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司马承祯与天台山》 图书 |
唯一号: | 110820020210004503 |
颗粒名称: | 第四章 司马承祯与唐王朝 |
分类号: | B959.92 |
页数: | 38 |
页码: | 67-104 |
摘要: | 隋后期,《老子》在道教中的地位有上升趋势。到了唐代,研究和注疏《老子》成为道教学者理论活动的重要形式,使《老子》成为道教的最高经典,促使唐王朝逐步确立了崇道政策,并以政令形式确定了道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地位。唐朝初年,李渊文化政策的基本倾向是儒、道、释并用,儒在先。尽管如此,李渊对老子的尊崇还停留于在野宗教的层面上。“太宗贞观十一年对道教的推崇,与抬高家族声望和限制势力庞大的佛教教团有直接关系”②。在李治执政期间,道教开始进入繁荣期。司马承祯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历太宗、高宗、中宗、武则天、睿宗、 玄宗六朝。司马承祯的道教历程与唐王朝对道教的尊崇几乎同步。 |
关键词: | 道士 人物研究 中国 唐代 |
本书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他人尚未涉足或者极少涉及的研究领域,深入挖掘研究,解读司马承祯“薄于为吏”的原因,试图破解他对天台山情有独钟的密码,剖析司马承祯与唐王朝三代帝王的关系,探究司马承祯的道家哲学理论和养生学说的奥秘,重点考察以司马承祯为始祖的道教上清天台派(南岳天台派)的传承发展(学说延伸)以及“仙踪十友”在司马承祯的影响下与天台山的关系等等,并探索司马承祯对其他诗人的影响,探讨司马承祯在唐诗天台之路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产生的影响。