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司马承祯与天台山》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4507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
分类号: B959.92
页数: 25
页码: 105-129
摘要: 道教从原始道家,以创导《老子》“道”的学说而得名,庄子思想扩大了道家的影响,使道家与儒、墨鼎足而三。中历关心政治,极力提倡“无为”治国原则的黄老学派,再经侧重探讨本体论之有无、本末、体用等魏晋玄学,以老庄并称,“老庄”几乎成了道家的代名词,直至南北朝时期,作为宗教意义上的道教一词正式出现,隋唐时期,学术上的道家与宗教意义上的道家已经密不可分。司马承祯的道教哲学思想和“坐忘主静”的心性修炼学说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他根据陶弘景的“养性延命”理念,首次将道教哲学心性论与上清派实践方法相结合,提出一套“五渐”、“七阶”、“五时七候”易简的实践理论。
关键词: 道士 人物研究 中国 唐代

内容

道教从原始道家,以创导《老子》“道”的学说而得名,庄子思想扩大了道家的影响,使道家与儒、墨鼎足而三。中历关心政治,极力提倡“无为”治国原则的黄老学派,再经侧重探讨本体论之有无、本末、体用等魏晋玄学,以老庄并称,“老庄”几乎成了道家的代名词,直至南北朝时期,作为宗教意义上的道教一词正式出现,隋唐时期,学术上的道家与宗教意义上的道家已经密不可分。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完成了从道、道家到道教三者糅合的演变过程,即完成了学术(道家)与宗教(道教)的融合,使之成为能与儒家、佛教相抗衡的真正的宗教——道教。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在道教理论上有建树的人物,如倡导“三教可一”说的王通、道教医药学家的孙思邈、唐初辅佐李世民以道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取得成功的魏征、主张“复自然之性”的重玄学家成玄英、强调人性自足思想的李荣、糅合佛道思想以熔铸重玄体系的突出者王玄览、促进道教与儒释融合尤其促进儒学向心性学演变的司马承祯、擅长诗文颇负文名的道教学者吴筠等。
  道教的先哲们,包括道教溯源而被尊崇为始祖的黄帝、老子、庄子,魏晋时期的玄学家,隋唐时代重玄学家,都对宇宙(天、地、人)作出各自的解释,用现代人的话来说,都对哲学本体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哪怕这些见解不合逻辑,非理性非科学,或者幼稚可笑,但是却代表了中华民族先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的不倦探索,对破解古人心中谜团的不懈追求。大量神话故事流传至今,许多神仙被历代人们想象幻化出来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
  道教早期修习思想受到先秦时期已出现的“行气”、“药饵“、“宝精”三个神仙方术派别的影响,秦汉时期出现炼制“仙丹”的炼丹派,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以葛洪为代表的丹鼎派,倡导服食金丹玉液成为神仙。唐前期,道教徒们炼丹盛行,上层贵族把长生久视寄托在金丹上。
  “隋唐之际达到高峰的'重玄,思潮,是道教借鉴佛教进行义理建设趋势的逻辑发展。它围绕着本原论、生成论、道性论和修习理论等基本问题,把道教哲学推到一个新的阶段”①。
  “重玄”学思潮,深刻影响了道教修习方法的转变,“重玄”学者在修习方法上相应重视“清净虚极”为修习目标,以“守静”、“守一'‘为修习途径,形成了重视“修成'的修习主张,出现了一批倡导“修心”为主要途径的道教经典,如《太上老君说清净经》《太上老君内观经》《洞玄灵宝定观经》等。
  司马承祯的道教哲学思想和“坐忘主静”的心性修炼学说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他根据陶弘景的“养性延命”理念,首次将道教哲学心性论与上清派实践方法相结合,提出一套“五渐”、“七阶”、“五时七候”易简的实践理论。这套理论的精神要义主要体现在《服气精义论》《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坐忘论》《天隐子》上,其中以《坐忘论》最著名。

知识出处

司马承祯与天台山

《司马承祯与天台山》

本书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他人尚未涉足或者极少涉及的研究领域,深入挖掘研究,解读司马承祯“薄于为吏”的原因,试图破解他对天台山情有独钟的密码,剖析司马承祯与唐王朝三代帝王的关系,探究司马承祯的道家哲学理论和养生学说的奥秘,重点考察以司马承祯为始祖的道教上清天台派(南岳天台派)的传承发展(学说延伸)以及“仙踪十友”在司马承祯的影响下与天台山的关系等等,并探索司马承祯对其他诗人的影响,探讨司马承祯在唐诗天台之路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产生的影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