經畬、曾畇、倫疇仝誌。 甲午五月,廖翼卿雲汀、宋衛木門、宋珣秋子、宋瑱聽石重校。

阅读
0.1997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