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溪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谢铎及茶陵诗派》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4583
颗粒名称: 二、《桃溪集》
分类号: K825.6
页数: 5
页码: 66-70
摘要: 《桃溪集》是谢铎诗文集的名称。据黄绾《桃溪类稿序》,谢铎《桃溪集》经历了三次编辑过程,初编为《桃溪杂稿》,二编为《桃溪净稿》,三编为《桃溪类稿》。
关键词: 谢铎 《桃溪集》

内容

《桃溪集》是谢铎诗文集的名称。据黄绾《桃溪类稿序》,谢铎《桃溪集》经历了三次编辑过程,初编为《桃溪杂稿》,二编为《桃溪净稿》,三编为《桃溪类稿》。
  1.《桃溪杂稿》《桃溪杂稿》已不存。今李东阳《怀麓堂文集·文前稿》卷八有《桃溪杂稿序》曰: 予与方石先生同试礼部,时已闻其有能诗名。及举进士,同为翰林庶吉士,又同舍,见所作《京都十景》律诗,精到有法,为保斋刘公、竹岩柯公所甄奖;又见其经史之隙,口未始绝吟,分体刻日,各得其肯綮乃已。予少且劣,心窃愧畏之。同官十有余年,先生学愈高,诗亦益古,日追之而不可及。……及先生以忧去,谢病几十年,每恨不及亟见。见所寄古乐府诸篇,奇古深到,不能释手。比以史事就召,尽见其《桃溪杂稿》若干巻,乃起而叹曰:“诗之妙,一至此哉!” 按:此序作于弘治己酉即弘治二年(1489)。李东阳此序在顾璘刊出《桃溪净稿》时以《桃溪净稿序》之名被收入该书诗集前,并在后面加了一段话: 初名《杂稿》,后十三年,西涯先生再取而芟之,俾录为《净稿》云。① 南京太常寺少卿陈音有《桃溪杂稿序》曰: ……天顺甲申登进士第,入翰林为庶吉士。益大肆力于学,凡经传子史,无不精思力究,会诸博而归诸约,将以其所学措诸实用。既为编修侍讲,恒有陈论,其操持刚介,棱棱不苟合,尝退居山阿几十年,欲自老而不悔。弘治初,修《英庙实录》,诏特起之,先生黾勉供事,于是非褒贬深为有裨。会拜南京国子祭酒,既至,夙夜殚心,询弊举宜,大要以明彝伦、正风俗、成人才为己任。虽士心信服,声教丕振,其心缺然,若犹愧于古之所以教者,而去志恒存。……呜呼!以先生之学识、气节,其出处进退间必有道在,岂音之愚之所测哉?独念如先生者世不易得,乃不得尽展其蕴于事功,而独发其志于文辞,良可慨矣!……弘治辛亥夏六月既望,南京太常寺少卿友人陈音序。
  从这篇序言可以看出,此序是谢铎弘治四年,因“子殇、身病,遽恳疏力请以归”之时所作,时陈音任太常寺少卿之职,他所看到的谢铎诗文时间下限为弘治四年。
  2.《桃溪净稿》《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一“经籍”五十一:“谢铎《桃溪净稿》八十四卷。”②《四库总目提要》卷一百七十五《集部·别集类存目》:“《桃溪净稿》八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谢铎撰。铎有《赤城论谏录》,已著录。是集凡诗四十五卷,文三十九卷。盖李东阳因其旧本再取而芟之,故以《桃溪净稿》为名。
  然瑕瑜参半,犹不能悉为刊除也。”③ 《桃溪净稿》八十四卷,有明正德十六(1521)年刻本。其中诗四十五卷,文三十九卷。台州知府顾璘《桃溪净稿序》曰: 或问谢文肃公之文,璘曰:醇气之积也。夫文章盛衰,关诸气运,而发乎其人;非运弗聚,非人弗行,岂小物也哉!……如丘文庄公、程篁墩公、吴文定公、李文正公及谢文肃公,与今存者不述,皆台阁之望,儒林之宗也。……璘执此仰叹有年矣。比来守台州,文肃之孙必阼见其遗文若干卷,盖文正所选定者。……呜乎!公居朝汲汲于为忠,而常恐愧乎其禄;居家汲汲于为义,而常恐愧乎其生。是以方进而辄退,既老而益勤。
  今临海博物馆有一清代抄本残卷,其最后附了一篇罗侨《桃溪净稿后序》: 予读谢文肃公之诗与文,皆极性情、该物理、关涉世教,非寻常拈弄笔墨、嘲吟风月,缀纤巧艳丽以为技,务聱牙崛硬以为奇,而其风韵神采自在,非众人之所能及。公盖一代人物也,而岂台郡之所能独当哉。侨每于诗文中窃见公于西涯李公极加推逊,而西涯于公亦甚敬服。盖二公可谓知己,而其文章德业、出处进退之际,必有能论之者,予并及之,作桃溪净稿后序。
  时嘉靖二年癸未二月己亥,知台州府后学吉水罗侨谨序。
  可知《桃溪净稿》在嘉靖二年(1523)台州知府罗侨在任时曾翻印过。
  在整理谢铎诗文时,笔者注意到了收在《桃溪净稿·文集》卷三十二的《桃溪杂稿编年谱小引》曰: 《编年谱》,谱吾杂稿之所存者,以见岁月之先后。岁月有先后,则世故有变更;世故有变更,则心之所感者不能以不异。感于心而发于言,则凡天下之忧乐,一身之休戚,皆于是乎见焉。故上自天道,下至人事,而皆以吾稿之目录系之。……弘治八年乙卯春三月二十六日,缌山病叟自志于贞则堂之少歇处。据此,我们可以知道,《桃溪杂稿》是按照诗文创作的先后来编排,那么,《桃溪净稿》是否亦与《桃溪杂稿》一样,按诗文创作的年月先后编排呢?据笔者考察,其结论是肯定的,即《净稿》诗文按创作顺序编排。诗文从天顺八年(1464) 三十一岁中进士至弘治十八年(1505)谢铎回乡养病时为止。
  按:《桃溪净稿·诗集》共四十五卷:卷一至卷十三、卷十五至卷十八、卷二十、卷二十四、卷三十至卷三十七、卷四十一至卷四十二、卷四十四为古诗、律诗、绝句;卷十四、卷十九、卷二十一、卷二十三、卷三十八至卷四十、卷四十三、卷四十五为律诗、绝句;卷二十二为律诗,卷二十五至卷二十九为古诗。
  《桃溪净稿·文集》共三十九卷:卷一至卷七为序,卷八为碑记,卷九至卷十为记,卷十一至卷十六为墓铭,卷十七为墓表,卷十八为传,卷十九为祭文, 卷二十为祭文、谥议、策问,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为史论,卷二十三为讲章,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七为奏议,卷二十八、卷三十三为杂著,卷二十九至卷三十二为题跋,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九为书。
  3.《桃溪类稿》《桃溪类稿》六十卷,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刻本。今存五十一卷(一,七至十,十五至六十),佚九卷(二至六,十一至十四)。今存国家图书馆,为海内孤本。前有序言四篇:一黄绾序,二陈音序,三李东阳序,四顾璘序,后有附录一卷。陈、李、顾三序已见前叙。黄绾序曰: 绾读吾师方石先生之文、之诗,慨然而叹曰:“嗟乎,先生不可作矣。
  吾于是文、是诗也,可以观世变矣。……弘治季年,绾省先君于选部,见先生于国子。先生则语绾曰:‘子来,吾以斯文托子矣。吾之所著,初录之曰《杂稿》,再录之曰《净稿》,三录之曰《类稿》,皆西涯李公所点窜也。今以《类稿》为定本,吾身后可以《类稿》刻之;后有续稿,但可择一二以附之。’ 其言在耳也。正德庚午,先生卒,绾时官后军,及归,先生之墓宿草矣。后数年,东桥顾公守台,欲刻先生遗集,求于其家,向所谓《类稿》者皆不存。
  先生之孙必阼以《净稿》应之,遂刻郡斋。绾恒以为憾。今因山居之暇,始检《类稿》,又择续稿之一二附之,庶几以毕先生之志云。”嘉靖二十有五年冬十一月丙子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前詹事兼侍讲学士同修国典经筵讲官门人黄岩黄绾百拜书。按,《桃溪类稿》共六十卷。卷一为乐府,卷二为古诗,卷三至卷四为歌行,卷五至卷六为五言古诗,卷七至卷十六为七言律诗,卷十七为五七言长律,卷十八为五言绝句,卷十九至卷二十二为七言绝句,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八为序,卷二十九为碑,卷三十至卷三十一为记,卷三十二为传,卷三十四至卷三十八为墓志铭,卷三十九为墓表,卷四十为史论,卷四十一为讲章,卷四十二至卷四十五为奏疏,卷四十六为谥议,卷四十七至卷五十二为书,卷五十三至卷五十九为杂著,卷六十为祭文。附录收《方石先生行状》《明故通仪大夫礼部右侍郎管国子监祭酒事致仕赠礼部尚书谥文肃谢公神道碑铭》《方石先生墓志铭》《跋方石先生墓志卷后》《题方石先生改葬墓志后》。
  按,《桃溪类稿》所收诗文数量超过《桃溪净稿》,多出部分有许多是原来未收的,也有一部分是谢铎七十一岁至七十六岁去世之前的作品。

知识出处

谢铎及茶陵诗派

《谢铎及茶陵诗派》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重点考察谢铎的诗文主张及创作特色,并将谢铎和其他茶陵诗派成员结合起来一同考察,以概括“茶陵诗派”的全貌,评价“茶陵诗派”和谢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