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图书馆
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谢铎及茶陵诗派》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4653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4
内容
后记 1983年7月,我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在新建立的古籍研究所工作。当时,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校的古籍研究所联手编纂《全明诗》,我参加了此项工作;后来受章培恒先生、平慧善先生之邀,担任了《全明诗》编委。那一阶段,我把科研的重点放在了明代。
我是浙江台州温岭人,谢铎这位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茶陵诗派” 重要作家是我的乡贤。他在成化、弘治、正德年间三次出仕,三次因各种原因辞职返乡。出仕期间,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和侍讲、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他在朝时,正直廉洁,积极有为;乡居期间,积极投身于家乡教育事业,全力创办方岩书院,培养了众多的人才。他还是一位勤奋的作家, 写作了大量的诗文。
1969年11月,我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了离谢铎故里不远的温岭大溪镇流庆村插队落户,接触到很多关于谢铎的佚事传说,然而当时大家都没有见过谢铎的诗文,于是我萌生了搜集整理《谢铎集》和研究谢铎的愿望。
谢铎一生著述甚丰。其诗文集《桃溪集》经过三次编纂,一曰《桃溪杂稿》, 已佚;二曰《桃溪净稿》,八十四卷,今存;三曰《桃溪类稿》,六十卷,残存五十一卷。由于《桃溪净稿》是唯一的全本,因此我选择此本作为底本整理《谢铎集》。从2001年初开始,在中共温岭市宣传部、中共大溪镇委、大溪镇人民政府及各界的支持下,工作开展顺利,2002年10月,《谢铎集》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大溪镇人民政府配合文化节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此书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和地方各界热烈的反响和广泛的注意,它为我们全面了解“茶陵诗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为我们了解谢铎,提供了第一手真实的资料。整理点校工作告一段落后,我立即开始撰写关于谢铎的研究著作———《谢铎及茶陵诗派》。值此项工作完成之际,我要对帮助支持此项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中共温岭市委、温岭市人民政府、温岭市委宣传部、温岭市文广新局; 感谢中共大溪镇委、大溪镇人民政府对本项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
陈伟义同志到温岭市担任市委书记后,非常重视温岭的文化建设,对本项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出版事宜十分关心,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感谢叶海燕市长、戴康年部长、曹鸿部长、丁琦娅副市长、蒋迪波局长、郑小庆主任。
感谢大溪镇张于荣书记、潘军明书记、徐寅镇长、陈士良副书记以及林吉明同志等。感谢大溪镇中心小学和麻车屿村、毛竹下村、兆岙村、河头村、阳山村。
感谢浙江省社联,他们在2004年将本课题列入省社联重点项目,又在2006年将本课题选入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2007年定为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感谢陈永昊书记、连晓鸣副主席、曾骅主任、谢利根处长等。
感谢复旦大学章培恒教授、陈正宏教授、郑利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萧瑞峰教授,浙江大学廖可斌教授、束景南教授、沈松勤教授、周明初教授、楼含松教授、王德华教授、徐永明教授对本项工作的许多支持。章培恒先生病中赐序,尤其使我感念万千。感谢浙江图书馆丁红先生、临海博物馆徐三见先生在资料方面给予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感谢《文学评论》《文献》《中华文史论丛》《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文史知识》《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台州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了我关于谢铎研究的一系列文章,感谢胡明先生、王菡先生、张廷银先生、赵昌平先生、蒋维崧先生、杨忠先生、胡友鸣先生、王立嘉先生、俞樟华先生、胡正武先生、徐正英先生等对本项科研工作的许多指导,使谢铎的研究成果能够较早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还感谢《温岭日报》等地方报刊,多次发表关于谢铎研究的文章和专题报道,感谢黄晓慧同志等。
感谢友人鲍立云先生、萧丹女士、林香富先生、张国祥先生、严晓富先生、张妙祥先生、滕万海先生、谢启定先生、林法明先生对本项工作的大力支持。
感谢我的博士生孙宝、孟国中、白崇、李慧芳、毛振华、陶琳、陈伟娜、李春·524· 谢铎及茶陵诗派云,访问学者张兰花副教授,硕士生谢永攀、黄艳萍等给我的许多帮助。《桃溪净稿》是一部许多地方都模糊不清的书稿,他们协助我用各种本子补齐;《桃溪类稿》是孤本,他们到北京协助我整部抄回;又协助我一起开展研究工作。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工作的一贯支持。
林家骊于浙江大学西溪校区2007年11月
知识出处
《谢铎及茶陵诗派》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重点考察谢铎的诗文主张及创作特色,并将谢铎和其他茶陵诗派成员结合起来一同考察,以概括“茶陵诗派”的全貌,评价“茶陵诗派”和谢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