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經理滇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滇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172
颗粒名称: 唐初經理滇中
分类号: Z122.553
页数: 5
页码: 四三 - 三八
摘要: 隋唐之間, 南蠻久不通中國, 各自爲酋長。 建寧以東有東爨、 烏蠻、 西爨、 白蠻, 又其東有東謝蠻、南謝蠻,東謝之南有西趙蠻,皆在牂牁、興古之間。 其西爲昆彌,即漢之昆明,以西瀰河爲境。 在蜻蛉、 弄棟之外, 名號不一, 有徒莫抵蠻、 儉望蠻、 白水西洱蠻。 洱河之西有永昌蠻,在越嶲者有松外諸蠻。 其酋帥楊氏、張氏、蒙氏各居一方,不相統轄。 唐高祖武德元年,釋爨翫之子爨弘達歸,爲昆州刺史。
关键词: 地方丛书 台州 清代

内容

隋唐之間, 南蠻久不通中國, 各自爲酋長。 建寧以東有東爨、 烏蠻、 西爨、 白蠻, 又其東有東謝蠻、南謝蠻,東謝之南有西趙蠻,皆在牂牁、興古之間。 其西爲昆彌,即漢之昆明,以西瀰河爲境。 在蜻蛉、 弄棟之外, 名號不一, 有徒莫抵蠻、 儉望蠻、 白水西洱蠻。 洱河之西有永昌蠻,在越嶲者有松外諸蠻。 其酋帥楊氏、張氏、蒙氏各居一方,不相統轄。 唐高祖武德元年,釋爨翫之子爨弘達歸,爲昆州刺史。 益州刺史段綸因遣使俞大施至南寧,治共範川, 招諭其部落,而兩爨始定矣。 三年,牂牁謝龍羽來朝,其後復遣使至,以其地爲牂州,拜龍羽爲刺史,而謝趙諸蠻漸向風矣。 四年,嶲州治中吉弘緯通南寧,諭昆彌使内附,因遣使朝貢, 歲與牂牁使俱來, 而西瀰河一帶始復通中國矣。 然諸彝雖附, 朝廷遣使撫之, 類貪縱不法, 失遠人心。 高祖聞蜀郡司法韋仁壽寛厚有識度, 乃以爲檢校南寧州都督, 寄治越嶲。 仁壽旣受命,將兵五百人至西瀰河,周歷數千里,宣布帝治,蠻彝望風歸附。仁壽承制立七州十五縣, 各以其豪帥爲牧宰, 威令簡嚴, 人人安悦。 仁壽將還, 諸酋長泣留之。 仁壽以池壁未立爲解,諸酋即相率爲築城立廨舍,仁壽乃告以實曰: 「吾奉詔,第撫循,庸敢擅留此 」諸酋悲啼, 祖行, 各遣子弟隨貢方物, 上大悦。 仁壽請徙治南寧州, 假兵, 遂撫定, 詔可, 勅益州刺史竇軌給兵■送。 軌疾其功,訹言山獠方叛,未可以遠略。 歲餘,仁壽卒,功用不成。 時建寧酋長張樂進求遣使隨仁壽入朝, 因以進求爲首領大將軍。 貞觀初, 又以爨歸王爲南寧大姓,彝衆所服,遂用之,使代仁壽爲南寧州都督,居石城。 閲三年,東謝蠻謝元深、南謝蠻謝强皆來朝, 西趙蠻趙摩索亦爲黔州豪帥田康所諷, 率所部萬餘戶内附, 因以東謝地爲應州, 南謝地爲莊州, 西趙地爲明州, 皆即授其酋帥爲刺史, 繪王會圖, 以示後人。 至貞觀二十年,嶲州大都督劉伯英上言松外諸蠻暫服亟叛,請擊之,上從其言。 明年,使右武衛將軍王建方發蜀十二州兵,進討松外諸蠻,其酋帥雙舍拒戰,敗走,殺獲十餘萬。 群蠻震駭,走保山谷。 建方遣使詣西洱河諭其帥楊威等,歸附者七十餘城,戶十萬九千,署其首領蒙和等爲縣令; 復遣奇岳自嶲州道千五百里掩西瀰河,蠻帥楊盛大駭,欲遁去,使者好語約降,乃遣首領十人納欵軍門。 建方振旅而還。 於是西瀰河大首領楊棟,東瀰河大首領楊歛,松外首領蒙羽等俱請入朝, 授官職。 二十三年, 復遣將擊西爨蠻, 開蜻蛉、 弄棟爲縣。 其西徒莫抵蠻、 儉望蠻皆來内附, 以其地置傍、 觀一 、監、求、 邱五州, 隸郎州都督。 此唐初高祖、 太宗次第經理諸蠻之大略也。 既而太宗崩, 高宗嗣位, 蜻蛉、 弄棟之西白水蠻與大小勃弄蠻酋頗相誘爲亂, 都督任懷玉招之不從, 乃以左領軍將軍趙孝祖爲郎州道行軍總管, 同懷玉討之, 至羅仵山,其酋秃磨蒲與大鬼主都千以衆塞箐口,孝祖大破之,棄城,追至周近水,大酋儉彌千、鬼主董樸瀕水爲栅,以輕騎逆戰,孝祖擊斬彌千、秃摩蒲等,會大雪,蠻凍皸,死亡略五三刺史竇軌給兵■送。 軌疾其功,訹言山獠方叛,未可以遠略。 歲餘,仁壽卒,功用不成。 時建寧酋長張樂進求遣使隨仁壽入朝, 因以進求爲首領大將軍。 貞觀初, 又以爨歸王爲南寧大姓,彝衆所服,遂用之,使代仁壽爲南寧州都督,居石城。 閲三年,東謝蠻謝元深、南謝蠻謝强皆來朝, 西趙蠻趙摩索亦爲黔州豪帥田康所諷, 率所部萬餘戶内附, 因以東謝地爲應州, 南謝地爲莊州, 西趙地爲明州, 皆即授其酋帥爲刺史, 繪王會圖, 以示後人。 至貞觀二十年,嶲州大都督劉伯英上言松外諸蠻暫服亟叛,請擊之,上從其言。 明年,使右武衛將軍王建方發蜀十二州兵,進討松外諸蠻,其酋帥雙舍拒戰,敗走,殺獲十餘萬。 群蠻震駭,走保山谷。 建方遣使詣西洱河諭其帥楊威等,歸附者七十餘城,戶十萬九千,署其首領蒙和等爲縣令; 復遣奇岳自嶲州道千五百里掩西瀰河,蠻帥楊盛大駭,欲遁去,使者好語約降,乃遣首領十人納欵軍門。 建方振旅而還。 於是西瀰河大首領楊棟,東瀰河大首領楊歛,松外首領蒙羽等俱請入朝, 授官職。 二十三年, 復遣將擊西爨蠻, 開蜻蛉、 弄棟爲縣。 其西徒莫抵蠻、 儉望蠻皆來内附, 以其地置傍、 觀一 、監、求、 邱五州, 隸郎州都督。 此唐初高祖、 太宗次第經理諸蠻之大略也。 既而太宗崩, 高宗嗣位, 蜻蛉、 弄棟之西白水蠻與大小勃弄蠻酋頗相誘爲亂, 都督任懷玉招之不從, 乃以左領軍將軍趙孝祖爲郎州道行軍總管, 同懷玉討之, 至羅仵山,其酋秃磨蒲與大鬼主都千以衆塞箐口,孝祖大破之,棄城,追至周近水,大酋儉彌千、鬼主董樸瀕水爲栅,以輕騎逆戰,孝祖擊斬彌千、秃摩蒲等,會大雪,蠻凍皸,死亡略盡。 孝祖請因屢捷之師,隨便西討大小勃弄諸蠻,詔許之。 明年,孝祖兵西入小勃弄,酋長歿盛屯白旗城, 率萬騎戰,敗, 斬之。 進至大勃弄, 酋帥楊承顛嬰城固守, 麾軍進攻, 執承顛, 餘屯皆降,始改雲南縣爲匡州,領勃弄、匡川二縣。 是年罷郎州都督,更隸戎州。 永徽四年, 張樂進求讓位於蒙詔細奴邏。 五年, 西洱蠻蒙儉、 和舍誘其黨諾没弄、 楊虔柳等七部皆反, 以李義爲姚州道總管, 率兵討之, 斬諾没弄、 楊虔柳等,蒙、 和等遁, 復集餘衆, 令犍將夸干率之轉戰,義等復誅夸干,乘勝逐北,斬首七十餘級,獲馬五千匹,和舍力屈,面縛請降; 蒙儉亦聽招撫。 語詳駱賓王《露布》。 六年,蒙詔細奴邏遣子羅炎入朝,因以奴邏爲巍州刺史,賜錦袍。 至顯慶元年, 羅炎復入朝, 謝錫命。 西瀰河楊棟等聞蒙詔見寵於唐, 因與顯和蠻酋長王羅祁,郎、昆、黎、盤四州酋長王伽衝俱率所部内附。 麟德元年,置姚州都督府於昆明之弄棟川。 自隋以來,南寧、西寧各設刺史,而於嶲州、戎州設都督以經理之,然去蠻尚遠。 武陵縣主簿石子仁建言: 「姚州在永昌之北、 越嶲之南, 地有崇山修谷, 平疇廣川, 東有金沙江之利, 西接雲南州之勝, 南距威楚, 北瞰點蒼, 最爲險要, 請置都督, 每年募五百人, 握兵鎮守兹地,以治葉榆、瀰河諸蠻,則群蠻不敢横,而中國長有金寶鹽布之利矣」。上從其言,故置府焉。 總章二年, 置禄州、 望州, 又析昆明之地爲殷州、 揔州、 敦州, 以安輯諸蠻。 其後又置盤、 麻等四十一州,皆以首領爲刺史。咸亨三年,永昌蠻叛,殺姚州長史李孝讓、辛文協,行軍總管梁積壽討平之。 南寧州爨歸王亦襲殺東爨首領盖聘及其子盖啟。 儀鳳二年, 吐蕃始通西瀰蠻。 先是,劍南募兵,於戎州西南築安戎城,以斷吐蕃通蠻之路,至是吐蕃以生羌爲嚮導, 攻陷其城, 以兵據之, 由是西瀰諸蠻皆降於吐蕃。 調露二年, 永昌蠻復叛, 命李義復總師討之,敗績,郎將劉惠戰死,於是廢姚州。 武太后垂拱四年,復置姚州,未幾,參軍李漆爲蠻所殺。 天授元年, 遣御史壽春裴懷古安集西南蠻。 延載元年, 永昌蠻酋董期帥部落二萬戶内附。 神功二年,蜀州刺史張柬之請罷姚州,不報。 睿宗景龍元年,吐蕃及姚州蠻寇邊,以鐵絙跨漾、濞二水爲橋, 以通西瀰蠻, 築城戍之。 擊討使唐九徵受命自嶲入永昌, 累戰皆捷, 盡刋其城壘,毁絙焚橋,命管記閭邱均勒石于劍川,俘其魁帥以還,而爵賞久淹,論者惜之。 自是而後,唐於南中無勝師矣。 按滇本瘠土,前史咸言其地有金銀、丹漆、牛馬、鹽布之利, 故歷代英主爭盡心焉,究之歲入未足以供設官置兵之費,動耗内地數百萬金錢以益之,而嘗不免於亂,則亦何資於此哉 善矣,夫張蜀州之請罷之也 其略曰: 「姚州古哀牢之舊國,絶域荒外,山高水深,自生人以來洎於後代,不與中國交通。 前漢唐蒙開夜郎、滇、笮,而哀牢不附,至光武季年始請内屬。 漢置永昌郡以統理之, 乃收其鹽布、氊罽之税以利中土。 其國西通大秦,南通交阯,奇珍異寶,進貢歲時不闕。 劉備據有巴蜀,嘗以甲兵不充。 及備死,諸葛亮五月渡瀘,收其金銀鹽布以益軍儲,使張伯岐選其勁卒勇兵以增武備,故《蜀志》稱自亮南征而國以富饒,甲兵充足。 由此言之,則前代置郡,其利頗深。 今金銀鹽布之税不供,珍奇之貢不入,戈戟之用不實於戎行,寶貨之資不輸七三西瀰蠻。 先是,劍南募兵,於戎州西南築安戎城,以斷吐蕃通蠻之路,至是吐蕃以生羌爲嚮導, 攻陷其城, 以兵據之, 由是西瀰諸蠻皆降於吐蕃。 調露二年, 永昌蠻復叛, 命李義復總師討之,敗績,郎將劉惠戰死,於是廢姚州。 武太后垂拱四年,復置姚州,未幾,參軍李漆爲蠻所殺。 天授元年, 遣御史壽春裴懷古安集西南蠻。 延載元年, 永昌蠻酋董期帥部落二萬戶内附。 神功二年,蜀州刺史張柬之請罷姚州,不報。 睿宗景龍元年,吐蕃及姚州蠻寇邊,以鐵絙跨漾、濞二水爲橋, 以通西瀰蠻, 築城戍之。 擊討使唐九徵受命自嶲入永昌, 累戰皆捷, 盡刋其城壘,毁絙焚橋,命管記閭邱均勒石于劍川,俘其魁帥以還,而爵賞久淹,論者惜之。 自是而後,唐於南中無勝師矣。 按滇本瘠土,前史咸言其地有金銀、丹漆、牛馬、鹽布之利, 故歷代英主爭盡心焉,究之歲入未足以供設官置兵之費,動耗内地數百萬金錢以益之,而嘗不免於亂,則亦何資於此哉 善矣,夫張蜀州之請罷之也 其略曰: 「姚州古哀牢之舊國,絶域荒外,山高水深,自生人以來洎於後代,不與中國交通。 前漢唐蒙開夜郎、滇、笮,而哀牢不附,至光武季年始請内屬。 漢置永昌郡以統理之, 乃收其鹽布、氊罽之税以利中土。 其國西通大秦,南通交阯,奇珍異寶,進貢歲時不闕。 劉備據有巴蜀,嘗以甲兵不充。 及備死,諸葛亮五月渡瀘,收其金銀鹽布以益軍儲,使張伯岐選其勁卒勇兵以增武備,故《蜀志》稱自亮南征而國以富饒,甲兵充足。 由此言之,則前代置郡,其利頗深。 今金銀鹽布之税不供,珍奇之貢不入,戈戟之用不實於戎行,寶貨之資不輸於大國,而空竭府庫,驅率平人,受役蠻彝,肝腦塗地。 臣竊爲國家惜之。 姚府所置之官,旣無安邊静寇之心,又無諸葛亮且縱且擒之技,唯知詭謀狡算,恣情割剝,貪饕刦略,積以爲常, 扇動酋渠, 遺成朋黨, 折支諂笑, 取媚蠻彝, 拜跪趍伏, 無復慚恥, 提■子弟, 嘯引兇愚, 聚會蒲博, 一擲累萬。 劍南逋逃, 中原亡命, 有二千餘戶, 見散在彼州, 專事掠奪。 國家設官分職, 以化俗防奸。 無恥無厭, 狼籍至此。 今不問彝夏, 負罪竝深, 見道路刦殺不能禁止, 臣恐一朝驚擾,爲禍轉大。 伏乞省罷, 使隸嶲府, 歲時朝覲, 同之番國。 瀘南諸鎮, 亦皆可廢。 於瀘北置關,百姓自非奉使入番,不許交通往來。 增嶲府兵,選擇清良宰牧統之爲便。 」當時不能用,後卒爲南詔所據,屢戕唐師焉。

附注

【校勘記】 一觀:四庫本作「望」。

知识出处

滇考

《滇考》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滇考》 上下二卷, 先君子於二十年前得刻本於洪筠軒别駕頤煊宅, 手自抄録, 内闕十餘頁,頗以爲憾。 宰扶風時校刻《叢書》,以是編未獲全璧,姑遲剞劂。 本年槐夏解組歸田, 適郭石齋茂才協寅持所得善本至, 先君一見驚喜, 即命付梓。 未開雕, 倉卒棄養。 畇等謹遵先志,黽勉觀成。 奈末學謏聞,又在苫■中,神思瞀亂,雖屢經勘對,而落葉未能盡掃,惟大方家垂諒焉。 道光辛巳嘉平朢日,棘人宋經畬、曾畇、倫疇仝誌。 甲午五月,廖翼卿雲汀、宋衛木門、宋珣秋子、宋瑱聽石重校。

阅读
0.2160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