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國内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滇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168
颗粒名称: 哀牢國内附
分类号: Z122.553
页数: 5
页码: 一七-二一
摘要: 漢楊終子山受詔爲《哀牢彝傳》, 范煜採之入《後漢書》一 ,其説近怪。 今滇中所傳《南詔野史》及《通紀》、《古滇説》 諸書, 益加誕妄, 間自相背謬焉。按《野史》載《白古記》云: 「三皇之後, 西天摩竭國阿育王第三子■苴低娶欠蒙虧爲妻, 生低蒙苴。 苴生九子, 名九隆氏: 長子阿輔,漢十六國之祖; 次子蒙苴兼,吐蕃之祖
关键词: 地方丛书 台州 清代

内容

漢楊終子山受詔爲《哀牢彝傳》, 范煜採之入《後漢書》一 ,其説近怪。 今滇中所傳《南詔野史》及《通紀》、《古滇説》 諸書, 益加誕妄, 間自相背謬焉。按《野史》載《白古記》云: 「三皇之後, 西天摩竭國阿育王第三子■苴低娶欠蒙虧爲妻, 生低蒙苴。 苴生九子, 名九隆氏: 長子阿輔,漢十六國之祖; 次子蒙苴兼,吐蕃之祖二 ;三子蒙苴諾,漢人之祖; 四子蒙苴酧, 東蠻之祖; 五子蒙苴篤, 生十二子三 ,五賢七聖, 蒙氏之祖; 六子蒙苴託, 居師子國; 七子蒙苴林,交阯之祖; 八子蒙苴頌,白崖張樂進求之祖; 九子蒙苴■,白彝之祖。 此九隆氏之名號族屬也。 」《通紀》及《古滇説》 不載阿育王事, 惟曰: 「其先有蒙迦獨, 妻摩黎羗,名沙壹,居哀牢山,捕漁爲生,後死哀牢山水中,不獲其屍。 沙壹往哭,見一木浮觸而來旁邊漂沈, 婦坐木上,平稳不動,遂常浣絮其上,若有感,因懷姙,生九子,復産一子,一日行往池邊,見沈木化爲龍, 忽語曰: 『若爲我生子, 今何在 ﹄九子見龍驚走, 獨小子不去, 背龍而坐。 龍因■之, 喚其名曰『習農樂﹄。母見之, 乃鳥語, 謂背爲九, 謂坐爲隆, 因名曰九隆。 習農樂後有神異,諸兄見其爲父所■而與名,又有神異,遂推以爲王,主哀牢山下」。又有奴波息者,夫妻生十女子,習農樂兄弟皆娶之,漸相滋長。 種人皆刻画其身象龍,文衣著尾。
  此沙壹之事,與漢史所載無異。 近世楊慎《滇載記》、諸葛元聲《滇史》皆記之。 謝在杭《滇略》 訛沙壹爲沙壺, 非也。 漢史無蒙迦獨、 摩黎羗、 習農樂等名。 《古滇説》 爲元人張道宗所撰,其説似起於蒙詔,至謂習農樂後受張樂進求讓位,則以細奴邏事合爲一人。 按張樂進求唐時位大首領, 而哀牢於漢建武中内附, 九隆爲哀牢所自出, 則習農樂當在周秦之間, 何至唐時尚存 與張樂進求相讓,是《古滇説》 一書誕妄不足爲信也。 又稱阿育王三子并舅神明將歸,爲哀牢彝所阻,因居滇,與莊蹻兵及諸彝雜處。 其後有仁果時,居白崖,號白子國。《滇略》稱阿育王奉佛教,惡殺,不茹葷腥,日食白飯,人稱爲白飯王。 次子封於蒼洱之間, 傳世至仁果時, 以慈信治國, 國人戴之。 漢元狩間, 天子惡滇王常羌有「漢孰與我大」之語,以爲不遜,使張騫以玉印册仁果時爲滇王,子孫世守家法,不尚染采,不殺生,因號白國。 傳至十五世孫龍佑那,蜀漢諸葛亮封之故地,賜姓張氏,即張樂進求之祖也。 司馬遷、班固、 范煜傳西南彝至詳, 不聞有白國。 張騫本傳亦不載至滇, 則是仁果時爲滇王亦傅會也。《野史》、《滇載記》 皆載仁果時事, 且指爲九隆八族四世孫。 夫白國、 哀牢國既同出九隆, 是族兄弟也。《古滇説》: 「阿育王子欲歸,爲哀牢所阻」。是又仇敵也。諸書自相矛盾,往往如此。 總之, 南詔僭竊已久, 臣下務爲神異之説, 美其祖宗。 沙壹事彷彿吞■卵, 履大人迹。 阿育王事彷彿五帝,皆祖軒轅。夫三代以上,儒者闕疑,況此蠻荒遠事,傳聞異詞,存之可也,欲從而定其是非, 何翅説夢哉 予至永昌,爲哀牢故地,詳攷其始末,要以正史爲據焉。 九隆既死,世世相嗣,乃分置小王, 散在谿谷, 絶俗荒外, 山川阻深, 生人以來, 未嘗交通中國, 名號不可得而數。 至於禁高, 乃可記知。 禁高死,子汲嗣; 汲死,子建非嗣; 建非死,子哀牢嗣; 哀牢死,子桑藕嗣; 桑藕死, 子柳承嗣; 柳承子柳貌, 柳貌子扈賢栗, 建武二十三年賢栗遣兵乘箄船南下江漢, 擊附塞彝鹿茤,鹿茤人弱,爲所擒獲。 於是疾雷風雨,水爲逆流翻涌二百餘里,箄船沉没,哀牢之衆溺死者數千人。賢栗憤甚, 復益兵, 遣其兄弟六王將萬人以攻鹿茤。 鹿茤王悉力與戰, 殺其六王,哀牢耆老共埋六王,虎復出食之。 賢栗惶恐,謂耆老曰: 「我曹入邊塞,自古有之。 今攻鹿茤,輙被天誅,中國其有聖帝乎 」遂率種人戶二千七百七十,口萬七千六百五十九,于建武二十七年詣越嶲太守鄭鴻求内屬。 帝乃封賢栗等爲君長,自此歲來朝貢。 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種人六萬口内屬,其稱邑王者七十七人。 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割益州郡西部不韋、嶲唐、比蘇、楪榆、邪龍、雲南等六縣合爲永昌郡,治不韋,去洛陽七千里。 通道博南,行者苦之,歌曰: 「漢德廣,開不賓。 度博南,越蘭津。 渡瀾滄,爲他人。 」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帥自謂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則至肩而已。 先是西部都尉鄭純爲政清潔,化行蠻貊,君長感慕,皆獻土珍,頌德美,天子嘉之,以爲永昌太守。 純益勵清操,毫毛不犯,與諸彝人約: 歲輸布貫頭,衣二領,鹽一斛。 以爲常賦,蠻俗安之。 純自爲都尉及太守凡十年,卒官。 常璩《南中志》稱其蠻漢歌咏,表薦無數,上自三司,下及鄉士,無不歎賞焉。 建初元年,哀牢王類牢與守令忿爭,遂反,太守王尋奔楪榆。 哀牢三千餘人攻博南, 燔廬舍。 章帝募發越嶲、 益州、 永昌彝漢九千人討之。 明年春, 邪龍縣昆明彝鹵承等應募,率種人與諸郡兵擊類牢于博南,大破斬之,傳首洛陽。 封鹵承爲破鹵旁邑侯, 賜帛萬疋。 永元六年, 郡徼外敦忍乙王慕延、 慕義遣使譯獻犀牛、 大象。 九年, 徼外蠻及撣國王雍由調重譯奉國珍寶, 和帝賜金印、 紫綬, 小君長皆加印綬、 錢帛。 永初元年, 徼外僬僥種彝陸類等三千餘口舉種内屬,獻象牙、水牛、封牛。 永寧元年,撣國王雍由調復遣使詣闕朝賀,獻樂及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又善跳丸,數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 海西即大秦也。 明年元會, 安帝作樂于庭, 封雍由調爲漢大都尉, 賜印綬、 金銀、 綵繒各有差。 撣國,《東觀記》作檀國。 大秦,國名■軒,在檀國西南,地方數千里,王無常人,簡立賢者,國中灾異及風雨不時,輙廢而更立,放黜不怨,其人民大類中國,土多珍寶。 疑皆今緬甸以外地, 其去哀牢遠矣。 史稱哀牢土地沃美, 出金銀、 光珠、 水精、 瑠璃、 蚌珠、 孔翠、 犀象之屬。 以其地連徼外, 不必皆郡産也。 不肖者緣爲奸利。 本初、 建和間, 梁冀擅權, 永昌太守劉安世鑄黄金爲蛇以獻冀。益州刺史种暠發其奸,不果獻,冀恨暠,因以他事陷之。李固上疏伸理, 太后赦暠, 免官, 行永昌, 以黄蛇輸官。 冀從大司農杜喬借觀, 不與, 由是見忤, 竟以他事誣喬、固,殺之,而漢治遂衰,黨錮禍起。熹平五年閏月,永昌太守曹鸞上書訟理黨人, 靈帝怒, 檻車徵送槐里獄, 拷掠死。 其事不在滇, 以其官永昌也, 故因攷哀牢事并志之。合之前篇,而南中治亂與漢業之盛衰,可槩見矣。

附注

【校勘記】 一 范煜: 當作「范曄」,四庫本作「范蔚宗」。此皆爲避清聖祖玄燁諱而改。 下文同。 二 吐蕃: 四庫本作「吐畨」。下同。 三 十二子: 底本作「十三子」,四庫本作「十二子」,是, 下文其子「五賢七聖」可證。 據改。

知识出处

滇考

《滇考》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滇考》 上下二卷, 先君子於二十年前得刻本於洪筠軒别駕頤煊宅, 手自抄録, 内闕十餘頁,頗以爲憾。 宰扶風時校刻《叢書》,以是編未獲全璧,姑遲剞劂。 本年槐夏解組歸田, 適郭石齋茂才協寅持所得善本至, 先君一見驚喜, 即命付梓。 未開雕, 倉卒棄養。 畇等謹遵先志,黽勉觀成。 奈末學謏聞,又在苫■中,神思瞀亂,雖屢經勘對,而落葉未能盡掃,惟大方家垂諒焉。 道光辛巳嘉平朢日,棘人宋經畬、曾畇、倫疇仝誌。 甲午五月,廖翼卿雲汀、宋衛木門、宋珣秋子、宋瑱聽石重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