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赤城志》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5030
颗粒名称: 臨海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4
页码: 三〇二-三一五
摘要: 蓋竹山,在縣南三十里。《洞淵集》所謂「第十九洞天」也。又有禮斗壇、石窗、石几、石牀、石臼、石硯。或云紹興間有二女郎出入洞中,一老嫗家其側,疑以爲魅,穢其處,遂不復見。又有丹鳳樓,香罏、天門二峰,詭異竦特,爲游覽之勝。上有展旗峰、洗腸潭,又有劍崖,舊傳趙炳留劍痕於此。真隱山,在縣西南四十里。龍符山,在縣東一百七十一里海中,本名覆釜。山有巨跡,相傳夸父追日所踐云。臨海山,在縣東北二百四十里,接海,本牛頭山,以有石似之,故名。唐天寶六年改今名。山下有二溪,一始豐,一樂安,至州北合流云。
关键词: 台州 名胜古迹 人文地理

内容

蓋竹山,在縣南三十里。按《輿地志》:「一名竹葉山,中有洞,名長耀寶光之天。」周回八十里。《洞淵集》所謂「第十九洞天」也。《雲笈七籤》云:「仙人商丘子治之。」《道藏·洞天記》及《名山記》皆云:「蓋竹山,福地、觀壇各一所,有竹如蓋,故以爲名。」《抱朴子》云:「此山可合神丹,有仙翁茶園。」舊傳葛玄植茗於此。又有禮斗壇、石窗、石几、石牀、石臼、石硯。《塵外記》云:「中有石井,橋北小道直入,有杉六叢,左右有石室,晉許邁嘗居之。舊傳漢末有陳仲林等四人入此山得道,真靈區也」。或云紹興間有二女郎出入洞中,一老嫗家其側,疑以爲魅,穢其處,遂不復見。又有丹鳳樓,香罏、天門二峰,詭異竦特,爲游覽之勝。唐守仲友詩云:「籃輿東出初雨收,眾山卷霧奔蒼虬。麥田幪幪連千疇,去年見種今有秋。農家椀大即快活七,使君不去能無羞。春光欲盡誰挽留,千林薿薿新綠柔。桐華遠近澹無思,自開自落那關愁。洞天爲我暫晴色,使我蠟屐窮冥搜。天門發秀萬馬下,水口離立群峰稠。瀑泉對面瀉絕壁,寶劍卻倚丹鳳樓。溪聲噴薄雷震動,石色古怪神剜鎪。洞門唅呀風颼颼八,香罏峰下蛟龍湫。中岑特色小爲貴九,左右旌節森戈矛。幾年秘奧一日睹,譚笑指示君知不。精廬但欲占勝處,事事棟宇非良謀一○。飛廊跨水納佳氣,突兀殿堂居上頭。軒窗高下有奇致,洗滌肺腑明雙眸。我將於此棲羽流,鳳笙鶴駕應來游。丹成一舉凌九州,下觀濁世如浮漚。靈祠款謁路阻修,層巖傾澗邃且幽。經營輪奐亦未就,揮金爾助何須求。晚雲漠漠鳴雨鳩,僕痡泥滑我欲休。虹橋列炬趣歸騎,城鼓已報更初籌。追攀別乘聊復爾,乘興何如王子猷。習池不爲倒載去,兒童不用拍手攔街謳。」白鶴山,在縣東南二十里。上有展旗峰、洗腸潭,又有劍崖,舊傳趙炳留劍痕於此。按《寰宇記》:「山上有湖,中有磐石,前有石槌、石鼓,鼓鳴則兵亂,昔有白鶴飛入會稽雷門鼓中擊之,聲震洛陽,故以爲名。」又《臨海記》云:「山上有池泉垂溜,遠望如倒掛白鶴之狀,故有泉名掛鶴。」又《郡國志》云:「漢末有徐公於此山成道,控鶴騰空而去,故有鶴掛嶺焉。」三說不同,未詳孰是。真隱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按《寰宇記》:「高一萬六千丈,周回三百里,與仙居韋羌山相接,本名栝蒼,又名天鼻,唐天寶中改今名。」又按道書云:「栝蒼山在會稽山東南。」《五嶽圖序》云:「栝蒼山,東嶽之佐。」《神仙傳》云:「王方平居崑崙,往來羅浮、栝蒼,山石壁上有科斗字,高不可識,宋元嘉中遣名畫圖於團扇焉一一」。龍符山,在縣東一百七十一里海中,本名覆釜。按《輿地志》云:「章安縣五十里海際有覆釜山。」《臨海記》及《寰宇記》云:「東海有山,形似覆釜。」《?越春秋》云:「吾得覆釜書,除天下之災。」而劉世軌記云:「夏帝登此山得龍符之瑞。」唐天寶六年遂改今名。山有巨跡,相傳夸父追日所踐云。臨海山,在縣東北二百四十里,接海,本牛頭山,以有石似之,故名。唐天寶六年改今名。山下有二溪,一始豐,一樂安,至州北合流云。協寅案:「『樂安『原本譌作『東女『,非」。秀麗山,在縣東二百里海中,舊名芙蓉。《臨海記》云:「州東北七十里海中有芙蓉山。」僧《智顗傳》云:「出海望芙蓉山,竦若紅蓮之始開。」蓋指此也。山上有石龕,方圓一丈一二,巉巖如斲,唐天寶六年改今名。東掖山,在縣東北四十五里,以其處天台左掖,故名。上有隔塵亭。石象之題云:「山椒亭榭適徘徊,病膜煩襟斗頓開。若有塵埃何處隔?此中自是少塵埃。」樓石山,在縣南六十二里。西北帶江,仰望如樓狀。按謝靈運《游山志》云:「樓石山,多支子」。又僧懷玉記有大小樓石山,土人云內者爲小,外者爲大。石新婦山,在縣東南七十里,東瀕江。按《臨海記》云:「山土石紺色,如人狀。」《寰宇記》云:「在縣東一百一里,旁有奇石如婦人,悉紺色。宋文帝亦嘗遣畫工圖於白團扇焉。」左緯詩云:「煙蘿爲髻霧爲巾,獨立江邊經幾春。無故被人呼作婦,不知誰是畫眉人。」岐山,在縣東南六十里。黃巖方山戴氏贅杜氏,居於此,故俗呼杜岐山。按《臨海記》舊有謝詩:「杜岐一穴占三鈞,聳筆金門玉戶新。」石鼓山,在縣東一百五里。?《臨海記》云:「黃石村有石鼓山,山上有石似鼓,兵革興則鳴」。舊有栅城,唐貞觀初刺史李元奏置,起州兵二千人護之。僧灌頂嘗避地於此。陳侍郎公輔詩云:「有山名石鼓,千古鎮南溟。大手不勞力,動時天下驚。」兵山,在縣東一百里,唐末有兵遁於此,故名。玉峴山,在縣東一百七里,本黃石山。今縣東南地名黃礁,一名黃石奧,相傳黃石公居此,有石棋盤尚存,唐天寶六年更今名。中有石澗,可容數百人,四面多林木。《臨海記》云:「黃石山,洩水九層,沿崖如白練。」舊經云:「昔有僧入其穴,三日而回,言其中多水,有伏翼大如鵝。」上足山,在縣西南一十一里,一名戲龍。西接真隱山,南連永嘉,西南連栝蒼,有石井、龍湫,巖上有瀑布,高十餘丈,歲旱必禱焉。湖山,在縣北四十里。《臨海記》云:「其上夷坦,可坐數百人,俯視江海,邑屋爛然在目,俗以重九日多登焉。」白鵠山,在縣西北六十里,以其水傾注,遙望如倒掛白鵠,故名。按《臨海記》云:「中有深湖,魚大如二百斛舟,修可二丈。」疑其誕也。金鼇一作「鵝」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東有一小洞,昔有人夜艤舟於此,一物起波間,光彩注射,迫視,乃一巨鼇,金色,故以爲名。詳見善濟院。赤山,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絕頂有古塔,塔之下有石函,盛小銅塔,銅塔之內有銀壺,盛舍利,俗傳梁王詧所施。白山,在縣東南二百五十里。按《臨海記》:「郡東南有白山,望之如雪,其上有湖,舊傳金鵝於此集焉。」下有溪,其水金色。合旗山,在縣東一百三十里。舊傳僧灌頂居攝靜寺,會有海寇至,頂講經自若,寇見旌旗耀日,有神皆丈餘,懼而遁,故以名山。東刊山,在縣東九十一里,一名天柱。東南接黃石山。按《臨海記》:「山極高遠,蓋禹隨山刊木,因以爲名。」晉任旭葬焉。望海尖山,在縣東北四里後嶺上。其峰高聳,宜遠眺,今土人多以爲田,麥時翠浪翻浮,最爲可愛。日山,在縣西五里。以其面東朝日,視諸峰獨高,故名。牛極山,在縣西北一十里。以牧牛路至此極,故名。上有平坡數畝,可遠眺。白巖山,在縣西一十二里。舊名白馬,唐天寶六年改今名。古塘門山,在縣南二十里。兩峰對峙,中空十餘丈,舊傳海門在焉。新羅山,在縣西三十里。與八疊嶺相望。鳥道巑岏,多野果,土人利之。許孝山,在縣北四十五里。舊傳有許其姓者居喪至孝,每一慟則群鳥悲鳴,故以名山。遮呀山,在縣西北五十里。以兩山嵯岈,如齒並列,故名。燈壇山,在縣西南六十里,北連栝蒼。舊經云:「上爲石壇,每陰雨,則有光如燈,故名。宜」山,在縣西六十里。其巔平衍,良疇可十頃,上有潭瀑沾溉,水旱不能災。童峙山,在縣東七十里。按僧遵式《安仁院記》作「峒峙」字。鴻鶴山,有二:一在縣西七十里,一在縣西北六十五里。龜潭山,在縣東七十里。舊傳下有石龜戴之,故名。九盤山,在縣東南七十五里。以其縈回九轉一三,故名。絕頂可眺大海,有小寺,亦以山名。閭丘山,在縣東北八十里。昔人逸民閭丘氏居此一四,故名。亭山,在縣南一百里。其地有寨,由郡泛舟入黃巖者多候潮於此。翠環山,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峰巒回合,有若環翠,故名。高相山,在縣東北一百三十五里。一穴無際,按《會稽圖》云與海通一五。宴室山,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按《臨海記》,有越王望海館,下有湖,多金鵝飛魚。高麗頭山,在縣東南二百八十里。自此山下分路,入高麗國。其峰突立,宛如人首,故名。常風山,在縣西五十里。以其穴常有風,故名。碧雲山,在縣西五十里,面常風山。帽尖山,在縣西七十里。以其形如帽而銳,故名。牛頭山,在縣東二百八十里。東北連寧海。碧潭山,在縣西北一十三里,俗呼壽安山。鳴鶴山,在縣西二十里。西岑山,在縣東南六十里。寒石山,在縣西北七十里。十方山一六,在縣西八十里。三石山,在縣東一百二十里。白楓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海門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六里,瀕海。堀門山,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海中。按《郡國志》作「崛門」,《輿地志》云:「山腹穹窿,一穴透頂,其中有聲,則風起水涌,且主兵,吳時已如此。」大雄山,在縣東二百一十一里海中。舊傳晉僧懷玉常伐木於此,值風與浪合,有光如練,導至涌泉寺。熨頭扣山,在縣東二百一十一里海中。西有嶼,民多居焉。石灶山,在縣東南七十里海中。以有石若灶然,故名。鵝鼻山,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海中。以其狀如鵝鼻吸水,故名。下有海塗,捺爲田。輕盈山,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海中。上有滬業者居焉。石佛山,在縣東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以其狀如佛,故名。峧巉山,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海中。上多支子,且有田及民廬。蒼郭山,在縣東北二百一十一里海中。以其西有蒼郭村,故名。小門山、大門山,在縣東南一百里海中。壽昌山,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海中。莆門山,在縣東南一百五十七里海中。東麂山,在縣東一百五十七里海中。西麂山,在縣東一百六十二里海中。主山,在縣東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上多民居。鹿頭山,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海中。虎頭山,在縣東北二百六里海中。澤青山,在縣東南二百一十九里海中。檉澳山,在縣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伯達山,在縣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嶼山,在縣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澤山,在縣東北二百八十里海中。雲峰,有二:上峰在縣西南五里,下峰在縣西南一十九里。三峰,在縣東一十五里。或云三峰旁有嶺,亦以是名。中峰,在縣東六十九里。按《安仁院記》有「東接中嶽」之語。惠峰,在縣南二十里。靈峰,在縣東南五十里。雙巖,在縣南一十五里。峭峻並峙,爲江南諸山之冠,州治對焉。石船巖,在縣西一里城山嶺。以其若船狀,故名。中有小穴,舊傳白鷹常棲其上。百丈巖,在縣東北三里法安院側。上有龍湫,雨驟則雙瀑交垂,如玉簾之狀,章守得象詩所謂「千尋練掛雙流瀑」是也。伎石巖,在縣南一十里。巖尖有巨石橫其上,著巖僅尺許,眾舉之莫能動。聖巖,在縣南二十里錢柱山,號險絕一七,舊傳有神躍馬於此,故名。至今有馬蹄痕,又名馬蹄巖。白巖,在縣南二十四里。孤絕秀異,林木鱗次,以其皆白石,故名。上有龍湫,水如白練云。象鼻巖,在縣西三十五里。以其狀似之,故名。下枕深潭。雲巖,在縣東四十五里。以白雲常蔽其上,故名。獅子巖,在縣東五十里下里嶴口。呀然欲躩,兩足垂前,狀如獅子踞地,故名。豬頭巖,在縣西十里。松巖,在縣西南一十五里。羅漢巖,在縣西二十五里。石龜巖,在縣東南三十五里。白馬隱身巖,在縣東三十五里。寶藏巖,在縣西四十五里。桐巖,在縣東五十里,接寧海。禪師巖,在縣西五十五里。烏巖,在縣東七十里。仙巖,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彭公嶼,在縣東一十里。古謠云:「彭公嶼沙漲出宰相,破石湖水穿出狀元。」破石湖在縣西日山。比年沙漲,謝、錢二公果相繼入相。今湖水亦漸穿矣。樊續嶼,在縣東南七里。見《臨海記》,詳見《冢墓門》。新羅嶼,在縣東南三十里。昔有新羅賈人艤舟於此,故名。騰嶼,在縣東北六十里。南有溪清泚,出巨蟹焉。龜嶼,在縣東一十五里。嚴嶼,在縣東一百二十里。獨嶼,在縣東南一百三十五里。行嶼一八,在縣東一百四十六里海中。馬嶼,在縣東一百七十里。城山嶺,在縣西三里,以築城其上,故名。世犖按:原本作「西南」。馬嶺,在縣南五里。舊傳有馬氏者鑿山爲之,故名。石姥嶺,在縣西北三十里。石有神靈,人祭之以祈田蠶,凡經從者亦拜焉。新嶺,在縣南三十五里。入自大左嶴,至嶺脊分臨海、黃巖界,凡三上三下云。後嶺,在縣北四里。蔡嶺,在縣東八里。平嶺,在縣南一十里。護郭嶺,在縣西南一十里。開浦嶺,在縣西一十七里。八疊嶺,在縣西二十三里。長石嶺,在縣南二十五里。小嶺,在縣西二十五里。大嶺,在縣西三十里。朱沙嶺,在縣東三十里。抝嶺,在縣南三十里。孝慕嶺,在縣南三十里。磨石嶺,在縣西三十五里。大左嶺,在縣南四十里。七孺嶺,在縣西四十里。詳見《鄉里門》。小石嶺,在縣西四十七里。五謹嶺,在縣西北五十里。下乃大石嶴云。常風嶺,在縣西五十里。長田嶺,在縣南五十里。象坎嶺,在縣西五十五里。天門嶺,在縣西六十里。狼坑嶺,在縣東六十里。寧和嶺,在縣東六十里。童峙嶺,在縣東九十里。龍嶴嶺,在縣東南九十里。金溪嶺,在縣東北九十里。二嶺,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城門嶺,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芙蓉洞,一名石鼓洞,在縣東一百四十里隆恩寺後。洞有二,形如鼓,大小相連,大可方三丈,小僅三之二,俗傳多怪物。其西相距三四里有巨石高十數丈,屹立山巔,號石柱。下亦有石室,方二丈,玲瓏上通,俗呼爲穿巖云。太平巖洞,在縣西三十五里,因鄉得名。異峰谽谺,上常有雲氣,其旁林木蔽映,泉瀑飛垂,有石室、石枕、石牀、石杵之類。常風洞,在縣西四十里。中極幽邃,舊有石欄護之,宣和中亦嘗駐兵於此。招賢洞,在縣西六十里。因寺得名,宣和寇難,朝廷遣將鋤擊,以其地據險而守焉一九。平巖洞,在縣東八十里。舊傳仙人所棲,有石門、石窗、石井、石牀、鼎灶之屬。金仙洞,在縣東一百五十里。以其下有寺曰金仙,故名。一又名雉溪洞,僻絕縈遠,蓋瞿曇之所家云。石蓮洞,在縣東一百七十里。口僅六尺二○,深不可入,每亭戶煎煮,土人採捕,皆聚其旁焉。其下則海塗。金雞石,在皇華亭下。瀕江根,有兩足,巨潮衝突不動,即皇華真人上昇處。石間有泓水極清,與報恩寺前龍井通,昔有人浮梗井中,自石而出。飛霞石,在蓋竹山。舊傳仙人上昇於此。石疊三層二一,牧孺戲其上,以手轉之不墜。疊石,在縣南九里。高下羅生,如甃疊然。蝦蟆石,在縣東南五十里江側。石塘,在縣西三十五里。蓋以巖穴狀如塘,故名。其上山泉飛注於此。石柱,在縣東三十里上沙。石倉,在縣東三十六渡之第四渡。石牛,在縣東四十里下管洋。

知识出处

赤城志

《赤城志》

本书是南宋时期陈耆卿纂修的一部台州总志。全志分地理、公廨、秩官、版籍、财赋、吏役、军防、山水、寺观、祠庙、人物、风土、冢墓、纪遗、辨误十五门,计四十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