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石先生墓志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谢铎及茶陵诗派》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4646
颗粒名称: 方石先生墓志铭
分类号: K81
页数: 3
页码: 509-51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方石先生墓志铭的概括。
关键词: 墓志铭 方石先生

内容

王廷相正德五年二月二日,方石先生卒于家,年七十有六。有司以闻,乃赠礼部尚书,谕祭赐,谥文肃。命官治葬事于其里旸岙大梦山之原窆,已二纪矣。门人南京礼部右侍郎黄君宗贤具状示廷相曰:先师托体九原,岁云邈矣,嗣孙弱,不克事,犹未勒有圹中之石,绾实悲之。君游先生门下,应切义念,兹文非君而何?嗟呼!先生尚未有铭耶,奚以掩幽示后?乃泫然挥涕铭之。按状,先生姓谢氏,讳铎,字鸣治,别号方石。生而姿性澄朗,机神警悟,童时即能为韵语。年十四,叔父逸老先生授以《四子书》《毛诗》,辄通大义。将冠,游邑校,与同邑黄文毅公孔昭友契,服膺儒素,日相砥砺,以古人自期,乃并有时名。天顺三年,浙江发解第二人;八年,登进士第,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预修《英庙实录》,赐银币,升俸。成化九年,被旨校《通鉴纲目》。先生乃具疏,论宋神宗好《通鉴》,理宗好《纲目》,徒知留意其书,不能推之于治。因劝上亲贤讲学, 见诸行事,不可为二君之徒好。帝嘉纳之。见北虏人潜伏为窟穴,夫大河为关陕之限隔,受降东胜乃大河之藩篱,失此,则河不可守,况又失河而退守,其何能及。黄甫川西至榆林,抵宁夏二千余里,中间列置城堡二十有三,步军二万三千有奇,卒分力弱,势难捍御,是以往岁寇掠如入无人之境,朝廷久为搜套之策,迟疑未决,及今无事,正宜蓄兵养锐,渐图收复汉唐故疆与国初东胜之地, 据其形势,守其不攻,此计之上也。又言:今之选将皆晚唐债帅,士卒战殁而名数不闻,士卒克捷而赏归权势。克减之私,办纳之苦,怨气塞腹,志义且乖离矣,尚安能驱而使之乎?言甚剀切,皆凿凿可行。升侍讲,入预经筵。反覆推说,皆人所难言者。接丁内外艰,饮水、蔬食、倚庐、祥禫,一如古礼终制。亲友劝起复,先生曰:初心糜禄为亲尔,今复何为?乃楗门读书,以养道求志;时侍逸老登眺方岩、雁荡之上,怡神自足,弹冠之念泊如也。孝皇初新庶政,征贤铨德。廷臣交章论荐,会修《宪庙实录》,遂诏起之。长沙李文正公贻书劝驾,极言君子道隆乘运拯世之义。先生乃勉力入朝,供事兵馆,于汪直、王越开边事书之最直。升南京国子监祭酒,以道义廉节为教,士皆刮涤旧习。又疏国学事宜六,上之曰:择师儒、慎科贡、正祀典、广载籍、复会馔、均拨历。其正祀典略曰:孔庙从祀之贤,万代仰止,龟山杨时,程门高弟,实衍延平之脉,新经之辟, 足以卫道,乃今不预从祀;临川郡公吴澄,为宋举子而显仕于元,夫出处圣贤大节,忘君事仇,迹其所行,不及洛邑顽民,顾在从祀之列,臣实惑之。风教所关, 不可不正。先生以师道难尽,状请致仕,不许。适丧仲子,先祀罔托,遂力求解任归。家居将十年,士望日重,荐者益力,铨部仍拟国子监祭酒,上特命升礼部右侍郎,掌祭酒事,遣使就其家起之。先生再疏辞疾,李文正公时在政府,复贻书谕上意,乃行。又以求退得迁,非义所安,恳辞以旧官供职,不许,乃始受命。
  在国学教胄,务先养成器识、濯砺风节,一时士类翕然大变。会辑《通鉴纂要》, 要以先生为润色官,乃论黜晋、隋、胡元之统,识者韪之。先是,国学自会膳不行,膳夫输役遂为祭酒常费,先生乃尽籍贮于公,不私铢发。奏均给其属与诸生之贫者,余为修治圮废之用,至今犹行之。以疾乞致仕,疏凡五上,每优旨勉留,不能夺,乃许养疾,仍命驰驿归。时六馆诸生以状乞留先生者无虑千人。正德三年,吏部荐先生儒术宏深,当大用,会权阉用事,矫令致仕。在家数年卒。
  先世遗有常稔田若干亩,先生议供祠墓。禄有稍赢,即别买田代之,分给弟侄。又置田储租供家塾,建方岩书院,赒宗戚婚丧患难之不赡者。其处宗党,仁义忠厚之行多可尚如此。所著有《桃溪集》《续真西山读书记》《伊洛遗音》《伊洛渊源续录》《四子择言》《元史本末》《宰辅沿革》《国朝名臣事略》《尊乡录》①《赤城志》《文集》《诗集》《论谏录》《缌山集》百余卷。
  先生系出晋康乐公,宋经略使鞅始迁黄岩,元末高祖孝子温良再迁桃溪, 今隶太平。曾祖原睦。祖性端,赠礼部右侍郎;妣赵氏,赠淑人。考世衍,封编修,累赠礼部右侍郎;妣高氏,封孺人,累赠淑人。配陈氏,继配孔氏,宣圣五十七代孙,皆赠淑人。子男三,兴仁、兴义皆夭,兴寅,侧室焦氏出。女二,长聘黄侹,俱夭;次适金忻。孙男一,必阼,兴义遗腹子,以荫补国子生;曾孙男二,适然②。从叔父宝庆知府即逸老先生,及弟王城山人绩,皆以学行重于时云。
  先生性孤介廉直,重气节,慎取予,有防畛,遇事侃侃能断,义不可夺。且安止知命,不竞不华,布素蔬食,终身弗厌。故平生不吝义退,不荣倖进。其进也,反覆辞免,至不得已而后就;其退也,量任揆己奋迅而决之。虽退处岩野而其心未尝不在天下,每闻朝政更革,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会,亦未尝不拊膺太息而致虑于世道之升降也。嗟乎!粤自成化以来,内阁、司礼交相倚藉,暗泊朝政,士必夤缘托结,而后通显,不然①虽韫德怀义高迈清远之儒,不陆沉于下僚,则摈弃于草野。夫以三原王公,天下倚望,以不附顺,犹设谋害,使不得久于其位,他可以镇压而无恐者,不啻驱逐矣。朝寡廉节,习稔污风,②愧于具瞻者亦多矣!乃先生卓尔名辅,亦竟不能宏济大猷,以发舒其素志,则其时可知矣。然而羲易幽贞之吉,大雅进止之度,百世以下,闻其风者,亦足以激贪立懦而又何慊乎哉!铭曰: 穆穆文肃,炳灵自天。敬义直方,厥德永全。学邃坟籍,道探渊源。驳正图纬,维圣之尊。持正于家,伦义靡忒。持正于国,忠贞匪石。讲筵渠渠,启沃论思。史笔屹屹,直书不移。司成两都,棫朴协轨。育髦斯士,植国之纪。未济大川,聊尔小试。尼父天知,子舆不遇。时不苟合,道不虚行。用则凤骞,退则鸿冥。弗流弗执,中正是造。文武弛张,展也有道。匪公儒素,孰启其节。
  匪公端诚,孰遗其哲。道敝风亏,邈哉黄虞。先生往矣,孰隆其污。天台之阳, 有邱崔嵬。哲人之藏,百世之怀。
  嘉靖九年岁次庚寅冬十月望日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门人仪封王廷相子衡谨志。

附注

①此句,1998年重修本《桃溪谢氏宗谱》无“《四子择言》《元史本末》《宰辅沿革》《国朝名臣事略》《尊乡录》”。 ② 此句,《桃溪谢氏宗谱》无“适然”。 ①不然,《桃溪谢氏宗谱》作“苟不然此”。 ② 此句,《桃溪谢氏宗谱》多出“三事九列有”。

知识出处

谢铎及茶陵诗派

《谢铎及茶陵诗派》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重点考察谢铎的诗文主张及创作特色,并将谢铎和其他茶陵诗派成员结合起来一同考察,以概括“茶陵诗派”的全貌,评价“茶陵诗派”和谢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