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院二十有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赤城志》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068
颗粒名称: 禪院二十有六
分类号: K928.7
页数: 3
页码: 四〇七-四〇九
摘要: 報恩衍慶院,在縣東四十五里。舊名興福,俗又名龍華,晉天福六年建,國朝紹興六年范丞相宗尹家乞爲香燈院,遂改今額。先是,唐武德初有蓊萼禪師卓庵於此,治平三年改今額。保福院,在縣南一十五里。具足院,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慶恩院,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法海院,在縣南三十五里。顯恩褒親院,在縣西四十里。舊名顯名,淳熙三年曹開府勛家乞爲香燈院,遂改今額。舊名安像寶藏巖,蕭梁時建,國朝治平三年賜今額。淳熙十四年僧了恭重建。初僧智覬於寺南北建放生池,且造阿育王塔,號普光塔院,治平三年賜今額。法興院,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鴻祐院,在縣東一百六十里。安聖院,在縣東一百七十里。舊名天王院,乾德四年建,大中祥符二年改今額。
关键词: 台州 名胜古迹 寺院

内容

惠因寺,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九里。舊名禪房,宋元嘉四年僧應俊建,國朝大中祥符元年賜名惠因。熙寧中僧了塵重新之。紹興三十二年錢太師忱家乞爲香燈院,加「崇親」,其後孫丞相象祖還諸朝,復今額。報恩衍慶院,在縣東四十五里。舊名興福,俗又名龍華,晉天福六年建,國朝紹興六年范丞相宗尹家乞爲香燈院,遂改今額。初范公游此寺,愛其幽勝,有「茲游恐不再,聊寄小詩中」之句,人謂非佳讖,月餘薨,竟葬其中。隆恩院,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舊名明恩,大中祥符九年縣人周圜捨基建。先是,唐武德初有蓊萼禪師卓庵於此,治平三年改今額。乾道元年稍徙高爽,一新之。褒忠顯績院,在縣西三十里。舊名景福,唐武德二年建。應順元年改慈聖,國朝紹興九年呂丞相頤浩家乞爲香燈院,遂改今額。保福院,在縣南一十五里。周廣順四年建,晉開運四年賜額。八青蓮院,在縣西北二十里。舊名興善,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紹興十年重建。具足院,在縣東北二十五里。舊名百丈,晉天福六年建,國朝治平三年改今額。慶恩院,在縣東南二十五里。舊名報恩,石晉會同元年建,國朝乾德三年改今額。昌國院,在縣南二十五里。舊名佛窟,周廣順二年建,國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法海院,在縣南三十五里。太平興國七年建,治平三年賜額。惠明院,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名重元,建隆四年建,祥符七年改今額。顯恩褒親院,在縣西四十里。舊名顯名,淳熙三年曹開府勛家乞爲香燈院,遂改今額。普安院,在縣西四十里。舊名安像寶藏巖,蕭梁時建,國朝治平三年賜今額。淨安院,在縣西五十五里。舊名資壽庵,咸平元年賜今額。淳熙十四年僧了恭重建。張郎中布爲之記。寺後有大靁峰,面直常風山。惠峰院,在縣西北五十五里。舊名福田,唐咸通十三年建,國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延恩院,在縣東南七十九里。舊名涌泉,晉太康中建,蓋因任旭女弟卓庵誦《蓮經》,俄有泉自地涌出,生白蓮華,故名。其後僧懷玉居?。唐咸通中改今額。法安院,在縣東九十里。舊名廣濟保安,吳越寶正五年建,國朝治平三年改今額。廣福院,在縣東九十里。舊名資瑞,唐元和六年僧重濟建,國朝隆興元年改今額。真如院,在縣東一百五里。舊名回向,唐武德二年建,國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金仙院,在縣東南一百一十九里。舊名雉溪,慶曆元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額。常樂院,在縣東南一百二十四里。舊名崇福,嘉祐元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額。崇梵院,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太平興國二年建。初僧智覬於寺南北建放生池,且造阿育王塔,號普光塔院,治平三年賜今額。法興院,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治平元年建,建炎四年賜額。鴻祐院,在縣東一百六十里。舊名資福,晉天福八年建,國朝治平三年改今額。安聖院,在縣東一百七十里。舊名新安,晉天福四年建,國朝治平三年改今額。威神院,在縣西北五里。舊名天王院,乾德四年建,大中祥符二年改今額。

知识出处

赤城志

《赤城志》

本书是南宋时期陈耆卿纂修的一部台州总志。全志分地理、公廨、秩官、版籍、财赋、吏役、军防、山水、寺观、祠庙、人物、风土、冢墓、纪遗、辨误十五门,计四十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