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赤城志》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4753
颗粒名称: 天台
分类号: K928.6
页数: 3
页码: 三八-四〇
摘要: 臨川橋,在縣西一里,舊名西橋,隆興二年令王琰累石而建,且亭其上,陳知院騤以琰臨川人也,故名。後爲令者,睥睨難之。巨木以爲梁,橫之妥如也。甓以培石,欲其埤也。灰以塗甓,欲其確也。疑若有神施磨礲,鞏然不動如華松。孝義橋,在縣東九十二步。螺溪橋,在縣東七里。石井橋,在縣東一十三里。咸平五年建,以其旁有石井,故名。綽所賦蓋福聖觀前之溪爾。茅橋,在縣西二十里。舊名通濟,後以地多茅姓,更今名。以近丹霞洞,故名。舊名東橋,後寺僧亭其上,以水聲如振錫,更今名。豐家橋,在縣東二里。其水自螺溪分流,昔僧豐干祖居處也。清河橋,在縣東一十五里。迎賓橋,在縣西三里。清化橋,在縣西五里。碧水橋,在縣西一十五里。
关键词: 历史地理 历史地名 中国

内容

臨川橋,在縣西一里,舊名西橋,隆興二年令王琰累石而建,且亭其上,陳知院騤以琰臨川人也,故名。陳知院記云:臨川王公琰,紹興三十二年春綰一銅章綬,以荆國文公濟天下之緒餘,濟天台。越隆興元年冬十月甲戌,新作橋於邑西之溪,從民欲也。溪距邑庭可一里,源自五峰,雙澗北迤而至,眾山複繞,旁流輳委,會霖潦則激焉如轟,涌焉如奔,防隄室廬蕩如也。平時馬涉則濡纓,負涉則濡橐,聯彴以渡,歲作歲圮,編氓苦其役,行旅咨怨,前後尉李琰、李異俱有建橋之役,作百丈隄以捍衝溢,功竟勿濟。後爲令者,睥睨難之。迨公之來,歎曰:「大害也,不在我乎?大抵銳於土功者,利在亟成,以要虛名,莫肯爲遠計。今我則否」。乃會費五百萬錢,出俸四十萬,爲邑先,源源而應,數則充矣。爰即故址相之,然後奠之,奠之然後營之,斲者、鑿者、陶者、墁者、梩者、築者,從焉非驅,作焉非督,公曰:「有穡事者與乎?有焉毋納其力。」穹石以爲楹,植之屹如也。巨木以爲梁,橫之妥如也。甓以培石,欲其埤也。灰以塗甓,欲其確也。尺有五十,何其修之曼曼然,尺一十有九,何其博之衍衍然;尺二十有五,何其高之岌岌然。復亭其上。乃舄乃飭,乃敞乃奕,可以息行邁,可以樂閒暇,可以遠眺望。卓哉美乎,疑混物初剖,有此壯觀,非人力能爲也。二年閏月丙辰告成,公乃率僚友會稽陸君溉八、金華陳君恕、永嘉丁君康時、沈君虞卿觀焉,公曰:「吾與諸君,孰名於斯?」僉曰:「大夫之力也,名則在大夫。」士之豪,民之耆老,于時咸在,翕然告曰:「願即以『臨川』名。」表公功也。請既獲遂,歌以落之,曰:壯兮滄溟跨跤龍,麗兮霄漢垂螮蝀。疑若有神施磨礲,鞏然不動如華松。環瞻山幄凝翠空,俯睨溪紋織微風。夜半橫浮沆瀣中,朝來掩映扶桑紅。車馬颯沓西復東,宏規碩利繄誰功?競將大年壽我公,願與此橋俱無窮。孝義橋,在縣東九十二步。淳化元年建,因坊得名。螺溪橋,在縣東七里。景德三年建。石井橋,在縣東一十三里。咸平五年建,以其旁有石井,故名。靈水橋,在縣東三十里。淳化三年建。或引孫綽賦「過靈溪而一濯」之句,非也。綽所賦蓋福聖觀前之溪爾。茅橋,在縣西二十里。舊名通濟,後以地多茅姓,更今名。羅提刑適未第時,嘗露宿橋上,後持節經從,有詩云:「京城濕墨遺相知,心繞天台四散飛。記得小田橋上月,五更河露濕人衣。」九今斷碑尚在。永寧通濟橋,在縣西二十里。父老云本鍾氏所創,或呼鍾家橋。丹霞橋,在縣西一十五里。以近丹霞洞,故名。飛泉橋,在縣西二十里。蓋取孫綽賦「瀑布飛流」而名。振錫橋,在縣北一十里國清寺東。舊名東橋,後寺僧亭其上,以水聲如振錫,更今名。豐家橋,在縣東二里。其水自螺溪分流,昔僧豐干祖居處也。清河橋,在縣東一十五里。洪橋,在縣南七里。以地多洪姓,故名。從化橋,在縣西一里。迎賓橋,在縣西三里。清化橋,在縣西五里。碧水橋,在縣西一十五里。舊名碧泉。清溪橋,在縣西北五里。落馬橋,在縣西北七里。

知识出处

赤城志

《赤城志》

本书是南宋时期陈耆卿纂修的一部台州总志。全志分地理、公廨、秩官、版籍、财赋、吏役、军防、山水、寺观、祠庙、人物、风土、冢墓、纪遗、辨误十五门,计四十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